众所周知,美满的生活包含了种种妥协,而妥协的基础是,你能够接纳周围那些各有所需、各具癖性的人。所谓癖性,未必受个人喜好制约,也不一定与传统的社会道德完全合拍。人们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选择,以各自的方式、用各自的时间追逐各自的梦想。他们会犯错,或因判断失误,或因时机不当,或因误入歧途,或因染上恶习,从而与理想渐行渐远。如果说她在学校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认知行为心理疗法之父阿尔伯特· 埃利斯的这套理论。他人的存在并非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迎合我们的期望,他人更没有善待我们的必要。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愤怒和怨恨便在所难免。接纳他人的本性,多往积极的方向看,才能换来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