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日期:

  《梅花》教学设计 1

  一、导入

  1、一到春天,漫山遍野,梅花盛开。跟我们一起来写课题

  (1)教师板书:梅花山

  (2)春天到了,春姑娘会怎样打扮梅花山呢?

  (3)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自己读读课文。

  (当学生齐读的时候,丁老师请孩子们掌握自己读读的原则进行读书、正音的活动。)

  2、学*生字词

  (1)出示

  (2)借助拼音,读准音;想想办法,记住形;组成词儿,想意思

  (3)请大家先自己学*,然后和自己的同座交流和讨论一下,这些字都在语文书上,我们就开始自学吧。

  (4)在字音方面,我们小朋友有没有提醒大家要注意的?

  师生交流

  学生:我要提醒大家“尽”是前鼻音,请大家跟我读两遍

  (学生训练有素)

  你能连成词语来读读吗?——教师进行板贴

  学生:我想提醒大家——休息的读音

  什么时候是休息日啊(这个字读第一声)

  这个字会变魔术,这个字应该怎样读呢?如果把“日”这个字去掉,这次词语就成为了“轻声”——学生读读

  学生:“盛”是后鼻音需要注意。

  还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词语啦?

  学生:晶莹透亮的生字词

  (学生每说一个都进行一个版贴)

  (5)字音大家掌握得不错,记字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生:我会记“寒”、“休”

  “休”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讲解“休”的由来(可以用动画的方式来进行讲解)

  学生:我会记“欢”

  教师指导这个新偏旁的写法

  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方法的指导和交流)

  学生:“尽”(你们知道这个尽是怎么来的呢?以前人洗完,把它洗干净了,所以“尽”还有“完”的意思?

  学生:……

  师:“片”这个字还优美与小朋友来记一记啊?

  学生说——报笔顺——板书——你们会用“片”来组词吗?

  出示:片的组词——叶片、药片、卡片、名片……(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说,所以“片”就是指*而薄的物体。)

  这个你们会填吗?出示:

  一( )叶子 一( )花瓣 一( )彩云

  这些事物都是有这样的特点,所以都可以用上“片”

  书上说片片彩云是什么意思?

  多多梅花呢?(师生交流)

  再想想,我们教室里有很多桌子,你们可以怎样说?明天是植树节了,我们植了很多树,你们会说些什么呢?

  你们还会记哪个字?

  学生说:“发”——教师指导书空

  黑发、奶奶的头发、男孩子的头发短叫—— 女孩子……

  跟头发有关读第四声,但是在课文当中,这个词语和头发没有关系,所以读“发”(第一声)

  你们还会记哪个词语啊?

  “寒”字比较难记,别着急,丁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

  出示:古文字——寒

  下面的部分就像是结着厚厚的冰,于是他就躲到了一个房子里,还是觉得冷,于是就裹上了很多稻草。看看这些文字,你们发现了什么?房子变成了什么?稻草有变成了什么呢?房子里的人变成了什么?那些冰呢?变成了“两点”。你们能记住这个字了吗?

  寒是什么意思呢?——“寒”还可以组成什么样的词语?

  (6)生字都记住了,生词的意思也搞懂了,这些词语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齐读

  学生最后两词语有些拖,老师带着再读了一遍

  (7)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学生自读——师生交流

  学生说:写的是梅花山(教师点评)——学生说:这是春天的梅花山

  3、春天来了,寒气还没有散尽,梅花就开了,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有几句话?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1)学生读——学生说——我喜欢这句的理由是:梅花非常好看。

  (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又提醒孩子要边读边划是个好*惯)

  (2)是的,把梅花写得很美,什么地方最美呢?片片彩云是真的彩云吗?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读读、指名读、指导朗读(孩子们做动作)

  出示图片,好看吗?喜欢吗?一起读读,放到句子里再读一读。

  (3)你们还喜欢哪一句?

  “晶莹透亮”——你们见过“晶莹透亮”的东西吗?师生交流

  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晶莹透亮的东西……(你们看到这些晶莹透亮的事物有什么感受啊?)出示相关的梅花图片,再读文字。

  (4)梅花不仅美,还有什么特点啊?

  学生:清香

  闻到这样的清香,你们有什么感觉?(很舒服)

  这淡淡的清香,包围着整个梅花山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第一句有人喜欢吗?写出了梅花的……

  学生:写出美化不怕冷

  现在的时候就是早春,我们还穿着厚厚的衣服,现在梅花呢?读读

  正是因为她开得早,所以才说她是报春的梅花。

  (6)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喜欢之情,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吧。

  三、写字(8分钟)

  (写字的时间显得少了一点)

  1、写“寒”

  宝盖点点写在上……左“丿”右“捺”要舒展,两个点点排成行。

  对照这个小哥哥,把姿势摆好。——复*写字口诀

  打开*字册,练*

  2、小结

  《梅花》教学设计 2

  【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主学*】

  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piáo pō ci xiáng xī hǎn mó nàn qi líng

  ( ) ( ) ( ) ( ) ( ) ( )

  shuāi lǎo zhēn cáng fēng qi xuě yā ding tiān lì dì

  ( ) ( ) ( ) ( )

  我要把学*目标中的词语再抄一遍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撩( ) 玷( ) 祥( )

  流( ) 燎( ) 沾( ) 样( )

  琉( ) 潦( ) 贴( ) 洋( )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4、句段推敲

  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有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

  我奇怪,是因为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问题二: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朗读并讨论: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朗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③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问题四: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练测测】

  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分(fēn fèn )

  ①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外祖父分( ) 外爱惜。

  ②外祖父十分( )爱惜那幅墨梅图。

  卷 (juǎn juàn)

  ①外祖父给了我一卷( )白杭绸包的东西。

  ②那些书被保存得很好,没有一页书角是卷( )起来的。

  2、选字填空。 竟 境 竞

  ,梅花魂导学案4

  (1) 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 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 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 )凉飕飕的。

  (5) 保护环( ),人人有责。

  3、想一想,填一填。

  “梅花魂”的“魂”指一种精神。我们还可以说

  ( )魂 ( )魂 ( )魂 ( )魂

  “缕”作量词常用于细而长的东西。我们可以说

  一缕( ) 一缕( ) 一缕( ) 一缕( )

  4、阅读全文,把下面答案补充完整。

  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情上:一是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读着读着就_______________;二是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因我的一次不小心弄脏了它,受到_________;三是因不能_________,而难过得呜呜哭起来;四是在离别前,_________,五是船快开时_________。

  5、抄写课文中的诗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我还能背出这三首诗。

  《梅花》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 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 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指读第三段。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重点指导:

  ⑴“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你们认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古玩和一幅墨梅图相比,在我们心中古玩更有价值。然而,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

  (学生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评。)

  ⑵“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你是不是与莺儿一样觉得又害怕又奇怪?为什么?

  ②文字是有灵性的。你们仔细读读,细细品品,这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标点,不都在向你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吗?你听到它在诉说着什么吗?从祖父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祖父的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一处标点来谈你的独特感受。

  圈圈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如“轻轻刮去”“细绸子慢慢抹净”等,朗读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情。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而且还用上了反问的语气训斥呢?(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换位体验:你就是外祖父,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引导学生“拉下脸来”训斥“我妈”,感受外祖父爱梅花胜过爱“我”之情。)

  学生朗读体会。

  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犯得着这么生气吗?你们说呢?引读13段。

  5、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 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 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 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 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 中国人的敬佩。

  ⑴自由练读;⑵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⑶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1、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1)读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2)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3)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 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 中国心。

  六、拓展升华,加深体验

  1、说话练*

  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出示课件)

  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指名说)

  2、写话练*

  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 评价。

  七、布置作业:

  选择性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展览。

  板书设计:

  品格

  梅花魂 灵魂 民族魂

  骨气

  《梅花》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等方法学*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

  3.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感情,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 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魂”的含义,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祖国的眷恋。

  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体会梅花所表现的 中国人的 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花冬天开放吗?听到有同学说是梅花。那么你们在*时的学*中学过哪些描写梅花的诗歌呢?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见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和梅花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梅花魂》。(板书题目)

  我们先看一看题目,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在课下预*课文了,这 篇课文是围绕着外祖父喜爱梅花、珍爱梅花图来写的,但是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梅花”或者“梅花图”,而是“梅花魂”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将生字词提前放在投影上,指名读,并进行纠正。

  2.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 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明确:这 篇课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图、眷恋祖国的故事,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祖国的 思想感情。

  3.文章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

  1段:因梅花而回忆

  2-15段:教作者读唐诗宋词;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因不能回国痛哭;把墨梅图赠给作者;送手绢给作者

  16段:照应开头,赞扬老华侨的爱国 精神

  (根据回答板书: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课文共写了5件事,那件事最能体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明确:珍爱梅图。

  2.这一部分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呢?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顿时”“第一次”等词语都能看出,外祖父对于墨梅图是非常宝贝的。在训斥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慢慢”抹净,都能看出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图。(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

  3.外祖父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明确:“赠墨梅图”部分:“这梅花,是我们 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 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外祖父这里所说的是梅花的 精神。正因为梅花有这样的 精神,所以老人倍加珍爱。

  4.外祖父仅仅是在说梅花有品格、灵魂、气骨吗?(小组讨论,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小组派代表回答。)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 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由此可见,老人喜爱、赞赏梅花,实际是在赞美中华儿女,赞美中华民族的 精神和气节。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梅花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象征,老人珍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老热保存梅花图,是为了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是 中国人的气节;送给外孙女,想让外孙女也有这样的秉性、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课文中的老人,你想对这位老人说些什么呢?并播放《我的 中国心》音乐。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五) 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 总结本科学*的内容。作业:将你学*这 篇课文后的收获写成小短文,下节课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梅花,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常把她当作理想的寄托。《梅花魂》这 篇课文展现了一个客居异乡的老人分外珍爱这能体现中华民族 精神的墨梅图。老人含泪教外孙女读写满乡思、乡愁的唐诗宋词,像个孩子似的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老人那颗赤诚的 中国心长久带给学生感动。在教学中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学生心中的 精神丰碑自然高耸。

  《梅花》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是以“思乡怀乡”为专题,安排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单元文本的学*,在阅读文本,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到作者以及文本的中人物,对自己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从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入,追忆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一些往事。通过对外祖父珍爱梅花,在归国之际将墨梅图与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的回忆,体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整篇课文还借物喻人,用梅花来赞誉中华儿女的品格,从中表达了外祖父对中华儿女以及祖国深深的爱意。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选编本文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能够领会到文本中所传达的深深爱国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他们的形象思维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丰富与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这些使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成为了可能。

  虽然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但由于他们的知识还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这对于理解本文中梅花与华儿女之间的联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前,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预*作业,引导学生多去了解一些有关梅花的古诗词,以利于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意。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生接触的还比较的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放低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地理解、体会与接受,消除他们的畏惧感,使他们在*作过程中能够模仿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

  以往爱国教育的教授方式,往往是僵化、死板的。教师一味地传道,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真正的爱国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的文本的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学*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读自悟。

  三、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文本,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中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与教材的基础之上,以朗读为经,品读为纬,通过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的方式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以及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葬身异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梅花魂的深意,从对外祖父追忆的往事中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4、学*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意,从对外祖父追忆的往事中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意,学*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课时分配:

  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开得越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3、查字典说说“魂”的意思以及在本课中的意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梅花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梅花的精神,为之后的课文感知做好铺垫。借助查字典的方式来学*“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该字的部首、写法,还了解了“魂”的意思。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3、全班交流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生字能力,通过小组交流以及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识记方法,强化记忆。教师只需适时的检查、纠正,对重点字词进行教学。】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

  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找找五件事分别对应的是哪些段落?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读诗词落泪2

  珍爱梅图3

  不能回国而哭4——11

  送墨梅图12——13

  递梅花手绢14——15

  【设计意图:对五件事的概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整体把握的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生自读第一件事,交流从中读到了什么。(外祖父对于家乡,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

  2、引导:眼尖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段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那你对这些诗词是怎么理解的呢?外祖父教文中的“我”学这些,用意何在呢?

