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计划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

日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这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5)班共有学生44人,二(6)班共有学生41人。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例如二(5)班的李吴滔、戴程鹏、马雪婷,二(6)班陈佳龙等纪律散漫,行为*惯不好,学*没有自觉性,面对这部分学生,我真的觉得压力重重,有点不知所措,然而,面对现实,我还是要尽我所能,把他们教育好,争取使他们有一定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引导他们遵守纪律,爱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好学的氛围,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四、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建立初步的几何概念,会识别简单的图形。

  3.乘法口诀表的灵活运用。

  4、初步会写应用题的解答过程。

  难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概念(算理的口头表达)。

  2、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乘除法。

  3、初步感受数学中的互逆关系。

  4、能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六、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与其他学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七、教学进度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内容课时备注
第1周 9.1—9.5总结暑假作业情况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练*二1 1 1 2
第2周 9.8—9.1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练*三 简单的加、减应用题1 1 2 1
第3周 9.15—9.19练*四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2 1 1中秋节放假一天
第4周 9.22—9.26练*五 加、减法估算 练*六 整理和复* 练*七1 1 1 1 1
第5周 9.29—10.3

国庆节放假
第6周 10.6—10.10我长高了 机动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认识米和用米量 线段1 1 1 1 1
第7周 10.13—10.17练*一 机动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认识 练*八1 1 1 1 1
第8周 10.20—10.24机动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练*九1 1 1 2
第9周 10.27—10.315的乘法口诀 练*十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练*十一1` 1 1 1 1
第10周 11.3—11.7解决问题 练*十二 6的乘法口诀 练*十三1 1 1 2
第11周 11.10—11.14整理与复* 练*十四 机动 观察物体 对称图形1 1 1 1 1
第12周 11.17—11.21镜面对称 练*十五 机动 7的乘法口诀 练*十六1 1 1 1 1
第13周 11.24—11.28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练*十七 8的乘法口诀 练*十八1 1 1 1 1
第14周 12.1—12.59的乘法口诀 练*十九 练*二十 整理与复*1 2 1 1
第15周 12.8—12.12练*二十一 看一看 摆一摆 机动 统计 练*二十二1 1 1 1 1
第16周 12.15—12.19机动 简单的排列组合 简单的推理 练*二十三 机动1 1 1 1 1
第17周 12.22—12.26总复* 练*二十四5
第18周 12.29—1.2复*迎考4元旦放假一天
第19周 1.5—1.9


第20周 1.12—1.1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x县xxxx小学三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36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4、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时、分、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三、倍的认识;

  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八、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帮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预计)教学时间

  一、时、分、秒(4课时) 9月5日-- 9月11日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9月12日-- 9月20日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9月21日-- 10月16日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0月17日-10月30日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10月31日-- 11月13日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1月14日-- 11月30日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12月1日-- 12月11日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2月12日-- 12月18日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12月19日-- 12月22日

  十、总复*(4课时) 12月22日-- 12月30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教材分析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教材对笔算教学的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同时,还加大了估算教学的力度,把估算与笔算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空间与图形的两个单元中,教材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素材。教材不仅包括人们说*惯的标准的*面图形,而且还包括大量空间中的问题注视学生在对空间的把握、图形的探索、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转化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各单元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生源及学情分析

  1、本班共有学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教学内容分析及重难点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以后学*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了*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后面学*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小数乘法打基础。

  7、“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数的认识。

  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学任务和目标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的内容进行预*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和课后练*,尽?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是插班生1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除法2、年月日3、*移和旋转4、乘法5、观察物体6、千米和吨7、轴对称图形8、认识分数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统计11、认识小数12、整理与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

  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

  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19位学生。经过二年时间的学*,大部分学生对学*数学兴趣浓厚,然而学会耐心思考是新课标中对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水*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状态。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1、 数与计算方面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2、 空间与图形方面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3、 量的计量方面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4、数学广角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集合和数字编码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

  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

  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

  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9、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

  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形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本单元分三部分编排:第一部分主要教学四边形、*行四边的初步认识;第二部分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入计算;第三部分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活动,使学生有空间观念和估计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措施:

  1、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中,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在教学中教师就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估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戌经验,进而形成表象。

  单元课时安排:

  6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本学期里,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

  ① 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 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措施

  教者: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 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11、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12、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1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七、评价工作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样化地进行恰当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评价工作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做法:

  1、课堂上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对课堂认真、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精彩的以红星奖励。并采用小星换大星的激励机智,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2、合作小组堂堂课进行评价,天天进行小结,每周进行总结。

  3、进行单元过程性评价记录及学*情况记录。

  4、期中、期末分两次对学*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

  八、个人业务学*计划

  1、学*内容

  (1)《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心理教育》。

  (2)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教学设计》。

  2、学*时间

  (1)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2)数学组组织的业务学*时间。

  3、学*方式

  (1)自学。

  (2)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和数学小组的业务学*。

  (3)多听课,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九、教学专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自主探究:

  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

  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多向同组老师学*、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业务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周:时、分、秒

