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

日期: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4、学*生字:

  蕃(fán)颐(yí)濯(zhuó)淤(yū)涟(lián)

  蔓(màn)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名词“蔓”、“枝”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做动词。)

  (2)、香远益清(形容词“远”充当“香”的谓语,用做动词:远播。形容词“清”受副词“益”修饰,用做动词:显得清幽。)

  2、古今异义词:

  宜乎众矣(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常用义为:合适;应当。)

  3、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倒装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后面均省略介词“于”,前者相当于“从”,后者相当于“在”。)

  四、教师小结:

  《爱莲说》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本篇文章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讲究散句和骈句的交错运用,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一。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指名读课文。

  2、理清条理:

  第一段主要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描写它的形象,表明自己“独爱莲”的原因。开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总说花的可爱。然后分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及其原因,表明作者对花的喜爱与众不同,中心明确。

  第二段,揭示菊、牡丹、莲花的象征意义。以花喻人,在对爱菊者、爱牡丹者的品评中,慨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 2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二、 学*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提问式,讲授式等多种方式,结尾运用。

  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出示挂图,提问: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幅莲花图!(学生书前彩图对照)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例如你们书中提到的《咏荷诗歌五首,就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了莲花,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板书课题)

  2、作家作品简介:提问:(意识学生把书翻到P202)请你们结合书中注释,说说有关作者的内容?

  学生从书中明确后补充: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补充: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池中呢,建赏莲亭。作者也是在此赏莲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从中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提问:好!那么就请你们来告诉我,课题中“说”是什么意思?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4、学*生字:

  蕃(fán)颐(yí)濯(zhuó)淤(yū)涟(lián)

  蔓(màn)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名词“蔓”、“枝”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做动词。)

  (2)、香远益清(形容词“远”充当“香”的谓语,用做动词:远播。形容词“清”受副词“益”修饰,用做动词:显得清幽。)

  2、古今异义词:

  宜乎众矣(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常用义为:合适;应当。)

  3、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倒装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后面均省略介词“于”,前者相当于“从”,后者相当于“在”。)

  四、教师小结:

  《爱莲说》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本篇文章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讲究散句和骈句的交错运用,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一。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指名读课文。

  2、理清条理:

  第一段主要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描写它的形象,表明自己“独爱莲”的原因。开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总说花的可爱。然后分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及其原因,表明作者对花的喜爱与众不同,中心明确。

  第二段,揭示菊、牡丹、莲花的象征意义。以花喻人,在对爱菊者、爱牡丹者的品评中,慨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 4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二、 学*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提问式,讲授式等多种方式,结尾运用。

  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出示挂图,提问: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幅莲花图!(学生书前彩图对照)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例如你们书中提到的《咏荷诗歌五首,就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了莲花,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板书课题)

  2、作家作品简介:提问:(意识学生把书翻到P202)请你们结合书中注释,说说有关作者的内容?

  学生从书中明确后补充: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补充: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池中呢,建赏莲亭。作者也是在此赏莲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从中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提问:好!那么就请你们来告诉我,课题中“说”是什么意思?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 5

  一、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把握作品的主题,理解本文运用“托物言志”和“正反衬托”的艺术特色。

  2、通过品味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学*重点:

  “托物言志”和“正反衬托”的艺术特色。

  三、学*难点:

  如何理解作品写菊与牡丹的用意和作者为何对莲花的情有独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导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课题,创设氛围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我们要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欣赏。

  二、反复朗诵,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注意生字词的准确读音。

  2、学生朗读,检测自读效果

  3、老师范读,听配乐朗诵,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三、分组自学,交流讨论。

  1、分组自学要求:①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

  ②不懂之处,互相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3、检测练*

  1)、选出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谥蕃濯蔓亵涟

  A、yi fan zhuo man xie lian

  B shi fan zhuo man xie lian

  C yi fan di wan zhe lian

  D shi fan di wan zhe lian

  2) 、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A、蕃(多)濯(洗涤)亵(亲*而不庄重)

  B、染(沾染)妖(美丽而不端重)亭亭净植(植物)

  C、焉(助词)鲜(新鲜)宜(应该)

  D、噫(叹词)亭亭(耸立的样子)不蔓不枝(树枝)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与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花之隐逸者也

  B、水陆草木之花

  C、然虎之食人不常见

  D、马之千里者

  4)、翻译下列句子(略)

  四、品味赏析,把握主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出了莲花怎样的特点,反映了莲花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自由讨论)

  角度特点品质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

  形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品行端正

  味道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以上问题与表格打在屏幕上,并配以出水荷花的图片)

  2、作者表面写莲,其实意在写人,赞莲目的是赞人,这种手法是什么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综观全文,似句句写花,而意不在花;通篇无人,却字字写人。作者以花喻人,借莲自况,以莲的清逸来比喻君子的美德和节操。

  3、作者除了写莲花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共有几处写到?

  ——共有三处提到,请学生朗读。

  A、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予——莲——君子——同予者何人

  世人——牡丹——富贵者——宜乎众

  ①、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因为菊花不与百花争艳,而在百草凋零的季节里傲然凌霜,独吐幽香,它是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隐士的象征。

  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打在屏幕上,配以陶渊明的画像)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远离污浊的官场、喧嚣的尘世,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②、为什么说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因为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它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这在古书里不乏记载: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徐凝

  (打在屏幕上,配以牡丹的图片)

  这些诗文都描写了自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的空前盛况,充分反映了世人追求富贵、骄奢淫逸的庸俗世风。作者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③、作者为什么不爱菊花、牡丹,而偏爱莲呢?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可让学生联系周敦颐的生*事迹来分析)

  4、作品写莲的同时,还写了菊与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这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烘托了文章的主题。

  五、归纳小结艺术特色

  A)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B)巧用衬托,突出主题

  六、再次齐读,加深理解。

  七、拓展阅读,迁移训练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阅读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1)

——爱莲说教案 (菁华12篇)

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课型:语言自读涵咏课

  2.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二: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

  生:(略)

  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

  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三:

  师: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她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生答:(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现场调阅网上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句)

  师:同学们*时看的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难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注:三种“导语设计”根据课堂需要任选一种。]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作者借莲花来写人。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们结合“时代与环境资料”(打开多媒体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实践语言,*得语感

  1.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xx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五、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生长环境

  濯清莲而不妖——————————质朴

  不慕名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花之君子

  体态香气洁身自好

  香远益清————————————芳香

  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亮

  托物———————————————————喻人

爱莲说教案2

  设计思路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他们着眼全篇,品读结合,美文美读。让他们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感悟莲花的形象美,从而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教学目标

  1.美读、品读、背诵全篇。

  2.感受莲花的形象美。

  3.学*古人高洁傲岸的品质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疏通文意。

  2.学*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莲花图、采莲曲等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生互动,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谜底: )

  2.多媒体播放赏心悦目的莲花图、采莲曲。

  3.师: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又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

  二、出示学*目标

  1、齐声朗读。

  2、用心感悟。

  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

  1、释题、简介作者(学生结合课文导读回答后,师补充强调: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也可叙事)

  2、指名朗读课文,学生随时点评,教师适时指导

  3、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重点字词的读音及相关句子的节奏

  4、师生交流字音、节奏

  5 配乐自由朗读课文

  6 跟读录音,感受句子的节奏及语气的缓急轻重

  6、齐读。(男女分组朗读,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

  四、含英咀华,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五、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写莲高尚品质的一句话,并品读。

  2.结合莲花图,找出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分别填入绽放的花瓣中,并感悟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看莲花图,听采莲曲,在图画美、音乐美的氛围中,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

  4.感悟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感悟、讨论、交流)

  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点拨托物言志的写法)

  6.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点拨:隐逸者——逃避现实;富贵者——追求荣华;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 、清白正直)

  7.作者写“莲之爱”的同时又写了“菊之爱”、“牡丹之爱”,用意何在?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教师点拨:菊,正衬;牡丹反衬,更加突出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8.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全篇。

  六、回顾内容,拓展提高

  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用“我爱 ,因为她 ”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风霜,高洁傲岸。)

  七、联系自身,总结收获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到了什么写法?)

