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论文 >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

日期: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

  一、 本题的依据:

  1) 说明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目前,由于市场上各种资格证、会员证的价格被炒的沸沸扬扬,比如精算师的资格考试价格一年一涨,关于资格证的收费问题由来已久。本文试图把Black和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引入该问题中,试用期权定价的思想来解决定价的问题。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资格证应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目前对于无形资产的期权定价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检验期权定价理论在无形资产定价中的应用,将相应的定价模型在实际中进行完善;其二,无形资产的定价理论虽多,但是资格证更类似于一种权力,目前对无形资产的定价比较偏向于资产模型的讨论,而不是从把资格证作为一种权力的角度来讨论,本文将二者区分开来研究,有利于理论上澄清认识,从而更合理的确定价格。

  本选题的实际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现在资格证的市场,由于许多人将其作为投资产品,价格非常混乱,比如本来十几万元的高尔夫球场会员证的,有的竟炒至百万,对于资格证的定价研究,将有利于发现资格证的均衡价格;其二,对于资格证的定价研究,将有可能被应用于会员证、商品折扣、公共产品使用权定价等诸多此类的无形资产定价中,目前这些选择权的定价更多是依靠会计成本或者经验判断,本文的理论研究,不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Black,Scholes(1973)期权定价方法最初是针对金融市场上可交易金融资产建立起来的。可直接利用Black,Scholes 定价公式(简称BS 公式) 计算欧式期权价值。

  Trigeorgis (1993) 针对企业投资活动使用净现值法的缺陷,认为应该把净现值法进行扩充,使其既能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期望现金流的 (静态 )NPV值, 又能反映业务策略调整的 (动态 ) 选择权价值 。将风险项目的投资机会视为一种期权的方法为这种思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想法依然仅是理论上的一种提出,其应用的实现仍需进一步深化。

  **江等人 (20xx) 分析了实物期权方法在专有出版权定价中的应用。可以说这是与本文研究内容最为相*的一个研究,但是它的研究毕竟对象比较狭窄,没有把理论更加抽象化。

  Shaikh (20xx) 指出智力资本可以通过杠杆作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并在研究智力资本的外部评价方法时用到了实物期权方法 。

  吴立扬,胡高峰(20xx)提出了技术类无形资产期权估价研究,把购入技术类无形资产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看涨期权,引入Black-Scholes模型进行实例分析, 以期探讨一种较为客观的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估价方法。

  冯芸,张虹,李龙俊(20xx)提出了期权思想的延拓和实物期权的应用的'理论综述,但是仅实在实物期权的应用范围和可能性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未进行实际的模型建构和实证分析。

  二、 本题的主要内容

  本题的侧重点在于资格证价格的期权定价的模型和实证。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章:文献综述。

  2.1 资格证的主要分类及其特点分析

  2.2 有关无形资产的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及与金融期权定价的异同点

  2.3 有关无形资产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分析

  第3章:资格证期权定价模型。

  3.1 模型的假设

  3.2 模型的构建和论证

  3.2 模型的求解

  第4章:模型的应用,进行实例研究。

  例一:高尔夫球场会员证定价的实例研究

  备用案例: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会员证定价(责任编辑:1011)

  第五章:结论。

  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我中国资格证市场的政策建议。

  三、 完成期限和采取主要措施

  本体预定用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6月-7月,收集资料,审查数据。通过阅读、分析大量的国外无形资产定价文献资料,了解国内相关模型的最新发展,特别要注意无形资产作为标地资产的定价分析,并对无形资产定价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从而奠定选题的理论基础。

  随于实际数据的取得,可以使用现场调查,去经营相应资格证的机构询价,或者通过统计调查,得到能代表主要情况的价格数据,或者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利用第二手数据。

  8月-10月,完成论文初稿。首先对于无形资产作为作为标地资产的定价,可以通过调查,也可通过效用无差异推导得出;其次对于构建资格证的定价实证分析,可以通过Excel也可以通过Eviews的相关编程求解。

  11月-12月,根据市场数据的变化和指导教师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

  至次年2月,完成论文的终稿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

  论文题目:福建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一、 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附主要参考文献,可加页)

  1 选题目的

  选择林业投融资作为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出于对福建必须加快林业建设背景下林业建设由于融资渠道狭窄造成资金短缺问题的思考。

  从投资市场发育的程度来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投资机制至少应有如下特征:①有足够数量的自由投资者,包括**、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目的明确,投资行为不受其它投资者行为的影响;②具有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较为成熟的投资方式与投资工具;③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节、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修订有关参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金不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需求不足,二是投资来源不足,而福建林业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并不属于上述两点原因的任何一种,而是没有利用好资金,没有建立有效的剩余资金向林业投资转化的渠道,即造成福建林业建设资金短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金利用效率的问题,这里涉及如何从林业建设的性质、**的长远发展目标、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林业的最佳融资模式;二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发展不*衡的问题,林业产业金融工具创新较少,林业产业金融工具创新相当薄弱。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借鉴投融资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针对福建林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狭窄,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全社会资金的所有供给主体或融资来源的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对林业产业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通过对公共财政投入和银行融资等方式的研究和创新,构建福建林业融资多层次发展的格局,即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根据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不同功能和地位,实现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真正建立能够合理满足各类主体融资需要的福建林业融资体系。

  2 选题意义

  2.1理论意义

  林业资金运行的研究是福建林业发展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下,通过林业不同性质生产过程中资金来源、使用管理的研究对促进福建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的产出离不开对林业的投入,处在转型期的福建林业,其发展过程受到多方面影响,从传统林业转向现代林业,从低效林业转向高效林业,从单目标林业转向多目标林业,从资源依赖性林业转向产业型林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推动。

  2.2 现实意义

  大量的历史归纳和历史演绎都表明,福建林业的现代成长是一种投资增长过程或资本积累过程。在全国范围来看,林业投资不足是造成林业发展滞缓和经济低水*运行的重要原因,福建林业的发展也一直受到投资不足的制约。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一环的林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福建经济发展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产业部门,而林业无论是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其增长方式的转变,都要求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为其提供动力源泉。林业是全社会的林业,建设现代林业,必须有大量的投入,如果继续延续非市场化体制的发展道路,则必须主要依靠**投入,但随着福建财政主导型经济向金融主导型经济的转变,**财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宽松,仅仅依赖**财政,将很难满足福建林业建设的融资需要。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只重视国有林业的发展,各种经济成份进入林业领域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未能充分享受国民待遇,林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也影响了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福建林业的积极性。深化福建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继续提高林业投资的社会化程度,有效引导、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在保证公共财政对林业供给的同时,形成**、企业和个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种融资渠道的林业投入机制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福建林业建设的现实选择。因此,分析和研究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林业投融资体制、模式及其有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福建林业投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林业的投融资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主要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构建相应的财政体系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西方先后经历了“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公共选择”的兴衰,矛盾的焦点从干预与反干预转向在承认的前提下,讨论干预的程度,并将**的职能限定在弥补市场失灵而言。

  (1)关于公益性森林资金来源

  西方经济理论在研究公益性森林经营资金来源时,主要有两大派别。一部分是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主张利用税收来实现森林资源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以解决投入问题。他认为在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具有外部型的活动因从市场交换中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受到抑制,这种外部型的消除只有通过国家干预,以财政税收凡是给与补偿,才能维系其活动的持续。这种通过财政机制,以经济手段补偿或征税方式解决外部经济性的方式被统称为庇古税。旧福利经济学进一步认为,通过财政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税,解决生态效益生产中所需的资金投入是最佳选择。即通过**财政的积累和再分配替代具有外部型的生态林业的生产基金积累机制。

  而另一派别的经济学家则坚持认为市场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经济的外部性,有代表性的是科斯的环境产权理论。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依照这一理论,如果森林资源的权属明确,则森林资源的培育可以获得额外的赔偿,森林环境资源的受益者有义务对所获得的良好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即在产权明确,森林生态效益量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生产成本的密布,保证资金通过市场形成投入与补偿的完整循环。

  (2)关于社会资金对林业的投入

  随着社会林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对社会资金投入林业进行探讨。马来西亚林业部官员福克斯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要在林业企业中扩大社会公众的持股比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格雷林在分析林业扶持问题时指出,世界多数国家在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进行造林的,**都给与扶持:如果个人进行造林活动,社会收益大于个人;如果个人进行造林,社会和个人得益相同,而社会支出的费用低于个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不对其活动的外在性损失给与补偿,个人将不会进行投资。那么,林业整体上的发展就会受阻,增加林业资源总量、调解两大需求的目的就会落空。

  (3)关于新的林业发展途径

  由于对林业的要求增多,很多国家的林业都发生了亏损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探求新的林业发展途径。德国哥廷根大学伯拉贝得尔教授主张:“社会应该与林主就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和支付报酬方面达成协议,以使林主感到有利可图,使他们为了林业的多种效益理所当然地去保护森林,培育森林。”他反对对个体林主实行国家资助补贴的方法,认为:“这种资助体系越大,就会越快地陷入计划经济,再分配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欧共体原森林司司长胡迈尔认为:“扶持林业就是要为改进森林生产率而努力,并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做到降低成本、财政独立,从而能自我补偿、自我完善”。这些都为林业财政体系的新走向奠定了基础。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的作用日益强大,新凯恩斯主义开始在西方居于主流,他们从不完全竞争、市场价格调整、协调市场失灵以及劳动、信贷、商品等方面出发,论证了市场处于非均衡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提出的“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混和经济”,为林业投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点。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阿玛彻((Amacher)在其《林业税制设计》一文中指出“应在充分考虑林业资本流动性、森林权属、林业与非林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林业税制设计,财政应该支持并在预算收入上加以体现”。

  日本学者康登认为“社会支持林业发展可以通过投入货币或者自愿劳动来实现,两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只是个人偏好不同”。

  法国的巴塞尔达在2001年《**对林业投资改革》一文中,阐述了“除了传统的造林、更新、伐区道路、改造等林业投资外,当前还必须考虑社会的环境需求。“取消专门的**林业基金预算项目,建立财政补助金制度”。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大学教授sinko的观点是“造林以及私有林管护应由**和社会共同出资,取代全部造林成本由财政负担的做法。州预算在林业上主要用于管理、计划、以及林业服务,**在林业方面的扶持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葡萄牙的Carvalho的观点则是“公共资金来源不稳定,而造林和更新的速度不足以使林业具有竞争力,也不足以弥补每年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增加财政对私有林业的'扶持是一个长期趋势。”

  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林业十分重视,率先制定、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林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我国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作为重要措施,实施分类经营改革,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于1998年开始启动天保工程,并逐步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尤其是向西北重点林区倾斜。并相继开展了林价、林业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税费等课题的研究,但这些是立足于林业本身的、比较侧重于单项研究,没有以客观的角度去调整林业财政的整体运作与机制。

  李周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中,将现阶段筹集和利用林业资金的状况概括为三难:(l)林业部门吸引资金难;(2)林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收敛于新的生产始点难;(3)林业资金形成有效投资难。研究林业资金问题,必须在观念上来一个转变,由林业的自我设计观上升为林业的社会设计观;要根据现实的经济环境,探寻能够实行的优惠政策和办法;要将研究的重点,从资金筹集转移到资金运行机制上。

  陈玲芳、金德凌在其《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一文中指出,应确立公共财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生态林业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导功能,属于公共物品,理所当然是公共财政要努力确保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因此,要充分发挥**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投资原则,确立公共财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大对重点林区和贫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田明华在其《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制度创新对推进商品林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进行必要的制度变革,减少投资商品林建设的社会成本,或者降低投资商品林经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提高商品林投资的回报率,就会增加该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陈晓倩在其《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一文中,认为生态林业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投入货币资本,“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其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但生态林业建设全部依赖于财政的思想不可取”。

  吴素珊在其《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文中指出,应探索构建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模式,探索符合林业生产与产业发展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建立林木保险机制,降低贷款风险,推动林业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市场,引导林木资产的规范流转与信用建设,促进林业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

  张桦在其《信托在林业投资中的应用一非公有制商品林投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公有制商品林的投资者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非常有限的,还局限于单纯的资金注人,在解决其资金需求的同时,要求一种投资运行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而实践的发展和要求是领先于理论的研究和制度的安排的,因此应对林业投资运行机制进行创新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对林业的投入来源、财政对林业的扶持范围等方面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林业予以扶持却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通过增加对林业的投入,提高各种补助标准,设立林业专项资金,实行税费减免、低息及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促进林业发展,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国内关于“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侧重于对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演进与改革的研究,他们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投融资体制演进的历史、取向、效率及条件等等;二是对林业投融资渠道的研究多局限于从林业本身挖潜,这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但是,己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就是,往往只是侧重对某一种融资方式和行为的探讨,而缺乏对融资行为的通盘、全局考虑,而且对于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这也是是林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4 主要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支出增长的政治制度模型[J].地方财政,2008(9):28

  [2] 王雍君.发达国家**财政管理体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3-8

  [3] 陈晓倩.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

  [4] 陈晓倩,陈建成.生态林业市场化筹资方式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8(2):26

  [5] 马峻,郑康彬.西方财政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5-36

  [6] 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6-407

  [7] 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11

  [8] 李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J].林业经济,2002(3):4-6

  [9] 陈玲芳,金德凌.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5(2):39-43

  [10] 秦涛,环玉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现代林业投融资机制[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8(5): 21-24

  [11] 田明华.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147

  [12] 吴素珊,李建明.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5):54-56

  [13] 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67-168

  [1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15] 张泰峰,Eric Reader博士.公共财政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28

  [16] 樊远翔.论**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措施选择[J].西南师范大学,2009(5):2-4

  [17] 包**,张建成等.试论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实施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J].林业经济问题,2008(2):92-94

  [18]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95-205

  [19] 王兆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5-30

  [20] 师伟杰,邵树云;森林资源管护经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227-235

  [21] 雍文涛.林业分工论,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35

  [22] 石峰,李智勇等.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林发展模式及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9-81

  [23] 林风鸣.国外林业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8-130

  [24] 苏宗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分析[J].绿色中国,2008(6):26-30

  [25] 陈晓倩.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D].博士论文,2007: 29-33

  [26] 孔凡斌.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8-45

  [27] 颜玲.对推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方式融资的思考[J].森林工程,2005(4):77-80

  [28] 周湘英.完善信贷服务机制促进林业融资发展[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4):87-100

  [29] 赵秀英.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127-140

  [30] 胡秋明.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4(5):236-255

  [31] 朱小毛,周修权.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还贷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9(31):65-67

  [32] 郭秀妹.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资金成本管理浅析.林业经济问题,2008(24):363-366

  [33] 魏远竹.资金投入一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第一启动力[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8(5):9-10

  [34] 董辉.论我国林业世行贷款项目的“报账制”[J].林业经济.2009(9): 35-37

  姜喜山.借鉴世行项目实施经验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J].林业经济,2008(8):19-21

  二、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预期进展,可加页)

  1 研究目标

  文章对林业投融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其主要研究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提出完善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和福建林业商业性信贷政策的思路对策

  针对开展林木资产抵押工作起步慢、落实难的问题,提出福建林木资产抵押管理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如何通过推广福建林业小额信贷模式,解决其资金缺乏问题,以促进集体和个体社会林业的飞越发展。

  (2)设计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

  研究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框架, 并试图了解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应根据投资对象不同采用的不同组织形式,从而使福建上午不同林业主体都有机会通过创新的融资方式取得资金。

  (3)试图构建现阶段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研究如何做福建国有林业资产证券化的SPV,将拟证券化的资产无偿划转给福建林业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以达到真实出售的目的,实现风险隔离。前提条件是不会造成福建国有资产流失,实际资产仍留在原企业,由原企业管理运营。

  2研究内容

  论文首先研究了林业投融资依托的基本理论,然后借助有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投入政策的特点和共性;在借鉴国外林业投入政策的基础上,对福建林业投入的来源渠道、林业财政投入和产业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对国内外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能够适应福建林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架构,建议采取产业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进一步拓宽林业的投融资渠道,保障福建林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的基本内容、构成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和福建林业商业性信贷政策的对策建议,指出推广福建林业小额信贷是调动林业建设的主要主体——广大林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产业投资基金一般组织形式、交易方式、退出途径的分析,结合福建林业产业投资的特点,选择出适合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福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框架。

  文章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林业发展的可行性以及目前福建实施林业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现阶段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构想。

  文章拟采取的写作框架如下: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林业投融资相关理论

  2.1 投融资内涵

  2.2 制度变迁理论

  2.3 公共物品理论

  2.4 森林资源的外部性理论

  2.5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6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福建林业的贷款融资

  3.1福建林业财政贴息贷款

  3.1.1 福建林业贴息政策的基本内容

  3.1.2 福建林业贴息贷款的构成

  3.1.3 福建林业贴息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 福建商业银行的林业贷款

  3.2.1 商业银行对福建林业的贷款项目

  3.2.2 商业银行对福建林业贷款政策特征

  3.2.3 商业银行对福建林业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3.3 福建林业信贷政策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的投入保障

  4.1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的政策扶持

  4.1.1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的政策扶持范围

  4.1.2 福建林业的轻税赋政策

  4.1.3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投入保障的规划布局

  4.1.4 公共财政对福建林业投入保障的重点

  4.2 财政补贴福建林业保险的设想

  4.2.1 林业保险的特点

  4.2.2 福建林业保险发展现状

  4.2.3 财政补贴对福建林业保险的方案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

  5.1 资产证券化概述

  5.1.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含义

  5.1.2 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运作过程

  5.1.3 资产证券化融资与传统融资模式的区别

  5.1.4 资产证券化在福建的发展

  5.2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5.3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设计

  5.3.1 设计的基本原则

  5.3.2 资产化证券组成要素

  5.3.3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流程

  5.3.4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存在的行业性风险

  5.3.5 福建**法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5.3.6 福建法律环境的障碍

  5.4 福建林业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和建议

  5.4.1 完善福建**支持体系

  5.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方法如下所示。

  (1)宏观和微观结合法

  本论文以福建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前提,并紧密结合微观的实际情况,以使研究建立在行之有效的基础上。

  (2)定性和定量结合法

  全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并结合规范性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方法。尽量让规范研究站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避免价值判断的主观片面性,并且尽量让实证分析客观、真实、全面,并反映对象的本质。在定性分析的同时,也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采取图、表等方式。定量分析可以提高准确性、科学性,定性分析可以使评价更加全面、系统。两者相结合,才一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3)系统性和重点性结合法

  福建林业投融资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全部归结到文章中来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既要限定研究的体系,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问题研究。在此,文章的研究以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福建林业资金投入的历史,制度障碍的分析,提出制度创新内容及制度变迁方式,对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宽福建林业融资渠道进行了重点研究。

  4 预期进展

  (1)20XX年11月——20XX年2月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阶段,包括查阅统计年鉴获取统计数据、深入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取有利于课题研究的二手及一手资料;

  (2)20XX年2月——20XX年6月

  呈交初级研究成果,通过对之前所获取的一手及二手资料整理、分析,结合已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对课题进行尝试性研究;

  (3)20XX年6月——20XX年8月

  对课题研究思路(包括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度修正,重新进行必要的资料搜集和调研,并对与课题相关但缺乏的知识进行全面性的充实;

  (4)20XX年8月——20XX年9月

  呈交系统性研究成果,通过对之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资料搜集以及对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在实现形式上的严格推敲、反复论证形成此研究成果;

  (5)20XX年9月——20XX年10月

  研究成果的完善阶段,在已呈交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若干有待深化和需要修正的研究内容进行必要的完善,并最终形成完整且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基础(包括与本论文有关的工作积累、已取得的工作成绩、研究条件、存在问题与解决的途径与措施)

