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计划 >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日期:2022-11-04 00:00:00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数学教学。整个学生生源不好了,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源差而复杂,他们多数家庭条件很不好。大多数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学生学*不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学*动力,学生基础差和兴趣及*惯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给老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惯,课后也不会复*。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生源复杂,每一个班都是70多人。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极大。又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太少,情感联系由此而减弱,会有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积极性就消失了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本期加大*惯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其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章的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直角坐标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互相解释、互相补充,对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学*,愈往后,愈显出其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章的学*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对知识间的相互转换感到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多画图、多思考,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对知识要达到熟练的转换的程度,并且要求在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概念。本章要使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同时注重介绍数学文化。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难点是运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及其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证明和计算。本章的重点是*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大,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学*数据的描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教学中要合理使用计算器,发挥计算器在处理数据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重点集中在理解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和体会统计思想上来。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六章分式 15 第一周~第五周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8 第五周~第六周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7 第六周~第七周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8 第九周~第十三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5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 期末总复* 第十七周~期末结束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调查方法的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章节

  教材内容

  课时

  预计上课日期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

  2

  第1周

  2.21-2.22

  不等式的解集

  1

  第1周

  2.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2

  第1周

  2.24-2.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

  第2周

  2.28-3.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第2周

  3.2-3.4

  复*小结

  2

  第3周

  3.7-3.8

  第二章《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

  1

  第3周

  3.9

  提公因式法

  2

  第3周

  3.10-3.11

  运用公式法

  2

  第4周

  3.14-3.15

  复*小结

  1

  第4周

  3.16

  第三章《分式》

  分式

  2

  第4周

  3.17-3.18

  分式的乘除法

  1

  第5周

  3.21

  分式的加减法

  2

  第5周

  3.22-3.23

  分式方程(1)

  2

  第5周

  3.24-3.25

  分式方程(2)

  1

  第6周

  3.28

  复*小结

  2

  第6周

  3.29-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

  线段的比

  2

  第6周

  3.31-4.1

  黄金分割

  1

  第7周

  4.4

  形状相同的图形

  1

  第7周

  4.5

  相似多边形

  1

  第7周

  4.6

  相似三角形

  1

  第7周

  4.7

  探索三角形相似形的条件

  2

  第8周

  4.11-4.12

  测量旗杆的高度

  1

  第8周

  4.13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第8周

  4.14-4.1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第10周

  4.25-4.26

  复*小结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数学教学。整个学生生源不好了,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源差而复杂,他们多数家庭条件很不好。大多数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学生学*不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学*动力,学生基础差和兴趣及*惯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给老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惯,课后也不会复*。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生源复杂,每一个班都是70多人。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极大。又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太少,情感联系由此而减弱,会有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积极性就消失了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本期加大*惯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其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章的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直角坐标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互相解释、互相补充,对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学*,愈往后,愈显出其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章的学*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对知识间的相互转换感到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多画图、多思考,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对知识要达到熟练的转换的程度,并且要求在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概念。本章要使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同时注重介绍数学文化。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难点是运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及其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证明和计算。本章的重点是*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大,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学*数据的描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教学中要合理使用计算器,发挥计算器在处理数据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重点集中在理解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和体会统计思想上来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六章分式 15 第一周~第五周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8 第五周~第六周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7 第六周~第七周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8 第九周~第十三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5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

  期末总复* 第十七周~期末结束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年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上半期授课内容为《选修1—2》和《选修4—4》,中段考后进入第一轮复*。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高二文科学生共有10个班,其中尖尖班2个,8个*行重点班。尖尖班的学生重点是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冲刺高考数学高分为目标。*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试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并根据需要在年级开设数学困难生补充辅导班。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文科数学内容为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选修系列1-1两册全部内容,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上一点系列3的选讲内容。

  二、教学指导

  1、认真研究和学*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通过学*,明确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切实领会新大纲、新教材的意图,力求恰到好处的教学成效。

  2、教学应注意突出新课程理念,要突出新课程的教学六环节,特别是情境创设、问题建构、学生活动,但反对盲目套用,要重视让学生体会、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要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建模能力和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

  3、教学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将新授课上成高三的复*课,练*要以课本为主,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课外*题,保证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基本完成。要体会教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意图,更要领会《标准》和《教学要求》的精神,准确把握好“度”,切忌将选修内容纳入必修课程。

  4、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实在在地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下功夫。

  5、要尽可能在每学期结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既不要提前,也不要滞后。以便于全区统一调查测试。要准确理解改革以后的高考新导向和08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使教学确实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6、系列3的课程可以按讲座形式开设,每本书开设一、两次即可,主要是布置任务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目的。另外,望能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度的阅读、调研、实践等研究性学*活动。

  7、月考单独出题。命题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本例、*题为主,采用高考试卷模式,适当渗透高考要求,充分保护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8、试卷分值、试卷结构、考试时间待定,难度系数为0.60—0.65。

  9、培优补差按分部要求安排。在期末对培训内容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三.教研活动

  1.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课组成员在一个办公室,每天研究讨论第二天的内容,教法。总结当天的得失之处。

  2.每周四开本组教研会,集体备课并讨论研究布置下周的教育教学务。

  3.本学期每人上一堂公开课,计划上交教学处。

  4.培优补差任务按轮流负责知识点的方法。培优内容为必修五,补差内容为本学期难点。

  5.每个知识点的学案,单元检测,假期作业,各种考试试卷轮流出题,具体安排每周课组会上讨论通过。

  6.争取做一个课题,具体内容与安排由科组合议。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二、教材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对整体来说数学比较重视,学*数学的风气比其他学科要好一些,上课该活跃时能活跃,能讨论,该安静时能安静。*时训练题都是有难度的,学生喜欢做难题,钻研讨论很热烈,但整体来说,成绩不稳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均分跌到年级居中上,我们的差距在填空和选择,我们上了一周空间向量课,其他班没上,会考和期末考试同时都要复*考试时,我们坚持两头兼顾同时抓,我们落后在基本知识,而且试题难度虽然不高相反中等同学这次的成绩倒超过了上面的同学,尤其是很多学生都考出了好成绩, 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所以我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课,在课间或者其他时间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班有好几个男同学特别活跃,精力非常充沛,课间经常追赶奔跑吵闹,这样的学生有利于活跃班级气氛,但自控能力差,他们都很聪明,但成绩都不太理想,如果长期不改正的话,最后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成长,也必将影响到整个班级。一学期下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所以我还将更多地关注这类学生,帮助他们纠正不良*惯,将精力集中到学*上来,从而改变整个班级的风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课余辅导十分重要。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学困生。

  四、教学进度表

  日期 周次 节/周 教学内容(课时)

  3月1日~3月7日 1 5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5)

  8日~14日 2 6 基本不等式(3)测试与讲评(3)

  15日~21日 3 6 命题及其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简单逻辑连接词(1)

  22日~28日 简单逻辑连接词(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2),复*(2)

  29日~4月5日 5 6 曲线与方程(2),椭圆(4)

  6日~12日 6 6 椭圆(2),双曲线(4)

  13日~19日 7 6 ,抛物线(4),复*(2)

  20日~26日 8 6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

  27日~5月2日 9 6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4),小结与复*(2)

  3日~9日 10 6 期中考试

  10日~16日 11 6 ,段考讲评(2),变化率与导数(4)

  17日~23日 12 6 导数的计算(2)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4)

  24日~30日 13 6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4),定积分的概念(2)

  6月1日~7日 14 6 定积分的概念(2),微积分基本定理(2)、定积分的简单应用(2)

  8日~14日 15 6 复*与测试(4),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

  15日~21日 16 6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4)

  22日~28日 17 6 数学归纳法(3),复*(3)

  29日~7月4日 18 6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

  5日~11日 19 6 期末复*(6)

