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方案 >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

日期: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一、活动主题

  阳光体育与全民健身同行

  二、指导

  以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10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宣传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和良好*惯,逐步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长跑活动氛围和文化,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三、参加对象

  全办小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至20xx年4月

  五、活动内容

  (1)各地各校应于12月10日前,结合学校实际,举行冬季长跑启动仪式。

  (2)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为:①小学1-2年级:500米

  ②小学3-4年级:800米

  ③小学5-6年级:1000米,

  (3)活动形式: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分时、分段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节假日和寒假期间,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

  六、活动要求:

  (1)中心学校成立学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校校长作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成立学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领导小组。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方案(12月20日前交中心学校)。

  (2)学校和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展冬季长跑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冬季长跑工作。

  (3)加强安全教育,各校要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和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教育,确保冬季长跑活动收到实效。中心学校将对各校冬季长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将冬季长跑活动的实施情况通报全办。

  (4)活动结束后,各校要上交冬季长跑活动总结材料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作为评奖依据)

  七、活动设奖:

  (1)优秀组织单位奖:设一、二、三等奖

  (2)先进个人奖:各校上报1—2名

  八、优秀组织单位评选条件:

  1、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的组织机构健全,实施方案完整,措施具体,及时报送活动简报和工作总结;

  2、认真组织起跑仪式并开展冬季长跑的宣传教育活动,起跑仪式有特色,影响面广,宣传教育活动有创意,参与范围广;

  3、学校冬季长跑普及率高,学生普遍完成长跑里程,锻炼效果显著;

  4、组织冬季长跑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具体,活动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一、活主题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二、指导思想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积极开展各项阳光体育运动,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行动来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本周我校将开展小学五、六年级同学和初中同学长跑活动,磨练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三、参加对象

  小学为五、六年级以及初中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7日至20xx年4月30日

  五、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顾桂荣

  副组长:沈常青、徐坤生、孙玉兰、陆小青、钱金明、周迎春

  组员:钟刚、黄永军、钱国良、黄玉龙、王振宇、朱国良、赵华、金桔、陆建强、沈映霞以及相关年级正副班主任。

  六、活动内容

  1、起动仪式。

  20xx年10月27日上午升旗仪式上,举行x市x实验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动仪式”,学校领导宣读冬季长跑锻炼活动方案,讲述活动意义和要求,然后由学校体育老师、班主任领跑,标志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始。

  2、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要求。

  ①注意安全。

  各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对经证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其它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实行免跑,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各班免跑学生名单在10月28日上报体育组备案。在长跑时,各负责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身体情况,对个别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多加关心。同时要注意维持跑步纪律,保持良好秩序。

  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跑步米数,然后逐渐增加。

  ②负责人员。

  以班为单位,在学校操场上集体跑步。学校由体育老师组织,具体由黄永军、钱国良老负责安排。班级由班主任、班辅导轮流负责。

  ③时间安排。

  上学时间(周二至周五)

  上午9:10-9:35

  ④节假日安排。

  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各班应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与家长作好沟通工作,要求家长陪同、督促子女坚持长跑锻炼。

  ⑤记录统计。

  各班由班长负责记录学生的跑步情况。节假日由家长记载。钱国良老师负责学校的统计工作。

  ⑥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学生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750-1000米,初中生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1500米。对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可适当放宽要求。

  3、评先与表彰。

  各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学校将评选冬季长跑优秀学生奖、优秀教师奖和班级组织管理奖。

  附件一:冬季长跑优秀学生评选条件:

  ①积极参加冬季长跑,节假日也坚持锻炼。

  ②长跑总里程在班中处于领先位置。

  ③在参加集体长跑时纪律良好。

  优秀学生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进行校级评比。

  附件二:优秀教师评先条件:

  ①积极组织好学生的长跑活动。

  ②坚持与学生一起长跑,积极锻炼身体。

  ③所带班级的长跑成绩突出。

  附件三:冬季长跑优秀班级评选条件:

  ①坚持参加冬季长跑活动。

  ②有组织有纪律,口号响亮有力。

  ③班内学生整体长跑里程数、出勤率处于学校领先地位。

  学校将在20xx年4月底进行评比和颁奖活。

  希望全体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和有关老师积极参加冬季长跑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我们要争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决定。坚持“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广体育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水*,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人人有运动项目、班班有运动团队、校园有运动氛围。

  四、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具体负责)

  组 员:xxx、xxx、xx、xxx、xxx

  五、活动方案

  (一)大课间操活动

  1、课间操时间为25---30分钟

  大课间操体育活动时间,如果晴天全校先做广播体操,然后分班级进行各项活动,如果雨天班主任在教室组织室内活动。

  2、各年段活动项目:

  七年级:角力、篮球、跳绳、踢毽子、跳方格、跳皮筋

  八年级:篮球、乒乓球、乒乓球、排球、田径、抛接球、跳绳

  九年级:足球、篮球、排球、长跑、跳短绳、50米立定跳、仰卧起坐

  (二)体育课活动

  1、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的最后的一节课时间,由于场地受限制,可分批活动。

  2、各年段活动项目

  五、体育活动方案

  为了增强毕业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紧张的学*气氛,保持每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学*、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效率,也为了使本校学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结合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要求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训练时间、项目、职责

  (1)每天早操、课间操训练跳绳,要求班主任、值日教师负责督查,体育教师协助。

  (2)每周一、三、五课外活动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田径场训练50米、立定跳远、跳短绳(仰卧起坐在课堂上练*)。要求班主任负责督查,体育教师指导。

  (二)训练项目的具体要求

  1、跳短绳:

  ⑴动作方法:

  单脚或双脚均可,每跳一次摇绳须经过头、脚各一次。

  ⑵锻炼方法:

  ①2分钟匀速跳。注意呼吸、保持节奏,绳子尽量不要拌脚。

  ②变速跳。3~5分钟内,快、慢、单脚、双脚、交替变化跳。

  ③定时跳。30~60秒快速度。

  ⑶测试方法:将自动计数跳绳器拨至0,监考人员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同时开表,离结束前5秒,报5、4、3、2“到”同时停表,计1分钟所跳次数。

  2、50米跑:

  ⑴锻炼方法:

  ①原地摆臂练*。上体稍前倾,两脚前后开立,做快速前后摆臂练*,节奏由慢到快,快慢结合。要求肩带放松,以肩为轴,上臂带前臂时前后摆动。 ②高抬腿跑。原地或支撑高抬腿跑,行进间高抬腿跑,行进间高抬腿跑接快跑。

  ③速度练*。

  a、直道往返跑20-40米,30-50米,60-80米。

  b、行进间跑。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如30-50米。

  c、顺风跑、下坡跑。

  d、50-100米反复跑。重复次数和休息间隔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④爆发力练*。

  a、各种跳跃练*,如立定跳远,多级跳远,单脚跳,跳绳等。

  b、上坡跑(坡度一般约3-5°)

  ⑤起跑和终点练*。

  3、立定跳远:

  ⑴动作方法

  两脚分开同肩宽,静止站立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起跳前,两腿微屈,上体前倾,两臂由体侧向后预摆,同时两腿弯屈成半蹲,重心前移。起跳时,两脚同时前掌用力蹬地,快速地向前上方45°方向跃起。身体腾起后髋、膝、踝三关节充分分伸展,同时两臂由后向前上方用力摆振,身体在空间有瞬间的伸展动作,当身体腾空越过最高点后,收腹屈膝,小腿尽量前伸,两臂经体侧由上而下向扣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脚掌下压,膝缓冲,送髋,重心前移,以维持身体*衡。

  ⑵锻炼方法

  ①原地做立定跳远模仿练*,体会立定跳远时的用力顺序。

  ②体会起跳后腾空阶段的身体姿势,从肢体充分伸展到收腹屈腿动作。 ③体会落地时的伸腿、摆臂、身体前倾前动作的协调配合。

  ④15~20米蛙跳练*。每次练*3~5组。

  ⑤原地做单脚跳练*:要求蹬地充分,膝要伸直,跳起时要高抬大腿,上下肢摆动幅度要大,动作协调。每次单脚练*30~50次,练*3~4组。

  ⑥仰卧起坐练*。要求快速做仰卧起坐。每组15~20次,每次练*做4~5组。 ⑦由沙坑边缘连续往沙坑内或草坪、跑道上做立定跳远练*。

  4、仰卧起坐:

  锻炼方法:

  ⑴做20~30秒钏的快速仰卧起坐,以提高动作的速率。

  ⑵做1分钟以上的仰卧起坐,以提高肌肉的耐力。

  ⑶没有人协助仰卧于垫上,做仰卧连续举腿;或腿插入另一固定物下面做仰卧起坐。

  5、掷实心球:

  ⑴运作方法

  ①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握实心球两侧,略偏后些,拇指相对,握紧球。 ②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向前方38°~42°角方方向掷出。

  ③当两脚前后开立时,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脚不能踩线。 ⑵锻炼方法

  ①徒手练*,体会动作技术要领。

  ②使用重量为1千克的轻实心球做掷球练*,着重体会最用力时协调发力的技术。

  ③使用2千克实心球做掷球练*,着重体会最后用力时协调发、力的技术。 ④俯卧撑练*。

  ⑤做发展臂和腰腹力量的其它练*,以增强腿、腰腹、上肢的力量。

  ⑶、测验方法:测验时在投掷区划一条白线做为起掷线,受测者站在起掷线后,每人投掷三次,登记其中最远一次的成绩。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丈量起掷线后沿至球着地点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了准备丈量成绩,应有专人负责观察实心球的着地点。

  (三)、注意事项:

  锻炼前要充分准备,锻炼结束后做好整理活动器材。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一、体育节主题

  健康、文明、育人、向上。

  二、指导思想

  x附中体育节以“人人参加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

  三、体育节时间:2009年3月—6月

  四、体育节地点:x附中田径场

  五、体育节形式及内容

  x附中本次体育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认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青岛市颁布的增强青少年体质22条、“1+X”体育特色工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不断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大力推动学校快乐体育园地的建设,促进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具体内容包括:

  1、进行x附中“1+X”体育特色工程启动仪式。确立学校体育的特色项目,同时使阳光体育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确定为篮球运动,篮球只是我校***的一个载体,不仅仅指打篮球,而是利用篮球这一体育器材,进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篮球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2、x附中“1+X”体育特色工程中的“X”,我校确立了,排球、田径、乒乓球、帆船、体育游戏等,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生理特点来设立这些运动项目,最终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举办x附中第六届体育节即x附中春季运动会。展现x附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精神面貌。同时增设教职员工比赛项目,让阳光运动在教职员工中展开,作为学生的表率,同时关注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

  4、阳光体育阶段性评比即课间操日常评比比赛。

  5、充分利用好体质检测仪器,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6、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双休日,举办帆船知识专题报告,为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作出应有的贡献。

  7、进行体育选修课的普及,学校本学期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帆船选修课堂。

  8、举行初三体育模拟测试,展现阳光体育的另一面,完善青岛市增强学生体质的22条的精神要求。

  六、体育节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

  七、体育节有关要求

  1.明确意义,加强领导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身心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学校举办体育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对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惯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学校领导充分认识举办体育节的意义,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要求我们体育组大胆创新,搞出特色,保证本届体育节活动的质量和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要认真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发动工作,通过各种宣传,使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师生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内容和要求,积极踊跃地参加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要研究设计制定切实可行、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方案,也可邀请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共建单位以及社会名人参加或参与组织联谊活动,给体育节增光添彩。

  3.精心组织各项活动

  体育组要在全面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体育节期间的各项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各项活动搞得既隆重热烈,又扎实有效,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在各项活动中要注意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和体育集体竞技项目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伤害事故。

  4.以体育节为载体,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办好体育节,有利于振奋学生精神,增强师生凝聚力,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体育组在精心组织体育节的各项活动时,要注意发掘活动的德育功能,把丰富多彩的体育节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八、体育节总结与表彰

  根据各班的比赛成绩和各个体育项目的比赛结果,进行表彰班级和个人。设立体育节精神文明班级,体育节各单项比赛前六名,团体前六名。

  体育节结束后,体育组要做好工作总结和相关材料汇总工作。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7日至20xx年4月30日。

  二、主题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三、参加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和全体初中学生。

  四、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开x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五、活动内容

  20xx年11月3日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小学部操场举行x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为:小学五、六年级1000米,初中生1500米。学校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各班级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工作,体育组要制定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可分时段地完成每天长跑任务)的长跑计划,加强长跑活动的`技术指导,严禁学生在校园外道路上长跑,对经证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实行免跑,防止意外伤害事故。

  六、活动考核

  x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各班开展情况纳入班级考核,具体由教导处实施。学校要对冬季长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对学生的表彰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

  七、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部各班班主任中小学体育教师

  八、相关要求

  1、10月30日中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相关要求和工作职责。

  2、10月30日下午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小学部和初中部分别在小学操场进行长跑练*。

  3、10月31日下午课外文体活动时间(16:00~16:30),小学部和初中部在小学操场进行长跑联合操练。

  4、11月3日大课间活动时间(9:05~9:35),在小学操场举行xx学校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启动仪式程序单:

  (1)学生入场,领导小组成员就位;

  (2)主持人韦丽琴开场白;

  (3)李校长致词;

  (4)学生代表(朱静文)发言;

  (5)郑校长宣布“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始;

  (6)学生在体育老师带领下绕操场跑步两周。

  起跑仪式录像:朱敏江、陈琪。摄影:曹东飚、张志刚;播放音乐:王伟光。

  起跑仪式时学生穿校服校裤。

  5、入场站队方阵:

  6、跑步队型:

  7、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有家长签名,由班主任收交校长室审批。

  8、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记录卡由班主任负责下发,每月收集并做好统计工作。

  9、体育教师具体负责日常长跑训练。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1)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十份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根据高一年级实行文理分科后的具体情况,正确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并提升高考科目的学*成绩,是高一年级所有教师共同的目标和课题。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和能力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一、风气先行,纪律保障

  良好的风气是集体进步的保证。从教风到学风,再到班风,直至形成整个年级的优良风气,是我们完成集团“166”任务的保证。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大成中学“教书启智,育人铸魂”的教风入手,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内化为每个教师工作的动力和行为规范。并以此带动“锻造自我,奋勇争先”的优良学风的形成。在学生中营造以刻苦学*为荣,以成绩优秀为荣的良好氛围。欲达此目的,必须以纪律作为保障。纪律是每一堂课的保障,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安全员和管理者,每一堂课的老师就是这个课堂的管理者,必须承担安全责任和纪律管理责任。高一教学质量提升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确立明确的目标

  年级目标:年级以各班学生人数的25%作为一本培养目标,以学生人数25%作为二本培养目标;剩余人数作为三本或专科培养目标。

  班级目标:各班以相应比例的人数为相应层次的目标,并对各层次目标的学生建立跟踪机制。

  学生目标:学生个人必须制定自己的目标,允许学生个人目标高于班级目标,以促使他们能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班主任要督促学生按各考试阶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成绩目标,来作为要求学生的依据。

  三、教学过程管理

  (一)、抓备课

  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要求教师把课上成有质量的课,把功夫下在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力争做到:

  1、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整体把握教材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和能力水*,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2、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让学生共享所有教师的智慧。

  (1)两个人以上的学科都要固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全面开展集体备课。(要求不能占用学生正常上课时间)。

  (2)每次备课要讨论要上课的内容、重点、难点、热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教学策略。做到集思广益,把教师个体的认识纳入到群体的智慧之中,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有实效性,制定的方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次反思。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二)、抓上课

  1、上课要针对学生实际,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坡度要小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高一要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确保高二提前进度,高三有足够的复*时间。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到明白,记住,会用。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同时要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2、设置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抓好基础依然是最重要的。

  (三)、抓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综合练*要有整体性。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批改和讲评。要在教新课前把上堂的作业讲评好。要重点讲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典型问题。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巩固讲评的效果。有的学生的错题教师没有讲评到的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错题要重复训练。教师要督促学生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带普遍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随时收集起来,建立错题集。过了一段时间再训练一次,重复训练时既要有原题又要有变式题,做到触类旁通。

  (四)、抓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在作业反馈的信息之后进行。分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集体辅导主要针对全体学生中存在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途径。个别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抓综合学科

  文理分班后,综合学科的科目减少了,学科权重却增加了。我们要在一如既往地抓好语数外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抓好文理综合科目的教学。因为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提升。综合科目成了学生成功的关键。综合科目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升学的档次,甚至会决定学生能否升学。因此,从高一开始,必须抓紧综合科目的教学。一是各科教师要根据高考考纲把握好知识点,把高考意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各学科要有综合意识,要指导学生在综合练*时,科学配比时间,并指导学生进行速度训练,避免综合试卷做不完的老问题。年级组将从高一下期开始,逐步组织综合学科合卷适应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三是根据文理科的不同特征,文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学*方法及解题技巧;理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分析演绎、迁移运用的方法及解题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成绩。

  (六)、抓考核

  根据现有考核,本期加大高中期末教学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差距,真正体现“优绩优酬”。

  四、加强考试管理

  年级组配合教务处考试,进行严格的考试管理。

  (一)考试设置:

  1、大型考试:按照学校教务处的安排,共有4次大型考试,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

  2、基础知识过关考试,安排在每大周归宿假返校后的晚上,时间90分钟,由教务处安排监考人员,年级组安排考试科目。

  3、单元(章节)强化训练,安排在每个学科的每大周的第一个晚自*的第三节,时间安排70分钟。由各学科自主命题。

  (二)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分三种情况进行。

  1、学生分析,这既是对老师教的评价,对学生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分析学生在各学科间的不*衡性及同学科前后不同时间的波动性,以利于教师和班主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促使学生各个学科*衡、*稳发展。尽量避免学生掉队。

  2、教师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对症下药,个别指导。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便于查漏补缺。

  3、年级组分析,重点解决各班级学生各学科学*上的不*衡性,及各班级在质量上的不*衡性。利用教务处综合分析资料,向全体教师通告全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同时,要重视试卷的讲评,讲评要有足够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一般可采用诊断性讲评、发散性讲评、延伸性讲评等形式进行。

  (三)、为了增强考试的客观性,与其他学校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比较,每学期至少一次利用外面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

  (四)、开设学科大讲堂。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学科讲座,解决部分学生学*吃不饱的问题。

  (五)、加强应试方法与考试心理的辅导。学生对高中考试的方法、时间安排、做题先后、难易取舍都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利用试卷评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和考试成绩。指导他们适应高中频繁考试的现实,做到在题海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五、加强人文关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全体教师要做的关爱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和学*情况,加强沟通,提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让爱充满课堂,充满学生的生活。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教学常规,是教学大纲精神和科学教学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落实素质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促进我镇教学工作、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制订本方案。

  一、备课

  认真学*大纲。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深刻领全大纲精神,弄清本学科性质、地位、目的、教学内容、任务、教学原则和具体要求,以大纲指导整个教学工作。

  二、认真钻研教材

  1、粗备全书。根据《大纲》年度要求,分析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体系,明确全学期总和教学目的、要求,弄清本册教材与其它年级相关教材内容的层次关系及在系列中的地位,各单元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计划。

  2、细备学元。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目的要求,训练重、难点,课时安排。

  3、精备课时(即课时教案设计),课时教案要有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步骤、板书设计,教具准备,课堂小结或总结、作业设计。教学步骤、方法要科学、灵活,课本结构要安排合理、富有特色和风格。问题设计针对性强,“双基”落实到位。

  三、制定受课计划

  1、教师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定出前期的授课计划(用时间起止、内容安排等)。

  2、学校同年级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3、当教学法完成一单元或一个知识重点时,必须进行综合归类,写好复*课或练*课教案,同时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评,并写出试卷4、分析与讲评课教案设计。

  四、五年级语文必须有作文指导与作文讲评课教案

  1、提倡提前一周写好教案,不上无教案之课。

  2、复式教学要按复式教学内容备教案。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海区教育局和上级教研部门的各项指示精神,以开展有效教研、创设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推动力,以校本教研品牌建设为主线,以聚焦课堂为立足点,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全面推进我区教研工作品牌的建设。结合海区教研、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教学质量提高工作

  教育局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提高年建设,特成立“教学质量提高年”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全体教研员与各校一把手任组员,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校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年”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组织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规范的研究,执行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确保在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要“开好”每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高中课改“学校学科建设”、初中“轻负担、高质量”、小学“智慧课堂、快乐学*”的活动。

  (一)落实课堂教学常规:

  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并把这“十字”方针作为我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不留成堆作业。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有创新。

  6、反馈要“勤”。即实行课堂教学知识点反馈及课堂小结反馈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落实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关。

  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各任课教师要建立学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辅导。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多为学生创造愉快宽松的学*氛围。

  (二)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1、发挥学校教研组的职能作用,落实每周一次的有效教研活动。要求每次活动有较高专业水*,有记录、有感悟、有启示。

  2、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使教研组的常规工作与活动组织有序、高效。学校要制定教研组的考核细则。

  3、学校要发挥好每个学科备课组的作用,要及时检查、督导备课组每周一次的公共教研活动,要定内容、定主讲人,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收获、有提高、有记录,实效性强。

  4、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校各备课组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三研究三统一”,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题,并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要做到及时反馈,共同提高。

  5、学校要思考备课组的深层次管理,如开展优秀和有创意的备课组等评选活动;学校应制定备课组考核细则。教研室将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开展情况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借鉴先进校的典型经验。

  (三)树立向课堂要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

  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加强质量管理,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

  具体督促检查办法: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活动,课后评价,及时反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有机整体。

  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

  3、组织好各阶段测试工作,并认真组织好试卷分析,质量分析及测试后反思。

  4、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测试、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四)以新理念为指导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组织教师学*《展鸿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意见稿)》、制定《海区新理念下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常规教学基本功达标实施方案)》。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师徒结合,加快成长步伐,以尽快适应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研室要结合学科教研工作,加大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定时间,多种形式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搭建*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

  (五)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继续以年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年组(学科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及专题研讨活动。年组(学科组)活动重点是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教师集体备课环境,规定时间、场所及负责人。业务领导分年组、分学科参与督促检查指导,重在教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同组教师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形成完整教案,同年组(学科组)教师,在备课时再根据自己教学特色及学生实际进行完善,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时重点检查教师的完善过程和教学反思完成情况。

  2、业务领导参与备课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a、要充分体现创设愉快教学情境;b、教法灵活突出新型学*方式和教学方式;c、师生活动设计要科学,有序合理;d、*题配置合理,有层面、有梯度,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e、内容分布科学合理适量。

  3、继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形成比“教”比“学”的风气。组内研究应是同组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先说课后讲课,再评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制定自己本学期一节精品课计划。精品课教案要写成详案,并且写明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出传授一种怎样的学*策略,培养怎样的学**惯。教师随机听课,集中评课,互通有无。

  以上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措施主要突出做法,同时突出了课改新理念这条主线。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新形势,新问题,针对新的情况,我们将及时对本措施进行修改与完善。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学生人,教师人,有个班级。*年来,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方面情况一直都不容乐观。特别是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相对来说形势更是严峻。从—学年的各项检抽测结果来看,大部分处于落后位置的都是这两门学科。成为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缺口。

  二、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

  由于学校管理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我校的学科质量*十年来情况一直都不容乐观,与其他一些兄弟学校相比一直趋于相对劣势。

  2、管理原因

  由于学校管理人员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相对欠缺,学校的管理上也不够完善,致使不能很好的发挥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学科质量的提升

  3、学生原因

  *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地民工子女逐年增加,因而给学校的各方面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学科质量方面尤为明显。

  第一,外地学生知识的断层。由于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原来学*的教材与我们的教材之间是不配套的,教材与教材之间无法正常衔接,致使许多知识点遗漏。他们的知识是断层的,从而无法再往上很好的搭建。

  第二,语言的沟通。许多外地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有个别低段的刚从老家出来的孩子甚至不会讲普通话,致使与学生和老师之间不能正常的交流,从而影响了知识的接受,进而影响了学科成绩

  第三,班级的学*风气受到影响。有一部分外地学生由于长年跟父母在外读书,东奔西走,再加上父母十几个小时的在工厂里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孩子,致使学生的行为*惯和学**惯都非常的不好,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课,作业潦草,甚至不交,课间还打架闹事,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更影响了班级风气和学*的氛围。

  第四,本地优秀学生大量的流失。一来是因为有条件的父母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相对来说完小的各方面条件与镇校和城区学校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二来是因为有些父母怕外地学生太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一些有条件的和比较优秀的学生都在往镇中心小学和柯桥等方向转学。

  第五,生源的不固定性。*几年来本校的外地学生占到将*五分之二,但这五分之二又是不固定的,每学期转进转出的外地学生都有几十人,使学校的管理存在了非常大的难度,更给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师资原因

  第一,师资的整体水*较低。我校现有名教师,单从学历上来看,好像不存在问题,但仔细分析问题却是比较大的我校现有的名教师中,有名教师是流动而进入我校的,而且这两名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确定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实就工作的积极性而言都是比较高的,可其中一位教师是无法组织正常的教学秩序,只要他一进入教室,学生就会越来越吵,大部分时候都听不清在讲些什么。根本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另一位教师一来是自身身体方面就存在着问题,眼睛高度*视,耳朵重听,*常老师之间的交流都比较困难。二来是自身的知识不够,在课堂上时常出现知识点的错误。

  第二,xx年青教师欠缺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年来随着大专毕业生的不断进入,在给完小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完小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部分新分配的大专生不能很好的安心于学校的教学,没有真正潜下心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再加上青年教师都面临着恋爱——结婚,使工作的精力更是分散,从而影响了学科教学的质量。

  第三,教师的`流动性较大。由于完小的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部分教师总是希望往更好的地方调动,部分教师调走了必将有另一些教师的进入,每年这样的来来往往,使学校的管理也缺乏一定的长效管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科质量的提升。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校管理

  求实。要扎扎实实,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做到文件要求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教学工作要做到“六有”:有部署、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结论、有奖惩,特别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质量检测等,要不折不扣地逐一到位。校长、教导,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工作下沉,把工作重心放到教学上,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教学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求新。就是要观念更新,办法创新。要求教师们认真学*新的教学理论,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人人明白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道理,夯实教育质量提高的思想基础。要以新的姿态、新的方法来实施学校管理,创造出新的校园风貌,得到家长、群众、社会的认可。

  求严。就是要严格标准,严格要求,按照上级的各项要求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从严管理,不随意降低标准,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求精。就是要出精品,出经验。教学质量较差的班级和教师,要振奋精神,向精迈进;质量较好的班级和老师,要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取决于课堂的效率。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运用新的理念,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抄照搬的不良现象,彻底改变“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法。二是更新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具、课件进行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师生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让现代教育手段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3、抓学生行为*惯、学**惯。

  学生行为*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的氛围的好坏,而教学氛围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因而学科质量的提升必须从学生的行为*惯抓起。学校每周制定一个行为*惯的强化训练。班级制定出学生行为*惯、学**惯强化训练的方案,做到周周有计划,天天有落实。做到"严字当头,齐抓共管"。

  4、控制外地学生的生源

  就我校而言外地学生的不断涌入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而,严格控制外地学生的生源也是我校必做的一项功课。

  第一,必须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外地学生予以接收。

  第二,严格控制外地学生的人数,控制好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人数的比例。

  第三,对于行为*惯上偏差较大的学生慎重接收。

  第四,对于确定接受的外地学生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给予一段时间的行为强化训练和考核,使学生能以较好的状态进入我校学*。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为贯彻落实《掇刀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为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中、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为着眼点,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二、工作目标

  一年打基础,三年办规范,五年创特色。力争在五年内把双泉小学办成一所充分适应掇刀新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现代化和高质量两方面特色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 提升办学条件,做好学校标准化建设。

  根据学校现有规模和办学条件,按照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我校将争取在三年内,使学校的各项设施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消除D级危房,新建各功能室和塑胶运动场,使生均校园面积、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各种教育仪器、图书等达到省定标准,并得到有效使用。

  (二)改善师资水*,做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素质。

  (1)深入开展“正师德、清教风”活动,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时间,组织教师学*,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

  (2)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在全体党员和教师队伍中进行师德大讨论,开展自查自纠,用先进典型引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2、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推进“名师工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拜师结队等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促发展”的校本教研策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竞赛评比和观摩活动。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建立 “课内比教学”的长效机制,开展 “教学大比武”活动,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调动教师教育热情。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4、全面启动健康工程,落实教师关爱工作。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大课间活动,每学期召开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健康检查。

  (三)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好常规教学管理,落实课程计划。

  (1)学校执行课程方案,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时,上好每一门课程。通过教导处抽查、学生座谈等方式来督促教师规范执行课程计划。

  (2) 精细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实行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重点突出“四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作业、抓辅导,全方位督查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作业实行零负担、中高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

  (3)实行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制,各项备课资料上传学校服务器,实现资源共享,轻负高效。

  2、坚持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大家唱、大家跳”的艺术教育活动。在教导处的组织下,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举行一次“大家唱、大家跳”艺术展演,力争形成“人人能唱歌,个个会跳舞”的局面。

  3、抓好“学生自主管理”,实行学生人人有事做,班级事事有人管;用好少先队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做到内容常换常新,营造优美环境,给全体师生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以丰富多彩的孝德教育活动为载体,打造快乐校园。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知孝”为基准点,以“学孝”为切入点,以“行孝”为渗透点,开展一系列的学生孝德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感恩。

  4、努力打造“孝德文化”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将把“孝德教育”列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品牌,以“孝德文化”为主题构建文化墙,以“忠、孝、礼、义、信”为主题布置楼道文化,新建师生“荣誉墙”,增设班级牌等,让整个校园处处沁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充溢着文化底蕴,借均衡发展的春风,提升我校办学品位。

  5、建立健全四类学生资料。分班建立学*困难生、家庭贫困生、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的资料档案。今后我校将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四类学生档案资料,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和各类学生的辅导、帮助工作。

  四、保障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校长为办公室主任的工作专班,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各负责人之间做好协调配合。

  2、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均衡发展的相关文件,领悟精神,明确目标任务,群策群力,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3、加强规划引领。学校做好年度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各项活动系统化,持久化,巩固已有成绩,逐年创新,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学生关爱工程,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缩小与其他学校间办学水*差距,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和督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目标

  (一)、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的学*质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4、办有特色的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加强继续教育学*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创新型、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业务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以师为本,塑造教师集体的优秀教风,努力提升教师个体在教育细节上的品位,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三)、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提升学校的硬件水*,营造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学生关爱工程

  1、建立关爱小组领导机构,形成长效机制。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3、开展教师结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活动。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注重实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要求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严禁课时、课程挤占现象发生。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

  2、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

  对教师的常规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作业与批改作业,精心辅导、精心检测。加强过程管理,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个年级从学期初就要做好计划,扎实做好*时教学工作,搞好知识落实,加强个别辅导,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面向全体,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1)继续开展读好书、诵经典活动。学校将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形成制度化,以此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做好各项活动开展工作。一要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比赛,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要积极做好校内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以此让学生展示才华,丰富校园生活。我们还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二)、重视对学困生、留守学生的帮扶工作。