  八、板书设计:

  完整的莲花图,绽放的花瓣承载着写莲的七个短语。

爱莲说教案3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二、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三、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甚蕃(fán) 淤泥(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àn)

  亵玩(xiè) 隐逸(ì) 颐(í) 噫(ī) 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五、理解重点字词

  1、蕃 (多) 独 (惟独) 甚(非常) 而不染(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 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长藤蔓)( 长枝节) ——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 焉(呢) 予谓菊(第一人称我)(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 (畅通 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 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六、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 ——香远益清

  姿态 ——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 ——香远益清

  (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 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七、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八、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九、齐背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十、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爱莲说教案4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按"播放"键播放音乐,上课开始按"停止"键停止音乐,开始导入,语文教案-爱莲说详案。)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导入新课"键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回答,一律加以肯定)

  解说:莲花确实是诗意盎然的。历来就有许多咏莲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体裁作者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按放图像)

  1、 同学读"说"的介绍。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

  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2、(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

  教师补充: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三、前提测评

  在读课文之前,先请大家对照屏幕上映出的生词,把它在课文上画出来,并能正确朗读。(放注音,并请同学读,点"问号"播放"答对了",如答错了可点上面的小天使动画,可播放"不对哟"声。正音并全班读,注意"鲜"的读音,可用现代汉语组词来区别,并读一下该词所在)

  四、朗读训练

  1、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按"读"放课文录音)课文读完后,按"回目录"可回到界面。

  2、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课文朗读中有两个错别字,可让同学边听边找)

  3、请同学们轻声的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总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爱莲说详案》。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五、思考讨论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2、请同学来根据课文注释,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按图中书上的小按钮放图像,分页指名复述,并解释加点字)(解释课文的最后一页是巩固练*,如时间不够可跳过,直接按右下角的按钮即可进入下一步。)

  3、现在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这次我们请女同学来读第一段,男同学来读第二段,女同学的声音应当是清新悦耳,男同学的声音应当是铿锵有力,我们比比谁读得更好。(同学读)

  4、总结: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体会。我们一起看课文的内容。

  5、看课文分析题。(问题三个)

  ⑴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课文分析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按下面的向右的'箭头即可)

  答:比作君子。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的品格: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

  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同学体会得很好。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一起朗读一下这个长句。(予独爱……)

  ⑵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我们来讨论一下。君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课文注释: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总结打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呢?(课文注释: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打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那么,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我们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 ⑶问题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总结:对,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点拨: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淤()泥洗濯()清涟()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

  (5)濯清涟而不妖()

  (6)不可亵玩焉()

  (7)陶后鲜有闻()

  (8)同予者何人?()

  二、指导学*

  (一)情境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班上发言)

  老师综合归纳:

  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1)貌美品美

  抽一学生读描写莲的文字。(多媒体展示)

  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

  2)语言优美表现的形式:

  (1)骈散结合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形成文章,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

  4)结构精巧:(多媒体展示)一条线索:两个衬托:三种类型:

  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这篇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佳品。

  (五)、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3、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6、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10、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

  11、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12、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四巩固练*

  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朱者赤,*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

爱莲说教案6

  教学目标 :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三、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4、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

  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爱莲说教案7

  【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过程】自主学*、解决问题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 ( ) 往来无白丁( )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不蔓不枝( ) 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3、“之”有时相当于“他 (她 它) ” “这 那”,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 ( ) (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 ( )

  (3)无案牍之劳形 (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

  4、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课堂研讨展示

  组内交流展示,相互检查是否都会。

  (1)“陋室”的主人是个粗俗低下的人吗?

  (2)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

  全班展示,突破难点,老师点拨。

  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体会两文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当堂反馈】

  (一)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朱者赤,*墨则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二)课内语段阅读《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两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

  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教案8

  教学目的

  1.学*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刘禹锡)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1.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

  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

  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二、三、四。

爱莲说教案9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以莲喻人的写法。

  2、能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育:学*莲花的高贵品质。

  4、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5、目标难点:以花喻人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上一课字词

  (二)由检查预*导入新课

  让学生读自己查阅的关于赞美莲花的文章或片断(5分钟)。今天,我们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和作者),看他是怎样抒发对莲花的赞美之情的?

  (三)作者简介(见课文下注释)

  (四)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作者到底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喜爱之情呢?

  (五)请听课文朗读的录音,给生字注音。

  (六)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难字词,理解文意。

  “甚”“蕃”“独”“予”“濯”“清涟”“妖”“蔓”“益”

  “净”“植”“亵玩”“隐逸”“鲜”“宜乎”

  (七)学生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八)分析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予独爱莲?

  ①“我”为什么独爱莲?因为莲的形象和品质。莲有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

  7个短语

  让学生先翻译这7个短语,再说比喻意。

  教师归纳:文中对莲的描写包括7个短语,句句写莲,而又语语喻人。写莲的可爱形态,也就是写君子的高尚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这7个短语从七个方面写莲,合起来描写莲的整体形象。充分说明了“予独爱莲”的原因。同时也为下一部分抒发感慨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可听一句朗读录音跟读一句)

  ③再引导学生开展背诵竞赛,3分钟背下的加分。

  2、学*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写了什么?莲花的比喻意义。

  ②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衬托手法。从菊的“隐逸”来旁衬;从牡丹的“富贵”来反衬。

  ③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结: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九)作业:192页二、三;默写全文

  三、目标形成性检测内容,实施手段及方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投影):

  可爱者甚蕃;濯涟清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7个短语)

  莲花的这些品质比喻了哪些人格?

  四、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爱莲说

  周敦颐

  (总提)

  爱菊——“花之隐逸者也”——鲜有闻

  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众矣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

  不可亵玩

  洁身自好

爱莲说教案10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巩固对中心意思的理解。

  【教学重点】

  对中心意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与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几位同学能为大家描述一下荷花的形状?

  2、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它的区徽主要以什么作图案?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理由什么?

  【答案要点】

  ①、它的区徽主要以荷花作图案,因为澳门的地形宛如一朵出水芙蓉。

  ②、澳门长期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受外族管制,但澳门人民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宛如荷花一般,志趣高洁。

  同学们知道,春有桃花、夏有莲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澳门人民之所以用莲花作为区徽的图案,由此看来,荷花在澳门人民心目中有不凡的意义。 对莲的这种认识自古就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古人颂莲言志的短文 ——《爱莲说》(板书课题)

  二、配乐朗诵,初领文意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认真地听一遍本课的配乐朗诵,听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把你对莲的描绘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上横线;

  ②、思考如何复述课文内容。

  三、课文复述,感知文意 (学生发言)

  刚才听了一遍课文朗诵,之前,同学们在预*课上已经结合课下的注释,对本课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哪几位同学能为我们复述一遍课文内容?(提示:可以按原文内容直述,也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主要观点进行变式阐述)

  四、录像欣赏,加深文意

  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理解课文,请欣赏、感知一段精彩的录像。

  五、课文分析,探究文意(展现莲的定格画面)

  悠扬的音乐、声声入耳;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一段精彩的录像,确实把我们带入了对莲的一片遐思之中。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我们一起对课文作进一步的品味和探究性的分析。

  首先,请一名学生起来有表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带着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1、作者在文中把莲比作什么?——把莲比作君子。

  2、你认为我们生活中君子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生活中的君子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具有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文中是从哪些角度、用了哪些语句来展现莲花的品格?你认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写体态、香气方面的句子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写风度方面的句子有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以上几位同学对莲的感悟和分析都很全面,对赞美莲的语句找得非常准确。为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莲的美好印象,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莲的语句齐诵一遍。

爱莲说教案11

  设计思路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他们着眼全篇,品读结合,美文美读。让他们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感悟莲花的形象美,从而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教学目标

  1.美读、品读、背诵全篇。

  2.感受莲花的形象美。

  3.学*古人高洁傲岸的品质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疏通文意。

  2.学*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莲花图、采莲曲等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美读、品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生互动,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谜底: )

  2.多媒体播放赏心悦目的莲花图、采莲曲。

  3.师: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又名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

  二、出示学*目标

  1、齐声朗读。

  2、用心感悟。

  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

  1、释题、简介作者(学生结合课文导读回答后,师补充强调: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也可叙事)

  2、指名朗读课文,学生随时点评,教师适时指导

  3、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重点字词的读音及相关句子的节奏

  4、师生交流字音、节奏

  5 配乐自由朗读课文

  6 跟读录音,感受句子的节奏及语气的缓急轻重

  6、齐读。(男女分组朗读,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

  四、含英咀华,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五、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写莲高尚品质的一句话,并品读。

  2.结合莲花图,找出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分别填入绽放的花瓣中,并感悟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看莲花图,听采莲曲,在图画美、音乐美的氛围中,感受莲花的美好形象。

  4.感悟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感悟、讨论、交流)

  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点拨托物言志的写法)

  6.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点拨:隐逸者——逃避现实;富贵者——追求荣华;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 、清白正直)

  7.作者写“莲之爱”的同时又写了“菊之爱”、“牡丹之爱”,用意何在?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教师点拨:菊,正衬;牡丹反衬,更加突出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8.在音乐的旋律中,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全篇。

  六、回顾内容,拓展提高

  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用“我爱 ,因为她 ”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风霜,高洁傲岸。)

  七、联系自身,总结收获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到了什么写法?)