  12日~13日 20 6 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学*方法

  1,培养良好的学*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 建立良好的学*数学*惯。

  *惯是经过重复练*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数学*惯,会使自己学*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良好的学*数学*惯还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几个方面。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能力。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5、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2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学海导航》,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实行以竞赛带培优,让有能力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实行专人负责,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内容,的学校安排。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教材特点:

  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高二下学期必修3有三章(算法初步;概率;统计);选修2—3有三章(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选修4—5(不等式)。

  必修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第三章统计

  1、随机抽样、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选修2—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计数原理

  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是学*排列、组合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正确区分分类与分步,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并能应用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2、在分析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应充分利用列举法和树形图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直观,感性上理解问题,辨别排列与组合问题,总结规律,探究快捷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概率的基础上,学*某些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内容,初步学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

  1、随机观念贯穿于这部分内容的始终。首先要认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对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

  2、通过实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教学中不应简单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机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点是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的概念。

  第三章统计案例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1、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中详实事例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

  2、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总结得出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并且认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类似于反证法,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3、回归分析注重步骤和过程,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要尽量使用统计图直观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直观感觉,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统计软件画散点图、进而直观判断它们是否线性相关,然后在线性相关前提下尝试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最后还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来判断拟合效果。

  选修4—5,主要涉及一章内容:

  第一章不等式

  在本专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不等式都有深刻的数学意义和背景,例如本专题给出的不等式大都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学生在学*中应该把握这些几何背景,理解这些不等式的实质。主要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也是我们讲课的重点。本专题特别强调不等式及其证明的几何意义与背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不等式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顾和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

  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1);

  (2);

  (3)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三、教学任务

  高二下学期的授课内容为必修3和选修2—3及选修4—5,必修3和选修2—3的前两章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5月1日前完成);选修2—3第三章及选修4—5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7月10日前完成)。

  四、教学目标

  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对探究性数学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推动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向前发展。

  五、教法分析:

  告知教学目标,讲述;板书或由问题引入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复*旧知识,提问;小测验等激活原有知识。呈现新知识,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直观教材等选择性知觉新信息。

  六、学情分析:

  1、学*兴趣与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班上有一半学生对数学学*没有兴趣,问其原因,大部分都说数学太难,学不懂,老师讲的都不明白,基础太弱,导致课堂上无所事事。这样越来越对数学没有兴趣。

  2、学**惯

  少部分学生有主动学*的`行为,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热情也很高,和老师讲常交流。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懒散、学**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

  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抄袭等等不良现象。

  七、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利用自*课或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初中知识的盲点,加强基础知识。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以基础简单题目为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加强合作学*。对于班级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八、教学进度安排

  高二下学期

  算法初步(必修3)9课时

  概率(必修3)10课时

  统计(必修3)8课时

  计数原理(选修2—3)10课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选修2—3)15课时

  统计案例(选修2—3)3课时

  不等式(选修4—5)5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高二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数学学*情况较为一般,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同时,学生对自己学*数学的信心不足,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得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意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及时的复*与巩固,知识积累量不多,而遗忘的速度太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只会模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不能举一反三,题目稍微有点变化就束手无策。

  二、制定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本学期拟订以下目标和措施。其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进行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五段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05财会(3)班数学,所选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该教材是在原有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重新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大纲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把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代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作为各专业必学的基本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把函数与几何,以及研究函数与几何的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 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这套数学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多数学生能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以保证中职学生能达到高中阶段的基本数学水准。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层次:一是必学的内容分两种教学要求(在教参中指出);二是教材中配备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培养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编写了选学内容,选学内容主要是深化基本内容所学知识和应用基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专设应用一节,列举数学在生活实际、现代科学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在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恩能够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数器的技能,所以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用计数器做的练*题。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使用的是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包括:*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初步。 每章编写结构:引言,正文(大节、小节、联系、*题),复*问题和复*参考题,阅读材料(数学文化)等。除个别标注星号的选学内容外,都是必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5财会(3)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因而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从总体上看,该班的学*中坚力量主要在一小部分的女生,其他学生学*积极性较差。在要学*的学生当中,普遍表现出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立足我校学生实际,在思想上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知识上侧重双基训练,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归纳拓展、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高二进行文理分班,所教的文科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情况较好,学生较自觉,但是,学生对自己学*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需加强,在做题时的灵活性还不够,要加强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本学期拟订以下目标和措施。其具体目标如下: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法分析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五、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①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

  ②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①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②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③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或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一是为学生学业水*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难度低于高考接*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调查方法的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章节

  教材内容

  课时

  预计上课日期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

  2

  第1周

  2.21-2.22

  不等式的解集

  1

  第1周

  2.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2

  第1周

  2.24-2.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

  第2周

  2.28-3.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第2周

  3.2-3.4

  复*小结

  2

  第3周

  3.7-3.8

  第二章《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

  1

  第3周

  3.9

  提公因式法

  2

  第3周

  3.10-3.11

  运用公式法

  2

  第4周

  3.14-3.15

  复*小结

  1

  第4周

  3.16

  第三章《分式》

  分式

  2

  第4周

  3.17-3.18

  分式的乘除法

  1

  第5周

  3.21

  分式的加减法

  2

  第5周

  3.22-3.23

  分式方程(1)

  2

  第5周

  3.24-3.25

  分式方程(2)

  1

  第6周

  3.28

  复*小结

  2

  第6周

  3.29-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

  线段的比

  2

  第6周

  3.31-4.1

  黄金分割

  1

  第7周

  4.4

  形状相同的图形

  1

  第7周

  4.5

  相似多边形

  1

  第7周

  4.6

  相似三角形

  1

  第7周

  4.7

  探索三角形相似形的条件

  2

  第8周

  4.11-4.12

  测量旗杆的高度

  1

  第8周

  4.13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第8周

  4.14-4.1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第10周

  4.25-4.26

  复*小结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五班总人数为33人,均为男生。其中彝族学生32人,占总人数的98﹪。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缺少更深入的认识。对很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机会、*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对孩子们今后的学*,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比例与相似,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前面的学*为这一期的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169班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学*,学生的自学理解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与培养,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培养,绝大不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情境和机会,适当编排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内容的编写坚持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以满足高程度学生的需要,使得不同水*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教材内容的叙述,适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资源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作为认知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加强学生对数学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因式分解的含义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能准确熟练地把一些多项式用提公因式法或公式法分解;

  3、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

  4、能够依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简单的分式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5、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6、掌握并会灵活运用*行四边行及特殊*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7、会灵活运用*行四边形及特殊*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掌握梯形及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并会灵活运用;

  9、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的定义及性质定理,并会应用它们解决一些计算及实际问题;

  10、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

  1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够应用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

  12、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13、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

  14、初步认识概率的概念及用概率分析简单的事件;

  15、体会数学里充满着观察、实践、猜想和探索的过程,掌握求概率的数学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作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六认真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3、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进行分层教育的探讨,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组织学生结对学*。

  六、课时安排

  第一章:因式分解 课时

  第二章:分式 课时

  第三章:四边形 课时

  第四章:二次根式 课时

  第五章:概率的概念 课时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较差,优秀生少,后进生站每个班的40%左右。少数学生学*积极性高,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学*不够认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总是应付,不能够主动学*,所以造成基础掌握不扎实。要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则必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2、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通过变式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函数一章,利用数形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能力,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及时查缺补漏。

  4、成立一帮一互助学*小组,辅导后进生,同时促进优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三环六步的各个环节。

  2、上课时定向要明确,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疑难。点难拨疑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所发展。

  3、作业布置要分层,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批改要认真、及时,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