  3、点拨:外祖父为什么在读这些诗词的时候会流泪呢,原因是什么?

  4、教师小结:看来,虽然文中的“我”身在异国,但外祖父丝毫不肯放松对我的教导,让我从小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不要忘“本”,这份心意真是难得啊!

  5、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6、学生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外祖父的这种思乡情?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a、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理解“呜呜呜”地哭是怎样的哭;外祖父为什么会这么哭;他哭的时候在想什么,扩充省略号内容。)

  b、①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②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快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理解第一段中的外貌描写,体会“一下子衰老”的含义;感受“泪眼蒙眬“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的主体,是课堂学*的真正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第一件事的教学引出外祖父另外两次的哭,引导学生敬爱那个阅读与思考、阅读与质疑、阅读与感悟有机地融合,在教师巧妙的引导、启发之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情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台,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教师真正地扮演了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语文不是无情物,应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朗读和品味语言文字中,提高语文的素养。】

  五、课堂小结,提问升华

  通过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那种思念故乡、渴望回国的思想感情,可是文章题目却是“梅花魂”,这与梅花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或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2、读读阅读链接中的诗歌《故乡》,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阅读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1)

——《梅花》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梅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

  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

  "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

  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3、课外阅读:《乡愁》 六、总结全文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

  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 了解梅花独具的顽强性格。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体会作者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 培养学生学*顽强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 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学*上养成了一定的学**惯,掌握了一些学*的方法,但是古诗学*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网页的浏览学*,既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培养学*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主要采用合作学*和自主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学**惯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授课。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看,你们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文章,它就是梅花。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浏览了关于这篇课文的网页,做了预*工作。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欣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二、深入学*,理解课文。

  1、 出示墙角的梅花图,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这两句诗中,你们有哪些词不理解?

  3、 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数枝、凌、寒、独自

  4、 要求学生分组学*,教师随机指导。

  5、 指导学生交流。

  6、 在数九寒天,其他的花朵都因为畏惧寒冷而凋谢了,可墙角的几枝梅花却冒着严寒盛开着,这说明了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

  7、 指导朗读。

  8、 作者看到洁白的梅花在严寒中开放,联想到什么呢?

  9、 教师随机个别指导。

  10、 指导交流。

  11、 指导朗读。

  12、 播放音乐激**感。

  三、创意配音表演,巩固学*。

  1、刚才大家读得很不错,下面我们进入“小剧场”,在这里有一段关于这首诗的动画,但没有声音,请你们分组根据画面和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配音。

  2、 指导交流评价。

  四、总结学*,激发探究。

  今天,我们欣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我们也要学*梅花的这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其实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还有不少诗人写过赞美梅花的诗,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进一步积累。

  学生根据自己的浏览学*的情况,自由发言。

  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然后齐读1、2句古诗。

  学生思考,质疑。

  分组学*1、2句,着重学*理解这些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交流学*情况。

  自由发言,体会情感。

  根据课件中的提示,练*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学*步骤自学三、四句。

  交流学*的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根据课件提示,分组准备。

  配音表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学*动机。

  在课前让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培养学生自主学*,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发现”,有利于知识建构。

  通过画面的展示和提问,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进入下一个学*环节。

  通过质疑,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握学*的重点。

  学生围绕重点在媒体的帮助下合作学*,对知识的获得有积极的效果。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利他行为以及学*的热情。

  学生间的交流能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的能力。

  在理解的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以及作者对梅花顽强精神的赞美。

  在分组学*交流的基础上,独立操作课件自主学*,进一步培养独立学*的能力。课件中设定了明确的学*目标,学*方法的提示以及相关的练*,为不同程度的学*提供帮助。

  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深入领会诗句的含义,体会梅花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

  课件中音乐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氛围。

  配音表演这环节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有积极的作用。

  鼓励学生利用网上资料,结合自己的情况对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学*。

《梅花》教学设计3

  一、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文中外祖父是一个身在异乡几十年的老华侨,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情感,因为这种深沉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特别是老人情到深处的无声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遥遥不可及。

  (二)教材分析:编排意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难点是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a、导入:

  1.(师在黑板左上角画一枝梅花)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梅花)你了解梅花吗?(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古词、名句等)

  2.老师小结: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魂,并指导书写)“魂”是什么意思?(生自由作答)学*了这篇课文,你对“魂”会有更深的理解。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2.展示初读:谁想读一下你喜欢的段落?(相机解决如下问题:星岛——新加坡,唐山——海外人对*的别称,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法。)

  3.课文讲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引导学生概括出:读诗落泪;爱惜墨梅;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教师相机将写有小标题的梅花瓣贴到黑板)

  这五件事里,每一个小故事都非常感人,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读书,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一定能走进老人的内心,感受老人的情感。我们先来走进第一个小故事——读诗落泪。

  c、细读感悟,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品读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结合起来。)

  (1)“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①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读出怎样的情感?圈画有关重点词交流。(常常、一遍又一遍、唐诗宋词)

  ②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祖国的思念、热爱之情。

  (2)“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品诗句意思、情感,生反复朗读感悟。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读诗落泪”这个小故事,我们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朗读,体会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其他四个小故事。

  二、教学实施(精彩片段)

  片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生1:“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我从这句话里读出外祖父很思念祖国。

  生2:外祖父每当读到这些诗句就会流泪,说明他非常想念祖国。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诗?

  生读。(毫无感情)

  师:读得很流畅!还记得这首诗吗?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了王维在外地,每到佳节时加倍思念亲人。

  师:外祖父像王维一样漂泊异乡,读到这样的思乡诗句,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1:由诗想到了自己,心里很难受。

  生2:外祖父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生3:想起自己的祖国。

  师:可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华侨们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只能隔海遥遥相望,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现在,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

  生1读。(有些投入)

  师: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2较有感情地再读。

  师:你动情了!是的,诗的每一个字都拨动着老人那颗思乡的心,老人是怎样在流着泪读每一个字的?

  生3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仿佛真的听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在读诗!

  (教师循序渐进地评价、引导,将学生的情感步步推进,逐步走入人物内心。)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略有沉重)

  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请一生读。

  师:读出了你的感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明年春草绿的时候,您能回来吗?

  师:是啊,野草尚且有一岁一枯荣,而外祖父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祖国。此时的外祖父就是一片从树上落下来的叶子,他多么想落叶归根哪!这种回家的渴盼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深情朗读。

  师:你的朗读扣人心扉!谁想像他一样读一下?

  生齐读。

  (有了前一诗句的铺垫,学生很快融入人物情感)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比前一次沉重,较有感情)

  出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想一想,外祖父那轻似飞花的梦是什么梦?

  生:回国梦。

  师:外祖父又为什么而愁?

  生:不能回国。

  师:这种愁绪像无边的丝雨飘满外祖父的心田。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入情朗读。

  师:老人的情感已经融入你的内心!而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声音沉重,感情深沉)

  师:我不懂什么?

  生:我不懂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师板书:思念。

  (思乡曲音乐响起)

  师:是啊,年幼的我当然不懂,因为这思念太深切、太沉重了。这思念里有无奈、有渴盼、有忧愁……所以,外祖父每当读到——

  生感情接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接读: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三、教学反思

  带着激动和感动,我和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教学中,我被孩子们入情入境的读书声所深深地感染,心中涌动着一种浓浓的情感。

  在学*“读诗落泪”这个环节中,我重点让学生品味三个思乡的诗句,学生在初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情感与外祖父非常遥远,所以读起来毫无感情,在老师逐步地引导学生回顾了诗句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之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以“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读出了情感,但跟文中的外祖父还存在着距离,我又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将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推进,学生在较为深情地读完后,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外祖父是怎样在流着泪读诗的?在一遍一遍的诗句朗读中,将学生的情感升华,让学生渐入佳境。每一次诗句品味之后,老师便引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效果,一叹三读悟乡愁,学生水到渠成地表达出外祖父的惆怅与无奈,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在学生的心中荡漾,老人那绵长的乡愁弥漫在学生的心中……从同学们的深情朗读中,从同学们凝重的表情里,我感受到大家已经走入老人的内心,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专家点评

  王老师的课教学脉络清晰,目标明确,以情感人,在教学中,教师披文如情,“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教师用情深意切的语言,唤醒学生心中蛰伏的情感,并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架起学生与外祖父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课堂效果良好。

《梅花》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梅花高尚品格,学*梅花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2、理解梅花魂,从外祖父爱梅花中,体会华侨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外祖父的语言、行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言行及文章线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赞美和描写梅花的诗文,以及归国华侨为国家做贡献的事例。

  2、准备《思乡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

  1课时。

  【设计理念】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赞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全文以梅花为线索,抓住外祖父的语言、行动、具体生动地讲师述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身的故事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许多诗句赞赏梅花。谈谈你收集到的诗句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背《墨梅》《梅花》等古诗。

  生:傲雪经霜、不畏严寒,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过度:

  师:有一位身处异国的华侨老人,他一生酷爱梅花,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学*《梅花魂》后,你就会理解老人的感情。

  二、指导自学,自主读书

  1、师:读了课题,你想知到什么?

  生:围绕梅花讲了那些事?题目中“魂”是什么意思?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

  2、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

  (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后交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体验)

  三、交流体会、深入理解

  1、畅谈读书体会,探索人物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努力及理解、表达能力)

  2、答疑讨论:

  ⑴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⑵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域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⑶外祖父把梅花当做什么象征?

  ⑷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

  四、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播放乐曲、分角色读。

  五、课堂拓展、丰富知识

  1、汇报自己知道的古人思乡的诗句。

  2、阅读欣赏:

  一

  雪梅争香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香,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有雪,

  支梅并作十分香。

《梅花》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

  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

  "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

  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3、课外阅读:《乡愁》 六、总结全文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

  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2)

——《梅花魂》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说说课文从那几件事情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重点

  体会“梅花魂”的含义和华侨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 整体感知课文,弄清课文从那几件事情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学*第二自然段,体会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写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来赞美花中君子。你知道我国花中四君子都有什么吗?(梅、兰、竹、菊)

  2.(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播放一幅幅梅花图片。)

  3.(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4.揭题,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这个“魂”在文中指什么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一些较拗口的地方提醒学生多读几遍。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5. 试着给每件事拟个小标题。( 吟诗词流泪 珍爱墨梅图 分别时痛哭 赠送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文中的外祖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例:外祖父思念故乡、珍爱梅花。

  四、交流第一件事,体会思乡之情 1.首先,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的心里是不是产生了很大的疑问呢?(为什么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会流泪?)