  第2——4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5周:测量

  第6周:国庆假日

  第7——9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0——11周:倍的认识

  第12——15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第16——17周: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8——19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0周:数学广角

  第21周:总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

  生源及学情分析

  1、本班共有学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教学内容分析及重难点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以后学*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法(一)”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了*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后面学*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小数乘法打基础。

  7、“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数的认识。

  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学任务和目标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的内容进行预*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和课后练*,尽?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编写的教学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减法,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以及角和直角

  1。万以内的减法是在百以内减法和万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百以内减法时,已经掌握了减法,的笔算方法,当时由于计算的数目比较小,笔算时不出现连续退位的情况,学生容易掌握而万以内的减法,基本包括了整数减法的各种情况,如连续退位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等情况,计算时比百以内的减法要复杂学生学*了万以内的减法以后,整数加减法酌计算就基本学全了

  2。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乘加(减)或除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要求学生用递等式计算

  本册教材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并掌握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数量关系比较明显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以及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减数是两数之和或两数之积)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比两数和多几比两数和少几)和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比多求和比少求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3。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口诀,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一个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本单元先学*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再学*笔算两三四位数乘一位数,包括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做好准备

  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被除数扩展到万以内的数,商也随之扩展到两三四位数,计算过程比较复磊}为了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先安排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再学*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笔算,包括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及方法,为进一步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5。时分秒的认识是在学生会看整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和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建立1小时1分和1秒的时间观念

  6。角和直角,教材通过实物图形,抽象出角,使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角,并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画直角,为以后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做好准备

  (二)教材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本册教材对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编排做了适当修改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按计算方法要点进行编排的例如一个数乘一位数,先学*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着重解决乘的顺序和积的对位问题;然后学*积需要进位的乘法,着重解决进位问题;最后学*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着重解决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问题又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先学*一位数除两位数,再学*一位数除三四位数,最后学*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编写时,每次都是先教学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的,再教学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1的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在万以内的减法这一单元中,教学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并学*用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做好准备

  4。在后面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中,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编排先编排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的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再编排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最后编排数量关系比较间接一些的,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应用题这样编排,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举一反三,又便于对照比较,搞清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解题时的生搬硬套

  5。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本册应用题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编拥嘲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古怯进行分析在练*中编排一定数量的题组对比练*,使学笙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6。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例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时,教材通过计算准备题中的四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验算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能力

  8。教材的编写,既考虑教法,又体现学法例如,本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均按课时编写,练*分层次编排,既为教师提供“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师重组教材自由发挥的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图形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从而掌握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惯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册教材编排的计算内容较多,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学生继续学*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要保证学生切实学好,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计算,很大程度上与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一些计算方法,教学时,要通过直观演示学具操作象@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并能应用方法进行计算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例3“14x2”)时,教师可以借助小棒演示,使学生知道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先用第二个因数2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再用第二个因数2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4,得8个一;然后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揭示虚线方框中的口算思考方法,让学生在以后口算时有规律可循又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材先学*被除数首位够商1的,再学*被除数首位不够商l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为今后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2)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加强基本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两位数是学*万以内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笔算,所以必须保证学生切实学好而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应在*时课堂中带着练*练*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练*时力求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梯度,形式多样,练*面广,持之以恒,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培养良好的计算*惯万似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数目较大,运算步骤较繁,计算时学生容易出错,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验等良好的计算*惯,确保计算正确

  2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整数应用题教学中,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也是难点学生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难点在于不会有效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提出解答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上

  (1)加强基础训练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得到的:因此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在练*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这种由条件到问题的训练,是用综合法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或根据问题补充条件,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训练,是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经常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分析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综合法与分析法是解答应用题常用的两种思考方法,也是本册教材主要学*的方法教学时,对例题的讲解,不要就题论题,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学会找中间问题如教学例1时,“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根据题意采用从条件到问题的分析方法,借助线段图,边分析边揭示中间问题如根据“吃了4天,每天吃8袋”可以求出什么?又根据“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32袋”可以求出什么?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不同的题目,也可以采用分析法进行分析,按照“要求……应该知道……”的程式进行推导分析,使学生明确“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在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后,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应用题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学会独立地列式解答

  (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不要死扣类型,应通过多种形式练*,如补充应用题问题或条件;提中间问题;把一步计算应用题改编成两步计算应用题(即扩题),把两步计算应用题改编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即缩题);根据实物线段图算式自

  编应用题等,达到巩固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概括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本册教材中新的计算方法比较多,教学时,应从实例出发,通过直观演示学具操作,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如教学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通过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三四位数乘一位数,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出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又如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时,引导学生比较有的0表示不够商1,补上0;有的0表示0除以任何数都得0通过比较,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幸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如两步计算应用题中的“购物”活动,题目中提供了四种书的单价,要求学生求出不同购书方法所需的书款,这样的学*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的应用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一些选做题和思考题,趣味性思考性都比较强这些题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也能促进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智力发展这些题目不作为普遍要求,也不列入考试范围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及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通过揭示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真仔细计算书写整洁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等良好学**惯的教育

  四课时安排

  (一)万以内的减法(20课时)