  八、板书设计:

  完整的莲花图,绽放的花瓣承载着写莲的七个短语。

爱莲说教案12

  教学目标 :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三、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2)

——爱莲说教案 (菁华10篇)

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学*《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知识目标:

  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

  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

  二、作者简介

  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

  三、词句闯关

  1.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

  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

  ①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②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四、美点探寻

  (一)、聆听课文,享受文章美

  1、 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

  2、 小组合作,疏通词句

  (二)、 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

  (三)、 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

  1、 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

  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

  (追求名利富贵)

  4、 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

  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

  (四)、 读懂作者,领悟思想美

  1、 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

  3、 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

  五、难点质疑

  菊有什么特点?

  结合你的积累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六、 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

  七、 才华展示

  围绕“莲香四溢—莲文化魅力探寻”这一主题,查资料寻找莲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可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画,文字,多媒体,歌曲,舞蹈,表演等。

  八、师小结

爱莲说教案2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蕃、鲜等词语的意思,理解疏通文章的文义。

  3、 从文中体会品味出作者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积累词义,理解疏通文义。

  2、 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幻灯片出示莲花图,师配合图片解说,引导学生由图画说出与图相似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国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也可谓是情有独钟,今天我就来学*他写的著名文章《爱莲说》。

  二、欣赏朗读。

  激发朗读欲望,过度下一环节:同学们想不想也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别人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你?文中这几个字词的读音,看你能否读准确。

  三、预*检测。练*朗读。

  1、注意读准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可爱者甚蕃 不蔓不枝 濯清涟而不妖

  亵玩 淤泥 隐逸 陶后鲜有闻

  ( 指名稍差的同学读,订正读音。)

  2 、提出朗读要求,练*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感情充沛,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有待改进,读的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合适。读完后请同学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4 、齐读课文。

  四、理解疏通文义。

  1 、老师指导疏通文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疏通文章的文义。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老师,问旁边的同学,再不能解决的留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 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解,用译讲的方法自学,疏通文义。

  译讲:

  ①读出句子。

  ②讲重点词义 。

  ③翻译句子。(需要加、 改、调、省。)(具体讲解一下)

  3 、学生自学,老师巡回指导,帮助解疑答难。

  4 、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强调文章中的疑难点。

  疑点:予:我。 中通外直:茎中空通外面直。鲜:少。

  强调难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者也。是判断句式 可以译为 是 ?

  (2)、菊之爱 按语法顺序应该是爱菊,之,在这里是宾语前提的标志。

  5、通过练*,检测巩固对文义的理解。读出句子,解释加点的词语,翻译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通读全文,读懂文义,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五、理解课文内容,提炼文章主旨。

  1、 文中写作者喜爱莲花,他喜爱莲花的什么特点?(用书中语句回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把莲花比作 君子 ,君子就是指品德修养高的人在这里作者所写的莲花,仅仅是写莲,表达对莲的喜爱吗?作者写莲花,是君子的写照,更是作者心志和人格的写照。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解决这个难点,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周敦颐的有关资料。老师读下面的资料。

  周敦颐的资料:周敦颐,道州人,字茂叔,宋代哲学家。曾历任地方官吏。他为官清正廉洁。在南安军司理参军期间,有一个囚犯不该死罪,而另一官员王逵却想治他的死罪。王逵是一酷吏,众人都不敢与他争辩,独周敦颐与他极力争辩。王逵不听,于是便罢官而去,说 :如此做官**以媚人,吾不为也。王逵方醒悟,囚犯才得以洗清罪名。为官期间深受地方百姓的拥戴。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在多年的宦官生涯中,洗染成风的恶势力中,极力保持那一份人格的高尚和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喜爱莲花,曾带领他的部下在所住府院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晚年他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然后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组长组织好每人都发言,谈自己的理解,小组代表总结小组见解,代表发言。

  小结:作者在莲的形象中寄寓着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令人敬重的操守和君子的坚贞气节。

  小结: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这种写作手法叫 托物言志。

  六、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

  1、作者写他喜爱莲,文中还写到了 菊花 和 牡丹 ,把菊比作 隐逸者 ,把牡丹比作 富贵者 ,其用意就是为了衬托莲的 高洁 。(出示练*题,老师提示让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内容)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七、总结全文。

  作者借赞美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质,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八、背诵全文。

  九、课堂练*。

  1、课后练*二。指名翻译3个句子。

  之的用法:

  ①助词,的。

  ②代词,他,他的(她、它),他们,他们的。

  ③动词,去,到。

  ④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

  ⑤用在句末,有协调音节的作用 。

  ⑥宾语前提的标志。

  学生根据句子和之的用法从中选择。

  2 、默写填空。(指分别指四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其他的同学在练*本上写。师巡回了解情况。最后订正。)

  (1)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亭亭净植。

  (2)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语句, 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4)你知道古诗词中写莲花的诗句有:

  教学后记:

  本节课由于精心设计了,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老师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鼓励,感觉学生很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师生之间交流的和谐。

爱莲说教案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甚、自、予、焉、者、鲜。

  2、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心中中正耿直的君子之道。

  3、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莲花美好形象来表达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从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对比烘托的作用。

  重点难点: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烘托的写法。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新课《爱莲说》,说说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解题:爱莲说,阐述喜爱莲花的道理。“说”, 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或阐述道理。

  2、请学生看插图,问:图片上是一朵________(学生说莲花/荷花);了解莲花的多个别名,体现世人对莲花的喜爱。请学生用一句诗形容图片中的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爱莲的红艳,而理学家眼中的莲又有什么可爱之处?

  简介作者,理学鼻祖。重思考,讲道理。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爱”莲?

  1、抽读课文,抽查难译的字词句。

  正音:明确:蕃(fán)、淤(yū)、濯(zhuó)、清涟(lián)、亵(xiè)、隐逸(yì)

  正义:可、者、甚、蕃、独、自、出、濯、中、通、蔓、枝、植、亵、焉、谓、鲜

  特殊句型:判断句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课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说说莲花有哪些特点是作者“独爱”的?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所喜爱的莲花形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齐读)

  释义: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耸立的样子。

  净:洁净。

  植:树立。

  亵玩:玩弄。

  归纳:

  莲花:高洁(不同流合污、不攀附、挺拔、笔直)、亭亭玉立(端庄)、表里如一。

  作者对莲的喜爱,不仅仅是把莲当花一样来喜爱,而且把莲比作人中的君子来爱。

  三、知识学*,深入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交流讨论,具体说说作者眼中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抓住特点,概括。

  主要从外形、香气、气质来阐述。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间是空心的,贯通(儒道佛通畅)。外面是笔直的茎秆,一茎一花,专一,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亭亭净植”,植:树立,具有特立独形的外表特征,高挺也告诉我们作者具有独特的、表里如一的性格。

  香气:“香远益清”,莲花香淡而不俗,在清风的吹送下发出清幽的香气。暗示着作者的高尚品质。

  气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端庄,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是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被洗涤过,也不显得妖媚,只可以让人远远地观赏,而不能被人玩弄。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也暗示着作者的性格。

  2、托物言志”

  归纳概念

  古人常用的写作手法,它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在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和君子有很多相似之处。

  拓展延伸:

  为学生提供其他“托物言志”类文章。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问松高直,待到雪化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

  四、本文为什么还要写牡丹、菊花?它们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对比,烘托出莲花的高洁。牡丹,喻权贵;菊花,喻隐士。

爱莲说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刘禹锡)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1.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

  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

  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二、三、四。

爱莲说教案5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爱莲说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以莲喻人的写法。

  2、能 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 育:学*莲花的高贵品质。

  4、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5、目标难点:以花喻人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上一课字词

  (二)由检查预*导入 新课

  让学生读自己查阅的关于赞美莲花的文章或片断(5分钟)。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导入 新课。今天,我们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和作者),看他是怎样抒发对莲花的赞美之情的?

  (三)作者简介(见课文下注释)

  (四)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作者到底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喜爱之情呢?