  四、教研工作

  积极参加教科室和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的'双思三环六步讨论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交流体会。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及时发布。通过教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五、学困生转化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生,做好辅导计划。为其以后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铺*道路。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数学教学。整个学生生源不好了,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源差而复杂,他们多数家庭条件很不好。大多数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学生学*不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学*动力,学生基础差和兴趣及*惯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给老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惯,课后也不会复*。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生源复杂,每一个班都是70多人。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极大。又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太少,情感联系由此而减弱,会有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积极性就消失了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本期加大*惯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其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章的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直角坐标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互相解释、互相补充,对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学*,愈往后,愈显出其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章的学*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对知识间的相互转换感到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多画图、多思考,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对知识要达到熟练的转换的程度,并且要求在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概念。本章要使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同时注重介绍数学文化。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难点是运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及其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证明和计算。本章的重点是*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大,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学*数据的描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教学中要合理使用计算器,发挥计算器在处理数据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重点集中在理解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和体会统计思想上来。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5)调查方法的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

  (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5〉班的数学教学,所用课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代数与几何课本,下面就针对具体情况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二〈5〉班 人数为47人,20xx年下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73分,总体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提高。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完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对很多学生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最令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部分孩子的数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本学期也要继续努力使同学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这个最重要的一年:初二,还剩下一学期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用面积来证题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教低,学*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成绩本学期务必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四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章 数的开方 本章主要学**方根与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概念与四则混合运算,实数与数轴及其相关知识。这一章是学生初中学*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实数是后继学*内容的基础,直到复数的引入是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归纳出*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进而展开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接着前进到实数,完成对数系的扩充。本章的重点是*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实数的概念。要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学生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一章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辨别最简二次根式 和同类二次根式。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会根据它们熟练的化简二次根式和计算 。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关键是正确认识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难点是运用公式化简。

  第四章(几何)四边形 本章主要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特殊四边形:*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判定,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性质。重点是*形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及中心对称。

  第五章(几何)相似形 本章主要学*比例线段,*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在证明、计算题中的应用。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及*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难点是出现了分式,量也多了,变化的形式也很多。关键要在教学中注意类比及比例式变形的训练。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方根与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学*实数;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四边形的定义、分类等,掌握理解各种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及其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掌握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及其应用。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希望杯”数学题的研究,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9、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0xx年3月7日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复*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1.如图1所示,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图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图1 图2

  3.如图3,直线 、 被直线 所截.(1)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4.如图4,一个弯形管道 的拐角 , ,这时管道 、 *行吗?

  图3 图4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1、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板书]∵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以备后面推导判定定理使用.)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上节课所学*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复*提问中的第3题,我们知道了 与 互补,那么 ,由此你还可以推出什么?根据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推出 ,这个推理的全过程就是:

  ∵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教师再加上这一步即可).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后回答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学生语言不规范,注意纠正).

  师:也就是说,我们又得到了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简单说成:

  [板书]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教法说明】由于复*引入第3题为定理的推导做好了铺垫,所以学生并不难接受推理过程,放手由学生总结出判定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另外在叙述判定方法时,训练学生用准确、规范的几何语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由同旁内角互补,推导两条直线*行,除了上面的推理过程,有没有其他途径?怎样写推理格式?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对照复*提问第3题的第2问很快地找到另一种途径,并在练*本上写出推理格式,找一个学生在原来黑板上的板书基础上完成.

  【教法说明】通过使用不同种方法的推理,不仅开拓学生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推理,从而使学生掌握推理格式的书写.

  尝试反过,巩固练*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二、制定计划的依据: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代数内容包括第九章《分式》、第十章《数的开方》,几何内容第三章《三角形》。

  代数第九章《分式》的主要内容是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应用等。其中分式的四则运算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探究性活动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本章的难点。

  代数第十章《数的开方》主要内容是*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代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几何第三章《三角形》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全等三角形和尺规作图。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推理证明是本章的难点。

  2. 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2)班共有学生52人,从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分析,及格人数分别为10人,优秀人数分别为 0 人,与其他几个*行班比较,优秀生及格生都少,另外这两个班的学生中成绩特别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在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生群体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最好是79分,差的只有几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70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1. 正确了解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的约分和通分。

  2.掌握分式的乘、除、乘方与加减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分式的运算。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实际生活中的“a=bc”型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5.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初步了解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验根方法。

  6. 进一步培养学生把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方程式的建模能力。

  7.能准确的说出*方根,算术*方根、立方根的意义,能正确迅速的利用乘方运算求出一些简单数的*方根、立方根。

  8.了解无理数的意义,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会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9. 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边角关系定理及推论,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角*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10. 了解尺规作图的意义,掌握基本作图,了解几何作图的一般步骤,会写出一些简单作图题的已知、求证、作法。

  四、教学措施及方法

  1. 成立学*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的信心及自学能力。

  2. 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

  3. 积极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4. 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五、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因式分解之(一)——提公因法、运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完*方差、完全*方式的的特点分解因式

  2、会利用完全*方式的非负性解决一类求值问题

  3、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重点:找公因式,运用公式

  难点:找公因式、公式的理解、运用

  第二周:因式分解之(二)——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

  目标:会用分组分解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因式分解

  难点:如何分组成为本题节的难点

  第三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目标:会利用三边关系解决:1、边长范围求值2、相关证明

  重点:求字母取值范围,证明

  难点:求适合条件的较为复杂的三角形边长问题

  第三周:三角形内角和

  目标:总结内角和的一些常见图形中的结论,并运用该结论解决“引伸”的几何题

  重点:基本图形之分析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五班总人数为33人,均为男生。其中彝族学生32人,占总人数的98﹪。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缺少更深入的认识。对很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机会、*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对孩子们今后的学*,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比例与相似,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前面的学*为这一期的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5)调查方法的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

  (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3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5〉班的数学教学,所用课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代数与几何课本,下面就针对具体情况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二〈5〉班 人数为47人,20xx年下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73分,总体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提高。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完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对很多学生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最令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部分孩子的数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本学期也要继续努力使同学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这个最重要的一年:初二,还剩下一学期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用面积来证题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教低,学*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成绩本学期务必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四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章 数的开方 本章主要学**方根与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概念与四则混合运算,实数与数轴及其相关知识。这一章是学生初中学*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实数是后继学*内容的基础,直到复数的引入是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归纳出*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进而展开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接着前进到实数,完成对数系的扩充。本章的重点是*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实数的概念。要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学生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一章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辨别最简二次根式 和同类二次根式。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会根据它们熟练的化简二次根式和计算 。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关键是正确认识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难点是运用公式化简。

  第四章(几何)四边形 本章主要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以及特殊四边形:*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判定,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性质。重点是*形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及中心对称。

  第五章(几何)相似形 本章主要学*比例线段,*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在证明、计算题中的应用。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及*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难点是出现了分式,量也多了,变化的形式也很多。关键要在教学中注意类比及比例式变形的训练。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方根与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学*实数;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四边形的定义、分类等,掌握理解各种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及其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掌握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及其应用。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希望杯”数学题的研究,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9、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0xx年3月7日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复*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1.如图1所示,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图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图1 图2

  3.如图3,直线 、 被直线 所截.(1)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4.如图4,一个弯形管道 的拐角 , ,这时管道 、 *行吗?

  图3 图4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板书]∵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以备后面推导判定定理使用.)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上节课所学*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2.5(2)

  师:请同学们看复*提问中的第3题,我们知道了 与 互补,那么 ,由此你还可以推出什么?根据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推出 ,这个推理的全过程就是:

  ∵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教师再加上这一步即可).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后回答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学生语言不规范,注意纠正).

  师:也就是说,我们又得到了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简单说成:

  [板书]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教法说明】由于复*引入第3题为定理的`推导做好了铺垫,所以学生并不难接受推理过程,放手由学生总结出判定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另外在叙述判定方法时,训练学生用准确、规范的几何语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由同旁内角互补,推导两条直线*行,除了上面的推理过程,有没有其他途径?怎样写推理格式?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对照复*提问第3题的第2问很快地找到另一种途径,并在练*本上写出推理格式,找一个学生在原来黑板上的板书基础上完成.