  1。口算减法3课时

  2。笔算减法10课时

  3。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5课时

  4。复*2课时

  (二)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15课时)

  1。式题4课时

  2。应用题9课时

  3。复*2课时

  (三)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7课时)

  1。口算乘法4课时

  2。笔算乘法11课时

  3。复*2课时

  (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2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

  2。笔算除法17课时

  3。复*2课时

  (五)时分秒的认识4课时

  (六)角和直角2课时

  (七)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此处略,参考教参课时安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

  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3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学困生有千家怡、马文斌、千阳肖、千纤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pkg/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六、采取的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学*内容的理解。

  (1)加强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7、对待学*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拉*与学生的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分层设置作业,尽最大能力提高学*成绩。

  8、加强书写训练,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惯良好的学**惯。 七: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1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生源及学情分析

  1、本班共有学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教学内容分析及重难点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以后学*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了*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后面学*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小数乘法打基础。

  7、“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数的认识。

  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学任务和目标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的内容进行预*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和课后练*,尽?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教材分析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教材对笔算教学的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同时,还加大了估算教学的力度,把估算与笔算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空间与图形的两个单元中,教材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素材。教材不仅包括人们说*惯的标准的*面图形,而且还包括大量空间中的问题注视学生在对空间的把握、图形的探索、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转化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各单元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

  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多向同组老师学*、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业务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周:时、分、秒

  第2——4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5周:测量

  第6周:国庆假日

  第7——9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0——11周:倍的认识

  第12——15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第16——17周: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8——19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0周:数学广角

  第21周:总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待完善)

  因为二年级新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面临重新分班的新情况,新学生、新班级还没有建立新集体。只能就原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整体概述: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的*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 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 里面的.”运算顺序, 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 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 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 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 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 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 “校园中的测量” “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 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 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总数38人。经过2年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基础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抓好后进生的培养,借助*时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培养浓厚的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实践活动领域安排了2个操作型活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单元)、《千克和克》(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七单元)。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单元)、《*移、旋转和轴对称》(第六单元)。

  1.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

  2.第六单元:*移、旋转和轴对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一些物体的运动是*移还是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和“间隔排列”。周长是多少:这个活动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进一步加深对*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更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提升数感。间隔排列:这是一个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简单的规律,在探索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体会方法、发展思维。多彩的分数条: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抢1”游戏,二是“清0”游戏,其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对简单分数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中的*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增强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2)通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练*,提高进行乘、除法运算的能力,不断加深对数的大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认识“倍”的含义,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经验,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简单*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认识*移、旋转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活动中,要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受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尝试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增强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建立1千克和1克实际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

  (6)在探索和交流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与实践”活动,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探索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简单的*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测量和描述物体轻重,了解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识别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探索计算方法、验算计算结果、发现简单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进一步体会反思性学*环节的意义。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识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逐步增强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的好奇心。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形成严谨、认真的学*态度,进一步养成主动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良好*惯。

  (4)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内涵,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本册教材的难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要认真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备好课,上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以课堂改革为契机,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状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加强集体教研,探索自身教研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三年级(4)、(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并协助两个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4)班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 24 人;(5)班有学生 49 人,其中男生 25 人,女生 24 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可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以后学*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了*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后面学*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小数乘法打基础.

  7、"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为今后学*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本册教材的重点: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4)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5)分数的认识.

  本册教材的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三、本册教材的任务和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采取的具体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的内容进行预*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和课后练*,尽量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计二十周,国庆放假一周,正常上课19周,每周6节(每班)正课,共计114课时,安排如下:

  (一)时、分、秒……6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2课时左右

  (三)测量……1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6课时左右

  (五)倍的认识……7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20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10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12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13课时左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共有45人。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的*惯和常规。大部分学生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有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a主要学*混合运算,以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中,运算顺序应该是怎么的为内容,进行学*。并结合具体情境,学*怎样列初步的混合计算的算式。b学*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主要学*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d、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e、通过钱币认识小数,并学会简单的小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小数的加减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a学*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b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校园中的测量”“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主要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

  学情分析

  1、学生*惯和兴趣 : 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数数、交流、类推等活动,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算法,正确进行除法的笔算。认识“万”以内的数,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自主发现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理解24时计时法。

  难点: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计算的正确性,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教学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阅读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2)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3)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4)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5)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6)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7)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初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对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初步的策略意识和创新意识。

  (3)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思考,从而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学**惯是关键。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四、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二周:测量: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第三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周:加减法的验算

  第六周:国庆假日

  第七周:整理和复*、四边形

  第八周: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九周: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周:估计、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一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二周: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第十三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四周: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五周:多位数乘一位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第十八周:数学广角

  第十九周:总复*

  第二十周:期末复*、测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教材分析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教材对笔算教学的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同时,还加大了估算教学的力度,把估算与笔算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空间与图形的两个单元中,教材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素材。教材不仅包括人们说*惯的标准的*面图形,而且还包括大量空间中的问题注视学生在对空间的把握、图形的探索、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转化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各单元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教材分析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教材对笔算教学的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同时,还加大了估算教学的力度,把估算与笔算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空间与图形的两个单元中,教材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素材。教材不仅包括人们说*惯的标准的*面图形,而且还包括大量空间中的问题注视学生在对空间的把握、图形的探索、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转化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各单元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5课时