  对学困生要坚持“访要勤、情要真、心要诚”的原则,创新机制,鼓励教师付出爱心,坚持“爱”字当头,“帮”字入手,推行导师制,师生结对,帮教结合。

  (三)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彰显个性的*台。

  1、重视学生行为*惯的养成。

  以新《小学生守则》、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美德队员”“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惯。从本学期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三大*惯养成教育,一是主动打招呼的*惯;二是主动讲卫生、不乱扔垃圾的*惯;三是主动学*,搞好自学的*惯。

  2、积极实施“诵读经典、打造书香校园”计划,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惯,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等读书活动。

  3、以“快乐大课间”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好形式多样,具有各年级特点的大课间活动。

  4、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特长的课外活动。

  (四)优化阵地建设,搭建一个高水准的德育*台。

  1、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各科教师应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2、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

  (1)通过**下讲话等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惯,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每一个队员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继续落实班队课的制度,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健康、行为常规等教育,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构建师生交流*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在学生中以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交往两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要求班主任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他们的心灵永远充满阳光。

  (五)重视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下讲话等阵地,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学*榜样,做到榜样育人。使“墙壁文化”不断完善和创新。加强校园橱窗的安排、班级黑板报等文化阵地的监管力度,把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教育理念。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好文化栏,办好黑板报,形成班级特色,力争做到班班有特色,实现班级的净化、美化,班级文化的优化。

  3、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工作。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领和师范作用,带头作好班级和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均衡发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均衡发展”活动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好。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分阶段推进,务求实效。

  2、健全保障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均衡发展”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做到以健全的机制强化落实,以严格的责任追究推动落实,以周密的措施抓紧落实,以规范的操作促进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好学校宣传等*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均衡发展”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做法,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确保“均衡发展”活动的顺利进行。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7

  一、工作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浓郁的学校文化熏陶下,我校教育科研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自主学*和同伴互助,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问题意识和实践探研,培养了教师的研究*惯和研究兴趣;院校合作,专家引领,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共有21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442篇论文在各类评比中获奖,教师完成省级个人课题3个,无锡市级专项课题26个,阴江市级教师专项课题48个。学校还完成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和江苏省规划课题各一个。阴江高中的教育科研在地区和省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受到省市级教科研专家的高度肯定。

  二、发展目标

  围绕学校“十三五”总目标:办幸福教育,创一流高中。高起点规划、高质量研究“十三五”课题;高水*打造、高素质提升研究型团队。

  三、发展策略

  1、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规划课题是统领学校发展方向,疏通学校发展节点,延续学校发展命脉的研究命题。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水*、发展地位和发展竞争力。所以,教科研部门要在校长室的指导下,首先,做好“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幸福教育研究”的宣传发动工作。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分解研究目标,确立子课题研究内容,招募子课题负责和研究成员,并完成立项申报工作;其次,组织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实际,按计划、分阶段做好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并及时做好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和成果提炼工作,通过四到五年的研究,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师生感知、创造、享受幸福的能力,使现代学校文化在更高的层次上有新的建构,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幸福开辟新天地。

  2、做好研究团队的发展和提升工作。

  “学校发展在教育,教育发展在教师,教师发展在科研”。打造一支高水*、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学校教育科研责无旁贷。

  ①完善科研机制。

  继续落实学校“四五”成才计划,在学校原有机制的基础上,以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310工程”为目标,以“工作室”建设为抓手,以“学术休假制度”为载体,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名教师;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成果总结为增长链,造就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

  ②建立科研团队。

  继续做好教师发展学校的培训工作,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丰富多彩的合作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成立以学校规划课题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基于教育发展走向,在学校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微观研究;成立学科学术团队,围绕“主体性发展课堂”开展学科有效教学研究;成立工作室团队,针对教育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成立“阴江高中课题组”,围绕“三课”建设,进行问题研究和课程开发。

  ③搭建科研*台。

  学校教科研部门在做好课题研究的指导、跟踪服务和成果的'推介的基础上,借助与省教科院、华师大和兄弟学校的合作*台,在共性辅导的基础上,创造个性化指导的机会;通过合作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发展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发挥团队优势,以论坛、沙龙、外出参观考察的形式,增加交流与学*的机会。

  ④做好科研评价。

  教科研部门,将依照学校“岗位聘任制条例”、“ABC绩效奖励条例”、“教科研考核和奖励条例”做好教科研的考核和奖励工作,并组织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以此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做好教科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教育科研:研究是根本,活动是动力。”教科研在做好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研究活动的展示和成果推广工作,通过活动,引智借力,促进研究水*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十二五”期间,在做好规划课题的开题、中期展示、结题鉴定,基地学校科研协进会等重大活动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精品课题建设的展示活动,省教科院基地学校“学科教研活动”、“学校科研成果展示暨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表彰活动”、“阴江高中课题组”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认真办好一年一度的“教师论坛节”。做好《领跑者》的组稿、编辑和出版工作,提升刊物质量。通过活动和宣传,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上三项工作,是“十三五”教育科研的绚丽底色,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实施“五二工程”(省级以上规划立项课题2个,省重点学科基地2个,重点工作室2个,科研专着2本,学校刊物2份),增添亮点,打造品牌,实现“名师培养工程全省领先,幸福教育之歌响彻全国”的目标。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根据五教发(20xx)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机构

  1、成立教学质量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并全面负责全片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副组长(副校长)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以及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质量的管理,副组长(教导主任)负责一至六年级语文、英语及村小的教学质量管理,副组长(教科室主任)负责一至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管理,成员(村小校长)负责本村小的教学质量管理,成员(副教导主任、后勤主任、大队辅导员)协助完成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三、奋斗目标

  1、力争20xx年毕业班语文进入前区前三名、数学进入全区前五名,英语进入全区前十名。

  2、所辖村小XXX毕业班语文、数学力争得到全镇第一名,并进入全区前三名,英语力争得到全镇第三名;所辖村小XXX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力争得到区*。

  3、力争20xx年市调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进入市教科所联系学校(37所)前25名。

  4、在年度办学水*评估中,保持“规范一级学校”称号。

  5、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三至五年级英语力争年级*均分60以上的年级超过镇内同类学校。

  四、主要措施及具体做法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领会大纲(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缺漏所在、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或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

  4、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35岁以下的教师每周不少于1篇教学后记。

  5、坚持间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上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作好课前准备,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准时进入课堂。

  2、衣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不穿背心、拖鞋,不坐着上课。

  3、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

  4、不得提前下课,不准拖堂。

  5、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6、体育活动、实验、综合实践等课,要严密组织、加强指导、保障学生安全。

  7、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8、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9、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占课,因病因事调课需经教导主任同意并做好登记。

  10、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

  11、科学(自然)教师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

  认真辅导要求做到:

  1、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等,中高年级学生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质量。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认真进行考核

  1、全期只进行一次期终检测,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单元测试随堂进行,综合性检查每次不超过90分钟。

  3、严肃考试纪律,学生诚信考试,杜绝作弊现象。

  4、评分标准客观、统一,阅卷做到公正、公*、合理,及时做好成绩统计,成绩评定继续实行等级制。

  5、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学生学*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6、做好学生综合性评价工作,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

  7、学期检测结束后,教师及时填写试卷分析,学校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二)、重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1、坚持听课制度

  (1)学校行政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其中随堂听课不少于10节。

  (2)教研组长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其中随堂听课不少于10节。

  (3)课后要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提出自己对该课堂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使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4)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抽查,巡视班级教学状况,强化课堂教学监管力度。

  2、坚持教学巡导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教学工作巡导组,定期不定期对所辖小学教学工作进行巡视和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3、坚持学月检查制度

  (1)每学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六认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每次检查要有结论、检查人要签名,加盖学校公章并做详细记载。

  (3)每次检查后,学校要在教师会上作总结,对“六认真”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4、坚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1)教导处认真做好学期、学年考试安排并及时召开全片教学质量分析会,找问题,添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2)每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应找准薄弱学校、薄弱年级、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的薄弱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重点督导。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9

  根据鹿城区教育局关于全区教育系统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鹿城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工作部署,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深化效能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专项活动,学校结合实际,经党支部和校长室决定,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区教育局关于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会议精神,围绕鹿城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五大工程”建设的部署,在全校开展以“转作风、优环境、提效能”为主题的专项活动,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作风不实、干劲不足、不负责任、不思进取、师德不善、组织纪律不严等问题,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当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树立教育行风新形象,全面促进学校和谐科学发展。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专项活动,有效促进学校领导和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责任强化,职业意识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学校深化作风建设和优化教育环境有明显改善,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和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能够达到“思想纯、行风正、队伍稳、作风硬、业务精”的目标和要求。具体表现:

  1、勤奋好学。进一步形成健全的学*制度,强化学*意识,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使领导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有所提高,学*型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得以落实。

  2、爱岗敬业。进一步弘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营造崇教厚德,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知荣明耻,言传身教,讲操作,重品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师德形象。

  3、团结和谐。班子团结,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明显增强,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确保教师队伍不因内部纷争而影响工作的事件发生,不因评职、评优、晋级等而引发矛盾、影响教学,不因造谣生非、恶意告状,群体**等影响学校秩序情况发生。每个教师都要珍惜同志之间的友谊,心胸开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维护学校的稳定和荣誉。

  4、办学规范。学校以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得到真正体现,办学思想端正,教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集团化办学内涵不断加强;按要求开齐课程,无随意增减课时、过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行为。充分发扬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深化校务公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接受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校风、教风和学风明显改进,学生家长满意度高,社会反映好。

  5、廉洁从教。严格执行廉洁从教的各项规定,秉公办事,自觉做到常修为教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树立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纪律严明,组织纪律性明显加强,学校教职工无违反师德行为,无有偿带生和收受红包等行为,无不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无不服从工作分配的行为,无不擅自离岗和不执行请销假制度行为。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牢固树立勤俭办学思想,规范公务接待,控制接待标准,严格执行“四条禁令”。

  6、创新业绩。促进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创业创新的意识有新增强,创业创新的能力有新提高,创业创新的方法有新改进,创业创新的形象有新提高,创业创新的工作有新成效,加快推进“活力校园、实力校园、和谐校园”战略目标的建设,使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教育优质资源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

  三、方法步骤

  1、第一阶段(20xx年3月初至4月上旬):动员部署,制订方案,统一步骤,召开教职工动员大会,组织学*鹿城区教育局关于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环境的会议精神,并且查找学校存在问题(召开班子专题讨论会)。

  2、第二阶段(20xx年4月中旬至10月):集中解决问题,全面推进。

  (1)开展调研,查找问题解决策略,设计《作风整改对照检查表》;

  (2)根据《作风整改对照检查表》陈述的现象,看哪些现象自己身上有,归结为什么问题,要一条一条地对照检查(分自查、互查);

  (3)写分析报告,自我解剖(领导和教职工都要写出自己的对照检查分析报告),把通过自查和互查找到的问题写出来,进行自我剖析,检查分析报告要写实、写深、写透。剖析思想,找到根源,提出解决办法。

  (4)学校支部对全体教职工的对照检查分析报告要负责审阅、汇总和分类,把它作为师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学校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由教育局审阅。

  3、第三阶段(20xx年11月至12月):评议总结,转化提高。

  (1)对自查、互查中漏掉的问题继续查找和整改;

  (2)对个别教育转化困难的'教师,除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外,要抓典型,深刻剖析,教育警示;

  (3)总结评议阶段,学校要写出自评报告,报告教育局审查鉴定。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

  (1)浦南小学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

  (2)浦南小学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工作监督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作风建设要坚持七大原则。

  (1)坚持相互结合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坚持领导示范的原则;

  (4)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5)坚持以工作检验作风整顿效果的原则;

  (6)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3、强化学*。要广泛开展学*型组织建设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廉政准则》、《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以及教育局相关制度的学*,举行民主生活会、恳谈会等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利用负面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并结合暑期师德教育,统筹安排,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自觉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

  这次作风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一次学校师德再教育,我们要按照区教育局具体部署,紧紧围绕“打造阳光浦南、创办都市名校”的总目标,牢固树立“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现代理念,不断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个性心理各方面全面发展,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作风建设的专项活动,为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努力。

  雄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0

  根据高一年级实行文理分科后的具体情况,正确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并提升高考科目的学*成绩,是高一年级所有教师共同的目标和课题。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和能力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一、风气先行,纪律保障

  良好的风气是集体进步的保证。从教风到学风,再到班风,直至形成整个年级的优良风气,是我们完成集团“166”任务的保证。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大成中学“教书启智,育人铸魂”的教风入手,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内化为每个教师工作的动力和行为规范。并以此带动“锻造自我,奋勇争先”的优良学风的形成。在学生中营造以刻苦学*为荣,以成绩优秀为荣的良好氛围。欲达此目的,必须以纪律作为保障。纪律是每一堂课的保障,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安全员和管理者,每一堂课的老师就是这个课堂的管理者,必须承担安全责任和纪律管理责任。 高一教学质量提升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确立明确的目标

  年级目标:年级以各班学生人数的25%作为一本培养目标,以学生人数25%作为二本培养目标;剩余人数作为三本或专科培养目标。

  班级目标:各班以相应比例的人数为相应层次的目标,并对各层次目标的学生建立跟踪机制。

  学生目标:学生个人必须制定自己的目标,允许学生个人目标高于班级目标,以促使他们能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班主任要督促学生按各考试阶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成绩目标,来作为要求学生的依据。

  三、教学过程管理

  (一)、抓备课

  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要求教师把课上成有质量的课,把功夫下在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力争做到:

  1、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整体把握教材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和能力水*,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2、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让学生共享所有教师的智慧。

  (1)两个人以上的学科都要固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全面开展集体备课。(要求不能占用学生正常上课时间)。

  (2)每次备课要讨论要上课的内容、重点、难点、热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教学策略。做到集思广益,把教师个体的认识纳入到群体的智慧之中,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有实效性,制定的方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次反思。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二)、抓上课

  1、上课要针对学生实际,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坡度要小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高一要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确保高二提前进度,高三有足够的复*时间。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到明白,记住,会用。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同时要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2、设置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抓好基础依然是最重要的。

  (三)、抓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综合练*要有整体性。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批改和讲评。要在教新课前把上堂的作业讲评好。要重点讲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典型问题。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巩固讲评的效果。有的学生的错题教师没有讲评到的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错题要重复训练。教师要督促学生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带普遍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随时收集起来,建立错题集。过了一段时间再训练一次,重复训练时既要有原题又要有变式题,做到触类旁通。

  (四)、抓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在作业反馈的信息之后进行。分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集体辅导主要针对全体学生中存在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途径。个别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抓综合学科

  文理分班后,综合学科的科目减少了,学科权重却增加了。我们要在一如既往地抓好语数外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抓好文理综合科目的教学。因为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提升。综合科目成了学生成功的关键。综合科目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升学的档次,甚至会决定学生能否升学。因此,从高一开始,必须抓紧综合科目的教学。一是各科教师要根据高考考纲把握好知识点,把高考意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各学科要有综合意识,要指导学生在综合练*时,科学配比时间,并指导学生进行速度训练,避免综合试卷做不完的老问题。年级组将从高一下期开始,逐步组织综合学科合卷适应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三是根据文理科的不同特征,文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学*方法及解题技巧;理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分析演绎、迁移运用的方法及解题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成绩。

  (六)、抓考核

  根据现有考核,本期加大高中期末教学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差距,真正体现“优绩优酬”。

  四、加强考试管理

  年级组配合教务处考试,进行严格的考试管理。

  (一)考试设置:

  1、大型考试:按照学校教务处的安排,共有4次大型考试,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

  2、基础知识过关考试,安排在每大周归宿假返校后的晚上,时间90分钟,由教务处安排监考人员,年级组安排考试科目。

  3、单元(章节)强化训练,安排在每个学科的每大周的第一个晚自*的第三节,时间安排70分钟。由各学科自主命题。

  (二)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分三种情况进行。

  1、学生分析,这既是对老师教的评价,对学生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分析学生在各学科间的不*衡性及同学科前后不同时间的波动性,以利于教师和班主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促使学生各个学科*衡、*稳发展。尽量避免学生掉队。

  2、教师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对症下药,个别指导。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便于查漏补缺。

  3、年级组分析,重点解决各班级学生各学科学*上的不*衡性,及各班级在质量上的不*衡性。利用教务处综合分析资料,向全体教师通告全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同时,要重视试卷的讲评,讲评要有足够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一般可采用诊断性讲评、发散性讲评、延伸性讲评等形式进行。

  (三)、为了增强考试的客观性,与其他学校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比较,每学期至少一次利用外面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

  (四)、开设学科大讲堂。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学科讲座,解决部分学生学*吃不饱的问题。

  (五)、加强应试方法与考试心理的辅导。学生对高中考试的方法、时间安排、做题先后、难易取舍都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利用试卷评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和考试成绩。指导他们适应高中频繁考试的现实,做到在题海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五、加强人文关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全体教师要做的关爱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和学*情况,加强沟通,提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让爱充满课堂,充满学生的生活。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2)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优选【5】篇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提高全市商务系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实施我市“十二五”商务规划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根据市委、市**关于“六五”普法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巩固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进一步提高商务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积极推进法治实践,为全市商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和法治环境。

  二、普法对象与主要任务

  普法对象:市商务局机关、各县(市、区)商务局、直属企事业单位全体在职人员。

  1、深入学*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学*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学*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学*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要加强对《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物权法》等法律的理解和掌握,要及时学*和宣传“六五”普法期间新出台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权益相关的法律,不断增强守法意识,为维护法律和自身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作出应有的努力。

  2、深入学*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是从事、管理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直接法律依据。进一步学*宣传流通、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提高全市商务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促进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商务法律的了解。深入学*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促进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学*宣传公司法、合同法等民商事法律制度,进一步学*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深入学*宣传国际经贸规则。深入了解和运用国际经贸规则,是实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的重要保障。要继续深入学*宣传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进一步增强履行入世承诺、应对贸易摩擦和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继续学*宣传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等方面的条约、规则、惯例等,进一步增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了解、把握和运用。

  4、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是推进法治实践。要着力推进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提倡和学*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经济管理。要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积极探索和推进依法行政的实践形式,全面推进商务系统依法行政。

  三、组织领导

  市商务局成立“六五”普法领导组,负责制定并领导实施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的工作方案,决定“六五”普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省略)

  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实施方案,安排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协调各县(市、区)商务局和直属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和普法督导检查等工作。

  各县(市、区)商务局要指定一名领导负责“六五”普法工作,成立“六五”普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本县(市、区)商务局“六五”普法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和实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部署安排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和活动。

  四、工作步骤

  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前,市商务局制定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商务局制定本县(市、区)“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县(市、区)商务局要将“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和“六五”普法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组成情况报市商务局“六五”普法领导组办公室备案,并提供一名以上普法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下半年,市商务局组织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实施情况的

  总结验收,通过自查、抽查等方式,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同时组织迎接市“六五”普法全面考核,推动“六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完成。

  五、工作要求

  在实施“六五”普法过程中,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服务社会水*。

  1、加强依法行政法制制度建设。要大力推进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立法,为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供法制保障。要切实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程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2、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大力推进领导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支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中心组集体学*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活动,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将法律知识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廉政教育,将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和服务社会水*。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的横向工作联络网,建立和完善县(区)、市二级商务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的纵向工作联络网,形成健全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加强专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加强法制宣传队伍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和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各类法制宣传队伍在商务法律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全省普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全市商务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水*。

  5、进一步创新丰富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和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辟商务法制宣传栏、专题、专版,固定时段、版面、栏目,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积极开展商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法制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建立和完善普法网站或网页,加强商务法制宣传,发挥现代网络传媒优势,扩大商务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6、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月、纪念日和法律生效日等时机,通过网站、期刊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商务法律知识。要在日常工作积极宣传商务法律知识,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促进企业和社会公众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

  7、加强沟通交流。市商务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商务系统普法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加强对各县(市、区)商务局依法行政、法律培训、法律调研等方面的支持。各县(市、区)要加强与市商务局和其他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向市商务局上报本单位“六五”普法工作进展情况,反映“六五”普法中存在的问题。

  8、进一步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保障。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应积极为落实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创造条件,在人员、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保证“六五”普法工作正常开展。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为着眼点,扎实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全体教师执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力争常规工作有新路,重点工作树新势,教学质量创新高,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全力打造区域内品牌学校。

  二、工作要点:

  1、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学性。

  2、推行任课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执教能力。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制度建设。

  4、推进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推进课后延迟服务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质量兴校,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

  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任务。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转变质量提高方式,以“优质轻负”为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提高效益为追求,全面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要求。

  切实提高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科作业、课后辅导、教学测试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有效性,多层次、全

  方位地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要把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着力把好“四关”:即严把备课关,着力突出“研究”;严把课堂教学关,着力突出“有效”;严把作业批阅、讲评关,着力突出“精细”;严把辅导关,着力突出“勤实”。要切实提高教学自查的有效性,做到凡考必严、凡考必评、考前必备、考后必思。

  二是要大力加强有效课堂建设。

  切实加强对新授课、复*课、讲评课、*题课等不同课型的研讨,以追求有效、高效为目标,形成一定的课型范式。以教学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有效课堂大展示”活动,推广有效课堂的成功范式,展示有效教学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要积极推进校本教研。

  建立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机制,通过校本教研,凝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益,增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意识,将课题研究作为推进校本教研和师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切实加强体艺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创新、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冬季长跑、跳绳,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艺术表演的技能水*。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师资建设水*

  1、抓骨干,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名教师是教育发展水*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基本保证。要切实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从示范教学、论文发表、教学实绩、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名师队伍建设水*,争取培养出一批镇、县级名师。

  2、抓考核,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认真贯彻《xx校20xx教师质量目标责任书》,《x校教师岗位竞聘实施方案》,把实施质量目标绩效考核与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健全完善以落实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校内教师聘用合同制和教师岗位目标完成奖励制,坚持公*合理、规范有序、优绩优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继续深入教师岗位开展大练兵活动。学校将营造书香校园氛围,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实践资源共享。加大教研力度,规范教研行为。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参加小教部组织的各项教学展评活动。选派部分教师到省市名校参观学*,讨教经验,开阔视野。

  (三)强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

  1、抓细节管理。一是要管好细节。教学管理要从小处开始,从细节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抓好学生的学**惯,抓好教师的工作纪律和教学规范,抓好后勤人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二是要细化管理。各级管理者要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讲究精细化的操作程序。要细化管理要求,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使所有师生的学*工作有章可循;要细化管理措施,使每一项工作要求都有具体的落实举措;要细化管理职责,所有管理者都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三是要强化考核。要加大管理过程的考核力度,以严格的考核提升学校管理的水*。要加强学校管理考核机制建设,明确专人负责,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考核的精度,增强考核的效度。

  2、抓好持久管理。一是要使常规成为师生的*惯。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各项规范要求,做到熟记于心,并逐步内化为素养、外显为*惯,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要自觉地遵守常规要求。教职员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接受规范要求的培训,清楚工作程序,明确行为要求,逐步成为*惯。二是要使管理成为常规工作。学校师生要形成“常规管理人人有责”的共识,每个人都要在清楚行为规范的同时,明确自己负有的常规管理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强化“工作即管理,管理即工作”的责任意识。要努力使“常规管理”成为“管理常规”,形成“人人都在管理,事事都有人管”的管理状态。

  (四)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1、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三会”: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会、成绩分析会。每学期每会至少3次,各校要做好记录备查。跟踪好毕业班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毕业班的教学策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落到实处。

  2、做好迎考的准备工作。毕业年级三主科要研究明确小升初水*测试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几年考卷(教师必做),弄清题型、题量和难度变化,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研究复*的策略及措施,提高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迎考的研究一要抓得早,要在本学期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开展研究实施;二要拓宽面,不仅毕业班要研究,非毕业班也要进行研究,使考试内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教师,树立大循环长远的教学思想;三要经常化,使考试内容落实到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根据鹿城区教育局关于全区教育系统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鹿城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工作部署,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深化效能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专项活动,学校结合实际,经党支部和校长室决定,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区教育局关于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会议精神,围绕鹿城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五大工程”建设的部署,在全校开展以“转作风、优环境、提效能”为主题的专项活动,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作风不实、干劲不足、不负责任、不思进取、师德不善、组织纪律不严等问题,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当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努力树立教育行风新形象,全面促进学校和谐科学发展。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专项活动,有效促进学校领导和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责任强化,职业意识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学校深化作风建设和优化教育环境有明显改善,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和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能够达到“思想纯、行风正、队伍稳、作风硬、业务精”的目标和要求。具体表现:

  1、勤奋好学。进一步形成健全的学*制度,强化学*意识,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使领导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有所提高,学*型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得以落实。

  2、爱岗敬业。进一步弘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营造崇教厚德,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知荣明耻,言传身教,讲操作,重品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师德形象。

  3、团结和谐。班子团结,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明显增强,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确保教师队伍不因内部纷争而影响工作的事件发生,不因评职、评优、晋级等而引发矛盾、影响教学,不因造谣生非、恶意告状,群体**等影响学校秩序情况发生。每个教师都要珍惜同志之间的友谊,心胸开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维护学校的稳定和荣誉。

  4、办学规范。学校以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得到真正体现,办学思想端正,教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集团化办学内涵不断加强;按要求开齐课程,无随意增减课时、过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行为。充分发扬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深化校务公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接受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校风、教风和学风明显改进,学生家长满意度高,社会反映好。

  5、廉洁从教。严格执行廉洁从教的各项规定,秉公办事,自觉做到常修为教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树立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纪律严明,组织纪律性明显加强,学校教职工无违反师德行为,无有偿带生和收受红包等行为,无不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无不服从工作分配的行为,无不擅自离岗和不执行请销假制度行为。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牢固树立勤俭办学思想,规范公务接待,控制接待标准,严格执行“四条禁令”。

  6、创新业绩。促进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创业创新的意识有新增强,创业创新的能力有新提高,创业创新的方法有新改进,创业创新的形象有新提高,创业创新的工作有新成效,加快推进“活力校园、实力校园、和谐校园”战略目标的建设,使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教育优质资源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

  三、方法步骤

  1、第一阶段(20xx年3月初至4月上旬):动员部署,制订方案,统一步骤,召开教职工动员大会,组织学*鹿城区教育局关于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环境的会议精神,并且查找学校存在问题(召开班子专题讨论会)。

  2、第二阶段(20xx年4月中旬至10月):集中解决问题,全面推进。

  (1)开展调研,查找问题解决策略,设计《作风整改对照检查表》;

  (2)根据《作风整改对照检查表》陈述的现象,看哪些现象自己身上有,归结为什么问题,要一条一条地对照检查(分自查、互查);

  (3)写分析报告,自我解剖(领导和教职工都要写出自己的对照检查分析报告),把通过自查和互查找到的问题写出来,进行自我剖析,检查分析报告要写实、写深、写透。剖析思想,找到根源,提出解决办法。

  (4)学校支部对全体教职工的对照检查分析报告要负责审阅、汇总和分类,把它作为师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学校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由教育局审阅。

  3、第三阶段(20xx年11月至12月):评议总结,转化提高。

  (1)对自查、互查中漏掉的问题继续查找和整改;

  (2)对个别教育转化困难的教师,除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外,要抓典型,深刻剖析,教育警示;

  (3)总结评议阶段,学校要写出自评报告,报告教育局审查鉴定。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

  (1)浦南小学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浦南小学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工作监督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

  2、作风建设要坚持七大原则。

  (1)坚持相互结合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坚持领导示范的原则;

  (4)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5)坚持以工作检验作风整顿效果的原则;

  (6)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3、强化学*。要广泛开展学*型组织建设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廉政准则》、《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以及教育局相关制度的学*,举行民主生活会、恳谈会等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利用负面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并结合暑期师德教育,统筹安排,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自觉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

  这次作风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一次学校师德再教育,我们要按照区教育局具体部署,紧紧围绕“打造阳光浦南、创办都市名校”的总目标,牢固树立“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现代理念,不断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个性心理各方面全面发展,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作风建设的专项活动,为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努力。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和《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xx年)》,大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确保xx年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科学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经费等办学资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2、坚持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间、区域间的学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少年享受机会均等的优质义务教育。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xx年,通过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加强学校管理、抓好学校帮扶等措施,全县义务教育达到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办学水*、教育机会基本均衡。

  (二)年度目标

  1、xx年,建成1所初中(新建高台二中),撤并5所农村初中(高台二中、合黎初中、罗城初中、骆驼城初中、宣化初中),全县共保留4所初中(高台三中、城关初中、南华初中、新建高台二中)。南华初中、高台三中、国庆小学、西街小学、巷道中心小学、霞光小学、南华中心小学、定*小学等8所学校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2、xx年,新建高台二中、城关初中、罗城中心小学、新生中心小学、照中小学、正远小学、宣化中心小学、骆驼城中心小学、合黎中心小学、**街小学等10所学校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3、xx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基本均衡发展。

  四、主要工作

  (一)加快硬件资源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

  1、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城区建成1所初中(新建高台二中),将原高台二中、合黎初中、罗城初中、骆驼城初中、宣化初中愿意进城就读的学生并入新建高台二中,全县保留新建高台二中、高台三中、城关初中、南华初中4所初中;农村小学继续推行“一年级隔年招生、邻*村高年级合班授课、联村联乡办校”的调整策略,各乡(镇)利用初中进城后校产办好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招生有寄宿需求的高年级学生到中心小学就读。小学不再撤并,全县小学形成3所城区小学、11所完全小学、42所村级小学、适当保留教学点的布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高中保持现有布局,逐步创造条件,普及高中教育。

  2、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高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对硬件不合格的学校,制定改造计划,从经费、项目上予以倾斜,加快工作进度,限期改造,确保全县在xx年基本配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3、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每个乡(镇)集中建设1—2所寄宿制小学,配备必要的学*和生活设备,实现城乡学校资源配置均衡,方便学生就*入学。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均衡教师资源配置

  1、注重学*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理念,制定学*制度和计划,创新学*载体,丰富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评价的首要内容,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树立一批教书育人的楷模,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大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力度。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中小学跟班学*和县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广泛开展“送教下乡”和支教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4、建立完善的教师补充录用机制。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按照“有编必补、公开选聘、*衡学科”的原则,做好新教师定期补充工作,完善并落实新聘教师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

  (三)改革学校招生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小学招生坚持“免试、就*、划片”原则,遏制义务教育“择校、择班”热,有效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中小学班级容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确保所有学生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进一步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制度,落实好高中招生计划30%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严格考试管理,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它竞赛、考级活动。

  (四)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化校园

  1、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县、乡、校三级网络*台,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大力开发和整合本地教育教学资源,扩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努力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城乡所有中小学有计算机教室,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1∶1。

  2、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利用高台教育信息网“教研*台”,开展网络博客、网络视频等形式的网上教研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全县优质资源共享,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3、加强设备管理和使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定仪器设备运用维护管理制度,对所有仪器设备及时登记建档,由专人负责。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开齐开全各类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公民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拓展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促进德育内化,增强德育实效性。加强体育、卫生、美育、劳动、国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中小学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地理、生物、历史等各门课程的`有效开设。同时,开设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方式,坚决废止“填鸭式”、“题海式”等违反规律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教学及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大教学研究力度。一是实施课题引领,要求教研人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教研员成长和专业提升的促进作用,整体推进教科研工作,努力建设学*型、研究型、专家型、服务型教研队伍;二是开展以课堂教学大比武、名师赛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不断加强校本教研、联片教研,打破校际界限,多校联合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创设特色高效课堂,总结推广符合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校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六)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巩固“两基”成果