  【教法说明】通过使用不同种方法的推理,不仅开拓学生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推理,从而使学生掌握推理格式的书写.

  尝试反过,巩固练*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数学教学。整个学生生源不好了,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源差而复杂,他们多数家庭条件很不好。大多数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学生学*不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学*动力,学生基础差和兴趣及*惯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给老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惯,课后也不会复*。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生源复杂,每一个班都是70多人。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极大。又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太少,情感联系由此而减弱,会有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积极性就消失了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本期加大*惯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其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章的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直角坐标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互相解释、互相补充,对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学*,愈往后,愈显出其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章的学*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对知识间的相互转换感到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多画图、多思考,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对知识要达到熟练的转换的程度,并且要求在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概念。本章要使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同时注重介绍数学文化。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难点是运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及其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证明和计算。本章的重点是*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大,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学*数据的描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教学中要合理使用计算器,发挥计算器在处理数据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重点集中在理解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和体会统计思想上来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六章分式 15 第一周~第五周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8 第五周~第六周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7 第六周~第七周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8 第九周~第十三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5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

  期末总复* 第十七周~期末结束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6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行线,实数,*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态度学**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主动性和学*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的*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学困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复*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1.如图1所示,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图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图1 图2

  3.如图3,直线 、 被直线 所截.(1)如果 ,那么 ,为什么?

  (2)如果 ,那么 ,为什么?

  4.如图4,一个弯形管道 的拐角 , ,这时管道 、 *行吗?

  图3 图4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板书]∵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以备后面推导判定定理使用.)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上节课所学*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2.5(2)

  师:请同学们看复*提问中的第3题,我们知道了 与 互补,那么 ,由此你还可以推出什么?根据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推出 ,这个推理的全过程就是:

  ∵ (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教师再加上这一步即可).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后回答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学生语言不规范,注意纠正).

  师:也就是说,我们又得到了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简单说成:

  [板书]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教法说明】由于复*引入第3题为定理的推导做好了铺垫,所以学生并不难接受推理过程,放手由学生总结出判定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另外在叙述判定方法时,训练学生用准确、规范的几何语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由同旁内角互补,推导两条直线*行,除了上面的推理过程,有没有其他途径?怎样写推理格式?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对照复*提问第3题的第2问很快地找到另一种途径,并在练*本上写出推理格式,找一个学生在原来黑板上的板书基础上完成.

  【教法说明】通过使用不同种方法的推理,不仅开拓学生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推理,从而使学生掌握推理格式的书写.

  尝试反过,巩固练*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8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调查方法的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9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学*,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的快乐。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也反复运用了*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把教学七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五班总人数为33人,均为男生。其中彝族学生32人,占总人数的98﹪。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缺少更深入的认识。对很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机会、*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对孩子们今后的学*,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比例与相似,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前面的学*为这一期的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1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的学**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和磁第十章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课后没有按时复*,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能力、学*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惯。

  2、培养学*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5、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6、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 电阻变阻器

  3 复*第一章单元测试

  4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规律

  5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6 复*第二章单元测试

  7 电能期中考试

  8 电功率

  9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复*第三章单元测试

  1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与热

  11 磁现象磁场

  12 电生磁电磁铁

  13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4 电动机磁生电

  15 单元测试现代顺风耳—电话

  16 电磁波的海洋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7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单元测试

  18 期末复*

  19 期末复*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学生已对学*物理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185班、188班学生总的来讲,同学们大部分爱学*,对学*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学*基础等发展不*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内容与学*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学生已对学*物理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185班、188班学生总的来讲,同学们大部分爱学*,对学*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学*基础等发展不*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内容与学*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

  1、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会使用电压表;

  第七章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电功率

  本章在学*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具体时间安:(略)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5

  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初二初二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物理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 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的学**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率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如上课不钻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课后没有按时复*,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能力、学*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惯。

  2、培养学*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我们将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学内容,统一进度,吃

  透教材的知识点,并能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透澈,没有过重的学*负担。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5、指导学生预*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效率,从而提高及格率和均分。

  6、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拉*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学*物理。

  7、课堂作业力求课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8、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比如让1至3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下面的同学注意找出他们操作中的不当和错误之处。

  9、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第六章 电压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 电阻 变阻器 第六章单元测试

  3 讲评试卷 第七章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4 欧姆定律及其规律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5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单元测试

  6 讲评试卷 第八章 电能 电功率

  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与热

  8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单元测试

  9 讲评试卷 其中复*

  10 其中考试 讲评试卷

  11 第九章 磁现象 磁场

  12 电生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13 扬声器 电动机 磁生电

  14 第九章单元测试 讲评试卷 第十章 现代顺风耳

  15 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6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十章单元测试

  17-18 期末复*

  19-20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本学期物理教学能再上新台阶。

  二、教学目标

  1、完成本学期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及思想道德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3、本学期还要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经验、学*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三、具体措施:

  1,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的观念更新,学*的内容科学,学*的方法优秀。

  4, 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的重要性,也会学*,爱学*,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课后有复*,课堂勤学*;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 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工厂去进行劳动实*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7,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的学**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率 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课后没有按时复*,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能力、学*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惯。

  2、培养学*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5、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6、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二年级的物理教学.共有69人,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其*3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5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方法,为学生终生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和学年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安排

  教学进度

  1

  3.1——3.5

  期初考试、讲评第六章第一节

  2

  3.8——3.12

  第六章第二、三、四节

  3

  3.15——3.19

  第六章复*并测验,第七章第一节

  4

  3.22——3.26

  复* 月测

  5

  3.29——4.2

  第七章第二、三、四节

  6

  4.5——4.9

  第七章复*并测验,第八章第一节

  7

  4.12——4.16

  第八章第二、三、四节

  8

  4.19——4.23

  第八章第五、六节,复*第八章

  9

  4.26——4.30

  第九章第一、二节

  10

  5.10——5.14

  第九章第三、四节

  11

  5.17——5.21

  *题课、第九章第四节

  12

  5.24——5.28

  第九章第五、六节

  13

  5.31——6.4

  总复*(六、七、八章)

  14

  6. 7——6.11

  第九章第七节,复*本章

  15

  6.14——6.18

  第九章测验,第十章第一节

  16

  6.21——6.25

  第十章二、三、四节

  17

  6.28——6.30

  总复*

  18

  6.24——6.30

  总复*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1)板书:1.认识浮力,

  演示图1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

  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

  (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惯)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2)板书:2.探究浮力

  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注: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液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

  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密度;③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⑵与周围物体有关的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多少;③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过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猜想归结为以下4个:

  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兼顾学生对猜想的选择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个猜想都有多组学生来验证。

  (注:要让学生感受到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请大家思考:

  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难回答;况且也有学生在实验中已发现在密度小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的话浮力也可较大。]

  (注: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促使探究进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猜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有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据液体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难猜出排开液体的质量,进而猜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力)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应当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注:要提醒学生在液体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机测出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人只要随意测出一组数据即可)

  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对学生强调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一节课解决了智者阿基米德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3)板书: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讲述阿基米德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轶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对你以后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启示?课下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注:这对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义)

  知识扩展: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大量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回顾小结

  引导学生就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略)

  物理网为大家编辑的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大家学期生活愉快。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二、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的学**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力学。本册共分六章。第七章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九章 压强 第十章浮力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的新教学理念。

  四、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课后没有按时复*,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能力、学*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五、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惯。

  2、培养学*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

  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5、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6、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六、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七章 力 4课时

  第八章 运动和力 4课时

  第九章 压强 6课时

  复*考试 5课时

  第十章 浮力 5课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6课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5课时

  复*考试 5课时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 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

  1、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会使用电压表;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 电功率

  本章在学*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 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2、28——3、1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3、2——3、8 电阻(1) 变阻器(1)