  鉴于笔者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跟林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使得笔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福建省当前的一些林业制度以及相关林业投融资问题的运作机制。现实生活中,笔者也参与了一些林业投融资活动,对于林业投融资问题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笔者在过去两年的专业学*中,已经对于本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独立解决一般的科研任务;并且本研究依赖于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研究所,具有较为强大的研究基础,能够保证所作研究《福建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取得预期的成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制定合适的调查方法以确保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林农对于政策性保险的意愿?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来处理此问题:①认真做好调研准备工作,实地调研之前所需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设定合适的调查对象、选取适合于调查结果的有关变量和模型;②调查过程中随机应变,由于林农普遍存在知识水*有限的情况,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必须尽量让林农对问卷所涉及问题作出合理、准确的回答;③调查结束后对数据信息重新进行评估,实际调查数据跟理想的调查数据往往存在偏差,必须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核以确保,并筛选出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四、经费预算

  20XX年11月——20XX年2月 800元 调查资料费

  20XX年2月——20XX年6月 5000元 实地调研费

  20XX年6月——20XX年10月 200元 打印、复印费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3

  1. 本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如何建立完善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油田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中获得生存空间,就要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跨国能源企业或是国内先进企业相比,部分油田企业还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企业绩效考核观念落后、对绩效考核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尽科学合理、考核程序不尽完善、过程监督缺失、考评制度执行不严格、正面引导作用难以发挥、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量化考核指标比重较低、绩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沟通、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在企业层面的KPI设计往往考虑当期的多,长远的少、在绩效管理体系向基层延伸过程中,绩效考核指标与EVA关联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油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油田企业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增强团队组织战斗力,使关键绩效指标不断得以改进和提高,确保“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0xx年,中国石化提出利用十至十五年时间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西北油田是中石化第二大油田,国内陆上10大油田之一,目前年产725万吨,储量达到12亿吨;人均原油产量1750吨,排名中石化第一;投资资本回报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多项重要经济效益指标连续三年在中石化上游板块排名第一。集团公司对西北油田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上产增效”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产量更上一个台阶,年产冲击1000万吨;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将盈利能力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同时显著提高勘探效率和探井成功率,缩短建井周期,进一步提高“油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新的使命、新的任务对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 本文研究的目的

  基于西北油田绩效考核现状和特点,通过分析研究如何选择绩效考核方法、如何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如何设计指标权重、如何保障绩效考核的有效运行、如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等,以期设立了一套相对科学、系统、全面、有效的适合西北油田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率先打造一流油公司奠定基础,也为国内其他油田企业提高管理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 本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真实评估组织的工作状况和绩效表现,引导和激励员工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已成为各级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尽管国内各油田企业在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体现出的水*却参差不齐,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能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目前企业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都将逐步化解。面对来自市场各个方面的竞争和挑战,油田企业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探索更好的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的途径与工具,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如何解决油田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已成为当前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绩效管理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为我们解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拓展了管理思路,增添了提升组织绩效的手段,也必将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行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更是企业谋求发展的需要,对于引导广大干部员工集中精力创造更佳业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4

  一、选题的原则

  1.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时间,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应对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博士研究生的选题应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具有较高学术水*和创造性的成果。

  2.要充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自身的基础,以利于发挥导师专长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要充分考虑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以及在规定的学*年限内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可能性。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2.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3.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4.本课题在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设想;

  5.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对于博士研究生应指出创新点;

  6.论文工作量与经费的来源;

  7.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8.参考文献。

  三、组织与管理

  1.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主持下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由学科负责人组织进行,组成5~7人的评审小组;

  2.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初进行,因故不能按期进行开题报告,必须及时办理延期手续,经导师和学院(部)主管领导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3.开题报告采用两级制:通过或不通过。对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在学科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重做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按“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筛选办法”处理;

  4.开题报告通过后,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原则上不再随意更改题目,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更改题目时,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同意签字,学院(部)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在1~2月内重新做开题报告;

  5.开题报告完成后,经导师、学科及所在学院(部)签署意见,研究生应在3日内将开题报告和选题情况报研究生院审批并备案。

  四、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字数为1万字左右,用a4复印纸小四号宋体打印。博士研究生的参考文献应为50篇以上,硕士研究生的参考文献应为3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占1/3以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5

  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i.封面(见附录一)

  ii.正文

  要求:按以下格式和内容要求撰写。

  一、选题内容、研究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1、选题内容

  要求:(1)分别用一、两句话完整地陈述选题内容,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

  (2)分别列出汉语和英语关键词(3-5个)。

  2、研究问题

  要求:(1)用问题形式提出文章要解答的具体问题。

  (2)将问题按逻辑顺序排列。

  3、研究的可行性

  要求:(1)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资料积累和条件准备等。

  (2)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及突破方向。

  二、文献综述

  要求:对相关选题已有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详细的综述和中肯的评价,挖掘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综述与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先国外后国内,包括主要学派/研究者、代表性研究成果、代表性理论/观点、研究发展脉络。

  (2)客观评价已有研究成果,具体指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不足,分析缺点/不足形成的原因。

  (3)指明选题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即指明当前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扩展提升、应用推广、补充修正,还是对相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等。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1、理论基础

  要求:(1)系统介绍与研究内容和视角有关的理论,包括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内涵和理论的代表性概念。

  (2)较详细地阐明理论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设计

  要求:交代具体设计方案:受试的选择,研究工具,主要程序、数据收集等。

  四、研究预期成果、创新之处及其意义

  1、预期成果

  要求:简要陈述成果如结论、模式等的具体内容。

  2、创新之处

  要求:具体指明论文成果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或与众不同:是研究内容新、研究资料新、研究视角新、研究方法新,还是研究的结论新或深广度不同等。

  3、价值或意义

  要求:阐明成果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即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何贡献、指导意义或实际价值。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求:(1)交待研究分几个部分,即分几章展开讨论。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六、论文框架

  要求:(1)列出论文的详细提纲,内容应具体到三级标题。

  (2)提供内容对应的英、汉两个提纲。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重点难点

  要求:指明具体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2、解决方案

  要求:(1)分析重点和难点形成的原因及对它们构成影响的因素。

  (2)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八、研究计划和工作进度

  要求:(1)制订具体的分阶段的研究计划,并指明每阶段的工作进度,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开题、初稿、二稿、三稿和终稿等。

  (2)论文初稿原则上应于第三学期末(元月)完成,并提交导师审读;修改后,经导师签字同意,方可于第四学期的规定时间(三月)递交论文,参加盲审。

  九、参考文献

  要求:(1)列出开题报告中提及的所有文献。

  (2)列出论文研究中将要参考的能够反映该选题的最新与最权威的文献。

  (3)参考文献以《中国翻译》的规范为准。

  十、其他

  1、选题

  要求:(1)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

  (2)选题要紧跟学科前沿与国际、国内主流杂志探讨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难易度恰当,可行性强。

  (3)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主要以项目的形式为主,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在开题时,研究生应选定并基本完成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如果选择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作为学位论文形式,开题时则不要求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

  2、研究框架

  要求:(1)各级标题均应使用名词词组,措词简洁、明了,能体现自己的观点,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论述的连贯性。

  (2)introduction(导论)部分应包括相关研究简介、研究基本思路及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论文主体部分不得少于三章,须分别对文献述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结论与讨论等主要内容进行充分论述;一级标题标明chapter1、chapter2等,二级标题依次标明1.1、1.2或2.1、2.2等。conclusion(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该研究的主要发现、研究意义、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1)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菁选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1

  论文题目: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学号:

  姓名:

  专业:

  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入学时间:

  班次:

  指导老师:

  填表时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一、选题意义及预期目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xx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xx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xx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xx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央党校出版社20xx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xx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xx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方在农主编、彭立明副编,<现代科技知识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17、<中国环境报>、<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动态>、<环境导报>等报刊。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

  第一条论文选题要求

  论文题目的选择可在研究生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导师同意后确定;或在导师充分了解研究生情况的基础上,首先由导师提出,征求研究生的意见后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应遵循学科发展现状、学科理论前沿、学科争鸣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在学术方面具有创新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水*和实用价值。

  2、选题应密切结合实际,力求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些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点和现实问题,并尽量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争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选题应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结合导师的专长和研究生本人的'基础进行。

  4、论文题目大小适宜,在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确保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教育硕士选题应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实际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价值。

  第二条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来源。研究生选题可来自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校级课题或自选课题。

  2、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所确定题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可能达到的水*,给予充分的阐述;

  (2)国内外现状分析:充分分析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说明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本人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不少于20xx字。

  3、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4)研究特色和创新性分析;

  (5)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4、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第三条开题报告程序

  1、以学科方向为单位,由相关方向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专家评议小组;

  2、开题报告会必须在学院(部、所)进行,院长主持开题报告会,在召开开题报告会之前,应张贴海报公布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等,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

  3、研究生填写开题报告,封面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字、1.25倍间距,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并将开题报告于开题报告会一周前送交开题报告评议组成员,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

  4、召开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阐述选题来源、选题依据、提出研究的初步研究方案,再有指导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说明,最后由评议组成员进行讨论、审核。审核标准为:

  (1)论文选题很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2)文献调研广泛,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

  (3)开题报告内容充实、结构合理,书写规范;

  (4)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较强,具备论文撰写能力。

  5、开题报告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依据审核标准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存在明显问题的,不批准论文开题,限期修改补充,并要求3个月内完成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推迟论文答辩时间,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6、开题报告通过后二日内,研究生将开题报告纸质版一式三份与电子版送交研究生秘书,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报送研究生部审核,审核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各存一份。

  第四条其它

  1、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不允许参加当年度论文答辩,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2、开题报告更改。开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者,开题后三个月内研究生本人可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导师、学院(部、所)签署意见,经研究生部批准,方可更改研究主要内容,但必须按上述开题报告程序重新做开题报告,填写开题报告并报研究生部备案。私自更改导致学位论文最终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生部备案开题报告主要内容不符者,一经发现,推迟论文答辩时间,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3

  论文题目:轻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研究现状的述评、研究价值

  20xx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根据调查数据推算,智力残疾55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6。68%,其中轻度智障人士约占50%。*年来,随着对残疾人士职业教育的重视,轻度智障学生越来越多地走上社会,承担起一定的劳动岗位,他们逐步从社会隔离到融入社会、自食其力。为此,轻度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这个领域目前尚无人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轻度智障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并将对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尝试推论影响轻度智障学生的幸福感的规律,为提高轻度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活的水*服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目前普遍定义为,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几年随着积极心理学流派的崛起,主观幸福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成为诸多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让人们意识到,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因而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维度:生活满意度、情感*衡度。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情感*衡度,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部分,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指与消极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积极情感体验。在这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指标。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①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

  ②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③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西方思想者在对幸福的探讨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相继出现了自然幸福观、理性幸福观、神性幸福观、人道主义的感性幸福观等多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使幸福问题得以澄清。最初,人们将幸福归结为财富、权势、享受等,但很快便发现这些东西并不总能带来幸福,而有时它们恰恰是痛苦的根源。于是,幸福又被较多地与价值联系在一起,它被归结为美德、自由、信仰,但这样做的后果又往往使幸福越来越远地离开了具体人的体验,以至于人们开始对这种形而上探讨本身的价值产生了疑问。20世纪中期,对幸福的实证研究应运而生,Dodge的幸福理论提出已有70年的`历史。

  至今,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们着眼于测量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根据测量结果描述了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均水*。这类研究以描述性为主,采用的主要是单项目测验,在信效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不可能揭示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第二阶段,研究者们深入考察了几种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在揭示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出现了人格理论,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发展了多项目测验。*年来,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研究者们开始运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

  关于个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是心理学界重视个人生活质量研究的一个明显标志,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外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满意度这一领域。目前,国内也日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注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水*在青少年幸福感中的作用。

  (三)主要参考文献(请查图书室教育杂志和中国知网,8项权威文献)

  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20xx,8(4):23—28

  2、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0xx,2

  3、黄蓝,朱倩昕。*年来西方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1002—6908(20xx)0520

  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

  5、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 (01)

  6、刑占军。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心理科学,20xx,25,3:336—339

  7、杨秀君,孔克勤。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心理科学,20xx,26,1:121—123

  8、杨海荣,石国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以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xx,12,6:416—419

  9、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华夏出版社,20xx年8月

  10、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17,11:783—786

  11、田丽丽,刘旺,Rich Gilman。国外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研究概况。中国心理卫生,20xx:,17,12

  12、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xx,12(1):59—66

  13.Ash。C。,Huebner,E。S。,Environment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of adolescents:A test of cognitive mediation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xx,22(3):3320—336

  14.Gilman,R。,Huebner,E。S。,A review of life satisfaction research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xx,2:107—116,G。,Huebner,E。S。,&;,Suldo,S。,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ful life events,temperament,problem behavior,and global life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xx,39(6):677—687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轻度智障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并将对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尝试推论影响轻度智障学生的幸福感的规律,为提高轻度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活的水*服务。

  (2)关键概念

  轻度智障学生——轻度智障学生是指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商在50~70或55~75的学生。本研究中,轻度智障学生指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他们在学业适应、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还不同程度地伴有情绪行为问题、人际交往不良,部分学生还存在某些生理残障。

  主观幸福感——本研究中的主观幸福感,是指轻度智障学生对自身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是否幸福的程度判断。

  (3)研究内容

  1、幸福感文献综述。

  2、编制轻度智障学生幸福感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并实施。

  3、对轻度智障学生的家庭、教师进行访谈。

  4、对问卷和访谈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4)关键问题

  如何通过问卷实施,得出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轻度智障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对象

  从上海**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一所为智障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中随机抽取了初职一、二年级、三年级、六年级、预备年级各10名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共69名随班就读学生,其中男生42人,女生27人,智商最低为55,最高为69。

  (2)工具

  在总体幸福感量表(SWB)基础上进行扩充改编为轻度智障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

  (3)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作为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较为熟悉,同时对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和家庭情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了解。故,实施问卷所得的结果会比较真实,信度和效度都较高。

  在问卷实施后,对所取得的数据将采用EXCEL表格进行记录,并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几年国内特殊教育的发展,让轻度智障学生有了进行职业教育的机会,使得轻度智障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并更多得融入到社会中。为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课题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拾遗补缺的作用。

  (2)、在研究方法上,特殊教育多采用质性研究,即个案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本课题则以以调查+访谈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并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从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中尝试得出一定规律。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1)文献综述

  2)自编问卷

  3)调查报告

  4)研究论文

  三、论文大纲

  轻度智障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关键词

  1理论综述

  1.1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1.4轻度智障生身心特点

  1.5讨论

  2实证研究

  2.1研究对象

  2.2工具

  2.3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总结、局限与展望

  5参考文献与附件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4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论证

  任何研究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条件,对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研究是否充满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发现并提出大量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则预示着研究者发展的衰亡或终止。作为一名教育科学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问题意识,教育研究才会有自己的并且不能为其他学科所还原、替代的问题领域。对研究生而言,仅仅有了问题意识还不够,这个问题意识还必须是科学的。

  但是,现实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不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问题意识淡薄的影响,所以目前极需对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论意义

  对已有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进一步加强了问题意识的理论研究,更丰富了问题意识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果,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实践价值

  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现状,有利于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有利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搜集了大量有关问题意识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和整理,已学*和掌握了问卷法、访谈法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教育学研究生,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对象为河北省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前期调查已经准备就绪,并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已有研究概况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呼吁比较多,如段丽(20xx)在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就提到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则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因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理应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科研能力。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及其培养的专门研究还比较欠缺。不过,关于问题意识的一般性研究较多,几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都有关于问题意识的专门文献。已有研究涉及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l.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

  *年来,问题意识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不同途径。

  袁来德认为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尹启泉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有七个,包括提升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积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精心设计提问、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等;

  王真东认为应从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设形成问题意识的适宜条件这四个方面着手;

  姚本先提出三个途径:加强双基训练,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还有一些学者涉及到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

  陈海燕认为有心理障碍、环境障碍、教师权威障碍、认知障碍和思维定式障碍这五个原因;

  刘春梅认为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等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的欠缺。

  2、关于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在我所查的文献里,问题意识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科的,由于理工科的问题都比较明显和外在,所以理工科主要欠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哲学思想的限制和方法论的影响等,文科的问题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王永斌认为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意识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经过*代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哲学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人们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从人文社会科学中找到被社会发展问题困扰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刘大椿认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意识淡漠,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了它们发展的源头,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力将随之枯竭。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呈现出一派虚假繁荣的景象,令学者们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呢?其原因就在于,学术研究离开了真正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学术向两个不好的方向发展,一是生吞活剥西方的各派理论,进行空洞的所谓“纯学术”研究;另一个方向是干脆退化成肤浅的“对策学”,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并不高明的论证。所以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真正问题是:我们有问题吗?或者,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如果问题都不明白,要侈谈什么“研究”就是多余,学*就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古代语言中的“学问”一词,比“学术”更有价值。学问即是为了问题而“学”,而学术的目的则不得而知,不过从字面可以看出,反正“学”仅仅是一个手段。这就必然导致“学”为其他不相干的目的服务的问题。事实正是如此,对多数“学者”来说,不过是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已,与一般人理解的“学问”并没有什么关系

  3、关于教育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述评

  总的说来,当前国内对问题意识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专门针对教育学研究生的很少,虽然现在学术界对问题意识也很关注,但是对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国外目前却缺乏对问题意识的研究,原因在于国外教育对于学生自主性和问题意识的高度重视,学生历来具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使问题意识不称其为“问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光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谈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是抽象和空洞的,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创新是基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意识是不能创新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将借鉴已有研究的经验和理论,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教育学研究生的特点,通过了解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为提高我们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主要概念界定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问题的类型,一般有常识问题与未决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大”问题和“小”问题。

  教育学研究生,是指获得学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获准进入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构各教育类专业进行进一步学*和研究,攻读更高级别教育学学位的学生。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主要指研究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通常将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倾向称为问题意识。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

  2、本研究以处在科研初级阶段的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上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第二: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研究生导师两名进行访谈,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完善整体研究。

  (二)研究思路

  1、搜集有关科研问题意识的文献,对科研问题意识形成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作为编制问卷的参考依据。

  2、根据已有研究,编制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开放性问卷,并选取在校研一到研三的教育学研究生,人数100人,进行问卷调查。

  3、对调查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在科研问题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的应对策略。

  4、编制访谈提纲,选取研究生导师两名,在校教育学研究生两名,根据访谈提纲,对4名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6、对方谈结果进行编码处理,从中归纳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7、对访谈数据作分析和探讨,总结研究结果,并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法

  文献反,问卷法,访谈法

  四、论文总体计划和进度安排:

  20xx.4-20xx.6 理论研究阶段 科学研究的理论研究;

  20xx.6-20xx.8 实际调研阶段 对河北省拥有教育学专业的四所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进行调研;

  20xx.8-20xx.9 资料分析阶段 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xx.10-20xx.12论文撰写阶段 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20xx.1-20xx.3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xx.4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20xx.5 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韩民青著。意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刘大椿著。科学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冯光廉主编。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6]何怀宏著。问题意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xx.

  2、期刊杂志类

  [1]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xx/01.

  [2]赵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着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江苏高教,20xx/05.

  [3]黄宇辉。从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xx/06.

  [4]杨针。永远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孙学伟、范文斌教授。科学时报,20xx/3/15.

  [5]王真东。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xx/06.

  [6]张志文,张巳瑛。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xx/0l.

  [7]夏月。教育学研究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xx/02.

  [8]幻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里培养。复旦教育论坛,20xx/04.

  [9]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10]周文杰,郑保章。教育交往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xx/05.

  [11]李永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川教育,20xx/02.

  [12]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03.

  [13]刘大椿。教育学研究应突出问题意识。光明日报,20xx/3/1.

  [14]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5.

  [15]尚国营。高师教育学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问题意识。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5.

  [16]王源源。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6.

  [17]崔唯航。问题意识、体系精神与学科特性。学术研究,20xx/09.

