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日期: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释:

  ①可以:此处作“聊以”解。当:代替。

  ②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③思:悲也。

  ④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翻译: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无法还乡,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思乡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无法倾诉,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股阵阵绞痛。

  赏析: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张衡在《四愁诗》中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连结用东西南北四个比喻来象征自己有志难伸,忧伤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以行路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欲渡河无船”也应作如是观,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悲歌

  [两汉]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噼头噼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悲歌赠吴季子

  清代:吴伟业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译文: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人生行路千万里,让人沮丧得似丢了魂的只有离别。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您怎么弄到这样的地步,山不是山啊水不是水,生不是生啊死不是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您十三岁就学遍了经史,您在江南出生,生长在富贵人家。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词赋翩翩人们都无法与之相比,可是洁白无瑕的玉石,却被苍蝇所玷污,蒙受这不白之冤。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被捆绑押走,给皇帝上书也难以给自己辩白。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塞外边远那千山丛中行人断绝,连押送的吏役都流泪不止,被流放的人还有什么可凭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吏役还怕不能回去,我这次肯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可怕的是八月里龙沙堆上雪花起,雪深得没过骆驼腰和马耳朵。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边塞战争的遗迹都是累累白骨,黑水河里船只顺利渡过的没有几个。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前头怕遇上猛虎后面怕来苍兕,在土穴里偷生好比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还有那山样的大鱼不见尾,张鬐成风吐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日月倒行沉入了海底,白昼所见半数是人半是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噫嘻乎悲哉!生了聪明的男孩切奠太欢喜,仓颉造字鬼要夜哭哭得有道理,吃苦遭灾只从读书开始,君不见,我们这位吴季子!

  注释: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吴季子:吴兆骞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称季子。此处亦暗用吴王少子吴季札的'典故,指吴兆骞的出身名门和才华出众。《公羊传》:“季子弱而才。”黯然销魂:心神沮丧,好象灵魂离开了躯体。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wán)绮(qǐ)。

  长纨绮:生长在富贵人家。纨绮:贵重的丝织品。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词赋翩翩:形容文采风流。白璧青蝇:洁白无瑕的玉石,被苍蝇所玷污,指蒙受不白之冤。陈子昂诗:“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青蝇:苍蝇的一种。《诗经·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后来青蝇遂被用来比喻谗言。见排诋:受到排斥和诋毁。

  一朝束缚(fù)去,上书难自理。

  上书难自理:给皇帝上书也难以给自己辩白。理:伸张理由,辩释罪名。

  绝塞(sài)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绝塞:边塞极远的地方。千山:在辽宁省凤城县西北,即摩天岭。断行李:断绝行人。送吏:押送流放犯人的吏役。流人:被流放者,遣戍边远地区的犯人。倚:依靠、仰仗、凭借。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彼:指送吏。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tuó)驼垂腰马没耳。

  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后汉书·班超传》:“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橐驼垂腰马没耳:形容雪深、雪没骆驼腰和马耳朵。橐驼:骆驼。

  白骨皑(ái)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白骨皑皑:暴露在地面上的死人骨殖白花花的。皑皑:形容洁白。战垒:为战争构筑的工事。这里指边塞战争的遗迹。

  前忧猛虎后苍兕(sì),土穴偷生若蝼蚁。

  苍兕:兽名,犀牛一类的野兽。土穴:住在地窖子里。蝼蚁:蝼蛄和蚂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qí)为风沫为雨。

  鬐:鱼脊。沫:诞沫。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jié)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噫嘻:感叹词。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创造汉字的人。

  赏析:

  这首诗直抒对吴兆骞蒙冤遭难的无限同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清廷高压汉族才士的极端不满。诗中交替运用三言、五言、七言的句式,并杂用散文化的句子,时短言慷慨,时长号哀诉,百折回环,令人肝肠寸断。

  诗的开头五句,诗人饱感情笔墨,发出强烈的感叹。前两句语出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意谓人生途中,最使人伤痛的莫过于远离故乡,告别亲人。后三句,“君独何为至于此?”是说万想不到像你这样的人,竟会落到如此地步。“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流放的去处穷山恶水,荒漠凄凉,你在那里将要受到种种摧残,度过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非人非鬼的漫长岁月。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

  接着就是实写。先写吴兆骞的出身、才华和受诬。吴兆骞出身江南富贵人家,十三岁学经学史,词赋文采无人能比。正是由于才华出众而受到打击排挤。“白璧青蝇”比喻好人为谗言小人所诬一旦捆绑去了,就无法分辨,等待着的厄运是流放到行客不至的遥远边塞。

  次写吴兆骞行前情景:“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押送的官吏且流泪不止,流徙者更无指望了。他尚且愁着不能归来,我这次去一定要死在成所了。这里写出了流徙者不能生还的愁苦心情。