  2.(出示)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⑴读诗

  ⑵了解诗意(深深的思念之情,深深的忧愁之情)

  ⑶想象,体会情感:每当读到这些句子,外祖父的思绪就飘啊飘,飘到了家乡的小院里,飘到了家乡的小学堂里,飘到了家乡的田野里,飘到了他记忆中的每一个地方,他想起了——(伤心 悲伤 难受等)

  ⑷朗读练*。

  五、积累运用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业指导 P11 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对梅花的深厚感情,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结合诗句深入体会,体会情感的升华。

  3.课外拓展,美读古诗文,丰富积累古诗文,增强情感。学*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感知

  同学们,读了梅花魂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一位老华侨外祖父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描写了外祖父的哪些事情呢?

  (吟诗词流泪 珍爱墨梅图 分别时痛哭 赠送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二、精读感悟与梅花有关的事例 1.珍惜墨梅图

  ⑴默读第3自然段,你能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钟爱吗?

  (领会“古玩”——不甚在意;“墨梅图”——碰不得)

  “古玩”(古董),所有的古董最大的特点是——(年代久远,价值很高等),可老人的态度是——“不甚在意”,换一个词也可以说(不太在乎,不是很在意等)(朗读练*)

  ⑵“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意思是——(请多名学生改成肯定句,朗读训斥的语气)

  ⑶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钟爱梅花?(动作描写;朗读练*)

  2.外祖父为什么如此钟爱梅花呢?梅花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句,写写你的感受。

  ⑴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⑵理解梅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朗读练*)

  ⑶理解梅花是有气节的*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朗读练*)

  在外祖父的眼中,梅花魂其实就是什么魂?(板书:中华魂)

  ⑷齐读13自然段。

  ⑸正是对梅花的钟爱,离别前外祖父郑重地把珍贵的墨梅图和梅花手绢送给了莺儿。其实莺儿哪里只是带走了这两样东西,更带走了什么?(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心。)

  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第5课时,我们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景物,一次次感受到思乡爱国之情,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呢?(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外祖父爱梅、思乡、眷恋祖国的情感。)

  四、想象练笔,升华情感。

  今天,看着梅花图和绣有梅花的手绢,莺儿又打开了印有梅花图案的日记本,想着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亲爱的外祖父……(请你以莺儿的身份来写这几句话)

  (思念外祖父之情,回忆外祖父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作者对这幅墨梅图今后会怎样保存着,以梅花精神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等。)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海外的华侨华人,无论离开祖国多远,思乡爱国之情都是绵绵不断的。请大家静静地听,耳边传来的是让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为之震动的歌声。(播放课件:《我的*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2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让学生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精神,有一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

  说说“魂”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3)词义。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

  1.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2.标出读不透的地方,作上记号。

  四、课堂练写:

  1、抄写生字词。

  2、找出多音字、同音字。形*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交流学*

  1.四人小组交流自读自悟的情况。

  2.分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归纳出小标题。)

  (1)读诗落泪。

  (2)珍爱墨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巾。

  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散发出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做这朵梅花特别钟情,划出有关语句。

  2、小组交流。

  3、汇报,评价。

  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展示相关语句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体会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1)读诗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示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诗词。)

  (2)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

  (3)一次生气:

  “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

  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①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清白”是什么意思? “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③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墨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

  (4)赠墨梅图。

  “这梅花,是我们*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读了这段话,你懂得了些什么?

  (5)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心

  四、小练笔

  赞颂一种花,突出特有的品格

  板书设计

  6、梅花魂

  品格 灵魂 骨气

  读诗落泪

  赠送墨梅图

  珍爱墨梅图

  送梅花巾

  不能回国

《梅花魂》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心。

  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紧紧围绕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展开回忆,中心突出。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4、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流程】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

  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⑴ 联系上下文。

  ⑵ 抓重点词句。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⑷ 用朗读的方式。

  ⑸ 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

  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

  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⑴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⑵ 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⑶ 全班交流:

  ① 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 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 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人的敬佩:

  ⑴ 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⑶ 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1、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6、师导语:

  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7、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8、播放歌曲《我的*心》。

  【设计特色】

  在教学设计中我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教外孙女学唐诗宋词,外公哭了,我设计了,外公满脸的忧伤,莺儿啊,莺儿──当外公因年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设计了亲爱的外公,您别哭了──,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的凄楚:莺儿啊莺儿──,留下空白,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学文前,我引领孩子欣赏古代和现代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游子情怀》,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赞美梅花,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第十三自然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重点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梅花魂》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设自主学*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质疑

  1、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唱的是梅花,而歌颂的却是江姐如梅一样的气节和精神。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这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读――“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设计意图: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

  (二)分析“爱国心”

  此时,我们心中的疑问能解决了吧!

  (1)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悄然泪下。

  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出示重点句,边读边悟情。

  (2)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外公不容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申斥我妈――训罢,便用……外公爱护的是――自己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老师小结。

  (3)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的原因。

  (4)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视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领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冲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三、升华主题

  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

《梅花魂》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

  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

  "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2、课外阅读:《乡愁》六、总结全文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3、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

  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3)

——《梅花魂》教学设计 (菁华12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让你感动的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五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尝试快速默读课文,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学*重、难点:

  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扣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①正音、正字。

  “凋”:注意与形*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

  “眷”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②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词语。

  “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2)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预设:①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②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③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

  (3)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2.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回顾梅魂,铺设情感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外祖父生前非常爱梅花。

  (口头填空)因为:“这梅花,是我们*________。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____。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________。外祖父就是一个具有________的人,他非常喜爱梅花,因为梅花代表了________他因不能回国而三次落泪。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三次落泪,看看外祖父为什么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二、研读落泪,体悟情感

  (一)吟诗落泪——思乡之泪。

  1.请同学们找出外祖父第一次落泪花的段落,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字眼最能触动外祖父的心,让他悄然落泪?

  2.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这些诗句都写了什么,竟能让外祖父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它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在山中送完朋友的时候,问朋友: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还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这句词中有个字特别忧人——“愁”!)

  所有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诗句?(都是写思念家乡,思念的亲人诗句,都是写乡思,乡愁!)

  ②作为*人的外祖父,此时身在他乡,所以,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就钩起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凄然泪下。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冰凉的泪是思乡的泪!

  (二)心想归而身不行——无奈之泪

  我们再来看看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这是在我们将要回国的时候。

  1.读4—11自然段

  2.外孙女的哪句话,直接刺痛了外公那根敏感的神经?(“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在别人看起来这是极为普通的一句话,在外祖父的心里,却如同王维的那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字字刺疼了他的心。

  3.外祖父能归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

  外祖父何尝不想回啊,可是年迈的他只能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

  4.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啊!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他想回却不能回,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啊!,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是无奈泪水

  5.指导读书,把外祖父复杂的心理过程读出来。

  (三)送别时泪眼朦胧——深情之泪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14、15节,读着读着,你的脑子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面对这令人心酸的场面,如果请你来读,你准备怎么读?自己先想一想,练一练。

  3.外祖父为什么会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4.你知道外祖父此时又为什么流泪了吗?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饱含着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深情意,是饱含深情的泪水。

  5.指导朗读:

  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万千愁情都融入了这颗心,无尽泪水都汇聚在这颗心。靠什么来传达外祖父的这颗心?请你再读读这段话。

  这是怎样的手绢?——这还是那块轻飘飘的、被风一吹便飘走的手绢吗?读出它的沉甸甸!

  三、方法迁移,再次悟情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还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四、进行练笔,升华感情

  1.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但外祖父仍然站在岸上,凉风依然飕飕地吹拂着他的银发,泪水可能仍然迷糊着他的眼睛,或者不停地从他的腮边落下,此时此刻,我手捧外公交给我的手绢,想到眷恋祖国而又不能回国的外公,我不禁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同学们,请拿起笔,把作者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外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这样,我和妈妈回国了,外祖却父留在了海外,至死也没有回到祖国。可你觉得外祖父回来了吗?(外祖父的身没有回来,但外祖父的心,已经回来了,是让外孙女带回来的。)

  3.是啊,外祖父虽然葬身异国,但是他魂归故里。课文至此,你觉得这梅花魂,还只是梅花之魂,民族的气节吗?这梅花魂还指什么?(这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表示这颗心,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魂,我想,最好是用一首歌的歌名《*心》。这不仅仅是外祖父的`一颗心,更是无数像外祖父一样的海外华人的一颗心。他们像外祖父一样,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眷恋着祖国。)

  五、积累练*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思乡的泪

  6.梅花魂   无奈的泪     *心

  深情的泪

《梅花魂》教学设计2

  课 题:梅 花 魂 (第2课时 讲读课)

  执 教:程 鹂

  学 校: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小学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梅花的象征意义及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眷恋之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3、品词读句,积累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5、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的象征意思,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媒体:文字、梅花图、音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师:(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师:(谈话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认为本文就是单纯的在写梅花,赞美梅花吗?那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回答。

  师:板书(外祖父 、喜爱梅花、思念家乡)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美的导语,刺激学生的学*需要和学生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学*内容中,使学生乐学。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师:过渡语,引导学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时的她产生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汇报

  师:小结,问:作者后来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她懂了?

  生:回答,引出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初步理解最后一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自觉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验情境 升华情感

  师:有感情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经的胸怀。

  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老人喜爱梅花,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词句,用笔划上,思考后做批注,然后,相互谈感受。

  生:向全班谈感受。

  师:重点指导(1)第三段的描写(出示课件中的墨梅图及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进行细致刻画人物的写法指导。师重点指导(2)第十三段外公说的关于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话。(课件出示重点语段和雪中梅花图片)教师指名读文。

  师:从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觉得像梅花一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都有谁?

  生:汇报古今民族英雄。

  生:继续汇报从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眷恋祖国的。

  师:引出“血色梅花”讲解其深刻含义(播放《我的*心》乐曲)。

  生:体会、感受。

  师:(过渡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屡见不鲜,怎么又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段吧!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理解内容;第三段内容学*;理解第十三段关于梅花品格一段话;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惯;适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点语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理解外祖父的爱国心。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四)适时训练 拓展延伸

  师:(过渡语)载着无尽的思念的船远去了,我们仿佛听到了老人心中要回国的呼声,作者成年后含泪写下这篇文章里面寄托了多少对外公的思念与赞誉!每当作者看到那墨梅图手绢,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替她说出来吗?

  师:课件出示(每当 仿佛看到 想到 )

  生:写作训练。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归纳总结 入情悟理

  师:(结束语)岁月无情,外公走了,老人终究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愿同学们都成长为一位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

  设计意图:依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文本信息内化为情感体验。

《梅花魂》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心。

  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紧紧围绕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展开回忆,中心突出。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4、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流程】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

  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⑴ 联系上下文。

  ⑵ 抓重点词句。

  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⑷ 用朗读的方式。

  ⑸ 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

  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

  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⑴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⑵ 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⑶ 全班交流:

  ① 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 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 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人的敬佩:

  ⑴ 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⑶ 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1、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6、师导语:

  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7、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8、播放歌曲《我的*心》。

  【设计特色】

  在教学设计中我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教外孙女学唐诗宋词,外公哭了,我设计了,外公满脸的忧伤,莺儿啊,莺儿──当外公因年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设计了亲爱的外公,您别哭了──,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的凄楚:莺儿啊莺儿──,留下空白,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学文前,我引领孩子欣赏古代和现代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游子情怀》,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赞美梅花,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第十三自然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重点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学*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前准备及教法设计:多媒体课件及梅花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定向: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在各种媒体中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板题:梅花魂;齐读课题)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要求:老师先来朗读一遍课文,希望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图片,在《梅花三弄》背景音乐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 )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展示交流:出示课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默读、自学、画批)

  1.认读本课新词。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名节 颇负盛名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3.指名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送梅图。

  (5)送梅花巾。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品读体验: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1.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 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

  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④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 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两次谈感悟,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

  拓展延伸:扩充“思乡”内容

  1、从来“故乡”这个字眼就是让人心中感到温暖,让人不禁落泪,外公那份无尽的相思,不仅感动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千百年来,“思乡”也是人们吟诵的最多的主题,谁能给我们背一首?