  1、做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接受农民工子女进入当地学校就读,并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2、发展特殊教育。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实施范围,大力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3、加大贫困学生帮扶力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和学*困难学生帮扶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解决其影响学*的问题,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状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密切配合、靠实责任,确保贫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七)大力创建特色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从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师资水*等方面认真审视自身条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科学规划,培育独特的优势项目,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能拉动学校整体发展的、让多数学生受益的特色学校。

  (八)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

  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人防、物防与技防措施,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和经常性的联合执法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扎实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强化交通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和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依法治教和民主管理,强化教育信访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五、方法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xx年4月至5月)

  1、广泛宣传。通过广播、板报、标语、校园网等宣传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师生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全县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助推作用,进一步明确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切实增强抓好推进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2、明确目标。认真贯彻《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制定《高台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高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高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全面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同时,各学区(校)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积极开展自查,寻找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二)工作推进阶段(xx年5月至xx年6月)

  1、营造创建环境。各乡(镇)、部门和学校要调整工作重点,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今明两年的中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全面安排部署;加大辖区内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做好校容校貌整治工作。

  2、强化过程督导。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学校制度,跟踪了解工作推进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指导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3、实现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各乡(镇)、教育部门对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对拟保留的学校逐校排查摸底,制定新建、改建或扩建计划,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寄宿制小学和完全小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使县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三)迎检评估阶段(xx年7月至12月)

  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种档案资料整理和归档,做到实事求是,数据准确,内容可信,材料齐全,整理规范,各类资料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核就准,一查就实。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的检查和评估验收。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县**建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各乡(镇)、部门要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切实承担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县教体局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协调、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县***要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推动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机制。县财政局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和完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城乡和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编办、县人社局要及时核定教职员工编制和岗位,在教师补充、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对农村学校、教学点给予倾斜。**、文化、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打造*安校园。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加强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育人质量评价观,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保障投入,全力推进。切实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鼓励社会各界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足额到位,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三)健全机制,优化环境。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县**定期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会议,及时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教育制度,定期调研,及时了解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使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规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检查行为。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学校进行检查,严禁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教体局、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和应急值守制度,扎实抓好教育信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四)加强督导,促进整改。县**教育督导室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乡(镇)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督政督学职能,按照《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和督导评估办法》,定期开展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问责。

  (五)创新管理,提高质量。教体局要制定并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学点管理和运行的保障措施及相关政策,取消学区管理机构,实行“中心带动,一校多区”的管理模式,推行中心小学统筹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管理和指导作用。通过统筹安排课程、组织教师巡**学、连片教研、集中备课等方式,推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一、总体方针

  以向高校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学生、向社会输送大批受过良好技能培训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打造教师精英队伍,建设窗口示范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水*,重铸汝南教育辉煌。

  二、规划内容

  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进”的发展目标,确定“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抓班子,实现中、小学校长全员竞争上岗;带队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抓调整,结合XX区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3年内在XX区建设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学;在中心集镇规划和孝初中等10所示范性初中。达到城区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5—6所、小学5—6所、民办幼儿园2所,实现高中、初中向县城聚集,小学合理布局并向乡镇聚集,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的目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进程

  高中教育。

  1、建立高中校长竞聘制度。高中校长职位空缺,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推荐空缺职位2—3名拟任人选,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共同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后由教体局直接管理,对新任校长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第一年为试用期,经考核合格后正式办理聘任手续;任期内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由教体局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作为其任用依据。此项工作进行。

  2、建立教师正常补充、人员流动机制,激活高中教师队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2—3年的时间,整合我县教师队伍结构。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适应高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初中任教;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任教。从外地普通高中在职教师中招聘39名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充实到我县高中教师队伍。县解决编制和工资,津贴、补贴和安家费由学校自己解决。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我县高中师资水*和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提升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活高中教师队伍。此项工作20xx年2月结束,20xx、20xx年引进名额,将根据当年县直及汝宁镇空编情况而定。

  3、加强高中教研队伍建设。为加强对高中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将在招聘高中教师时招聘补充7名高中教研员,加强高中教学指导,此项工作20xx年2月进行,20xx、20xx年由退休形成新的空岗,也按照进行招聘。

  4、加快普通高中建设。20xx年在原实验中学北边新建一所占地200亩、拥有90班规模学位5400个普高一所,20xx年5月开工建设,20xx年投入使用。2015年前力争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使我县城区普通高中达到4所,满足我县高中教育需求。

  初中教育。

  1、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初中及中心校校长形成职位空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采取自荐、资格审查、竞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内公开选拨,聘期三年。对新聘的初中校长及中心校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任期目标的,继续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标的,不再聘任;对不胜任工作的随时解聘,此制度即将出台,20xx年3月完成两所中心校副校长、两所初中副校长的公开竞聘上岗工作。

  2、建设示范性初中。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20xx年前,把部分乡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渐合并成一所,按年级分校区就读。既可解决两校或三校争生源、农村初中教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能腾出初中校舍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三门闸、三里店初中扩大办学规模,更名为XX县第几中学,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可向县城新区学校集中。在中心乡规划县一中、县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庙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铺初中、三门闸初中、王岗初中、官庄初中10所学校为示范性初中,既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

  3、招聘初中教师,服务初中教学。根据20xx年形成的空岗,20xx年预计招聘初中教师58名,其中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5名,剩余编制根据需要招聘。此项工作20xx年5月进行。

  4、加快城区九年一贯制初中建设。在新建普高北边新建一所占地面积300亩、拥有初中120班、小学36班规模7620年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一所,20xx年5月底开工建设,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西豫洲大道中段新建一所占地300亩、拥有初中部120班、学位6000个、小学36班学位1620个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20xx年4月底前开工建设,20xx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达到XX区初中5—6所,实现初中学生向县城集结的目标。

  小学教育。

  1、实行农村小学校长竞聘选拔制度。农村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参照初中及中心校长竞争上岗条件和程序在本乡镇进行,竞聘结果上报教体局履行任命手续,由各乡镇中心校负责管理,严格按照考核结果用人。此项工作每年8月份进行。

  2、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小学。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20xx年年底整合53所小学的基础;20xx年整合农村小学45所,保留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152所,建设寄宿制小学38所。高年级学生向由初中腾出所办的寄宿制小学或向县城XX区新建小学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级教学点。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缺编、学科不配套、课程开不齐的问题。

  3、招聘小学教师,充实一线力量。20xx年预计招聘农村小学教师162名,其中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英语教师各17名,语数教师94名。今后两年招聘小学教师数额将根据每年因形成的空岗而定,但体、音、美专任教师不低于招聘总额的30%。此项工作每年5月份完成。

  4、加快城区小学建设,实现小学教育公*。随着城市规划调整、XX区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中小学校资源整合,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在XX区天中广场北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20xx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东北区信义路东与王家巷北段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20xx年3月规划,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把大量的农村小学生吸引到县城上学,部分小学生留在中心集镇就读,让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小学教育公*。

  职业教育。

  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的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总投资8000万元的XX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建设分三期完成:20xx年4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完成40班规模、可容纳xx名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生活用房,完成分流招生1500人,达到30个教学班。20xx年4月底,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40班规模、可容纳xx名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生活用房,并添置部分专业实训设备,预计招生xx人,达到在校生3500人规模。20xx年4月底,三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校区所有规划项目及实训设备投资,全部建120班规模的示范性职业学校,预计招生2500人,达到在校生人数6000人。

  学前教育。

  办好县直幼儿园,以引导、示范全县学前教育。吸引外资在城区兴建民办幼儿园2所,将学前教育推向社会,鼓励幼儿园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建立奖励机制。

  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43元。依据高考成绩设先进学校奖、优秀校长奖、突出贡献奖、名次奖、进线人数奖、名校录取奖、高分考生奖和学生奖;依据中招成绩设学校人均积分奖、优秀校长奖、单科优秀率奖、突出贡献教师奖和乡镇万人均分奖;依据小学毕业毕业水*测试成绩设先进学校奖、优秀校长奖、单科成绩奖和突出贡献教师奖;依据初中控辍保学工作评估方案设控辍保学工作先进学校奖、控辍保学工作优秀校长奖和优秀班主任奖。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3)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优选【五】份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为了更好的落实县帮促办在全县开展的“送政策进园区(企业)”活动,结合县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大对我县中小企业和服务机构关于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企业更好的了解掌握国家和省市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动向和税收政策,确保我县企业发展和全县经济的提升,促进纳税遵从和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局办公室。

  三、活动形式

  (一)建立中小企业QQ群。确定服务对象范围,进行广泛而细致的税收政策宣传,通过网络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

  (二)设立中小企业短信*台。采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移动电话,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快递、办税提醒等便捷服务。

  (三)印制县中小企业“送政策进园区”活动优惠政策汇编。将有关涉及到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理归类,并分发到每一户中小企业手中。

  (四)举办好第四期纳税人学校培训班。课题是《中小企业税收政策解读》。

  (五)成立工业园区“纳税人**服务点”。聘请一个责任心强的园区干部作为**联络员,完善和健全**服务点的各项制度。**点要及时认真收集地中小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反馈,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六)配合县级各部门深入工业园区、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和漕溪港物流园区开展政策现场咨询。

  (七)组织业务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对全县重点骨干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掌握企业需具体了解的政策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政策解读辅导。

  (八)配合县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本单位网站和刊物开展税收政策宣传。

  四、工作步骤

  (一)20xx年9月15日前,建好中小企业QQ群,设立中小企业短信*台,印制200册优惠政策汇编发放到户。

  (二)20xx年9月18日,开办第四期纳税人学校培训班。

  (三)20xx年9月25日前,举行工业园区“纳税人**服务点”挂牌仪式。

  (四)20xx年9月11日-12月15日期间,配合县级各单位开展好各项对接活动。

  (五)20xx年12月16日-31日,各业务科室,税源管理部门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五、职责分工

  (一)纳税服务科负责办好QQ群,企业短信*台、纳税人学校。

  (二)政策法规科、税源管理部门负责调查、宣讲、解答。

  (三)办公室负责印制宣传册,纳税人**服务点、联系媒体宣传。

  六、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当前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领导小组要积极加强监管,各科室科长要做到亲自抓,负总责,确保活动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在本次活动中,要杜绝搞形式,走过场,不断创新务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让企业把好政策、用好政策,实实在在受益。

  (三)各科室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四)各科室相关人员积级与县级各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送政策进园区(企业)”活动圆满成功。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单位的会议精神及文件通知要求,根据南*市质监局下发的《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工地”的建设》的内容,结合我标段内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目标,树立生产与安全并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强化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现场安全施工,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我标段内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安工地”创建活动的开展,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转变工作作风,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确保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为本标段工程施工能更好、更快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活动内容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

  对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内容及精神在项目部会议室组织学*,制定本标段“*安工地”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及目标,宣布活动方案。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文化开设“安全”专栏,主要宣传安全规章制度、防护技术及应急救援常识等内容;同时结合六月份“安全生产月”的到来,根据施工任务对全员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把宣传工作推向高潮。

  (二)、坚持安全技术方案审查制度

  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检算,经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专项施工方案中必须包括安全技术措施。

  对危险性一般工程由项目部安质部根据施工工艺内容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总工程师牵头,项目部领导及各部室、各工区负责人参加,召开项目部方案会审会议,积极听取相关意见,归纳整理后,对方案内容进行修改,编制成更符合现场施工的安全专项方案。

  项目部安质部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内容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由安全员实施现场专项监督。

  (三)、加强对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项目部安质部根据施工任务编制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培训教材,利用项目部会议室对全员分批次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工序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点、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常识等。

  (四)、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每半月由项目部安质部牵头,项目部领导、各部室、各工区负责人参加,对施工现场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出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限定整改期限,各工区监督整改,安质部安排专人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复查时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列入安全隐患治理台帐,同时对作业班组进行处罚,罚款计入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考核中。

  专职安全员、电工坚持日常巡视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负责监督整改。坚持填写巡视记录,下月初上交项目部安质部,由安质部长对巡视记录的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对巡视记录填写较差的人员进行处罚,罚款计入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考核中。

  坚持班前安全检查制度,司机在上班前按“安全检查提示卡”内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必须安排专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进行处理;其它操作司机在交接班时应对机械安全使用性能进行检查,填写运转手册;如有维修或保养项目,应如实填写保养维修记录。

  (五)、实行全员安全生产活动

  为加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项目部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标准的推广,激励全员加强安全标准作业,确保现场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实现项目部“零事故”的安全目标,项目部决定实施全员(包括作业班组长及作业班组现场负责人)安全生产活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根据项目部制定的施工安全精细化标准考核表对在安全大检查及日常检查等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扣款。

  (六)、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每天19:00由项目部总工在会议室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参加人员有项目部领导、各部室、各工区负责人、作业班组长,由各工区负责人布置明天的生产任务,各部室、作业班组长根据生产任务的安排进行人员分工及制定机械物资采购计划;安质部对当天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每月底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对本月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进。评选出安全生产“优秀班组”,颁发流动红旗;对安全生产工作较差的班组进行批评,并由作业班组负责人制定下月整改措施。

  (七)、严格落实安全专项资金保障制度

  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落实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情况,做到专款专用,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年度投入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确保作业过程中各项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齐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八)、全面推行“晨训十分钟”活动

  “晨训十分钟”活动是根据福建省南*路桥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推广的“班前十分钟”活动要求,结合项目部施工实际情况开展的每天在班前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继续教育活动,目的是引导、提醒作业人员规范作业行为以保障生命安全,不断改进。我项目部将全面推行此项活动,切实提高全体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水*,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九)、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作用

  开展党员安全屏障、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及群众安全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优势,调动全员积极性,为活动开展献言献策,全身心融入到活动中来,保证活动全面推进。各级组织成员应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把“*安工地”的创建活动推向高 潮。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为进一步做好园区管委会能耗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按照县公节办对能耗统计工作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根据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以贯彻落实《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为主线,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为核心,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节约意识,自觉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建立信息化办公系统。从仪器仪表配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建设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如实记录统计资料。

  二、具体措施

  (一)进行能源消耗分项计量改造。加快对既有办公建筑能源计量改造,逐步实现能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确保用能数据准确完善。

  (二)做好能源消耗统计。依据新的《能耗统计制度》,建立网上能耗统计*台,节能联络员网络体系,派专人负责,对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采集能耗数据,并且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和管理台帐,及时填写能耗统计报表,按要求如期上报。

  (三)参照有关用电、用水、用煤、用油及各类办公用耗材的定额标准和我委实际能耗统计结果,研究制定合理用能、用水定额及管理制度。

  (四)按用能设施分类、分项进行统计

  1、分类统计:按照生活服务设施、行政办公设施等类别实施分类建筑物能耗计量。

  2、分项统计:全面、准确地统计办公用品、水、电、燃油、耗材等能源消耗数据。

  (五)逐步开展能源审计,对建筑耗材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全程监控,分析其节能潜力,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能源审计,逐步开展对本单位水、电、煤、油及各类办公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

  三、职责分工

  (一)管委会公节办负责完善能源消耗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并通知到各科室,同时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及时报送上级管理机关。

  (二)在节能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各科室派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能耗统计工作,并由党政办统一汇总后,定期上报。

  四、填报主体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委安排专人认真填写国管节能基1表、国管节能基2表及省机管局节能基1表后,及时报送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科。

  五、报送周期

  按照统计制度要求按期逐级报送,报送周期为月报。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的能耗统计数据。

  月报报表采用能耗统计网络形式进行报送,并报送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报表。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为密切园区同企业的关系,进一步树立园区机关“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结合园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努力构建幸福、绿色、健康、生态园区,促进**职能转变,强化宗旨意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好地保护园区企业合法权益,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将园区拟建、新建、续建和投产等项目全部纳入包保服务范围。包保人员要深入包保企业,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遇到的困难,并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和途径,千方百计促进企业发展。签约未开工的要督促企业尽快开工建设;新开工建设的要让他们尽快建成投产;已建成投产的,要使他们尽快达产达效;已达产达效的,要让他们尽量扩大再生产规模。要尽量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让他们逐步恢复生产。逐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服务方式与方法步骤

  (一)服务方式

  园区管委会从领导到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全部参与本次服务企业计划,根据园区现已入驻企业(详见附件)的不同情况,园区采用领导包保,干部任职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包保服务工作。

  1.领导包保方式

  园区管委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成立园区企业包保小组,将园区现已入驻企业(见附件)分配到各局办领导头上。各局办领导根据园区及分配的包保企业实际现状,统筹大局,全面扶持企业安全生产、运行及快速发展,全力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以保企业在开工建设、投产、达产达效、扩大规模快速发展过程中畅通无阻。

  2.干部任职(兼职)方式

  园区科级以下干部全部参与此次企业任职帮扶工作,此次企业任职服务工作实施“双向选择”方式,根据各局办领导包保的企业,科员先进行选择企业任职意向,统计整理后下发各个企业,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反向对干部进行选择,对接后,园区干部在企业无偿兼职帮扶工作,任职企业发展“项目经理”,实施每个企业专人联系、专人负责,彻底解剖企业运行,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全力开展帮扶工作,为企业快速发展出谋划策。密切企业与园区关系,确保企业、职工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可在第一时间反映,并能得到及时解决或明确答复,同时协助企业草拟汇报材料、资金申报材料、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

  二、方法步骤

  1.确定包保和任职计划

  xx年内,园区管委会将企业包保服务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提交领导审议,待领导审批后,计划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该方案。

  2.召开会议落实任务

  组织召开园区全体干部包保企业动员大会,将园区现已入驻企业(见附件)包保任务分配到各局办领导(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全体科员干部头上。全员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对年内包保服务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形成材料,统一收集存档。

  3.企业摸底

  根据包保计划,园区干部提前一个月(20xx年12月)到企业进行摸底,对企业生产运营等概况大致了解,确保能够快速进入企业包保服务工作状态。

  4.深化服务助企发展

  严格按照园区制定的企业包保服务方案及帮扶计划,全面对园区内入驻企业进行帮扶工作,根据企业发展现状,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力协助解决,进一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5.工作总结

  年底时,召开包保服务企业总结大会,对全年包保服务企业工作进行评议检查,对照年初的工作计划以及企业民主测评表对干部职工进行考核。找出年内服务工作的不足,强化管理与培训,提升业务水*。

  四、保障措施

  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提高为企服务针对性,园区将持续开展企业任职服务工作,以此建立长效机制,使广大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转变作风,积极主动学*,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一)强化领导认识。各局办领导包保过程中要敢于负责,严格管理,认真履行好问题帮扶、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能。收集汇总各包保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并存档。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下一步对企业包保工作方案,保证运转协调、执行有力。

  (二)强化责任意识。业务工作包保责任主体要各负其责,各包保领导将每一项包保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位企业任职工作人员身上,做到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对一级负责。发现企业存在问题视而不见或未及时处理的,追究其直接责任和包保领导责任。

  (三)加强调度管理。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加大企业调度的频率和深度,实行每季调度制,采取召开调度会、赴现场检查等方式,深挖发展潜力,创造增长空间,增强服务企业力度,积极推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技改升级,确保园区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强化考核制度。由园区办公室对包保服务企业情况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全年总考核制度,并对包保人员进行企业民主测评,考核及测评结果纳入园区年末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并作为干部奖罚的重要依据。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工业园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保证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xx工业园区中小学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自查、整改,使学校所有建筑物达到重点设防类的抗震标准和灾害的防灾避险要求,确保校舍安全,让全体家长放心;形成完整、准确的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资料。

  在xx工业园区中小学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10月底,完成排查、鉴定工作,形成每栋楼的鉴定报告;12月底,根据鉴定情况确定整改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并按要求组织、落实整改。

  二、工作机制

  1、建立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2、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v1�w组织确定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的贯彻方案和工作目标,协调、督查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v2�w协调、检查有关部门在校舍安全工程中的职责落实情况;

  �v3�w研究处理工程实施和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三、设立日常管理部门

  �v1�w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处,负责处理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的各项日常工作

  �v2�w建立例会制度。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每月进行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研究、协调相关工作。

  四、主要工作及要求

  根据园区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工作要求,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1、10月15日制定学校贯彻方案;

  2、10月16日完成校舍安全工程自查表的上报;

  3、10月25日前,准备好每栋楼的基建档案,为相关部门的鉴定工作作好资料上的准备;

  4、按上级统一部署时间,配合相关部门的鉴定工作;

  5、11月―12月份,根据鉴定情况和整改意见,制定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整改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并按上级部门审批意见及资金落实情况,组织实施整改工作;配合全国消防宣传月组织消防疏散演练,进行消防专题讲座,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总结、公示、移交校舍安全工程档案。

  五、相关部门职责

  总务处

  制定贯彻方案,按照学校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负责校舍安全工程的日常工作;

  1、组织学校校舍安全排查,上报校舍安全自查表;

  2、按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舍的鉴定工作;

  3、根据鉴定情况制定整改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

  4、按照审批情况和资金情况,按要求组织实施整改工作;

  5、协调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及时处理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6、组织消防疏散演练和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7、进行资产使用、保管的专项检查,联合办公室强化综合治理责任区域的责任落实

  8、及时向学校校舍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并组织落实;

  9、形成校舍安全工程档案,并向办公室移交;

  10、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办公室

  1、提供校舍基建档案资料,保证鉴定资料齐全;

  2、研究相关政策,协调、处理相关工作;

  3、组织、强化综合治理责任区域责任的落实;

  4、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财务室

  1、整改资金申报、协调,保证整改资金到位;

  2、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3、工程审计

  德育处

  组织开展师生安全教育活动,检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杜绝人为的安全隐患;

  1、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级资产使用效率和完好率;

  2、协助开展各项安全专项活动;

  3、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4)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十份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内涵,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意识、规范诊疗意识,进一步强化核心制度的执行、诊疗环节的衔接、安全目标的管理,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活动内容

  为确保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取得实效,20xx年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将重点开展核心制度执行、“三合理”规范落实、急诊能力建设、院感防控、医疗安全防范等5个专项行动(详见附件)。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制定下发《张家港市20xx年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活动部署会议。

  (二)组织实施阶段

  1.各医院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真组织自查,以查促建,纠建结合,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2.市卫计委组织对各医院活动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对于工作开展得力,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进行表扬,对于工作不力,医疗质量差的单位通报批评,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三)总结提高阶段

  各医院总结活动成效,20xx年x月15日前以电子版形式报市卫计委医政科。市卫计委将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探索建立提升医疗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医疗质量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群众的生命安全。各医院要充分认识提升医疗质量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强化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

  (二)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工作实效。各医院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方案,20xx年x月18日前报市卫计委医政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分步骤、分阶段达到各项目标,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探索长效机制,做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医院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种规范,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为加快推进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好省辖市“四所医院”和县级“三所医院”,指导具备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针对省、市、县诊疗需求,推进“十四五”时期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快补齐服务短板。(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高水*公立医院网络。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持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能,合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提升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水*和使用效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中西医结合、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25年,形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公立医院网络,在疑难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改革办、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提高重大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治能力。每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依托1—2所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提高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中西医综合防治能力。每个县(市)依托1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县级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提高县级医院传染病快速检测和诊治水*。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建设,强化基层机构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支持河南省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实施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打造高水*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省级层面以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主线,以满足重大疾病的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技术能力为重点,从专科规模、医疗技术、诊疗模式、管理方法等不同角度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儿科、麻醉、精神疾病、中医等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核心专科能力,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提升。市、县级医院要围绕肿瘤科、心内科、胸外科、普外科、呼吸科、产科、麻醉、重症、骨外科、儿科、病理、检验、医学影像、感染性疾病等基础专科加强建设。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区域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显著提升。(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重点发展中医肿瘤、中医儿科、中医心病、中医脑病、中医骨伤、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治未病等中医特色专科,提升公立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和质量。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业务合作,在中医医院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积极创建国家科研*台,加强布局建设河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创新*台,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传承创新*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省部共建项目为抓手,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临床研究。(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吸纳先进的诊疗理念,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专病联合诊治的有效模式,研究推广MDT(多学科诊疗)、快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全力推动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加强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台升级改造,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河南省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完善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机制,依托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台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加快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研发应用,建设智慧养老应用开发*台,修订数字化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规范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行为的监测监管。(省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医保局、大数据局、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10.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严格的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薪酬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考核导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控制、会计控制、**采购控制、信息公开控制等,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12.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试点,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逐步推行公立医院员额制备案管理,入额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人员流动等方面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岗位设置合理、医疗水*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可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落实岗位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省委编办、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制定我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强化落实**办医责任和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拓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经费渠道。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允许医院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强化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持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全科医生(含中医)等紧缺人才培养,推进转岗培训合格人员在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中加注“全科医学专业”。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提升护理服务水*。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提升师承教育水*;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中医培训,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接国家医疗服务项目规范,有序修订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完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探索建立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谈判准入制度。(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持政策,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鼓励各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省医保局、财政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改善群众服务体验。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实施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推动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各项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医疗服务。(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医保局、大数据局,***郑州联勤保障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引导医务人员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学*、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注重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教育,增强责任感、自豪感、认同感。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省卫生健康委、**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委**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院长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立医院章程,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和院长。党委**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把握用人标准,重视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规范人才引进工作、完善政策待遇、加强服务保障,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深入开展“河南省公立医院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全省公立医院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组织设置规范化、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落实长效化、场所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稳定化。党支部要突出政治功能,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参与内设机构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晋升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实施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办法,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探索建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教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医院党委要切实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行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党建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年度评价结果和绩效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省*****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按规定落实**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大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力度,加强调研指导,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全市科技、教育、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市委、市**印发了《石家庄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该方案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坚持以全省首位、全国一流为目标,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学科为支撑,明确提出实施“五项工程”,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日前,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施文国对此进行了解读。

  大力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工程

  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处就建有糖尿病综合诊区。在这里,患者无需东奔西跑,可获得多学科联合诊疗、分诊、看病、测血糖等服务,并且都按照功能分区。这种“一站式”的诊疗服务,不但节约了就诊时间,提升了就医体验,还实现了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诊疗管理一体化,同时凸显了医院的糖尿病专科规模优势。

  “这里不光是医院,也是我们糖尿病患者的家。”这是市民侯彦的就诊感受,也是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发力“三名”工程建设想达到的目标。

  施文国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聚力“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深度拓展对外合作,加快构筑省会医疗卫生高地。“十四五”期间,至少建立5个院士工作室,打造20个国家级名医工作室,引进30个高水*合作团队,柔性引进100名知名专家,推动全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实现倍增;全力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打造一批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形成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重点专科学科群;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推动市属医院与京津等国内知名医院建设一批高层次、高水*合作项目,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力实施强基层筑网底工程

  “这里虽然是社区医院,但是科室很全,群众就医很方便。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很好,很关心病人,又距离我家很*,所以成为我们全家人优先选择的医院。”市民徐文英口中的社区医院是东苑社区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康复和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非营利性社区医疗机构。医院通过软硬件建设的完善和提升,实现了急慢分诊、基本医疗慢病管理、上下转诊、远程医疗等。

  施文国说,大力实施强基层筑网底工程,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建成25所社区医院、60个慢性病首*专家工作室、100家高水*国医堂,打造一批优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千人骨干培训计划,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到“十四五”末,培训1000名以上卫生专业技术骨干,新增全科医生不少于800人、“西学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0人,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大力实施医疗资源扩容工程

  施文国说,我市聚焦国际视野,瞄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目标,在市级层面谋划了石家庄市传染病应急救治中心、智慧化创伤救治中心、慢病防治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特色诊疗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六大中心”;在县级层面谋划了20余个县级医院新改扩建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全部建成投用,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良的就医环境。

  大力实施惠民利民工程

  位于桥西区工农路的石家庄贝友托育园是一家民营机构,这里开设的幼儿托育班试点是去年10月份开始的。目前收托规模为65人,设有乳儿班、托小班和托大班。每个班配备3名老师,都具备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或者育婴师证。

  惠民利民工程,围绕“一老一小”和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托育服务,成为“惠民利民工程”的重要内容。

  施文国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市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以上,满足家庭婴幼儿照护需求。大力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为全市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做到孕妇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全覆盖,大幅提升妇幼健康水*。大力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到80%以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达到85%以上。

  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

  此外,“五项工程”还包括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施文国说,“十四五”期间,将在公共卫生机构探索实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运行机制,激发公共卫生机构发展活力。加快疾控机构人才培养,推动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85%以上。着力推行智慧急救服务,推动120紧急救援指挥*台与部分急救网络医院急诊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大幅提高抢救效率。

  施文国最后表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将坚决按照市委、市**的决策部署,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把各项建设任务尽快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努力让省会人民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更足更有保障。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为深入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推动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制定本行动方案。未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地市可参照本方案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坚持**主导,坚持公益性,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组织架构,逐步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的统一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县域内上下信息联通、医防协同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实现人民群众“头痛脑热在镇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15个地市70个县(市、区)基本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大部分县(市、区)的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全省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更加优质高效,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域内财政保障和医保支付可持续,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患者逐渐回流县域、下沉基层,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工作任务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加强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效有力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领导体制,由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医管委日常工作由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承担。县(市、区)**常务会议每年不少于两次专题研究县域医共体建设事宜。选优配强县域医共体领导班子。完善县域医共体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将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支持县域内社会办医疗机构主动联合社会办诊所等组建县域医共体,作为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县域医共体。(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有关部门配合,各市、县**负责)

  (二)实现人员统一管理。认真落实《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粤府办〔2019〕18号)关于统一人员管理各项要求和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县域医共体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拥有对各分院负责人的任命权。大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人员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到2024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内部人员统一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各市、县**负责)

  (三)全面落实财务统一管理。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印发〈关于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卫规〔2021〕9号)要求,建立县域医共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积极推进成本和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的统筹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到2023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财务统一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负责)

  (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省级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县域医共体结余留用资金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县域医共体人员薪酬或奖励。患者在县域医共体内部转诊医保起付线连续计算。各级医保部门要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工作,从事后稽核转为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管,对推诿病人、降低服务质量、转移医疗费用等损害参保人利益行为开展重点监督,动态监测县域医共体医疗费用、转外就医、基金运行等情况,设置预警阈值并开展数据分析,及时向县域医共体反馈信息并加强业务指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县域医共体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完善内控约束、绩效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监督、合作高效的利益共同体。(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五)着力推动总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大省市三甲医院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帮扶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总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进一步发挥总医院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县域服务体系整合为抓手,提升总医院专科能力,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百县工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总医院等各项行动紧密结合,以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中80%的总医院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18项运行指南,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串联,引导县域医共体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专科+全科”“全县域运作、上下贯通”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县镇一体化的分工协作、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七)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拓展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合理报酬,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到2023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全部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负责)

  (八)建立县域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域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防控体系。县域医共体要建立公共卫生统筹管理机制,各医院要明确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室,加强基层防控能力。要完善县域医共体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机制,上下联动,全专融合,提升县镇村一体化的慢病服务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县域医防协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疾控中心配合,各市、县**负责)