  再次写宁古塔流放地的恶劣环境,一幅边塞荒漠可怕的图画立现眼前。“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是写塞外沙漠中大雪飞舞,积雪之深。八月江南正是天高气爽,景色宜人之际,而在边塞沙漠已是冰天雪地,久居江南的吴兆骞怎能*惯如此恶劣的气候呢?“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这里的古战场白骨皑皑,黑龙江上无船无渡,人烟稀少。“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这里有凶猛的老虎和犀牛,流徙者只能像蝼蚁一样生活在土穴中。周辉《南烬纪闻》:“北土极寒,必掘地作穴以居,深五七尺,昼夜伏其中。”这里还有可怕的鲸鱼,“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如雨”,翻江倒海,煞是骇人。“日月倒行入海底”,这里几乎分不清白昼黑夜,日月似乎都沉入海底了。“白昼相逢半人鬼”,白天人们相逢似人非人,似鬼非鬼。这里的流徙者过着非人般的困苦生活。

  诗的末尾,诗人发出深深的感叹。“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生了聪明的男孩也不必高兴,昔日仓颉造字有鬼夜哭真有道理。

  “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吴季子受诬流放就是样子。生男聪明应该欢喜而不必欢喜,仓颉造字而有鬼夜哭,读书竟与受患联系在一起。这种不正常现象,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造成的。诗人在感叹中有愤怒,在愤怒中有感叹,同情与愤怒溢于言表。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悲歌

  [两汉]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噼头噼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悲歌

  [两汉]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噼头噼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阅读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1)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无法还乡,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

  思乡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无法倾诉,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股阵阵绞痛。

  注释

  ①可以:此处作“聊以”解。当:代替。

  ②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③思:悲也。

  ④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赏析: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张衡在《四愁诗》中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连结用东西南北四个比喻来象征自己有志难伸,忧伤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以行路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欲渡河无船”也应作如是观,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悲歌赠吴季子

  清代:吴伟业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译文: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人生行路千万里,让人沮丧得似丢了魂的只有离别。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您怎么弄到这样的地步,山不是山啊水不是水,生不是生啊死不是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您十三岁就学遍了经史,您在江南出生,生长在富贵人家。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词赋翩翩人们都无法与之相比,可是洁白无瑕的玉石,却被苍蝇所玷污,蒙受这不白之冤。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被捆绑押走,给皇帝上书也难以给自己辩白。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塞外边远那千山丛中行人断绝,连押送的吏役都流泪不止,被流放的人还有什么可凭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吏役还怕不能回去,我这次肯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可怕的是八月里龙沙堆上雪花起,雪深得没过骆驼腰和马耳朵。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边塞战争的遗迹都是累累白骨,黑水河里船只顺利渡过的没有几个。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前头怕遇上猛虎后面怕来苍兕,在土穴里偷生好比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还有那山样的大鱼不见尾,张鬐成风吐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日月倒行沉入了海底,白昼所见半数是人半是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噫嘻乎悲哉!生了聪明的男孩切奠太欢喜,仓颉造字鬼要夜哭哭得有道理,吃苦遭灾只从读书开始,君不见,我们这位吴季子!

  注释: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吴季子:吴兆骞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称季子。此处亦暗用吴王少子吴季札的典故,指吴兆骞的出身名门和才华出众。《公羊传》:“季子弱而才。”黯然销魂:心神沮丧,好象灵魂离开了躯体。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wán)绮(qǐ)。

  长纨绮:生长在富贵人家。纨绮:贵重的丝织品。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词赋翩翩:形容文采风流。白璧青蝇:洁白无瑕的玉石,被苍蝇所玷污,指蒙受不白之冤。陈子昂诗:“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青蝇:苍蝇的一种。《诗经·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后来青蝇遂被用来比喻谗言。见排诋:受到排斥和诋毁。

  一朝束缚(fù)去,上书难自理。

  上书难自理:给皇帝上书也难以给自己辩白。理:伸张理由,辩释罪名。

  绝塞(sài)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绝塞:边塞极远的地方。千山:在辽宁省凤城县西北,即摩天岭。断行李:断绝行人。送吏:押送流放犯人的吏役。流人:被流放者,遣戍边远地区的犯人。倚:依靠、仰仗、凭借。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彼:指送吏。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tuó)驼垂腰马没耳。

  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后汉书·班超传》:“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橐驼垂腰马没耳:形容雪深、雪没骆驼腰和马耳朵。橐驼:骆驼。

  白骨皑(ái)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白骨皑皑:暴露在地面上的死人骨殖白花花的。皑皑:形容洁白。战垒:为战争构筑的工事。这里指边塞战争的遗迹。

  前忧猛虎后苍兕(sì),土穴偷生若蝼蚁。

  苍兕:兽名,犀牛一类的野兽。土穴:住在地窖子里。蝼蚁:蝼蛄和蚂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qí)为风沫为雨。

  鬐:鱼脊。沫:诞沫。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jié)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噫嘻:感叹词。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创造汉字的人。

  赏析:

  这首诗直抒对吴兆骞蒙冤遭难的无限同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清廷高压汉族才士的极端不满。诗中交替运用三言、五言、七言的句式,并杂用散文化的句子,时短言慷慨,时长号哀诉,百折回环,令人肝肠寸断。