  2、老师推荐一首诗。

  3、播放歌曲《我的*心》

  达标测试:1、读准神字词读音,

  2、文中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有一句话概括。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 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 爱国心

  教学反思:

《梅花魂》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主学*】

  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piáo pō ci xiáng xī hǎn mó nàn qi líng

  ( ) ( ) ( ) ( ) ( ) ( )

  shuāi lǎo zhēn cáng fēng qi xuě yā ding tiān lì dì

  ( ) ( ) ( ) ( )

  我要把学*目标中的词语再抄一遍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撩( ) 玷( ) 祥( )

  流( ) 燎( ) 沾( ) 样( )

  琉( ) 潦( ) 贴( ) 洋( )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4、句段推敲

  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有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

  我奇怪,是因为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问题二: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朗读并讨论: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三:朗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③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

  问题四: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练测测】

  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分(fēn fèn )

  ①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外祖父分( ) 外爱惜。

  ②外祖父十分( )爱惜那幅墨梅图。

  卷 (juǎn juàn)

  ①外祖父给了我一卷( )白杭绸包的东西。

  ②那些书被保存得很好,没有一页书角是卷( )起来的。

  2、选字填空。 竟 境 竞

  ,梅花魂导学案4

  (1) 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 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 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 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 )凉飕飕的。

  (5) 保护环( ),人人有责。

  3、想一想,填一填。

  “梅花魂”的“魂”指一种精神。我们还可以说

  ( )魂 ( )魂 ( )魂 ( )魂

  “缕”作量词常用于细而长的东西。我们可以说

  一缕( ) 一缕( ) 一缕( ) 一缕( )

  4、阅读全文,把下面答案补充完整。

  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情上:一是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读着读着就_______________;二是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因我的一次不小心弄脏了它,受到_________;三是因不能_________,而难过得呜呜哭起来;四是在离别前,_________,五是船快开时_________。

  5、抄写课文中的诗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我还能背出这三首诗。

《梅花魂》教学设计6

  一、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文中外祖父是一个身在异乡几十年的老华侨,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情感,因为这种深沉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特别是老人情到深处的无声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遥遥不可及。

  (二)教材分析:编排意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难点是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a、导入:

  1.(师在黑板左上角画一枝梅花)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梅花)你了解梅花吗?(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古词、名句等)

  2.老师小结: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魂,并指导书写)“魂”是什么意思?(生自由作答)学*了这篇课文,你对“魂”会有更深的理解。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2.展示初读:谁想读一下你喜欢的段落?(相机解决如下问题:星岛——新加坡,唐山——海外人对*的别称,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法。)

  3.课文讲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引导学生概括出:读诗落泪;爱惜墨梅;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教师相机将写有小标题的梅花瓣贴到黑板)

  这五件事里,每一个小故事都非常感人,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读书,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一定能走进老人的内心,感受老人的情感。我们先来走进第一个小故事——读诗落泪。

  c、细读感悟,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品读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结合起来。)

  (1)“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①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读出怎样的情感?圈画有关重点词交流。(常常、一遍又一遍、唐诗宋词)

  ②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祖国的思念、热爱之情。

  (2)“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品诗句意思、情感,生反复朗读感悟。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读诗落泪”这个小故事,我们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朗读,体会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其他四个小故事。

  二、教学实施(精彩片段)

  片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生1:“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我从这句话里读出外祖父很思念祖国。

  生2:外祖父每当读到这些诗句就会流泪,说明他非常想念祖国。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诗?

  生读。(毫无感情)

  师:读得很流畅!还记得这首诗吗?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了王维在外地,每到佳节时加倍思念亲人。

  师:外祖父像王维一样漂泊异乡,读到这样的思乡诗句,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1:由诗想到了自己,心里很难受。

  生2:外祖父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生3:想起自己的祖国。

  师:可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华侨们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只能隔海遥遥相望,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现在,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

  生1读。(有些投入)

  师: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2较有感情地再读。

  师:你动情了!是的,诗的每一个字都拨动着老人那颗思乡的心,老人是怎样在流着泪读每一个字的?

  生3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仿佛真的听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在读诗!

  (教师循序渐进地评价、引导,将学生的情感步步推进,逐步走入人物内心。)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略有沉重)

  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请一生读。

  师:读出了你的感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明年春草绿的时候,您能回来吗?

  师:是啊,野草尚且有一岁一枯荣,而外祖父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祖国。此时的外祖父就是一片从树上落下来的叶子,他多么想落叶归根哪!这种回家的渴盼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深情朗读。

  师:你的朗读扣人心扉!谁想像他一样读一下?

  生齐读。

  (有了前一诗句的铺垫,学生很快融入人物情感)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比前一次沉重,较有感情)

  出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想一想,外祖父那轻似飞花的梦是什么梦?

  生:回国梦。

  师:外祖父又为什么而愁?

  生:不能回国。

  师:这种愁绪像无边的丝雨飘满外祖父的心田。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入情朗读。

  师:老人的情感已经融入你的内心!而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声音沉重,感情深沉)

  师:我不懂什么?

  生:我不懂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师板书:思念。

  (思乡曲音乐响起)

  师:是啊,年幼的我当然不懂,因为这思念太深切、太沉重了。这思念里有无奈、有渴盼、有忧愁……所以,外祖父每当读到——

  生感情接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接读: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三、教学反思

  带着激动和感动,我和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教学中,我被孩子们入情入境的读书声所深深地感染,心中涌动着一种浓浓的情感。

  在学*“读诗落泪”这个环节中,我重点让学生品味三个思乡的诗句,学生在初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情感与外祖父非常遥远,所以读起来毫无感情,在老师逐步地引导学生回顾了诗句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之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以“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读出了情感,但跟文中的外祖父还存在着距离,我又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将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推进,学生在较为深情地读完后,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外祖父是怎样在流着泪读诗的?在一遍一遍的诗句朗读中,将学生的情感升华,让学生渐入佳境。每一次诗句品味之后,老师便引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效果,一叹三读悟乡愁,学生水到渠成地表达出外祖父的惆怅与无奈,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在学生的心中荡漾,老人那绵长的乡愁弥漫在学生的心中……从同学们的深情朗读中,从同学们凝重的表情里,我感受到大家已经走入老人的内心,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专家点评

  王老师的课教学脉络清晰,目标明确,以情感人,在教学中,教师披文如情,“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教师用情深意切的语言,唤醒学生心中蛰伏的情感,并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架起学生与外祖父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课堂效果良好。

《梅花魂》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并揣摩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

  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指导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学*法。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特点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诗句。

  3、了解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气节的人物。

  教学过程:

  课前记忆训练:选一组同学每人说一句有关思乡的诗句,其他同学记忆、积累。

  一、深情导入进入情境:

  同学们的诗词交流使得我们教室充满了浓浓的思乡情意。是啊这些诗句带着当时作者的感情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吟咏,一直延续到了今日。其实,现代人由于交通便利已经较少体验思乡情了。但是有一些人,他们旅居海外,却心系祖国,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寄托着对祖国的思恋。今天,我们试着走*漂泊他乡的外祖父。学*《梅花魂》。

  二、预*课文,自悟情感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看能否解决如下问题:课文描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

  交流:请5位同学分别读出来。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分为两大组,一组画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另一组画让你感动的句子。

  (学生分段读课文,边听边画)

  画完后,静下心来继续体会一下这些句子,看看哪组同学心思更细腻一些。

  三、合作探究总结交流

  1小组的几个同学把你们的体会综合一下,并能使你的表述更清楚,更完善。

  2、全班交流。

  预计能交流出的东西:

  外祖父读诗时无声的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的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这些都表明了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的感情。

  (小结过渡):所谓落叶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身的憾事。外祖父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从这些词当中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和珍惜。

  (小结过渡):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着实也让我们感动。我们能否换一种方式去更深一点的去体会外祖父送我梅图时说的话?

  四)质疑解答突破难点

  请同学们针对这一段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由质疑)总结如下:

  1、外祖父喜爱梅花,实际上是喜爱梅花的什么?

  2、为什么外祖父由梅花想到了有气节的*人?往深一层想是在赞美谁?3、题目中的“魂”是什么意思?

  4、明知道我当时听不懂这些,为什么还要说?

  交流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有气节的*人”。历史长河中有气节的*人有代表性的举例(如:苏武、文天祥、赵一曼、杨靖宇、朱自清等)

  (小结)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而外祖父就将对祖国深深的爱寄托在梅花身上,所以他漂泊海外*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变,就像梅花一样。

  五)练笔走进作者心灵

  (过渡):对于一个小小的、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怎能读懂外祖父饱经风霜的心呢?所以,当时“我”有太多的疑问,而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逐渐明白了老人的心,“我”想起了外祖父爱梅花,想起了外祖父教我读诗,想起了外祖父的泪眼,面对盛开的梅花,“我”又有多少话想对外祖父说呀:

  外祖父,那时我太小,不懂你为什么,可是,一年又一年梅花开放,我回味着,感受着,才渐渐懂得了。

  把你的目光放在全文,用心去体会。

  (教师参与,其实是练*指导、提示思路):那时我太小,不懂你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教我读唐诗宋词,渐渐我懂得了您是……

  (小结):这就是文化的血脉,亘古如斯,一脉相连。

  六)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让我们充满感情朗读你喜爱的、受感动的句子

  又有多少和外祖父一样叶落不能归根、最终魂不归故里的游子呀,他们都尝尽了思乡之苦。刻骨铭心的思乡之痛就寄托在某个景或某个物上。萧乾在《枣核》中曾记录了美籍华人在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情况下,倍感失落。拖作者从家乡带一颗枣核,并托在手里像托一个珍珠玛瑙似的。他说:“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七)总结交流知识提升

  请你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收获。我们从文章中体会到外祖父那股强烈的对祖国的热爱、眷恋,那么,逆向思维一下,为了要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作者通过了什么方法呢?(情,寄托于物寄托于事,得益于细节描写)

  当我们要表达一种感情时,或思念远去的朋友,或怀念故去的老人,或表达对物的喜爱之情,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用上今天所学,表达一下这种情感

  让我们高读阅读链接中的诗歌《故乡》结束这节课。

  教后反思:课前预*解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节省了时间,体会重点词句时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去体会又节省了时间,这样课容量就能大些,在突破难点上就能相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提问、讨论交流了,并且穿插练*时有了指导和提示,效果就能保证了。拓展阅读也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升华情感。

《梅花魂》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作者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要求:

  学*课文,从外祖父爱梅花的典型事例,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深厚情感。读懂阐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这种精神。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段和第五段是重点所在。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阐述的一段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领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构想:

  本篇课文是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学*这篇课文要在学*前两篇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蚁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三、五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学*阅读课文《梅花魂》,魂,指精神。

  2、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3、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赞扬梅花的精神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4、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依次概括说一说

  2、在概括五件事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

  1、老师范读第一段.这一段由“故乡的梅花”联想起喜爱梅花的外祖父。表面看似写梅花,实际上主要写的是外祖父。

  2、从初读课文给你的印象,说说“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 样的人?