  倍的认识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5课时

  总课时56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划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2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编写的教学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减法,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以及角和直角

  1。万以内的减法是在百以内减法和万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百以内减法时,已经掌握了减法,的笔算方法,当时由于计算的数目比较小,笔算时不出现连续退位的情况,学生容易掌握而万以内的减法,基本包括了整数减法的各种情况,如连续退位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等情况,计算时比百以内的减法要复杂学生学*了万以内的减法以后,整数加减法酌计算就基本学全了

  2。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乘加(减)或除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要求学生用递等式计算

  本册教材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并掌握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数量关系比较明显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以及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减数是两数之和或两数之积)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比两数和多几比两数和少几)和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比多求和比少求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3。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口诀,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一个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本单元先学*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再学*笔算两三四位数乘一位数,包括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做好准备

  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被除数扩展到万以内的数,商也随之扩展到两三四位数,计算过程比较复磊}为了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先安排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再学*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笔算,包括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及方法,为进一步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5。时分秒的认识是在学生会看整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和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建立1小时1分和1秒的时间观念

  6。角和直角,教材通过实物图形,抽象出角,使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角,并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画直角,为以后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做好准备

  (二)教材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本册教材对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编排做了适当修改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按计算方法要点进行编排的例如一个数乘一位数,先学*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着重解决乘的顺序和积的对位问题;然后学*积需要进位的乘法,着重解决进位问题;最后学*第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着重解决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问题又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先学*一位数除两位数,再学*一位数除三四位数,最后学*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编写时,每次都是先教学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的,再教学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1的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在万以内的减法这一单元中,教学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并学*用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做好准备

  4。在后面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中,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编排先编排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的以“求剩余’’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再编排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最后编排数量关系比较间接一些的,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应用题这样编排,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举一反三,又便于对照比较,搞清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解题时的生搬硬套

  5。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本册应用题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编拥嘲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古怯进行分析在练*中编排一定数量的题组对比练*,使学笙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6。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例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时,教材通过计算准备题中的四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验算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能力

  8。教材的编写,既考虑教法,又体现学法例如,本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均按课时编写,练*分层次编排,既为教师提供“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师重组教材自由发挥的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图形的演示,学具的操作,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从而掌握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惯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册教材编排的计算内容较多,万以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都是学生继续学*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要保证学生切实学好,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计算,很大程度上与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一些计算方法,教学时,要通过直观演示学具操作象@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并能应用方法进行计算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例3“14x2”)时,教师可以借助小棒演示,使学生知道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先用第二个因数2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再用第二个因数2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4,得8个一;然后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揭示虚线方框中的口算思考方法,让学生在以后口算时有规律可循又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材先学*被除数首位够商1的,再学*被除数首位不够商l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为今后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

  (2)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加强基本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两位数是学*万以内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笔算,所以必须保证学生切实学好而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应在*时课堂中带着练*练*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练*时力求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梯度,形式多样,练*面广,持之以恒,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培养良好的计算*惯万似内的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数目较大,运算步骤较繁,计算时学生容易出错,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验等良好的计算*惯,确保计算正确

  2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整数应用题教学中,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也是难点学生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难点在于不会有效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提出解答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上

  (1)加强基础训练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得到的:因此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在练*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这种由条件到问题的训练,是用综合法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或根据问题补充条件,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训练,是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经常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分析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综合法与分析法是解答应用题常用的两种思考方法,也是本册教材主要学*的方法教学时,对例题的讲解,不要就题论题,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学会找中间问题如教学例1时,“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根据题意采用从条件到问题的分析方法,借助线段图,边分析边揭示中间问题如根据“吃了4天,每天吃8袋”可以求出什么?又根据“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32袋”可以求出什么?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不同的题目,也可以采用分析法进行分析,按照“要求……应该知道……”的程式进行推导分析,使学生明确“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在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后,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应用题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学会独立地列式解答

  (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不要死扣类型,应通过多种形式练*,如补充应用题问题或条件;提中间问题;把一步计算应用题改编成两步计算应用题(即扩题),把两步计算应用题改编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即缩题);根据实物线段图算式自

  编应用题等,达到巩固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概括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本册教材中新的计算方法比较多,教学时,应从实例出发,通过直观演示学具操作,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如教学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通过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三四位数乘一位数,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出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又如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时,引导学生比较有的0表示不够商1,补上0;有的0表示0除以任何数都得0通过比较,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幸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如两步计算应用题中的“购物”活动,题目中提供了四种书的单价,要求学生求出不同购书方法所需的书款,这样的学*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的应用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一些选做题和思考题,趣味性思考性都比较强这些题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也能促进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智力发展这些题目不作为普遍要求,也不列入考试范围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及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通过揭示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真仔细计算书写整洁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等良好学**惯的教育

  四课时安排

  (一)万以内的减法(20课时)