  诗的开头五句,诗人饱感情笔墨,发出强烈的感叹。前两句语出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意谓人生途中,最使人伤痛的莫过于远离故乡,告别亲人。后三句,“君独何为至于此?”是说万想不到像你这样的人,竟会落到如此地步。“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流放的去处穷山恶水,荒漠凄凉,你在那里将要受到种种摧残,度过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非人非鬼的漫长岁月。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

  接着就是实写。先写吴兆骞的出身、才华和受诬。吴兆骞出身江南富贵人家,十三岁学经学史,词赋文采无人能比。正是由于才华出众而受到打击排挤。“白璧青蝇”比喻好人为谗言小人所诬一旦捆绑去了,就无法分辨,等待着的厄运是流放到行客不至的遥远边塞。

  次写吴兆骞行前情景:“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押送的官吏且流泪不止,流徙者更无指望了。他尚且愁着不能归来,我这次去一定要死在成所了。这里写出了流徙者不能生还的愁苦心情。

  再次写宁古塔流放地的恶劣环境,一幅边塞荒漠可怕的图画立现眼前。“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是写塞外沙漠中大雪飞舞,积雪之深。八月江南正是天高气爽,景色宜人之际,而在边塞沙漠已是冰天雪地,久居江南的吴兆骞怎能*惯如此恶劣的气候呢?“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这里的古战场白骨皑皑,黑龙江上无船无渡,人烟稀少。“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这里有凶猛的老虎和犀牛,流徙者只能像蝼蚁一样生活在土穴中。周辉《南烬纪闻》:“北土极寒,必掘地作穴以居,深五七尺,昼夜伏其中。”这里还有可怕的鲸鱼,“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如雨”,翻江倒海,煞是骇人。“日月倒行入海底”,这里几乎分不清白昼黑夜,日月似乎都沉入海底了。“白昼相逢半人鬼”,白天人们相逢似人非人,似鬼非鬼。这里的流徙者过着非人般的困苦生活。

  诗的末尾,诗人发出深深的感叹。“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生了聪明的男孩也不必高兴,昔日仓颉造字有鬼夜哭真有道理。

  “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吴季子受诬流放就是样子。生男聪明应该欢喜而不必欢喜,仓颉造字而有鬼夜哭,读书竟与受患联系在一起。这种不正常现象,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造成的。诗人在感叹中有愤怒,在愤怒中有感叹,同情与愤怒溢于言表。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释:

  ①可以:此处作“聊以”解。当:代替。

  ②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③思:悲也。

  ④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翻译: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无法还乡,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思乡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无法倾诉,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股阵阵绞痛。

  赏析: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张衡在《四愁诗》中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连结用东西南北四个比喻来象征自己有志难伸,忧伤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以行路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欲渡河无船”也应作如是观,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2)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本5份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12年:42页

  2、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11年:211页

  鉴赏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诗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诗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xx年:42页

  2、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xx年:211页

  鉴赏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诗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诗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唐代: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发商州

  唐代:白居易

  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

  若比李三犹自胜,儿啼妇哭不闻声。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洞仙歌·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翻译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丰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然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丰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很似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杨柳枝词》,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白居易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作者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扬的语句中,却藏有探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宋代词论家彭孙说:“咏物词极不易下,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金粟词话》)咏物含瘟深湛,在于寄托,“贵有不枯不脱之妙。”(《莲子居词话》)苏轼此词正具有这些优点。它句句刻画垂柳,清圆流杨,形神兼到,熨贴自然。并借柳喻人,把人的品格与身世融入对柳的形神描幕之中。物中有人,亦物亦人,既不粘滞于物,也不脱离听咏课题。就风格而论,此词缠绵幽怨,娴雅婉丽,曲尽垂柳风神,天然秀美处有似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而又别具一段倾城之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柳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来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柳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赏析:

  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

  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在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在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词》,据唐人孟郊《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东坡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3)

——《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夜宿田家

  宋代: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译文: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只有斗笠跟着我彷徨在歧路上,一个春季了竟还穿着过冬的衣服。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细雨中艰难地行走在山坳的黄泥坡道上,天黑了才去敲农家的白木板门。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夜里尽管蛙声呱噪,还是入梦化为蝴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可叹写了那么多家信十寄九不达,天上的大雁不给传书而南北竟自飞。

  注释:

  簦(dēng)笠(lì)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簦笠:古代的一种有柄的笠。

  雨行山崦(yān)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山崦:山坳;山曲。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化蝶梦:《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曾梦化蝴蝶。李商隐《锦瑟》有“庄生晓梦迷蝴蝶”。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赏析: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诗的首**写漂泊江湖之苦。“簦笠”(雨伞和草鞋)、“征衣”这些意象本身就与羁旅生活有密切关系,积淀了与离情羁思有关的感情内容,因而诗人选取这两种意象,就给了读者以离情羁思的暗示。