  3、回忆外祖父的五件事,哪几件事直接写到外祖父对梅花 的喜爱?

  四、学*第三段

  1、各自轻读第三段,划出表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的词句。

  2、讨论交流,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a、将“墨梅图”与“古玩”对比,突出对墨梅图的珍爱。“古玩”不甚留意。“唯独”墨梅图“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b、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绘,反映外祖父内心对墨梅图的珍爱。

  c、通过对“我”的感受的描写侧面衬托。

  3、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外祖父的感情。

  4、小结:慈祥的外祖父因年仅五岁的小外孙女不小心弄脏墨梅图而大发脾气。他为什么对这幅墨梅图如此珍爱呢?请同学们到第五段与寻找答案。

  五、学*第五段

  1、默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齐读第13自然段,思考:外祖父说的这段话写了几层意思?用“|”划分层次。

  3、讨论交流,逐层理解。

  a、嘱咐“我”要好好保存这幅图。

  b、梅花是一种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c、中华民族出过许多有气节的人,*人都应有梅的秉性。

  d、齐读赞美梅花的语句,重点理解2、3层的句意。理解外祖父赠墨梅图的意图。

  4、小结:外祖父喜爱梅花是因为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5、齐读第五段,体会外社父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通过查阅资料弄懂以下诗句的意思。

  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⑵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⑶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板书设计:

  7*、梅花魂

  梅花————外祖父

  |

  教唐诗宋词,流泪

  爱惜《墨梅图》

  不能回国,难过 ——对我

  送《墨梅图》

  送绣梅花的手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第二、四、六段,总结课文,做课内练*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你从前面学过的两件事中,体会到什么.

  二、学*第二、四、六段

  1、学生各自轻读体会其余三件事,

  2、讨论理解怎样突出表现外祖父眷恋、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生交流(读到思乡的诗语情不自禁地落泪;因年纪大不能回国难过得呜呜大哭,充分表现了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4、离别送行时不仅描写敢外祖父伤感的情绪,还写到送梅花手绢的情景。血色的梅花象征了一个海外游子火热的爱国心。他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了祖国。(要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三、总结课文,领会中心

  1、齐读开头和结尾,说说前后是怎样照应的?

  2、为什么以“梅花魂”作题目?(文中多次写梅花,这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化夏子孙的“魂”。)

  3、概括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或者父母听。

  2、预*读写例话。

  板书设计:

  7*、梅花魂

  我 ——看梅花——想祖父

  |

  祖国象征、民族精神

  课后反思:

《梅花魂》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设自主学*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质疑

  1、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唱的是梅花,而歌颂的却是江姐如梅一样的气节和精神。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这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读――“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设计意图: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

  (二)分析“爱国心”

  此时,我们心中的疑问能解决了吧!

  (1)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悄然泪下。

  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出示重点句,边读边悟情。

  (2)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外公不容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申斥我妈――训罢,便用……外公爱护的是――自己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老师小结。

  (3)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的原因。

  (4)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视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领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冲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三、升华主题

  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

《梅花魂》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设计11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我的*心》歌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2、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第三段,领会爱梅之情。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重点段,体会爱国情结。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人的敬佩。

  (1)自由练读;(2)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3)齐读。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2、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3、内容扩展,从哪些地方你也能体会外祖父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5、播放歌曲《我的*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会认“魂、葬、玷”等13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海外游子漂泊他乡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通过随文练笔,积累并活用课文中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介绍梅花的内容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了课文,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可不少,你们都能读正确了吗?指名读,跟读。

  出示:抹净玷污稀罕

  衰老眷恋秉性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

  葬身异国

  指导“葬”的书写,认识“葬”的演变过程,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看来同学们真的预*得不错,通过预*,你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吗?谁能试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你还读不明白?找到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交流:

  质疑。

  这些问题比较多得集中在了第2、4两件事中,下面就李老师就留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第2、4件事,看看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些问题?还可以拿起笔来快速地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学*收获。

  (一)品味梅花魂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第3自然段。交流。

  (1)出示:“有生以来……玷污得的吗?”

  结合“玷污”“训斥”,指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2)出示:“训罢……慢慢抹去。”

  结合“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感受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3)这段话字里行间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那份珍爱,谁能体会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课文学到了这里,你的脑海里又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2、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的,竟然让外祖父这样珍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谁从课文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出示:这梅花……秉性才好。

  指名读。谈理解。

  出示:这梅花……有骨气的!

  引导过程:

  (1)比较去掉三个“最”字与原句的不同。

  (2)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诗来赞美梅花。

  是啊,凌寒傲雪、坚强不屈,这就是梅花的秉性,这就是梅花的精神。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梅花吧。

  3、因为梅花凌寒傲雪,坚强不屈,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她人的品格、人的风骨、人的意志、人的精神。

  出示:几千年来……秉性才好。

  (1)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都想到了我国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2)学生读完后,追问

  追问1:你想到了谁?追问2:你为什么会想到他?

  (3)在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的长河中,有气节的人物绝不仅仅就这几位,无论是留下名字的“有名英雄”,还是没留下名字的“无名英雄”,*大地的的确确培育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全班齐读)

  (4)我们再来看课题,这里的梅花魂还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

  4、外祖父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又是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愿呢?不只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提醒莺儿,作为一个*人,绝对不可以失去中华民族的精神。齐读。

  四、随文练笔,感悟爱国心

  1、外祖父终因年龄大了而不能回国,在临别前,外祖父将这幅珍爱的墨梅图和梅花手巾赠给了莺儿,从这里你能感受到这梅花在外祖父心中,还仅仅只是梅花吗?它还代表着什么?

  是啊,就在即将分别的那一刻,外祖父忽然想起,他想要在那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上写些什么?他会在上面写些什么呢?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通过读书发现了问题,又通过读书自己解决了问题,你们真不简单。在以后的学*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六、作业

  1、摘抄积累课文中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2、阅读《月是故乡明》,再次走进作家陈慧瑛,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板书:

  梅花魂(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

  眷恋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4)

——《梅花》教学设计 (菁华6篇)

《梅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

  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

  "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

  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3、课外阅读:《乡愁》 六、总结全文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

  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 了解梅花独具的顽强性格。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体会作者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 培养学生学*顽强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 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学*上养成了一定的学**惯,掌握了一些学*的方法,但是古诗学*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网页的浏览学*,既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培养学*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主要采用合作学*和自主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学**惯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授课。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看,你们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文章,它就是梅花。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浏览了关于这篇课文的网页,做了预*工作。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欣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二、深入学*,理解课文。

  1、 出示墙角的梅花图,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这两句诗中,你们有哪些词不理解?

  3、 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数枝、凌、寒、独自

  4、 要求学生分组学*,教师随机指导。

  5、 指导学生交流。

  6、 在数九寒天,其他的花朵都因为畏惧寒冷而凋谢了,可墙角的几枝梅花却冒着严寒盛开着,这说明了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

  7、 指导朗读。

  8、 作者看到洁白的梅花在严寒中开放,联想到什么呢?

  9、 教师随机个别指导。

  10、 指导交流。

  11、 指导朗读。

  12、 播放音乐激**感。

  三、创意配音表演,巩固学*,

  1、刚才大家读得很不错,下面我们进入“小剧场”,在这里有一段关于这首诗的动画,但没有声音,请你们分组根据画面和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配音。

  2、 指导交流评价。

  四、总结学*,激发探究。 今天,我们欣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我们也要学*梅花的这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其实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还有不少诗人写过赞美梅花的诗,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进一步积累。

  学生根据自己的浏览学*的情况,自由发言。

  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然后齐读1、2句古诗。

  学生思考,质疑。

  分组学*1、2句,着重学*理解这些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交流学*情况。

  自由发言,体会情感。

  根据课件中的提示,练*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学*步骤自学三、四句。

  交流学*的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根据课件提示,分组准备。

  配音表演,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学*动机。

  在课前让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培养学生自主学*,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发现”,有利于知识建构。

  通过画面的展示和提问,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进入下一个学*环节。

  通过质疑,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握学*的重点。

  学生围绕重点在媒体的帮助下合作学*,对知识的获得有积极的效果。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利他行为以及学*的热情。

  学生间的交流能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的能力。

  在理解的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以及作者对梅花顽强精神的赞美。

  在分组学*交流的基础上,独立操作课件自主学*,进一步培养独立学*的能力。课件中设定了明确的学*目标,学*方法的提示以及相关的练*,为不同程度的学*提供帮助。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深入领会诗句的含义,体会梅花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

  课件中音乐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学*氛围。

  配音表演这环节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有积极的作用。

  鼓励学生利用网上资料,结合自己的情况对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学*。

《梅花》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赏梅:播放梅花图片

  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

  三、检查预*

  (1)生字词语的认读

  (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

  四、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

  1、学生自主学*。

  2、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注意发现学生观点的独特之处)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

  (1) 文章说,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谁能告诉我,“秉性”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说得很好,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2) 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四个“愈”“三个”最“的排比句式,充分突出了梅花的品性。这就是梅花的灵魂所在。让我们把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灵魂读出来。)

  (3) *人的秉性是什么?(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象梅花的灵魂一样。)你知道中华民族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让我们通过读把中华民族的气节表现出来。)

  引导:祖父的一段话,道出了梅花的秉性,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秉性,这秉性是不肯低头折节,这秉性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来,让我们把这个词读一遍,再读一遍,读出中华民族的气势来。(带读两遍)。真棒,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4) 外祖父说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人的秉性吗?

  4、小结: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梅花有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寄托着祖父对祖国无尽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他拳拳爱国之心。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好好感受感受外祖父的这种心情。

  5、返回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魂:指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文章表面上写梅花,其实是通过梅花魂表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板书:思乡情 爱国心

  三、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

  2、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学*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借物抒情

  梅花魂————思乡情 爱国心

  顶天立地

  反思:这节课就课文教学来说,条理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环节还算紧凑。从课题入手,抓住“什么是魂”“什么是梅花魂”“想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三个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的一段话。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梅花特点的一段话,认真品读,看有什么发现。接着以“秉性”为切入口,通过理解秉性,进而理解什么是梅花的秉性,什么是*人的秉性,理解外祖父说这段话的深意——表达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教诲之意。最后回归课题,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前后呼应。

  但从课堂情况来看,显得过于*淡。原因在于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对梅花魂的把握不够深入,由此也就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而仅停留在泛泛的表象思考中。具体说来,用“顶天立地”概括梅花的品格并不十分准确,梅花品格更主要的是愈压愈强,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为什么要用梅花比喻中华民族呢?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梅花与中华民族秉性的结合上,应该引导得更细一些。如课前做好充分铺垫,课堂拓展阅读一些有梅花秉性的人的事迹等。

《梅花》教学设计4

  一、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文中外祖父是一个身在异乡几十年的老华侨,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情感,因为这种深沉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特别是老人情到深处的无声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遥遥不可及。

  (二)教材分析:编排意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难点是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a、导入:

  1.(师在黑板左上角画一枝梅花)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梅花)你了解梅花吗?(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古词、名句等)

  2.老师小结: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魂,并指导书写)“魂”是什么意思?(生自由作答)学*了这篇课文,你对“魂”会有更深的理解。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2.展示初读:谁想读一下你喜欢的段落?(相机解决如下问题:星岛——新加坡,唐山——海外人对*的别称,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法。)

  3.课文讲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引导学生概括出:读诗落泪;爱惜墨梅;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教师相机将写有小标题的梅花瓣贴到黑板)

  这五件事里,每一个小故事都非常感人,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读书,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一定能走进老人的内心,感受老人的情感。我们先来走进第一个小故事——读诗落泪。

  c、细读感悟,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品读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结合起来。)

  (1)“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①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读出怎样的情感?圈画有关重点词交流。(常常、一遍又一遍、唐诗宋词)

  ②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祖国的思念、热爱之情。

  (2)“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品诗句意思、情感,生反复朗读感悟。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读诗落泪”这个小故事,我们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朗读,体会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其他四个小故事。

  二、教学实施(精彩片段)

  片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生1:“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我从这句话里读出外祖父很思念祖国。

  生2:外祖父每当读到这些诗句就会流泪,说明他非常想念祖国。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诗?