  (五)请听课文朗读的录音,给生字注音。

  (六)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难字词,理解文意。

  “甚”“蕃”“独”“予”“濯”“清涟”“妖”“蔓”“益”

  “净”“植”“亵玩”“隐逸”“鲜”“宜乎”

  (七)学生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八)分析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予独爱莲?

  ① “我”为什么独爱莲?因为莲的形象和品质。莲有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

  7个短语

  让学生先翻译这7个短语,再说比喻意。

  教师归纳:文中对莲的描写包括7个短语,句句写莲,而又语语喻人。写莲的可爱形态,也就是写君子的高尚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这7个短语从七个方面写莲,合起来描写莲的整体形象。充分说明了“予独爱莲”的原因。同时也为下一部分抒发感慨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可听一句朗读录音跟读一句)

  ③再引导学生开展背诵竞赛,3分钟背下的.加分。

  2、学*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写了什么?莲花的比喻意义。

  ②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衬托手法。从菊的“隐逸”来旁衬;从牡丹的“富贵”来反衬。 ③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结: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九)作业 :192页二、三;默写全文

  三、目标形成性检测内容,实施手段及方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投影):

  可爱者甚蕃; 濯涟清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7个短语)

  莲花的这些品质比喻了哪些人格?

  四、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

  爱莲说

  周敦颐

  (总提)

  可 爱菊———“花之隐逸者也”——鲜有闻

  爱 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众矣

  者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甚 爱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

  蕃 不可亵玩

  洁身自好

爱莲说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重点)

  方法和过程

  学*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重点)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喜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 周敦颐

  二、朗读

  (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 ) 濯 ( ) 亵( ) 玩

  淤( )泥 清涟( ) 噫 ( )

  隐逸 ( ) 鲜()有闻 新鲜( )

  (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朋自远方来

  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

  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2)、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

  4、古今义

  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今义:植物

  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去玩弄它啊。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三、概括分析课文

  (1)四读课文,了解文体和作者的基础上,思考问题。

  题目《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人品高尚,胸怀洒落。任南康军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1、本文文眼是什么? 爱

  2、小组讨论:文中人物爱莲、爱菊、爱牡丹的原因是什么? 莲、菊、牡丹分别象征哪些人?作者对这三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五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情。

  四、品味赏析课文

  1、本文重点是写莲花,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莲花的形象?这些方面和君子哪些品质相似?文章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写菊花牡丹的作用是衬托。

  2、本文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

  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厌恶和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板书设计:

  正衬 反衬

  隐逸者 君子 富贵者

  托物 言志

  五、拓展

  小练笔:

  仿照本文的表现手法,写一篇《爱草说》。

  六、作业

  背诵课文

爱莲说教案8

  通过学*《爱莲说》,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教学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

  2、学*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

  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

  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

  本文作者周敦颐 ,(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三、感知课文

  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

  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

  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

  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

  教师朗读小结: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这一遍读得有点味儿了,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来读下面大家自由小声读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前后左右可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教师补充字词:

  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净植( ) 亵玩( ) 焉( )

  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

  蕃( ) 濯( ) 谓( ) 隐逸( )噫( ) 鲜( ) 宜乎( )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师点拨)

  好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应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爱莲花了吧请大家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五、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

  2、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写莲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4、根据刚才的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尝试揣摩语气,齐读课文

  5、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爱莲说原文

  现在,大家把书合上,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背出这篇课文来?试一下,齐背《爱莲说》

  七、 总结课文

  1、 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法上、学法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法上:应注意多读及朗读的方法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布置作业

  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2、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3.自行寻找一些爱莲说练*题及答案来进行练*和对照。

  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衬托)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

爱莲说教案9

  教学设想

  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浯,学*托物言志的写法,诵读、背诵课文,是短文两篇的教学重点。理解学*类比手法的运用是《陋室铭》的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映衬手法是《爱莲说》的教学难点。

  短文两篇应以诵读(包括背诵)为主,以讲为辅.达到当堂成诵。用抓“文脉”的方法快速记诵,背诵课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点到为止。

  教学安排两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学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彩屏显示:彩图及课题《陋室铭》。

  二、检查预*。

  彩屏显示: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不蔓不枝

  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录音范读课文《陋室铭》。

  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划出疑难之处,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题(基本扫除文字障碍)

  五、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齐读《陋室铭》。

  六、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释题。

  课题中的“陋室”是所托之物,“铭”指的什么?引导学生看注释①。

  2.文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因为第四句是比喻;也是类比,是以虚衬实。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是“惟吾德馨”。中间八句写室中生活情状,是室主人“德”的外在表现。最后一层隐含“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

  3.作者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生活情景的?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动人的景色,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是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中人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方面来描写的,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明确: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子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7.熟读并当堂背诵全文。

  8.默写全文。

爱莲说教案10

  教学目标 :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三、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3)

——爱莲说教案 (菁华9篇)

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标 :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三、 自读课文,

  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七、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爱莲说教案2

  【课题】: 爱莲说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幻灯片1)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幻灯片2)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幻灯片3至幻灯片6)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幻灯片6)

  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幻灯片7)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 (幻灯片8)屈原的“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幻灯片9)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体裁。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幻灯片10)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幻灯片11)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幻灯片12)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⒈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幻灯片13)

  ⒉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幻灯片14)

  (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幻灯片15)

  蕃( fán) 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⒊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⒋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

  四、出示学*重点。(大屏幕投影)(幻灯片16)

  ⒈托物言志的写法。

  ⒉衬托的写法。

  ⒊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

  五、理解文意。

  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不懂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解决。大屏幕出示检查合作学*结果)(幻灯片17)

  ⒉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大屏幕投影)(幻灯片18至幻灯片21)

  六、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⒈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幻灯片22)明确:

  ⒉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幻灯片23)

  明确:莲花、菊花、牡丹

  ⒊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幻灯片24)

  明确: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

  ⒋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幻灯片25至幻灯片27)

  明确: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⒌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幻灯片28)

  明确: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⒍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幻灯片29)

  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⒎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有德者鲜 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无 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趋利者众 讽刺

  板书:(幻灯片30)

  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 鲜(正衬)世人爱牡丹 众(反衬)予独爱莲 无(突出)

  小结: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幻灯片31)

  例如:

  莲花 君子

  七、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幻灯片32)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

  【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将刚才的造句练*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本上。

  【课后记要】:

爱莲说教案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

  如下:

  1、知识和技能:理解本文赋予莲的高洁品质,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衬、反衬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自学互动能力,达到熟能成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莲的高洁品格体会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联系澳门回归的区旗、区徽上的莲花主体图案,进行德育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使119字的小品文婉转曲折、摇曳多姿,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因此,我设计以诵读为主,引领合作为辅,达到当堂成诵,品味文章美点,培养学生积累的*惯,体会文章的审美情趣为本课的重点。文章衬托手法的运用定为本文的难点。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功欲和自信心。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重在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如下:

  1、朗读教学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

  2、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电教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电脑、投影、录音),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通过观赏莲花、菊花、牡丹图片,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兴趣,将学生引入学*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文章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课文铺路架桥。

  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共享资源,自主学*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课文,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1、结合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学*,以激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3、指导议读质疑、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方法。

  4、迁移法:使学生的视线由课内转向课外,培养人文素养,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

  四、说程序

  1、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莲花、菊花、牡丹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莲花有何可爱之处?

  (再从电脑屏幕显示几幅*景远景不同姿态的莲花图)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莲花,看完以后请同学来说一说。(学生说话)看来,大家各有所爱。世上万紫千红的花很多,莲花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周敦颐先生却偏偏喜欢它,为什么?翻课文,听朗读,找原因。(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锻炼观察说话能力,并直接从爱莲原因入手设疑,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2、指导朗读,突破重点

  第一轮:请几位同学朗读(师生简单评价)。

  第二轮:各组推出一名同学朗读竞赛。

  第三轮:读出感受、读出画面 (配乐朗读,激发兴趣)

  通过配乐(古筝独奏曲《高山流水》)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媒体配音朗读)。

  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3、设疑质疑,品味探究

  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教师让学生明白探究学*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1)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莲花的句子。

  (2)作者把莲花比做什么?表现莲花的哪些品格?