  第三周3、9——3、15 复*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 3、06——3、11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 3、13——3、18 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 3、20——3、25 复*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 3、27——4、01 电能(1) 电功率(1)

  第八周 4、03——4、08 电功率(1) 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 4、10——4、15 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 4、17——4、22 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4、24——4、29 电与热 (2)

  第十二周 5、01——5、06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 复*和总结(1)

  第十三周 5、08——5、13 磁现象(1) 磁场(1)

  第十四周 5、15——5、20 电生磁 (1) 电磁铁 (1)

  第十五周 5、22——5、27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电动机(2)

  第十六周 5、29——6、03 磁生电 (2)

  第十七周 6、05——6、10 复*和总结 (1)

  第十八周 6、12——6、17 期末复*

  第十九周 6、19——6、24 期末复*

  第二十周 6、26——7、01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三)知识要求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略)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立足我校学生实际,在思想上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知识上侧重双基训练,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归纳拓展、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高二进行文理分班,所教的文科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情况较好,学生较自觉,但是,学生对自己学*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需加强,在做题时的灵活性还不够,要加强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本学期拟订以下目标和措施。其具体目标如下: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法分析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五、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①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题、周练题、章考题。

  ②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最有效的学*是自主学*,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①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兴趣。

  ②加强学*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③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或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二、教材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对整体来说数学比较重视,学*数学的风气比其他学科要好一些,上课该活跃时能活跃,能讨论,该安静时能安静。*时训练题都是有难度的,学生喜欢做难题,钻研讨论很热烈,但整体来说,成绩不稳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均分跌到年级居中上,我们的差距在填空和选择,我们上了一周空间向量课,其他班没上,会考和期末考试同时都要复*考试时,我们坚持两头兼顾同时抓,我们落后在基本知识,而且试题难度虽然不高相反中等同学这次的成绩倒超过了上面的同学,尤其是很多学生都考出了好成绩, 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所以我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课,在课间或者其他时间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班有好几个男同学特别活跃,精力非常充沛,课间经常追赶奔跑吵闹,这样的学生有利于活跃班级气氛,但自控能力差,他们都很聪明,但成绩都不太理想,如果长期不改正的话,最后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成长,也必将影响到整个班级。一学期下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所以我还将更多地关注这类学生,帮助他们纠正不良*惯,将精力集中到学*上来,从而改变整个班级的风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课余辅导十分重要。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学困生。

  四、教学进度表

  日期 周次 节/周 教学内容(课时)

  3月1日~3月7日 1 5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5)

  8日~14日 2 6 基本不等式(3)测试与讲评(3)

  15日~21日 3 6 命题及其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简单逻辑连接词(1)

  22日~28日 简单逻辑连接词(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2),复*(2)

  29日~4月5日 5 6 曲线与方程(2),椭圆(4)

  6日~12日 6 6 椭圆(2),双曲线(4)

  13日~19日 7 6 ,抛物线(4),复*(2)

  20日~26日 8 6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

  27日~5月2日 9 6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4),小结与复*(2)

  3日~9日 10 6 期中考试

  10日~16日 11 6 ,段考讲评(2),变化率与导数(4)

  17日~23日 12 6 导数的计算(2)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4)

  24日~30日 13 6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4),定积分的概念(2)

  6月1日~7日 14 6 定积分的概念(2),微积分基本定理(2)、定积分的简单应用(2)

  8日~14日 15 6 复*与测试(4),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

  15日~21日 16 6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4)

  22日~28日 17 6 数学归纳法(3),复*(3)

  29日~7月4日 18 6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

  5日~11日 19 6 期末复*(6)

  12日~13日 20 6 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学*方法

  1,培养良好的学*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 建立良好的学*数学*惯。

  *惯是经过重复练*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数学*惯,会使自己学*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良好的学*数学*惯还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几个方面。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能力。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一是为学生学业水*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难度低于高考接*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教材特点:

  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高二下学期必修3有三章(算法初步;概率;统计);选修2—3有三章(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选修4—5(不等式)。

  必修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第三章统计

  1、随机抽样、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选修2—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计数原理

  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是学*排列、组合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正确区分分类与分步,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并能应用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2、在分析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应充分利用列举法和树形图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直观,感性上理解问题,辨别排列与组合问题,总结规律,探究快捷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概率的基础上,学*某些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内容,初步学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

  1、随机观念贯穿于这部分内容的始终。首先要认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对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

  2、通过实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教学中不应简单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机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点是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的概念。

  第三章统计案例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1、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中详实事例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

  2、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总结得出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并且认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类似于反证法,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3、回归分析注重步骤和过程,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要尽量使用统计图直观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直观感觉,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统计软件画散点图、进而直观判断它们是否线性相关,然后在线性相关前提下尝试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最后还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来判断拟合效果。

  选修4—5,主要涉及一章内容:

  第一章不等式

  在本专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不等式都有深刻的数学意义和背景,例如本专题给出的不等式大都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学生在学*中应该把握这些几何背景,理解这些不等式的实质。主要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也是我们讲课的重点。本专题特别强调不等式及其证明的几何意义与背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不等式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顾和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

  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1);

  (2);

  (3)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三、教学任务

  高二下学期的授课内容为必修3和选修2—3及选修4—5,必修3和选修2—3的前两章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5月1日前完成);选修2—3第三章及选修4—5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7月10日前完成)。

  四、教学目标

  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对探究性数学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推动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向前发展。

  五、教法分析:

  告知教学目标,讲述;板书或由问题引入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复*旧知识,提问;小测验等激活原有知识。呈现新知识,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直观教材等选择性知觉新信息。

  六、学情分析:

  1、学*兴趣与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班上有一半学生对数学学*没有兴趣,问其原因,大部分都说数学太难,学不懂,老师讲的都不明白,基础太弱,导致课堂上无所事事。这样越来越对数学没有兴趣。

  2、学**惯

  少部分学生有主动学*的行为,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热情也很高,和老师讲常交流。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懒散、学**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

  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抄袭等等不良现象。

  七、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利用自*课或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初中知识的盲点,加强基础知识。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以基础简单题目为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加强合作学*。对于班级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八、教学进度安排

  高二下学期

  算法初步(必修3)9课时

  概率(必修3)10课时

  统计(必修3)8课时

  计数原理(选修2—3)10课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选修2—3)15课时

  统计案例(选修2—3)3课时

  不等式(选修4—5)5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以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工作计划

  学期初,利用备课组会议,传达、学*本学期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工作计划和目标。

  2、本学期工作重点

  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和学术交流。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准备好中心发言人的发言;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月考评测及分析工作;

  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

  1、认真学*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以学*新课标为主要的学*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的主人,以*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参与性学*和实践性学*。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周面批学生作业一次。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高二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数学学*情况较为一般,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同时,学生对自己学*数学的信心不足,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得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意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及时的复*与巩固,知识积累量不多,而遗忘的速度太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只会模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不能举一反三,题目稍微有点变化就束手无策。

  二、制定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本学期拟订以下目标和措施。其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进行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五段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以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工作计划学期初,利用备课组会议,传达、学*本学期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工作计划和目标。

  2、本学期工作重点: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和学术交流。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准备好中心发言人的发言。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月考评测及分析工作,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

  1、认真学*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以学*新课标为主要的学*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的主人,以*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参与性学*和实践性学*。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例题的选择,*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周面批学生作业一次。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学生已对学*物理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185班、188班学生总的来讲,同学们大部分爱学*,对学*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学*基础等发展不*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内容与学*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本学期物理教学能再上新台阶。

  二、教学目标

  1、完成本学期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及思想道德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3、本学期还要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经验、学*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三、具体措施:

  1,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的观念更新,学*的内容科学,学*的方法优秀。

  4, 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的重要性,也会学*,爱学*,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课后有复*,课堂勤学*;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 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工厂去进行劳动实*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7,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的学**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率 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课后没有按时复*,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能力、学*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惯。