  1。口算减法3课时

  2。笔算减法10课时

  3。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5课时

  4。复*2课时

  (二)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15课时)

  1。式题4课时

  2。应用题9课时

  3。复*2课时

  (三)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7课时)

  1。口算乘法4课时

  2。笔算乘法11课时

  3。复*2课时

  (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2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

  2。笔算除法17课时

  3。复*2课时

  (五)时分秒的认识4课时

  (六)角和直角2课时

  (七)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的*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

  A、主要学*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B、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C、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A、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B、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主要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大多数学生学*态度端正,学*成绩稳定,少数学生贪玩,学*不用心,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正确率不高。因此在新学期里,我要在这些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的。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

  6、*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学*物体经过*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学*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

  重要的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六、课时安排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2课时

  二、千克与克-----------------------------------------------5课时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7课时

  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1课时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7课时

  六、*移、旋转和轴对称---------------------------------6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一)----------------------------------6课时

  八、整理与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

  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

  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

  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

  *,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本学期里,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

  ① 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 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措施

  教者: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 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11、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12、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1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七、评价工作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样化地进行恰当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评价工作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做法:

  1、课堂上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对课堂认真、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精彩的以红星奖励。并采用小星换大星的激励机智,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2、合作小组堂堂课进行评价,天天进行小结,每周进行总结。

  3、进行单元过程性评价记录及学*情况记录。

  4、期中、期末分两次对学*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

  八、个人业务学*计划

  1、学*内容

  (1)《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心理教育》。

  (2)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教学设计》。

  2、学*时间

  (1)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2)数学组组织的业务学*时间。

  3、学*方式

  (1)自学。

  (2)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和数学小组的业务学*。

  (3)多听课,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九、教学专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自主探究:

  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

  第20周:十、总复*

  第21周:十、总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班级分析

  两个班级共有学生65名,经过2年的学*,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惯、学*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学困生是本学期重点。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要改进学生学**惯,如预*及复*,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与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单元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分段进行教学。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 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 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争取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9月1日——9月10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

  第3周(9月11日——9月17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时、分、秒的3

  第4周(9月18——9月24日)………………………1、2单元测试,1

  2、测量毫米分米2 千米的认识1

  第5周(9月25——10月1日)………………… 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4

  第6周(10月2日——10月8日) 国庆放假 复*测试

  第7周(10月9日——10月15日)…………………万以内的加法3 机动1

  第8周 (10月16——10月22日)…………………万以内的减法4

  第9周(10月23日——10月29日)………………万以内的加法减法整理和复*2

  测试1、复*1

  第10周(10月30日——11月5日)………………… 倍的认识4

  第11周(11月7日——11月12日)………………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2

  第12周(11月13日—— 11月19日)…………………笔算乘法4

  第13周 (11月20日——11月26日)…………………笔算乘法4

  第14周 (11月27日——12月3日)…………………笔算乘法复*整理1 单元测试1

  四边形1 数字编码1

  第15周 (12月4日——12月10日)………………… 周长

  第16周(12月11日——12月17日)…………………… 复*整理2 分数的认识2

  第17周 (12月18日——12月24日)………………分数的认识和计算4

  第18周 (12月25日——12月31日)……………………分数的应用2数学广角2

  第19周 (1月1日——1月7日)……………………总复*4

  第20周(1月9日——1月14日)…………………期末复*、考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3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本学期里,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

  ① 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 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措施

  教者: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 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11、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12、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1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七、评价工作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样化地进行恰当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评价工作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做法:

  1、课堂上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对课堂认真、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精彩的以红星奖励。并采用小星换大星的激励机智,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2、合作小组堂堂课进行评价,天天进行小结,每周进行总结。

  3、进行单元过程性评价记录及学*情况记录。

  4、期中、期末分两次对学*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

  八、个人业务学*计划

  1、学*内容

  (1)《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心理教育》。

  (2)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教学设计》。

  2、学*时间

  (1)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2)数学组组织的业务学*时间。

  3、学*方式

  (1)自学。

  (2)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和数学小组的业务学*。

  (3)多听课,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九、教学专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自主探究:

  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班级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使用新教材两年,对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已经*惯了新教材的学*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学期中,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需要加强对潜在学生的个体辅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

  1、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小时、分钟和秒;

  3、一万以内加减;

  4、对时代的认识;

  5、多位数乘一位数;

  6、对分数的初步了解;

  7、长方形和正方形;

  8、计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9、数学广角集(重叠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10、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因此,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他们享受、学*和学*。

  三,教学重点

  一万以内的数字加减,多位数乘以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对小时、分钟和秒的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公里、矩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会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了解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格子纸上画矩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会

  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预计)教学时间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人数:57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

  2、学生学*情况: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一小撮学生数学成绩很差,数学学*行为*惯、学**惯养成较差,但是他们天真、活泼、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塑性较强,对数学学*充满期待和渴望。