  (3)你是怎样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的?三种花喻三种人,三种人的处世态度,我们如何看待等

  (4)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4、知识迁移,课后延伸

  (1)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两句话。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3)课外辩论会:甲方:当今社会,做人要像莲那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乙方:当今社会,做人要像牡丹那样富贵显赫、名利双收。(第三个作业视教学条件和时间而定),反馈练*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说应用

爱莲说教案4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浅*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学修养;

  3.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生花妙笔

  梦

  落雁沉鱼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180页《古人笔下的“莲”》。指名读: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32.介绍作者

  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老师补充两点: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4.学*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 们“备课”。

  二,“老师”们“备课”(即预*),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解释加底纹的词语。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 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 可远观二不可亵玩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君子 噫

  陶后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4.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题是什么?

  5,提出你的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

  三,请“老师”们“讲课”——采用“师生倒置法”疏通语言文字,口译课文。

  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注意:把难句交给优秀生,容易的交给后进生,以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最后投影以下两项内容,给学生以明确答案:

  1. “解释加底纹的词语”答案:

  爱莲说:一种文体 可爱者甚蕃 :多

  自李唐 来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濯清涟而不妖 :清水

  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 :长蔓;长枝

  香远益清 :更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 :树立 不可亵玩:亲*而不庄重

  予谓菊: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 :隐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鲜有闻 :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众矣: 应当

  2.《爱莲说》译文:

  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四,齐读课文,正音。同时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答案: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教师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然后用他的诗《饮酒》第五首印证(投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为名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案:不爱。理由是:

  (1)他自己说“独爱莲……”。

  (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师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4.“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答案:不可。“甚”表示爱牡丹的人很多,爱得也很深;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下面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印证(投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6. .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

爱莲说教案5

  一、案例设计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教学中尽量不要忽视、荒废学生的任何一种智能。

  3、每人都有智能强项,但八种智能可以兼有。

  4、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可以对个别的强项智能进行特殊培养。

  5、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预*。

  二、案例设计理念:

  1.自主探究与合作学*相结合。

  2.按照多元智能组合设计教学情境,进行分组学*。

  3.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示探究的成果,交流学*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的提供

  1.介绍相关教学参考书,提供图书馆、阅览室等与自学有关的时空条件。

  2.提供网上学*的条件,介绍有关荷花的相关网站,有关荷花的图片、种类、荷花文化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视频资料等,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

  3.提供文体相关常识、古代*文学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引发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探索的兴趣与创新的动力。

  在学生第一课时掌握了生字、实词和重点句并疏通大意整体感知,并按要求做好研究性预*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作这样的要求和设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会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肢体运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围绕教学目标分解任务

  根据学生的智力倾向以及个人选择,组成几个个“问题解决”小组,分头完成各自小组的学*任务。

  六、学生课前必要的知识准备——研究性预*

  1、收集历代志士仁人、文人墨客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篇章,动手画一画或剪一剪书中描写的荷花和荷叶;

  2、亲自去公园观赏荷花,了解相关的知识;

  3、网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

  4、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

  七、对学*者的预期成果:

  读懂课文,能感受文章语言言简意丰,结构严谨的特点并懂得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哲学家笔下的人生哲理,能以语言、形体、音乐、绘画、人际沟通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八、各智能训练的教学设计与要求:

  语文活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读后的体会,背诵有关莲的诗词歌赋;介绍“说”这种文体的特征;用抒情性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体莲花图片;了解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以莲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性文字;

  数理逻辑:统计目前自己了解到的荷花种类;统计写莲的经典名句及其作者;

  视觉空间:用水彩等颜料画一画课文所描写的荷花的优美姿势;将有关莲的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肢体运动:创造性地表演荷花“翩翩起舞”的情景;科学、准确地操作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

  音乐韵律:寻找并选择合适的民族音乐来给本篇课文配乐朗诵;或编一首《采莲曲》,配曲演唱;

  人际沟通:用小组合作朗诵表演来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合作编辑赞美荷花的小画报或手抄报;合作搜集有关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的背景资料,了解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作者生*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网上搜集有关莲的摄影图片;查阅有关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及莲叶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等方面的图书资料;

  自我认识:描述自己学了《爱莲说》后的感受;用抒情性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多媒体莲花图片;如何认识莲的“出污泥而不染”;学*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说或写一段话,抓住所说事物的特征,力求能出新意。

  自然观察:把收集的莲花资源进行分类或实地观察荷花并写一篇日记,要抓住荷花的特征。

  评价方式:评出“最佳朗诵者”、“最快背诵者”、“最佳合作小组”、“最佳表演者”、“收集资料能手”、“小画家”、等。

  九、案例效果与自我评价:

  1、不拘一格的教学设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倾向与兴趣爱好选择命题与角度,参与课程的学*,有助于把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想学的内容联系起来。

  2、依据多元智能训练的思路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的引领与驱动下,扮演不同角色,发展自我智能强项,共同完成学*任务,既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提供了可能,也为个人参与团队的、合作的、互动的学*创造了条件。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动力,又在不同的学*方式、不同的智能训练方式、不同的探究途径、不同的实践成果的“交互”的“多元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对话、合作与借鉴,学会协同发现、分享成果、欣赏他人的创造,以调整自己的学*方法。

  3、在开放的、有众多学生参与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作用将变得更重要。教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创新的教学设计上及教学进程的导航与调控上。教师课堂的引导与调控水*关键体现在对学生思路、兴趣、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因为,学生学*经验与自控能力的不足、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整合的乏力、课程资源与知识储备的缺失等等,都会降损学*质量。

  4、新课程的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应用如何在教师的设计水*上得以体现,关键在于教师在设计中是否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既有对教材显性资源的充分利用,又有对教材隐性资源的再度开发,提升教材内涵,提高课的含金量。这样,我们也许才能真正达到“下课铃响了并不意味着学*的结束,而应是学生新的学*内容的开启”。通过这种开启学生多元智能的合作探究方式,既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使学生的学*空间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打通了学科界限,从而使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很好地

爱莲说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以莲喻人的写法。

  2、能 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 育:学*莲花的高贵品质。

  4、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5、目标难点:以花喻人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上一课字词

  (二)由检查预*导入 新课

  让学生读自己查阅的关于赞美莲花的文章或片断(5分钟)。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导入 新课。今天,我们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和作者),看他是怎样抒发对莲花的赞美之情的?

  (三)作者简介(见课文下注释)

  (四)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作者到底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喜爱之情呢?

  (五)请听课文朗读的录音,给生字注音。

  (六)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难字词,理解文意。

  “甚”“蕃”“独”“予”“濯”“清涟”“妖”“蔓”“益”

  “净”“植”“亵玩”“隐逸”“鲜”“宜乎”

  (七)学生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八)分析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予独爱莲?

  ① “我”为什么独爱莲?因为莲的形象和品质。莲有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

  7个短语

  让学生先翻译这7个短语,再说比喻意。

  教师归纳:文中对莲的描写包括7个短语,句句写莲,而又语语喻人。写莲的可爱形态,也就是写君子的高尚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这7个短语从七个方面写莲,合起来描写莲的整体形象。充分说明了“予独爱莲”的原因。同时也为下一部分抒发感慨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可听一句朗读录音跟读一句)

  ③再引导学生开展背诵竞赛,3分钟背下的加分。

  2、学*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写了什么?莲花的比喻意义。

  ②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衬托手法。从菊的“隐逸”来旁衬;从牡丹的“富贵”来反衬。 ③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结: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九)作业 :192页二、三;默写全文

  三、目标形成性检测内容,实施手段及方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投影):

  可爱者甚蕃; 濯涟清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7个短语)

  莲花的这些品质比喻了哪些人格?

  四、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

  爱莲说

  周敦颐

  (总提)

  可 爱菊———“花之隐逸者也”——鲜有闻

  爱 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众矣

  者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甚 爱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

  蕃 不可亵玩

  洁身自好

爱莲说教案7

  【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过程】自主学*、解决问题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 ( ) 往来无白丁( )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不蔓不枝( ) 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3、“之”有时相当于“他 (她 它) ” “这 那”,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 ( ) (2)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 ( )

  (3)无案牍之劳形 (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

  4、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课堂研讨展示

  组内交流展示,相互检查是否都会。

  (1)“陋室”的主人是个粗俗低下的人吗?

  (2)从文中看,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

  全班展示,突破难点,老师点拨。

  文章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体会两文各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当堂反馈】

  (一)课内语段阅读《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朱者赤,*墨则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二)课内语段阅读《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两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

  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教案8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浅*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学修养;

  3.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生花妙笔

  梦

  落雁沉鱼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180页《古人笔下的“莲”》。指名读: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32.介绍作者

  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老师补充两点: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4.学*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 们“备课”。

  二,“老师”们“备课”(即预*),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解释加底纹的词语。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 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 可远观二不可亵玩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君子 噫

  陶后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4.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题是什么?