  生读。(毫无感情)

  师:读得很流畅!还记得这首诗吗?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了王维在外地,每到佳节时加倍思念亲人。

  师:外祖父像王维一样漂泊异乡,读到这样的思乡诗句,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1:由诗想到了自己,心里很难受。

  生2:外祖父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生3:想起自己的祖国。

  师:可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华侨们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只能隔海遥遥相望,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现在,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

  生1读。(有些投入)

  师: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2较有感情地再读。

  师:你动情了!是的,诗的每一个字都拨动着老人那颗思乡的心,老人是怎样在流着泪读每一个字的?

  生3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仿佛真的听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在读诗!

  (教师循序渐进地评价、引导,将学生的情感步步推进,逐步走入人物内心。)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略有沉重)

  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请一生读。

  师:读出了你的感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明年春草绿的时候,您能回来吗?

  师:是啊,野草尚且有一岁一枯荣,而外祖父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祖国。此时的外祖父就是一片从树上落下来的叶子,他多么想落叶归根哪!这种回家的渴盼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深情朗读。

  师:你的朗读扣人心扉!谁想像他一样读一下?

  生齐读。

  (有了前一诗句的铺垫,学生很快融入人物情感)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比前一次沉重,较有感情)

  出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想一想,外祖父那轻似飞花的梦是什么梦?

  生:回国梦。

  师:外祖父又为什么而愁?

  生:不能回国。

  师:这种愁绪像无边的丝雨飘满外祖父的心田。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入情朗读。

  师:老人的情感已经融入你的内心!而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声音沉重,感情深沉)

  师:我不懂什么?

  生:我不懂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师板书:思念。

  (思乡曲音乐响起)

  师:是啊,年幼的我当然不懂,因为这思念太深切、太沉重了。这思念里有无奈、有渴盼、有忧愁……所以,外祖父每当读到——

  生感情接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接读: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三、教学反思

  带着激动和感动,我和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教学中,我被孩子们入情入境的读书声所深深地感染,心中涌动着一种浓浓的情感。

  在学*“读诗落泪”这个环节中,我重点让学生品味三个思乡的诗句,学生在初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情感与外祖父非常遥远,所以读起来毫无感情,在老师逐步地引导学生回顾了诗句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之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以“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读出了情感,但跟文中的外祖父还存在着距离,我又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将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推进,学生在较为深情地读完后,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外祖父是怎样在流着泪读诗的?在一遍一遍的诗句朗读中,将学生的情感升华,让学生渐入佳境。每一次诗句品味之后,老师便引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效果,一叹三读悟乡愁,学生水到渠成地表达出外祖父的惆怅与无奈,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在学生的心中荡漾,老人那绵长的乡愁弥漫在学生的心中……从同学们的深情朗读中,从同学们凝重的表情里,我感受到大家已经走入老人的内心,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专家点评

  王老师的课教学脉络清晰,目标明确,以情感人,在教学中,教师披文如情,“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教师用情深意切的语言,唤醒学生心中蛰伏的情感,并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架起学生与外祖父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课堂效果良好。

《梅花》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主要写了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2.教学价值

  在诵读诗句中识记生字是本首古诗教学的宗旨,但识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则是这首古诗带给学生的又一精神财富。梅花被誉为花魁,就是因为它具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自强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来。“读诗如品人”,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学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生女生数基本持*,学生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学*,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花”“独”2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弯钩”和一个新偏旁“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三、感受诗韵美

  五、唱诗。

  六、背诗

  七、拓展延伸

《梅花》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

  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

  "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

  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3、课外阅读:《乡愁》 六、总结全文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方法之后,接下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

  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5)

——《梅花魂》教学设计 (菁华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重点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这种品格。

  3.学*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学*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分析重点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题。

  (三)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堂练*。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人的气节。)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这种品格。了解课文“前呼后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呼后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鹏博士、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审题质疑,了解内容。

  播放《红梅赞》同学们,你知道这首什么的歌曲(是以借)红梅歌颂革命者的歌曲---红梅赞。

  你见过梅花吗?她有什么特点?

  齐:见过!(梅花的颜色主要有红、白两种,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齐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出示题目:15梅花魂

  从题目中你想知道课文中写什么内容吗?

  (我想知道梅花魂写的是什么?)

  (我想知道作者围绕梅花魂写了几件事?)

  (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这几位同学提得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探讨。首先了解课文可以分几段,作者是怎样围绕梅花叙述外祖父的哪几件事的。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翻开书P90自由默读。(并且笔注上。)

  (课文是分三段,第一段写作者看到故乡的梅花开,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第二段讲作者围绕梅花写外祖父的四件事。第三段写作者看到外公送给他的墨梅图手绢,又想起外祖父那种眷恋祖国的火热的心。)

  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

  (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板书:

  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续件事讲)

  总的来说,表达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外祖父的呢?

  (看到故乡的梅花开了,想起飘泊他乡的外祖父。)

  板书:

  看到梅花开

  (想起)

  ↓

  外祖父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外祖父为什么哭?(教师在黑板用红笔点出红点。)哪些句子是写这方面的内容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铅笔)。

  (是由于读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投影外公读诗的图片。)

  指导学生读。(读诗句时要读得慢而沉。)全体读。

  同学们从这一层我们知道外祖父对家乡有深切的思念,他为什么对梅花却情有独钟?(分外爱惜)。请找出外祖父赞美梅花、珍爱梅花的语句。(请找一个同学找)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吗?什么意思?(投影片)。

  理解:清白----干净玷污----弄脏

  意思:(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

  用保险刀片轻轻地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地抹净。

  从“轻轻”“慢慢”可以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十分爱惜。

  同学们,外祖父之所以对梅花图特别的爱惜,是因为梅花在他心目中是祖国的象征。那么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里?

  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层。(配乐)

  (体现在回不了祖国而哭。)(教师在“哭”注上红点。)

  (并出示版图)

  师:外祖父思念家乡,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对祖国有着浓厚的感情,那么对外孙女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学*下一层,并提疑问。(默读)

  生: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梅花绢的目的是什么?

  生:(目的是为了让“我”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

  生:梅花的秉性是什么?

  生:(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师:对了,这就道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生: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又是什么?

  师:这也道出了梅花有刚强不屈的品格。

  生:为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用书上的回答,并反复读。)(请一同学找)

  师:哪些是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分四人小组讨论。

  (1)有不辱使命的苏武。

  (2)有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怀抱的李四光。

  (3)有杰出爱国的詹天佑。

  (4)还有课文里的外祖父。

  对了,这些就是具有民族气节的任人物。我们要向他们学*。长大了为祖国争光。同学们,题目的含义就在于此。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它与第一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击出电脑)

  生:第三短与第一段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的联系。

  师:从第一段看到梅花开想起外祖父到第三段作者看到梅花图,手绢想起外祖父的爱国心。

  板书:看到梅花图、手绢

  (想起)

  外祖父

  作者想起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理解:眷恋----深切留恋。

  板书:眷恋祖国(板在板图上)

  师:作者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四件事,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读全文。(配乐《思乡曲》)

  中心思想:(先同座位讲、后叫一同学讲。

  本文通过记叙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表达了一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大家懂得这篇课文内容了吗?懂得了。好!现在老师检验一下大家。讲问题5时交代了写作。(击出电脑理解内容。)

  同学们都说得对。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刚强不屈的品格。谁能说说有关梅花的诗句呢?(让学生背)。

  冬夜杂咏梅花

  隆冬到来时,墙角树枝梅,

  百花迹已绝。凌寒独自开。

  红梅不屈服,遥知不是雪,

  树立立风霜。为有暗香来。

  这几位同学唸得好。现在我们一起唱*写的《咏梅》,好不好?

  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当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灿漫时,

  她在丛中笑。

  板书:

  看到梅花开 开头

  (想起)前首 读诗流泪

  后尾 爱惜墨梅图

  外祖父 呼连 回不了国而哭 眷恋祖国

  应贯 送我墨梅图

  (想起)结尾 手绢

  看到 墨梅图手绢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课题“梅花魂”不仅指梅花精神,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象征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2、创设良好氛围,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采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结合近反义词方法、举例子的方法,理解“秉性、朦胧、气节”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方法

  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解题释“魂”

  1、课前交流梅花材料,。

  2、板演“魂”字,指导写法。

  3、解释“魂”义,质疑引趣。

  我们知道课题中的“魂”字就是精神的意思。那课文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

  二、自读课文,多元感知“魂”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段,相机疏通词句。

  (朦胧-蒙 秉性 眷恋 衰-哀 稀罕 玷污 郑重)

  三、品读重点段,感悟“爱国魂”

  (一)感受梅花的形象品格,体会“梅花魂”

  1、同学们,课文中哪一段向我们具体讲述了梅花的精神?(出示13小节内容)

  2、指名读,齐读。什么是“秉性”?