  (九)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各地要根据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际情况和县域内居民疾病谱,结合诊疗需求,按照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实施各医院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要通过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方式,下沉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推进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完成特色科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的门急诊量或住院(手术)服务人次、诊疗技术服务性收入,要分别达到该机构年对应指标总量的20%—40%。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中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建成1个特色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种资源共享中心在县域内全域运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各分院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培训。到2023年,基本实现县域医共体各分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格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一)加强药事同质化管理。建立县域医共体药事同质化管理机制,落实总药师制度。鼓励总医院建立审方中心,规范处方点评,实现药品的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加快药学服务下沉基层。加强合理用药同质化培训,加快药学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县镇远程药学服务,切实提高各分院药事管理水*和药学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内部全部实现药事服务质量同质化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医保局、省***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二)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激励制度,完善签约服务费、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允许总医院全科、其他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在各分院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医院要为家庭医生提供绿色通道,将30%以上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床位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要推动资源下沉,通过联合病房、联合门诊、远程医疗,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签约服务全过程。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高效性。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0%以上。(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三)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落实《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卫〔2021〕10号)要求,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省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院内制剂研发和推广使用。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积极作用,推动县级中医院协定处方在县域内统一使用,总医院可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中药制剂进行调剂使用。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学服务下沉至各分院,实现县、镇、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同质化。(省***牵头,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四)强化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加快总医院和各分院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助力落实总医院对分院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以及对县域医共体各类业务进行分析、监管、评价。依托省远程医疗*台,通过远程心电、影像、视频系统,实现专家远程会诊及诊疗指导,让县域内居民就*享受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提升县域医共体智慧管理服务水*,打造数字化、智慧型县域医共体,支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辅助诊疗、人口健康、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应用,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打造一批上下联通信息共享的数字县域医共体示范县域。(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五)做实镇村一体化管理。各地要在县域医共体组织结构下,利用县镇一体化管理带动镇村一体化管理,按规定落实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公建村卫生站的法定代表人,落实对镇域公建村卫生站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形成更加优质高效的县镇村一体化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连续、综合、上下贯通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防融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级**负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制定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指导各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动相关重点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省有关部门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列入省乡村振兴及深化医改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各地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化医改等工作一并部署落实,加强统筹协调。要充分运用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定期通报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对真抓实干的县(市、区)和地市予以通报表扬,对建设进展落后的县(市、区)予以督促推动。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要结合实际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政策,统筹用好上级相关转移支付经费及本级财政资金,形成政策和财政补助的合力,按期完成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

  (四)加强宣传总结。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宣传的引导性和时效性,积极宣传推介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为加快推进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好省辖市“四所医院”和县级“三所医院”,指导具备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针对省、市、县诊疗需求,推进“十四五”时期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快补齐服务短板。(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高水*公立医院网络。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持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能,合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提升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水*和使用效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中西医结合、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25年,形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公立医院网络,在疑难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改革办、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提高重大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治能力。每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依托1—2所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提高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中西医综合防治能力。每个县(市)依托1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县级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提高县级医院传染病快速检测和诊治水*。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建设,强化基层机构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支持河南省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实施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打造高水*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省级层面以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主线,以满足重大疾病的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技术能力为重点,从专科规模、医疗技术、诊疗模式、管理方法等不同角度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儿科、麻醉、精神疾病、中医等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核心专科能力,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提升。市、县级医院要围绕肿瘤科、心内科、胸外科、普外科、呼吸科、产科、麻醉、重症、骨外科、儿科、病理、检验、医学影像、感染性疾病等基础专科加强建设。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区域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显著提升。(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重点发展中医肿瘤、中医儿科、中医心病、中医脑病、中医骨伤、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治未病等中医特色专科,提升公立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和质量。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业务合作,在中医医院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积极创建国家科研*台,加强布局建设河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创新*台,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传承创新*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省部共建项目为抓手,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临床研究。(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吸纳先进的诊疗理念,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专病联合诊治的有效模式,研究推广MDT(多学科诊疗)、快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全力推动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加强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台升级改造,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河南省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完善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机制,依托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台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加快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研发应用,建设智慧养老应用开发*台,修订数字化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规范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行为的监测监管。(省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医保局、大数据局、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10.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严格的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薪酬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考核导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控制、会计控制、**采购控制、信息公开控制等,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12.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试点,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逐步推行公立医院员额制备案管理,入额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人员流动等方面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岗位设置合理、医疗水*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可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落实岗位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省委编办、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制定我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强化落实**办医责任和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拓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经费渠道。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允许医院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强化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持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全科医生(含中医)等紧缺人才培养,推进转岗培训合格人员在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中加注“全科医学专业”。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提升护理服务水*。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提升师承教育水*;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中医培训,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接国家医疗服务项目规范,有序修订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完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探索建立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谈判准入制度。(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持政策,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鼓励各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省医保局、财政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改善群众服务体验。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实施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推动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各项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医疗服务。(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医保局、大数据局,***郑州联勤保障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引导医务人员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学*、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注重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教育,增强责任感、自豪感、认同感。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省卫生健康委、**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委**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院长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立医院章程,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和院长。党委**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把握用人标准,重视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规范人才引进工作、完善政策待遇、加强服务保障,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深入开展“河南省公立医院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全省公立医院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组织设置规范化、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落实长效化、场所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稳定化。党支部要突出政治功能,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参与内设机构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晋升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实施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办法,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探索建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教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医院党委要切实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行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党建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年度评价结果和绩效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省*****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按规定落实**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大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力度,加强调研指导,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6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按照国家卫生***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安排和湖南省卫生***《关于印发湖南省20xx-20xx年度提升医疗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卫医发[20xx]28号)、邵阳市卫生***《关于印发邵阳市20xx年度提升医疗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邵卫计办发[20xx]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医疗质量和水*,优化服务内涵,规范诊疗行为、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二、工作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

  1、加大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建设。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各专业质控组织体系建设,以病理、检验、影像、医院感染、病案等专业为重点,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

  2.扩大室间质评项目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程度,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3.加强远程会诊体系建设,推动远程病理和影像诊断,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下沉。

  4.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重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质量控制。

  5.加强住院病历及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与控制,为推动信息化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二)分级诊疗管理工作

  1、明确分级诊疗职责。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清晰界定各级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职责。

  2、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和质控标准,突出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诊疗质量安全水*,提高治疗效果。要强化临床路径工作落实,将临床路径管理作为规范诊疗行为、遏制过度医疗、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抓手,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诊疗成效和质量安全水*。20xx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逐步推行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

  3、落实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各级医疗机构要结合医师多点执业、对口支援等工作的实施,严格落实相关疾病入、出院和双向转诊标准。创新患者综合管理分工协作机制和门急诊服务工作机制,提升医疗机构门、急诊诊疗连续化程度,尝试优先安排熟悉患者病情的医师提供服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患者的治疗、转诊、报销等程序做到合理有序、无缝衔接。

  4、加强远程会诊体系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远程会诊系统,以推动病理、影像等专业远程会诊工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和诊断质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下沉。

  (三)加强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各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费用负担较重的部分病种和医疗技术作为切入点,如:脑卒中、冠心病(介入技术、冠脉搭桥技术)、常见肿瘤性疾病(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儿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髋膝关节置换技术、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等,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升诊疗质量,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不断优化费效比。

  1.完善并落实相关病种和医疗技术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质控指标和标准,突出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诊疗质量安全水*,提高治疗效果。

  2.研究建立相关病种和医疗技术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加强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优化投入产出比,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看病就医负担。

  3.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质控和费效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反馈。

  (四)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要加强日间手术质量和精细化管理,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1.建立完善医疗机构日间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日间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和评估工作机制。

  2.制订并向社会公开本机构日间手术病种和技术目录,明确相关疾病日间手术的适应证范围、麻醉方式、主要风险和大致费用范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制订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加强日间手术病历管理。

  4.加强对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宣教和随访,保障医疗服务连续性。

  (五)提升县级医院和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水*

  1、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将医疗质量安全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强化依法执业,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机制,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

  2、加快医疗机构专科能力建设。各医疗机构要以麻醉、重症医学、影像、检验、病理、产科、儿科等专业为重点,加大专科能力建设,加强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适宜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

  县卫计局制定实施方案,分解任务,启动20xx年全县提升医疗质量各项工作,召开提升医疗质量工作推进会。各医疗机构于3月15日前向县卫计局医政医管股上报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

  1.完善质控体系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和质控组织体系,明确人员和工作职责,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质量督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加强远程会诊体系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加强远程会诊体系的建设,利用远程会诊系统以推动医疗机构病理、影像等专业的开展,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和诊断质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

  3.分级诊疗工作试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为抓手,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在3月底以前开展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县乡村分级管理体系建设及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日常管理试点工作。

  4.推进重点病种控费工作。各医疗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要严格控制诊疗费用,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出台具体措施,不断优化费效比。

  5.开展日间手术工作。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在3月底以前制订并向社会公开本机构日间手术病种和技术目录,明确相关疾病日间手术的适应证范围、麻醉方式、主要风险和大致费用范围。

  (三)总结阶段

  各医疗机构将今年提升医疗质量工作实施情况汇总材料于x月底前报县卫计局医政医管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计局成立由局长陈辉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升医疗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分片联乡工作机制,具体负责所联单位的医疗质量提升工作。各医疗机构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质控组织框架,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开展基层调研,出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二是注重发挥市、县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专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各医疗专业的质控检查,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三是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激发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

  四是定期总结,开展经验交流。

  (三)加强舆论宣传。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疗质量改进先进经验的挖掘,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公示或社会公开。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开辟专栏、专刊、专题节目,扬正气,树标杆,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提高群众知晓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20xx年度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xx〕765号)精神,依据《吴忠市关于做好20xx-20xx年度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吴卫计发〔20xx〕391号)和我市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xx〕33号)精神,以继续得到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紧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努力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范围

  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开展,重点是一、二级医疗保健机构。

  三、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加强重点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质控组织体系建设,以医院感染、检验、影像、病案等专业为重点,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

  一是扩大室间质评项目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程度,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是加强远程会诊体系建设,推动远程病理和影像诊断等专业运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下沉。

  三是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重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质量控制。

  四是加强住院病历及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与控制,为推动信息化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疾病分级诊疗过程中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各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一是标准统一,诊疗规范。制订并严格落实相关疾病诊疗规范、指南和临床路径,规范相关疾病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提高同质化水*。

  二是畅通机制,无缝衔接。依托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等工作模式,落实相关疾病入、出院和双向转诊标准,创新患者综合管理分工协作机制,打破疾病管理的机构壁垒。

  三是提升医疗机构内门、急诊患者诊疗连续化程度。创新对长期慢性病患者、复诊患者的门急诊服务工作机制,尝试优先安排熟悉患者病情的医师提供服务,提高患者疾病长期诊疗过程的.连续化水*,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三)加强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费用负担较重的部分病种和医疗技术作为切入点,如:脑卒中、冠心病(介入技术、冠脉搭桥技术)、常见肿瘤性疾病(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诊疗技术等,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升诊疗质量,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不断优化费效比。

  一是完善并落实相关病种和医疗技术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质控指标和标准,突出全过程质量管理,医疗保健机构不断提升诊疗质量安全水*,提高治疗效果。

  二是医疗保健机构研究建立相关病种和医疗技术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加强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优化投入产出比,减轻群众不合理看病就医负担。

  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质控和费效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反馈。

  (四)提升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水*。要以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院为重点,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院依法执业意识,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机制,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

  二是以麻醉、重症医学、影像、检验、病理、产科、儿科等专业为重点,加强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院专科能力建设。

  三是以介入技术、内镜技术和血液净化等诊疗技术为重点,加强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适宜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五)鼓励市级医疗机构推进日间手术的开展。市人民医院应积极推进日间手术的开展,并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一是建立完善医疗机构日间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日间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和评估工作机制。

  二是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制订并向社会公开本机构日间手术病种和技术目录,明确相关疾病日间手术的适应症范围、麻醉方式、主要风险和大致费用范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开展日间手术的临床路径,加强日间手术病历管理。四是加强对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宣教和随访,保障医疗服务连续性。

  (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管理。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严格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符合本机构的各项工作制度,依法执业。

  二是规范诊疗,诚信经营。杜绝对诊疗活动和医师业务技术进行夸大、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就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三是严格落实《基层医疗机构院感基本要求》,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市各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开展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提升医疗质量,卫计局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

  一是成立青铜峡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中心,拟下设医疗、护理、院感、药事四个质控小组。四个质控小组负责指导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拟定相关专业的质控工作程序、工作计划、质控指标;定期对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督导考核,完成季度和年度信息分析、结果汇总及上报工作;分析梳理相关专业存在的问题,拟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

  二是从自治区聘请专家进行第三方考核、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各项工作。三是各医疗保健机构完善本机构的质控组织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各项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各质控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促进各医疗机构乃至我市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根据卫计局统一安排,迅速启动,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传达会议精神,把活动精神传达给每一位医务人员,确保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各项任务指标有效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医疗保健机构要结合本机构的工作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要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积极创新、强化督查,特别是要开展“优质医疗质量示范医院(科室、岗位、个人)”创建活动,做到推进有力度、做法有特色、工作有亮点,确保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总结提升阶段。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总结报告(包括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及《市卫生***(局)提升医疗质量工作信息汇总表》(见附件1)于20xx年6月12和20xx年11月10日前,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我局。同时,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亮点,积极培育典型,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推广可取的经验和做法。我局通过半年、全年不定期抽查,掌握全市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各单位问题梳理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对工作突出的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成立组织,加强对落实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职责落实;要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计划,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与医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抓好各项任务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明确目标,精心组织。要根据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医疗质量最薄弱的环节,确定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优先领域,明确落实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重点内容,做到提出一项落实一项。对尚不具备开展条件的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内容,要纳入中长期工作安排,逐步努力达到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要求。鼓励各医疗保健机构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在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和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

  (三)加强信息上报,加大宣传力度。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好经验、好典型,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等多种宣传方式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的宣传报道态势,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整体医疗质量水*。

  (四)建立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在落实提升医疗质量相关工作过程中,不断巩固成果,总结同时积极借鉴其他机构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医务人员、群众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有关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形成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常态化、常规化。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8

  为深入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推动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制定本行动方案。未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地市可参照本方案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坚持**主导,坚持公益性,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组织架构,逐步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的统一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县域内上下信息联通、医防协同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实现人民群众“头痛脑热在镇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15个地市70个县(市、区)基本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大部分县(市、区)的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全省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更加优质高效,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域内财政保障和医保支付可持续,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患者逐渐回流县域、下沉基层,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工作任务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加强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效有力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领导体制,由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医管委日常工作由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承担。县(市、区)**常务会议每年不少于两次专题研究县域医共体建设事宜。选优配强县域医共体领导班子。完善县域医共体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将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支持县域内社会办医疗机构主动联合社会办诊所等组建县域医共体,作为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县域医共体。(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有关部门配合,各市、县**负责)

  (二)实现人员统一管理。认真落实《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粤府办〔2019〕18号)关于统一人员管理各项要求和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县域医共体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拥有对各分院负责人的任命权。大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人员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到2024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内部人员统一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各市、县**负责)

  (三)全面落实财务统一管理。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印发〈关于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卫规〔2021〕9号)要求,建立县域医共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积极推进成本和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的统筹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到2023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财务统一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负责)

  (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省级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县域医共体结余留用资金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县域医共体人员薪酬或奖励。患者在县域医共体内部转诊医保起付线连续计算。各级医保部门要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工作,从事后稽核转为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管,对推诿病人、降低服务质量、转移医疗费用等损害参保人利益行为开展重点监督,动态监测县域医共体医疗费用、转外就医、基金运行等情况,设置预警阈值并开展数据分析,及时向县域医共体反馈信息并加强业务指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县域医共体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完善内控约束、绩效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监督、合作高效的利益共同体。(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五)着力推动总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大省市三甲医院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帮扶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总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进一步发挥总医院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县域服务体系整合为抓手,提升总医院专科能力,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百县工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总医院等各项行动紧密结合,以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中80%的总医院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18项运行指南,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串联,引导县域医共体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专科+全科”“全县域运作、上下贯通”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县镇一体化的`分工协作、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七)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拓展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合理报酬,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到2023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全部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负责)

  (八)建立县域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域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防控体系。县域医共体要建立公共卫生统筹管理机制,各医院要明确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室,加强基层防控能力。要完善县域医共体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机制,上下联动,全专融合,提升县镇村一体化的慢病服务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县域医防协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疾控中心配合,各市、县**负责)

  (九)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各地要根据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际情况和县域内居民疾病谱,结合诊疗需求,按照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实施各医院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要通过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方式,下沉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推进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完成特色科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的门急诊量或住院(手术)服务人次、诊疗技术服务性收入,要分别达到该机构年对应指标总量的20%—40%。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中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建成1个特色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种资源共享中心在县域内全域运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各分院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培训。到2023年,基本实现县域医共体各分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格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一)加强药事同质化管理。建立县域医共体药事同质化管理机制,落实总药师制度。鼓励总医院建立审方中心,规范处方点评,实现药品的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加快药学服务下沉基层。加强合理用药同质化培训,加快药学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县镇远程药学服务,切实提高各分院药事管理水*和药学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内部全部实现药事服务质量同质化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医保局、省***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二)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激励制度,完善签约服务费、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允许总医院全科、其他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在各分院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医院要为家庭医生提供绿色通道,将30%以上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床位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要推动资源下沉,通过联合病房、联合门诊、远程医疗,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签约服务全过程。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高效性。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0%以上。(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三)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落实《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卫〔2021〕10号)要求,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省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院内制剂研发和推广使用。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积极作用,推动县级中医院协定处方在县域内统一使用,总医院可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中药制剂进行调剂使用。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学服务下沉至各分院,实现县、镇、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同质化。(省***牵头,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四)强化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加快总医院和各分院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助力落实总医院对分院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以及对县域医共体各类业务进行分析、监管、评价。依托省远程医疗*台,通过远程心电、影像、视频系统,实现专家远程会诊及诊疗指导,让县域内居民就*享受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提升县域医共体智慧管理服务水*,打造数字化、智慧型县域医共体,支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辅助诊疗、人口健康、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应用,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打造一批上下联通信息共享的数字县域医共体示范县域。(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五)做实镇村一体化管理。各地要在县域医共体组织结构下,利用县镇一体化管理带动镇村一体化管理,按规定落实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公建村卫生站的法定代表人,落实对镇域公建村卫生站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形成更加优质高效的县镇村一体化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连续、综合、上下贯通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防融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级**负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制定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指导各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动相关重点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省有关部门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列入省乡村振兴及深化医改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各地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化医改等工作一并部署落实,加强统筹协调。要充分运用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定期通报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对真抓实干的县(市、区)和地市予以通报表扬,对建设进展落后的县(市、区)予以督促推动。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要结合实际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政策,统筹用好上级相关转移支付经费及本级财政资金,形成政策和财政补助的合力,按期完成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

  (四)加强宣传总结。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宣传的引导性和时效性,积极宣传推介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9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新时期卫生健康发展方针,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短板弱项,着力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日,丹凤县制定出台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这次制定出台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均衡,加快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儿童健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信息化等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以多层次服务供给满足人民健康多元化需求,为把该县建设成为“康养之都、宜居之城”提供卫生健康保障。

  该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xx年该县将全面建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工作体系。丹凤县医院、县中医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达到二级妇幼保健医院标准;通过搬迁扩容、创建提质,建成县级示范引领、中心辐射带动、基层均衡发展、村级筑牢网底的县域综合发展体系;重大慢性病,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均水*以上,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提高,人人享有健康服务和医疗救治得到全面保障。

  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该方案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七大工作任务:

  (一)“规划引领、优化配置”,高起点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二)“人才强基、科技兴卫”,高质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

  (三)“立足实际、满足需求”,高效率加**生应急管理。

  (四)“慎始如终、*战结合”,高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五)“完善机制、全面推进”,高站位谋划健康丹凤建设。

  (六)“密切配合、协同发力”,高标准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七)“巩固成效、稳步推进”,高规格推动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保障这七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制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以保障七大任务落地落实,惠**生。

  卫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0

  为加快推进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xx〕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好省辖市“四所医院”和县级“三所医院”,指导具备条件的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针对省、市、县诊疗需求,推进“十四五”时期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快补齐服务短板。(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高水*公立医院网络。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持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能,合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提升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水*和使用效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中西医结合、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xx年,形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医学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公立医院网络,在疑难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改革办、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提高重大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治能力。每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依托1―2所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提高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中西医综合防治能力。每个县(市)依托1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县级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提高县级医院传染病快速检测和诊治水*。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建设,强化基层机构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支持河南省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实施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打造高水*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省级层面以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主线,以满足重大疾病的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技术能力为重点,从专科规模、医疗技术、诊疗模式、管理方法等不同角度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儿科、麻醉、精神疾病、中医等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核心专科能力,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提升。市、县级医院要围绕肿瘤科、心内科、胸外科、普外科、呼吸科、产科、麻醉、重症、骨外科、儿科、病理、检验、医学影像、感染性疾病等基础专科加强建设。20xx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区域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显著提升。(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重点发展中医肿瘤、中医儿科、中医心病、中医脑病、中医骨伤、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治未病等中医特色专科,提升公立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和质量。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业务合作,在中医医院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积极创建国家科研*台,加强布局建设河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创新*台,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传承创新*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省部共建项目为抓手,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临床研究。(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吸纳先进的诊疗理念,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专病联合诊治的有效模式,研究推广MDT(多学科诊疗)、快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全力推动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加强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台升级改造,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河南省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完善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机制,依托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台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加快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研发应用,建设智慧养老应用开发*台,修订数字化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规范互联网诊疗服务,持续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行为的监测监管。(省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医保局、大数据局、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10.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严格的'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薪酬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考核导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效率。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控制、会计控制、**采购控制、信息公开控制等,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省卫生健康委负责)

  12.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改革试点,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逐步推行公立医院员额制备案管理,入额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人员流动等方面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岗位设置合理、医疗水*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可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落实岗位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省委编办、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制定我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强化落实**办医责任和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拓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经费渠道。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允许医院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强化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持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全科医生(含中医)等紧缺人才培养,推进转岗培训合格人员在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中加注“全科医学专业”。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提升护理服务水*。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提升师承教育水*;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中医培训,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接国家医疗服务项目规范,有序修订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完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探索建立新增医疗服务项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谈判准入制度。(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持政策,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鼓励各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省医保局、财政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改善群众服务体验。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实施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推动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各项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医疗服务。(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医保局、大数据局,***郑州联勤保障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引导医务人员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学*、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注重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教育,增强责任感、自豪感、认同感。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省卫生健康委、**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委**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院长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立医院章程,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和院长。党委**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把握用人标准,重视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规范人才引进工作、完善政策待遇、加强服务保障,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深入开展“河南省公立医院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全省公立医院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组织设置规范化、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落实长效化、场所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稳定化。党支部要突出政治功能,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参与内设机构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晋升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实施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办法,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探索建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教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医院党委要切实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行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党建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年度评价结果和绩效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省*****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按规定落实**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大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力度,加强调研指导,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5)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优选【十】份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按照《省人民**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xx〕6号)等文件要求,现就推进贵阳贵安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强省会”工作大会和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全力提升工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将开发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到20xx年,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3个开发区达到千亿级规模,贵州乌当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清镇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修文经济技术开发区、观山湖区现代制造工业园区等4个开发区达到五百亿级规模,其余开发区达到百亿级以上;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均达到90%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推进开发区规划布局。

  1、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突出开发区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首要功能,原则上开发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除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外)比重达到70%。严格执行开发区规划分级审核,及时调整优化不合理的各类规划,推动开发区规划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有机衔接,科学划定开发区“四至”红线范围。支持开发区采用“一区多园”建设模式规划布局。(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2、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中。支持和引导开发区集中连片规划,原则上新的工业项目都要集中到开发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新建工业项目进开发区的原则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对既有改扩建项目新增工业用地进行严格控制,确需在开发区外安排或对资源、环境、地质等有特殊要求的,须按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要求加强科学论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3、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较高的省级开发区调规扩区,支持发展速度快、质量优的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动特色工业园区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二)做大开发区产业规模。

  4、科学谋划主导产业。各开发区要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产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六大新产业及已有主导产业,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前景和发展环境,明确首位产业,培育2至3个潜力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抓发展谋划、抓招商引资、抓企业培育,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5、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招商。各开发区要围绕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招商图”,健全完善开发区招商工作机制,强化招商项目全过程挖掘、策划、跟踪、对接、谈判、服务等工作,形成“项目+载体+政策+推介+队伍”的全链条投资促进体系,切实增强招商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十四五”期间,每个国家级开发区新增投资50亿元级项目5个以上,每个省级开发区新增投资20亿元级项目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三)提高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6、打造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各开发区要科学制定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和有序推进开发区道路、供电、供气、给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保证重大项目落地需要,不得影响项目开竣工。推进开发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开发区试点。进一步加大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快推进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建设。鼓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开发区布局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场,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确保开发区范围内工业污水应收尽收,大幅提高固废综合处置利用率。(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贵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7、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坚持产城融合,推进开发区和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加快推动开发区与城镇融合发展,原则上邻*城区的开发区所需生活性配套用地在城市建设中统筹进行安排。重点推进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检测*台技术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等生产性服务配套,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配套,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四)着力提高开发区集约水*。

  8、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各开发区要对区域内存量工业企业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企业用地进行认定和处置,建立闲置用地处理机制,有效推进低效用地回收再供给。全面深入开展闲置厂房和“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对“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企业优先协调使用闲置厂房,通过“腾笼换鸟”、合作开发等方式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符合规划、安全生产等前提下,适度提高开发区新建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9、提高开发区亩产效益。坚持“亩产论英雄”,切实提高开发区产出效益,开展土地利用情况摸底,实施土地综合利用考核评价,结合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特点,对亩均税收、亩均产值等指标开展综合评价,根据考评结果,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支持。到20xx年,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分别达到500万元/亩、300万元/亩以上。(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10、推进标准厂房提质扩量。制定标准厂房管理及考核办法,进一步梳理标准厂房使用情况,建立使用和空置明细台账,加大对长期停产停业占用标准厂房的腾退力度,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标准厂房,提高标准厂房利用率。进一步优化标准厂房建设模式,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多元化参与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专业运营服务商参与标准厂房运营,提升市场化运营服务水*。到20xx年,累计新增标准厂房1500万*方米,标准厂房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五)提高开发区管理服务水*。

  11、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区的机构职能整合,规范省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内部运转机制。国家级开发区持续推进和优化聘任(用)制,省级开发区加快探索推进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改革,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开发区以产业发展为主功能,承担有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开发区,具备条件的要加快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属地**承担。(牵头单位:市委编办,贵安新区组织人事部,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12、提升涉企政务服务水*。持续深化开发区“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权限下放,优化审批流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有条件的开发区开展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实行集中审批、容缺审批、告知承诺的管理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重大项目实行全程领办代办“保姆式”服务,实现服务企业不出开发区。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业务办理电子化流程,大力推动“网上办”“掌上办”事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13、提高专业化运营能力。更好地发挥运营公司市场化配置资源和**监督管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设立国有运营公司,编制开发区管委会权责清单,厘清开发区管委会与运营公司的职责关系,确保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鼓励社会化机构独立或参与建设运营“区中园”、专业化特色园区。运营公司承担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运营、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牵头单位: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六)提升开发区开放协作水*。

  1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加快建设市级对外贸易综合服务*台,引进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贸促队伍,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积极探索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展合作,实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全面增长,切实提升开发区对外贸易合作水*。“十四五”期间,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8%以上,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开发区服务贸易接包合同执行额年均增长15%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15、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支持开发区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互补,重点围绕贵阳贵安产业发展现状及定位,加快推进贵阳市土地资源紧缺区域与贵安合作建园,以项目合作建设为抓手,加快形成开发区之间区域协同、产业分工互补的体系。强化市级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共建利益共享、指标分享的原则和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七)强化要素保障能力。

  16、高标准推进工业用地收储。实行开发区工业用地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整理、统一管理,强化工业用地的收储,严格做到拟收储地块与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林地保护等各类规划的紧密衔接,提前完成涉耕、涉林地块占补*衡,提前开展涉污地块治理修复,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质量。“十四五”期间,贵阳贵安累计完成工业用地收储60000亩以上。(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17、探索工业标准地出让模式。针对已完成收储的工业用地,提前完成矿产压覆、地质灾害、区域规划环评等综合评价,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试行建立标准地出让模式,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推进工业项目落地建设。(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xx、加强能源保障。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进贵阳超超临界电源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开发区接入电压等级,探索以园区为单位开展电力直接交易,深化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工业企业天然气直供试点,支持天然气管输企业进行管网互通互联,鼓励天然气生产管输企业向工业企业提供直供服务。(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19、加强融资支持。支持开发区运营公司与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合作,为开发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合作,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持续用好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引导基金、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转贷应急资金等政策性金融产品。(牵头单位:市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安新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开发区规划布局、体制机制改革、考核评价等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对开发区相关审批管理服务职能保持不变,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加大对各类开发区支持力度。各区(市、县)**、开发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上下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完善管理评价机制。按照省开发区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完善开发区动态调度和监测,定期通报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对在省考核评价结果居前的开发区,给予配套资金奖励,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开发区政策、项目、资金以及土地资源要素供给挂钩。对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及时问责。

  本方案所称开发区包括: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特色工业园区等。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关于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闽政文〔20xx〕15 号)精神,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现结合我市开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努力,到20xx年,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400亿元,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以上11个,其中超600亿的开发区1个、超500亿的开发区1个,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到35亿元,工业用地地均税收达到30万元/亩。开发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对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新福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构建精简高效的开发区管委会机构。

  1、实施整建制托管。各开发区(不含海关特殊监管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市委、市**全部委托园区所在地党委、**管理,包括园区党建、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等。开发区管委会在人力物力保障和监管责任上配合抓好落实。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不变,园区资产不移交。行政管理由当地党委、**按属地管理原则,依法承担园区管理主体责任。加大对开发区财政支持。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与市财政及所在县(市)区税收和土地收益分成比例按照市委、市**《关于完善市级重点工业园区体制机制的意见》(榕委发〔20xx〕10号)规定执行,其余各开发区的税收和土地收益分成比例按现行政策执行。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实行市场化运作。力争20xx年底,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成立运营公司。运营公司承担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运营、专业化服务等功能,可独立或合作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工场、众创空间、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运营公司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编办

  3、各开发区运营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与各级国有资本交叉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运营公司可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资本运作,发展成为资本实力强、运作水*高的产业园区投资运营商。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市财政局、市***、市金融办

  (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优化服务

  1、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1)推行公司化招商。有条件的开发区要根据产业发展特点,与市招商服务公司合资成立属地专业化招商公司,打造招商信息*台和招商智库,建立招商成果奖励机制。相关县(市)区人民**为招商公司量身定制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根据招商成果给予资金奖励,并按贡献大小奖励到个人。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福州招商服务公司

  (2)推行产业链招商。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关联配套企业集聚,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行第三方招商。与境内外投资促进专业机构开展密切合作,鼓励引进社会化招商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拓展招商引资网络,提升招商实效。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福州招商服务有限公司