  2、培养学*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5、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6、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1)板书:1.认识浮力,

  演示图1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

  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

  (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惯)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2)板书:2.探究浮力

  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注: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液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

  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密度;③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⑵与周围物体有关的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多少;③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过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猜想归结为以下4个:

  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兼顾学生对猜想的选择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个猜想都有多组学生来验证。

  (注:要让学生感受到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请大家思考:

  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难回答;况且也有学生在实验中已发现在密度小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的话浮力也可较大。]

  (注: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促使探究进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猜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有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据液体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难猜出排开液体的质量,进而猜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力)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应当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注:要提醒学生在液体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机测出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人只要随意测出一组数据即可)

  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对学生强调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一节课解决了智者阿基米德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3)板书: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讲述阿基米德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轶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对你以后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启示?课下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注:这对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义)

  知识扩展: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大量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回顾小结

  引导学生就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略)

  物理网为大家编辑的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大家学期生活愉快。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4

  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初二初二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物理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 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的学**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率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如上课不钻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课后没有按时复*,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能力、学*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惯。

  2、培养学*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我们将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学内容,统一进度,吃

  透教材的知识点,并能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透澈,没有过重的学*负担。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5、指导学生预*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效率,从而提高及格率和均分。

  6、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拉*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学*物理。

  7、课堂作业力求课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8、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比如让1至3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下面的同学注意找出他们操作中的不当和错误之处。

  9、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第六章 电压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 电阻 变阻器 第六章单元测试

  3 讲评试卷 第七章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4 欧姆定律及其规律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5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单元测试

  6 讲评试卷 第八章 电能 电功率

  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与热

  8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单元测试

  9 讲评试卷 其中复*

  10 其中考试 讲评试卷

  11 第九章 磁现象 磁场

  12 电生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13 扬声器 电动机 磁生电

  14 第九章单元测试 讲评试卷 第十章 现代顺风耳

  15 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6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十章单元测试

  17-18 期末复*

  19-20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1)板书:1.认识浮力,

  演示图1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

  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

  (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惯)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2)板书:2.探究浮力

  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注: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液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

  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密度;③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⑵与周围物体有关的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多少;③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过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猜想归结为以下4个:

  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兼顾学生对猜想的选择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个猜想都有多组学生来验证。

  (注:要让学生感受到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请大家思考:

  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难回答;况且也有学生在实验中已发现在密度小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的话浮力也可较大。]

  (注: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促使探究进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猜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有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据液体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难猜出排开液体的质量,进而猜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力)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应当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注:要提醒学生在液体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机测出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人只要随意测出一组数据即可)

  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对学生强调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一节课解决了智者阿基米德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3)板书: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讲述阿基米德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轶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对你以后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启示?课下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注:这对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义)

  知识扩展: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大量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回顾小结

  引导学生就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略)

  物理网为大家编辑的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大家学期生活愉快。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

  1、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会使用电压表;

  第七章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电功率

  本章在学*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具体时间安:(略)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 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

  1、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会使用电压表;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 电功率

  本章在学*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 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2.28——3.1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3.2——3.8 电阻(1) 变阻器(1)

  第三周3.9——3.15 复*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 3.06——3.11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 3.13——3.18 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 3.20——3.25 复*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 3.27——4.01 电能(1) 电功率(1)

  第八周 4.03——4.08 电功率(1) 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 4.10——4.15 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 4.17——4.22 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4.24——4.29 电与热 (2)

  第十二周 5.01——5.06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 复*和总结(1)

  第十三周 5.08——5.13 磁现象(1) 磁场(1)

  第十四周 5.15——5.20 电生磁 (1) 电磁铁 (1)

  第十五周 5.22——5.27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电动机(2)

  第十六周 5.29——6.03 磁生电 (2)

  第十七周 6.05——6.10 复*和总结 (1)

  第十八周 6.12——6.17 期末复*

  第十九周 6.19——6.24 期末复*

  第二十周 6.26——7.01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1)板书:1.认识浮力,

  演示图1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

  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

  (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惯)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2)板书:2.探究浮力

  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注: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液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密度;③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⑵与周围物体有关的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多少;③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过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猜想归结为以下4个:

  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兼顾学生对猜想的选择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个猜想都有多组学生来验证。

  (注:要让学生感受到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请大家思考:

  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难回答;况且也有学生在实验中已发现在密度小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的话浮力也可较大。]

  (注: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促使探究进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猜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有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据液体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难猜出排开液体的质量,进而猜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力)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应当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注:要提醒学生在液体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机测出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人只要随意测出一组数据即可)

  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对学生强调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一节课解决了智者阿基米德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3)板书: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讲述阿基米德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轶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对你以后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启示?课下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注:这对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义)

  知识扩展: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大量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回顾小结

  引导学生就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略)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二年级的物理教学.共有69人,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其*3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5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方法,为学生终生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和学年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安排

  教学进度

  1

  3.1——3.5

  期初考试、讲评第六章第一节

  2

  3.8——3.12

  第六章第二、三、四节

  3

  3.15——3.19

  第六章复*并测验,第七章第一节

  4

  3.22——3.26

  复* 月测

  5

  3.29——4.2

  第七章第二、三、四节

  6

  4.5——4.9

  第七章复*并测验,第八章第一节

  7

  4.12——4.16

  第八章第二、三、四节

  8

  4.19——4.23

  第八章第五、六节,复*第八章

  9

  4.26——4.30

  第九章第一、二节

  10

  5.10——5.14

  第九章第三、四节

  11

  5.17——5.21

  *题课、第九章第四节

  12

  5.24——5.28

  第九章第五、六节

  13

  5.31——6.4

  总复*(六、七、八章)

  14

  6. 7——6.11

  第九章第七节,复*本章

  15

  6.14——6.18

  第九章测验,第十章第一节

  16

  6.21——6.25

  第十章二、三、四节

  17

  6.28——6.30

  总复*

  18

  6.24——6.30

  总复*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7)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6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教材特点:

  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高二下学期必修3有三章(算法初步;概率;统计);选修2-3有三章(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选修4-5(不等式)。

  必修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第三章统计

  1、随机抽样、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选修2-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计数原理

  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是学*排列、组合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正确区分分类与分步,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并能应用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2、在分析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应充分利用列举法和树形图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直观,感性上理解问题,辨别排列与组合问题,总结规律,探究快捷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概率的基础上,学*某些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内容,初步学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

  1、随机观念贯穿于这部分内容的始终。首先要认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对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

  2、通过实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教学中不应简单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机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点是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的概念。

  第三章统计案例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1、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中详实事例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

  2、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总结得出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并且认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类似于反证法,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3、回归分析注重步骤和过程,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要尽量使用统计图直观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直观感觉,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统计软件画散点图、进而直观判断它们是否线性相关,然后在线性相关前提下尝试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最后还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来判断拟合效果。

  选修4-5,主要涉及一章内容:

  第一章不等式

  在本专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不等式都有深刻的数学意义和背景,例如本专题给出的不等式大都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学生在学*中应该把握这些几何背景,理解这些不等式的实质。主要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也是我们讲课的重点。本专题特别强调不等式及其证明的几何意义与背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不等式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顾和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

  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1);

  (2);

  (3)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三、教学任务

  高二下学期的授课内容为必修3和选修2-3及选修4-5,必修3和选修2-3的前两章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5月1日前完成);选修2-3第三章及选修4-5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7月10日前完成)。

  四、教学目标

  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对探究性数学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推动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向前发展。

  五、教法分析:

  告知教学目标,讲述;板书或由问题引入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复*旧知识,提问;小测验等激活原有知识。呈现新知识,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直观教材等选择性知觉新信息。

  六、学情分析:

  1、学*兴趣与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班上有一半学生对数学学*没有兴趣,问其原因,大部分都说数学太难,学不懂,老师讲的都不明白,基础太弱,导致课堂上无所事事。这样越来越对数学没有兴趣。