  [18]冯光廉主编。教育学研究生治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19]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教书育人,20xx/01.

  [20]陈翠荣。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措施。江西教育,20xx/01.

  [21]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做研究不灵。中国教育报,20xx/l.

  [22]范远波。论探究学*的问题意识。当代教育科学,20xx/10.

  [23]蔡拔*。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意义、障碍及路径。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xx/11.

  [24]朱晓瑜。关注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xx/12.

  [25]邓战军;叶小华。学生问题意识的保护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xx/12.

  [26]李荣。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教育,20xx/16.

  [27]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xx/01.

  [28]吴江林,陈西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xx/01.

  [29]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30]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xx/08.

  [31]康静。对高校教育学中“问题意识”的思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3.

  [32]阎亚军;周谷*。问题意识与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xx/04.

  [3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09.

  [34]宋宁娜。教育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

  [35]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36]徐福利;李淑珍。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xx/02.

  [37]祁琛云。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源泉。中国出版。20xx/06.

  [38]吴原。论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结与问题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3.

  [39]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中国教育学刊。20xx/03.

  [40]姚则会。张部昌。问题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07.

  [41]张晓东。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当代教育科学。20xx/12.

  [42]刘铁芳。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学科意识——评《在权力与权利之间:教育政治学导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xx/06.

  [43]周江林。我国民办高校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实证的方法——兼谈教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xx/06.

  [44]于洪卿。教育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特征。教育探索。20xx/10.

  [45]李士更。创新性学*重在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1.

  [46]张琼。“问题意识”小议——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为范本。20xx/02.

  [47]石玉欣。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0xx/19.

  [48]李长华。浅谈有效激发问题意识的策略。科学教育。20xx/08.

  [49]王豪。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周刊。20xx/13.

  [50]王树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周刊。20xx/13.

  [51]张永利。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学周刊。20xx/17.

  [52]刘献君。国际论坛增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和地方意识。中国高教研究。20xx/07.

  [53]赵万祥。论教育哲学研究问题意识的确定。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6.

  [54]王美娟。增强问题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江苏教育研究。20xx/32

  [55]李曙光。乔姆斯基语言心理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6

  [56]肖林根;王卫华。问题意识与毕业论文题目选择。科技信息。20xx/32.

  [57]孙刚成;陈希;乔刚。研究生科研意识养成因素分析。中国高校科技。20xx/21.

  [58]任艳丽。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xx/07.

  [59]王虎学;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学*月刊。20xx/01.

  3、硕博论文类

  [1]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3]方海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4]王元元。研究生问题意识欠缺的现象、归因及对策。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5]周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文章大纲: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研究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应然分析

  (一)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涵义

  1、问题意识

  2、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

  (二)科研问题意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特殊性和培养的必要性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实然分析

  (一)对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调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样本描述

  (二)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现状

  1、问卷调查

  (1)研究设计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论

  2、访谈

  (1)研究设计

  (2)访谈整理

  (3)访谈结论

  (三)调查结论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分析

  (一)研究生自身内在素养的原因

  1、自身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的障碍

  2、学*动机、学*目的不明确

  3、学*方法不科学

  4、存在学而不思的情况

  5、缺乏实践经验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外在影响的原因

  1、传统文化与社会

  2、学校与导师

  3、家庭与父母

  四、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优化

  (一)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优化的理论依据

  (二)借鉴发达国家加强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三)加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具体对策

  以上是《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问题、意识、研究生、研究,教育学、科研、培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2)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精选五篇)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 1

  一、开题报告包括的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说明选题的理论意义。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自己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2、本人对开展论题工作的设想,具体研究内容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指出将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和突破及可能达到的水*。

  3、论题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式和手段,论文基本内容框架。

  4、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预案。

  5、论文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计划。

  二、开题报告的程序:

  报告人提前将《开题报告》交系办公室,由系安排审核,并将《开题报告》分送每位成员,报告会的时间由系确定并报研究生部。开题报告审核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负责人、报告人导师、相关学科及方向的研究生导师组成,成员为五名左右。

  报告会程序:

  1、系主任宣布报告者具有开题报告资格;

  2、报告人导师介绍报告者情况;

  3、报告人作开题报告(表演专业一般在15分钟左右,理论专业一般在20分钟至30分钟;作曲专业方向学生可同时简要汇报学位作品的创作设想与构思);

  4、审核小组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5、审核小组讨论并就报告者是否通过开题报告而进入作出决议(必要时可采用表决方式)。同时可提出修改、改进建议(以上1,2,5项程序进行时报告者应回避)

  三、备注:

  1、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作曲系可在第二学期末进行)。

  2、该工作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考核,未获准者,不得进入。

  3、若改题,需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审批。

  4、在审核小组评议后,审批、备案、存档并正式进入。

  5、《开题报告》交研究生部备案。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 2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的重要标志,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选题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必须高度重视学位论文选题工作,要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选题工作。

  1.选题应从所属一级学科出发,选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2.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生在选择不属于导师研究领域的课题时,必须事先取得导师同意,并在导师及指导小组指导下进行工作。

  3.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研究生的专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选题。

  4.硕士生的选题应体现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要范围适宜、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5.博士生的选题还应考虑到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当的难度,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2.开题题报告

  在确定论文课题后,研究生应在经过大量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述所选课题的来源和选题的依据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价值。

  2.该课题的文献综述,须详细阐述国内外有关文献在该研究方向的动态。并将研读的文献目录在选题报告的附录中一一列出,博士不少于1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0篇;硕士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0篇。

  3.研究内容,包括创新性及要解决的问题。

  4.阐述研究工作的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5.该课题达到的预期效果。

  6.阐述课题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7.估计该课题的工作量和所需经费。

  3.开题报告会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撰写完开题报告后应在第三学期,最迟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博士研究生撰写完开题报告后应在答辩前至少2个学期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

  2.开题报告前,研究生要填写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情况表(以下简称选题情况表)中的有关内容,交导师审查合格后,由导师确定开题报告会的日期及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专家名单,专家人数不少于3人。开题报告会的主持人可由导师担任。

  3.开题报告应提前三天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公布。

  4.开题报告会的程序:

  ⑴ 主持人宣布开题报告会开始,并宣布开题专家组成员名单。

  ⑵ 研究生做开题报告,时间为1530分钟。

  ⑶ 专家对选题报告提出质询和研究生回答质询。

  ⑷ 专家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讨论,提出具体意见,并给出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

  ⑸ 主持人宣布开题报告会结束。

  5.开题报告会的主持人应汇总与会专家对选题的评价和意见,每位与会专家要在选题情况表上签名。

  6.开题通过的研究生可进入学位论文环节。开题未通过的研究生应按照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重新开题。

  4.其它

  1.开题通过后,研究生应根据专家的建议,制定出选题修改计划。然后将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和选题情况表交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由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所有选题情况进行审核。因特殊原因在第四学期结束前仍不能进行开题报告者,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向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推迟开题的书面申请,并注明预期开题时间。

  2.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参照此办法执行。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特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学位的具体特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选题工作。

  (一)工商管理硕士(MBA)(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

  工商管理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高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论文选题应在研究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改革与建设、企业管理或工作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应体现实用性、前瞻性、新颖性、重要性。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有独立见解,正确运用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操作性;应体现MBA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调查研究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以及编写高质量的案例等。

  (二)工程硕士(ME)

  工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论文选题要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选题应体现科学性、应用性、先进性、效益性。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可以是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子项目,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在解决关键性生产问题上有创新;或设计的工艺、产品有新颖性和实用性;或研制的成果(技术)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公共管理硕士(MPA)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针对**部门与非**公共机构的公共管理实践需求,在研究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工作积累和研究特长进行选择。选题主要反映公共管理某一领域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鼓励和提倡结合个案进行应用性研究。选题应体现实用性、理论性、效益性。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重大公共管理问题对策研究等为主要形式进行。论文应体现MPA研究生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公共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管理思想或理论方法上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 3

  研 究 生:陈*

  学号:*****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学位类型:农业推广硕士

  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

  导师:何**

  论文题目: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一、选题依据(选题得目得与意义,与选题有关得国内外研究综述,附主要参考文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得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得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得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得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得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得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得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得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得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得土地开发建设得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得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得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得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得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开发商与当地住民得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得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得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得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得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得飞跃,以信息化促进**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得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得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得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得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得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得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得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得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部门在内得必备得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得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得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得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得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得技术含量,以更好得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得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得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得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得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得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得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得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得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得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得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得。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得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得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得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得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得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得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得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积累了大量得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得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得原因,有偿使用得改革仍然采用得是**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得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得公*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得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得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得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得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得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得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与市场得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得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得深刻得行政革命,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得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得转变,确保**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得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得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得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得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得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得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得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钱芝*,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得建议[J1,浦东开发;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得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得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得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得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得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得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得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得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得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得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得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犯。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得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 4

  1、开题报告的作用和整体思路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硕士研究生作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三个学期末或者第四个学期初,即基础课程学*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实施之前。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也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对如何做好开题报告的文章很少见到,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博士生开题报告比硕士生开题报告要复杂得多,以下只针对硕士生开题报告加以论述。

  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不同。在科研中,重点项目要求写可行性论证等报告,一般项目写开题报告,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由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编写,涉及深度和广度都远大于硕士生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目的也不同,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选择论文研究题目、辨认难点、确定技术路线、怎样计划安排等,重在科研程序的训练。对应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过程,开题报告相当于《设想方案》和《实施方案》的阶段。

  中物院研究生开题报告内容包括3个大的方面:立论依据、研究方案和主要参考文献。立论依据包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预期的研究进度。其它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开题报告,因学科不同,格式有所区别,但主要内容和关注点,却大同小意。结合核能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年的实际情况,对开题报告看法如下。

  按照东北林业大学史济彦老师的观点,从课题选择到论题选择体现了选题的整个过程,由4个部分组成,其总步骤是: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开题报告。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对没有太多实际经历、在相关知识方面积累较少的研究生,要作好论文研究,必须首先做好文献调研。虽然受到该领域科技发展状况、具体实验室条件、指导老师等因素限制,但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充分掌握文献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值得学生付出艰苦努力。

  2、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多种多样,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应届本科毕业研究生,不宜选择难度太大的问题做毕业论文,因为硕士研究生尚处于科研培养初期,且时间有限;但是,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如何开拓新研究领域可以是问题,如何解决分歧可以是问题,如何提高部分技术指标也可以形成问题。

  没有能够较好地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就谈不上深入,这与研究生培养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其表现形式之一是研究内容扩张,以数量掩盖质量不足,列举了许多难度不大的内容,而需要经过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够完成的却讲得较少。特别是有多年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受完成工作任务观念的影响,容易提出过大的研究范围,在开题报告中需要纠正。

  文献深入调研后,研究生对研究领域的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对学位论文选题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没有实际的科研经验,对复杂的现实情况了解不够,要同时兼顾现实性与研究价值,需要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这一具体如何选题的过程对培养研究生是重要的。反映在开题报告中,学位论文选题不仅要有较大意义,而且具有可行性。科研条件良好的单位,为研究生提供的选择范围更宽,学位论文选题若能够结合研究生的特长与兴趣,促进研究深度,则是更好。

  一般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研究目标,但我们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过分注重,规定得太具体和死板。其原因是,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未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不同,评价研究工作的水*是复杂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目的是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研究能力,而不同于完成规定任务。研究目标与其理解为衡量指标,不如理解为努力方向,问题的解决程度。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确定合适的研究内容,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内容中各种各样的单元技术让学生实际地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课程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一边用一边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掌握,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重复能力,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技术方法应是具体而翔实的,体现以论文问题为中心,广泛深入地使用相关技术。研究内容体现了学位论文量的特征。

  3、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技术路线是达到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汇合处,体现了学位论文创造的特征。在文献调研和导师指导下,关键技术的辨别是不困难的;但是,确立技术路线与开展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技术发展水*、文献调研、实验室条件、研究的共性和个性、创新、决策、逻辑和想象等,是开题报告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深入全面地开展具体研究。技术路线与论题选择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决定了学位论文的最终选择。

  在开题报告之前,文献调研的同时,研究生应该尽量熟悉实验室情况,尤其是相关系统和关键设备。

  在研究生提出研究进度后,需要指导老师修改确定,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缺乏实际经验,另一方面是向指导老师学*怎样制定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会上,如何安排完成研究工作通常讨论较少。实施方案对实际有效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 5

  论文题目: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一、选题的依据

  在学*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我感觉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命的关怀尤其强烈,尽管也有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但这些问题多少都与人的生命存在相联系。他们探讨了人的生命本源、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无一不凝聚着先哲的智慧。而阅读《庄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充满着关于生命及其本质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表现为对人们茫然疲惫而生、漂泊不知所归的生命状态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实现其内部突破的思考。而庄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后都落脚在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然”。在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道论传统的基础上,庄子将道家的“自然”思想发扬丰富,终于形成了其有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的生死观。这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庄子生命哲学的研究,追寻其时代背景,揭示其生死哲学的观点,探寻其生死的精神超脱和全身之道,凸显“自然”思想在其生命观中的地位,以便十更好地认识庄子哲学,把握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意义在于,庄子生命观是古人以自己的毕生体验总结出的安身立命之道,饱含着古人的生死智慧。虽时代发生了变化,但生死的哲理仍闪耀不朽的光茫。特别现在生活富裕了,人更惧怕死亡的威胁,面对死亡谈之色变,想长生不老,追求永生。学*庄子生命观后,就会知道生死乃昼夜之变,生乐死安。庄子那善待个人,关爱生命的宇宙情怀和守朴贵真的哲学思想,将为现代人的完美生活提供历史借鉴。

  三、文献综述

  1.“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认为庄学中之政治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盖惟人皆有绝对的自由,乃可皆顺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主张绝对的自由者,必主张绝对*等。庄学以为人与物皆应有绝对的自由,故亦以为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庄周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抱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书中的个性自由精神,是直观地、直接地、表象化地掩饰或呈现在庄子其人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之中。可以说《庄子》一书,与其说是关于自由的理论,不如说是展示自由的艺术。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只是咋看美学与艺术的领域里,才得到了真实的实现。《庄子》的美学观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庄子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生,以美学的道路来解决哲学问题,只要表现在物我两忘的审美关照、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价值取向、“游”的审美趣味、“至善至乐”的审美境界。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命定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基础。不幸的一切命定的必然,人们为之无可奈何,所以莫若忘怀一切矛盾和差别,达到思想上的绝对和谐,也就是进入自由境界。庄子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命定论的基础上的。庄子的精神自由要摒弃一切感官的作用,直接去体验最高最根本的存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庄子哲学中有神秘主义或直觉主义。

  朱松美在《<庄子>对个体生命的张扬》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在复归原始无望的情况下,庄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体认最终落实到精神的自由与进遥上。道家特别是庄子对人生的关注,则是抛却一切外在束缚和限制,突出个体生命存在,张扬个体人生价值。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本质。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以“体道”为依据。通过对“道”的体认,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在大宇宙中解脱精神负累,是庄子张扬个体生命的人手处。

  单红在《<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一文中庄子在个别篇章里也显示了对艺术和审美的否定,当然庄子对于大美和小美是有区分的,庄子反对的是囿于小成的小美,而对于道性之大美是充分肯定的。通过对庄子的悟道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庄子把人从“未悟道”提升到,’,晤道”的方法是直接由道至道,任何折中和迁回的方法是为庄子所不取的,庄子就沉溺在自己的悖论当中只做形而上的努力和思考。该文认为审美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是有其必要性的,它在个人悟道和奔向自由的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自然生命观的本体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了黄国荣的《胡适对<庄子>的看法和研究》一文,改作者认为胡适对庄子哲学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只是一个达观主义。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只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八个字。最终,胡适得出结论:“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道论”涵盖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但是,庄子的“道论”是借助于“道路”、“途径”、“方法”之类的原初意象来表示的。徐克谦同时认为“安其性命之情”是庄子对“命”的安顿。人生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命”德吊诡与悖论之中。“命”的存在,使人的生命受到限制,感受到不自由。但是,“我”之所以存在,就因为“我”有个“命”,有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命”。如果离开这个“命”的独特性,“我”也就不能成其为“我”了,“我”也就死了,没“命”了。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的道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体的(现实)世界。庄子认为世界整体的道构成了人的本体和命运。但是,只是在人类之初和人生之初,人才是与其同体或同一的。因而也只有这时,人生才不会产生问题,人生才具有意义,社会也才能安定和*。庄子指出了回归于道的唯一途径是安命。所谓“命”指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的作为整体的世界(发生于其内的所有或任何事情)或者说道。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庄子有着很强的命运感,并要求着安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命运中主动把握自己生命的人。除了命运之外,还有人施展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技巧的舞台。在这种施展中,生命中自由的一面得以展开。

  陈绍燕在《庄子养生说发微》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说以宗道顺化为宗旨,以避祸存身为前提。“纯素之道,唯神是守”突出了养神的重要性。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节度食色述及了养形的基本方法。庄子形神相济、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时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4期王富仁在《庄子的生命观——庄子《养生主》的哲学阐释(上)》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主》是直接建立在《齐物论》哲学框架之上的。庄子之“道”是以“个体”观“整体”,是作为个体的*民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他的“道”不只是一个“天地万物”的总名,而还是“天地万物”的本身。庄子之“道”是个体的*民知识分子依照特定的感受方式和思维路线主动建构起来的,是有其主体性的,也是有其主动性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养生主》所体现的庄子的生命观做了更加细致而深入的解读。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庄子的世界产生于客观存在的“道”,依存于客观存在的“道”。在庄子看来,“道”是原始的、根本的、第一性的;世界万物是由“道”派生的、是从属的'、第二性的。同时庄子不认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为最高的知识是对客观的“道”的体认。因此,我认为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的基本思想,但老子哲学的基本着眼点是欲取先予、无为而无不为,还不想超脱现实,而庄子哲学的着眼点却是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完全摆脱现实。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自由,这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色,对这一特色的理解不同,是分析庄子哲学思想时产生分歧的又一个原因。

  廖靜梅在《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文中认为庄子将玄之又玄的“道”化生为实在存有的“气”,把创始生命的“道”形象地展现于实体的“气”中。在混沌之中,产生了“气”,“气”的变化生成了形体,随于形体的转化而形成了生命。“气”聚则生,“气”散开则死。生和死融于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遵循于“道”的自然交替和轮转之中,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死生一也”。同时,系统地阐释了庄子出世、达观的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又着力地从其惜生、顺世的哲学层面探究了庄子生命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内蕴,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整体内涵,建构出了庄子生命哲学的完整体系,客观地展现了庄子达观、超凡的生命智慧。

  冯登山在《先秦诸子的生死观》中认为以庄子之学中国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代表着当时的某种时代精神。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庄子继承老子之道而又“与时俱化”,认为人之死生乃“气之聚散” ,它“自本自根” 、 “方生方死”。庄子重生而不贪生,乐死而不轻生。庄子追求全真保性,顺物安命,提倡“心斋”、“坐忘”、“见独”、“逍遥”的思想,与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死生有命”等生死观颇有不同。庄子的生死观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可以说,它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消解了死亡的悲剧意识,化死亡的忧惧感为精神的至乐感。

  殷虹刚《论<庄子>的生命智慧》一文中认为庄子对生命的关怀可以分为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的“保身”“尽年”和“体道”“养生”两个层次:前者是在乱世中求生存,多少带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但后者是庄子在天地间的主动体道,是对生命真正的**。它不仅透露出庄子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与珍惜,也体现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欲拯救役役众生的慈悲情怀。