  3、学生知识、能力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部分有: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分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有:东、南、西、北;旋转与*移现象;周长;实践与综合应用有:总复*和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在数与代数板块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的除法是重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和多位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表内乘、除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由多个简单数学知识结构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综合而成的知识结构。这部分知识又分别是学*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为在多位数的乘除法中,也是由多个简单知识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综合而的复合;用多位数除时,每求一步商的过程与用一位数除的过程基本相同。因此,这些内容都是最基础的,对进一步学*有重要意义,要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克、千克、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教科书重点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年、月、日是在掌握了12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但年、月、日更为抽象,它综合了数学知识和天文知识,因此它的学*更为困难。为突破这个难点,教科书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历入手,采用“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学*方式。

  在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东、南、西、北、旋转与*移现象都是新课程中增加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科书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把这些内容的学*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推理的活动过程。东、南、西、北是在学生学*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用前面掌握的方位词学*新的方向。教科书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教材把学生对方向的认识扩展到八个方向。旋转和*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有关图形与变换的学*内容,教科书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旋转和*移现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而获得的,通过这种特例的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能通过对周长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让学生经历探究周长概念的全过程,能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7、注重对后进生的关注和辅导,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学*活动。

  8、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四、预期目标

  成绩目标:*均分达86分,及格率达100%;优生率达90%,后进生率按制在0%。

  学生学*行为目标:培养学*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克服数学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人人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更好地学*数学的信心,养成自觉学*数学的*惯。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数

  (计划安排数) 周次

  克、千克、吨的认识及单元检测 5 第2-3周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单元检测 16 第3-6周

  东、南、西、北及单元检测 5 第6-7周

  旋转与*移现象及单元检测 2 第7-8周

  期中复*与期中检测(含评讲试卷) 5 第9周

  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及单元检测 10 第9-11周

  周长及单元检测 4 第11-12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单元检测 4 第12-13周

  年、月、日及单元检测 5 第13-14周

  总复*及检测 20 第15-18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

  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

  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

  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

  *,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4)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较多,比较难管理;智力水*一般,动手能力弱;思维一般,有一定的创造性,同时还有一些同学学*态度的不端正,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数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七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

  难点: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时间的长短(准确的时间观念)?

  2、在解决时间的应用题中,如何写计算过程?

  3、对于“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30,每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什么时间下课?”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4用什么方法让孩子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修订意见

  1、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在多次的估计时间的活动中体验活动,逐步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

  2、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指针转动的区域帮助学生理解。

  3、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解决措施

  1、把一分钟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数数、倒计时、一分钟能做的事等去亲自体验时间的长短,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不强调必须写计算过程,只要学生能写出结果就可以,灵活处理。

  3、要区分时间与时刻,借助动态的转动钟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当60分时,时针走了一小时。

  4、首先要弄清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进制,然后和100进制的米与厘米的题进行混合练*。

  反思总结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期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有没达到预期目标的,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通过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4、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划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实践活动等学*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一个总复*。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

  数学学科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日期

  第1周 混合运算 4课时 9、1~9、5

  第2周 混合运算 3课时 9、9~9、12

  第3周 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 4课时 9、15~9、19

  第4周 加与减 4课时 9、22~9、26

  第5周 加与减 3课时 9、28~9、30

  第6周 加与减及单元测验 3课时 10、8~10、11

  第7周 乘与除 4课时 10、13~10、17

  第8周 乘与除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0、20~10、24

  第9周 整理与复* 4课时 10、27~10、31

  第10周 周长 4课时 11、3~11、7

  第11周 周长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1、10~11、14

  第12周 乘法 4课时 11、17~11、21

  第13周 乘法 4课时 11、24~11、28

  第14周 乘法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1~12、5

  第15周 年月日 4课时 12、8~12、12

  第16周 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15~12、19

  第17周 认识小数 4课时 12、22~12、26

  第18周 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29~1、2

  第19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5~1、9

  第20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12~1、16

  第21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19~1、23

  第22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26~1、30

  第23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2、2~2、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301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插班生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拖沓,如卢明中、滕明宏。这学期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302班共有学生31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千米和吨的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引入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分段进行教学。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事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感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材编排特点: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

  (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也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3)从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编排的角度看,即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又承载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因素。

  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本册安排了“倍的认识”,使得学生学*的难度降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不再受所学乘除法知识的限制,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逻辑性;集中教学用乘除法解决包含有“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调整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素材。

  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认识了直角。本册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通过周长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在这部分教材中,尽量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以加强直观,形成表象。

  本册中还教学初步认识*行四边形。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行四边形,而且学*长方形、正方形之后再学**行四边形,可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图形,初步理解所学的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后面的图形的认识打好基础。

  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这册教材在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的学**惯。

  (1)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2、难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吨的认识。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9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3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课时)

  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4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

  2、笔算乘法………………………………………………1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

  四边形…………………………………………………………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9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6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19位学生。经过二年时间的学*,大部分学生对学*数学兴趣浓厚,然而学会耐心思考是新课标中对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水*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状态。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

  1、 数与计算方面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2、 空间与图形方面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3、 量的计量方面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4、数学广角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集合和数字编码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

  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

  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

  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9、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