  2、学**惯

  少部分学生有主动学*的行为,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热情也很高,和老师讲常交流。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懒散、学**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

  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抄袭等等不良现象。

  七、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利用自*课或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初中知识的盲点,加强基础知识。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以基础简单题目为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加强合作学*。对于班级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八、教学进度安排

  高二下学期

  算法初步(必修3)9课时

  概率(必修3)10课时

  统计(必修3)8课时

  计数原理(选修2-3)10课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选修2-3)15课时

  统计案例(选修2-3)3课时

  不等式(选修4-5)5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一是为学生学业水*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难度低于高考接*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教材特点:

  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高二下学期必修3有三章(算法初步;概率;统计);选修2-3有三章(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选修4-5(不等式)。

  必修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第三章统计

  1、随机抽样、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选修2-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计数原理

  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是学*排列、组合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正确区分分类与分步,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并能应用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2、在分析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应充分利用列举法和树形图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直观,感性上理解问题,辨别排列与组合问题,总结规律,探究快捷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概率的基础上,学*某些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内容,初步学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

  1、随机观念贯穿于这部分内容的始终。首先要认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对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

  2、通过实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教学中不应简单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机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点是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的概念。

  第三章统计案例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1、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中详实事例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

  2、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总结得出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并且认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类似于反证法,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3、回归分析注重步骤和过程,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要尽量使用统计图直观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直观感觉,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统计软件画散点图、进而直观判断它们是否线性相关,然后在线性相关前提下尝试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最后还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来判断拟合效果。

  选修4-5,主要涉及一章内容:

  第一章不等式

  在本专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不等式都有深刻的数学意义和背景,例如本专题给出的不等式大都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学生在学*中应该把握这些几何背景,理解这些不等式的实质。主要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也是我们讲课的重点。本专题特别强调不等式及其证明的几何意义与背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不等式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顾和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

  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1);

  (2);

  (3)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三、教学任务

  高二下学期的授课内容为必修3和选修2-3及选修4-5,必修3和选修2-3的前两章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5月1日前完成);选修2-3第三章及选修4-5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7月10日前完成)。

  四、教学目标

  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对探究性数学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推动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向前发展。

  五、教法分析:

  告知教学目标,讲述;板书或由问题引入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复*旧知识,提问;小测验等激活原有知识。呈现新知识,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直观教材等选择性知觉新信息。

  六、学情分析:

  1、学*兴趣与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班上有一半学生对数学学*没有兴趣,问其原因,大部分都说数学太难,学不懂,老师讲的都不明白,基础太弱,导致课堂上无所事事。这样越来越对数学没有兴趣。

  2、学**惯

  少部分学生有主动学*的行为,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热情也很高,和老师讲常交流。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懒散、学**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

  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抄袭等等不良现象。

  七、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利用自*课或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初中知识的盲点,加强基础知识。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以基础简单题目为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加强合作学*。对于班级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八、教学进度安排

  高二下学期

  算法初步(必修3)9课时

  概率(必修3)10课时

  统计(必修3)8课时

  计数原理(选修2-3)10课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选修2-3)15课时

  统计案例(选修2-3)3课时

  不等式(选修4-5)5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5、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2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学海导航》,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实行以竞赛带培优,让有能力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实行专人负责,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内容,的`学校安排。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5、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2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学海导航》,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两份练*试卷,做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竞赛班的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实行以竞赛带培优,让有能力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实行专人负责,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内容,的学校安排。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为依据,进行高二年级的教学工作。立足我校学生实际,在思想上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知识学*上侧重双基训练,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归纳拓展、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完成上级和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主要学*两部分内容:完成第十一章三单元空间直线和*面,第四单元空间两个*面;第十二章排列组合和概率

  三、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联系本校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认真做好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以及本学期每次的测试试卷的质量分析,对试卷要认真评讲,找出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3、学生*时作业要认真批阅,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督促学生订正错误,以便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

  4、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从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入手,夯实双基,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做到精选例题,讲解到位,及时练*,精心批阅,督促改错。

  5、利用早自*和晚自*,针对学生在学*中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8)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学生已对学*物理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185班、188班学生总的来讲,同学们大部分爱学*,对学*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学*基础等发展不*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内容与学*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的成效如何,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为此我们必须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使我们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初二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因此,特制定初二语文学年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班上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但学生的学*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但总体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甚至还有考不及格的学生存在。优生的比例太小。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

  二、教学策略:

  1、领会课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目标,领会了课程标准的内涵,才能了解学生知识与能力,语文素养等方面的不足;它是开展语文教学要重依据和指导性纲要,教学的理念、情景的创设,互动的教学*台的搭建,都离不开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同时它又是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外在体现;它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是中考命题方向的源泉所在。吃透标准才有可能吃透语文中考评价的方向、方式、方法,才有可能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2、依据学生实际,探寻语文差异。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语文能力差异大,有必要研究现阶段学生最缺什么知识与能力,最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区分出主要差异与次要差异,有选择、有重点地突破性地分层教学。这是我们有效开展本学期教学与复*工作的第1个前提条件。

  3、选好、用好有关资料,追踪中考考点趋向。

  领悟了课标的内涵,钻研了《考试说明》,明确了学生最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仅仅是开展本学年教学与复*工作的前提,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高效复*,还需要选好、用好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资料的准备,最好是自己精心筛选,不用外面的资料。根据学生实际自己出一些资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不搞提海战术,下拦河网。

  4、精心备课,上好课。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得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每一节课,老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并且要择其重点进行教学,不能面面俱到。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教读课文的学*,自读课文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学*。

  5、重视阅读训练。阅读是考试的“半壁河山”,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运用到的,最接*人们生活的语文知识。抓好阅读训练,一方面在讲课时认真分析,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自读一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因此,要求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我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课外书籍拿来借给学生看,也要求学生跟其它老师借着看。有条件的买一些来互相传阅。总之,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看一些课外书。看了课外文章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摘抄一些好的词语和名言警句,注意归类收集,如写人的和写物的分开,与四季的分开等等;二是体会文章的时代意义、作者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往往反映时代的精神,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文章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文章内容也可以分析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阅读文章,一定要求学生能体会出这些内容;三是注意学*各篇的写作技巧,好文章不但有好的思想内容,而且运用了较好的表达技巧,阅读文章要求学生注意吸取这些好处,以便“迁移默化”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6、加强写作训练。要加强写作训练,从三点入手:第一点是多观察,多积累(多积累前面己谈到)。多观察就是要培养学生经常观察周围事物的*惯。第二点是要多感悟,文章往往是有感而发,感悟得深,才发得快,发得猛。第三点是多练。可按照自己的作文训练系列进行一次全面的训练,全面地尽可能地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

  7、最后是注重培养学生其它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表达能力的提高,大纲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良读课文,养成默读的*惯,并有一定的速度(一般每分钟500字左右),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只是在课堂上训练,课余时间也可以搞,根据书中口语交际的安排,我计划每个星期用一个早自*,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演说。

  8、采用“整体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作业训练法”、“边教边复*法”进行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在本学期内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教师只引导学生学*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完全放手学生自学。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初二年级组继续以对各项工作做到精细化管理为指导思想,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成功教育,制定“好*惯使人终身受益”的级训,以“让社会满意、使家长放心、受学生喜爱”为工作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快速的发展为教育的主攻方向,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帮助学生人人进步,老师教以严谨,重在质优;学以疏导,重在进步。充分发挥年级组服务、管理、指导的职能,以教学为中心,构建和谐、民主、团结、奋进的初二年级组。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及各处室工作计划中所涉及的年级工作内容。

  2.完善年级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精细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学**惯和文明*惯,促进学生全面、快速发展。