  (4)推行产业基金招商。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省里对福州・马尾基金小镇、福州软件园基金大厦等基金产业的支持,完善“政基企”合作机制,促进基金与实体产业对接;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鼓励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探索以资金为媒介,促进产业项目入区入园,积极争取国家金融创新试点在福州・马尾基金小镇和福州软件园基金大厦先行先试。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5)加强对台交流。发挥好福州对台经贸交流先行区的优势,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惠台政策,鼓励支持涉台园区与台湾相关园区深度合作,探索协同招商、收益共享的新模式,允许福州台商投资区等涉台园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出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和对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相关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台港澳办

  2、优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落实《**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关于印发〈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榕委发〔20xx〕18号),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认真查找在提供优质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短板,依托开发区所在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整合“一窗受理”窗口,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提升“一趟不用跑”事项网上申报率和电子证照应用率;引进各类中介服务和代理机构,为开发区内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保姆式”“一站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办事不出区,快捷方便;推行统一编码管理,实现区级和市级同源事项的事项名称、事项类别、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基本统一,并在市权责清单系统进行通用事项对接。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行政服务中心

  3、开展投融资合作,完善投融资渠道。各开发区主动与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合作,完善配套政策,推广工业园区厂房按揭贷款模式,为开发区龙头企业及区内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针对大数据、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引进管理经验丰富和专业性较强的风投机构,做好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担保境外发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方式融通资金。鼓励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领域开展创新。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金融办、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开发区可探索设立投资控股公司,完善创投资金管理及退出机制,拓展“双创”融资渠道,推动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市财政局、市***

  (三)抓好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1、坚持产业立区,打造优势产业。各开发区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因素确定主导产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坚持产业立区,重点引进一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打造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建设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沿海开发区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海上福州”建设联动发展。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海洋渔业局

  2、实施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赶超发展计划。推动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至20xx年,培育和发展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00家以上。着重在成长前景较好的重点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中甄选一批科技创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质量效益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成长企业,在融资服务、电力调度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至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高成长企业达到10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3、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优化。积极争取省商务厅、福州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促进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逐步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综合竞争力。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单位:福州海关

  4、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开发区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贴息资金、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台。鼓励开发区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台。完善各类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孵化*台。落实我市人才引进奖励政策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活环境,为引进中高端人才提供必要条件。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城乡建设局、市编办

  (四)促进区域协作和资源整合

  1、主动与闽东北经济协作区等合作区对接交流,开展合作共建,推动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双方可协议分享共建园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和税收收益。省内开展工作考核评价时,允许共建双方将源自共建园区的相关指标各按100%纳入统计。共建园区可参与联合组建市场化运作的股权基金,对成长性好、前景可预期的境内外创新型产业项目或企业进行战略投资。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统计局

  2、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较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位邻*、产业趋同的开发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中心城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其他传统企业逐步向城区外转移。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编办

  (五)集约利用土地,提升使用效率

  1、加大土地开发强度。在符合规划、安全及环保要求,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在工业园区内原有用地上进行厂房加层改造,增加用地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在原址扩建的工业项目所需新增工业用地,符合工业用地各项控制性指标的前提下,可按程序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按照《福州市开发区低效用地认定及处置办法(试行)》(榕国土资综〔20xx〕617号),通过实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政策,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利用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投入产出水*。支持园区内低效用地进行整体兼并或分栋转让,用于发展新兴产业及我市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或高科技服务业,相关部门给予办理过户变更手续,支持优势企业优先兼并或购买。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3、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对新增工业用地,根据不同行业生命周期、不同类型工业项目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实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分期供地”等灵活的土地供应政策,弹性出让年期原则上不超过30年,确保土地资源向用地少、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倾斜。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4、严格执行有关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省级(以上)开发区均纳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设立满3年后,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排名居全省同级别开发区末5名的,原则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暂停农用地转用报批;居全省前5名的,优先安排300亩的土地储备报批指标。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53 号),规范履行工作程序,对**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采取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开竣工日期、协议有偿收回、置换等方式予以处置;对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采取征缴土地闲置费、依法收回等方式予以处置。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联*会议机制

  市**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主要领导任召集人,市商务、发改、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城乡建设、林业、海洋渔业、应急管理、统计、金融、编办、福州海关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联*会议负责对涉及我市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企业激励扶持政策等进行研究、协调。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编办、福州海关

  (二)加强分类指导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由市商务局牵头管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市科技局牵头管理;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部门牵头管理,以上按各单位新设定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执行。市生态环境局、各牵头管理部门以及有关职能部门,指导各开发区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做好规划环评工作,及时妥善做好污水、固废、危废集中处理,做好集中供热、环境应急,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县两级统计局指导各开发区做好统计工作。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市编办

  (三)落实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新制定的《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考核评价办法(暂行)》(闽商务开发区〔20xx〕10号),省市对上一年度开发区的发展水*进行综合评价(海关特殊监管区暂不列入评价范围)。每年将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实施奖惩措施,对综合得分位居全市前3名的开发区按规定由省财政资金给予奖励,对综合得分位居全市第4至第6名的开发区由市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奖励(省、市奖励不重复享受)。对评价结果位居全省后5名的开发区予以警告、限期整改,限期内未整改到位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对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进行问责,直至采取降级、免职等惩戒措施;对连续两年评价结果位居全省最后1名的开发区,根据不同情形,设定强制整改期,逾期未整改到位的,按程序报省**批准后,退出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对机构编制作相应调整。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编办

  (四)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申报设立工作

  申请设立省级开发区的有关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力度,着重在完善提升、转型创新上下功夫,力争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指标尽快超过上年度全省省级开发区*均水*,达到申请设立省级开发区的指标要求。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四、其他事项

  本文所指开发区,专指我市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可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执行。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一、招商引资发展建议

  首先要建立招商服务对象跟踪制,设立专门机构,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开发区的管理部门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过程中,不能坐等投资者上门,必须主动出击,对一些国际上知名的跨国公司要建立跟踪制度,通过多方面的关系了解它们的投资战略和投资情报,条件较好的开发区招商部门中应设立专门的人员和跟踪机构来具体负责此事,对审批事项及手续、服务程序立求简捷灵活。

  其次是发展龙头产业的配套企业,无论国有、民资还是外资都要大胆培育并全力支持。建议开发区要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引资特点的实际情况,制订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的规划,并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要将发展配套企业作为吸引跨国公司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帮助和引导当地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配套网络,推动我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针对安置房建设的建议

  首先征询民意、选好安置房的建设地址。“建不建”问情于民、“哪里建”问需于民、“怎么建”问计于民、“建的好不好”问绩于民,落实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着力打造老百姓满意的精品安置房工程,真正实践了建设为人民,建设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城市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不仅为拆迁安置工作做好了铺垫,也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其次建设安置房之前和之后要规范合同管理。针对安置房工程,采用规范文本,及时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加强对安置房工程进度重要节点的监控,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兑现合同内容,针对安置房居民的建议要及时的解决和沟通。

  三、针对拆迁工作的建议

  首先确保征收依据、理由、补偿方案等公开、透明,在居民流量大的地方进行公示、公开,并征询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正当的解释,对于不同声音和在拆迁工作开始之前及时解决,做好民意安抚工作。

  其次依法开展拆迁工作,对因征收房屋造成被征收人或承租人搬迁的,应当支付搬迁费,补助房屋人的损失,此项补助一定要讲究公开、公*和公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此过程中尽量争取民间力量与法律并行的原则,避免纠纷出现。

  今后,随着开发区区域面积的不断扩大,我们还将陆续开工建设安置房和招商引资工资,对此,我们将以建设创新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努力打造出一批精品,确保民意,安抚民心,确保开发区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关于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闽政文〔20xx〕15 号)精神,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现结合我市开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努力,到20xx年,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400亿元,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以上11个,其中超600亿的开发区1个、超500亿的开发区1个,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到35亿元,工业用地地均税收达到30万元/亩。开发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对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新福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构建精简高效的开发区管委会机构。

  1、实施整建制托管。各开发区(不含海关特殊监管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市委、市**全部委托园区所在地党委、**管理,包括园区党建、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等。开发区管委会在人力物力保障和监管责任上配合抓好落实。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不变,园区资产不移交。行政管理由当地党委、**按属地管理原则,依法承担园区管理主体责任。加大对开发区财政支持。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与市财政及所在县(市)区税收和土地收益分成比例按照市委、市**《关于完善市级重点工业园区体制机制的意见》(榕委发〔20xx〕10号)规定执行,其余各开发区的税收和土地收益分成比例按现行政策执行。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实行市场化运作。力争20xx年底,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成立运营公司。运营公司承担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运营、专业化服务等功能,可独立或合作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工场、众创空间、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运营公司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编办

  3、各开发区运营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与各级国有资本交叉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运营公司可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资本运作,发展成为资本实力强、运作水*高的产业园区投资运营商。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市财政局、市***、市金融办

  (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优化服务

  1、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1)推行公司化招商。有条件的开发区要根据产业发展特点,与市招商服务公司合资成立属地专业化招商公司,打造招商信息*台和招商智库,建立招商成果奖励机制。相关县(市)区人民**为招商公司量身定制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根据招商成果给予资金奖励,并按贡献大小奖励到个人。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福州招商服务公司

  (2)推行产业链招商。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关联配套企业集聚,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行第三方招商。与境内外投资促进专业机构开展密切合作,鼓励引进社会化招商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拓展招商引资网络,提升招商实效。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福州招商服务有限公司

  (4)推行产业基金招商。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省里对福州·马尾基金小镇、福州软件园基金大厦等基金产业的支持,完善“政基企”合作机制,促进基金与实体产业对接;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鼓励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探索以资金为媒介,促进产业项目入区入园,积极争取国家金融创新试点在福州·马尾基金小镇和福州软件园基金大厦先行先试。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5)加强对台交流。发挥好福州对台经贸交流先行区的优势,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惠台政策,鼓励支持涉台园区与台湾相关园区深度合作,探索协同招商、收益共享的新模式,允许福州台商投资区等涉台园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出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和对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相关开发区管委会、市投促局、市商务局、市台港澳办

  2、优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落实《**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关于印发〈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榕委发〔20xx〕18号),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认真查找在提供优质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短板,依托开发区所在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整合“一窗受理”窗口,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提升“一趟不用跑”事项网上申报率和电子证照应用率;引进各类中介服务和代理机构,为开发区内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保姆式”“一站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办事不出区,快捷方便;推行统一编码管理,实现区级和市级同源事项的事项名称、事项类别、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基本统一,并在市权责清单系统进行通用事项对接。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行政服务中心

  3、开展投融资合作,完善投融资渠道。各开发区主动与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合作,完善配套政策,推广工业园区厂房按揭贷款模式,为开发区龙头企业及区内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针对大数据、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引进管理经验丰富和专业性较强的风投机构,做好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担保境外发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方式融通资金。鼓励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领域开展创新。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金融办、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开发区可探索设立投资控股公司,完善创投资金管理及退出机制,拓展“双创”融资渠道,推动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市财政局、市***

  (三)抓好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1、坚持产业立区,打造优势产业。各开发区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因素确定主导产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坚持产业立区,重点引进一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打造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建设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沿海开发区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海上福州”建设联动发展。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海洋渔业局

  2、实施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赶超发展计划。推动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至20xx年,培育和发展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00家以上。着重在成长前景较好的重点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中甄选一批科技创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质量效益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成长企业,在融资服务、电力调度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至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高成长企业达到10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3、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优化。积极争取省商务厅、福州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促进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逐步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综合竞争力。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单位:福州海关

  4、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开发区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贴息资金、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台。鼓励开发区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台。完善各类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孵化*台。落实我市人才引进奖励政策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活环境,为引进中高端人才提供必要条件。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城乡建设局、市编办

  (四)促进区域协作和资源整合

  1、主动与闽东北经济协作区等合作区对接交流,开展合作共建,推动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双方可协议分享共建园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和税收收益。省内开展工作考核评价时,允许共建双方将源自共建园区的相关指标各按100%纳入统计。共建园区可参与联合组建市场化运作的股权基金,对成长性好、前景可预期的境内外创新型产业项目或企业进行战略投资。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统计局

  2、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较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位邻*、产业趋同的开发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中心城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其他传统企业逐步向城区外转移。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编办

  (五)集约利用土地,提升使用效率

  1、加大土地开发强度。在符合规划、安全及环保要求,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在工业园区内原有用地上进行厂房加层改造,增加用地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在原址扩建的工业项目所需新增工业用地,符合工业用地各项控制性指标的前提下,可按程序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按照《福州市开发区低效用地认定及处置办法(试行)》(榕国土资综〔20xx〕617号),通过实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政策,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利用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投入产出水*。支持园区内低效用地进行整体兼并或分栋转让,用于发展新兴产业及我市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或高科技服务业,相关部门给予办理过户变更手续,支持优势企业优先兼并或购买。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3、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对新增工业用地,根据不同行业生命周期、不同类型工业项目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实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分期供地”等灵活的土地供应政策,弹性出让年期原则上不超过30年,确保土地资源向用地少、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倾斜。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各开发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4、严格执行有关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省级(以上)开发区均纳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设立满3年后,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排名居全省同级别开发区末5名的,原则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暂停农用地转用报批;居全省前5名的,优先安排300亩的土地储备报批指标。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53 号),规范履行工作程序,对**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采取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开竣工日期、协议有偿收回、置换等方式予以处置;对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采取征缴土地闲置费、依法收回等方式予以处置。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联*会议机制

  市**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市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主要领导任召集人,市商务、发改、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城乡建设、林业、海洋渔业、应急管理、统计、金融、编办、福州海关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联*会议负责对涉及我市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企业激励扶持政策等进行研究、协调。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编办、福州海关

  (二)加强分类指导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由市商务局牵头管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市科技局牵头管理;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部门牵头管理,以上按各单位新设定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执行。市生态环境局、各牵头管理部门以及有关职能部门,指导各开发区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做好规划环评工作,及时妥善做好污水、固废、危废集中处理,做好集中供热、环境应急,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县两级统计局指导各开发区做好统计工作。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市编办

  (三)落实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新制定的《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考核评价办法(暂行)》(闽商务开发区〔20xx〕10号),省市对上一年度开发区的发展水*进行综合评价(海关特殊监管区暂不列入评价范围)。每年将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实施奖惩措施,对综合得分位居全市前3名的开发区按规定由省财政资金给予奖励,对综合得分位居全市第4至第6名的开发区由市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奖励(省、市奖励不重复享受)。对评价结果位居全省后5名的开发区予以警告、限期整改,限期内未整改到位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对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进行问责,直至采取降级、免职等惩戒措施;对连续两年评价结果位居全省最后1名的开发区,根据不同情形,设定强制整改期,逾期未整改到位的,按程序报省**批准后,退出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对机构编制作相应调整。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编办

  (四)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申报设立工作

  申请设立省级开发区的有关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力度,着重在完善提升、转型创新上下功夫,力争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指标尽快超过上年度全省省级开发区*均水*,达到申请设立省级开发区的指标要求。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人民**、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四、其他事项

  本文所指开发区,专指我市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可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执行。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为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称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根据《***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人民**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始终坚持“高”“新”特色,积极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围绕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主要指标如下:

  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培育12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一批国际领先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梯队,打造若干具有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建成“世界光谷”。

  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推进,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0家,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涌现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成为全球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

  改革开放引领区域发展。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引领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台功能不断完善,对“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支撑能力稳步提升。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战略支撑强化行动,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1、构建高水*创新*台体系。高标准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将东湖科学城打造成为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的一流科学城。加快推动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运行,优化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集中布局和推进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研究、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预制和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9个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和创建工作。加快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前沿创新*台。强化创新*台建设资金保障,市、区共同支持重大创新*台建设运营。(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2、吸引集聚海内外一流创新人才。支持东湖高新区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对顶尖人才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引进,支持经费按照市区1∶1予以保障,并在居住、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全面升级“3551光谷人才计划”,构建评审制、举荐制、认定制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引导基金,引导创投机构投资,助力人才企业成长。支持东湖高新区率先实施人才跨国界、跨地区、跨体制流动机制,对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停居留、工作、创新创业许可便利,为非本市高端人才提供户籍居民同等待遇。鼓励东湖高新区科研人员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探索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支持东湖高新区骨干企业等与高校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房管局,市委外办)

  3、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和省、市战略需要,在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技术环节,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优先支持东湖高新区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东湖高新区对获得国家立项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分年度按照国家拨付资金50%的比例予以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0万元,支持企业集中优势创新资源铸“重器”、补“短板”。(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经信局,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二)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行动,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1、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东湖高新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实施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拓展“一址多照”登记适用范围。支持东湖高新区实施更大力度的创业资助政策,吸引和集聚一批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企业科技人员、海归人员、连续创业者在东湖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范围,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市场主体数量力争突破20万家。(责任单位:市市场***、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2、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东湖高新区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和方式改革,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实行“报备即批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支持东湖高新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倍增计划”,积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10000家,瞪羚企业数量翻一番,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责任单位:市市场***、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局)

  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面向企业创新需求,按照“项目来自企业、*台建在企业、成果对接企业、人才服务企业”的要求,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10亿元股权激励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管理团队、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实施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加速创新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东湖高新区建立财政科技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统计局)

  (三)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加快构建“221”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两大产业集群。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全球顶尖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突出“光”特色,做强“芯”核心,做大“屏”规模,强化“端”带动,优化“网”生态。开展产业链创新,推行“链长制”,制定“一链一策”。加快长江存储二期、华星光电T4及T5、迈瑞医疗、华大智造智能智造及其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诊疗、生物农业和生物服务产业发展。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责任单位:市***、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

  2、推动数字经济与新消费融合发展。筹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孵化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以5G、物联网、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优先支持东湖高新区发布“光谷新经济应用场景清单”,在智能交通、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社会治理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建立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点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支持前沿技术探索和应用。支持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创意、新零售等服务业业态,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建设“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和二级节点建设,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东湖高新区制造业在全市率先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市***、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

  3、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未来产业基金,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合成生物、新能源等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作用,依托武**工智能计算中心,支持东湖高新区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水*研究机构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类脑智能、智能芯片、机器视觉等重点方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聚焦生物种质资源选育、农业微生物培育等重点方向,依托相关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力量,突破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组学技术等,打造种子“芯片”。在电磁能、数字建造、医疗高端影像装备制造等智能制造重点方向,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先发优势。(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四)实施开放协同创新行动,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1、服务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发展,支持东湖高新区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其他区域,按照合作建设一个离岸科创*台、打造一个飞地园区、组建一支产业基金、举办一系列对接活动、搭建一个工作机制的“五个一”合作模式,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探索跨区域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协作等合作新机制,推进东湖高新区与武汉城市圈相关城市协同创新。通过共建科技资源库、重大创新*台,鼓励创新主体跨区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东湖高新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2、加快集聚国际创新资源。释放“自创区、自贸区”政策叠加优势,全面落实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持续推进电信、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大健康、文化教育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持续吸引国际科技组织、外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在光谷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3、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东湖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建设海外创新中心,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湖北实验室和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东湖高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交流、技术合作和产能协作,积极参与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五)实施双创环境优化行动,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

  1、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重大创新*台等创新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双创孵化载体。积极推动大学科技园向未来产业科技园升级,探索构建未来技术与产业孕育的新型产学研融通发展模式。加速创新街区、创新社区、创新楼宇建设,实现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持续举办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等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科学家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经信局)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搭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台。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支持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升级扩容,推动建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推动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光谷专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专利审查速度,支持东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统筹协调仲裁、调解、公证和**援助等多方力量,更好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市地方金融局,市法院)

  3、创新科技金融支撑。支持东湖高新区筹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打造银行、证券、保险和租赁等全牌照科技金融体系。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在东湖高新区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支持金融机构在东湖高新区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支持东湖国家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东湖高新区承接国家金融创新试点,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等。支持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和产业基金发展,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4、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东湖高新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统筹推进省、市107个“一事联办”主题落地实施。全面对标一流营商环境,自主探索更多“一事联办”主题,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支持东湖高新区制定《市场监管领域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包容审慎信用监管若干措施》,建立市场主体容错机制。进一步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落实,全面实现行政审批办事不出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市市场***、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

  (六)实施改革攻坚破冰行动,推动体制机制先行先试

  1、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试行科研经费投入“双轨制”,结合实际情况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项目采取“非竞争性”和“竞争性”扶持方式。探索建立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推行重大科技项目管理首*科学家或者技术总师负责制。围绕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需求,探索实施一批“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对获得立项的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资助3000万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行“先赋权后转化”模式,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试点。推进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等一批中试熟化*台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落实市、区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落地运行,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3、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东湖高新区学*借鉴和推广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做法,在重大创新*台建设运营、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实施一批创新改革举措。支持东湖高新区建立健全高效管理体制,在核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总数内,自主设置内设机构,探索建立员额和岗位管理制度,全区员额管理实行总量控制,自主决定员额管理人员在区内的选用、调配、管理、福利待遇、任免和奖惩。(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市科技局)

  (七)实施民生领域补短板行动,建设产城融合生态科技新城

  1、建设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支持东湖高新区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扩容工程,鼓励东湖高新区与市属、部属院校,国外院校合作办学,提升园区基础教育竞争优势。支持东湖高新区开展“信息强教”,推进应用智慧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等教育信息化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建成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50所,创建国家和省、市特色学校30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打造高质普惠的医疗卫生体系。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部、省、市属龙头医院光谷院区建设发展。加快推进光谷人民医院等综合性、普惠性、公益性医院项目建设。支持东湖高新区引进国际化、精品化医疗服务机构,打造光谷国际医院。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建成1个国家医学中心、4个重大医疗项目、10个三甲医院光谷院区。(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3、大力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双碳产业园,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建设模式,推动碳中和绿色技术应用推广。实施“大湖+”行动,有序增加城市绿地绿量,提升绿地品质,推进全域景区化。持续推进光谷生态大走廊建设,打造集生态、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绿色创新大走廊。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园区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山清水秀景美的生态科技新城。(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建局、市水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举全市之力推动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东湖高新区中长期发展重大战略举措,定期研究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建设,以及“自创区、自贸区”联动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加大对东湖高新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创新资源配置的统筹力度,增强东湖高新区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推动全市全域自主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

  (二)保障土地资源供给。积极推动东湖高新区扩大区域范围和面积。支持东湖高新区科学合理扩增城镇开发边界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对东湖高新区新增用地指标予以倾斜。促进东湖高新区土地高效、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在符合现有规划、产业政策、标准规范、投资强度,确保厂房结构安全、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前提下,零增地技改项目厂区范围内容积率、厂房高度不再设定上限指标限制。支持东湖高新区完善“标准地”制度,实施新型工业用地(M0)政策。(责任单位:市***、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建局)

  (三)加强评价监测。落实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东湖高新区数据统计、运行监测和绩效评价。对东湖高新区考核评价侧重研发经费投入、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质量、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经济运行效率、产业竞争能力、单位产出能耗等内容。每年1月底之前东湖高新区要将发展情况报告市人民**。(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6

  为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称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根据《***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人民**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始终坚持“高”“新”特色,积极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围绕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主要指标如下:

  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培育12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一批国际领先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梯队,打造若干具有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建成“世界光谷”。

  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推进,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0家,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涌现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成为全球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

  改革开放引领区域发展。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引领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台功能不断完善,对“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支撑能力稳步提升。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战略支撑强化行动,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1、构建高水*创新*台体系。高标准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将东湖科学城打造成为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的一流科学城。加快推动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运行,优化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集中布局和推进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研究、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预制和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9个国家创新中心建设和创建工作。加快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前沿创新*台。强化创新*台建设资金保障,市、区共同支持重大创新*台建设运营。(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2、吸引集聚海内外一流创新人才。支持东湖高新区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对顶尖人才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引进,支持经费按照市区1∶1予以保障,并在居住、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全面升级“3551光谷人才计划”,构建评审制、举荐制、认定制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引导基金,引导创投机构投资,助力人才企业成长。支持东湖高新区率先实施人才跨国界、跨地区、跨体制流动机制,对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停居留、工作、创新创业许可便利,为非本市高端人才提供户籍居民同等待遇。鼓励东湖高新区科研人员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探索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支持东湖高新区骨干企业等与高校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房管局,市委外办)

  3、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和省、市战略需要,在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技术环节,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优先支持东湖高新区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东湖高新区对获得国家立项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分年度按照国家拨付资金50%的比例予以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0万元,支持企业集中优势创新资源铸“重器”、补“短板”。(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经信局,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二)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行动,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1、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东湖高新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实施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拓展“一址多照”登记适用范围。支持东湖高新区实施更大力度的创业资助政策,吸引和集聚一批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企业科技人员、海归人员、连续创业者在东湖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范围,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市场主体数量力争突破20万家。(责任单位:市市场***、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2、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东湖高新区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和方式改革,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实行“报备即批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支持东湖高新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倍增计划”,积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10000家,瞪羚企业数量翻一番,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责任单位:市市场***、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局)

  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面向企业创新需求,按照“项目来自企业、*台建在企业、成果对接企业、人才服务企业”的要求,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10亿元股权激励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管理团队、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实施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加速创新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东湖高新区建立财政科技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统计局)

  (三)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加快构建“221”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两大产业集群。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全球顶尖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突出“光”特色,做强“芯”核心,做大“屏”规模,强化“端”带动,优化“网”生态。开展产业链创新,推行“链长制”,制定“一链一策”。加快长江存储二期、华星光电T4及T5、迈瑞医疗、华大智造智能智造及其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诊疗、生物农业和生物服务产业发展。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责任单位:市***、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

  2、推动数字经济与新消费融合发展。筹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孵化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以5G、物联网、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优先支持东湖高新区发布“光谷新经济应用场景清单”,在智能交通、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社会治理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建立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点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支持前沿技术探索和应用。支持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创意、新零售等服务业业态,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建设“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和二级节点建设,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东湖高新区制造业在全市率先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市***、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

  3、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未来产业基金,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合成生物、新能源等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作用,依托武**工智能计算中心,支持东湖高新区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水*研究机构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类脑智能、智能芯片、机器视觉等重点方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聚焦生物种质资源选育、农业微生物培育等重点方向,依托相关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力量,突破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组学技术等,打造种子“芯片”。在电磁能、数字建造、医疗高端影像装备制造等智能制造重点方向,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先发优势。(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四)实施开放协同创新行动,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1、服务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发展,支持东湖高新区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其他区域,按照合作建设一个离岸科创*台、打造一个飞地园区、组建一支产业基金、举办一系列对接活动、搭建一个工作机制的“五个一”合作模式,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探索跨区域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协作等合作新机制,推进东湖高新区与武汉城市圈相关城市协同创新。通过共建科技资源库、重大创新*台,鼓励创新主体跨区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东湖高新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2、加快集聚国际创新资源。释放“自创区、自贸区”政策叠加优势,全面落实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持续推进电信、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大健康、文化教育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持续吸引国际科技组织、外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在光谷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3、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支持东湖高新区设立东湖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建设海外创新中心,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湖北实验室和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东湖高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交流、技术合作和产能协作,积极参与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五)实施双创环境优化行动,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

  1、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重大创新*台等创新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双创孵化载体。积极推动大学科技园向未来产业科技园升级,探索构建未来技术与产业孕育的新型产学研融通发展模式。加速创新街区、创新社区、创新楼宇建设,实现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持续举办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等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科学家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经信局)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搭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台。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支持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升级扩容,推动建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推动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光谷专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专利审查速度,支持东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统筹协调仲裁、调解、公证和**援助等多方力量,更好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市地方金融局,市法院)

  3、创新科技金融支撑。支持东湖高新区筹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打造银行、证券、保险和租赁等全牌照科技金融体系。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在东湖高新区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支持金融机构在东湖高新区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支持东湖国家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东湖高新区承接国家金融创新试点,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等。支持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和产业基金发展,支持东湖高新区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4、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东湖高新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统筹推进省、市107个“一事联办”主题落地实施。全面对标一流营商环境,自主探索更多“一事联办”主题,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支持东湖高新区制定《市场监管领域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包容审慎信用监管若干措施》,建立市场主体容错机制。进一步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落实,全面实现行政审批办事不出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市市场***、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

  (六)实施改革攻坚破冰行动,推动体制机制先行先试

  1、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试行科研经费投入“双轨制”,结合实际情况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项目采取“非竞争性”和“竞争性”扶持方式。探索建立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推行重大科技项目管理首*科学家或者技术总师负责制。围绕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需求,探索实施一批“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对获得立项的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资助3000万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行“先赋权后转化”模式,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试点。推进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等一批中试熟化*台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落实市、区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落地运行,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3、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东湖高新区学*借鉴和推广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做法,在重大创新*台建设运营、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实施一批创新改革举措。支持东湖高新区建立健全高效管理体制,在核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总数内,自主设置内设机构,探索建立员额和岗位管理制度,全区员额管理实行总量控制,自主决定员额管理人员在区内的选用、调配、管理、福利待遇、任免和奖惩。(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市科技局)

  (七)实施民生领域补短板行动,建设产城融合生态科技新城

  1、建设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支持东湖高新区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扩容工程,鼓励东湖高新区与市属、部属院校,国外院校合作办学,提升园区基础教育竞争优势。支持东湖高新区开展“信息强教”,推进应用智慧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等教育信息化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建成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50所,创建国家和省、市特色学校30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打造高质普惠的医疗卫生体系。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部、省、市属龙头医院光谷院区建设发展。加快推进光谷人民医院等综合性、普惠性、公益性医院项目建设。支持东湖高新区引进国际化、精品化医疗服务机构,打造光谷国际医院。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建成1个国家医学中心、4个重大医疗项目、10个三甲医院光谷院区。(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3、大力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双碳产业园,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建设模式,推动碳中和绿色技术应用推广。实施“大湖+”行动,有序增加城市绿地绿量,提升绿地品质,推进全域景区化。持续推进光谷生态大走廊建设,打造集生态、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绿色创新大走廊。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园区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山清水秀景美的生态科技新城。(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建局、市水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举全市之力推动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东湖高新区中长期发展重大战略举措,定期研究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建设,以及“自创区、自贸区”联动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加大对东湖高新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创新资源配置的统筹力度,增强东湖高新区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推动全市全域自主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市科技局)

  (二)保障土地资源供给。积极推动东湖高新区扩大区域范围和面积。支持东湖高新区科学合理扩增城镇开发边界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对东湖高新区新增用地指标予以倾斜。促进东湖高新区土地高效、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在符合现有规划、产业政策、标准规范、投资强度,确保厂房结构安全、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前提下,零增地技改项目厂区范围内容积率、厂房高度不再设定上限指标限制。支持东湖高新区完善“标准地”制度,实施新型工业用地(M0)政策。(责任单位:市***、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建局)

  (三)加强评价监测。落实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东湖高新区数据统计、运行监测和绩效评价。对东湖高新区考核评价侧重研发经费投入、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质量、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经济运行效率、产业竞争能力、单位产出能耗等内容。每年1月底之前东湖高新区要将发展情况报告市人民**。(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7

  根据市委、市**《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宁委办发〔20xx〕23号)、《南京市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宁委办发〔20xx〕27号)精神,为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汇聚创新要素,推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开发区主导产业方向,在梳理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和开发区产业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照南京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软件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等八条产业链条,实施产业链推进机制,建立链长制工作专班,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二、发展目标

  实现产业规模加速赶超,八大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全面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2个全国有影响力、3个全省有影响力、3个全市有影响力的产业链。