  5,提出你的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

  三,请“老师”们“讲课”——采用“师生倒置法”疏通语言文字,口译课文。

  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注意:把难句交给优秀生,容易的交给后进生,以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最后投影以下两项内容,给学生以明确答案:

  1. “解释加底纹的词语”答案:

  爱莲说:一种文体 可爱者甚蕃 :多

  自李唐 来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濯清涟而不妖 :清水

  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 :长蔓;长枝

  香远益清 :更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 :树立 不可亵玩:亲*而不庄重

  予谓菊: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 :隐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鲜有闻 :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众矣: 应当

  2.《爱莲说》译文:

  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四,齐读课文,正音。同时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答案: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教师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然后用他的诗《饮酒》第五首印证(投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为名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案:不爱。理由是:

  (1)他自己说“独爱莲……”。

  (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师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4.“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答案:不可。“甚”表示爱牡丹的人很多,爱得也很深;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下面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印证(投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6. .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

爱莲说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二、解题,揭示学*目标。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周敦颐()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课文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

  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总结课文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布置作业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

  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

  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

  托物言志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4)

——爱莲说教案 (菁华6篇)

爱莲说教案1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三、解题,揭示学*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明确]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明确]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五、研读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总结课文

  1、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爱莲说教案2

  教学目标 :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三、 自读课文,

  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情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总结。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讨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第二段呢?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噫、鲜、人的读法)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七、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爱莲说教案3

  教学设计

  本节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因为文章的写作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进行设疑自探。教师在设疑的同时,教师同时板书于黑板的右侧,对于不完整的问题,教师随机给予补充、归纳。本节解决的重难点是诵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文章的写作手法。

  因为这篇短文是“诵读欣赏课”,所以以诵读为主,讲授为主。抓住“文脉”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讲授本课,将采用“读——议--悟”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自编*题后,教师出示“之”字在文中运用一题,以巩固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

  教学目标:

  1、能流畅的诵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理解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专题中,我们学*了《咏荷诗五首》,谁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一首? 今天我们接着学*“读荷”部分的第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

  二、解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何为“说”?【“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题意: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2、作者简介: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3、写作背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期间,曾亲率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馨香扑鼻。作者闲暇漫步、触景生情,写下本文。

  三、检查预*、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个别读。

  3、学生齐读。

  四、设疑自探:

  1、学生设疑。

  2、教师对学生设疑进行归纳

  出示:

  1、理解课文内容。

  2、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的?歌颂了莲花怎样的`品质?

  3、读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值得学*的写作手法?

  五、解疑合探:

  六、质疑再探:

  学*本文后,你还有哪些疑问?

  七、运用拓展:

  1、学生自编题。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指出文中的“之”学的意义和手法。

  a、 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

  d、菊之爱

  *背诵课文

  八、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收获。

爱莲说教案4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二、 学*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提问式,讲授式等多种方式,结尾运用。

  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出示挂图,提问: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幅莲花图!(学生书前彩图对照)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例如你们书中提到的《咏荷诗歌五首,就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了莲花,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板书课题)

  2、作家作品简介:提问:(意识学生把书翻到P202)请你们结合书中注释,说说有关作者的内容?

  学生从书中明确后补充: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补充: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池中呢,建赏莲亭。作者也是在此赏莲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从中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提问:好!那么就请你们来告诉我,课题中“说”是什么意思?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

爱莲说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章,学*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四)迁移拓展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

  (五)作业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爱莲说教案6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2、掌握“蕃”“染”“植”“鲜”的意义,辨识“之”的不同用法。

  3、学*莲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四字真言:

  读——读背课文;

  解——解读生涩字词;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学——学*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赏花!(展示图片)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不只刚才所展示的诗句,我们今天还将学*到一篇名文——《爱莲说》。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据说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

  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莲”;

  2、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

  3、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

  1、读——先听后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②边听朗读,边给自己不懂的字词注音(找疑难字词)。

  ③文中提到哪些花?重点写什么?2、解——解读生涩字词。

  蕃(fán)淤(yū)濯(zhuó)亵(xiè)鲜(xiǎn)四、深入研读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第一段分析(提问引导为主):

  提问1:作者重点写莲花,在他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提问2:这一长句,分别突出了莲花哪些特点呢?

  引导: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笔下的莲美是美,但究竟是什么特点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

  明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

  赏析完后带着赞美与钦佩的感情重新朗读本段。第二段分析(探究讨论为主):

  探究1:莲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引导:,作者的情感态度决定对物的爱憎,由初一学过的《紫藤萝瀑布》VS白居易《紫藤》(白居易说紫藤“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并比作“谀佞徒”“妖妇人”)。

  明确:原文“莲,花之君子者也”。探究2:作者爱莲赞莲,却不通篇写莲,反而加入了对菊和牡丹的描写,用意何在?(正衬与反衬)

  引导:所谓“红花还要绿叶配”。“红花”这里指莲花,“绿叶”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人,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呢?各抒己见。

  明确: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洁,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所以文中分别赋予了莲、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征意义(究竟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概括(逃避现实、庸俗逐利),以衬托手法突出表现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力本的道德信念。探究3:从“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将“莲”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见“莲”与君子在神采气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学*莲)

  引导:从《论语》入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出淤泥而不染”VS“*朱者赤*墨者黑”。最后引到课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上。得出本课学*第四字真言——学,学*莲高洁的品质。

  四、文言词学*

  1、翻到课后练*第三大题。

  2、另外,“之”字在课文中出现频率多达八次,但每一次的意义却不一定一样。找出来,好好区分和把握。五、回顾小结

  1、托物言志

  2、衬托手法

  3、辨识“之”字的用法六、布置作业

  1、翻开课本184页,“莲文化的魅力”,大家尽量去搜集有关莲的知识或小故事,这周综合性练*我们一起讨论。

  2、课后小作文“爱------说”。

  五、板书

  生长环境

  予独爱莲体态香气君子托物言志

  神采气度不慕名利

  爱莲说洁身自好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5)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优选【十】份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2

  教学目标

  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

  3、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

  3、认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发、导读法

  布置预*: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2、初步理解课文;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不会译的用红笔把原句抄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这一堂课着重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背诵课文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觉得教师应该受尊敬吗?

  说明:从中的“臭的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来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分析课文

  (一)、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字的读音:

  (二)、疏通文意

  1、请同学翻译课文,遇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去讲

  (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

  ①、作“学*、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③、做“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学*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

  2、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

  ③、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六)、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七)、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均为判断句

  2、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4、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做课后练*二、三;

  3、思考课后练*一。

  第二课时

  这堂课重点分析课文论证结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分析课文论证结构

  (一)、分析第一段

  1.本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

  答:古之学者必有师。

  2、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3.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哪些内容?

  答:道理论证;总论教师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二)、分析第二段

  1.本段论述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本段论述针对的是什么现象?

  答:主要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

  3、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4、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论述中心

  1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的重要性。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

  于其身耻师大遗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三)、分析第三段

  1.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圣人无常师。

  2、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分析第四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

  2、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三、分析课文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分析课文思想内容

  1、韩愈在文中所提的观点是不是都是进步的?我们该借鉴哪些?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体现出韩愈思想的局限性和时代意义。

  五、布置作业:

  1、思考练*四

  六、板书设计

  段意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或不焉()六艺经传()贻()谀()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或不焉( ) 六艺经传( )贻( ) 谀(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

  (2)从师作用——

  (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的道理,B从师学*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和君子的做法与结果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一、介绍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问题探讨: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读书学*,“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5、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6

  教学目标

  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

  3、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

  3、认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发、导读法

  布置预*: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2、初步理解课文;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不会译的用红笔把原句抄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这一堂课着重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背诵课文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觉得教师应该受尊敬吗?

  说明:从中的“臭的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来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分析课文

  (一)、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字的读音:

  (二)、疏通文意

  1、请同学翻译课文,遇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去讲

  (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

  ①、作“学*、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③、做“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学*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

  2、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

  ③、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六)、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七)、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均为判断句

  2、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4、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做课后练*二、三;

  3、思考课后练*一。

  第二课时

  这堂课重点分析课文论证结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分析课文论证结构

  (一)、分析第一段

  1.本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

  答:古之学者必有师。

  2、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3.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哪些内容?

  答:道理论证;总论教师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二)、分析第二段

  1.本段论述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本段论述针对的是什么现象?