  3、在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外祖父的话,文中那些句子介绍了梅花的秉性?(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4、指名读,学生评议。

  5、课件演示“梅花傲雪”。看,这就是梅花,它在百花凋谢时凌寒独放,它在寒霜雪雨中昂首盛开。难怪外祖父要这样赞美它,读—— 难怪外祖父要如此喜爱它,读—— 也难怪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去吟诵它,读——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6、面对这圣洁的梅花,你认为它的秉性是什么?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傲然不屈、临危不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顶天立地、一身正气、永不言败、奋勇直前、坚守信念、无私奉献 ),这就是梅花的秉性,这就是梅花的魂啊!这就是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二)感知梅花的象征意义,体会“民族魂”

  1、(1)外祖父仅仅在歌颂梅花吗?在读读这一段,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举例理解“有气节”,生接着往下说。

  (2)再来读读这些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那些历史人物?理解“有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头可断,气节不可丢。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2、这些铁骨铮铮,坚强不屈的人物,就像这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所以外祖父说——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3、、祖父眼里这已不是*常的梅花,分明是英雄的化身。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4、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代表的仅仅是自己吗?对,他们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代表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引说)因此,外祖父赞美梅花,就是——赞美祖国,外祖父喜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

  (三)揭示“保存”的真正含义,体会“爱国魂”

  (1)在离别的前一天晚上,外祖父送我他最宝贵的画,让我好好保存。他让我保存的到底是什么?(爱国心,不但自己爱国,还希望下一代爱国,教唐诗宋词的真正用意,送我们回国的目的;梅花秉性,他想让我铭记这样一句话“出示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告诉自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外孙女牢记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2)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读读这意味深长的话语,触摸老人那颗赤子心。

  (3)正所谓“一言一语总关情”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情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

  四、回读全文,深化“爱国魂”

  1、一哭,吟诗思乡情更切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课件出示诗词,指名读。

  (2)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句诗所表达的情感?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勾起外祖父那思念祖国的一片深情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想到了久别的祖国,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让我们试着读出这份思乡情。

  2、二哭,不能回国泪满襟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1)引读句子,交流感受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当外祖父知道自己不能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时,他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想象写话,走进内心

  看着这个省略号,在痛哭之后他可能茶不思饭不想 ;可能彻夜不眠,垂泪到天明 ;还可能—— 还可能—— 望着那心爱的梅花图 眺望祖国的方向,他会想起什么——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播放歌曲《思乡曲》。

  (3)诵读古诗,升华情感

  如画的风景,淳朴的人们,白发苍苍的妻子,那梅花的风姿……看不到了,所有的这一切,他再也看不到了,那动听的笑声,那熟悉的乡音……听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了,耳边回荡的只有那催人泪下的诗篇,再读前文古诗词

  3、三哭,离别送绢寄心愿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在离别的瞬间,外祖父的心情怎样?(伤心,痛苦)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外公这么伤心、痛苦呢?

  (2)看着亲人离去,想到自己不能回国,外公心如刀绞,此时此刻,他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其实他想真正递给我的是什么?(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浓浓的思乡情,一份希望)

  (3)瑟瑟的寒风中老人含泪送别,充满希望的他会对我说些什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出示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五、品味话语,升华“爱国魂”

  1、指读重点句:“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引读重点句。

  漂泊异乡的外祖父遇到外国人欺凌时,他会对自己说——

  回到祖国的作者历经种种磨难时,她会对自己说——

  在我们学*落后时,在我们比赛失利时,在我们生活不如意时,我们要高声对自己说——

  3、总结:梅花有“魂”,魂系每一个*人;做人更要有“魂”,魂能直起你的腰杆。让我们记住这盛开的梅花,这感人的爱国情,记住这句做人的准则——“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心》。出示歌词,师生齐诵:“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心”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3)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

  1.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2.标出读不透的地方,作上记号。

《梅花魂》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设自主学*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质疑

  1、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唱的是梅花,而歌颂的却是江姐如梅一样的气节和精神。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这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读――“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设计意图: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

  (二)分析“爱国心”

  此时,我们心中的疑问能解决了吧!

  (1)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悄然泪下。

  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出示重点句,边读边悟情。

  (2)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外公不容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申斥我妈――训罢,便用……外公爱护的是――自己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老师小结。

  (3)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的原因。

  (4)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视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领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冲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三、升华主题

  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

《梅花魂》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6)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的课堂空间,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读中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二、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学*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学*,能文“我”交融,受到作者的文与心的感染,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五、教学准备:

  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2、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今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魂”字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训斥撩乱朦胧

  灵魂玷污折节颇负盛名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板书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段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落实好“双基”。然后,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小标题,理清文章脉胳。】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配乐)

  (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回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完呢?(指导读好四个“愈”,强调“最”字)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课文句子:“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铭心思考,书写“梅花魂”。

  (1)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哪些更深的了解?“梅花魂”中的“魂”到底是什么?用笔写出你的心声。(在写的过程中再次轻声播放《思乡曲》)

  (2)交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设计意图:本片段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画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特别是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悟理,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表情!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2、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讨论,明白作者以《梅花魂》为题的意图,再次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和中华民族不折不挠、历经磨难而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最后,在张明敏演唱的《我的*心》歌声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的画面中结束,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八、课外拓展

  1、小练笔:写一篇《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

  2、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学生自读首尾段,体会写法及好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课外拓展中设计的小练笔,更将读与写有机地渗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双赢”。】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魂、葬、玷”等13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海外游子漂泊他乡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通过随文练笔,积累并活用课文中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介绍梅花的内容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了课文,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可不少,你们都能读正确了吗?指名读,跟读。

  出示:抹净玷污稀罕

  衰老眷恋秉性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

  葬身异国

  指导“葬”的书写,认识“葬”的演变过程,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看来同学们真的预*得不错,通过预*,你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吗?谁能试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你还读不明白?找到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交流:

  质疑。

  这些问题比较多得集中在了第2、4两件事中,下面就李老师就留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第2、4件事,看看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些问题?还可以拿起笔来快速地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学*收获。

  (一)品味梅花魂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第3自然段。交流。

  (1)出示:“有生以来……玷污得的吗?”

  结合“玷污”“训斥”,指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2)出示:“训罢……慢慢抹去。”

  结合“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感受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3)这段话字里行间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那份珍爱,谁能体会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课文学到了这里,你的脑海里又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2、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的,竟然让外祖父这样珍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谁从课文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出示:这梅花……秉性才好。

  指名读。谈理解。

  出示:这梅花……有骨气的!

  引导过程:

  (1)比较去掉三个“最”字与原句的不同。

  (2)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诗来赞美梅花。

  是啊,凌寒傲雪、坚强不屈,这就是梅花的秉性,这就是梅花的精神。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梅花吧。

  3、因为梅花凌寒傲雪,坚强不屈,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她人的品格、人的风骨、人的意志、人的精神。

  出示:几千年来……秉性才好。

  (1)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都想到了我国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2)学生读完后,追问

  追问1:你想到了谁?追问2:你为什么会想到他?

  (3)在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的长河中,有气节的人物绝不仅仅就这几位,无论是留下名字的“有名英雄”,还是没留下名字的“无名英雄”,*大地的的确确培育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全班齐读)

  (4)我们再来看课题,这里的梅花魂还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

  4、外祖父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又是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愿呢?不只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提醒莺儿,作为一个*人,绝对不可以失去中华民族的精神。齐读。

  四、随文练笔,感悟爱国心

  1、外祖父终因年龄大了而不能回国,在临别前,外祖父将这幅珍爱的墨梅图和梅花手巾赠给了莺儿,从这里你能感受到这梅花在外祖父心中,还仅仅只是梅花吗?它还代表着什么?

  是啊,就在即将分别的那一刻,外祖父忽然想起,他想要在那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上写些什么?他会在上面写些什么呢?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通过读书发现了问题,又通过读书自己解决了问题,你们真不简单。在以后的学*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六、作业

  1、摘抄积累课文中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2、阅读《月是故乡明》,再次走进作家陈慧瑛,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板书:

  梅花魂(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

  眷恋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撩、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讨论,感悟梅花精神及老华侨的爱国之心。

  [课时计划]

  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全班齐背《墨梅》。

  2、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扬梅花之魂,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它在中华民族身上代代相传。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就是《梅花魂》。

  二、检查预*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学生交流汇报。

  三、指导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围绕梅花,课文讲了哪些事?每件事的内容是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老师适时指导。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为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指名说一说。

  6、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再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7、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1、想一想,这五件事集中起来,表现了这位老华侨的什么感情?

  2、再读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本课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魂”指的是什么?

  3、全班交流,联系书上相关内容回答,然后适时再读一读相关部分。

  四、作业布置

  1、同步练*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读唐诗宋词

  珍爱“墨梅图”

  7、梅花魂年老难归而难过老华侨爱国心

  离别赠“墨梅图”

  再赠梅花手绢

  [教学反思]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赏梅:播放梅花图片

  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

  三、检查预*

  (1)生字词语的认读

  (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

  四、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

  1、学生自主学*。

  2、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注意发现学生观点的独特之处)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

  (1)文章说,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谁能告诉我,“秉性”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说得很好,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2)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四个“愈”“三个”最“的排比句式,充分突出了梅花的品性。这就是梅花的灵魂所在。让我们把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灵魂读出来。)

  (3)*人的秉性是什么?(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象梅花的灵魂一样。)你知道中华民族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让我们通过读把中华民族的气节表现出来。)

  引导:祖父的一段话,道出了梅花的秉性,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秉性,这秉性是不肯低头折节,这秉性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来,让我们把这个词读一遍,再读一遍,读出中华民族的气势来。(带读两遍)。真棒,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4)外祖父说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人的秉性吗?

  4、小结: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梅花有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寄托着祖父对祖国无尽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他拳拳爱国之心。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好好感受感受外祖父的这种心情。

  5、返回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魂:指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文章表面上写梅花,其实是通过梅花魂表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板书:思乡情爱国心

  三、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

  2、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学*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借物抒情

  梅花魂————思乡情爱国心

  顶天立地

  反思:这节课就课文教学来说,条理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环节还算紧凑。从课题入手,抓住“什么是魂”“什么是梅花魂”“想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三个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的一段话。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梅花特点的一段话,认真品读,看有什么发现。接着以“秉性”为切入口,通过理解秉性,进而理解什么是梅花的秉性,什么是*人的秉性,理解外祖父说这段话的深意——表达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教诲之意。最后回归课题,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前后呼应。

  但从课堂情况来看,显得过于*淡。原因在于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对梅花魂的把握不够深入,由此也就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而仅停留在泛泛的表象思考中。具体说来,用“顶天立地”概括梅花的品格并不十分准确,梅花品格更主要的是愈压愈强,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为什么要用梅花比喻中华民族呢?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梅花与中华民族秉性的结合上,应该引导得更细一些。如课前做好充分铺垫,课堂拓展阅读一些有梅花秉性的人的事迹等。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学*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

  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腮边训斥玷污呜咽

  欺凌秉性蒙眬梳理衰老

  手绢华侨白杭绸抹干净凉飕飕

  不甚在意颇负盛名风欺雪压

  眷恋缕缕幽芳葬身异国漂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

  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

  共有三处:

  1、

  2、

  3、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三探究三苦:体会外公思乡之情

  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

  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

  (思乡的泪)

  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悲痛的泪)

  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

  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

  外祖父心爱的孙女就要回国了,可是外祖父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国,他是多么得伤心啊。在第“三”哭中,还有一个句子能够体现出外祖父的难过,你们找出来了吗?

  “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外祖父的衰老是因为风缭乱了头发吗?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

  板书:

  梅花魂

  一哭:教“我”读诗词时思乡的泪

  二哭:得知不能回国时悲痛的泪

  三哭:送“我们”上船时不舍的泪


《梅花》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7)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十)份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课文内容,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交流及表达能力,了解开头和结尾的联系,体会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遥知不是雪,为幽暗想来。(宋,王安石)

  已是悬岩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2.今天,我们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指导易错字“抹”和“眷”。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那些事?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情入境。

  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

  2.全班交流,重点谈出。

  (1)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对策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想的感情)

  ②这几句诗是那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③你能试着读出外祖父这种思乡之情吗?生练读,指名读

  (2)“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对策

  ①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

  ②你从那些语句体会到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诗句。

  (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的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对策

  ①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资料,生读。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秉性,保持中国人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清呢?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再读着一段。

  (4)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绣着血色的梅花。

  对策

  ①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因为让我把他对祖国的眷恋之心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齐读课题。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学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吗?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想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胸中跳动着一颗中国心。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思国伤怀

  赠墨梅图

  送梅花绢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课

  型:独立阅读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㈠自学,完成下列作业。

  1、初读,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课文用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请按顺序概括出是哪五件事?