  到20xx年,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重点产业链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前列;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初步建立产业链,产业规模进入全省前列;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引进培育12家龙头核心企业,产业规模在全市比重稳步提升。

  到20xx年,建成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形成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其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影响力进入全国前列;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建立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核心竞争力;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初步建立产业链。

  三、重点方向

  着眼国内国际产业链重构,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等八大产业,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强链补链。

  人工智能,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研发创新,加强人工智能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着重发展AI底层硬件、算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重点推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紧盯LG、博世等世界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机器人、关键基础零部件、大型成套装备、工程装备、工业软件、互联网*台等领域,增强制造装备供给能力。

  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多系列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在智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引进轨道交通领域总部类、功能性企业,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医药与生命健康,重点聚焦创新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推动医药、医信等领域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生命健康领域公共服务*台建设。

  集成电路,重点提升高端芯片研发设计水*,建设先进晶圆制造线,强化先进封测业支撑;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带动支撑作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重点加强高端工业软件研发,加速工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协同攻关;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作用。

  智能电网,重点发展特高压等重点领域,推动园区重点智能电网企业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链式整合、集群带动的原则,加强重点调度和扶持,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争创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挂牌和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园区大环境+行业小环境”的产业生态,打造公共*台,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园区集聚更多人才、资金、技术、企业提供保障。

  (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每个产业梳理一批综合规模、发展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实施高端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加速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处在产业前沿的独角兽、瞪羚企业。

  (三)拓展推广应用场景。在生产制造、商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开拓和塑造更多的应用空间,为技术超前、模式先进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空间。搭建创新产品供需对接信息共享网上服务*台,为本地产品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定期策划组织召开供应链对接交流会,通过发布供应链需求、创新产品路演等形式,帮助企业产品拓展市场。

  (四)引导各类资本介入。发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及科技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围绕八大产业适时建立产业专项基金,并积极争取南京市八大产业专项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对接“宁创贷”、转贷基金、政策性担保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五)加大高端人才集聚。加大海外柔性引才力度,优化调整人才科技贡献奖补政策,加大对产业紧缺高端人才的奖补力度。吸引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本科毕业生来开发区就业创业,对用人单位引进符合八大产业链方向的上述人才,争取市级针对性奖补政策。

  (六)搭建产业发展*台。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需求,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全面合作,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技术合作、成果开发、项目孵化等方式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台。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台、检验检测*台等公共技术*台。加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在若干产业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七)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产业链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相关环节,梳理排定产业强链补链的关键环节、目标客户,积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和特色项目,有效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分产业链编制招商地图和招商政策。

  五、工作机制

  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建立链长调度会制度,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链长负责领导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工作;产业链链长由管委会领导担任,一个产业链、一位开发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每条产业链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链长调度会议,调度该产业强链补链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建立产业链专班负责人会议制度,通报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协调处理产业链条间的共性问题。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计考核体系。构建与产业发展形势匹配、能够反映产业链发展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八大产业统计工作,为监测研判、考核激励提供依据。加强企业库信息的收集整理、按季度对产业链动态和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判行业指数和发展态势,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工作通报和指标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二)强化产业协调发展。积极落实紫东地区发展战略、强化栖霞板块“三区”联动发展,推动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跨区域布局和梯度设置,做优做强做长产业链条。加强栖霞板块“三区”广泛开展合作招商、互推项目,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探索“科技创新在大学城、企业孵化在行政区、产业发展在开发区”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

  (三)强化营商环境打造。严格落实国家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全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对产业发展包容审慎管理,促进市场充满活力、规范有序。落实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行政容错免责机制,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标准、程序,同时勤勉尽职、没有谋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决策责任。强化工作舆论环境营造,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总结提炼产业链发展成果,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8

  根据市委、市**《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宁委办发〔20xx〕23号)、《南京市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宁委办发〔20xx〕27号)精神,为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汇聚创新要素,推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开发区主导产业方向,在梳理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和开发区产业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照南京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软件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等八条产业链条,实施产业链推进机制,建立链长制工作专班,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二、发展目标

  实现产业规模加速赶超,八大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全面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2个全国有影响力、3个全省有影响力、3个全市有影响力的产业链。

  到20xx年,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重点产业链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前列;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初步建立产业链,产业规模进入全省前列;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引进培育12家龙头核心企业,产业规模在全市比重稳步提升。

  到20xx年,建成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形成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其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影响力进入全国前列;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建立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核心竞争力;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初步建立产业链。

  三、重点方向

  着眼国内国际产业链重构,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等八大产业,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强链补链。

  人工智能,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研发创新,加强人工智能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着重发展AI底层硬件、算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重点推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紧盯LG、博世等世界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机器人、关键基础零部件、大型成套装备、工程装备、工业软件、互联网*台等领域,增强制造装备供给能力。

  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多系列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在智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引进轨道交通领域总部类、功能性企业,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医药与生命健康,重点聚焦创新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推动医药、医信等领域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生命健康领域公共服务*台建设。

  集成电路,重点提升高端芯片研发设计水*,建设先进晶圆制造线,强化先进封测业支撑;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带动支撑作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重点加强高端工业软件研发,加速工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协同攻关;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作用。

  智能电网,重点发展特高压等重点领域,推动园区重点智能电网企业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链式整合、集群带动的原则,加强重点调度和扶持,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争创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挂牌和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园区大环境+行业小环境”的产业生态,打造公共*台,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园区集聚更多人才、资金、技术、企业提供保障。

  (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每个产业梳理一批综合规模、发展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实施高端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加速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处在产业前沿的独角兽、瞪羚企业。

  (三)拓展推广应用场景。在生产制造、商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开拓和塑造更多的应用空间,为技术超前、模式先进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空间。搭建创新产品供需对接信息共享网上服务*台,为本地产品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定期策划组织召开供应链对接交流会,通过发布供应链需求、创新产品路演等形式,帮助企业产品拓展市场。

  (四)引导各类资本介入。发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及科技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围绕八大产业适时建立产业专项基金,并积极争取南京市八大产业专项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对接“宁创贷”、转贷基金、政策性担保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五)加大高端人才集聚。加大海外柔性引才力度,优化调整人才科技贡献奖补政策,加大对产业紧缺高端人才的奖补力度。吸引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本科毕业生来开发区就业创业,对用人单位引进符合八大产业链方向的上述人才,争取市级针对性奖补政策。

  (六)搭建产业发展*台。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需求,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全面合作,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技术合作、成果开发、项目孵化等方式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台。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台、检验检测*台等公共技术*台。加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在若干产业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七)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产业链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相关环节,梳理排定产业强链补链的关键环节、目标客户,积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和特色项目,有效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分产业链编制招商地图和招商政策。

  五、工作机制

  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建立链长调度会制度,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链长负责领导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工作;产业链链长由管委会领导担任,一个产业链、一位开发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每条产业链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链长调度会议,调度该产业强链补链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建立产业链专班负责人会议制度,通报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协调处理产业链条间的共性问题。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计考核体系。构建与产业发展形势匹配、能够反映产业链发展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八大产业统计工作,为监测研判、考核激励提供依据。加强企业库信息的收集整理、按季度对产业链动态和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判行业指数和发展态势,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工作通报和指标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二)强化产业协调发展。积极落实紫东地区发展战略、强化栖霞板块“三区”联动发展,推动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跨区域布局和梯度设置,做优做强做长产业链条。加强栖霞板块“三区”广泛开展合作招商、互推项目,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探索“科技创新在大学城、企业孵化在行政区、产业发展在开发区”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

  (三)强化营商环境打造。严格落实国家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全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对产业发展包容审慎管理,促进市场充满活力、规范有序。落实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行政容错免责机制,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标准、程序,同时勤勉尽职、没有谋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决策责任。强化工作舆论环境营造,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总结提炼产业链发展成果,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9

  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省**主要领导来连调研指示精神,以大格局、高标准、新思路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省**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连云港市“十四五”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投资带动、内外联动和绿色发展,优化体制机制,突出分类指导,加快转型升级,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市后发先至的首要引擎、各种优质要素争相集聚的投资热土、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发展高地、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融合发展的载体*台。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末,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徐圩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其他开发区至少翻一番,全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5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达80%以上。各开发区主要指标领先其他县区或所在县区增幅,在省级层面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每年至少进1位。

  二、主要任务

  (一)体制机制优化工程

  1.规范职能定位,理顺职责关系。按照权责一致原则,20xx年9月底前理顺开发区“区内区外”“条块之间”职责关系,明确**及其职能部门与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责边界。对处于起步阶段、区域范围相对独立的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原则上由属地**承担;对代管乡镇(街道)的开发区,进一步理顺关系,合理配置开发区与所辖乡镇(街道)职能,科学划定边界;对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开发区,积极推动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具备条件的可与所在行政区实行一体化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委编办)

  2.规范内部架构,实行机构精干和扁*化管理。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20xx年6月底前各开发区完成内设机构的进一步优化,构建大规划建设、大经济发展、大社会事业、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承担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等职责的机构比例不低于60%。实行扁*化管理,职能机构以下原则上不再设管理层级,推动岗位向招商引资一线和服务企业一线倾斜。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垂直领导的,市县级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向开发区派驻机构。(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3.优化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各开发区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的模式优化开发区管理架构,党工委、管委会主要承担落实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国有公司实现实体化运作,承担起探索开发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和服务的职能。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十四五”期间突破行政区划,采取股份合作、委托招商、“飞地”经济和“园中园”等多种方式,与长三角地区开发区合作共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市委编办、市商务局、市***)

  4.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各开发区人事和薪酬管理,注重“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对各类编制资源和人员进行统筹使用,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推行开发区薪酬总额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发挥薪酬和考核机制引领与保障作用。(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

  5.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开发区财政自**,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实行“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十四五”期间实现省级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和独立核算。鼓励县区按照共同发展、激励发展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开发区和地方**合理的投入和收益分配制度,支持开发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鼓励开发区国有公司在做好论证评估和风险防范基础上,规范履行决策程序,投资区内优质企业,实现双赢。(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各县区、功能板块)

  (二)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工程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稳妥推进开发区四至调整。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相关举措,重点围绕连云港10条重点培育的产业链,国家级开发区确定3—4个主导产业方向,省级开发区确定1—2个主导产业方向,打造特色产业园中园,集聚优质要素资源,出台促进产业发展举措,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主导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的特色产业园区,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发挥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载体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引导开发区间建立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产业、企业耦合协同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20xx年6月底前各开发区建立区内智能车间、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提升在相关产业链体系中的地位,到“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智能车间、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突破160家。20xx年12月底前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连云港化工园区、**临港产业区力争完成省级化工园区达标创建,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十四五”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县域范围产业用地规划布局,强化开发区用地空间保障。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各开发区在20xx年12月底前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xx版)要求和产业发展定位,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对区内企业按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差别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和土地利用效率。做好土地供后监督,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腾退、盘活僵尸企业、散乱污企业和本质安全度较低企业的存量用地;通过追加投资、转型改造、合作经营等方式提高低效闲置用地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市自然资源局、市***、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三)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创新*台建设。依托市高新区引进、培育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公共服务*台等载体,集聚资源服务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各开发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和深化实质性战略合作,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台。各县区、功能板块将“十四五”期间新建重大产业创新*台目标任务根据产业定位分解至省级以上开发区,并纳入市、县考核体系。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加快“中华药港”、石化研究中心重大创新*台建设,各开发区新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达300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工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建设全面人才支撑体系。深入推进开发区人才“十个一工程”和花果山英才计划,推动开发区建立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管委会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市开发区、高新区、徐圩新区“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零的突破,省级开发区在省级人才工程入选方面实现全覆盖。推行人才“双落户”制度,20xx年12月底前各开发区建立与高校院所联合引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各类人才的合作机制。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顺心创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人才友好型开发区。鼓励市开发区、市高新区和条件好的省级开发区设立人才创业引导基金,解决人才项目“首投”问题。(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类企业引进力度。20xx年6月底前各开发区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势传统企业为重点建立后备培育企业库,促进更多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超400家。鼓励企业购买专利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壮大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强化创新环境建设。加强开发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开发区、徐圩新区等园区围绕石化、新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研究,提高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区内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水*。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市开发区、市高新区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机制。在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启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责任单位:市市场***、市地方金融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四)招大引强突破工程

  聚焦招商主责主业。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定位,坚持项目为王,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分级快速反应机制,明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县区、功能板块主要领导直接挂钩,集中统筹调度各级资源协同推进,变招商部门单兵突进为各级领导和部门提前介入、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项目推进机制。突破重大项目招引,市开发区、徐圩新区每年各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连云经济开发区、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每年各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其他开发区每年各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市商务局)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招商。加强产业链招商整体方案的顶层设计,开展开发区产业链现状评估和相关行业研究,抢抓产业发展风口机遇,把握蓝海,规避风险,形成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指导的产业招商指导目录,明确招商靶向企业,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20xx年12月底前各开发区完成主导产业产业链招商规划的制定。(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商务局,各省级开发区)

  加强招商工作组织统筹。20xx年12月底前各开发区建立覆盖产业招商规划、产业政策制定、营商环境建设、开发区形象推介、招商人员选拔培训、信息渠道培育、项目落地服务、绩效考核的全流程招商工作体系,形成对招商工作的系统性支撑,全面提升专业化水*。(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商务局,各省级开发区)

  创新招商工作模式。深入挖掘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模式潜力,支持开发区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委托、委派等方式与国内外优秀招商中介、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合作,开展市场化招商。鼓励市开发区、市高新区、徐圩新区等条件较好的开发区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基金招商模式。推动各开发区制定配套激励措施,对成功引进优质产业项目的'社会专业机构和个人进行激励。(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商务局,各省级开发区)

  (五)开放水*提升工程

  提升外资利用质量水*。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并举,优化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考核指标设置,推动制造业外资引进,提高引资层次和水*。深度挖掘开发区现有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合作项目,开展“以内引外”“以外引外”,拓展利用外资渠道,丰富外资利用形式。支持开发区引进、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和研发中心。“十四五”期间开发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40亿美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促进外贸稳增长。支持开发区培育、招引外贸龙头企业、生产型外贸企业。支持以开发区为载体申报跨境电商产业园、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帮助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拓展市场。支持市开发区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优势,发展分拨配送、市场采购、离岸贸易、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业务,优化贸易结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连云港海关,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完善开发区开放功能。20xx年9月底前市开发区、市高新区、徐圩新区、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和东海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空港片区产业园)、灌南经济开发区、赣榆经济开发区制定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台建设方案,主动承接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和“一带一路”标杆示范项目建设的溢出带动效应,围绕产业加强制度创新和先进经验复制推广,出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更好地集聚境内外优质要素资源,打造特色开放优势。(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自贸办),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管委会,各县区、功能板块,相关省级开发区)

  推进国际园区合作。擦亮连云港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招牌,引导市开发区依托“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项目加强与哈萨克斯坦里海物流基地、东门特区等境外开发区的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发挥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台作用,进一步丰富建设内涵,编制发展规划,“十四五”末建成服务“一带一路”经贸、产能合作的重要*台。指导各开发区加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研究和利用,深化与日韩产业合作,培育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各省级开发区)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层面每年召开一次开发区工作推进会。各县区、功能板块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开发区专题工作会议,按照工作力量向开发区集中、资源要素向开发区倾斜的要求,集聚县级资源,确保本方案各项举措的贯彻落实。市商务局要履行好牵头协调职能,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做好督查和总结。市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各县区、功能板块,市相关部门)

  (二)严格考核奖惩。将本方案中明确的发展目标分解至市各相关部门及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和省级开发区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在开发区考核指标设置方面要区别于普通行政区考核,突出体现开发区特点的个性化指标。将开发区在省、市考核中进退位情况作为确定开发区绩效薪酬的重要参考依据,与开发区全体工作人员年度薪酬总额挂钩。对在省考核中持续进位的开发区给予通报表彰;对连续两年退位的开发区进行约谈整改。(责任单位:市考核办、市商务局,各县区、功能板块)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0

  根据市委、市**《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宁委办发〔2020〕23号)、《南京市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宁委办发〔2020〕27号)精神,为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汇聚创新要素,推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开发区主导产业方向,在梳理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政策和开发区产业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照南京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软件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等八条产业链条,实施产业链推进机制,建立链长制工作专班,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二、发展目标

  实现产业规模加速赶超,八大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全面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2个全国有影响力、3个全省有影响力、3个全市有影响力的产业链。

  到2023年,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重点产业链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前列;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初步建立产业链,产业规模进入全省前列;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引进培育12家龙头核心企业,产业规模在全市比重稳步提升。

  到2025年,建成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形成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其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影响力进入全国前列;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建立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核心竞争力;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初步建立产业链。

  三、重点方向

  着眼国内国际产业链重构,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等八大产业,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强链补链。

  人工智能,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研发创新,加强人工智能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着重发展AI底层硬件、算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重点推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紧盯LG、博世等世界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机器人、关键基础零部件、大型成套装备、工程装备、工业软件、互联网*台等领域,增强制造装备供给能力。

  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多系列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在智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引进轨道交通领域总部类、功能性企业,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医药与生命健康,重点聚焦创新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推动医药、医信等领域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生命健康领域公共服务*台建设。

  集成电路,重点提升高端芯片研发设计水*,建设先进晶圆制造线,强化先进封测业支撑;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带动支撑作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重点加强高端工业软件研发,加速工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协同攻关;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作用。

  智能电网,重点发展特高压等重点领域,推动园区重点智能电网企业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链式整合、集群带动的原则,加强重点调度和扶持,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争创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挂牌和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园区大环境+行业小环境”的产业生态,打造公共*台,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园区集聚更多人才、资金、技术、企业提供保障。

  (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每个产业梳理一批综合规模、发展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实施高端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加速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处在产业前沿的独角兽、瞪羚企业。

  (三)拓展推广应用场景。在生产制造、商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开拓和塑造更多的应用空间,为技术超前、模式先进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空间。搭建创新产品供需对接信息共享网上服务*台,为本地产品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定期策划组织召开供应链对接交流会,通过发布供应链需求、创新产品路演等形式,帮助企业产品拓展市场。

  (四)引导各类资本介入。发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及科技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围绕八大产业适时建立产业专项基金,并积极争取南京市八大产业专项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对接“宁创贷”、转贷基金、政策性担保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

  (五)加大高端人才集聚。加大海外柔性引才力度,优化调整人才科技贡献奖补政策,加大对产业紧缺高端人才的奖补力度。吸引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本科毕业生来开发区就业创业,对用人单位引进符合八大产业链方向的上述人才,争取市级针对性奖补政策。

  (六)搭建产业发展*台。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需求,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全面合作,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技术合作、成果开发、项目孵化等方式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台。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台、检验检测*台等公共技术*台。加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在若干产业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七)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产业链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相关环节,梳理排定产业强链补链的关键环节、目标客户,积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和特色项目,有效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产业链断点;分产业链编制招商地图和招商政策。

  五、工作机制

  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建立链长调度会制度,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链长负责领导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工作;产业链链长由管委会领导担任,一个产业链、一位开发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每条产业链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链长调度会议,调度该产业强链补链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建立产业链专班负责人会议制度,通报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协调处理产业链条间的共性问题。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计考核体系。构建与产业发展形势匹配、能够反映产业链发展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八大产业统计工作,为监测研判、考核激励提供依据。加强企业库信息的收集整理、按季度对产业链动态和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判行业指数和发展态势,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工作通报和指标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二)强化产业协调发展。积极落实紫东地区发展战略、强化栖霞板块“三区”联动发展,推动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跨区域布局和梯度设置,做优做强做长产业链条。加强栖霞板块“三区”广泛开展合作招商、互推项目,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探索“科技创新在大学城、企业孵化在行政区、产业发展在开发区”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

  (三)强化营商环境打造。严格落实国家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全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对产业发展包容审慎管理,促进市场充满活力、规范有序。落实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行政容错免责机制,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标准、程序,同时勤勉尽职、没有谋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决策责任。强化工作舆论环境营造,深入挖掘典型案例,总结提炼产业链发展成果,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6)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1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我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通过抓学*,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

  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教师是如何成为教学过程“重组者”和动态生成“推进者”,从而实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呢?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从教师身上看到如下可喜的变化:

  一、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从实验教师上课过程的表现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在数学课中,“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研究性学*”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景之中,使教学活动步入“创造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气氛”的佳境。在这样的课堂中占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关注学生的学*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接受式的学*方式中,学生的学*活动主要是聆听、练*、回答问题和记笔记,整个思路是跟着教师转,活动比较整齐划一且呈现集体化的特征;而在主动发展的学*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

  ——关注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和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一般来说是用学业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和评价学生;“新基础教育”则更多的是使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它吸收了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智力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几年,我校大力开展儿童智能开发实验,开设了音乐、体育、艺术、科技、奥林匹克等多类实验小组*42个,学生参加省市区多类比赛取得了上百项荣誉,学生在学校学*过程中体验到多元智能开发给自己发展带来的益处,表现得更加自信了。同时,多元智能实验反过来激发了学生对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现象,多元评价的推行,改变了那种“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学生脱颖而出。

  ——关注学生所在班级的状态。“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气氛、学*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性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在新基础教育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从“新基础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再次,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的况态。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新基础教育”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教师的工作将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自身将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3

  3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上午,通过听取二小的刘老师和贾老师的示范课,使我明白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当堂问题正确处理,怎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纠正,使学生不在出错。下午,听取了田校长和各位老师们的经验介绍从中学*到很多关于数学教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方法,尤其在考试技能方面感受颇深,之后教研室孙老师做了全县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结合具体题目向各位老师作了详细介绍,还通过数据和图表让每个教师清楚地看到全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情况,更让我了解了自己所带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听完后受益匪浅,尤其是听到我所任教的六年级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31分时,更是让我诧异,同时更加坚定了我认真研读教材,牢牢把握教材的决心。

  今后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布置采取分层布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减少不完成作业的人数,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业,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惯。针对学生的马虎、不认真,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在这个错题本中记录每一次自己做错的题,每一单元结束后自己总结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审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准备相应内容的口算题卡和计算题卡,每天进行口算练*和计算练*,为了更好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学生的

  生活实际贴*,把数学问题转化成相应的生活中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认真读题,反复读题,把自己的朗读能力在读题中展示出来。

  3、重视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对不同的题型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掌握每一种题型的方法,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教学质量分析会既是对上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又是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导。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引领下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我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4

  在2月19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了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育局教研室朱xx老师,对我们培训了袁局长在1月22日《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传达了局长对修文教育的20xx年度的回顾,以及对修文县20xx年度的教育全面部署。在讲话中为修文的教育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下面谈谈我的感受及规划。

  一,精英的管理模式,让学校永保锐气

  目前,一支志存高远、精通教育、有思想、善管理、敢创新的专家型校长队伍正在形成,学校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日益上涨,管理水*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作为学校有着这样的领导的管理,学校的校风更为正,能依法治校让学校得到全面提升。这样学校就能朝好的发展方向前行。

  二,教师用质量说话,是有骨气的

  教学质量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县局加大力度能让全县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质量要提升,花的是功夫,拼的是干劲。那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

  1,学期开始制定好计划,教学进度

  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要有全面的计划,在计划中体现学科的整体性,与前面知识的衔接,以及对后面知识的影响。计划能够让老师把握教学进度,没有特殊的原因按进度教学,做到科学规划。这样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好的保障。

  2,严格超周备课,让所教内容先化于心

  提前备课,能有足够的时间选编好的题目,汇编好的方法,备课中专研教材,深研课表,这样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好课。对于上课的内容,要先过目,化于心,这样长期坚持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上好每一堂课,抓好课堂教学

  充分的全面的备课后,那上课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对与课堂语言的组织,课堂学*的调动,都要求教师有着很高的素养。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对学生积极性能有很好的

  促进作用。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中能够很好的互助学*。

  4,落实培优补差工作

  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有针对的进行培优补差。这样能让学生很好的学*,后进生的补差中关键在于心补。找学生的所差进行补,让学生很好的进行学*,对学*有兴趣。对培优的工作,学生对现有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学*的基础上,对做拔高题,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要有针对性的学*,这样才能使学*轻松,而且收获大。

  5,加强自身的提高,与时俱进的发展

  积极参加学校,县局组织的所有的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自己的专业学科素养能够提升,这样能够很好的与高端教学走进。国培计划中的学*能够让自己的专业水*提升。所以要抓住每一次学*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学*的机会。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才能挺直腰杆。

  三,多学阳明心学,感悟于心

  全县都在打造良知教育,那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学*。把心修好,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多磨,让心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获得认可。时时记住要“为善去恶”,使自己的心灵归于廓然大公的干净清明境界。这样活着似乎很累,却是实实在在的修养功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渐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那样才能去除私欲,很好的好教学,不被世事扰乱我心。一心学*。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总之,通过学*让我对自己的责任更加看重,努力工作,把质量放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挥洒自己的汗水,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5

  在假期中,本人认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论》的有关章节,其中对新型教师的教师观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叶教授在书中指出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教育在实践层面取得命脉所系。当代教育变革需要有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师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实践——课堂教学为改革的切入点:在课堂中,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培养其全而发展的同时,促进成个性发展,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让学生学*有关心理知识,帮助他们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新型教师还可以成为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应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以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在不断地审视中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事教育科研、研究总结新的教学规律,由“教书先生”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终身教育、终身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成为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为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撑。新课程以全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彻底摇撼了传统的教师文化体系,它必然要求创建新型的教师文化,为新课程的推行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回应新课程的挑战,为了自身价值的体现,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不断的学*,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的学*条件,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学*、探究,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还必将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

  当然,叶教授还指出许多精辟的观点与理论,还有待自己的深入了解,我想,阅读了本书后回到现实以后可能又有所松懈,但我想在我的心灵深处至少有一根琴弦已经被拨动,它对我以后的生活或多或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更利于自己以充沛的精力投入课堂中的教学。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学*、实践、反思、重建、为学*创造革新之路,一定能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7)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合集五篇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1

  为落实上级精神,进一步强化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使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薄弱环节,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评价方式。通过开展活动,使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蔡纪*兼。

  组长主要负责全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协调、监控工作;副组长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的动员、活动过程的指导、评价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校“活动”的具体实施和操作。

  四、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学。

  2.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3.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

  4.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明确教学质量具体责任分工,建立奖处激励机制,公*、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提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严格按照部颁课程计划,开齐科目、开足课时、开好课程,加强校本、综合实践、及音体美等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1)备课:严把备课关,注重备课质量,加大对备课的过程性督查,杜绝应付备课和突击备课。教师应做到:备好课标、备好教材、备好教学手段、备好教法、备好学法;吃透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学点、能力点;优化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讲课:严把课堂教学关,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教师应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实际,容易被学生接受,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德育的渗透;教学过程安排要井然有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恰当设疑,引发思考,鼓励为主,营造和谐的学*氛围;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适用,适时有效,注重学生学*方法的传授和指导,充分利用直观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语言要规范、文明、准确、简练严密、清晰易懂,教态要端庄自然,富于激情;教学效果要明显,课堂教学气氛要活跃,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当堂所学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达到拟定的教学目标。

  (3)作业批改:严格做到作业内容要精选,作业要求要严格,处理要及时,批阅要规范。同时做好作业的讲评,讲评要细致到位

  (4)辅导:辅导要耐心、细心、热心、诚心,积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注重后进生和学差生的辅导和提高。

  (5)练*:要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内容丰富的练*方式,恰当、科学地设计练*,注重练*的有效性。

  3.加强听课、评课工作。学校领导要听齐30节课、其他教师要听足20节课,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

  (三)、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推动教学。

  1.扎实开展好校内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共同提高教学水*,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2.把教学活动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以检评为载体,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提高教学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为配合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学校将继续扎实做好突破项目,组织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并通过此次活动达到激发教师钻研业务、相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强化校本培训。

  1.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扎实做好校本开发、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有目的按步骤地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根据本校实际,组织开展校本集中培训,把重点放在解决教师专业水*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五)加强教研工作,落实课题研究制度。

  要求全体教师增强教研意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要求所有授课教师必须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导处认真做好每月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帮助指导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

  (六)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1.加强各学科质量验收工作。要求授课教师对学科期中期末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有效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五、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3月)

  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关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是实施方案,动员和教育全校教职工提高对“教学质量提高”活动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根据教学质量提升年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有关制度,开展各种学*、教学、培训、检查、评比活动,每学期选出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单项表彰

  (三)、总结阶段(20XX年7月)

  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选出本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整体实力,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2、强化师德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3、细化德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利用创强成果,抓好课堂教学质量。

  5、抓好中考备考,力争中考成绩提高。

  6、大力着手推进均衡县及信息化建设。

  7、加强后勤管理,巩固校园文化成果。

  8、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1.安全设施常检查。*年来,随着安全工作力度的加大,学校添置了许多新的安全设备、设施,学校安全管理相关领导要定期组织人员做好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学校要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制度,班主任、科任教师、功能室负责人要密切关注责任区内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力求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安全教育不放松。校园安全,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年来越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溺水事件、交通安全、人身攻击时有发生。校园活动时意外伤害事故也频频出现。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认真思考对策,例如通过升旗**、晨会、班队活动、宣传栏以及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两课”活动等渠道,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自护能力培养。再如加强学生文明活动教育,通过组织推广健康的游戏项目改善校园追逐等不文明现象,将意外伤害事故降低到最少限度。

  3.食堂的安全常检查。要认真做好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把好食材的采购、加工关。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做体格检查,严禁杜绝带病操作。要严格按照卫生监督所要求,坚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每日食物做好留样备查。

  4.安保要求严落实。本学期开始,我们从保安公司聘请了专业保安担任门卫,但因为学校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在上岗之前,总务处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认真落实门禁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要做好登记手续。同时,也要求班主任引导学生加强自身防范意识。

  (2)强化师德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职业责任感和危机感。根据传言,教师的“铁饭碗”可能不久就要被打破,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树立终身学*意识,要时刻增强危机感。在工作中要转变教育理念,确立服务意识,营造和谐顺畅的教育环境。学校要服务于社会和家长,教职员工要服务于学生,教师的一切工作要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

  2、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学*,不断提高业务和理论水*。青年教师要虚心好学,保持着较强的上进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建立政治学*制度,重温《教师职业道德》。同时,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考勤制度。加强年轻教师培养,形成好学上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学校也鼓励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积极参加学历提升和各种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3)细化德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养成教育悉心抓。一是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较直观宣传教育,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二是要围绕八礼四仪,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xx中学是我家,我是学校小主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人人争做“热爱学校、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好学生;践行校训“博学厚德”,要细化到各个年级,教育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学校大力开展“班风评比”,学生自主交叉评比,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政教处每期期初和期中重点整治,包括仪表、迟到、早退等现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惯。

  2、精心开展校园活动。我们要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深入开展有益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特长和潜力,培养学生学*兴趣和热情,逐步形成xx中学的特色。当然,我们要制订切实有效的活动计划和方案,每次活动都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要做到组织一次活动,受益一批学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要在实效上做文章,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3、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组织学生认真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内容,通过开设讲座、图片宣传、青春宣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

  (4)利用创强成果,抓好课堂教学质量。

  1、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用好现有教学资源,抓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发挥电子白板的作用,用好多媒体、功能室,上好音体美信及实验课。

  2、进一步规范常态课的管理工作,做好每日巡课工作,行政领导和年级主任要多听推门课,重点督查教师执行课程计划、上好常态课、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