  3.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所言一个人为了安命,必须先行齐物,即放弃世界中存在着物我、彼我、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区分的俗见。正确的心态是不扰乱人心的俗知,不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区分,而是要返归于常心,达到明的状态。其次要做到“心斋”。人们要停止其心灵的正常活动:不去感觉、思考、感受、意欲等等,才能做到心斋,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各种各样区别的观念。这样,人们便可以安命、进而最终回归于道了。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高峰的论文《冯友兰论庄子哲学》,该文作者认为冯友兰将属于设计之下黄老之学的宇宙观把“无”看作是“气”,涉及了气性论的问题,他接着区分了庄子学说中“坐忘”和“心斋”这两种修养方法。从《庄子》文本看,“坐忘”是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心斋”则是一个“唯道集虚”的问题,与集中“精气”有关,所以冯友兰认为这和两者方法是不同的。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养生主》的核心是“缘督以为经”。养生的真谛在于: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心首先是虚的,不能为功名利禄所充满。以虚的心来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中自由遨游。同时他也认为,庖丁解牛是生命自由得以展开的一种方式。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达到道的境界主要有三种方法“守宗”、“心斋”、“坐忘”三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守宗”重在排斥外物对神秘直觉的干扰;“心斋”则是完全封闭人的感官;“坐忘”首先排斥了大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的“仁义”与“礼乐”,然后叙及“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三种方法虽然稍有差异,但却殊途同归,就是要排斥人们正常的认识方法,而采取一种神秘的直接方法。

  张尚仁在《庄子无为真性的养神之道》一文中认为庄子最重要的知识是养生的知识。养生的重点是养神无为,真性则是养神的根本途。无为对养生之所以重是因为无为是大道的本质。而养生必须使人的精神符合大道的本质,符合大道的本质则是人的真性精神,养生要做到保持无为真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神情专一。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现代的哲学思路作文本分析,求证相应的理论和观点,并整理成相应的体系。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庄子思想中的“自然”概念何以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本文以三个部分,从庄子生命观的体现、本体和方法来证明“自然”概念贯穿在庄子生命观的始终。

  本文的难点是以“自然”概念为核心,尝试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庄子生命观。鉴于庄子生命观在庄子思想中的特殊地位,试图从庄子生命观的视角对庄子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政治哲学都有新的解读。庄子的思想固然很博大,其核心思想固然是以老子道论为基础的一种延续,但庄子思想有别于老子思想并具有其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于庄子思想的落脚点都是其生命观,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本文就以“自然”概念作为突破口,重新诠释庄子思想的精华。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庄子的生命观贯穿道整个庄子思想中去,理解庄子在其所处的时代是如何面对与超越生命的困境的。写作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再解读庄子的精神,希望能对当下人们面对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些理论和精神上的解决办法。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庄子的生命观体现为“自然”

  1.“自然”是生命的本真(礼法是生命的束缚)

  2.“自然”是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逍遥无待的境界)

  3.“自然”是生命价值的标准(至人、神人、圣人)

  (二)、“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1.“道法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逻辑本体

  2.“气” 是庄子对生命本源的理解

  (三)、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1. 自然的本质属性是虚静

  (1)离形去知:心斋、坐忘、去独

  (2)致虚守静:知恬交养、缘督以为经

  2. 自然境界的认识论——齐生死于道

  (1)重生乐死

  (2)以理化情

  3. 庖丁解牛:由艺术体验升华到自然境界

  (1)“顺”——人与“器”的关系

  (2)“游”——人与“物”的关系

  七、参考文献

  [1]郭庆藩。辑庄子集释。 [M].中华书局,1961: 7.

  [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8

  [3]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9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4

  [6]钱穆。庄老通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9

  [7]王葆玄。老庄学新探[M].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8]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J].中国哲学史,1996:3

  [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10]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13]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J].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

  [1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0]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3)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优选【五】份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 1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两年半的研究生学*生涯已悄悄接*尾声。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收获颇多,首先要感谢导师们的教导,同学们的互帮互助家人的支持等等等等,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我的学生生涯才更加温暖幸福。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武云亮教授。武老师用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教会我如何学*,并且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教会我如何为人处事,将使我受益终身。本篇论文的写作从选题、提纲、成文到最后定稿,都离不开武老师的细心指导。在此,我再次向我的导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感谢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全体导师们,他们在学*上不断指导和帮助我,并教授了许多良好的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较好地掌握了每门功课的内容,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衷心地对各位老师说声谢谢!

  然后,感谢两年半以来与我朝夕相处、关心和帮助我的同学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和支持,我的研究生生涯才能完满的结束。感谢我的家人和男朋友,正是在他们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下,才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这篇论文。

  最后,感谢百忙之中评阅本文,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出*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 2

  时间飞逝,两年多的研究生学*生活即将划上句号。回顾在安徽财经大学学*的这两年半时间,我感触颇深。我遇到了良师,汲取了知识,历练了自己,收获了爱情与友情,我对这段美好的时光充满感激!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朱道才教授。衷心感谢朱老师对我这两年多时间的指导与栽培,使我的学术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让我感受到沉浸在学术世界的快乐。同时,朱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务实的学术精神以及独特的学术研究视角深深地感染了我,这将对我今后的学*、生活和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此外,本论文从选题到成稿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朱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向朱老师致以学生最诚挚的谢意!

  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我不仅得到了自己导师的指导与关怀,还得到了区域经济学专业其他各位老师的教导与帮助。在此,我要真诚地感谢周加来教授、李刚教授、张士杰副教授、汪增洋副教授等各位老师,各位老师在学*、生活上给予我的指导与关心,让我在这个新集体中感觉到家的温馨。

  其次,感谢2012级区域经济学专业全体同学,你们陪伴着我一路成长,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友爱与欢乐。感谢各位学弟学妹们在学*与工作中对我的支持与协助,感谢我的室友和一些老同学在这两年多时光中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感谢你们让我获得了珍贵美好的友情。

  再者,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的支持,让我开始这段学术生涯;是你们的鼓励,让我顺利走完这段学术生涯;是你们的爱,让我坚持到了最后。

  谢谢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你们给予我的爱和期望!祝我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希望我的老弟学业有成,更上一层楼!

  最后,特别感谢各位论文评审专家教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论文。由于本人水*有限,文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请各位专家教授批评指正!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 3

  学位论文的完成,与其说意味着即将毕业,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回想起在烟台大学度过的七百多个日夜,心中感触良多。两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这一路走来,心中倍感幸福,在即将告别美丽的烟台大学之际,内心无比感激。回首走过的岁月,两年的学*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收获良多。

  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华教授。还记得两年前在经历了考研的洗礼之后,身心俱疲,在入学之初较之拼搏考研之时有所松懈。就在自己飘飘然找不到北的时候,导师的一言一行深深点醒了我,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回想起每次拜访导师,导师几乎都在专心研读、伏案写作,其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使我受益匪浅。相信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以及时刻强调学*上进传递正能量的人格魅力所带给每一个学生的宝贵的人生财富都会使我们受用终生,而我们却只能用今后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恩师的尊敬和感激。

  本论文从选题、写作、多番修改直至最终的定稿,无一不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张老师太多的心血。老师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前瞻而广阔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学术经验,给我的论文提供了细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术的热衷与尊重永远都是学生学*的榜样。

  同时,我也要感谢在论文开题以及评审过程中,曾经给予我殷切教诲和专业指导的老师们,感激他们的无私付出。在此,还需要感激父母,是他们寄予了我殷切的期望,无私地支持我的学业,让我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使我度过了一段充实美好的时光。

  最后,对于本文的定稿,笔者心怀不安。尽管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受狭隘视野所限,论文尚存不周之处,留有遗憾,恳请老师批评指正,日后定会继续加强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取更好的成果。学无止境,我们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此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 4

  时光如水,求学生涯即将结束。蓦然回首,心绪万千。在这里由衷的感谢鼓励、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亲人及朋友们。

  从20xx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师从李百浩教授,攻读硕士,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xx年攻读博士,学*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至今6年的时间里,恩师的言传身教给我的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恩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学术底蕴深厚,视野开阔,在这个研究领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本人的求学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恩师不厌其烦,从曰常学*的每一阶段到硕士、博士论文选题过程中的选题立意、资料搜集整理、文章的框架安排、最后的修改与定稿,都伴随着他谆谆教诲的辛勤劳动和悉心付出,在此对恩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师恩永远铭刻于心。

  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认识了师母韩秀老师,她对我的关心照顾以及深切叮咛,让我难以忘记,在此对师母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市中南建筑设计院高介华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玉堂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王江萍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兴*教授、胡明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松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田银生教授以及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唇淌诘南闹傅迹感谢他们对于论文的批评指正。

  本文的完成也凝聚了亲人的倾心奉献,尤其是我的父母二十多年来无怨无悔的付出与支持,使得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感谢我的爱人孔德阳,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使我在求学的道路上能够无所顾虑。感谢我的岳父岳母在学*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借此机会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我的好友杨豪杰、邓刚、邱瑛、孙恺这几年的鼓励与关怀,感谢208工作室的师姐李彩老师、邹涵老师,师兄王大为,师弟杨竹、师妹杨婷、王欣、李婉琳、李微、魏光萍、周谟一佳等同学们带来的快乐与帮助。

  本文虽已写完,耗时较长,但研究浅薄,尚有不足,心中仍然有愧于恩师的培养和期望,唯有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求索。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 5

  三年来的求学生涯终于告一段落了,这几年来对于一个在职,角色众多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是妻子,是母亲,又是子女来说的我真的太不容易了。此刻,我思绪千丝,感叹万缕。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她性格谦逊,*和,乐观,为人热情,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与学*上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治学严谨,在指导我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从选题、构思、到行文直至最后的定稿,导师认真负责,废寝忘食,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与帮助。除此外,X老师考虑到我们在职生的特殊情况,还采取网上 QQ 在线辅导与手机电话或微信辅导。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当我的论文在预答辩遇到困难时,导师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让我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并引荐我向北师大XX教授、南师大顾XX教授、湖南学前教育一线专家XX教授请教。在此,我诚挚地向X老师表达深深的谢意!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莫大的荣幸!

  其次,感谢研究生阶段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所有老师: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专业知识的指导和视野的开阔,感谢老师们从开题到预审,最后到论文答辩对我的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再次,感谢中XX的XX、XX老师,感谢XX的XX,XX,XX及小班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谢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中提供的帮助,在教育一线的体验让我更坚定以幼儿教育为事业的决心。

  最后,感谢所有支持我、帮助我的亲朋好友。感谢我的父母,爱人,儿子及其他家人,你们的支持,让我有了努力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尤其是儿子。这三年来的求学路,亏欠了儿子许多。感谢 XX级、XX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同学,我们共同奋斗,共同成长,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感谢我的同门师姐师妹,你们的才情让我受益匪浅,热情让我倍受温暖;感谢我的在职生同学,你们的陪伴让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

  学海无涯,我将继续前行,感谢湖师大,感谢恩师!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4)

——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菁华5篇)

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

  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本文针对当前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科研课题研究,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科研的人提供一点启示。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

  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2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期的(*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3

  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本文针对当前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科研课题研究,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科研的人提供一点启示。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

  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4

  一、开题报告和申报书的区别.

  课题开题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题报告撰写。而要做好课题开题工作,关键要写好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有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研究方案好比建筑师的施工图,课题组成员就是施工员,施工员照"图"施工,规划办在结题鉴定时按"施工图"验收。由此可见,研究方案撰写得是否科学,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课题研究质量,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

  由于开题报告中有一些内容和申报书中是相同的,我们以往写开题报告时会简单地将申报书中的内容复制过来。其实,一份科学的开题报告的出炉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开题报告和课题申报书虽有相同之处,但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其目的是不一样的。课题申报书的目的是争取申报课题立项,其内容重点是课题选题的准确度、研究价值的大小、研究的可行性。而课题开题论证的目的不是立项,而是完成课题研究,其内容重点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再打个比方,就像写作文,写申报书是审题立意的过程,老师看过要能知道你的立意是不是符合文题的要求;写开题报告则是撰写提纲的过程,老师看过要能知道你的思路能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幻灯片:课题申报书与开题报告的区别)

  因此,认真写开题报告,其实就是课题的研究过程。

  1.开题报告是申报书的升级版。

  既然开题报告是申报书的"升级版",那么哪些地方需要升级呢?首先,我们的课题在申报的时候都经过了专家论证,专家的意见就是这次升级的导航键。

  然后我们必须进一步学*相关文献,明确在同类课题当中别人已经有了哪些成果,哪些成果我们可以借鉴。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解决什么,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最终想得到哪些成果,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因此,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申报书的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所调整,更加完善。

  2.开题报告是申报书的具体化。

  前面已经讲过,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是研究课题的全面设计和构思,重点要写清楚如何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开题报告比课题申报书里的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地写出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有内容,有要求,有活动安排。这样,有利于课题组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和开展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者按期获得阶段性成果和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课题申报书与开题报告的区别举例:

  内容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

  研究内容概述准备研究问题具体说明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列出研究的子课题(如果有二级子课题也应详细列出)。

  研究方法大致采取什么方法具体说明某一个阶段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哪些内容。

  研究时间研究各阶段的大致安排结合研究内容,列出具体的研究日程安排。

  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具体的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论文、案例、课例…)

  研究队伍确定课题组成员人员的分工,建立子课题组

  二、开题报告的撰写

  (一)研究报告的几个组成部分。

  1.课题的界定。(你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2.课题的提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

  3.文献综述。(在相关问题上别人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

  4.理论基础。(用什么理论指导课题的研究?)

  5.研究目标。(你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6.研究内容。(你打算做什么?)

  7.研究方法。(你打算怎么做?)

  8.研究步骤。(你的工作进度如何安排?)

  9.研究成果。(你的阶段性成果和结题成果是什么?)

  10.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人员、经费、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分析以及课题的组织管理等。)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结合论证的重点选择几部分内容跟大家交流。

  (二)部分环节的内涵及注意点。

  1.课题名称的界定

  内涵:课题名称的界定,要求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课题研究定位的"指南针"。课题界定就是对课题中的"关键词""核心语"进行明确的解说,给该课题限定准确的研究范围,提示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角度。课题界定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式的界定。

  注意:概念的界定要清晰、准确,在清楚的前提下简明扼要,突出本质的要素。研究范围要具体、适当,不要贪大求全。可以参考有关的辞典、教育理论书籍、教学大纲、教材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等,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撰写》。但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概念解释,要通过概念界定提出对课题的独到见解,体现出研究者的思想和观点。

  举例:《小学生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界定

  2.文献综述

  内涵:文献综述是指查阅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综合此类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加以评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中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认自己的创意,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注意:可以分5部分来写:

  (1)一般性地描述和概括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2)列出和介绍代表性的专著、论文、资料等。

  (3)国内外在相关课题上已经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

  (4)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论。主要是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或缺陷等。

  (5)说明本课题将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举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幻灯片(贺博)

  3.研究目标

  内涵: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可以从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等不同角度设定具体目标。

  注意:(1)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有的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2)研究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大。目标要实际,最终要能实现目标,要能有成果验证,目标与成果之间要有联系。(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的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不合适。)

  (3)研究目标的表述中目标行为动词应该是确定的,尽可能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如:通过研究,总结出…策略,建立…模式,形成…评价体系,等等。

  (4)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

  举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幻灯片(贺博)

  4.研究内容:

  内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要讲清楚打算做什么。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所在。一般说来写清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就是写清楚本课题的研究由哪些子课题(可以具体到二级子课题)构成。

  注意:

  (1)研究内容与课题要相吻合,应当紧扣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表述要条款化,一般说来应在三条以上(含三条)。叙述要简明扼要,准确中肯。

  (3)不能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因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研究的终极指向,而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的方向、途径,二者要严格区别。

  (4)可以在每个子课题下面将该子课题的操作思路进行简要表述。

  举例:"主题化"课程资源整合及课例群的建设研究的内容

  5.研究方法

  内涵: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被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研究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研究对象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

  注意:

  (1)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研究,如何进行操作。

  (2)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很多,在研究中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可以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地结论。

  举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

  内涵: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阶段。

  注意: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举例:

  总之,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研究方案,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突破,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

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5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的重要标志,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选题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必须高度重视学位论文选题工作,要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选题工作。

  1.选题应从所属一级学科出发,选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2.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生在选择不属于导师研究领域的课题时,必须事先取得导师同意,并在导师及指导小组指导下进行工作。

  3.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研究生的专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选题。

  4.硕士生的选题应体现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要范围适宜、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5.博士生的选题还应考虑到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当的难度,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2.开题题报告

  在确定论文课题后,研究生应在经过大量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述所选课题的来源和选题的依据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价值。

  2.该课题的文献综述,须详细阐述国内外有关文献在该研究方向的动态。并将研读的文献目录在选题报告的附录中一一列出,博士不少于1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0篇;硕士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0篇。

  3.研究内容,包括创新性及要解决的问题。

  4.阐述研究工作的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5.该课题达到的预期效果。

  6.阐述课题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7.估计该课题的工作量和所需经费。

  3.开题报告会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撰写完开题报告后应在第三学期,最迟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博士研究生撰写完开题报告后应在答辩前至少2个学期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

  2.开题报告前,研究生要填写*矿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情况表(以下简称选题情况表)中的有关内容,交导师审查合格后,由导师确定开题报告会的日期及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专家名单,专家人数不少于3人。开题报告会的主持人可由导师担任。

  3.开题报告应提前三天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公布。

  4.开题报告会的程序:

  ⑴ 主持人宣布开题报告会开始,并宣布开题专家组成员名单。

  ⑵ 研究生做开题报告,时间为1530分钟。

  ⑶ 专家对选题报告提出质询和研究生回答质询。

  ⑷ 专家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讨论,提出具体意见,并给出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

  ⑸ 主持人宣布开题报告会结束。

  5.开题报告会的主持人应汇总与会专家对选题的评价和意见,每位与会专家要在选题情况表上签名。

  6.开题通过的研究生可进入学位论文环节。开题未通过的研究生应按照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重新开题。

  4.其它

  1.开题通过后,研究生应根据专家的建议,制定出选题修改计划。然后将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和选题情况表交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由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所有选题情况进行审核。因特殊原因在第四学期结束前仍不能进行开题报告者,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向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推迟开题的书面申请,并注明预期开题时间。

  2.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参照此办法执行。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特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学位的具体特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选题工作。

  (一)工商管理硕士(MBA)(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

  工商管理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高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论文选题应在研究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改革与建设、企业管理或工作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应体现实用性、前瞻性、新颖性、重要性。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有独立见解,正确运用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操作性;应体现MBA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调查研究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以及编写高质量的案例等。

  (二)工程硕士(ME)

  工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论文选题要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选题应体现科学性、应用性、先进性、效益性。

  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可以是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子项目,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在解决关键性生产问题上有创新;或设计的工艺、产品有新颖性和实用性;或研制的成果(技术)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公共管理硕士(MPA)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针对*部门与非*公共机构的公共管理实践需求,在研究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工作积累和研究特长进行选择。选题主要反映公共管理某一领域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鼓励和提倡结合个案进行应用性研究。选题应体现实用性、理论性、效益性。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重大公共管理问题对策研究等为主要形式进行。论文应体现MPA研究生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公共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管理思想或理论方法上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5)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菁选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我来自外语系xx级(2)班,我叫杨函祥,我的论文题目是《李阳疯狂英语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本篇论文是在凌红波讲师的指导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谢她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事一同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本次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

  一、选题缘由、目的

  爱好英语的人都知道,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不断努力奋斗,演绎了精彩的人生传奇。十多年来,他凭着自己成功的经验和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在全国各地*百所高校进行疯狂讲学,掀起一股股疯狂英语的学*热潮,把中国人学*英语的激情推向了最高潮。通过自己对李阳疯狂英语的学*,的确发觉有许多有助于英语学*的优点值得借鉴,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实际考察,我发现贵州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基础普遍偏差,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基于这一情况,进行分析,我大胆地推崇李阳疯狂英语的优势,有效地进行中学英语教学辅助,并以此列提纲,进行展开。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自xx年下旬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有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最主要是来自于李阳疯狂英语的'学*教材。在凌红波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阅读资料,拟定提纲,调研,写开题报告初稿、定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年3月正式定稿。