  3.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竞争合作的意识。

  4.制定细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

  5.想方设法提高生物、地理老师的积极性,力争生地会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6.在期末全区联考中,力争各学科成绩优秀率确保第一,合格率力争前三名,并扩大领先优势。

  三、主要工作

  1.成立年级组管委会及相关组织机构:

  (1)成立以主管校长、年级组主任为领导的年级组管委会。

  (2)成立家长委员会,对年级组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3)成立年级学生分会,协助年级副主任管理年级的学生工作。

  2.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培养教师服务意识

  (1)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教师服务意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长相、不因成绩好坏、不因其他私利而对学生分亲疏。

  (2)加强纪律观念,认真落实年级组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使教师快乐生活。

  3.打造年级文化:

  (1)级训:好*惯使人终身受益

  (2)年级组的核心教育理念:赏识成功教育

  (3)年级口号:从基础抓起,从现在谈起,从小事做起;零起点,快节奏,严要求;不为自己找借口,不为他人添麻烦。

  (4)营造积极向上的年级组学*环境。班级内设张贴栏;定期更新年级组宣传栏;鼓励各班通过民主讨论、分工协作等方式制定班规、班风、班级誓言等;设置初二年级组信箱。

  4.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严禁学生携带危险物品进校,严禁学生攀爬学校围墙,杜绝安全隐患。班主任加强课间巡查,制止学生疯追打闹的行为,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文明休息。严格作息制度、请假制度,按时放学,将一切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5.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1)明确班主任工作的规范要求。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一学期常规、岗位常规等,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提前做好每周班主任例会的学*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班会课教案,集体研讨,使班会课真正的发挥作用。

  (2)制定并完善班集体建设常规考核细则,通过考核使学生和教师强行入轨。

  (3)完善年级组各种机构和学生分会,明确分工与职责,做到事事有人做,事事做得好。

  (4)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规范意识。继续认真学*《天心一中学生文明礼仪》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学生一日常规。通过年级组常规管理评比细则,努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文明*惯和学**惯。

  (5)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注重学**惯的培养,争取在期末全区联考中,扩大A类学生面,减少E 类学生,稳住并提高中间学生的.成绩。加强培优补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力争多获奖。

  (6)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制度,认真组织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

  (7)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改革。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辅导、教研、培优、考试等环节进行监测和督导。

  (8)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质量监测。

  (10)加强青春期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

  (11)加强教师辅导、坐班及班级值班管理。

  (12)坚持教学质量分析制度。从知识、能力、智力与非智力、教情、学情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调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13)制定地生学科会考目标、计划、实施方案和奖惩等。

  总之,新的学期,新的挑战,我们相信通过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各项目标一定会实现。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9)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合集五篇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 1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调查方法的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章节

  教材内容

  课时

  预计上课日期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

  2

  第1周

  2.21-2.22

  不等式的解集

  1

  第1周

  2.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2

  第1周

  2.24-2.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

  第2周

  2.28-3.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第2周

  3.2-3.4

  复*小结

  2

  第3周

  3.7-3.8

  第二章《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

  1

  第3周

  3.9

  提公因式法

  2

  第3周

  3.10-3.11

  运用公式法

  2

  第4周

  3.14-3.15

  复*小结

  1

  第4周

  3.16

  第三章《分式》

  分式

  2

  第4周

  3.17-3.18

  分式的乘除法

  1

  第5周

  3.21

  分式的加减法

  2

  第5周

  3.22-3.23

  分式方程(1)

  2

  第5周

  3.24-3.25

  分式方程(2)

  1

  第6周

  3.28

  复*小结

  2

  第6周

  3.29-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

  线段的比

  2

  第6周

  3.31-4.1

  黄金分割

  1

  第7周

  4.4

  形状相同的图形

  1

  第7周

  4.5

  相似多边形

  1

  第7周

  4.6

  相似三角形

  1

  第7周

  4.7

  探索三角形相似形的条件

  2

  第8周

  4.11-4.12

  测量旗杆的高度

  1

  第8周

  4.13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第8周

  4.14-4.1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第10周

  4.25-4.26

  复*小结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 2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五班总人数为33人,均为男生。其中彝族学生32人,占总人数的98﹪。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缺少更深入的认识。对很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机会、*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对孩子们今后的学*,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比例与相似,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前面的学*为这一期的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学*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期教学目标

  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态度。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任务。能在学*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在学*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学情简要分析

  通过以前的英语学*,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做题没有把握,讲不出原因。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很吃力而,有的因此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四、教学要求

  课前预*,找出问题所在。2.课后复*,精熟所学内容。3.布置作业务必确实如期完成。4.上课专心听讲,乐于参与活动。5.具有积极的学*态度。6.能认识英语是生活的一部分,并能学以致用。

  五、学生自我要求与家长配合事宜

  1.能认识到英语在现今社会中已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之一,学生应主动提升自己的英语实力,家长也请多给予督促和鼓励。2.英语学*基础尚弱者,应确实做好课堂要求,并按部就班扎实学*。3.英语学*已有良好基础者,除课内所学,可以多增加进修课外知识,如收听英语广播、阅读报纸与青少年小说等,来充实自身英语能力。4.时时留意生活中接触到的英语,随时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6.不断学*,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备注第一周Unit1第二周Unit2第三周Unit3

  第四周ReviseUnit1-Unit3月考第五周Unit4第六周Unit5第七周Unit6

  第八周ReviseUnit4–Unit6

  第九-十周ReviseUnit1-Unit6formid-termexam

  第十一周Mid-termexam期中考试第十二周Unit7第十三周Unit8第十四周Unit9

  第十五周ReviseUnit7-Unit9月考第十六周Unit10

  十七-二十周ReviseUnit1-Unit10forfinalexam

  第二十一周Finalexam

  期末考试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 4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本学期我代初二118、119两个班的数学,现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学生们已经适应了新的学*环境,对初中数学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也已经有所领悟,但经过初一学年的学*和考试,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勾股定理、*移与旋转、*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材简单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力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选择贴*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同时也编排一些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重难点:

  1、*方根、算术*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方根和任意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法公式、乘法公式进行计算;会用提公因式、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掌握勾股定理、其逆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和其逆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4、认识*移、旋转的概念,理解*移、旋转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并利用轴对称、*移与旋转进行设计简单的图案;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

  5、掌握*行四边形和特殊的*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梯形和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设计好课堂活动,收集相关资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补充。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加强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精心选择好课堂练*。

  3、虚心向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吸收精华,提高教学质量。

  4、科学组织好单元考试、期中考试,认真坐好评卷工作。

  5、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和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五、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和乐趣,感受到经历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初二下学期教学计划 5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水*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发展水*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有5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数学知识都未掌握。学生学*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作业格式不正确,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学*方式方法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兴趣,形成正确的学**惯,抓好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方法,为学生终生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

  周次

  时间安排

  教学进度

  1

  2.20——2.24

  期初考试、讲评第六章第一节

  2

  2.25——3.12

  第六章第二、三、四节

  3

  3.15——3.19

  第六章复*并测验,第七章第一节

  4

  3.22——3.26

  复* 月测

  5

  3.29——4.2

  第七章第二、三、四节

  6

  4.5——4.9

  第七章复*并测验,第八章第一节

  7

  4.12——4.16

  第八章第二、三、四节

  8

  4.19——4.23

  第八章第五、六节,复*第八章

  9

  4.26——4.30

  第九章第一、二节

  10

  5.10——5.14

  第九章第三、四节

  11

  5.17——5.21

  *题课、第九章第四节

  12

  5.24——5.28

  第九章第五、六节

  13

  5.31——6.4

  总复*(六、七、八章)

  14

  6. 7——6.11

  第九章第七节,复*本章

  15

  6.14——6.18

  第九章测验,第十章第一节

  16

  6.21——6.25

  第十章二、三、四节

  17

  6.28——6.30

  总复*

  18

  6.24——6.30

  总复* 期末考试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