  3、继续加强业务检查制度,将检查重点放在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教师中,加快薄弱学科、教师的成长,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教导处要不定期组织常规落实情况检查,并形成书面材料及时总结反馈。

  4、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推进教学改革。继续开展公开课、同课异构、评优课等活动,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努力搭建教师成长*台,促进教师业务水*的快速提高。

  (5)抓好中考备考,力争中考成绩提高。

  1、提早介入中考备考,认真研究新课程中考方案,准确把握新课程中考方案的关键点。安排组织好模拟考试,找出差距。要正确处理学生素质与考试能力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要通过有效训练,增强学生中考实战能力,使明年中考成绩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借此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抓好毕业班教学管理和监察,安排好毕业考试工作,注意做到科学有效,保持并促进毕业班教学质量在全县处于较好位次。

  3、要加强“培优补弱”的工作。针对学校及学生实际,全体教师都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状况,着手建立“优生”及“学困生”培养提高档案,在做好“优生”拔尖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学困生”学*情感、态度和*惯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严谨扎实的学**惯和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从而使这部分学生成绩有所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6)大力着手推进均衡县及信息化建设。

  1、按“均衡县”相关要求,学校没有大班额、无重点班,让所有孩子享受同等同质的教育。

  2、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要继续加强硬件建设,重点加强校园网、教师办公用设施、多媒体设施等建设,逐步实现班班通。

  3、加强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库建设。以市、县教育局开展的“晒课”活动为契机,重点完成校本资源建设,组织骨干教师着手开展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实现学科教学内容与资源配套。

  (7)加强后勤管理,巩固校园文化成果。

  1、切实加强师生饭堂管理,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坚决避免出现任何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学校形象的现象,教师饭菜要保证质量、味道要可口,要让老师吃得饱,吃得好。

  2、做好宿舍管理工作,修缮好房屋保证通风、防雨、保暖等,保证宿舍的整洁卫生,严禁学生带火种进入宿舍,禁止内住宿生漏宿和外人留宿行为。

  3、不断的改善校园环境,巩固已取得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学校环境卫生要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4、开足开好体育健康课程。七、八年级注重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毕业班要结合体育中考项目,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力争体育中考再获佳绩。

  (8)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1、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强化内部管理,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预算化,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重点加强学校经费预算、收入、支出、学生食堂财务管理。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做好财务公开、监督工作。严格把好学校的采购关,禁止签单记数,报销手续一定要完善。保证办学经费大头用于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添置,保证教学教研经费正常运转。

  在新的学年里,由于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我们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可以说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是,我们不能灰心,更不能退缩,让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紧跟校长的步伐,团结一心,发愤图强,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力争早日实现xx中学的名校梦想。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学校深入学*和贯彻柳城县教育教学工作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柳城县关于深入开展20xx年“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进行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向管理要质量,向课改要质量,努力提高社冲乡小学的办学水*。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三、基本情况

  社冲中心小学本部位于柳城县最南端,距县城约60多公里,学校原为社冲中学校址,学校创办于XX年秋,校园总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xxM2。学校五室齐全,各室配备拥有量均达国家级三级标准要求,“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

  我校下辖8所村完小。小学1―6年级在校生为660人,学前儿童为205人。其中社冲中心小学(本部)学前至六年级共有455人。寄宿的学生有323人。全乡小学共有公办教师106人,校长、教导主任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乡小学入学率为100%,完成率为100%,辍学率为零,全乡小学生犯罪率为零。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为7.92*方米,生均图书11.3册。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有成效,校容校貌变化大。小学五室、综合室都达标。从1998以来,小学生毕业率以及行为规范合格率均达到100%。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

  四、取得成效

  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以“办负责任的学校,培养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任的教师,造就负责任的公民”为办学宗旨,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的“家园、乐园、学园”。

  1、寄宿制办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

  2、学校为外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农民安心外出务工,对我乡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实行寄宿制后,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寄宿制办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由于村小、教学手段落后,很多学校都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教学,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此,社会、学生家长反响十分强烈。寄宿制创办后,村小部分学生到我校就读,农村孩子就和中心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非寄宿学生相比,寄宿学生课余学*时间有序安排,便于形成良好的学**惯。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多,尤其是学校为寄宿学生安排的晚自*由*时的课任教师辅导,等于为每个寄宿学生请一位“家教老师”,这是非寄宿学生很难达到的条件。

  5、寄宿制办学,寄宿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对寄宿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内务整理等常规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内务整理、排队领饭、洗衣服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校通过抽查、竞赛等形式促使和要求人人过关。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后,回家也能帮着家长整理内务。

  6、全乡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1、教师结构出现失衡现象:一是年龄结构断层,从20xx年以来我乡只调入1名毕业生,中老年教师居多;二是专业教师馈乏,语文、数学教师还基本合适,但七学科教师相当馈乏,目前我校只有1名体育专业教师和1名英语专业教师。另外,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是强者,但在科研工作方面重视不足,成果不显著。

  2、我乡对村完小管理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成绩一直没有提升。

  3、教学设备还需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中心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学*台,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学生电脑陈旧,有的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的开设。

  4、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水*有待提高。目前我校在这方面是初次探索,无成功经验可谈,而家长和社会都对寄宿制寄予厚望。如何保证寄宿制在安全服务的同时,又能全面发挥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5、学生基础薄弱,“留守儿童”比例大,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全乡约有三分之一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很难有效管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想管理又鞭长莫及,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虽然老师也进行家访、电话联系父母,但效果不明显。

  6、学校的娱乐设施极少,学生玩的东西太少了,学校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7、课桌椅是学校的基本设备,是学生学*的重要设备之一,但是我校目前课桌椅全是旧桌椅,对学生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问题。

  8、学校的图书量不足,且书籍陈旧,极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4

  一、现状分析

  1.生源情况: 枣庄二中地处枣庄市所辖最小区县台儿庄区,服务人口28万人。*几年,每年招生1100名,而报名生源在1400名左右,每年招生分数在440分左右,超过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均为个位数。

  2.师资情况:教师队伍缺编严重,学校自行招聘的教师工作不稳定,无编的青年教师一个接一个考调出去,学校成了培育优秀教师的试验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约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优势与潜力:枣庄二中拥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优良的教风、学风,师生拼搏意识强,教学改革风气浓郁,三六五课改、分层次教学已成为学校亮点。台儿庄古城建设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明年九月,学校将完成搬迁,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我们将抓住机遇,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年目标

  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重点工作,研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建立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教育质量激励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和训练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努力完成“三项任务”,实现“一个目标”。

  三项任务:一是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二是完善课改,注重实效,落实课堂教学提升效益的主渠道。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一个目标: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学业水*考试比上学年合格率提升5%,优秀率提升10%。

  三、总体思路

  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两个提升,提倡三个抓好,做到四个有效,严格五项管理。

  围绕一个核心,就是把提高质量作为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的核心任务。

  坚持两个提升,就是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的提升。

  提倡三个抓好,就是提倡全体班子成员一是静下心来抓好管理,二是潜下心来抓好质量,三是沉下心来抓好落实。

  做到四个有效,就是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辅导。

  严格五个管理,就是严格领导班子管理、教师队伍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常规管理、教育资源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研究,扎实推进课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四、保障机制

  1.落实“六制四清三达标”制度,全面提高管理质量。首先,学校教学质量“一把手”责任制,坚定不移地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和质量的核心意识。其次,教学质量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直接责任制,实施科学管理和指导,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第三,年级教学质量责任制,责任人为包级干部。第四,学科教学质量责任制,责任人为学科备课组长。第五,班级教学质量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责任制。第六,教师个人学科质量责任制。这样,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班主任作为学校工作“终端”管理者、落实者的作用。二是落实“四清”管理,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单元清。要求师生向每节课要质量,利用自*课、错题集,实施学生“日反思”,努力做到学*内容自查、自纠、自清。任课教师和年级组精心组织“三达标”考评。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研修培训模式,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利用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暑期培训、远程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教学与管理水*。二是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级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三是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强化教师教研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教研、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赛课、评课、研讨交流,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和课堂教学能力。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紧紧抓住质量这一生命线,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好分层教学,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要关注所带层次学生的“最*发展区”,使他们“站起来能摘到桃子”,从而为学生的学*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奠定基础。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注重鼓励性,学科在制定“堂清”“日清”“周清”“单元清”目标时,通过分层练*,设置不同“阶梯”,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4.加大评价奖惩力度,全面提高教学与管理的积极性。一是进一步优化奖惩办法,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教学与管理过程的精准性、实效性,促进教学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二是完善评价机制,落实末位淘汰,及时兑现奖励结果,提高教师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面对高中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将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寻找差距,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沉下身去,静下心来,从现在做起,从细处着手,向教学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充分挖掘师生潜力,创新工作,锐意进取,力争下一年度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大提升。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学生关爱工程,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缩小与其他学校间办学水*差距,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和督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目标

  (一)、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的学*质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4、办有特色的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加强继续教育学*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创新型、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业务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以师为本,塑造教师集体的优秀教风,努力提升教师个体在教育细节上的品位,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三)、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提升学校的硬件水*,营造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学生关爱工程

  1、建立关爱小组领导机构,形成长效机制。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3、开展教师结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活动。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注重实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要求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严禁课时、课程挤占现象发生。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

  2、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

  对教师的常规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作业与批改作业,精心辅导、精心检测。加强过程管理,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个年级从学期初就要做好计划,扎实做好*时教学工作,搞好知识落实,加强个别辅导,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面向全体,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1)继续开展读好书、诵经典活动。学校将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形成制度化,以此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做好各项活动开展工作。一要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比赛,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要积极做好校内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以此让学生展示才华,丰富校园生活。我们还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二)、重视对学困生、留守学生的帮扶工作。

  对学困生要坚持“访要勤、情要真、心要诚”的原则,创新机制,鼓励教师付出爱心,坚持“爱”字当头,“帮”字入手,推行导师制,师生结对,帮教结合。

  (三)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彰显个性的*台。

  1、重视学生行为*惯的养成。

  以新《小学生守则》、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美德队员”“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惯。从本学期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三大*惯养成教育,一是主动打招呼的*惯;二是主动讲卫生、不乱扔垃圾的*惯;三是主动学*,搞好自学的*惯。

  2、积极实施“诵读经典、打造书香校园”计划,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惯,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等读书活动。

  3、以“快乐大课间”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好形式多样,具有各年级特点的大课间活动。

  4、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特长的课外活动。

  (四)优化阵地建设,搭建一个高水准的德育*台。

  1、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各科教师应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2、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

  (1)通过**下讲话等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惯,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每一个队员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继续落实班队课的制度,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健康、行为常规等教育,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构建师生交流*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在学生中以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交往两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要求班主任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他们的心灵永远充满阳光。

  (五)重视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下讲话等阵地,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学*榜样,做到榜样育人。使“墙壁文化”不断完善和创新。加强校园橱窗的安排、班级黑板报等文化阵地的监管力度,把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教育理念。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好文化栏,办好黑板报,形成班级特色,力争做到班班有特色,实现班级的净化、美化,班级文化的优化。

  3、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工作。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领和师范作用,带头作好班级和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均衡发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均衡发展”活动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好。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分阶段推进,务求实效。

  2、健全保障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均衡发展”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做到以健全的机制强化落实,以严格的责任追究推动落实,以周密的措施抓紧落实,以规范的操作促进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好学校宣传等*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均衡发展”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做法,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确保“均衡发展”活动的顺利进行。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8)

——高质量教育发展心得体会(五)份

  高质量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育,民族振兴必先教育振兴,教育也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提出教育总体战略,深化教育发展任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措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深远规划。通过学*《教育发展纲要》,我们充分感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纲要说得很全面、很具体。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健康地发展。

  三是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XX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作为教师,必须关爱学生,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次学*,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铭记纲要的精神,尽职尽责做好份内的事,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高质量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2

  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生态课堂。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布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梦想,我们心中要有梦,而实现梦的双翼是思想和时间,从观察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在羡慕别人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教师要获得专业化发展,必须要首先塑造自己的职业梦想,只有拥有自己职业梦想,才能激发自己走向专业化。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学*,不学*就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要向优秀教师学*,要向书本学*,向四周的同事学*,向实践学*。教师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由于教师职业的非凡性,教师往往只关心自己的“自留地”,因此,当前教师群体中个人主义文化占据重要地位,表现在教师致力于处理自己课堂里的事件,相互之间很少交流,关注的焦点只是自己的教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固步自封的职业僵局。

  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讨,是提升自身职业水*的重要途径,在合作、交流、分享、研讨中,取长补短,拓宽自身的眼界。教师要勇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实践去探索总结,课堂是教师实践的最好舞台,教师要精心打磨自己的家常课,也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积极争取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教师要坚持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坚固践,升华经验。可以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等进行“审阅、慎思、明辨”,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

  高质量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3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内在的活动与努力”就是教师的自主学*和实践。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一个教师要从事研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等,能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导终身学*的今天,教师更应强调自主学*。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自主学*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的想法与*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自主研修,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

  首先,给自己制定出学*计划,每周学*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月订阅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作学*笔记。多看现成的教育报刊杂志,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为日后进行科研选题积累资料。在学*时要注意方法,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问题,形成学*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实践。

  同时,用适当的和理解的方式,对自己*时的学*情况做积累性的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成学*文件夹,这样不仅可以作为自我学*的评价,还能帮助自己认识学*的实力、缺点、倾向、*惯以及下一步的学*需求。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以优化教学。

  “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的楷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

  高质量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4

  我校的这次培训学*活动包括知识为前提、情感为动力、思考为钥匙和能力为形态。下面我想就知识为前提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中国教育名家窦桂梅曾说过这样让人深醒的话: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静心钻研。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们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而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读书。读书这么重要,数学教师读什么书呢?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阅读作为教师要阅读的教育教学书籍之外,还应读数学本专业的.相关书籍、读读关于数学发展史的书籍。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的阅读还有很多,就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教师才能底气十足地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读书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也定能改变我们人生的终点。让书之香韵像春天里鲜花之芬芳一样萦绕在身边,这不是我们老师应该追求的人生最爱吗?读书、思考、借鉴、成长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5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细致,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有所欠缺,这给教学带来一定挑战。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动起手”。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头看黑板,动手做练*。作为生物老师得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对学科失去兴趣。为此,总结到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积极性以下几种方法: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让学生走出题海。要**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一般来说,在学*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题,手中的资料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

  提高教学质量,除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上有困难的学生,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高中生物学科具有科学性,按照生物科学史的发展顺序进行编排,不再像以前那么系统化,结构化。另外一个是逻辑性,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轻重难易把握得当。还有就是开放性,生物教材不再是长篇大论,而应该是话题,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通过对话题的了解和探讨。所以,教学过程中对课本的熟悉度也非常重要,通读并且融会贯通,思考怎么讲。经常听课,向前辈学*,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学*前辈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无论如何,作为实*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思考,争取快速成长。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9)

——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精选五篇)

  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一、现状分析

  1.生源情况: 枣庄二中地处枣庄市所辖最小区县台儿庄区,服务人口28万人。*几年,每年招生1100名,而报名生源在1400名左右,每年招生分数在440分左右,超过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均为个位数。

  2.师资情况:教师队伍缺编严重,学校自行招聘的教师工作不稳定,无编的青年教师一个接一个考调出去,学校成了培育优秀教师的试验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约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优势与潜力:枣庄二中拥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和优良的教风、学风,师生拼搏意识强,教学改革风气浓郁,三六五课改、分层次教学已成为学校亮点。台儿庄古城建设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明年九月,学校将完成搬迁,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我们将抓住机遇,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年目标

  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重点工作,研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建立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教育质量激励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和训练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努力完成“三项任务”,实现“一个目标”。

  三项任务:一是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二是完善课改,注重实效,落实课堂教学提升效益的主渠道。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一个目标: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学业水*考试比上学年合格率提升5%,优秀率提升10%。

  三、总体思路

  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两个提升,提倡三个抓好,做到四个有效,严格五项管理。

  围绕一个核心,就是把提高质量作为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的核心任务。

  坚持两个提升,就是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的提升。

  提倡三个抓好,就是提倡全体班子成员一是静下心来抓好管理,二是潜下心来抓好质量,三是沉下心来抓好落实。

  做到四个有效,就是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辅导。

  严格五个管理,就是严格领导班子管理、教师队伍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常规管理、教育资源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研究,扎实推进课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四、保障机制

  1.落实“六制四清三达标”制度,全面提高管理质量。首先,学校教学质量“一把手”责任制,坚定不移地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和质量的核心意识。其次,教学质量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直接责任制,实施科学管理和指导,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第三,年级教学质量责任制,责任人为包级干部。第四,学科教学质量责任制,责任人为学科备课组长。第五,班级教学质量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责任制。第六,教师个人学科质量责任制。这样,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班主任作为学校工作“终端”管理者、落实者的作用。二是落实“四清”管理,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单元清。要求师生向每节课要质量,利用自*课、错题集,实施学生“日反思”,努力做到学*内容自查、自纠、自清。任课教师和年级组精心组织“三达标”考评。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研修培训模式,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利用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暑期培训、远程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教学与管理水*。二是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级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三是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强化教师教研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教研、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赛课、评课、研讨交流,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和课堂教学能力。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紧紧抓住质量这一生命线,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好分层教学,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要关注所带层次学生的“最*发展区”,使他们“站起来能摘到桃子”,从而为学生的学*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奠定基础。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注重鼓励性,学科在制定“堂清”“日清”“周清”“单元清”目标时,通过分层练*,设置不同“阶梯”,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4.加大评价奖惩力度,全面提高教学与管理的积极性。一是进一步优化奖惩办法,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教学与管理过程的精准性、实效性,促进教学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二是完善评价机制,落实末位淘汰,及时兑现奖励结果,提高教师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面对高中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将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寻找差距,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沉下身去,静下心来,从现在做起,从细处着手,向教学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充分挖掘师生潜力,创新工作,锐意进取,力争下一年度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大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根据高一年级实行文理分科后的具体情况,正确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并提升高考科目的学*成绩,是高一年级所有教师共同的目标和课题。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和能力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一、风气先行,纪律保障

  良好的风气是集体进步的保证。从教风到学风,再到班风,直至形成整个年级的优良风气,是我们完成集团“166”任务的保证。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大成中学“教书启智,育人铸魂”的教风入手,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内化为每个教师工作的动力和行为规范。并以此带动“锻造自我,奋勇争先”的优良学风的形成。在学生中营造以刻苦学*为荣,以成绩优秀为荣的良好氛围。欲达此目的,必须以纪律作为保障。纪律是每一堂课的保障,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安全员和管理者,每一堂课的老师就是这个课堂的管理者,必须承担安全责任和纪律管理责任。 高一教学质量提升领导小组

  组长:李学彬

  副组长:陈建波(负责高一教学质量提升管理)

  卓泽震(负责高一德育教育提升管理)

  组员:各处室(指导协调) 年级组(严格管理,狠抓落实)

  二、确立明确的目标

  年级目标:年级以各班学生人数的25%作为一本培养目标,以学生人数25%作为二本培养目标;剩余人数作为三本或专科培养目标。

  班级目标:各班以相应比例的人数为相应层次的目标,并对各层次目标的学生建立跟踪机制。

  学生目标:学生个人必须制定自己的目标,允许学生个人目标高于班级目标,以促使他们能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班主任要督促学生按各考试阶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成绩目标,来作为要求学生的依据。

  三、教学过程管理

  (一)、抓备课

  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要求教师把课上成有质量的课,把功夫下在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力争做到:

  1、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整体把握教材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和能力水*,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2、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让学生共享所有教师的智慧。

  (1)两个人以上的学科都要固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全面开展集体备课。(要求不能占用学生正常上课时间)。

  (2)每次备课要讨论要上课的内容、重点、难点、热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教学策略。做到集思广益,把教师个体的认识纳入到群体的智慧之中,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有实效性,制定的方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次反思。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二)、抓上课

  1、上课要针对学生实际,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坡度要小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高一要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确保高二提前进度,高三有足够的复*时间。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到明白,记住,会用。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同时要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2、设置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抓好基础依然是最重要的。

  (三)、抓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综合练*要有整体性。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批改和讲评。要在教新课前把上堂的作业讲评好。要重点讲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典型问题。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巩固讲评的效果。有的学生的错题教师没有讲评到的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错题要重复训练。教师要督促学生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带普遍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随时收集起来,建立错题集。过了一段时间再训练一次,重复训练时既要有原题又要有变式题,做到触类旁通。

  年级组定期配合教务处进行作业检查,检查结果与教师个人教学业绩挂钩。

  (四)、抓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在作业反馈的信息之后进行。分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集体辅导主要针对全体学生中存在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途径。个别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抓综合学科

  文理分班后,综合学科的科目减少了,学科权重却增加了。我们要在一如既往地抓好语数外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抓好文理综合科目的教学。因为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提升。综合科目成了学生成功的关键。综合科目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升学的档次,甚至会决定学生能否升学。因此,从高一开始,必须抓紧综合科目的教学。一是各科教师要根据高考考纲把握好知识点,把高考意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各学科要有综合意识,要指导学生在综合练*时,科学配比时间,并指导学生进行速度训练,避免综合试卷做不完的老问题。年级组将从高一下期开始,逐步组织综合学科合卷适应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三是根据文理科的不同特征,文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学*方法及解题技巧;理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分析演绎、迁移运用的方法及解题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成绩。

  (六)、抓考核

  根据现有考核,本期加大高中期末教学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差距,真正体现“优绩优酬”。

  四、加强考试管理

  年级组配合教务处考试,进行严格的考试管理。

  (一)考试设置:

  1、大型考试:按照学校教务处的安排,共有4次大型考试,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

  2、基础知识过关考试,安排在每大周归宿假返校后的晚上,时间90分钟,由教务处安排监考人员,年级组安排考试科目。

  3、单元(章节)强化训练,安排在每个学科的每大周的第一个晚自*的第三节,时间安排70分钟。由各学科自主命题。

  (二)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分三种情况进行。

  1、学生分析,这既是对老师教的评价,对学生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分析学生在各学科间的不*衡性及同学科前后不同时间的波动性,以利于教师和班主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促使学生各个学科*衡、*稳发展。尽量避免学生掉队。

  2、教师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对症下药,个别指导。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便于查漏补缺。

  3、年级组分析,重点解决各班级学生各学科学*上的不*衡性,及各班级在质量上的不*衡性。利用教务处综合分析资料,向全体教师通告全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同时,要重视试卷的讲评,讲评要有足够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一般可采用诊断性讲评、发散性讲评、延伸性讲评等形式进行。

  (三)、为了增强考试的客观性,与其他学校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比较,每学期至少一次利用外面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

  (四)、开设学科大讲堂。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学科讲座,解决部分学生学*吃不饱的问题。

  (五)、加强应试方法与考试心理的辅导。学生对高中考试的方法、时间安排、做题先后、难易取舍都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利用试卷评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和考试成绩。指导他们适应高中频繁考试的现实,做到在题海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五、加强人文关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全体教师要做的关爱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和学*情况,加强沟通,提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让爱充满课堂,充满学生的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质量立校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误区;摆脱“学生苦、教师累、效率低”的现状;实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升、学生减负”的目标。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研究;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即教师教研水*明显提高;学生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课堂实效价值明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决不随意增减课时。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正副校长、教育主任、值周教师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课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组织教师评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上有困难跟不上。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

  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3、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五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并在教师工作量化评分中扣分。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学校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进步奖活动”,凡学*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并在学校大会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学校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全力推进课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管理人员严格把住五关:

  (1)备课关;

  (2)上课关;

  (3)作业关;

  (4)检测关;

  (5)评价关。

  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3、全体教师结合本学科实际全员参与,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促进全校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的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教育局韩局长在靖远县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局副局长朱永贵在靖远县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北滩镇教育管理中心李主任的部署安排,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136”教学模式有效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发展,全面落实“五年成农村示范”战略目标。

  二、目标与任务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评价方式。通过开展活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期目标。

  本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科*均成绩在全镇排名前10名是底线。其中一年级一班,二年级一班、二班,语文要力争

  前三名,数学力争前五名;三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六年级一班语文力争前三名;一年级二班、三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语文力争前五名;三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数学力争前三名;三一班数学,一二班数学,五二班数学,六二班数学力争前五;三年级英语力争前五,四一班英语力争前三,四二班英语力争前五,六一班英语力争前五。所有班级品社及科学力争前五。

  2.长期目标,力求通过一至两年时间,学校整体成绩稳居全镇第一。

  三、情况分析

  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1.家长对子女受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学校教育要求。

  2.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深入了解不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部分教师工作态度欠端正,责任性差,课堂上只管自己讲,学生能不能接受,接受了多少不管。

  4.教师的课后辅导、单元测试、作业批改等过少,对知识的巩固不够。

  5.对教材的钻研、挖掘不够,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

  6.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少,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家访过少,没有很好地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8.教师的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重报酬多,讲奉献少。

  9.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适应新课程发展需要。

  四、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2、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

  3、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明确教学质量具体责任分工,建立激励机制,公*、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

  4、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二)全面推进“136”教学模式

  1、把功夫下在课前,扎实做好先学环节

  各科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下发先学单,高年级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情况自行设计先学单。先学环节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2、把力量放在课内。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3、把补困加在课后,特别是要做好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很差的学生的个别指导。

  4、切实加强学*小组建设,通过小组内小组长的管理,其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扶、促进后进生、学困生的进步。为了充分促进学*小组建设,增强合作学*意识,加强团队意识,促进共同进步,学校决定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每学年开学典礼上对每个班级*均分第一名的小组进行隆重奖励。

  (三)、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推动教学。

  1、扎实开展好校内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并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和导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共同提高教学水*,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2、把教学活动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以检评为载体,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提高教学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学校努力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有效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五)认真开好质量分析会,制定相应的策略。

  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切实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扶差促优,促进学生成绩全面提高。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层次目标。 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不同层次学*目标设置为具有层递性的问题,辅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2、尝试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的核心是基于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构建学生学*可能性与教学要求间的适应度。分层次教学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任务、目标的层递,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六)努力搞好家校配合。

  教育好一代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认真、细致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外,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多进行家访,学校认真开展好教学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到校听课,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学*、思想表现等情况,家访要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帮助家长通过正确的途径,配合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同时可以利用自媒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利用自媒体作个别辅导等。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学校校长为为组长的提高教学质量领导小组,由学校副校长、教务主任担任副组长,组织全校教师深入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事关学校发展的高度认识。

  2.强化师德、整顿教风。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强化教师道德意识,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主人翁”作用,集中一切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之中,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3.落实责任,科学管理。实行校长与分管领导、教研组与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责任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新问题。

  4.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狠抓措施落实

  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全体教职员工应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发展实际,在查思想、查学*、查工作、查纪律、查服务的过程中,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多分析问题的成因,仔细研究改进措施,提出整改意见。切忌避重就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努力做到“把准脉”、“下对药”,进行全方位的“调理”和“治疗”。

  解决问题是查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在解决问题中转化思想**的成果,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科学发展。应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立足实际,有的放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扫清障碍。

  采取实打实的举措,狠抓措施落实。切忌浮皮潦草、敷衍了事,确保活动出成果、见成效,把遇到的问题一件一件地完成,一项一项地落实,努力做到精心组织策划,突出重点难点,全力以赴攻关,不断呈现亮点。

  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将期末考试成绩全镇排名作为绩效考核的最主要依据。

  回顾过去,我们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展望未来,虽然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主阵地的思想不动摇,只要我们坚持落实教学常规和教学评价机制管理不动摇,坚持提高教师素质和教科研水*不动摇,我校教育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再上新台阶。

  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深化课程改革,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和谐、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促使学校增强质量意识,规范学校管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快规范化、特色化学校创建步伐,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面向全体学生,坚决杜绝以各种名义举办的“补*班”等。

  3、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和*惯养成,加强音乐、美术、体育、写字等课程的教学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学科合格率不低于96%,其他学科全部合格,每年质量抽测的年级总评要进入全县前六名。

  5、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为科学决策、考核奖惩提供依据,其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6、奋斗目标:

  (1)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2)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3)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四、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三是学生行为规范及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二是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做好五项服务:一是为学校教学决策服务;二是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三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四是为教师教学服务;五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五、具体工作

  (一)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一是在开学一周后进行教案检查,促进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二是坚持领导深入课堂听课,结合上学期教学技能大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抽听部分老师的课,通过听、评、研(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并让全体教师参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促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

  三是不定时抽查作业批阅情况,针对教师中存在的作业量大,批阅量少等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普遍抽查,扼制因个别人而影响学校教师整体声誉的行为。

  四是经常检查学生的教辅资料情况,坚决杜绝乱订资料现象发生。五是严格按课表上课制度,杜绝让课、缺课现象,切实保证教学秩序的正规化。

  (二)规范教研工作。

  本学年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严格教务处统一安排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好教研活动。

  二是要求各教研组制定出详细的教研工作计划安排,从时间、内容、场地、主讲人四个方面力求保证,要形式多样、针对性强。

  三是各组教研计划制度以后,在每次活动前教研组长要对主讲老师的讲稿进行审查、指导、完善,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

  四是开展网络教研,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向县教科研网站提交最少一份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课堂评价等文章,以填补我校在这方面的空白,期末教务处进行登记,并纳入量化考核。

  五是把大、小教研有机结合,要有主题、有记录,建立档案。

  六是严格教研考勤制度,确保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七是以活动促教研,开展优秀论文、教学反思、课件评比、优质课评比等。

  八是改革教学设计,要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突出“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人”的新型理念。

  九是着力学*郑局长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的精神,学校要在这方面制定出切合我校实际的工作方案,从组织保证、措施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十是依照中心校加强师德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我校师德教育方案,加强师德建设,要把师德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

  (三)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特别是*两年我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国家投入在不断增加,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千方百计确保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以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入手,从抓课堂质量入手,从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入手,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毕业班学生的学业水*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社会性展示,它的影响之大、辐射之广,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如何保证每届毕业班学生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的课题,开学后,我们要会同教务处和六年级组认真进行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提交校委会进行讨论,以确保六年级学生能有一个优异的学生成绩。让家长满意,让各村群众满意,让学生满意。

  (四)做好教育创强工作。

  学校要在加大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教师队伍三大建设的同时,还要对义教档案、教学档案、留守儿童档案等各类档案资料严格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重新整理,规范归档,并做好相关资料的续建工作,此项工作力争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五)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以师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本校教师队伍新面貌。

  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加大绩效考核中教学质量考核比例,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是启动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计划,打造名师群体。

  四是以打造“学*型学校”和构建“学*型教师”群体为目标,实施老师专业发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五是加强校长和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作用,深入一线,领导、指导教学工作,研究教育教学,当好教师的带头人和领路人。

  六是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七是建立健全一切活动档案资料,做好过程性资料记录。

  (六)健全监测体系,质量是教育之本、立校之本,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和教学考核奖惩制度,学校与教职工之间要签订质量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七)加强阶段性教学目标测评,组织安排好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考试,并按期上报成绩。

  (八)做好各年级教学质量随机样本质量抽测。

  总之,我校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的观念,咬住“质量”不放松,盯住“实抓”不动摇,鼓实劲、做实事、谋实效,为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推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份(扩展10)