  一人东西漂泊,只有“簦笠”是随身伴侣,其孤独落寞之情态可以想见。“走路歧”三字既写明所走之路岔道很多,又写明作者是无目的、无方向的漫游。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即歧路。杨子见歧路而不知何去何从,因而伤心痛哭,诗人“走路歧”时的愁苦心态也就不难想见了。“一春”点明时间,说明作者一个春天都是这样不停地奔波。“旧征衣”写明作者现在身上穿的是以前流落江湖所穿的衣服,这说明在“一春”之前也是客居在外,不停奔走。游子的羁旅之愁苦通过时间的延续曲曲绘出。仅此开头两句,就把羁旅之苦写尽,天涯游子四处奔波、百无聊赖的心态亦在不言之中。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颔联人题,具体写日行夜宿的羁旅生活的情状。出句写雨中跋涉,写路途之艰辛。大雨滂沱中在“山崦”上攀登,已不堪其苦,再加上行走于“黄泥坂”上,其困顿艰辛更可想见。对句写夜宿田家,写住宿之简陋。“自板扉”可以想到田家之贫,而住宿其家的游子之苦也就不言而喻了。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颈联承颔联,写诗人夜宿田家的情景。“乱蛙声”三字写出了乡村之夜所特有的音响。本来,夜幕降临后,一切都归于沉寂,只有和煦的清风送来远处的蛙鸣。躺在床上,听听这青蛙的合唱,本来应有几分惬意,然而在雨中跋涉了一天的诗人,哪里还有这种雅兴,“蛙声”而日“乱”,则是诗人移情于物,辞因情发。而在“乱蛙声”中竞能慢慢入睡,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奔波一天之劳累。由于饱尝羁旅之苦,自然想家,因而下句则写梦中回乡。连做梦都想着回家,其乡情之浓可以想见。然而,人只有在梦中才能“归”,其心情之痛苦又可想而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这里化用庄周化蝶的典故,抒写了自身的迷茫怅惘之感。“身”与“心”相对,有身在江湖,心存家园之意,由此可以体会到诗人长年客居在外自有不得已的原因。诗人由于功名上不得意,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活,有家难归,只是在这里不愿写明罢了。

  尾联在前几联所叙写的基础上推进一层,抒写乡愁。诗人四处漂泊,既是思归不得,退而求其次,就盼望着得到一纸家书,可惜,就连这一点聊胜于无的安慰也得不到。由于流落江湖,行踪不定,结果是“乡书十寄九不达”。这一不愿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对这位长年客居在外、思家心切的诗人来说,内心的痛苦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鸿雁在古代是书信的象征,远离家乡自然想到托雁传书,因而目睹空中飞雁,乡情自然也就更浓。“天南天北雁自飞”一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思乡之情是无形的、抽象的,雁则是有形的实物,把抽象感情与具体形象结合起来,这就使无形的乡情仿佛可触可见了,从而收到生动的艺术效果。作者身当此境,目睹征鸿,心已随之远去,但恨身无双翼,依然羁留他乡,则有人不如雁之感。雁天北天南自由翱翔,带来了无边愁思,却偏偏无情,不能带来乡书,只是徒增一番愁苦。辛弃疾《祝英台*》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构思已相当新奇。冯去非《所思》“西风不寄小银钩”的想象却更深了一层,盼望西风在“带愁来”的同时,也能为他“寄小银钩”,但又终于未能变成现实。戴复古的尾联与冯去非诗句意境相似。着一“自”字,使客观景物带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怅惘之意,无可奈何之情。

  《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题诸葛谼田家壁

  晚度孔明谼,林间访老农。

  行冲落叶径,坐听隔江钟。

  後舍灯犹织,前溪水自舂。

  无多游宦兴,卜隐幸相容。

  古诗简介

  《题诸葛谼田家壁》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及造访对象;颔联描写行踪,先是步履匆匆,然后在田家停留弥久;颈联描写写农家生活的勤劳、朴素,尤为清新晓畅;尾联表示对游宦已兴趣淡漠,希望能在此归隐。诗中描绘了农村的晚景,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希望归隐的思想。全诗风格*淡,用语直朴,与所表现的情感相一致。

  翻译/译文

  黄昏时我越过诸葛亮谼,迎落叶沿小路策马匆匆。

  歇脚在山林间寻访老农,客座边闻听得隔江晚钟。

  后屋里灯犹亮农妇在纺织,前溪上水推碓无人自舂。

  我早已没多少游宦兴致,来隐居希望您能够相容。

  注释

  诸葛谼(hóng):地名,在乌江北八十里,与江南石头城相望,因诸葛亮而得名。谼:深沟、大谷。

  隔江钟:江对岸寺院里传来的钟声。

  灯犹织:灯光交织,形容灯很密。

  水自舂(chōng):指水碓,以水作动力的舂米设备。

  游宦(huàn)兴:做官的兴趣。

  卜隐:择地隐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年),时诗人任和州管界巡检。诗人路过诸葛谼时,便写下这首诗,以记录夜访农家的经过及其感受。