  答:主要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

  3、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4、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论述中心

  1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的重要性。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

  于其身耻师大遗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三)、分析第三段

  1.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圣人无常师。

  2、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分析第四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

  2、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三、分析课文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分析课文思想内容

  1、韩愈在文中所提的观点是不是都是进步的?我们该借鉴哪些?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体现出韩愈思想的局限性和时代意义。

  五、布置作业:

  1、思考练*四

  六、板书设计

  段意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注音:

  愚()句读()谀()经传()

  郯()苌()聃()蟠()巫()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深入学*

  1、找通假字,并解释。

  (1)传道受业解惑

  (2)或不焉,或师焉

  2.一词多义

  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郯子之徒

  ③吾从而师之

  ④句读之不知

  ⑤六艺经传皆通*之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欤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③吾师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

  ①耻学于师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

  ⑤不拘于时

  道:

  ①闻道有先后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会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古:

  今:今:

  ⒊吾从而师之⒋吾从而师之

  古:古:

  今:今:

  ⒌小学而大遗⒍今之众人

  古:古:

  今:今:

  4、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则耻师焉:

  7.小学而大遗:

  8.不耻相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耻学于师。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不必贤于。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于时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的观点,很有意义。

  第4段。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三、迁移运用

  1、读与论师道有关的文章。

  2、古今中国文化尊师名言:

  (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

  (2)从师作用——

  (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的道理,B从师学*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和君子的做法与结果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一、介绍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问题探讨: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读书学*,“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5、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9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

  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诵读也是学*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第一题。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6)

——爱莲说语文教案实用五份

  爱莲说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积累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这篇短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本文,认识“说”这种文体。

  2.学*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对污浊世风的批判。

  2.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启迪学生的生活态度。

  2.学*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反复诵读法。

  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3.品读赏析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态万千。莲以其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扎根淤泥的根,博得世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赞赏,多少文人雅士妙笔生花赞美它,请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含苞欲放的荷态巧妙传递初夏的气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顷荷叶一直连到天边,绿得无穷无尽;朵朵荷花映着旭日,红得娇艳。写尽了盛夏荷的风貌。“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写的是秋风初起时,红白相间的荷花,以美人醉酒来形容荷花的艳丽与娇憨。可见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说起对莲的钟爱当属宋代周敦颐,莲也因为周敦颐的美赞而留下万世美名。今天我们来欣赏《爱莲说》理解他爱莲的缘故。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关于周敦颐的为人,黄庭坚曾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喜欢游览附*胜景,他酷爱莲花,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他即赴池畔观赏,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 文体介绍,理解题意

  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思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谈谈爱莲的道理)。

  四 朗读课文,积累理解

  1. 正字音

  步骤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书中标出难读的字音。

  步骤二:全班交流疑难,读准每一个字音。

  可爱者蕃( fán) 濯清涟而不妖(zhúo)(lián)

  出淤泥而不染(yū) 不蔓不枝(màn ) 不可亵玩焉(xiè) 噫(yī) 陶后鲜(xiǎn)有闻

  步骤三:欣赏名家朗诵,感受本文的节奏美。

  步骤四:师生齐读课文。

  2.明字义

  步骤一: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掌握重点疑难字词含义。

  步骤二:学生抢答,解释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多) ②出淤泥而不染 (污染)

  ③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④不蔓不枝:(生枝蔓)(长枝节) ⑤香远益清:(更加)

  ⑥亭亭净植(立) ⑦不可亵玩焉 (亲*而不庄重 ) ⑧花之君子者也:(道德高尚的人)

  ⑨鲜有闻:(少) ⑩宜乎众矣(当然)

  3.通文意

  步骤一:两人为一组,互译课文。(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或一人翻译,一人还原为原文。)

  步骤二:学生闯关,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去轻慢地玩弄啊。)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五 精读细品,合作探究

  1.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即谈谈爱莲的道理,莲有哪些可爱之处值得作者喜爱有加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

  明确:从三各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作者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对莲作了细致传神地描绘,难道他仅仅喜欢莲花美丽的花形和芬芳的气质?文中还将莲花比作了什么?

  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唯独爱莲不仅因为它美丽的外形和芬芳的气质,更因为它有着君子一样的高尚品质。

  4. 既然莲是君子的化身,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哪些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绘制一幅“莲花君子图”。 老师把描绘莲花的句子分别贴在一片花瓣上,请同学把君子的品德也贴在与莲花相对应的位置。(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象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高洁独立,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朗读背诵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生长环境和外形香气要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

  请同学背诵描写莲花的句子。

  5.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美好。

  5. 请朗读三处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的句子,思考三次衬托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次衬托: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表明自己的喜好与众不同。

  第二次衬托:“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出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第三次衬托: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 自己的爱好相同。

  6.从作者对这三种花的评价和爱花之人的感叹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做一名君子。也表达出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批判。

  朗读背诵指导:第一次衬托依次说菊,牡丹,莲,期间有明显的停顿。第二次衬托分别指出三种花的品格,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第三次衬托用三种花的遭遇来批判世风,“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请同学们背诵这三处句子。

  7.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判,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有没有在文章中直接表现出来呢?

  明确:没有直接表现,通过莲的美好形象的描写,以莲自况以述其志。这就是托物言志。

  六 课堂小结

  《爱莲说》先从可爱的花很多写起,提到陶渊明爱菊,有提到世人爱牡丹,衬托自己爱莲。接着从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等反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花君子般的美好品格。最后,作者将菊 牡丹 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出它们是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的化身,借爱莲来表明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在文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了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

  七 借花喻人 自述其志

  就你喜爱的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 说”为题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自己所言之志。

  八作业布置

  1 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整理到积累本上。

  2 准确背默《爱莲说》。

  爱莲说语文教案 2

  教学目的

  1.学*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刘禹锡)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1.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

  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

  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二、三、四。

  爱莲说语文教案 3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二、 学*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提问式,讲授式等多种方式,结尾运用。

  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出示挂图,提问: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幅莲花图!(学生书前彩图对照)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例如你们书中提到的《咏荷诗歌五首,就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了莲花,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板书课题)

  2、作家作品简介:提问:(意识学生把书翻到P202)请你们结合书中注释,说说有关作者的内容?

  学生从书中明确后补充: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补充: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池中呢,建赏莲亭。作者也是在此赏莲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从中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提问:好!那么就请你们来告诉我,课题中“说”是什么意思?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

  爱莲说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通过学*《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知识目标:

  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

  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

  二、作者简介

  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

  三、词句闯关

  1.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

  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

  ①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②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四、美点探寻

  (一)、聆听课文,享受文章美

  1、 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

  2、 小组合作,疏通词句

  (二)、 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

  (三)、 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

  1、 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

  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

  (追求名利富贵)

  4、 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

  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

  (四)、 读懂作者,领悟思想美

  1、 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

  3、 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

  五、难点质疑

  菊有什么特点?

  结合你的积累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六、 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

  七、 才华展示

  围绕“莲香四溢—莲文化魅力探寻”这一主题,查资料寻找莲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可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画,文字,多媒体,歌曲,舞蹈,表演等。

  八、师小结

  爱莲说语文教案 5

  【学*目的】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

  【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莲花欣赏,交流导入。

  1、图片展示: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

  2、作者简介:

  3、题解: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诵读课文,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

  蕃 淤泥 濯 清涟 蔓 亵玩 焉

  2、译一译: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二、小组交流

  三、合作探究,文句品析。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四、借花喻人,归纳主题。

  1、借花喻人: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2、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

  3、归纳主题:

  4、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2、课外延伸

  A 解释词语: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B 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六、仿写《爱莲说》以“爱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爱之物的所托之意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范文5份(扩展7)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学*文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

  2、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教学准备:

  学生预*:对照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词内容。

  课件二: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

  课件三:四个讨论题。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语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吗?(一生背,再齐背,然后多媒体展示诗词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它着重描写了哪一种花?(生答:荷花)(多媒体展示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它也称芙蕖、莲花,在我国古代,就被人们所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以荷花为题材的文言文,课题是《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分析题目,简介作者。

  1、分析题目。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一说,然后师小结:题目“爱莲说”意思就是论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2、简介作者(让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师强调指出:鲜读第三声xian。)

  3、自由诵读。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四、分组自学,交流讨论。

  1、借助于工具书,再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2、质疑。(向老师提问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或翻译)

  3、带着爱莲的感情齐读课文。(语言导入:我们已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道作者为什么爱莲了,这次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

  4、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及时给予评价)