  三、论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主要结合了贵州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这一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推崇李阳英语,把李阳疯狂英语的特点和优势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贵州偏远山区中学生的整体英语水*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李阳疯狂英语的特点及优势。其中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班灵活,注重课堂互动;

  2、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短句到长句,由句子到篇章,朗读速度由慢到快,同时训练方式也叫为独特;

  3、各种场合讲话善于借助身体语言,使语言与动作相结合,更形象化;

  4、训练句型非正规性(Damnit!Watchyourmonth)、幽默性、中成英表、鼓励性(Nopain,nogain)等。而优势则包含六个方面:

  1、大声读,在读中克服羞怯;

  2、大声拼,在拼中学会记忆;

  3、大声唱,在唱中找到乐趣;

  4、大声说,在说中找到自信;

  5、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就是指注重对学生学*激情的激发,而把学*英语与人生奋斗相联系起来。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英语没有什么了不起!攻克英语,小菜一碟!”“打击我吧!迫害我吧!主我成为真正的人!”等;

  6、教材更符合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多取自欧美国家的实际生活的情景,而且口语强调地道,实用(如:Iseverythingundercontrol?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吗?Givemeafavor!帮我一把吧!)。

  第三部分介绍了贵州地区中学生英语水*普遍偏差的原因。总共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缺乏有利于外语教学的社会大环境;

  2、教育体制的弊端;

  3、现代化教学设备不齐全;

  4、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

  5、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和教学传统观念的干扰;

  6、地方方言的干扰等。也正是以上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贵州落后山区中学英语教学成效较低。

  第四部分,也就是全文的核心部分,讲了李阳疯狂英语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共八个方面。

  1、教师示范作用,课堂推广疯狂口语训练教学。这一小点主要讲了“一口气训练法”(指尽量在一口气内读完尽量多的段落,在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原来需要换三、四口气才能读完的短文,可以一口气读完)和“三最口腔肌肉训练法”(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

  2、组建疯狂英语角或疯狂英语俱乐部,营造语言氛围;

  3、中学英语口语结合疯狂英语神奇的句子中心论。即以句子结构为中心,将口语变成说句子(如:What’syourfavorite…?)这一句型,后面可以变接(food,pastime,holiday)等,由一个句型演变成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句子,也就是所谓的:“以一顶十,以一顶百的核裂变超级句型”;

  4、开展多种疯狂式英语演讲活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5、帮助学生树立疯狂的情感意识。情感是指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方面;

  6、多媒体辅助,输入疯狂信息资料;

  7、在疯狂口语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巧妙地借助身体语言;

  8、用疯狂英语手势法和五大发音秘诀,帮助学生纠正发音,突破发音难关。手势法:指用不同的手势扮演不同的发音部位,尽情地跟随手势,张嘴进行模仿、练*,直到真正做到位;五大发音秘诀即为:长元音和双元音饱满、短元音急促有力、干净利落、连音和省略、咬舌音、绕口令训练等,真正帮助学生纠正发音,突破发音难关。结合实际,说明了推崇李阳疯狂的必要性!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论文简单介绍,请各位老师提问,谢谢大家。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2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进行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专家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自己选择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选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然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因此“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进行深入论述,一带而过,评审专家将无法判断你的研究前景,也就无法对你的研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水*的定位

  国家对授予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人员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硕士学位人员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因此硕士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应适当确定自己的研究水准,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科学研究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热门思想汇报对试验结果或调查数据的分析应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以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基本内容和要求

  因为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汇报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因此研究生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全面、深入地介绍、说明,并接受专家的批评和建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的确定。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

  4、主要研究内容与写作大纲。

  5、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着重查阅的*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开题报告的内容

  1、工作总结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3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叫xx,我的论文题目是《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取向》。

  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是在杨老师和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此对杨老师和周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现在我就论文选题的原因、研究意义、主要内容、研究背景、方法与结论等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论文选题的原因: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论题是在两种动力下提出的。一种是理论的思考,另一种是现实的呼吁。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确立科学理性权威的同时,同样需要高扬人文关怀的旗帜,需要人文精神的普照。于是我就想到从价值论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哲学的人文精神。之所以选此课题研究,主要原因如下:

  社会转型期人们生存的“孤离”需要人文关怀。这是我选此论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阶段,传统的制度和体制、社会权威和规范系统、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道德、理想信仰等精神文化价值系统被打破,新的系统尚在建设之中。这必然导致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呈现一种进退失据、以及社会规范的紊乱与异化,乃至“潜规则”的横行无忌与显规则的疲软无力。这种规范的缺失,造**们内心的危机感,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人们生存的疏离主要表现为四重疏离化状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至人与自我之间,都已经出现了无可置疑的疏离感。

  人们四重疏离化的状态急切呼吁人文关怀的普照。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深入挖掘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思想,有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内容,有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彻底克服由于理论和现实的因素造成的对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维度的遮蔽现象,为当代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向。

  现实意义: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在历经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必然会触动人们原有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在这种社会变革面前,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疑虑和困惑,这样的社会更需要真正能够贴*实际生活的人文关怀,而马克思哲学的人文精神就能够发挥出其潜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

  当今社会,伴随着物欲的急剧膨胀,人们的精神随之日益匮乏;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生活的真谛却日渐丧失;人们外在的生活日益丰富,而内在的生活却严重的日益虚无。人也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空虚、焦虑、冷漠、孤独和无家可依可归的状态中。

  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人们内心的躁动、紧张和潜在的风险感、冷漠感,人之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精神的超越性,那么人失去了其精神的维度,何其为人?尤其是在当下急功*利和物质崇拜风尚的影响下,关照人的精神欲求和价值指向是一项极为迫要的工作。

  马克思哲学沉思人类的命运,思考现实的个人的价值,探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建立每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马克思哲学是“我”一个精神家园的价值支点。

  作为千年思想家之首的卡尔·马克思,他担负着人类尤其是无产阶级的苦难,在这一使命下,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智,激发了苦难人们的斗志,给一个民族一种理念,一种信仰支撑。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在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张力中始终保持着对人的现实生存的关注,对人的自由尊严的解蔽,对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的追求,在现代性的境遇中,人文关怀问题已经远远超出理论的层面,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弱势群体和当代人精神困境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包括引论和5章内容:

  第1章引论:以当下人们为什么需要人文关怀为发问点,在批判学术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阐明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诸类问题。

  第2章:探究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之源,辨析“人文”、“人文关怀”、“人本主义”等相关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异,厘定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范畴之真义。洞悉人文关怀在不同语境中的真切内涵,凸显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精神旨趣,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是建立在西方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而超越了狭隘的西方视角,从全人类的角度,从事自己的哲学思考。

  第3章:这是本文重点篇章。

  本章重点阐释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理论底座;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境况,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关照的对象;人文关怀实现的途径:马克思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对宗教、政治、哲学等彻底的批判及“异化”理论批判;三大经典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自我实现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实现的现实路径;人类**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价值归宿。

  第4章:基于第3章对马克思人文关怀价值内涵的解读,本章提出了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在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张力中始终保持着对人自由尊严的解蔽,对人现实生存的关切,对人的精神,人的价值的理想追求,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永恒旨归。

  第5章:阐释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当代意义。通过前4章深入研究挖掘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价值内涵,能够为当代中国人指引道路。

  人文关怀在中国转型期的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生活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提升的理论资源,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价值导向和意义支撑。

  第6章:结语:强调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取向这一主题内涵,总结论文研究中存在的欠缺。

  四、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问题”的探询伊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发表。由于立场、视角、出发点的差异,东西方各有相当一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或者是反人道主义的理论。尽管论说方式、思维路径、批判理论各异,这些研究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这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既不符合马克思哲学之真义,更不符合马克思的价值旨趣。

  (1)国外研究动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有三次重要的思想转折,并以此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科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为代表人物。

  第二阶段:人学发展的最高层以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为表征。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全面拓开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为思想泉源。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变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从对人的关怀渐进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革命前景的关注上来,尤其是与发展了的人学理论的自觉结合是一大显征。这一转变不仅是研究视域的横向转换,更颠覆了传统研究方式的困囿,从而在研究方式和研究视域的双重意蕴上跨越至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新视界。

  (2)国内研究动态: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标志了“人道主义”探索在中国的正式发端。王若水、张奎良、周扬、汝信、朱光潜、曹天予等人,都赞同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

  学界对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下面几个维度入手:

  第一,把人文关怀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内在的理论维度去显认。俞吾金在《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里明确指认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也由此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从实践观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这一问题的提出始于本世纪初。黄克剑在他的论文《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中明认,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内具丰富意蕴,实践范畴内蕴着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徐长福的《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价值本体概念》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实践观首先应是一种价值本体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人归根到底应该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和全面发展也即是把实践作为人的价值上的阿基米德点。贺来在《论实践观点的人文精神》一文中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价值创生性的特点。

  以上的研究可以说都是把实践与人的联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别从不同视角揭示了马克思实践观与人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点都触及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关怀内涵。不过,上述的任何一种解读都无法回避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哲学内蕴的人文关怀问题,而这一核心问题正是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关怀意蕴的根本所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初,围绕“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这一主题,俞吾金和杨学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杨学功的《也谈马克思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讨论了实践的观点与人文关怀维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人:只有作为结果才能成为前提。

  由于实践论的哲学视界的确立,人文关怀的维度在马克思哲学中得到合理而现实的内在肯定性确认。”后来,徐长福、陆剑杰也加入到这场激烈的讨论之中。这场讨论虽然是起源于“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问题,但最后讨论的焦点和落脚点却回到了“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问题上来。这场讨论说明了对于马克思实践的理解,的确是理解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关键。

  第三,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等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李万鹏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人文关怀取向》论述了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向度。

  第四,对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的成果相当丰富。概括言之,人文关怀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哲学讨论的热门话题。尽管人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种种不同理解,然而,人们正在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即“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同时在探讨中也发现一个缺憾,这种探讨还没有拓展深入到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价值内涵的逻辑架构上而仅仅中止于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被遮蔽实践观的辨析。

  笔者的思路正是源自于这样的追问:既然“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那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思想宗旨是什么?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维度的逻辑架构又是什么?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是怎样蕴涵着人文关怀思想的?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在当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中是如何体现的?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关注的焦点是人。这个“人”不是指传统哲学中的“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人”;哲学所关注的方式是对现实的批判,而不是“形而上的沉思”。可以说,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是基于“现实的个人”之上的现实关怀和设定“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的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无产阶级,最终在实现***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真正指向。

  五、研究方法与结论:

  本人怀着对人类深刻的眷注和深深的人文关怀的情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原理为主要理论方法,同时结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和文献学方法等。围绕“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取向”这一主题进行拓展论述。

  本文对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的研究,尚属初步和探索性的研究,距离付诸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对其他思想家人文关怀观点的分析会着墨较少,从而会影响对比视域下思想特色的突显。笔者以后将着力于马克思哲学人文思想的分析比较,着力探索何以能与现实相契合。今后,本人将继续关注社会转型期人文关怀发展中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尽一份力!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4

  一、关于论文选题

  1.从总体布局上看,学院的硕士论文应该有一定比例(建议不少于1/3或1/4)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以此保证学院的学术风气、学术水*以及在学术界的影响,也借此发现学术人才。换言之,在每位教师所指导的研究生中,应该至少有1/3的学生要写作纯理论文章。

  2.所有论文都应该是立足于解决问题(problem-resolving),包括纯理论问题、应用问题或对策问题。因此,学生选题的思路应该先从问题入手,而不是先从研究范畴入手。没有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是不合格的。

  3.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创新),表现在纯理论模型的构建、某种理论的全新应用或进一步的证实或证伪,或者提出一套完全独特而系统的对策。达到以上标准的,自然是优秀的论文。不过,现实一点看,学生也可以在以下方面谋求局部的创新,包括方法的创新、观点的创新、资料的创新、视角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的创新。其中,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切实可行的是后四者,尤其是视角的创新,将能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独特素养。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所谓的"引入"、"应用"或"借入"型的文章,往往囫囵吞枣,没有深入发掘"引入"之条件,从而也就没有新发现,甚至出笑话。这样的文章,应勿鼓励。

  4.选题在文字表达上要清晰、确切,不要玩文字游戏,更不能以不知为知之,显示出投机的学风。那种*惯于堆砌名词(更可怕的是堆砌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名词)的做法,不应该谬种流传到学生那里。

  5.选题要和专业相关,要符合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要和指导教师的研究背景相协调。本专业不鼓励语言类的选题,除此之外,选题没有领域限制(只要视角独特,可以在同一领域进行研究,从而丰富研究成果,构成学院特色。但不能深刻理解此点的学生,建议选题在领域上或视角上先求新);不鼓励教师指导超出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选题;应避免完全雷同的研究题目。

  二、研究文献评述

  1.研究文献评述的目的:知道前人曾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前人做的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完善。这些都借助于文献评述来形成结论:我可以做什么。

  2.历来的文献评述都是张冠李戴、不着边际、不得要领、东拉西扯。风格上总是"提出了;提出了…",有述无评。更有甚者,选题(例如)是"形象测量",却没有一篇相关文献,全是"形象"的文献,显然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此风不可长。

  3.当你的选题没有相关文献可评述时意味着什么?

  (1)"毫无价值":全世界的聪明人都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这时,你就不要研究了;

  (2)"价值很大但没人研究":这对你(硕士研究生)来说,这基本是"不可能"的研究:以你的硕士研究生涯,自然不能完成别人都完成不了的题目。因此,当发现这样的开题报告时,我们会怀疑其可行性。

  4.研究评述的文献,不应以教材为基准,更不应该以培训教材为基准。这些文献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期刊论文、学术专著、会议论文、工作论文、网络论文。教材几乎不应该算。--当知识已经被纳入到教科书中的时候,那已经是被普遍知晓或接受的知识了(新学科领域的教科书当属例外)。

  5.评述文献要采取直接引用的方法。学院今后对所有不对应的文献引用视为不符合论文基本规范(一些论文在文后列举了数百篇文献--这其实太容易了--但你不知道作者读过其中的哪一篇,用了其中的哪个人的`观点)而不予评审。建议今后的文献引用模式如下:(直接引文)"…………"(吴必虎,XX:27-35页);(间接引文)吴必虎(XX)认为…………,或…………(吴必虎,XX)。然后,在全文的最后附上按照拼音字母排序的文献目录。脚注可以作为解释性的内容使用。研究生部目前采取的引文办法(脚注或章尾注)非常不好,需要改进。

  三、研究内容和论文纲要

  1.在研究内容中,一定要陈述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明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明确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2.在论文纲要当中,可以不详细列举内容(但应有些观点),因为纲要有可能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发生变化。但一定要提供一个框架性的内容,也应该将所研究的关键词列举上。关键词实际很重要,对厘定你的研究领域以及所使用的方法,都有启发和规范作用。

  3.研究内容很能展示你的研究深度和观点,因此,应该对观点(也许还是假定)有所陈述。

  四、研究方法和程序

  1.方法和程序决定研究目标如何实现,它们直接来自目标,来自文献评述的结果,并受到作者拟定的基本概念框架的影响。

  2.方法和程序强调运用什么样的基本范式(假如是应用研究或对策研究)、什么样的方法论、什么样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策略。这些一定要实现进行设计并反映到开题报告中。目前研究生部的开题报告文本格式中没有这部分内容是个缺欠。我们可以在研究内容一栏中补进。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5

  一、选题的原则

  1.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时间,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应对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博士研究生的选题应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具有较高学术水*和创造性的成果。

  2.要充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自身的基础,以利于发挥导师专长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要充分考虑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以及在规定的学*年限内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可能性。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2.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3.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4.本课题在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设想;

  5.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对于博士研究生应指出创新点;

  6.论文工作量与经费的`来源;

  7.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8.参考文献。

  三、组织与管理

  1.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主持下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由学科负责人组织进行,组成5~7人的评审小组;

  2.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初进行,因故不能按期进行开题报告,必须及时办理延期手续,经导师和学院(部)主管领导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3.开题报告采用两级制:通过或不通过。对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在学科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重做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按“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筛选办法”处理;

  4.开题报告通过后,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原则上不再随意更改题目,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更改题目时,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同意签字,学院(部)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在1~2月内重新做开题报告;

  5.开题报告完成后,经导师、学科及所在学院(部)签署意见,研究生应在3日内将开题报告和选题情况报研究生院审批并备案。

  四、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字数为1万字左右,用a4复印纸小四号宋体打印。博士研究生的参考文献应为50篇以上,硕士研究生的参考文献应为3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占1/3以上。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6

  发球技术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比赛过程中既有高点进攻,也有立体进攻体系,网上争夺仍然是比赛的焦点,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更加全面,跳发球和后排进攻是当今竞技战术的新潮流;自由人的出现使比赛来回球增加,使比赛更加精彩。总之,排球运动仍是集高度、速度、对抗战术为一体的集体运动,要求我们在选材时,要根据当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运动发展的运动员,这样才能保证球队始终具有竞争性,先进性。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水*发展迅速,世界纪录频频刷新,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运动员除了具备极高的运动素质与运动天赋外还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刻苦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立足,竞技水*的竞争中突出了天才运动员的竞争。各国的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差异日趋缩小,训练条件也日趋一致,运动员的先天竞技条件显得更加重要,要反超世界体育先进水*,必须做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

  青少年排球运员是排球事业发展的基石,中国排球要想长盛不衰,最主要是看后备力量是否雄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而后备力量培养的关键因素是选材,做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等于成功了一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先进训练理论方法已伴随着全球化信息资源网的构建成功实现了世界性资源共享。在全球各种训练理论,训练方法,条件,甚至发展水*基本相一致的情况下各国运动员之间的水*竞争转化为运动员天赋的竞争,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当今排球运动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各有特点、人有专长、身材高大、体能过硬、对抗激烈的全面化方向发展。从世界高水*的排球比赛上可看出,世界优秀排球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人种优势等都胜人一筹。这表明国外优秀排球队已经十分重视选材与排球运动的发展关系。科学实用的选材方法和训练,已经成为通向世界排球高层次队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专门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进步较快。但目前还处在观察运动员的外表或初步对形态、素质和身体情况进行检查的阶段,在运动能力遗传学、皮纹学、血型学、心理学和生理生化等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选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还有待提高。而国外对运动员选材问题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涉及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物力学及运动训练学等多种学科,并建立了许多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中心和一系列选材输送系统。传统的选材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落后于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研究适合于当今排球运动选材的发展趋势无疑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的课题。

  在国外,由于他们有出色黑色人种,他们身体素质好,体力也好,所以他们主要考虑队员的心理,年龄,神经类型等方面,在国内主要是黄色人种,在身体素质方面略逊于欧美运动员,所以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选材和系统的训练,才能在世界体坛立足,我们选材时,主要考虑的.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年龄,遗传等因素。

  贵州省是我国排球运动发展较慢的省,与其他省相比,仍处于落后阶段,现如今中国排球联赛的形式如群雄逐鹿,哪支球队拥有优秀的后备人才,也就拥有了未来。中国体育制度是举国的体制,后备人才数量大,淘汰率也高。许多竞技体育运动员在淘汰后因为耽误了大量文化课学*时间而造成就业难,因此许许多多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训练,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排球运动在贵州萎缩,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针对贵州省这种情况,我建议要发展贵州排球运动事业,要从贵州各高校开始抓起,高校学生相对来说学*任务不是很重,没有升学压力,并且学好了排球,对以后就业还有一定帮助,而且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基层去工作,还能带动基层排球运动的发展,还可以有助于强身健体。但是,在高校如果进行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选材很重要,因为只有选到好的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有好的成绩,才能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开展,故进行此课题的研究。