  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班级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使用新教材两年,对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已经*惯了新教材的学*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学期中,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需要加强对潜在学生的个体辅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

  1.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小时、分钟和秒;

  二、一万以内加减;

  三、对时代的认识;

  4.多位数乘一位数;

  5.对分数的初步了解;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计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八、数学广角集(重叠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因此,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他们享受、学*和学*。

  三,教学重点

  一万以内的数字加减,多位数乘以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四,教学难点

  对小时、分钟和秒的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公里、矩形和正方形。

  V.教学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会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了解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格子纸上画矩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毫米、分米、公里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公斤,会进行简单换算,会适当选择单位;知道秒的时间单位,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如果你知道1分钟=60秒,你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理解“次数”的含义,掌握“一个数多少次就是另一个数”和“一个数多少次”的实用方法。

  7.学生将借助直接图形和集体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维

  1.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验集体思维,逐渐形成空间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通过直观的操作,了解分数的含义,认识到学*分数的必要性。

  (3)问题解决

  1.体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可以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可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5.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惯。

  不及物动词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们应该采用游戏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多注意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和泛。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水*,照顾中学生和思维慢的学生。

  3.尽量安排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作业,少一些死板的练*;此外,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配不同难度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

  七、课表(预计)教学时间省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这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五、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待完善)

  因为二年级新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面临重新分班的新情况,新学生、新班级还没有建立新集体。只能就原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整体概述: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的*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 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 里面的”运算顺序, 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 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 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 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 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 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 “校园中的测量” “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 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 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班级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三年(3)班和三年(4)班,三(3)班47人,三(4)班4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3、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4、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5、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6、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欲望。比如说,a、优化设计两周内能获得全对5颗星,就会获得与老师合照的机会,并拿到背面写有老师评语的照片;b、能够整周课堂表现良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者,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c、课堂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月一统计,获胜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将获得老师的奖励。d、课堂表现差的同学,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后效果如果不好,就要求学生背诵;e、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的小故事,一周超过两次没完成作业,要求回家背诵这个小故事。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三年级三班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共有36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其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测量,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一、测量(10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3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5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10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一、 教材内容介绍:

  这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常见的量要认识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教学事件发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二、教材特点分析:

  ⒈教学内容的选择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

  ⒉教学内容安排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里,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尽量把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力求让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得以落实,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把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有利于各领域的教学互相支持,形成有机体,这是个亮点,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例如,数与代数领域中的许多数学活动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条形图与线段恰当地应用到数与代数领域,能直观地显示数量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规律;统计与概率中对“可能性”的理解与把握,则有利于学生在学*其他领域的内容时,思考更全面。

  ⒊教材的编写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富有数学内容的事情作为教学材料,并以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的愿望与热情,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例题的编写着力于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给创造性地“教”与“学”留出了必要的空间。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和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突出情景中的数学内容、指向解决问题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独立探索后的相互交流。练*的编写注意到学生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需要适当的练*量,同时避免机械地模仿、记忆与重复训练。经常设计一些题组,让学生对同组的几道题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教材中还出现不少的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本册教材开始,教材增设了“你知道吗”栏目,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以及和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册中,出现了适量的提高题,体现教材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

  ⒈紧扣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类比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由于其算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相同,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经验容易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时,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也不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想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这样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好*惯。⒉关注学生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得以落实。如在教学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时,不出示例题,而是在认数后的“想想做做”中出示相应的练*,教师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探索算法,交流体会。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⒊培养学生“数感”,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可以通过数正方体上的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法来理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表示的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估计。如购买一些物品用100元或用200元够不够等等。教学中,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或开发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或*题让学生去估计。如第40页的第6题,先估计谁走的路*,再算一算;第42页的第5、6题,都是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计算。有了这样的安排,特别是通过估计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也让学生觉得估算有用。

  ⒋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让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所学的内容,在“想想做做”、练*及复*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发展应用意识。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培养学*数学的自信心、意志力,感受数学的严谨,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同学的活动成果。

  ⒍让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既要评价学生对乘法、除法计算方法等知识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评价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评价可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语,也可以采用随时记录学生表现,写数学日记等多种方式,以表扬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为后继的学*增添更多动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建议表

  本册教材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有4课时整理与复*。全学期大约有30%左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这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安排。下面的教学进度安排仅供参考。,20xx年秋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教师,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优选【10】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实践活动等学*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一个总复*。

  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

  数学学科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日期

  第1周 混合运算 4课时 9、1~9、5

  第2周 混合运算 3课时 9、9~9、12

  第3周 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 4课时 9、15~9、19

  第4周 加与减 4课时 9、22~9、26

  第5周 加与减 3课时 9、28~9、30

  第6周 加与减及单元测验 3课时 10、8~10、11

  第7周 乘与除 4课时 10、13~10、17

  第8周 乘与除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0、20~10、24

  第9周 整理与复* 4课时 10、27~10、31

  第10周 周长 4课时 11、3~11、7

  第11周 周长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1、10~11、14

  第12周 乘法 4课时 11、17~11、21

  第13周 乘法 4课时 11、24~11、28

  第14周 乘法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1~12、5

  第15周 年月日 4课时 12、8~12、12

  第16周 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15~12、19

  第17周 认识小数 4课时 12、22~12、26

  第18周 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 4课时 12、29~1、2

  第19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5~1、9

  第20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12~1、16

  第21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19~1、23

  第22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1、26~1、30

  第23周 综合复* 迎接考试。 4课时 2、2~2、6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实践活动等学*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混合运算;(2)观察物体;(3)加与减;(4)乘与除;(5)、周长;(6)乘法;(6)年、月、日;(7)数学好玩;(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一个总复*。具体特点是: 1.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空间和图形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的*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