  赏析/鉴赏

  诗一开头“晚度孔明谼,林间访老农。”就点明了访问的时间、地点和被访的对象。诗的第二句已点明“访”字。既然是“访”,就会有一主一宾,有宾主间过从的场面,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诗人另出手眼,把宾主间过从的场面统统隐到幕后,只让自己在舞台前独步,写自己的所行、所见、所言。“夜访”在诗里不过是提供背景的过场,诗人着意要让读者倾听的,是他自己潜思默运多时的心声。诗人以“行冲落叶径”写夜访之始。所访的农户既座落在“林间”,故有“落叶”的小“径”,而行人步履急促,愈见行色匆匆,又照应了首句的“晚度”。一个“冲”字,把行人发现归宿之前、之后的焦灼和兴奋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个蛰居在深林之中的庄户人家,对于诗人还别有一种特殊的感召力,所以诗人要像当年陶渊明归田园时那样,“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了。

  从“行冲”到“坐听”,已相隔了一个较长的时间。诗人遥隔大江,能听到从对岸传来的钟声,这正是万籁俱寂的夜深时分。唐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正是这一句的出处。“隔江钟”和“落叶径”,一写听觉,一写视觉,不仅形象上富有变化,而且在暗示不同的时间方面又各具典型性。入暮时分,物色依稀,需细细共认道路,故有“落叶径”之所见;夜深人静,唯有听觉最为敏感,故有“隔江钟”所闻。而从“行冲”到“坐听”,又写出了心绪由骚动不宁归于从容怡悦的变化:前者撩乱,一如那落叶纷披;后者宁静,恰似那钟鸣悠悠,这种心绪的变化,离不开主人家热诚的款待、周到的安排、贴心的话语,诗人虽不着一语,却都历历可见,这里,无论是物色的选择、叙事的熔裁,还是情景的交融,都可见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

  这深夜回荡在江空上的钟声,使诗人起了悠悠之想。夜本来是宜于静思的,钟声更赋予了周围的一切以深永的意义。诗人如同从中领悟到了什么,眼前这普通的农舍,不止是游子的暂时栖息之所,也向诗人昭示了人生的归宿。灯下夜织,水碾舂米,这些极*凡的画面,此刻却十分富有魅力。它们唤醒了诗人内心的企求,一种类似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式的体认。夜半犹织,固然劳苦;水流自舂,却随性自得。诗人在顾盼之间,透露了长期蕴积在心头的隐衷。可见,这首诗颈联中所写的“织”“舂”,既是实写田家秋作的场景,又象征了诗人心所向往的归隐的生活方式。诗人是情不自禁地把他心目中理想化的图景,投射到现实中普通的流水人家上来了。

  尾联言自己本来就无心远离家乡去做那个芝麻官,现在看此地环境是如此静谧,民心是如此纯朴,真想选择这导作为隐栖之地,不必到任所去了。诗的末两句明言诗人倦于宦游、企望归隐的意愿。然而仅此还不足以言诗。诗人的任务不在交代事情的本末,而在写出他一层一层的感情活动来。因而,一次可能是寻常的访问,在诗人笔下也会成为观照内心波澜的契机,在**无奇的素材之中,蕴蓄着深长隽永的诗味。

  这首诗*淡的风格,和诗人所要表现的、对返璞归真的退隐生活的歆羡和向往,吻合无间。

  《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同“廪”。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赏析: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田家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

  多雨红榴折,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古诗简介

  《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田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景。前四句写田家的缺吃少穿。“雀乳”句以下,作者摄取雀、鸡、羸牸、豪豨、牧童、农夫等各自的动态入诗,写所见田夫的辛勤,再以“红榴”“绿芋”二句概括田夫顺应自然,过着自然之乐的日子的情况。结联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政的不满。全诗语言*易自然,给人以明快清新之感。

  注释

  ⑴行将:即将。

  ⑵良苗未可希:田里的庄稼还不能指望上。希:希望,这里是指望的意思。

  ⑶老年方爱粥:老年人连粥都舍不得吃。方:正。爱:吝惜,舍不得。

  ⑷雀乳青苔井:雀儿在长着青苔的井边洞穴中孵化小鸟。乳:生子,这里是孵化小鸟。

  ⑸白板扉:未上油漆的门。

  ⑹羸牸(zì):瘦弱的母牛。

  ⑺草屩(juē)牧豪豨(xī):牧童穿着草鞋放牧着健壮的肥猪。屩:草鞋。豪豨:古书上称健壮的肥猪。

  ⑻折:折断,这里是落下的意思。

  ⑼旁舍草中归:意思是直到傍晚才从田地里归家。旁:同“傍”。

  ⑽愚谷:即愚公谷。相传在今山东临淄西。《说苑·政理篇》记载:齐桓公逐鹿到一个山谷中,见一老翁,就问这个山谷叫什么名字,那老翁回答说:“这个山谷叫愚公谷”。

  ⑾何烦:怎么敢烦劳。谦词。用“何烦”常表示委婉地否定。

  赏析/鉴赏

  此诗描写了田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景,田家的生活无疑是清苦的,少食无衣,瘦牛破车,穿着草鞋放牧,披星戴月劳动,却又有其自身的乐趣。中五联对仗,意象映对,色彩丰富。末两句以典作结,虽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政的不满,语含愤懑,却依然透出诗人超世隐居的闲情逸致。全诗语言*易自然,给人以明快清新之感。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田家

