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轻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价值讯息是倾向虚无、功利和没有东西值得相信,他们对待“通识”的态度也将如此,所以听闻很多课程都是报名人多,出席率却随课堂次数递减。换句话说,学生们纵有一丝丝的好奇,却始终不愿付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