  (1)理论意义:优秀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可以缩短训练周期。科学的选材是竞技化的基础,是运动员和运动队取得好成绩的保证。可以避免盲目性,减少淘汰率。进行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是排球运动项目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实践意义:进行排球运动员科学的选材,有助于我们提早的选拔出好的苗子,进行系统的训练,让队员早日出好成绩,在我省高校进行科学的排球运动员选材,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排球,加入到排球运动的训练中来,高校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还可以继续带动排球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水*如果得到提高,还可以进入到更高级的运动队中继续从事该事业。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7

  1、选题目的

  选择林业投融资作为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出于对福建必须加快林业建设背景下林业建设由于融资渠道狭窄造成资金短缺问题的思考。

  从投资市场发育的程度来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投资机制至少应有如下特征:①有足够数量的自由投资者,包括**、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目的明确,投资行为不受其它投资者行为的影响;②具有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较为成熟的投资方式与投资工具;③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节、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修订有关参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金不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需求不足,二是投资来源不足,而福建林业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并不属于上述两点原因的任何一种,而是没有利用好资金,没有建立有效的剩余资金向林业投资转化的渠道,即造成福建林业建设资金短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金利用效率的问题,这里涉及如何从林业建设的性质、**的长远发展目标、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林业的最佳融资模式;二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发展不*衡的问题,林业产业金融工具创新较少,林业产业金融工具创新相当薄弱。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借鉴投融资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针对福建林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狭窄,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全社会资金的所有供给主体或融资来源的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对林业产业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通过对公共财政投入和银行融资等方式的研究和创新,构建福建林业融资多层次发展的格局,即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根据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不同功能和地位,实现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真正建立能够合理满足各类主体融资需要的福建林业融资体系。

  2、选题意义

  2.1理论意义

  林业资金运行的研究是福建林业发展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下,通过林业不同性质生产过程中资金来源、使用管理的研究对促进福建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的产出离不开对林业的投入,处在转型期的福建林业,其发展过程受到多方面影响,从传统林业转向现代林业,从低效林业转向高效林业,从单目标林业转向多目标林业,从资源依赖性林业转向产业型林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推动。

  2.2 现实意义

  大量的历史归纳和历史演绎都表明,福建林业的现代成长是一种投资增长过程或资本积累过程。在全国范围来看,林业投资不足是造成林业发展滞缓和经济低水*运行的重要原因,福建林业的发展也一直受到投资不足的制约。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一环的林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福建经济发展**应予以重点关注的产业部门,而林业无论是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其增长方式的转变,都要求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为其提供动力源泉。林业是全社会的林业,建设现代林业,必须有大量的投入,如果继续延续非市场化体制的发展道路,则必须主要依靠**投入,但随着福建财政主导型经济向金融主导型经济的转变,财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宽松,仅仅依赖财政,将很难满足福建林业建设的融资需要。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只重视国有林业的发展,各种经济成份进入林业领域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未能充分享受国民待遇,林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也影响了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福建林业的积极性。深化福建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继续提高林业投资的社会化程度,有效引导、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在保证公共财政对林业供给的同时,形成**、企业和个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种融资渠道的林业投入机制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福建林业建设的现实选择。因此,分析和研究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林业投融资体制、模式及其有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福建林业投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林业的投融资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主要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构建相应的财政体系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西方先后经历了“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公共选择”的兴衰,矛盾的焦点从干预与反干预转向在承认的前提下,讨论干预的程度,并将**的职能限定在弥补市场失灵而言。

  (1)关于公益性森林资金来源

  西方经济理论在研究公益性森林经营资金来源时,主要有两大派别。一部分是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主张利用税收来实现森林资源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以解决投入问题。他认为在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具有外部型的活动因从市场交换中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受到抑制,这种外部型的消除只有通过国家干预,以财政税收凡是给与补偿,才能维系其活动的持续。这种通过财政机制,以经济手段补偿或征税方式解决外部经济性的方式被统称为庇古税。旧福利经济学进一步认为,通过财政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税,解决生态效益生产中所需的资金投入是最佳选择。即通过财政的积累和再分配替代具有外部型的生态林业的生产基金积累机制。

  而另一派别的经济学家则坚持认为市场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经济的外部性,有代表性的是科斯的环境产权理论。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依照这一理论,如果森林资源的权属明确,则森林资源的培育可以获得额外的赔偿,森林环境资源的受益者有义务对所获得的良好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即在产权明确,森林生态效益量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生产成本的密布,保证资金通过市场形成投入与补偿的完整循环。

  (2)关于社会资金对林业的投入

  随着社会林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对社会资金投入林业进行探讨。马来西亚林业部官员福克斯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要在林业企业中扩大社会公众的持股比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格雷林在分析林业扶持问题时指出,世界多数国家在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进行造林的,**都给与扶持:如果个人进行造林活动,社会收益大于个人;如果个人进行造林,社会和个人得益相同,而社会支出的费用低于个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不对其活动的外在性损失给与补偿,个人将不会进行投资。那么,林业整体上的发展就会受阻,增加林业资源总量、调解两大需求的目的就会落空。

  (3)关于新的林业发展途径

  由于对林业的要求增多,很多国家的林业都发生了亏损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探求新的林业发展途径。德国哥廷根大学伯拉贝得尔教授主张:“社会应该与林主就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和支付报酬方面达成协议,以使林主感到有利可图,使他们为了林业的多种效益理所当然地去保护森林,培育森林。”他反对对个体林主实行国家资助补贴的方法,认为:“这种资助体系越大,就会越快地陷入计划经济,再分配的效果也不会很好”。欧共体原森林司司长胡迈尔认为:“扶持林业就是要为改进森林生产率而努力,并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做到降低成本、财政独立,从而能自我补偿、自我完善”。这些都为林业财政体系的新走向奠定了基础。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的作用日益强大,新凯恩斯主义开始在西方居于主流,他们从不完全竞争、市场价格调整、协调市场失灵以及劳动、信贷、商品等方面出发,论证了市场处于非均衡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提出的“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混和经济”,为林业投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点。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阿玛彻((Amacher)在其《林业税制设计》一文中指出“应在充分考虑林业资本流动性、森林权属、林业与非林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林业税制设计,财政应该支持并在预算收入上加以体现”。

  日本学者康登认为“社会支持林业发展可以通过投入货币或者自愿劳动来实现,两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只是个人偏好不同”。

  法国的巴塞尔达在20xx年《**对林业投资改革》一文中,阐述了“除了传统的造林、更新、伐区道路、改造等林业投资外,当前还必须考虑社会的环境需求。“取消专门的**林业基金预算项目,建立财政补助金制度”。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大学教授sinko的观点是“造林以及私有林管护应由**和社会共同出资,取代全部造林成本由财政负担的做法。州预算在林业上主要用于管理、计划、以及林业服务,**在林业方面的扶持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葡萄牙的Carvalho的观点则是“公共资金来源不稳定,而造林和更新的速度不足以使林业具有竞争力,也不足以弥补每年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增加财政对私有林业的扶持是一个长期趋势。”

  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林业十分重视,率先制定、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林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我国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作为重要措施,实施分类经营改革,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于1998年开始启动天保工程,并逐步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尤其是向西北重点林区倾斜。并相继开展了林价、林业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税费等课题的研究,但这些是立足于林业本身的、比较侧重于单项研究,没有以客观的角度去调整林业财政的整体运作与机制。

  李周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中,将现阶段筹集和利用林业资金的状况概括为三难:(l)林业部门吸引资金难;(2)林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收敛于新的生产始点难;(3)林业资金形成有效投资难。研究林业资金问题,必须在观念上来一个转变,由林业的自我设计观上升为林业的社会设计观;要根据现实的经济环境,探寻能够实行的优惠政策和办法;要将研究的重点,从资金筹集转移到资金运行机制上。

  陈玲芳、金德凌在其《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一文中指出,应确立公共财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生态林业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导功能,属于公共物品,理所当然是公共财政要努力确保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因此,要充分发挥**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投资原则,确立公共财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大对重点林区和贫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田明华在其《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制度创新对推进商品林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进行必要的制度变革,减少投资商品林建设的社会成本,或者降低投资商品林经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提高商品林投资的回报率,就会增加该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陈晓倩在其《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一文中,认为生态林业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投入货币资本,“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其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但生态林业建设全部依赖于财政的思想不可取”。

  吴素珊在其《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文中指出,应探索构建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模式,探索符合林业生产与产业发展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建立林木保险机制,降低贷款风险,推动林业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市场,引导林木资产的规范流转与信用建设,促进林业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

  张桦在其《信托在林业投资中的应用一非公有制商品林投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非公有制商品林的投资者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非常有限的,还局限于单纯的资金注人,在解决其资金需求的同时,要求一种投资运行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而实践的发展和要求是领先于理论的研究和制度的安排的,因此应对林业投资运行机制进行创新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对林业的投入来源、财政对林业的扶持范围等方面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林业予以扶持却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通过增加对林业的投入,提高各种补助标准,设立林业专项资金,实行税费减免、低息及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促进林业发展,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国内关于“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侧重于对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演进与改革的研究,他们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投融资体制演进的历史、取向、效率及条件等等;二是对林业投融资渠道的研究多局限于从林业本身挖潜,这些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但是,己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就是,往往只是侧重对某一种融资方式和行为的探讨,而缺乏对融资行为的通盘、全局考虑,而且对于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这也是是林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8

  学院名称: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学

  届别:**届

  学号:****

  姓名:XXX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XXX

  题目:新课程背景下高师院校教育实*改革研究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教育实*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意识形成、角色转换和职业定位的重要过程。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先总说教育实*的重要性,这是选题依据之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教育实*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育实*的时间偏短,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分析目前教育实*存在的突出问题,说明改革的必要性,这是选题依据之二。)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大教育实*的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建立以实*生为主体的自主、立体、开放的“过程性”教育实*模式,是提高从师任教能力,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迫切需要。(提出选题的方向及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标:

  由于高师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未来教师,而教育实*又是培养学生从师任教基本能力,陶冶学生高尚师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世纪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改革的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的深入研究,更新旧的教育实*观念,改革旧的教育实*管理运行模式,在借鉴当前区内外实*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新型教师培养需要的实*新模式,切实提高师范生从师任教的能力,为我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研究目标就是要说明通过对什么内容的研究,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段写的目的,要与下面的“主要内容”有关联,但不是照抄。)

  2.主要内容(提纲):

  ①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②新课程对高师院校的教育实*提出的新挑战;③区内外高师院校教育实*模式比较研究;④高师院校教育实*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⑤高师院校教育实*改革的对策研究;⑥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教育实*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这部分是对目标的具体化,可提纲挈领地写,但要呼应目标提到的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统计分析等,把握新课改和高师院校教育实*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3.比较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区内外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实*的差别,从中找出改进的对策。在课题研究过程还将广泛征集其它高师院校的做法,努力使课题更加完善,更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朱玉票 刘宾。新课程视野里的教育实*:理念与模式的嬗新.巢湖学院学报,20xx,(6)

  2.《***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1号)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7-36

  5.李丹妍。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6)

  6.乔晖。新课程下师范生技能培训模式的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1)

  7.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xx,(6)

  8.任忠英 肖自明。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20xx,(19)

  9. 陈静安。五国教育实*模式比较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 20xx(5)

  10.张玉*。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3)

  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

  新世纪以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益重视,教育部20xx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周济部长在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可见,实践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关乎学校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如何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建立完善又切实可行的适应高师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成为当今高师院校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为此,广大理论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广大教师,对教育实*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成果:

  陈大超、陈瑶提出的“主体性教育实*模式”认为,主体性教育实*模式,就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实*生主体性的生成作为目标指向,把教育实践课程统合起来,构建出循序渐进的教育实*运行程序: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调适过渡阶段――教育见*;初步形成教师职业能力的阶段――模拟教育实*;全方位地独立承担起教师工作的集中实*阶段――顶岗集中实*。

  黄兆信的“全程教育实*模式”则指出,全程教育实*是在大教育实*观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他认为,教育实*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它理论课的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

  罗*的“三段式教育实*模式”对传统集中在大学四年级的教育实*进行改革,构建“体验——调研——实践”的三段式教育实*新模式。罗*也认为,高师教育实*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整个高师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贯穿与高师生整个学*课程的始终。新的'实*模式改变原有实*模式实*时间短、教育理论学*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缺陷,将实*工作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拓,从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三年不断线,力求达到“细水长流、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效果。第一阶段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体验性见*。第二阶段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一周的研究性见*。内容包括观摩课堂教学、试讲、评课、教学方法调研和交流、教育理论调研和交流等。第三阶段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安排一个月的教育实*。

  此外,刘子荣、李靖云提出了“一体化实*模式”,王玉兰、左继亮提出了“全程基地式教育实*模式”等等。(对目前研究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目的是使阅读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了解,也说明作者对这一问题是有研究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

  以上各种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教育实*的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了教育实*的主体性;认识到了教育实*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更是一个教学过程阶段性,强调了教育实*的阶段性;认识到了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统一体,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强调了教育实*的全程性。 这些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从一个角度或层面来说,是符合当前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改革发展的要求的。但以上研究也忽略了教师在实*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忽略了时代内容对实*形式的影响。(对当前研究进行评价,肯定其合理的部分,指出其不足,为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如何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立足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时代背景,探索建立立体、开放的,师范院校、实*生、基地导师三方参与,以师范院校、实*生、实*基地为三维主体,以实*基地建设为基础,导师制为支撑,全程分阶段为主要特征的实*模式,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对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适时提出自己的观点。)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9

  一、摘要

  论文题目中文基于*衡积分卡的S连锁零售企业之门店管理效益审计研究

  伴随着现代市场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规模逐渐增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战略眼光越来越多的放在了管理效益上,通过对企业管理效益的审计,不仅能够更加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市场经营效益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财务审计已经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而相比国外,我国管理效益审计正处于起步阶段,20xx年审计署于《20xx年至20xx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绩效审计;同时由于国情、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性,国外的管理效益审计模式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益审计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以我国企业市场环境为背景的管理效益审计模式尤为迫切。

  本文对于企业管理效益审计的模式构建过程中,采用基于*衡计分卡的方式,设计一种可执行的`管理效益审计模式;*衡计分卡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通过战略组织目标的设定以及管理效益评价指标的明确,进而能够辅助企业在进行管理效益审计的过程中有效地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逻辑关系,从而为管理效益审计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S连锁零售企业为例,首先针对其日常门店管理效益审计为具体对象进行探讨,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找出其现行门店管理效益审计措施的不足之处;其次本文通过适用性分析进而确定*衡计分卡理论是否适用,以及具有怎样的应用价值;再次,进一步确立基于*衡计分卡分析模型以及具体的执行措施,针对S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管理效益审计现状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以及完善。

  二、立题依据

  1、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三、研究方案及工作基础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提纲

  四、论文工作计划及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0

  1、“开题报告〞应包罗以下内容:

  (1)选题根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开展和科技提高的意义;

  (2)文献综述。以后研讨范畴学术现状、开展趋向、进一步的研讨标的目的。说明以后有关方面的最新效果和开展静态;

  (3)拟处理的次要学术或技术成绩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线路、实验设计及施行方案;

  (4)技术可行性论证、材料来源或实验设备的能够性,能够呈现的困难与成绩及处理办法与办法;

  (5)估计可取得的`效果,能够获得的创新之处;

  (6)研讨进程方案及工夫布置,估计完成的日期,任务量估量和经费概预算;

  (7)其他与开题有关的次要参考文献和调查研讨状况等

  2、开题报告用纸规格为A4纸,注释用4号宋体字,小标题用4号黑体字,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辨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暗语)应辨别留20mm,版心尺寸为165×252mm(约30字/行,32行/页)

  3、开题报告封面款式见样页

  开题请求顺序

  1、在导师指点下,零碎查阅文献材料,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2、文献综述报告经导师审阅经过后,向学科点所在二级学院请求开题,支付并填写《江西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开题请求表》;

  3、由学院一致布置开题工夫,相关教研室担任组织详细开题任务;

  4、学科点对能否经过开题的意见及对研讨生今后论文任务的建议与要求;

  5、采用合理建议,修正开题报告,按规则格式打印装订开题报告并经导师签字后交研讨生处。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1

  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应付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更好地面对生活、学*和工作的挑战,是一个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中还存在不少高中生由于学*压力无法得到调节而酿成悲剧。一幕幕扣人心酿成悲剧,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种种悲剧也给许许多多的家长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伤痛。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们小组决定进行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这次学*,我们希望达到以下这些目的:

  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学*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不好的表现。

  让同学们明白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压力。

  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关于如何减轻学*压力的方法。

  使同学们通过这些方法来减轻学*压力。

  使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生活中更愉快,能更好的来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关于学*压力的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研究意义:

  在这次学*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学到了许多知识,包括如何建立团队合作精神,也让我们都了解了许多社会及家庭所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从该课题的研究结果中我们也都懂得面对学*压力该如何正确调节。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学*,能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学*压力得不到正确调节的危害性并且能积极调整心态面对它,学会如何面对它,如何正确调节它,让高中生在学*中能轻松地学*,无论是在*时的学*中,还是在期末、期中,甚至在高考中,都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学*压力,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考到理想的成绩。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2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20xx 年 4 月 30 日

  填 表 说 明

  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对自己的论文题目是否可行作出的论证;

  二、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此表一式三份,交研究生部一份,导师和研究生各一份。

  一、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和特色,理论和实践意义。附主要参考文献)

  二、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

  四、论文工作计划

  起止时间 自 20xx年4月至20xx年 11月

  序号 论文阶段及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 阶段性成果

  1

  2

  3

  4

  五、审核意见

  (一)导师意见(就研究生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及论文工作计划的评价):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审定小组意见

  专家审定小组成员 成员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签名

  组长

  组员

  考核意见 参加开题报告总数: 人 同意: 人 不同意: 人

  审定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三)研究生部意见

  主任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3

  题报告是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硕士实施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硕士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 题目来源

  运动训练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武术套路兼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和娱乐观赏四大功能,尤其是 “眼身法步, 精神气力功”八法变化锻炼身心。 但是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推广上 尚不普及,为了更好的实施《全面计划》 ,推广武术健身,弘扬武术,本文 在通过对此现象存在的武术现状及出现原因进行文献资料研究, 并提出一些有效 措施与意见,为影响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活动中开展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辉煌一直延续至今,诸子百家,英杰辈出。各 门各派互相影响、互相融和,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而武文化则是其中最璀璨 的一支,武文化融和了释、道、儒、医、兵各家的精髓,从最客观的角度阐述了 人的本质。以武文化为指导的哲学体系,从最根本的层面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的关系,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才能够相对妥善地 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这样每个人的一生才会不偏不倚、顺畅条达地度过,从而有 一个相对正确的人生轨迹,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发展、欣欣向荣。 武文化指导人们如何有效进行身体的锻炼和保养, 包括关节 (筋骨) 、 呼吸、 脏腑、神经、大脑、心态等。老天赐于我们机体和精神,却没有附带给我们使用 说明书,中国几千年来由历代医家、武术家、养生家与思想家经过反复实践总结 沉淀而留传下来的宝贵养生经验,就是我们机体和精神的使用说明书,引导我们 如何生(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如何活(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更精彩) ,如何悟 (以包容天下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多一分豁达,少一分烦恼) ,我们要在 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人的一生,无非三件事情:一是事业、二是生活、三是精神境界的领悟,而 组**生的这三件事情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身体而独立存在。 因此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神状态,是人生必不可缺的首要条件。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l]崔永胜.论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8.12 [2]倪同云.关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策的研究.北京武术网,2009.4 [3]范海彪.当代中国武术价值功能的探讨.蚺武国际武术网,2002.10 [4]郭建*.完善武术市场机制加快武术发展步伐.湖南体育,2006.11 [5]李震,吴志宏.关于武术发展问题的研究[C],体育科技2006.12 [6]王铮.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中华武术,2002.12. [7]王嘉.弘扬民族体育搞好全民健身[G].湖南体育,2007.11 [8]王明.武术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9]关文明.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前景[J].上海华南师范人学学报,2006.10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 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中国武术所取得的成就都是 空前的。 武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在竞技体育发展 方面, 武术的奥运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 中国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界几代人的梦想有望成为现 实;在全民健身方面,武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武术已经走向世 界,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运动。同时,武术的赛事频繁,民间的武术活动如雨后 春笋般蓬勃发展出现了我到是很希望国家能把武术定为一门必修课!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全 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遍及各省、地,历时数年,抢救了大量频临失的宝贵遗产, 摸清了全国武术拳种流派的概况。据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以武术为主要锻炼方 法的人口约约计六千万,全国各种规模的武术场馆家,日常学员在六百万以上, 仅河南塔沟武校的在校生就达一万三千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 的复苏, 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起来,深深根植中国五千年生存与发展的武术 从众多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迎来了她的春天。只是很短的时间,全国上、下就 掀起了一股*武热潮,加上文化媒体的宣传,将武术天地闹得纷纷扬扬,许多武术爱好者由武林高手和武术的崇拜,纷纷投身到*武的潮流中,短短的几年里, 发展起来的武馆、武校达到一万二千多家。但这股*武热潮的确太快突然了,还 没等它燃烧起来就已经熄灭。昔日观众饱满的武术比赛,现在却门庭冷落,观众 寥寥无几。与八十年代相比,现在无疑是处于发展的低谷期。武术的文化特性是 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 育。要想使中国武太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