——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用五篇

  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xx〕18号)要求,巩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积极成果,为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现决定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十四五”期间,高举公益性旗帜,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设置为引领,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标尺,促进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通过打造一批医疗技术顶尖、医疗质量过硬、医疗服务高效、医院管理精细、满意度较高的公立医院,推动我国公立医院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到2025年,初步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相适应,与居民健康新需求相匹配,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优质高效的公立医院体系,为落实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重点建设行动

  (一)建设高水*公立医院网络。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在“十四五”时期围绕重大疾病、医学前沿、*台专科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含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含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含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设置和管理工作,新建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千县工程”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县级中医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发挥公立医院在医疗联合体中的牵头引领作用。开展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中医医院特色发展,发挥中西医协同引领作用。到2025年,形成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公立医院网络,在疑难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数据集成、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加强特色专科、*台专科、薄弱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提升,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升中医内涵和疗效,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高难度手术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提供支撑。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薄弱专科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一批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国内外一流水*的优势专科,引领我国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区域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显著提升。

  (三)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深化医教协同,强化医院教学和人才培养职能,对接医疗技术、临床科研、医院运营等不同领域人才需求,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撑相应高水*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支撑公立医院实现医防融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打造高水*中医疫病防治队伍。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形成专科发展互相支撑、专业结构配比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尤其要加强负责医院运营、信息化建设、经济管理等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到2025年,基本建成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

  (四)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完善智慧医院分级评估顶层设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加快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等智慧服务软硬件,提高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落实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到20xx年,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均级别分别达到3级和4级,智慧服务*均级别力争达到2级和3级,智慧管理*均级别力争达到1级和2级,能够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到2025年,建成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服务区域均衡性进一步增强。

  三、能力提升行动

  (一)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各级质控中心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不断巩固。以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为指引,推进目标管理。实施手术质量安全、病案内涵提升等相关专项行动。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病案首页、医学名词、疾病诊断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实现“四统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加快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大处方审核和点评的范围,合理诊疗和合理用药指标不断改善。公立医院通过国家级、省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的项目数和通过率持续提升,不断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和检查资料共享。认真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落实依法执业主体责任。

  (二)实施患者体验提升行动。推动公立医院“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建立患者综合服务中心(窗口),推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预约诊疗、门诊和住院等一体化服务,形成公立医院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建立健全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多学科诊疗、日间医疗服务、合理用药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管理等医疗服务领域十项制度,中医医院深入实施“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行动,医疗服务指标持续改善。建立针对疑难复杂疾病、重大突发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救治与管理制度,形成患者接诊、治疗、转诊、管理的科学流程。不断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救治中心建设,构建快速、高效、广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以医联体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增强医疗服务连续性,将患者安全管理融入医院管理各个环节,实现持续改进。做好医患沟通,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

  (三)实施医院管理提升行动。提升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化水*,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凝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医院先进文化。明确公立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各岗位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形成分工明确、密切协作、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建立基于数据循证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耗材和药品入销存、物价、特殊医保提示、项目内涵、基本药物提示等全链条信息管理体系,实现闭环管理。以大数据方法对医院病种组合指数、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从定性到定量评价,提高效率、节约费用。探索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建设后勤智能综合管理*台,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审计机制,规范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优化医院内部辅助性、支持性服务流程,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确保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医院安防系统建设,提升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

  (四)实施临床科研提升行动。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对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瞄准精准医学、再生医学、人工智能、抗体与疫苗工程、3D打印等,有效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强化科研攻关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支撑作用,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协同,科研成果服务临床和疾病防控一线。完善医学创新激励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批高水*的医药、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支持公立医院牵头或参与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要充分认识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公立医院要把握发展契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结合现状加强统筹谋划,明确阶段目标,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建立评估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形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进行年度评估。评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上为主的方式,避免增加基层负担,评估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布。

  (三)同步推进改革。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在抓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问题。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和医联体建设,解决分级诊疗体系和医联体建设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挥绩效考核与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的协同作用,形成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合力。

  (四)做好总结宣传。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对工作成效的宣传,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发展指数年度评估结果,对高质量发展的医院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公立医院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办公厅关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xx〕43号),全力推进我市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举公益性旗帜,突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提升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争取用5年时间,努力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转向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辽源提供有力支撑。

  二、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

  (一)加强市级公立医院建设。

  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市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力争实现市级设有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以市区为规划单元,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网格,组建由辖区内的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的医院(含社会办医院、中医医院)牵头,其他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为成员的城市医疗集团,统筹为网格内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各医院结合实际建设优势专业专科,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市卫生健康委)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对口帮扶,力争每个县设有1家二级甲等县级公立综合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逐步覆盖全市50%以上的县。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发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加强县级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做实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办中医院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率达100%,形成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市卫生健康委)

  (三)建立医防融合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快推进传染病、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专业类别市级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公立医院重点加强疫情救治能力建设,发生重大疫情时能够迅速实现功能转换。在市级选择1家综合医院针对性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设置1家传染病医院,对现有独立传染病医院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设备升级。县域内依托1家县级公立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业务融合的合作机制。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建设一支高水*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排名不分先后,按部门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一)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依托五大医疗中心,培育一批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省市一流水*的优势专科。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域内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建设一批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老年医学科等临床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提升,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高难度手术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提供高技术支撑,提升区域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支持力度,加强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市卫生健康委)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动医疗服务流程,以质量安全优先为医疗服务导向,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三级网络,形成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管理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的互动和联动。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对标绩效考核体系,对医疗质量控制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全面评价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院建立良好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体系,围绕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绩效五个要素,加强质量管理与改进。开展公立医院等级评审,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医疗技术水*和服务质量。强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数据评价工具的应用,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管理,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质控监测系统。(市卫生健康委)

  (三)推进医疗技术科研攻关。

  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对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前沿,聚焦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产出。强化科研攻关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支撑作用,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协同,科研成果服务临床一线。建设和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台,支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中药新药、民族药、中医药健康产品研究。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医疗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

  (四)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落实国家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全市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和符合条件的专科医院均要开展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占手术量的比例逐步提高。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开展诊间(床旁)结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服务。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治融合理念,建立医防融合新型服务模式。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市卫生健康委)

  (五)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严格落实药品追溯制度,以“互联网+电子处方”模式,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

  四、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一)创新运营管理体系。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核心业务供给效率,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益,实现医疗成本、医疗质量双控制。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市卫生健康委)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推进所有经济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增强公立医院预算收支管理意识,提高预算资源利用效率。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医院预算绩效考核范围,强化绩效考核导向,推动落实公益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卫生健康委)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坚持公益性原则,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运营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实现医院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控制、会计控制、**采购控制、信息公开控制等,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促进公立医院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不断提高。加强公立医院智慧后勤建设,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市卫生健康委)

  (四)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转型、管理模式转变,促进收入分配更科学、更公*,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公立医院主动加强和改进医院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市卫生健康委)

  (五)加强执业行为监管。

  公立医院要加强行业自律,对本机构依法执业、规范服务、服务质量和安全、行风建设等承担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严守法律法规,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考核,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服务质量和安全、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绩效考核等内部管理机制,自觉接受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健全综合监管结果与公立医院校验、等级评审、医保定点协议管理、重点专科设置、财政投入、评先评优等的挂钩机制,以及从业人员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结果与职称聘任、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绩效分配等的挂钩机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记录、公示和预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市卫生健康委)

  五、激活公立医院发展动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落实《吉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吉林省试点县市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总量控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吉编发〔2013〕43号)精神,结合我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制定我市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二)改革薪酬分配制度。

  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适应我市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合理薪酬待遇,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服务群众积极性。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在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基本医保支出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医疗服务水*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对高层次人才聚集、公益目标任务繁重,承担科研、教学任务以及需要重点发展或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优秀的公立医院,以及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医院,予以适当倾斜。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可继续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可结合本单位实际,自主确定其他更加有效的分配模式。医院可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充分发挥各项目的保障和激励作用,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待遇。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

  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医德素养的培养,强化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让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践,培养职业认同感。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强化早跟师、早临床学*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推动护理岗位科学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探索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落实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有关政策精神,探索在岗位设置合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公立医院试点自主开展高级职称评审。(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水*。建立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五)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探索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的付费标准。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六、加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

  (一)践行公立医院办院宗旨。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流程、深化内涵,创办有温度的医院。建设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医务人员队伍,塑造行业清风正气。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市卫生健康委)

  (二)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党对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医院文化建设,在公立医院打造红色阵地。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市卫生健康委)

  (三)关心关爱医务人员。

  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学*、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鼓励公立医院通过设立青年学*基金等多种方式,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医务人员感受到实现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受到尊重的职业荣誉感。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市卫生健康委)

  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坚持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公立医院党委等院级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医院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在公立医院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市卫生健康委)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和院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市卫生健康委)

  (三)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

  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合理设置医院党建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健全医院内设机构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推进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市卫生健康委)

  八、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要加强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把握发展契机,结合现状加强统筹谋划,明确阶段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落实工作责任。

  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

  (三)落实投入政策。

  各级**要切实履行公立医疗机构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六项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四)加强舆论引导。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挖掘典型,加强对工作成效的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开展政策解读,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

  为深入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18号)和《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办发〔2022〕13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推动我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高举公立医院公益性旗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引领,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标尺,促进全市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深入推进“三明医改”经验在荆门落实落地,全面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全力打造“荆门模式”;创建一批全省乃至全国高水*的优势学科,建成一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临床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建成一批不同层次的高水*数智化公立医院,形成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区域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为骨干,其他高水*市、县级公立医院为支点的公立医院网络,推动全市公立医院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建设健康荆门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共谋划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73个,其中市级42个、县级打包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42.82亿元。建立全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库,分批分年度组织实施。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1.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市级层面,坚持高水*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服务定位,重点推进市传染病医院、市一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二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市中医医院中医保健康复大楼、市妇幼保健院妇儿健康大楼等扩容项目建设;力争2—3年内,建成市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一医院综合医疗中心、市二医院专科专病特色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中医医疗和康复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中心等“五大中心”。县级层面,重点推进京山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并新建传染病大楼,以及沙洋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东宝区妇幼保健院大楼、掇刀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等扩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市县共建”,帮助县级医院建设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巩固钟祥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推进京山市人民医院和沙洋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

  2.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医联体(医共体)综合管理办公室、资源调配部、质量控制部、公共***、信息化***、财务部等“一办多部”职能管理部门,在持续深化“人财物”紧密运行机制建设基础上,围绕急诊急救、慢病管理,构建整合型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急诊急救方面,以龙头医院为主导,着力建设市县两级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规范化救治单元(站),形成全链条无缝对接急诊急救网。在慢病管理方面,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导,以慢病管理及“323”攻坚行动为载体,建立健全各类高质量慢病管理中心,由龙头医院统筹专科医师、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卫医师、乡村医生等医疗人才资源,实行按病种分类签约服务和管理,每个专科医生包联多家慢病管理中心、若干个村卫生室,建立“1 N X”的防、筛、管、治、研一体化服务体系。支持市中医联盟、市妇幼保健联盟建设发展。

  3.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以市传染病医院为基地、公立医院传染病区为枢纽、发热门诊为网点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构建“市区一体、市县协同、部门联动”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心城区打造“10分钟急救圈”,县(市)打造“30分钟急救圈”。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

  (二)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4.建立健全财政保障长效机制。坚持公益性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公共服务等投入保障。逐年提高财政对公立医院人头经费的补助标准。

  5.深入推进人事编制制度改革。推行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动态调整,在核定的总量内,逐步将行政后勤人员占比减少至15%—10%。允许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创新设立特设岗位,建立人员竞争上岗、择优上岗、优胜劣汰、岗变薪变等机制。用足用好编制资源,按照“保基本医疗、保公共卫生、保学科引领”原则,通过省级考务*台统一公开招聘,或通过专项招聘、人才引进等形式将引进培养的人才纳入编制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统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

  6.深入推进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支持公立医院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鼓励对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制度,建立以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病种分值)、CMI(病例组合指数)、RW(DRG与DIP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满意度等为关键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落实工分制、信息化、公开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全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7.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改革。编制、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积极支持高端医学卫生人才引进,在其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在市卫健委设立医学卫生人才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引导资金支持,市直公立医院引进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的费用从医学卫生人才专项资金中列支。做好三级甲等医院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工作,按国家、省统一部署适时扩面。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评价业绩水*和实际贡献。落实服务基层制度,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

  8.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启动基本医保DIP付费,确保2023年1月起正式运行,2025年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按DIP付费实现全覆盖,按DIP付费的住院费用比例达到70%。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DIP付费方式,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完善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运行机制,全面推行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进一步拉开市、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差距,引导群众选择性就医。及时跟进落实国家、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

  9.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支持公立医院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比重。加强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对普遍开展的通用项目,管住管好价格基准;对技术难度大的复杂项目,尊重医院和医生的专业性意见建议。简化新增价格项目申报流程,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

  (三)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10.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立完善省卫生健康委、市人民**“省市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机制,3—5年内,建成以市一医院为主体的骨科、儿科、重症、呼吸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以市二医院为主体的肿瘤、精神、传染病、心血管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11.打造专科专病协同错位发展“荆门样板”。市级层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重点发展急诊急救、重症医学、生殖医学、肿瘤、精神等专科专病;市中医医院重点发展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市妇幼保健院重点发展妇幼保健、妇科、产科、儿科等专科专病;依托市级医院建立全市专科专病标准化诊疗体系,“五化”(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机器人化、影像介入化、诊断分子化)引领学科建设,发展影像AI诊断、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专科专病核心技术,以专科专病建设带动学科进步。县级层面,通过市级医院专科专病“品牌、技术、管理”*移,形成市、县专科专病联盟,推动同质化发展。到2025年,建成1个省级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再创建3—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6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0个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00个基层特色专科。

  12.打造多学科融合优势学科集群。按照“共建共享、效率优先”原则,依托市级三甲医院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肿瘤防治中心、精神康复中心、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心脑血管防治中心、运动损伤和康复医学中心等多学科集群,与其他市、县级公立医院建成专科协作关系,形成布局合理、技术较高、特色鲜明的学科集群发展新局面。支持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示范单位、国家级卒中中心示范单位、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

  13.打造一体化综合诊疗服务品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打破学科、专业、学组之间的条块分割,推广MDT(多学科诊疗)、无痛诊疗、整体护理、快速康复、“一站式专病诊疗”“日间手术”“互动式”慢病管理等新型服务模式。建设以市级医院为引领、县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学科协同发展模式,县级医院聚焦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向上对接市级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向下辐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基层示范性健康管理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发展基层临床药学服务,树立基层中医药特色服务品牌,整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级。

  14.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标杆。支持市中医医院建成国家三甲示范中医医院和全省有影响力的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医养结合”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心。支持市县级两级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建设,推动提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深度实施名师、名医、知名中医工作室“三名”工程,推进中医药服务传承创新。大力推广中西医综合、多专业一体化诊疗等模式,依托市中医医院、钟祥市中医院建设省级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研究中心。到2025年,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分别达到3个、30个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均达到20项以上,培养或引进10名以上省级中医名师、30名以上优秀中青年中医学科带头人,建设30个以上知名中医工作室,培养30名以上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人。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规范化国医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10种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15.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梯队。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万名校友资智回荆、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特聘、招硕引博和大学生引进“五大工程”。坚持“医教协同、外引内培并重”,建成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强化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创新现代师承教育模式,加强多学科协同特色人才培养。以学科专业化布局为导向,构建“分类评价、多维考核、分层支持、逐级提升”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到2025年,力争培养或引进紧缺急需领军人才10名以上、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30人左右,培养科研骨干35名以上、实用骨干210名以上,每年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50人左右,托举有望冲击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的实用型、科研型和管理型人才。

  16.打造临床科研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聚焦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领域,集聚市级三甲医院优势资源,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复合型创新团队建设,用2-3年时间,建成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临床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打造集临床研究型诊疗*台、产业导向型科技*台、数据密集型支撑*台为一体的“宜荆荆”转化医学中心及研究院,搭建科研患者AI筛选系统、抗肿瘤药物评价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研究数据采集和稽查等全流程自动化。到2025年,力争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以上,省级科研项目立项50个以上,年均立项科研经费不低于400万元,转化科研成果10个以上。

  17.打造“三位一体”数智融合现代医院。大力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所有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全部达到6级水*,二级公立医院达到5级水*。做实预约挂号、扫码就医、报告查询、健康教育、互联网医院等线上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打造掌上医疗健康服务圈,预约诊疗比例逐步达到年门诊人次的70%以上。改造升级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台,建设全市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引入5G技术开展全市医疗机构检验检查互认、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借助智能化诊疗支持设备和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建立贯穿各诊疗环节的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以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智能被服管理系统、智能设备监控系统、智能能源管控系统等医院“智慧管家”。

  (四)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18.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建立整合型医院运营管理监测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数字化驱动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基于大数据、云*台,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不同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时间消耗标准、费用消耗标准、药品消耗标准和耗材消耗标准等,对每医生CMI、成本产出、时间消耗等指标进行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

  19.加强全面预算和内部控制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项目执行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加强全流程成本控制,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着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推广后勤一站式服务,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全市三级公立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全省中位值以下。

  20.加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落实公立医院内部人事管理、中层干部聘任、人员招聘和引进、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等经营管理自**。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医联体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五)塑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21.推进优秀医院文化塑造行动。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院训、愿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22.推进伟大抗疫精神弘扬行动。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

  23.推进清廉医院和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融入医院建设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24.推进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行动。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坚决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25.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行动。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完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畅通医患沟通渠道,构建和谐诊疗和执业环境。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26.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制定完善公立医院章程,以章程为统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27.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和院长,党委**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实施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四、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任组长,常务副**、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副**任副组长,市委、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荆门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重大政策、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在市卫健委下设办公室,市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在卫健系统层面成立荆门市医院协会,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搭建交流*台。

  (二)凝聚建设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督促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扎实组织实施。

  (三)强化政策支撑。各相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围绕组织保障、财政保障、人事编制、绩效薪酬、药品供应、价格机制、医保支付等重点领域,积极对接国家、省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促进荆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四)落实资金保障。建立由各级**主导,***门统筹的资金筹措机制,落实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加快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五)确保项目安全。各地、各单位依法依规建立责任明晰、安全可控、能力完备、协同高效的项目安全保障体系,将项目安全与项目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确保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流程完善、万无一失。

  (六)严格绩效考核。建立准确反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水*的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本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评估、跟踪分析、动态调整。加强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等内容的动态考核,定期通报进展。

  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4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xx〕74号)和《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医改发〔20xx〕2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性和可及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健康泾源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全民健康水*为目标,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质量,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泾源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主导。强化**办医主体责任,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坚持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医改,**分管领导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明确县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等,加强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群众需求和改革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和实施路径,推动县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医防融合。坚持新时期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聚焦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治能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三)总体目标。

  通过持续努力,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域医共体下医疗综合业务均衡发展,县医院发展方式以提质增效为主,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医疗服务结构更加合理优化,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根本改善,全民健康水*得到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遵循《自治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xx年—2025年)》

  《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xx年—2025年)》《泾源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xx年—2025年)》,按照“常见病不出县、一般病在基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定位、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力争到2025年完成重点专科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住院量占比达到85%以上。

  (一)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1.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组建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医疗健康总院,明确功能定位,实行人员、财务、业务、信息、药械“五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2.实施县医院达标工程。县医院对标国家县级医院基本标准符合率达到85%以上,推荐标准符合率达到55%以上。

  3.推动医防融合发展。在县域医共体内开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物治疗咨询管理中心,引导医生、药品下沉基层;县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室,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提升院内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防融合发展。

  4.推动临床专科建设。县医院创建2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包括中医重点专科),加强急诊、感染、重症、呼吸、心脑血管、妇产、新生儿、中医等科室建设;每年遴选1个薄弱专科加强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持续提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服务水*。

  5.加强对口帮扶。完善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工作机制,加强与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疗中心、厦门市第一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石嘴山市人民医院、宁医大总院、固原市人民医院的交流合作,每年引进三级医院学科带头人到县医院进行驻点帮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高县医院诊疗服务能力。

  6.实施县人民医院急救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新建门急诊综合楼8600*方米,配备必需的诊疗设备,重点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救治中心建设。

  7.实施中医药康复提升工程。在县医院设置中医康复中心(科),加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建设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馆建设,达到县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药和中药房,妇幼保健院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有标准化中医馆,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目标要求。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编办、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

  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二)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8.提高便捷医疗服务。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预约诊疗服务制度;在县医院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基础护理,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探索开展社区延续护理服务、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试点;强化药事管理,确保药品使用安全;逐步推开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

  9.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依托固原市120调度*台和重大疫情院前应急转运体系,加强县医院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形成城市10分钟、农村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

  10.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台,实现县域内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综合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落实《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综合医院实现率达到90%;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实现电子病例和影像、检验、院感、物资、财务等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医院精细化的成本核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县医院电子病例应用达到4级以上标准、智慧医院达到3级以上标准;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为主体,依托“互联网+”,深化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例讨论等远程医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在全县所有村卫生室建成乡村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开展村卫生室星级管理工作,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委网信办、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

  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政策,依据公立医院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工作量、核定床位数等情况,加强人员总量及编制动态调整。深化公立医院“放管服”改革,充分赋予公立医院在内设机构、岗位设置、人员招聘、职称聘任、干部选用、业务发展等运营管理自**,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县域医疗健康总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编制分别核定,人员统筹管理使用。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合理调配临床医生、护理等人员结构,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县域医疗健康总院和公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委任制、聘用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牵头部门:县委编办、人社局、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医院

  12.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提高公立医院现行工资调控水*,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80%以上用于人员奖励,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控制在35%—50%。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在核定薪酬总量内,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不同岗位、不同科室、不同风险程度、不同工作强度、不同专业类别人员间薪酬要有差异。探索实行公立医院和医疗健康总院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年薪制,探索职工目标年薪制。在对引进人才(柔性)、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可以实行协议工资或项目工作制。

  牵头部门:县人社局、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财政局

  责任单位:县医院

  13.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加强与对口支援城市三级医院的合作交流,每年选派不少于5名业务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完成自治区分配的基层业务骨干到自治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研修学*任务。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加快培养一批复合型医学人才梯队。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县医院每年引进一名资深中医专家,建设“名中医工作室”;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基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和使用,每年组织对基层中医药人员和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20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开展10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强化老年、儿科、产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队伍的培养和护士规范化培训,建设一批高质量护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完善卫生人才职称晋升办法,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晋升政策,根据医疗机构发展需要和现有人才结构,科学合理设定岗位设置比例。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人社局

  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编办、财政局、科技局

  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14.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水*。支持医院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同时,动态调整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到2025年,县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达到35%以上。

  牵头部门:县医保局、卫生健康局、财政局

  配合部门:县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医院

  15.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额付费、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公立医院合理提供医疗服务、回归功能定位。探索开展医疗康复、慢性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按床日付费,探索建立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支付机制。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落实全区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政策,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根据考核结果按规定比例拨付并主要用于人员绩效,建立合理用药、优先使用中选产品激励机制。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

  牵头部门:县医保局

  配合部门:县卫生健康局、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四)提高医院运行管理水*。

  16.健全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章程》和核心制度,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人员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提高效能、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保障可持续发展。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发改局、医保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17.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县域医疗健康总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依据国家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以项目预算为基本单元,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对医院管理、资源分配、合理使用的有效约束,促进公立医院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完善公立医院全面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医院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社会监督。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18.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和重大风险评估机制,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院内审批、预算、资产、会计、采购、信息公开等环节控制,防范财务、业务、法律、廉政等领域风险。加强成本消耗关键环节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二级公立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分别控制在110元以下。推广公立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探索车辆、供应、餐厅、保洁等后勤保障实行社会化服务。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19.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按照国家二级公立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全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每年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组织开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社会利益、满意度评价等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偿、新增薪酬总量、主要负责人薪酬、职务任免等挂钩。县域医疗健康总院要建立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运行可持续、操作信息化、结果可利用,覆盖每个科室和职工的绩效考核办法,把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必备内容,把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和职工薪酬分配挂钩,推动公立医院以评促改、提质增效。规范开展妇幼保健院妇科、儿科等临床业务工作,提升全县妇幼保健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标准。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发改局、医保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五)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20.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挖掘整理医院历史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特色和名医传承、医德医风等,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树立典型案例、先进人物,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委宣传部、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21.强化患者需求服务。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理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宁夏公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xx年—2023年)》要求,实施居民健康“一码通”工程,提供预约诊疗、预约检查、预约住院、健康咨询、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在线诊疗复诊等全方位服务。在县医院实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为老年人、孕妇、儿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开设绿色就医通道。将慢性病药品下沉到基层,合理引导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开药患者到基层就医。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做好医患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医保局、市场***

  责任单位:各医疗单位

  22.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卫人发〔20xx〕13号)精神,落实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学*、工作、休息和政策性带薪休假制度,对确因工作不能休假人员,应适时安排补休,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和争先创优机制。落实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薪酬待遇。县医院要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实行医务人员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完善第三方调解和引导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解决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人社局、财政局

  配合部门:县***、司法局

  责任单位:各医疗单位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23.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自治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宁党办发〔2018〕63号),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党务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重大事项要经集体研究决定,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立**、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在公立医院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发挥各级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职能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指导工作机制。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24.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选优配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和院长。党委**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科学制定医院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

  牵头部门:县委组织部、卫生健康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配合部门:县委编办、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25.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切实发挥医院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科室,原则上党支部**兼任科主任,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医院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把医院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把好政治思想关、医德医风关、业务技术关。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26.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制。公立医院党组织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医院党委(总支、支部)**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也是医院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医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巡察制度,将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医院安全、意识形态等纳入巡察主要内容,作为医院等级评审、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

  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

  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编办、财政局、人社局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县委深改委全面深化改革考核重要内容,各部门要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以学*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为抓手,加强部门协同,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保障,确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落实责任分工。县卫生健康局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施工图、时间表,建立部门联*会议制度和推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全县各级公立医院要**思想、大胆创新、积极作为,进一步制定任务分工细则,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加快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督导机制。县医改办建立任务台账,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动态监测、定期通报。自治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将对全区公立医院实行统一考评。将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补助经费等挂钩。

  (四)做好政策培训。县卫生健康局要强化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培训和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宣传解读改革政策文件,让疗卫生人员充分了解改革,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营造全社会关心改革的环境和氛围,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为深入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推动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制定本行动方案。未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地市可参照本方案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坚持**主导,坚持公益性,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组织架构,逐步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的统一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县域内上下信息联通、医防协同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实现人民群众“头痛脑热在镇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15个地市70个县(市、区)基本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大部分县(市、区)的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全省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更加优质高效,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域内财政保障和医保支付可持续,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患者逐渐回流县域、下沉基层,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工作任务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加强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效有力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领导体制,由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医管委日常工作由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承担。县(市、区)**常务会议每年不少于两次专题研究县域医共体建设事宜。选优配强县域医共体领导班子。完善县域医共体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将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支持县域内社会办医疗机构主动联合社会办诊所等组建县域医共体,作为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县域医共体。(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有关部门配合,各市、县**负责)

  (二)实现人员统一管理。认真落实《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粤府办〔2019〕18号)关于统一人员管理各项要求和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县域医共体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拥有对各分院负责人的任命权。大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人员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到2024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内部人员统一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各市、县**负责)

  (三)全面落实财务统一管理。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印发〈关于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卫规〔2021〕9号)要求,建立县域医共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积极推进成本和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的统筹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到2023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财务统一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负责)

  (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省级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县域医共体结余留用资金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县域医共体人员薪酬或奖励。患者在县域医共体内部转诊医保起付线连续计算。各级医保部门要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工作,从事后稽核转为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管,对推诿病人、降低服务质量、转移医疗费用等损害参保人利益行为开展重点监督,动态监测县域医共体医疗费用、转外就医、基金运行等情况,设置预警阈值并开展数据分析,及时向县域医共体反馈信息并加强业务指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县域医共体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完善内控约束、绩效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监督、合作高效的利益共同体。(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五)着力推动总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大省市三甲医院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帮扶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总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进一步发挥总医院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县域服务体系整合为抓手,提升总医院专科能力,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百县工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总医院等各项行动紧密结合,以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中80%的总医院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18项运行指南,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串联,引导县域医共体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专科+全科”“全县域运作、上下贯通”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县镇一体化的分工协作、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七)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拓展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合理报酬,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到2023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全部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负责)

  (八)建立县域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域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防控体系。县域医共体要建立公共卫生统筹管理机制,各医院要明确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室,加强基层防控能力。要完善县域医共体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机制,上下联动,全专融合,提升县镇村一体化的慢病服务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县域医防协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疾控中心配合,各市、县**负责)

  (九)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各地要根据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际情况和县域内居民疾病谱,结合诊疗需求,按照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实施各医院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要通过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方式,下沉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推进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完成特色科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的门急诊量或住院(手术)服务人次、诊疗技术服务性收入,要分别达到该机构年对应指标总量的20%—40%。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中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建成1个特色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种资源共享中心在县域内全域运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各分院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培训。到2023年,基本实现县域医共体各分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格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一)加强药事同质化管理。建立县域医共体药事同质化管理机制,落实总药师制度。鼓励总医院建立审方中心,规范处方点评,实现药品的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加快药学服务下沉基层。加强合理用药同质化培训,加快药学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县镇远程药学服务,切实提高各分院药事管理水*和药学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内部全部实现药事服务质量同质化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医保局、省***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二)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激励制度,完善签约服务费、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允许总医院全科、其他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在各分院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医院要为家庭医生提供绿色通道,将30%以上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床位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要推动资源下沉,通过联合病房、联合门诊、远程医疗,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签约服务全过程。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高效性。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0%以上。(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三)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落实《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卫〔2021〕10号)要求,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省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院内制剂研发和推广使用。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积极作用,推动县级中医院协定处方在县域内统一使用,总医院可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中药制剂进行调剂使用。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学服务下沉至各分院,实现县、镇、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同质化。(省***牵头,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各市、县**负责)

  (十四)强化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加快总医院和各分院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助力落实总医院对分院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以及对县域医共体各类业务进行分析、监管、评价。依托省远程医疗*台,通过远程心电、影像、视频系统,实现专家远程会诊及诊疗指导,让县域内居民就*享受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提升县域医共体智慧管理服务水*,打造数字化、智慧型县域医共体,支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辅助诊疗、人口健康、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应用,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打造一批上下联通信息共享的数字县域医共体示范县域。(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负责)

  (十五)做实镇村一体化管理。各地要在县域医共体组织结构下,利用县镇一体化管理带动镇村一体化管理,按规定落实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公建村卫生站的法定代表人,落实对镇域公建村卫生站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到2025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70个县(市、区)形成更加优质高效的县镇村一体化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连续、综合、上下贯通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防融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级**负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制定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指导各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动相关重点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省有关部门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列入省乡村振兴及深化医改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各地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化医改等工作一并部署落实,加强统筹协调。要充分运用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定期通报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对真抓实干的县(市、区)和地市予以通报表扬,对建设进展落后的县(市、区)予以督促推动。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要结合实际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政策,统筹用好上级相关转移支付经费及本级财政资金,形成政策和财政补助的合力,按期完成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

  (四)加强宣传总结。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宣传的引导性和时效性,积极宣传推介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