  绿桑高下映*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古诗简介

  《田家》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农村社日祭祀田神,以祈丰年的情景。这首诗的前两句,从农村的环境概貌写到田家的欢声笑语;诗的后两句,从鸠鸣雨歇写到日上花繁。结句一个“繁”字,表现了春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以轻快的笔调,写出农家生活的乐趣。

  翻译/译文

  高高低低绿桑树映照*川,社日祭神歌舞后笑语喧天。

  林外鹁鸪声声叫小雨初停,屋头红日送春暖杏花正鲜。

  注释

  *川:宽阔*坦的陆地。

  赛神:又叫“赛社”,以酬谢神灵。田神:农神。喧:喧闹。

  鸣鸠:即斑鸠。

  初日:初升的太阳。

  绿桑高下:形容桑树高低错落。

  赛罢田神:指春祭。

  笑语喧:喧-噪杂,热闹。

  鸠:一种小鸟。

  屋头:宅边,房前屋后。

  初日:雨后刚出的太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作者庆历七年(1047)春在滁州看到农民在结束祭神活动后互相嬉笑的热闹场景,洋溢着欢快气氛时所作。

  赏析/鉴赏

  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了江南地区农村的一派自然春光。江南的农村冈峦起伏,竹篱茅舍错落地散布在山冈下面。前面是一派*展的稻田.桑树高高低低地就栽在屋前屋后,春天来了,桑树长出了鲜嫩的绿叶,掩映在*川之间。春耕开始时,按风俗要向田神祈祷丰年。农村的男女老少看完了献祭田神的歌舞以后,带着欢快的情绪回到家里。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欢乐。

  在下半首中,诗人集中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江南的春天经常会下夜雨,早晨雨停了,阳光照着湿漉漉的新枝嫩叶,显得特别青翠。鹁鸪鸟在树上咕咕地叫起来。果然,不一会儿太阳就从东边屋脊上升了起来。墙头的杏花经过夜雨的滋润,盛开得更加灿烂,给村庄装点着绚丽的春光。一幅生动的农村自然图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仁宗时儒学家、作家、官员,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中国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曾继包拯接任开封府尹,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四岁丧父,由其母郑氏教养。勤学聪颖,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天圣年间中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晚年隐居颖州的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乃指珍藏的书本一万卷,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共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与自己一老翁也。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4)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劝学诗

  朝代:唐代

  作者: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

  注释

  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时应该不分昼夜学*,通过努力学*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后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他自己也格外自律,每日勤学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写。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遗言:犹古训。

  干(hán):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嗟尔君子”六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靖,安。共,通“供”。介,给予。景,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蒙鸠:即鹪鹩,俗称黄脰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一毛一毳为巢。)

  滫(xiu朽音):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苕(tiáo):芦苇的花穗。

  射(yè)干: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一种草。一说“木”为“草”字之误。

  “蓬生麻中”四句: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蓬,蓬草。麻,麻丛。涅,黑色染料。《集解》无“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渐(jiān):浸。滫(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服:穿戴。

  所渐者然也:被熏陶、影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这样。

  邪辟:品行不端的人。中正:正直之士。

  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强自取柱: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大戴礼记·劝学》作“折”。

  柔自取束: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

  构:结,造成。

  畴:通“俦”,类。

  质:箭靶。的(dì):箭靶的中心。

  斤:斧子。

  醯(xī):本意指醋。

  蜹(ruì):飞虫名,属蚊类。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下文“惛惛”与此同义。

  昭昭:明白的样子。

  螣(té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

  鼫(shí)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改。鼫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穷:窘困。

  “尸鸠在桑”六句:引诗见《诗经·曹风·鸤鸠》。仪,通“义”。

  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瓠(hù)巴:楚国人,善于弹瑟。

  沈:同“沉”。《集解》作“流”,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

  六马:古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此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

  崖:岸边。

  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

  大分:大的原则、界限。

  蝡(rú):同“蠕”,微动。

  傲:浮躁。

  囋:形容言语繁碎。

  向:通“响”,回音。

  方:通“仿”,仿效。

  顺:通“训”,解释词义。

  原、本:均作动词,指追溯本源。

  经纬:直线与横线,这里指道路。另辟蹊径:小路,这里泛指道路。

  挈:提,拎。裘:皮衣。

  诎:通“屈”,弯曲。顿:抖动,整理。

  道:由,遵。礼宪:礼法。

  舂:把谷类的皮捣掉。黍:黍子,谷类。

  飡:即“餐”,吃。壶: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指饭。

  楛:原指器物粗糙恶劣,这里是恶劣的意思,即指不合礼义。

  争气:指意气用事。

  致:极致,最高的境界。

  隐:有意隐瞒。

  瞽:盲目从事。

  谨顺其身:指君子谨慎修养自己,做到不傲、不隐、不瞽,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匪交匪舒”二句:语本《诗经·小雅·采菽》。匪,非,不。交,通“侥”,侥幸急躁。舒,缓,慢。予,通“与”,赞成。