  我国虽已从60年代开始, 就把武术列入中、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但实践并不成功, 武术教育很开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主要是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 武术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状态,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 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 远目标: 第一步是使武术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 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小学和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体育内容,使每个学生和每 个战士都懂得武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步是逐步使武术成为国际的体育文 体系,大力推广武术,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向奥运会贡献的第一个体育项目。 还有,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武术教育。例如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来大力培训 武术师资,适当增加武术教学时数和改革武术教学内容,创办高等武术院系,加强学 校武术研究等等。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属于文献研究,通过对有关武术历史研究、大众武术发展现状、学校体育 与大众武术的关系、武术运用等方面有关文献的检索,利用自己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 育运动项目学*过程中对武术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大众武术教育的研究做出具 体阐述。 主要内容:

  (一)武术套路在功能和作用;

  (二)影响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中的原因分析;

  (三)武术套路在大众体育中的设想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本课题属于文献研究,通过对有关武术历史研究、体育武术发展现状、学校体育与大众武术的关系、武术运用等方面有关文献的检索,利用 自己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项目学*过程中对武术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大 众武术教育的研究做出具体阐述。 1、到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查资料,上机 60 小时。 2、经费投入(上网、打印、文献传递等) 。 3、教师课堂记录。 4、大众武术健身和学校推广的因素分析。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关注最新体育相关信息,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拟研究题目*期动态;其次,向指导老师咨询,请求其给予并综合整理,提交文 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 2013 年 6 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阅读并 分析文献资料,找出与论文题目相符的文献;收集数据整理,撰写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4

  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附主要参考文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xx)[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xx,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xx,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xx,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15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 ···

  二、1、2、3、 ··· ···

  三、1、2、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选【五】篇(扩展6)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范本10份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1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在教研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众多硕士们虽然接受了研究方法的培训,有不少与开题报告相关的知识,但是真正能做好开题报告的硕士生没有几个。开题报告不仅要显示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问题,还要揭示这些问题得以提出的依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撰写开题报告就不能满足于将开题报告诸表格逐一填满,而是要研究各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内在的逻辑路线去表达。

  首先,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其次,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等。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交代清楚目的,切忌长篇大论和交代不清。

  那要硕士生要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呢?

  一、论文课题名称名称要准确、规范,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研究的目的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六、论文的.大致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七、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硕士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虽然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大部分硕士生都不太重视这一环节,认为只要把毕业论文写好就可以了。但是论文开题报告是包含论文提纲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是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不论是硕士生还是本科生,都应认真以待。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2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期的(*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3

  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作者在学*和实*中了解到的两个事实,属于自拟课题。

  其一,作者在20xx年7月在XXX公司调研,了解到现如今各行业都面临着数据量剧增长,并由此带来业务处理速度缓慢,数据维护困难等问题。为了应对此挑战,很多企业开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现如今的大数据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垂直扩展。即采用存储容量更大,处理能力更强的设备,此种方式成本较大,过去很多大公司一直采用此种方法处理大数据。但自从20xx年Google发布关于GFS,MapReduce和BigTable三篇技术论文之后,云计算开始兴起,Apache Hadoop项目启动。随后从20xx年开始,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Hadoop作为一种优秀的数据分析、处理解决方案,开始受到许多 IT企业的关注。相较于垂直扩张所需的昂贵成本,人们更钟情于采用这种通过整合廉价计算资源的水*扩展方式。于是很多IT企业开始探索采用Hadoop框架构建自己的大数据环境。

  其二,作者自4月在XXX实*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因为关系数据库在存储数据格式方面的局限,以及其Schema机制带来的扩展性上的不便,目前在大部分的大数据应用环境中都采用非结构化的数据库,如列式存储的Hbase,文档型存储的MangoDB,图数据库neo4j等。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库因为可扩展性强、资源利用率高,高并发、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大数据应用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此种应用只解决了前端的业务处理,要真正利用大数据实现商务智能,还需要为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等提供一数据环境——数据仓库。为此,导师指导本文作者拟此题目,研究基于Hadoop框架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如今,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年来,由于历史积累和和数据增长速度加快,各行业都面临着大数据的难题。事实上,大数据既是机遇又时挑战。合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将其转变为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将使得企业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等能力。因此,很多IT企业都将大数据作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如亚马逊、FaceBook已布局大数据产业,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事实上,不止谷歌、易趣网或亚马逊这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需要发展大数据,任何规模的企业都有机会从大数据中获得优势,并由此构建其未来业务分析的基础,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取得显著的优势。

  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大数据发展战略不同。大公司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自身环境和业务出发,开发自己的软件*台。而中小企业没有那样的技术实力,也没有那么庞大的资金投入,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普遍的、相对廉价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库的特点,结合当下流行的Hadoop框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数据环境的数据仓库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为中小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中构建数据仓库提供参考。其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首先,目前主流的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都有对应自己数据库*台的一整套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对于其他的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等,虽然没有对应数据库*台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但有很多整合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而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库,因其数据模型不同于关系型数据库,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的基于Hive/Pentaho的数据仓库实现方案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参考。

  其次,通过整合多源非结构化数据库,生成一个面向主题、集成的数据仓库,可为大数据*台上的联机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等提供数据环境,从而有效利用数据资源辅助管理决策。

  再次,大数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大数据存储、大数据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各个层次的技术细节,本文提出的“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及实现“丰富了大数据应用技术的生态环境,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提供支撑。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简要说明:

  本文研究的主体是数据仓库,区别于传统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仓库,本文聚焦大数据环境下基于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仓库的构建与实现。因此,有必要从数据仓库和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库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 数据仓库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Bill Inmon 在1990年提出“数据仓库”这一概念之后,数据仓库技术开始兴起,并给社会带来新的契机,逐渐成为一大技术热点。目前,美国30%到40%的公司已经或正在建造数据仓库。现如今随着数据模型理论的完善,数据库技术、应用开发及挖掘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仓库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工具为手段的决策支持系统日渐成熟。与此同时,使用数据仓库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又刺激了对数据仓库技术的需求,数据仓库市场正以迅猛的势头向前发展。

  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数据仓库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积累经验阶段。虽然*年来,我国大中型企业逐步认识到利用数据仓库技术的重要性,并已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系统,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石油等。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数据仓库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培育,数据仓库技术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我国许多科技工作者已开始对数据仓库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吸收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国内需求的技术方案。

  (二) 非结化数据库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数据库技术深入应用到各个领域,结构化数据库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如在生物、地理、气候等领域,研究面对的数据结构并不是传统上的关系数据结构。如果使用关系数据库对其进行存储、展示,就必须将其从本身的数据结构强行转换为关系数据结构。采用此种方式处理非结构数据,不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非关系数据进行管理,并且数据间的关系也无法完整的表示出来。在此背景下,非结构化数据库应运而生。相较于关系数据库,非结构数据库的字段长度可变,并且每个字段的记录又可以由可重复或不可重复的子字段构成。如此,它不仅可以处理结构化数据,更能处理文本、图象、声音、影视、超媒体等非结构化数据。*年来,随着大数据兴起,非结构数据库开始广泛应用,以支持大数据处理的多种结构数据。

  目前,非结构化的数据库种类繁多,按其存储数据类型分,主要包含内存数据库、列存储型、文档数据库、图数据库等。其中,常见的内存数据库有SQLite,Redis,Altibase等;列存储数据库有Hbase,Bigtable等;文档数据库有MangoDB,CouchDB,RavenDB等;图数据库有Neo4j等。*年来,我国非结构数据库也有一定发展,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国信贝斯的iBASE数据库。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伴随这大数据的应用,非结构数据库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要求达到的深度: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数据仓库,并且是聚焦于大数据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数据仓库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本文聚焦于大数据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数据仓库建设,因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仓库建设理论文献很少,首先需要以研究关系数据库型数据仓库的解决方案为参考,然后对比关系数据库和非结构数据库的特点,最后在参考方案的基础上改进,以得到适合非结构数据库环境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2。 非结构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间数据转换:非结构数据库是对关系数据库的补充,很多非结构数据库应用环境中都有关系数据库的身影。因此,非结构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间数据转换是建立非结构数据库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3。 基于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仓库构建:本文拟采用手礼网的数据,分析其具体的数据环境和需求,为其构建基于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仓库,主要包括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抽取,Hive数据库入库操作和Pentaho前台数据展现等。

  五、研究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完成时间:

  结合研究需要和学校教务管理的安排,研究工作主要分以下四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论文提纲:20xx年6月——7月

  第二阶段:论文初稿 :20xx年8月——10月

  第三阶段:论文修改:20xx年11月——20xx年3月

  第四阶段:最终定稿:20xx年4月

  六、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等及采取的措施:

  在论文提纲阶段,本文拟采用调查统计的方法,收集目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库应用情况,着重统计各类型数据库的应用比例。同时采用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研究数据仓库构建的一般过程和对应的技术细节,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论文初稿和修改阶段,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依据提纲阶段在文献分析中收集到的理论,基于特定的实践环境,理论结合实践,实现某一具体数据仓库的构建。最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详细介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特点,其数据仓库实现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数据仓库个例实现的详细过程。

  七、可能遇见的困难、问题及拟采取的解决办法、措施:

  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三个关键问题。

  其一,非结构数据库种类繁多,每类数据库又对应有不同的数据库产品,由于当下非结构数据库没有统一标准,即便同类数据库下不同产品的操作都不尽相同,难以为所有非结构数据库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此问题,本文拟紧贴大数据这一背景,选择当下大数据环境中应用最多的几类数据库的代表性产品进行实现。

  其二,虽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数据仓库的理论已日趋完善,但大数据是*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热点,大树据环境下的数据仓库建设理论文献很少。针对此问题,本文拟参考现有的成熟的关系数据库环境下数据仓库构建方案和非结构化数据仓库理论,研究适合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仓库构建方案,请导师就方案进行指导,然后再研究具体技术细节实现方案。

  其三,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数据仓库实现是本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完成此部分的工作需要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但现在数据在企业当中的保密级别都很高,一般企业都不会将自己的业务数据外传。针对此问题,本文拟采用企业非核心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仓库实现。

  八、大纲

  本文的基本构想和思路,文章拟分为导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库介绍、大数据下数据仓库关键问题研究、基于XX电子商务的大数据下数据仓库实现、结论五部分。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库介绍

  第一节 大数据对数据库的要求

  第二节 关系数据库和非结构数据库比较

  第三节 大数据下常用非结构数据库介绍

  小结

  第二章 大数据下数据仓库关键问题研究

  第一节 非结构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

  第二节 基于多源非结构数据库的数据抽取

  第三节 数据类型转换

  第四节 数据仓库前端展示

  第三章 大数据下数据仓库实现方案

  第一节 大数据环境介绍

  第二节 实现方案

  第二节 Hive介绍

  第三节 Pentaho介绍

  第四章 基于XX电子商务的大数据下数据仓库实现

  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模型设计

  第三节 概要设计

  第四节 基于Hive的数据入库操作实现

  第五节 基于Pentaho的数据仓库前端展示实现

  结论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4

  一、 立题依据(包括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等)。

  1.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选题来源:木材识别是适才适用、合理利用木材的基本前提。计算机技术在木材识别中的应用改善了传统人工识别方法的缺陷。*几年来,相关学者发现木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其中蕴含的细胞排列特征、各种细胞的形态因子等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树种的独立性。为了达到高效、自动识别树种的目的,必须从显微图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各种组织细胞的特征参数,因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显微图像进行分析的木材识别新方法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基于此,本项目将以木材显微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一种木材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方法,对研究基于轴向薄壁组织的阔叶材树种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计算机学科与木材学科的交叉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本项目的实施很有必要。由于这个方向在木材识别中算是比较新颖的,也是前人较少进入的领域,所以我选择了该项研究题目作为本论文研究题目。

  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利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高,木材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提高木材识别的正确性,对木材科学发展、木材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木材贸易流通、木材进出口管理和木材考古等与木材相关工作都有重大意义。例如,珍贵木材――红木,自古至今都被人们视为国宝级的珍贵资源,不可再生,红木家具集使用、收藏、观赏、保值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极大的收藏及保值价值。由于可称之为红木的木材种类比较多,如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等,隶属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其识别和区分比较困难。由于红木家具材质鉴定措施不完善而给不明真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少则几千,多的可达上百万元。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木材识别特征提取

  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开始应用于木材解剖学的研究,McMillin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测量了木材细胞率、纤维长度、细胞腔面积和径向细胞腔直径以及纤维板剪切过程中的木材破损率。Hie和Hillis所开发的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对细胞管腔面积及不同细胞类型所占面积比例等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Diao等应用能量光谱方法分析确定了木材细胞形状,并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检测了10种针叶材横断面细胞排列及形状的周期性,测量了细胞的径弦向直径和径弦壁角度,同时他们还对18种针叶材横切面上的管胞形态学指标进行量化测定以确定不同树种的管胞形态参数。Fujita用FFT分析了32种日本阔叶材横切面的导管分布。曲艳杰等利用FFT方法进行了木材细胞排列的图像分析研究,利用得到的木材解剖特征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以解决传统木材解剖方法难以做到的演化规律的研究问题。Masako KINO等也通过图像方式精确测定了木材细胞壁厚度。保昆雁等开发了木材解剖特征量的处理系统,可提取细胞数目、胞腔面积及其分布、胞腔直径、胞壁厚度、胞壁率、壁腔比等木材解剖特征参数。

  以上的研究较多关注于细胞形态比量等特征的测量,图像处理技术用作辅助测量的方法为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解决了以往人工无法测量的问题,但尚未对传统木材识别中的定性描述的识别特征如管孔式、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等木材图像中的特有对象特征(以下这类识别特征均称为对象特征)的研究,也未涉及对这类对象特征的自动提取。

  有别于传统计算机视觉中对象处理时所遇到的诸如光照、遮挡、变形及对象本身高度复杂的挑战,木材显微图像构成中的对象相对稳定,仅存在如导管、木射线、薄壁组织等若干种稳定的对象,在标准约束条件下获取的图像也排除了光照等影响因素,因此特征提取仅需关注对象本身的特点。本论文的前期研究中,祁亨年、汪杭军等分别利用数学形态学、遗传算法、改进的OTSU方法等完成了木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导管对象的分割,从而可以获得导管的直径、面积、圆形度等特征。

  2.2 木材图像纹理特征分析与提取

  木材图像纹理特征分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Huang利用FFT功率谱图分析了木材砂光表面的粗糙度。赵学增对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测量进行了研究。王克奇等选取9幅木材纹理图计算分形维数,提供了描述木材纹理粗糙度的一种定性度量方法。王晗等将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GMRF)引入木材纹理的研究,提取样本的低阶和高阶GMRF参数,分析表明通过指定的参数可判断纹理的主方向、区分开木材的弦切和径切纹理。谢永华将不变矩方法引入木材纹理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王晗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法建立了木材纹理参数。

  以上研究以木材宏观的径切面和弦切面图像纹理为研究对象,基于显微构造纹理特征研究尚未涉及。对于木材识别而言,宏观特征变异性较大,而显微结构特征相对稳定,所以对识别来说显微木纹更加值得研究。

  显微木纹图像纹理(简记为显微木纹)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基于像素点的统计的全局性纹理,目前木材学研究已经表明根据不同的全局性纹理特征可以确定树种大类,如带状花纹的有红松、落叶松、檫木、山枣等,交错花纹有香樟、麻栋、大叶桉、桃花蕊木等;这类全局性纹理与木材的生长过程相关,有分类和识别价值,但还不能充分反映木材本身的特性,还无法完全满足木材识别的需求。另一类纹理是以木材显微图像中特有的对象形态及其分布和结构性约束而形成的可微结构性纹理,这类纹理反映了对象如导管、木射线等的上下文(context)关系,与木材本身的生长特性密切相关,有较强的分类能力,成为木材识别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3 基于计算机视觉木材轴向薄壁组织提取技术研究

  以往木材的识别或鉴定还采用过无损的扫描电镜方法和微波传感方法,基于视觉的木材识别研究刚刚起步,刘镇波等提出基于最大相似原理以木材构造特征量化参数来识别木材的想法;王锋等提出木材识别语义数据模型。这些基于视觉的木材识别方法研究尚停留于思路的探讨,理论和实验研究均未深入开展。

  木材显微图像中的对象特征,如导管、木射线等,与基于像素点的`统计的全局性纹理特征,以及对象的空间分布和结构性约束所形成的可微结构性纹理特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分类和识别能力,可充分利用三者在分类和识别方面的互补性,而现有研究未将这些特征相结合进行木材识别。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基于木材显微结构图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通过显微构造对象特征、全局性纹理特征、可微结构性纹理特征的提取和量化,发现并验证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技术。

  研究方法:

  为基于木材显微构造图像精确而有效地进行智能化木材识别,本研究拟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首先,结合木材微观识别知识,研究木材显微构造特有的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等对象特征的提取,这些特征本身具有很强的分类能力,通过量化将进一步提高其分类能力;其次,提取显微图像的全局性纹理特征并验证其识别能力;并根据木材特性,进行可微结构性纹理的描述和提取,挖掘出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技术。

  技术路线:

  针对木材显微构造图像的特有对象如导管、木射线等对象的提取,首先进行对象的分割。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图像分割方法,如高斯混合模型法、Markov随机场模型法、边缘检测法、数学形态学方法、基于像素点分类的方法等。利用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探究出轴向薄壁组织的分割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阔叶树材的轴向薄壁组织有多种多样,比如和导管的位置关系方面,分为离管状和傍管状,从薄壁组织的聚集形式又可分为星散状、轮界状、翼状、聚翼状、带状等等,如何对这些不同组合形式薄壁组织进行有效的分离,这是本文的关键问题。

  三、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根据木材显微图像中包含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等丰富对象的特性,本论文提出并定义了可微结构性纹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造相应的提取和描述方法,从而将轴向薄壁组织成功的从阔叶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提取出来,这是本文在研究思路上的创新。

  四、论文的预期目标与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目标:本项目基于木材显微结构图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通过显微构造对象特征、全局性纹理特征、可微结构性纹理特征的提取和量化,发现并验证轴向薄壁组织的提取技术,从而达到精确而有效地智能化木材识别的目的。

  预期研究成果:将本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并申请相关专利。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5