  ㈡指导学生学*理解这五件事。

  1、学*第一件事: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思考讨论:外公读唐诗宋词,为什么常常落泪?

  (外祖父落泪是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落泪。)

  2、学*第二件事: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思考讨论: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表现了外公什么思想感情?

  (因为在外公心目中,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表现了外公对祖国的热爱。)

  3、学*第三件事: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思考讨论:“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这充分表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他也很想回国。)

  4、学*四件事:外公在离开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完成练*册P66-2,加深理解。)

  5、学*第五件事: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思考讨论:外公为什么送了画梅,又送绣梅?

  (这是他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情,让外孙女带回了祖国的表现。)

  ㈢练*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

  ㈠分段,写段意。

  第一段(1)讲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

  第二段(2-15)讲作者回忆几件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事情。

  第三段(16)讲作者从梅花想到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㈡归纳中心。

  这篇文章通过写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㈢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样的写法,我们体会到作者对老华侨的爱国之情的理解,更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㈣练*设计:课后作业1、2题。

  ㈤板书设计:(出示小黑板)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等方法学*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

  3.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感情,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魂”的含义,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祖国的眷恋。

  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体会梅花所表现的中国人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花冬天开放吗?听到有同学说是梅花。那么你们在*时的学*中学过哪些描写梅花的诗歌呢?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见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和梅花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梅花魂》。(板书题目)

  我们先看一看题目,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在课下预*课文了,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外祖父喜爱梅花、珍爱梅花图来写的,但是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梅花”或者“梅花图”,而是“梅花魂”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将生字词提前放在投影上,指名读,并进行纠正。

  2.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明确:这篇课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图、眷恋祖国的故事,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文章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

  1段:因梅花而回忆

  2-15段:教作者读唐诗宋词;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因不能回国痛哭;把墨梅图赠给作者;送手绢给作者

  16段:照应开头,赞扬老华侨的爱国精神

  (根据回答板书: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课文共写了5件事,那件事最能体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明确:珍爱梅图。

  2.这一部分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呢?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顿时”“第一次”等词语都能看出,外祖父对于墨梅图是非常宝贝的。在训斥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慢慢”抹净,都能看出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图。(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

  3.外祖父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明确:“赠墨梅图”部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外祖父这里所说的是梅花的精神。正因为梅花有这样的精神,所以老人倍加珍爱。

  4.外祖父仅仅是在说梅花有品格、灵魂、气骨吗?(小组讨论,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小组派代表回答。)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由此可见,老人喜爱、赞赏梅花,实际是在赞美中华儿女,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珍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老热保存梅花图,是为了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是中国人的气节;送给外孙女,想让外孙女也有这样的秉性、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课文中的老人,你想对这位老人说些什么呢?并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科学*的内容。作业:将你学*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写成小短文,下节课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梅花,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常把她当作理想的寄托。《梅花魂》这篇课文展现了一个客居异乡的老人分外珍爱这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墨梅图。老人含泪教外孙女读写满乡思、乡愁的唐诗宋词,像个孩子似的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老人那颗赤诚的中国心长久带给学生感动。在教学中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自然高耸。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3、揣摩作者思路,学*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4、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2、理解课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温*旧知,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课文旁批,知道了故乡的梅花让莺儿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去读懂《梅花魂》。

  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

  (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

  要求:借助旁批,默读课文3—15自然段,用符号加词或词组来批注。

  (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反馈:

  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

  (1)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

  (2)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刷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

  (3)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

  (4)师生合作朗读,借助相关视频,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

  (1)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

  (2)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

  (3)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

  (4)引导学*“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

  3、层次三:巧用旁批,感悟游子魂

  (1)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

  (2)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寄梅图,“一气”中感受游子魂。

  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

  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

  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

  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

  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

  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

  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

  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

  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

  五、课后作业。

  1、依据文章表达顺序,抓住要点复述课文。

  2、梳理批注内容,整理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写读后感。

  3、本课中“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梅花还可以寄托其他的感情,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在班级举办“赏花会”。

  板书设计:

  民族

  梅花魂眷念祖国

  游子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课文内容,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交流及表达能力,了解开头和结尾的联系,体会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遥知不是雪,为幽暗想来。(宋,王安石)

  已是悬岩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2.今天,我们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指导易错字“抹”和“眷”。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那些事?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情入境。

  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

  2.全班交流,重点谈出。

  (1)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对策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想的感情)

  ②这几句诗是那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③你能试着读出外祖父这种思乡之情吗?生练读,指名读

  (2)“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对策

  ①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

  ②你从那些语句体会到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诗句。

  (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的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对策

  ①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资料,生读。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秉性,保持中国人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清呢?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再读着一段。

  (4)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绣着血色的梅花。

  对策

  ①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因为让我把他对祖国的眷恋之心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齐读课题。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学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吗?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想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胸中跳动着一颗中国心。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思国伤怀

  赠墨梅图

  送梅花绢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感,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

  1、读诗词落泪;

  2、爱惜墨梅图;

  3、痛哭不能回;

  4、送“我”墨梅图;

  5、又赠梅花绢。

  【学生通过默读思考,找出写外祖父的五件事,把握课文大意,在讨论交流中初悟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默读能力与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歌曲设境,回顾导入

  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教师激情导入:飘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多么渴望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对外祖父来说,这一切只能在梦中。

  【以思乡的歌曲导入,渲染乡愁,创设情境,做到了未入文而先有情。】

  二、精读重点段,理解“梅花魂”

  1、课文所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梅花魂”?(第四件)

  2、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结合问题反复读文,思考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

  ①从哪儿看出墨梅图是外公最宝贵的画?他为什么爱惜墨梅图?

  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②外公为什么爱梅花?

  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学生找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③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联系外祖父谈谈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④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

  5、你还从哪儿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绢。)

  小结: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仅仅是花,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国的象征,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魂!外祖父在爱梅、送梅、赞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

  6、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对祖国的眷念,对莺儿的希望。

  【直奔中心,理解“梅花魂”,引导学生就重点段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特别是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的思乡爱国情,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三、研读三次哭,品味爱国情

  1、再读全文,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种情感?学生画句子,朗读体会。

  2、全班品读,交流三次落泪。

  ①教读诗词落泪。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

  ②不能回国而哭。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

  ③送别泪眼朦胧。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于读中感悟到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和一颗高尚的爱国心。】

  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1、齐读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顾全文,完成板书)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外公的话不仅印在莺儿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3、拓展

  ①小练笔:写一篇《xx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

  ②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学生自读首尾段,体会写法及好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课外拓展中设计的小练笔,更将读与写有机地渗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双赢”。】

  4、作业设计

  ①抄写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写出自己的感言。

  五、板书设计:

  梅花魂

  愈寒冷 愈风欺雪压

  爱梅花 愈精神 愈秀气 爱祖国

  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

  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等方法学*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

  3.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感情,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魂”的含义,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祖国的眷恋。

  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体会梅花所表现的中国人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花冬天开放吗?听到有同学说是梅花。那么你们在*时的学*中学过哪些描写梅花的诗歌呢?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见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和梅花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梅花魂》。(板书题目)

  我们先看一看题目,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在课下预*课文了,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外祖父喜爱梅花、珍爱梅花图来写的,但是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梅花”或者“梅花图”,而是“梅花魂”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将生字词提前放在投影上,指名读,并进行纠正。

  2.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明确:这篇课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图、眷恋祖国的故事,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文章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

  1段:因梅花而回忆

  2-15段:教作者读唐诗宋词;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因不能回国痛哭;把墨梅图赠给作者;送手绢给作者

  16段:照应开头,赞扬老华侨的爱国精神

  (根据回答板书: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课文共写了5件事,那件事最能体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明确:珍爱梅图。

  2.这一部分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呢?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顿时”“第一次”等词语都能看出,外祖父对于墨梅图是非常宝贝的。在训斥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慢慢”抹净,都能看出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图。(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

  3.外祖父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明确:“赠墨梅图”部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外祖父这里所说的是梅花的精神。正因为梅花有这样的精神,所以老人倍加珍爱。

  4.外祖父仅仅是在说梅花有品格、灵魂、气骨吗?(小组讨论,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小组派代表回答。)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由此可见,老人喜爱、赞赏梅花,实际是在赞美中华儿女,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珍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老热保存梅花图,是为了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是中国人的气节;送给外孙女,想让外孙女也有这样的秉性、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课文中的老人,你想对这位老人说些什么呢?并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科学*的内容。作业:将你学*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写成小短文,下节课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梅花,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常把她当作理想的寄托。《梅花魂》这篇课文展现了一个客居异乡的老人分外珍爱这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墨梅图。老人含泪教外孙女读写满乡思、乡愁的唐诗宋词,像个孩子似的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老人那颗赤诚的中国心长久带给学生感动。在教学中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自然高耸。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感,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

  1、读诗词落泪;

  2、爱惜墨梅图;

  3、痛哭不能回;

  4、送“我”墨梅图;

  5、又赠梅花绢。

  【学生通过默读思考,找出写外祖父的五件事,把握课文大意,在讨论交流中初悟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默读能力与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歌曲设境,回顾导入

  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教师激情导入:飘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多么渴望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对外祖父来说,这一切只能在梦中。

  【以思乡的歌曲导入,渲染乡愁,创设情境,做到了未入文而先有情。】

  二、精读重点段,理解“梅花魂”

  1、课文所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梅花魂”?(第四件)

  2、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结合问题反复读文,思考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

  ①从哪儿看出墨梅图是外公最宝贵的画?他为什么爱惜墨梅图?

  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②外公为什么爱梅花?

  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学生找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③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联系外祖父谈谈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④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

  5、你还从哪儿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绢。)

  小结: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仅仅是花,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国的象征,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魂!外祖父在爱梅、送梅、赞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

  6、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对祖国的眷念,对莺儿的希望。

  【直奔中心,理解“梅花魂”,引导学生就重点段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特别是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的思乡爱国情,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三、研读三次哭,品味爱国情

  1、再读全文,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种情感?学生画句子,朗读体会。

  2、全班品读,交流三次落泪。

  ①教读诗词落泪。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

  ②不能回国而哭。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

  ③送别泪眼朦胧。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于读中感悟到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和一颗高尚的爱国心。】

  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1、齐读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顾全文,完成板书)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外公的话不仅印在莺儿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3、拓展

  ①小练笔:写一篇《xx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

  ②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学生自读首尾段,体会写法及好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课外拓展中设计的小练笔,更将读与写有机地渗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双赢”。】

  4、作业设计

  ①抄写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写出自己的感言。

  五、板书设计:

  梅花魂

  愈寒冷 愈风欺雪压

  爱梅花 愈精神 愈秀气 爱祖国

  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

  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9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教案简析

  教者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构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先指导他们理解体会课文的难点:老人爱梅花是爱祖国的表现。扫除学生自己阅读上的障碍。再放手让他们从文中的几件事中,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体现阅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和*惯。教者在教学中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创设情景、激**感。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点,教者又采用了情感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一定能透彻地理解全文。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10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3、教师小结归类:

  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分小组学*,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无所谓:说不上。

  眷恋:深切地留恋。

  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附: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