  伦:与“类”同义,指类别。

  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

  数:数说,与“诵”意义相*。

  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

  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全人,完美的人。

  文言现象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兴文言翻译xī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文言实词就文言翻译jiù接*;靠*;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望文言翻译wà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长文言翻译chá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广泛地学*。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

  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9.金石可镂(被动句)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而说学*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这种对于学*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指出了学*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以及学*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分析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二段):论证学*的重要作用。阐述学*的重要作用是:学*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三段):论述学*应持的态度。阐述学*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比喻。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遗言:犹古训。

  干(hán):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嗟尔君子”六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靖,安。共,通“供”。介,给予。景,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蒙鸠:即鹪鹩,俗称黄脰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一毛一毳为巢。)

  滫(xiu朽音):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苕(tiáo):芦苇的花穗。

  射(yè)干: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一种草。一说“木”为“草”字之误。

  “蓬生麻中”四句: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蓬,蓬草。麻,麻丛。涅,黑色染料。《集解》无“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渐(jiān):浸。滫(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服:穿戴。

  所渐者然也:被熏陶、影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这样。

  邪辟:品行不端的人。中正:正直之士。

  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强自取柱: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大戴礼记·劝学》作“折”。

  柔自取束: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

  构:结,造成。

  畴:通“俦”,类。

  质:箭靶。的(dì):箭靶的中心。

  斤:斧子。

  醯(xī):本意指醋。

  蜹(ruì):飞虫名,属蚊类。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下文“惛惛”与此同义。

  昭昭:明白的样子。

  螣(té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

  鼫(shí)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改。鼫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穷:窘困。

  “尸鸠在桑”六句:引诗见《诗经·曹风·鸤鸠》。仪,通“义”。

  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瓠(hù)巴:楚国人,善于弹瑟。

  沈:同“沉”。《集解》作“流”,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

  六马:古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此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

  崖:岸边。

  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

  大分:大的原则、界限。

  蝡(rú):同“蠕”,微动。

  傲:浮躁。

  囋:形容言语繁碎。

  向:通“响”,回音。

  方:通“仿”,仿效。

  顺:通“训”,解释词义。

  原、本:均作动词,指追溯本源。

  经纬:直线与横线,这里指道路。另辟蹊径:小路,这里泛指道路。

  挈:提,拎。裘:皮衣。

  诎:通“屈”,弯曲。顿:抖动,整理。

  道:由,遵。礼宪:礼法。

  舂:把谷类的皮捣掉。黍:黍子,谷类。

  飡:即“餐”,吃。壶: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指饭。

  楛:原指器物粗糙恶劣,这里是恶劣的意思,即指不合礼义。

  争气:指意气用事。

  致:极致,最高的境界。

  隐:有意隐瞒。

  瞽:盲目从事。

  谨顺其身:指君子谨慎修养自己,做到不傲、不隐、不瞽,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匪交匪舒”二句:语本《诗经·小雅·采菽》。匪,非,不。交,通“侥”,侥幸急躁。舒,缓,慢。予,通“与”,赞成。

  伦:与“类”同义,指类别。

  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

  数:数说,与“诵”意义相*。

  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

  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全人,完美的人。

  文言现象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兴文言翻译xī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文言实词就文言翻译jiù接*;靠*;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望文言翻译wà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长文言翻译chá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广泛地学*。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

  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9.金石可镂(被动句)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而说学*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这种对于学*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指出了学*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以及学*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分析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二段):论证学*的重要作用。阐述学*的重要作用是:学*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三段):论述学*应持的态度。阐述学*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比喻。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5)

——大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

  大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翻译

  大车行走声槛槛,青色毛衣像嫩菼。难道是我不像你?相爱就怕你不敢。

  大车前行声啍啍,红色毛衣色如璊。难道是我不像你?怕你不跟我私奔。

  活着不能在一室,死后同埋一个坑。我说的话你不信,就让太阳来作证。

  注释

  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一说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

  槛槛:车轮的响声。

  毳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

  菼:初生的芦苇,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衣的青白色。

  尔:你。

  子:?指其所爱的男子。

  啍啍:重滞徐缓的样子,犹“槛槛”。

  璊: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奔:私奔。

  榖:生,活着。

  异室:两地分居。

  同穴:合葬同一个墓穴。

  予:我。

  有如皎日:有此白日。如,此。

  皎:白,光明,明亮。

  鉴赏

  此诗的意思简明直截。如果按照主人公是男子的说法,就是小伙子要求与姑娘私奔,并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古人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意蕴而言,已是圆满地解释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从情节而言,诗歌却不再描述其最后结局了。人们可以从诗意延续中推想:这一对恋人,一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了。

  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

  大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翻译

  大车奔驰声隆隆,青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来相逢。

  大车慢行声沉重,红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私奔不敢动。

  活着居室两不同,死后要埋一坟中。如果你还不信我,太阳作证在天空!