  五、品位赏析,把握主题。(多媒体出示4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生口答,师进行小结)(板书:莲君子(不同流合污、正直、声名远扬、庄重、令人敬重)(师指出:在这里,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像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法,我们叫它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边板书:托物言志)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生答:菊和牡丹分别比做隐逸者和富贵者)(板书: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师指出:这里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提示: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尚,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写莲就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提示历来人们都把牡丹当作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们追求富贵,追求名利。牡丹在文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作者对此是持否定的批判态度)

  六、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品德高尚的君子形象,鄙弃了追逐名利、贪图富贵的世风,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七、随堂练*,进行巩固。

  八、布置课外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写莲花的古诗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2

  [设计说明]:

  本文的教学设计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废止串讲,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2、不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感受。

  3、突出对课文中的“三美”(精粹活泼的语言美、超凡脱俗的形象美、含蓄深刻的意蕴美)进行教学。

  鉴于以上几点原则,本设计以“三美”带动全篇,整体感知、领悟全文。整个课堂教学呈总分总结构:整体感知——分步品味——总结收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整个过程读中品析,品读结合,特别是让学生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来读,力求做到“美文美读”。

  [学*目标]:

  1、学*课文,背读课文。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

  45分钟

  [课前准备]:

  1、课前下发积累卡,指导预*,解决积累卡A面的内容。

  2、学生自读积累卡B面的内容。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及投影片

  [课型]:

  赏析、背读课

  [主导教法]:

  诵读、品析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10分钟)

  一、导语设计:(投影:出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

  同学们,谁能说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由哪种花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人民之所以选择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是因为澳门不但莲多、莲美,还因为莲花能象征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的纯洁、高尚的心。无独有偶,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颂莲言志的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借描写莲花来抒发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放录音),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莲花的美。

  2、指名对译本文大意,教师订正。

  3、学生伴随音乐(古筝独奏曲《高山流水》)朗读课文。

  4、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篇美文,言简意丰,历来传诵不衰。

  5、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6、教师归纳小结(板书): 精粹活泼的语言

  三美超凡脱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蕴

  教学板块之二:分步品味(30分钟)

  一、品析文章的语言美:

  1、小组讨论: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

  2、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点拔小结:

  文章的语言美:一表现在语音美。或叠音(亭亭净植),或重韵(蕃、丹、染),音调和谐,节奏明快。二表现在句式美。凡当略者,寥寥数字;当详者,精心勾画,散句、骈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变化多姿,叹古人,用陈述句,*实、稳妥,有“俱往矣”的韵味;叹自身,用反问句,有知音难觅的感伤;叹世人,则用感叹句,把鄙夷不屑之情,透过“宜”字宣泄无遗。三表现在表达方式美。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有爱莲史的概述,有莲花形象的描绘,有对诸花品质的品评,有自身感慨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为了突出“爱莲”这一主旨。虽惜墨如金,却已充分表达了丰富情感。

  4、伴随音乐或读、或背课文,感受语言美。(播放古筝独奏曲《流水行云》)

  二、欣赏文中的形象美

  1、请学生读出作者描绘莲花形象的语句。

  2、结合莲花图,学生将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填入,并悟出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小组讨论,代表总结发言。(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4、教师点拨小结:

  七个短语的描绘,可见作者从七个角度写出了莲花的高洁美、质朴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质,将莲花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气质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言志,作者借莲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贴切。

  5、学生看着莲花图,听着音乐,带着情感试背课文第一段,感受莲花形象美。

  (投影:出示完整的莲花图;放录音:古筝曲《流水行云》)

  三、理解文章的意蕴美

  1、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单纯写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3、教师点拨小结:

  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菊花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衬托,使得“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卓然超群。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以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弦外有音,这就是“意蕴美”。

  4、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或读、或背课文第二段。(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板块之三:总结收束(5分钟)

  一、学生背诵课文,要求动情、动容,在音乐声中吟诵。(放二胡曲《高天上流云》)

  二、教师总结收束

  周敦颐的《爱莲说》,堪称古代散文精品,精在精粹活泼的语言风格、精在形神统一的“借花喻人”、精在“力排众好”的高雅主题,莲是作者生活理想的象征,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不愿隐逸、不慕富贵,保持高洁的情操,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超凡脱俗的,我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精粹活泼的语言

  三美超凡脱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2.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掌握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爱莲说》,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它、称赞过它。唐代薛涛说它“风前一叶压荷蕖”;李白说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昌龄说它“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宋代杨万里说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因这些文人而颇负盛名,而文人也因莲花留名千古。周敦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爱莲说》,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为什么喜欢莲花呢?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介绍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因此,“爱莲说”的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3.听《爱莲说》的音频。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桌之间讨论较难的句子,并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三)深入研读,理解写作手法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予以点评和指导。

  2.老师综合归纳,从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①貌美品美

  指一名学生读课文,并找出描写莲的文字。

  同桌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描写的莲花的样貌描述出来。

  ②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

  (1)骈散结合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衬托)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③手法巧妙:托物言志、衬托。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不跟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

  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生动形象,含蓄隽永。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业

  1.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和看法是有着其时代背景因素的,然而,莲花身上那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即使在在现在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学*莲花这种高洁的品质。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写一篇200字的议论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4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二、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三、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甚蕃(fán) 淤泥(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àn)

  亵玩(xiè) 隐逸(ì) 颐(í) 噫(ī) 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五、理解重点字词

  1、蕃 (多) 独 (惟独) 甚(非常) 而不染(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 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长藤蔓)( 长枝节) ——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 焉(呢) 予谓菊(第一人称我)(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 (畅通 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 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六、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 ——香远益清

  姿态 ——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 ——香远益清

  (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 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七、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八、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九、齐背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十、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本文的目的。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问题的设计上,关注体现梯度;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对古文的学*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和教材的注解理解课文大意,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还有欠缺,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重点学*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 ②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③学*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学*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衬托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预*指导】

  1、查找资料,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及作者简介。

  2、搜集有关荷花的知识(如:名字、*性、诗句等)。

  3、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预*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顺读出节奏、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出示PPT

  师: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小脸白无暇,洁净又大方, 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生:荷花)

  师:播放有关于荷花的图片(直观性、可感性以及美的享受)

  师:大家还知道莲花的其它名字吗?(生:荷花、君子花……)

  师:其实它还叫菡萏、芙蓉,是名称最多的花,也是一

  种姿态优美、品行高洁的花, 它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文人笔下,《诗经》 里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那大家还知道哪些有关莲花的诗句呢?

  (学生回答后)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以荷花为题材的文言文《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学生猜谜语

  学生说荷花名字、说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猜谜语和说诗句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预*展示,整体感知。

  1、分析题目,简介“说” 这种古代文体的特点。

  (生展示后)师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本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一说,然后师小结:题目“爱莲说”意思就是论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2、简介作者(让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

  3、诵读课文。

  1)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师强调如下字词)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亵(xiè) 鲜(xiǎn))

  3)生自由诵读。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学生展示交流

  学生听读

  学生朗读展示

  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形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三、分组自学,质疑讨论。

  1、借助于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翻译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前后左右可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注意重点字词特别是重点实词的用法)

  2、质疑。(向老师提问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或翻译)

  3、检查自读情况。

  1)通假字

  “蕃”通“繁”,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词类活用

  蔓: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蔓缠绕(不蔓不枝)

  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枝缠绕(不蔓不枝)

  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传(香远益清)

  3)一词多义

  之:①、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的作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者:①、……的人(可爱者甚蕃)

  ②、“者”“也”结合,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表语音停顿(同予者何人)

  4)特殊句式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介词)

  ③、同予者何人?(反问句)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宾语前置句)

  4、带着爱莲的感情齐读课文。

  5、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

  小组合作,互相提问、讨论注意重点字词特别是重点实词的用法。

  师生互动交流

  朗读课文 通过让学生在分组中学会团结协作,同时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生生问答,生师问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特长,面向全体。

  四、合作探究

  教师PPT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

  1. 题目是“爱莲说”,那么,在你看来,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这几次都是从什么方面介绍的?

  2.作者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 本文是写“爱莲”,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4. 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精讲,学生听讲批注相关知识 通过学生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回答让学生领会“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图,文章意在托莲花的形而言君子之志,以此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并突破了难点。

  五、小结梳理,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

  2、小结: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3、随堂练笔: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1、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2、在领悟作者精神的同时,把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运用到写作当中。

  1、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2、 让学生在学*中 积累,在积累中迁移,学以致用。

  3、 让学生动笔加深 理解。

  六、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气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