  【摘 要】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能更为直观地表达设计结果,因而成为多数设计公司的主要设计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目前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理由提出调整性倡议。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设计表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将艺术设计领域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开始将计算机绘图作为主要的设计表达方式,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成为加强环艺设计专业基础性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导致相同设计方案的生成可以有多种方式,使用者在选择时,若对技术理论了解不够透彻,即便实现了最终设计结果,但也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更加便捷且直观地表达设计结果是教学深思的重点。

  一、 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由

  (一)教学资源配备不足

  教材的单一性。目前大多数软件教材多以讲授菜单、命令为主,以“填鸭”的方式将该软件所涉及的命令都加以交代,但忽略了本专业的独特性;其次,设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快,导致部分院校电脑硬件配置上无法与时俱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运转速度过慢、死机,或导致文件丢失的现象,从而打击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得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二)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策略,大多数按部就班地讲述软件中各种工具的性能及其用法,学生主要以“模仿”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主角,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跟随老师制作一些基本实例,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容易造成学*目标不明确,学*兴趣不浓厚的状态。

  (三)思想存在误区

  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认识与理解存在偏差,将重点放在计算机表现技术上,一味地追求画面逼真而忽略了设计的创新性,最终虽可以通过临摹的方式得到较为逼真的画面效果,但学生自己去做创意设计时,往往得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环艺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一)教学内容与策略

  1.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来选择教学内容。许多计算机软件功能极其庞大,如果将软件中所有命令都讲述一遍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在短时间之内也无法消化,因此只需要选择软件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命令来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同时也能减少授课教师的备课压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精讲理论,重在操作,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易于理解,但在掌握操作技巧的方面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穿插大量的实例制作分析与上机实训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在环艺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可利用实景图片、二维图纸与模型的对比,用以提高学生的三维想象能力,将学生更好地引入设计情景之中,使其更加深刻地了解二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改善和更新教学方式。当今社会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意识也逐渐多元化,学生也是单独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强有弱,因此,除了统一讲授以外,对于无法自行操作的学生,可实行一对一的讲解模式,这样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并可利用多媒体录制视频,便于学生课后巩固,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以提高学生的学*灵活性与自主性。课程学*过程中,教师可在知识点讲完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理由及时从教学上加以改善,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理由的发现与讨论,针对所发现的理由提出改正意见和倡议,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4.建立教学网站。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需要一个巩固与加深记忆的过程,单靠课堂上的练*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教学网站,将教学视频与相关的设计资料、素材上传,便于学生随时查阅与调取,也可以在网站中开通教师答疑项目,让学生在课后也能与教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1.正确定位。让学生正确认识在计算机软件课程中学*的仅仅只是个应用操作过程,它是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辅助操作工具,从而把该课程所涉及的软件知识作为一种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避开走入学*的误区。同时,可鼓励学生自行在网上进行优秀素材的收集,以扩展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主动性学*。实训课程讲解之后,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实训练*中出现的设计和所运用到的操作命令来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设计与制作策略,教师加以指导并参与最后的总结工作,让学生的被动学*过程变为主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考核方式

  1.采取阶段性考试手段。每完成一小段的知识点讲解就进行一次测验,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效果,对于测试中所反映出的学生欠缺的知识面,在后面的课程讲述过程中加以强调与改善。

  2.用实例图纸考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灵活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单纯的计算机软件技能的掌握无法适应设计行业市场的要求,需要学生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二维图纸转化三维效果图的绘制,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巩固之前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技能性的考核目标,在不指定步骤和策略的情况下,学生可通过所学知识来绘制,以考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理由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实战技能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

  三、结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紧密结合市场实际人才培养需要,从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改为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增强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学*能力,在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YB1423)。

  参考文献:

  [1] 田鹏.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J].福建电脑,20xx(5).

  [2] 王正刚.3d Max教学应用的深思 [J].装饰,20xx(7).

  [3] 严雪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13).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6

  一、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

  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

  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

  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三、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

  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

  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研究的过程。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创新点。

  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优秀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中有两点尤为关键。

  第一点:提出问题注意是否有层次性。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

  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

  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

  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

  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第二点:研究目标是否具体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

  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完成质量高低,对整个论文写作进程起到直接影响。

  开题报告的目的在于确定论的基本方向,搭建出一个写作框架,因此该部分内容必须规范做好,且运用好必要的技巧。

  开题报告写作过程中,有不少要点需加以注意,具体有哪些文中已做详解。

  希望学生们看完能够有所启发,从而写作出优秀的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7

  论文题目: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一、选题的依据

  在学*中国哲学的过程中,我感觉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命的关怀尤其强烈,尽管也有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但这些问题多少都与人的生命存在相联系。他们探讨了人的生命本源、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无一不凝聚着先哲的智慧。而阅读《庄子》,我们不难发现书中充满着关于生命及其本质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表现为对人们茫然疲惫而生、漂泊不知所归的生命状态的忧虑,以及对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实现其内部突破的思考。而庄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最后都落脚在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然”。在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道论传统的基础上,庄子将道家的“自然”思想发扬丰富,终于形成了其有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的生死观。这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庄子生命哲学的研究,追寻其时代背景,揭示其生死哲学的观点,探寻其生死的精神超脱和全身之道,凸显“自然”思想在其生命观中的地位,以便十更好地认识庄子哲学,把握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意义在于,庄子生命观是古人以自己的毕生体验总结出的安身立命之道,饱含着古人的生死智慧。虽时代发生了变化,但生死的哲理仍闪耀不朽的光茫。特别现在生活富裕了,人更惧怕死亡的威胁,面对死亡谈之色变,想长生不老,追求永生。学*庄子生命观后,就会知道生死乃昼夜之变,生乐死安。庄子那善待个人,关爱生命的宇宙情怀和守朴贵真的哲学思想,将为现代人的完美生活提供历史借鉴。

  三、文献综述

  1.“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认为庄学中之政治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盖惟人皆有绝对的自由,乃可皆顺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主张绝对的自由者,必主张绝对*等。庄学以为人与物皆应有绝对的自由,故亦以为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庄周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抱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书中的个性自由精神,是直观地、直接地、表象化地掩饰或呈现在庄子其人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之中。可以说《庄子》一书,与其说是关于自由的理论,不如说是展示自由的艺术。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只是咋看美学与艺术的领域里,才得到了真实的实现。《庄子》的美学观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庄子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生,以美学的道路来解决哲学问题,只要表现在物我两忘的审美关照、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价值取向、“游”的审美趣味、“至善至乐”的审美境界。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命定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基础。不幸的一切命定的必然,人们为之无可奈何,所以莫若忘怀一切矛盾和差别,达到思想上的绝对和谐,也就是进入自由境界。庄子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命定论的基础上的。庄子的精神自由要摒弃一切感官的作用,直接去体验最高最根本的存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庄子哲学中有神秘主义或直觉主义。

  朱松美在《<庄子>对个体生命的张扬》一文中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在复归原始无望的情况下,庄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体认最终落实到精神的自由与进遥上。道家特别是庄子对人生的关注,则是抛却一切外在束缚和限制,突出个体生命存在,张扬个体人生价值。重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本质。庄子精神自由的获得以“体道”为依据。通过对“道”的体认,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在大宇宙中解脱精神负累,是庄子张扬个体生命的人手处。

  单红在《<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一文中庄子在个别篇章里也显示了对艺术和审美的否定,当然庄子对于大美和小美是有区分的,庄子反对的是囿于小成的小美,而对于道性之大美是充分肯定的。通过对庄子的悟道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庄子把人从“未悟道”提升到,’,晤道”的方法是直接由道至道,任何折中和迁回的方法是为庄子所不取的,庄子就沉溺在自己的悖论当中只做形而上的努力和思考。该文认为审美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是有其必要性的,它在个人悟道和奔向自由的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自然生命观的本体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了黄国荣的《胡适对<庄子>的看法和研究》一文,改作者认为胡适对庄子哲学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只是一个达观主义。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只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八个字。最终,胡适得出结论:“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

  徐克谦在《庄子哲学新探》一书中认为庄子“道论”涵盖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但是,庄子的“道论”是借助于“道路”、“途径”、“方法”之类的原初意象来表示的`。徐克谦同时认为“安其性命之情”是庄子对“命”的安顿。人生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命”德吊诡与悖论之中。“命”的存在,使人的生命受到限制,感受到不自由。但是,“我”之所以存在,就因为“我”有个“命”,有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命”。如果离开这个“命”的独特性,“我”也就不能成其为“我”了,“我”也就死了,没“命”了。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的道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体的(现实)世界。庄子认为世界整体的道构成了人的本体和命运。但是,只是在人类之初和人生之初,人才是与其同体或同一的。因而也只有这时,人生才不会产生问题,人生才具有意义,社会也才能安定和*。庄子指出了回归于道的唯一途径是安命。所谓“命”指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的作为整体的世界(发生于其内的所有或任何事情)或者说道。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庄子有着很强的命运感,并要求着安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在命运中主动把握自己生命的人。除了命运之外,还有人施展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技巧的舞台。在这种施展中,生命中自由的一面得以展开。

  陈绍燕在《庄子养生说发微》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说以宗道顺化为宗旨,以避祸存身为前提。“纯素之道,唯神是守”突出了养神的重要性。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节度食色述及了养形的基本方法。庄子形神相济、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时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4期王富仁在《庄子的生命观——庄子《养生主》的哲学阐释(上)》一文中认为庄子的《养生主》是直接建立在《齐物论》哲学框架之上的。庄子之“道”是以“个体”观“整体”,是作为个体的*民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他的“道”不只是一个“天地万物”的总名,而还是“天地万物”的本身。庄子之“道”是个体的*民知识分子依照特定的感受方式和思维路线主动建构起来的,是有其主体性的,也是有其主动性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养生主》所体现的庄子的生命观做了更加细致而深入的解读。

  刘笑敢在《庄子哲学讨论中若干方法论问题》一文中认为庄子的世界产生于客观存在的“道”,依存于客观存在的“道”。在庄子看来,“道”是原始的、根本的、第一性的。世界万物是由“道”派生的、是从属的、第二性的。同时庄子不认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为最高的知识是对客观的“道”的体认。因此,我认为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的基本思想,但老子哲学的基本着眼点是欲取先予、无为而无不为,还不想超脱现实,而庄子哲学的着眼点却是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完全摆脱现实。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自由,这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色,对这一特色的理解不同,是分析庄子哲学思想时产生分歧的又一个原因。

  黄烨在《庄子的生存哲学》一文中认为庄子的道的理论内涵是指:道是物的本根和始源,道不是本根之物和始源之物,道在物而不是物。“道”既然是物的本根、始源具有创生性,他不仅生天生地,而且神鬼神帝,万物因它而变化,生命个体当也有它产生。“道”不仅是无生命的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人的形体、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也是由“道”赋予其存在根据的。人的整个生命,从形体到精神,归根到底都是“道”赋予的。庄子坚持从宇宙自然中去寻找生命的本源,排除了彼岸神秘力量在生命创生中的作用。坚持立足于宇宙自然的立场来看待人的生命价值,表现出了重生珍生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生死纳入宇宙自然之中,对生命关怀具有乐生安死的现实品格和超然思想等等都体现了庄子人生哲学的理性色彩。

  廖靜梅在《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文中认为庄子将玄之又玄的“道”化生为实在存有的“气”,把创始生命的“道”形象地展现于实体的“气”中。在混沌之中,产生了“气”,“气”的变化生成了形体,随于形体的转化而形成了生命。“气”聚则生,“气”散开则死。生和死融于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遵循于“道”的自然交替和轮转之中,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死生一也”。同时,系统地阐释了庄子出世、达观的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又着力地从其惜生、顺世的哲学层面探究了庄子生命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内蕴,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整体内涵,建构出了庄子生命哲学的完整体系,客观地展现了庄子达观、超凡的生命智慧。

  冯登山在《先秦诸子的生死观》中认为以庄子之学中国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代表着当时的某种时代精神。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庄子继承老子之道而又“与时俱化”,认为人之死生乃“气之聚散” ,它“自本自根” 、 “方生方死”。庄子重生而不贪生,乐死而不轻生。庄子追求全真保性,顺物安命,提倡“心斋”、“坐忘”、“见独”、“逍遥”的思想,与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死生有命”等生死观颇有不同。庄子的生死观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可以说,它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消解了死亡的悲剧意识,化死亡的忧惧感为精神的至乐感。

  殷虹刚《论<庄子>的生命智慧》一文中认为庄子对生命的关怀可以分为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的“保身”“尽年”和“体道”“养生”两个层次:前者是在乱世中求生存,多少带点无可奈何的意味,但后者是庄子在天地间的主动体道,是对生命真正的**。它不仅透露出庄子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与珍惜,也体现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欲拯救役役众生的慈悲情怀。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一文中认为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生哲学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部分。庄子的人生哲学注重精神自由和自然无为,尤其是庄子直面人生困境,提出了突破和摆脱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庄子一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他是在困境中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同时又在困境中提出了超越。困境和超越伴随了庄子的一生。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对庄子人生智慧的研究,有助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摆脱情感、物欲的困扰,有助于人们遵循自然和利用自然,有助于优化民族性格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道”是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3.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韩林合在《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庄子所言一个人为了安命,必须先行齐物,即放弃世界中存在着物我、彼我、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区分的俗见。正确的心态是不扰乱人心的俗知,不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区分,而是要返归于常心,达到明的状态。其次要做到“心斋”。人们要停止其心灵的正常活动:不去感觉、思考、感受、意欲等等,才能做到心斋,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各种各样区别的观念。这样,人们便可以安命、进而最终回归于道了。

  胡道静主编的《十家论庄》一书收集高峰的论文《冯友兰论庄子哲学》,该文作者认为冯友兰将属于设计之下黄老之学的宇宙观把“无”看作是“气”,涉及了气性论的问题,他接着区分了庄子学说中“坐忘”和“心斋”这两种修养方法。从《庄子》文本看,“坐忘”是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心斋”则是一个“唯道集虚”的问题,与集中“精气”有关,所以冯友兰认为这和两者方法是不同的。

  王博在《庄子哲学》一书中认为《养生主》的核心是“缘督以为经”。养生的真谛在于: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心首先是虚的,不能为功名利禄所充满。以虚的心来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中自由遨游。同时他也认为,庖丁解牛是生命自由得以展开的一种方式。

  陈绍燕、孙功进在《庄子哲学的批判》一书中认为达到道的境界主要有三种方法“守宗”、“心斋”、“坐忘”三种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守宗”重在排斥外物对神秘直觉的干扰。“心斋”则是完全封闭人的感官。“坐忘”首先排斥了大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的“仁义”与“礼乐”,然后叙及“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三种方法虽然稍有差异,但却殊途同归,就是要排斥人们正常的认识方法,而采取一种神秘的直接方法。

  李振纲在《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一书中认为庄子关注生命的方式思考的是始终人世间中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他的“养生”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的拥挤的世态环境中找到一个歇息之地。庄子强调心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这种态度或思维方式对于“养生”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养生之“主”了。

  张尚仁在《庄子无为真性的养神之道》一文中认为庄子最重要的知识是养生的知识。养生的重点是养神无为,真性则是养神的根本途。无为对养生之所以重是因为无为是大道的本质。而养生必须使人的精神符合大道的本质,符合大道的本质则是人的真性精神,养生要做到保持无为真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神情专一。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现代的哲学思路作文本分析,求证相应的理论和观点,并整理成相应的体系。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庄子思想中的“自然”概念何以是庄子生命观的核心。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本文以三个部分,从庄子生命观的体现、本体和方法来证明“自然”概念贯穿在庄子生命观的始终。

  本文的难点是以“自然”概念为核心,尝试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庄子生命观。鉴于庄子生命观在庄子思想中的特殊地位,试图从庄子生命观的视角对庄子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政治哲学都有新的解读。庄子的思想固然很博大,其核心思想固然是以老子道论为基础的一种延续,但庄子思想有别于老子思想并具有其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于庄子思想的落脚点都是其生命观,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本文就以“自然”概念作为突破口,重新诠释庄子思想的精华。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庄子的生命观贯穿道整个庄子思想中去,理解庄子在其所处的时代是如何面对与超越生命的困境的。写作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哲学的视角再解读庄子的精神,希望能对当下人们面对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些理论和精神上的解决办法。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庄子的生命观体现为“自然”

  1.“自然”是生命的本真(礼法是生命的束缚)

  2.“自然”是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逍遥无待的境界)

  3.“自然”是生命价值的标准(至人、神人、圣人)

  二、“自然”庄子生命观的本体

  1.“道法自然”是庄子生命观的逻辑本体

  2.“气” 是庄子对生命本源的理解

  三、达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1. 自然的本质属性是虚静

  (1)离形去知:心斋、坐忘、去独

  (2)致虚守静:知恬交养、缘督以为经

  2. 自然境界的认识论——齐生死于道

  (1)重生乐死

  (2)以理化情

  3. 庖丁解牛:由艺术体验升华到自然境界

  (1)“顺”——人与“器”的关系

  (2)“游”——人与“物”的关系

  七、参考文献

  [1]郭庆藩。辑庄子集释。 [M].中华书局,1961: 7.

  [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8

  [3]阿尔贝特·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9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4

  [6]钱穆。庄老通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9

  [7]王葆玄。老庄学新探[M].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8]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J].中国哲学史,1996:3

  [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10]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13]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J].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4]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

  [1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0]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8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中国已经不可抗拒的被卷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中国企业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国际市场的`理性化,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使得单纯物质力量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企业文化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和学者的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通过企业文化,员工的精神得以凝聚,进而组成和推动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维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已取得的相关成果

  四、研究内容(论文写作思路和初步提纲)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附:参考文献

  [1]刘志迎,试论企业文化冲突,价值中国,20xx,102(11):26-30、

  [2]韦华伟,企业文化融入形象广告,企业文化杂志社,20xx,65(8):25-28、

  [3]韩浩波,企业文化建设的冷思考,企业文化杂志社,20xx,102(13):15-18、

  [4]蒋锡培,中国企业管理的根在哪,企业文化杂志社,20xx,12(6):22-24、

  [5]张德著。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1O、

  [6]徐晓燕,和谐企业: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目标,中外企业文化,20xx年第5期。

  [8]郝殿华,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外企业文化,20xx年第6期。

  [9]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xx-2008)。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

  [10]刘亚臣。管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265-266、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9

  一、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

  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

  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

  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三、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

  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

  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研究的过程。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创新点。

  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优秀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中有两点尤为关键。

  第一点:提出问题注意是否有层次性。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

  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

  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

  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

  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第二点:研究目标是否具体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

  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完成质量高低,对整个论文写作进程起到直接影响。

  开题报告的目的在于确定论的基本方向,搭建出一个写作框架,因此该部分内容必须规范做好,且运用好必要的技巧。

  开题报告写作过程中,有不少要点需加以注意,具体有哪些文中已做详解。

  希望学生们看完能够有所启发,从而写作出优秀的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10

各导师、研究生:

  按照研究所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为做好该项工作,现将20xx级博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xx级博士研究生(包括硕博连读生)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期开始(即20xx年3月)前完成。由学科组组织的评审组进行方案论证,导师和评审组对开题内容做出评价,写出评语,并报到研究生部备案。

  二、开题报告按学科组为单位统一进行。本所研究生应通过国科大研究生教育管理*台Http://sep.ucas.ac.cn 进行统一填写,导师通过网上审核后研究生方能做开题报告。联合培养研究生应安排学籍高校的相应要求执行。博士研究生答辩报告时间初定为20xx年3月下旬,具体时间、议程另行通知。

  三、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不得少于5000字,并以此作为开题报告答辩提纲,答辩时间为20分钟,专家提问10分钟。

  四、为规范研究生培养,请研究生填写并提交《研究生培养计划》。原则上入学后三个月内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通过教育管理*台填写,并打印研究生部备案,作为学籍材料存档,并以此审核毕业必要条件。

  研究生部

  20xx年3月4日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