  A、主要学*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B、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C、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A、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B、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主要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5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七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6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301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插班生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拖沓,如卢明中、滕明宏。这学期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302班共有学生31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千米和吨的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引入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分段进行教学。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事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感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材编排特点: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

  (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也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3)从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编排的角度看,即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又承载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因素。

  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本册安排了“倍的认识”,使得学生学*的难度降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不再受所学乘除法知识的限制,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逻辑性;集中教学用乘除法解决包含有“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调整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素材。

  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认识了直角。本册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通过周长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在这部分教材中,尽量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以加强直观,形成表象。

  本册中还教学初步认识*行四边形。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行四边形,而且学*长方形、正方形之后再学**行四边形,可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图形,初步理解所学的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后面的图形的认识打好基础。

  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这册教材在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的学**惯。

  (1)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2、难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吨的认识。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9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3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课时)

  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4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

  2、笔算乘法………………………………………………1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

  四边形…………………………………………………………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9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6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6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的。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

  6.*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学*物体经过*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学*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在本章中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掌握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的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的方法,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本章中,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移、旋转和轴对称。

  三、本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阅读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在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28页情景图,通过称食盐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用较大的单位千克,什么时候用较小的单位克,并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内容,如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公布。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废除的办法由***制定。第四条***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6、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在恰当的条件下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8

  一、班级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使用新教材两年,对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已经*惯了新教材的学*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学期中,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需要加强对潜在学生的个体辅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

  1、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小时、分钟和秒;

  3、一万以内加减;

  4、对时代的认识;

  5、多位数乘一位数;

  6、对分数的初步了解;

  7、长方形和正方形;

  8、计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9、数学广角集(重叠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10、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因此,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他们享受、学*和学*。

  三,教学重点

  一万以内的数字加减,多位数乘以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对小时、分钟和秒的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公里、矩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会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了解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格子纸上画矩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会

  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预计)教学时间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9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1、时、分、秒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测量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5倍的认识6多位数乘一位数7、长方形和正方形8、分数的初步认识9、数学广角10、总复*。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期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有没达到预期目标的,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通过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4、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10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1课时)

  (二)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分类(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5篇)(扩展7)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五篇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三、培优补差措施

  1、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确定培优补差的学生名单和辅导时间,并及时告之于学生及家长。

  2、培优:利用书、报等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补差:为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在补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精心准备培优补差的辅导内容,保证每次的辅导质量。同年段老师可以经常交流培优补差心得,共同提高。

  4、采取一对一的互助形式,给每一位学困生配备以为小老师,同时也让优等生有一个帮主对象,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他们能更快的进步。

  5、做好家校结合工作,进行家庭访问等。特别是一些学困生的家长,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和家长一起研讨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等,家校连手,促进学生的快速好转。并鼓励学生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

  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回顾。

  5、复*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作业。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方面:

  xx版第五册数学教材包括四大版块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我担任的三年级三班有28名学生,学生的学*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孩子上课能积极思考、敢于发言,认真做题;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的孩子,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注重培养他们爱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对学*基础较差,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孩子,老师除了在课堂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后还要加大对他们的的教育力度和辅导力度,让孩子们及时跟上。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时间安排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3课时

  (二)风筝厂的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0课时

  (三)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课时

  (四)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8课时

  (五)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4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六)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0课时

  (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课时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1课时

  (八)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十)回顾整理——总复*5课时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方面:

  xx版第五册数学教材包括四大版块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我担任的三年级三班有28名学生,学生的学*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孩子上课能积极思考、敢于发言,认真做题;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的孩子,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注重培养他们爱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对学*基础较差,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孩子,老师除了在课堂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后还要加大对他们的的教育力度和辅导力度,让孩子们及时跟上。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时间安排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3课时

  (二)风筝厂的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0课时

  (三)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课时

  (四)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8课时

  (五)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4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六)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0课时

  (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课时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1课时

  (八)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十)回顾整理――总复*5课时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2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女生17人,男生19人。学生的年龄均在10岁左右,班里大多数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好学,关心集体,上进心强。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能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到不确定现象。学生能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也有少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因此,在这学期中我将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学*辅导,力求他们的学*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万以内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万以内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步计算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统计知识。

  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的阶段特征,从三年级学生的现实出发,在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既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学*资源,便于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学*内容。此外,教材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活动,引导他们介入活动,开展数学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数与代数。

  (1)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2)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一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3)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经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会用*均数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均数以及运用*均数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等先进。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