  注释

  ①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槛槛(音kǎn砍):车轮的响声。

  ②毳(音cuì脆)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菼(音tan3毯):芦苇的一种,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的颜色。

  ③啍啍(音tūn吞):重滞徐缓的样子。

  ④璊(音mén门):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⑤毂(音gǔ古):生,活着。

  ⑥皦(音jiǎo缴):同“皎”,白。

  赏析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不确,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细味全诗,很自然地发现,这是一首爱情诗。诗的意思简明直截: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他要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古人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意蕴而言,已是圆满地解释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从情节而言,诗歌却不再描述其最后结局了。人们可以从诗意延续中推想:这一对恋人,一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了。

  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主要仍然是那两颗充满忠贞爱情的年青的心。

  大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译文

  大车行走声槛槛,青色毛衣像嫩菼。难道是我不想你?相爱就怕你不敢。

  大车前行声啍啍,红色毛衣色如璊。难道是我不想你?怕你不跟我私奔。

  活着不能在一室,死后同埋一个坑。我说的话你不信,就让太阳来作证。

  注释

  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一说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

  槛(kǎn)槛:车轮的响声。

  毳(cuì)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菼(tǎn):初生的芦苇,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衣的青白色。

  尔:你。

  子:;指其所爱的男子。

  啍(tūn)啍:重滞徐缓的样子,犹“槛槛”。

  璊(mén):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奔:私奔。

  榖(gǔ):生,活着。异室:两地分居。

  同穴:合葬同一个墓穴。

  予:我。

  有如皦(jiǎo)日:有此白日。如,此。皦,同“皎”,白,光明,明亮。

  赏析

  此诗的意思简明直截。如果按照主人公是男子的说法,就是小伙子要求与姑娘私奔,并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古人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意蕴而言,已是圆满地解释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从情节而言,诗歌却不再描述其最后结局了。人们可以从诗意延续中推想:这一对恋人,一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了。

  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

  创作背景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后人提出质疑,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不过主人公是男还是女还有分歧。

  大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无将大车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出于颎。

  无将大车,维尘雍兮。无思百忧,祇自重兮。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不要去推那大车,推着它只会蒙上一身灰尘。不要去寻思种种烦恼,想着它只会惹来百病缠身。

  不要去推那大车,推着它会扬起灰尘天昏地暝。不要去寻思种种忧愁,想着它便会难以自拔心神不宁。

  不要去推那大车,推着它尘埃滚滚蔽日遮天。不要去寻思种种悲伤,想着它就会心事加重疾病缠绵。

  注释

  ⑴将:扶进,此指推车。大车:*地载运之车,此指牛车。

  ⑵疧(qí):病痛。

  ⑶冥冥:昏暗,此处形容尘土迷蒙的样子。

  ⑷颎(jiǒng):通“耿”,心绪不宁,心事重重。不出于颎,犹言不能摆脱烦躁不安的心境。

  ⑸雝(yōng):通“壅”,引申为遮蔽。

  ⑹重:通“肿”,一说借为“恫”,病痛,病累。

  赏析:

  作者:佚名

  揣摩此诗,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感时伤乱者唱出的自我排遣之歌。全诗三章,每章均以推车起兴。人帮着推车前进,只会让扬起的灰尘洒满一身,辨不清天地四方。诗人由此兴起了“无思百忧”的感叹:心里老是想着世上的种种烦恼,只会使自己百病缠身,不得安宁。言外之意就是,人生在世不必劳思焦虑、忧怀百事,聊且旷达逍遥可矣。

  诗的字面意义颇为明豁,问题在于歌者是一位什么身份的人,其所忧又是什么。对于诗歌的这一文本,读者自可作出各种不同的解读,因而历来就有“诗无达诂”之说。朱熹认为:“此亦行役劳苦而忧思者之作。”(《诗集传》)语颇笼统含混。今人高亨解此诗为:“劳动者推着大车,想起自己的忧患,唱出这个歌。”(《诗经今注》)陈子展称:“《无将大车》当是推挽大车者所作。此亦劳者歌其事之一例”,“愚谓不如以诗还诸歌谣,视为劳者直赋其事之为确也。”(《诗经直解))

  按照以上说法,此诗为劳者直歌其事之作,则全诗当纯用赋体,直陈其事。但通观此诗,每章的首二句为兴体,故姚际恒云:“此诗以‘将大车’而起尘兴‘思百忧’而自病,故戒其‘无’。观上下同用‘无’字及‘祇自’字可见。他篇若此甚多。此尤兴体之最明者。”(《诗经通论》)朱熹在《诗集传》中既揭出每章的首二句为“兴”体,又将诗意理解为行役者自歌其事,是自相矛盾的,故姚氏抓住此点攻朱说最能切中其失。姚氏云:“观三章‘无思百忧’三句,并无行役之意,是必以‘将大车’为行役,甚可笑。且若是,则为赋,何云兴乎?”姚氏概括此诗主题为:“此贤者伤乱世,忧思百出;既而欲暂已,虑其甚病,无聊之至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人感时伤乱,搔首茫茫,百忧并集,既又知其徒忧无益,祇以自病,故作此旷达聊以自遣之词,亦极无聊时也。”姚、方二氏之论最能抓住此诗主题的实质。歌者当是一位士大夫,面对时世的混乱、政局的动荡,他忧心忡忡,转侧不宁,也许他的忧思不为统治者所理解,他的谏言不仅不被采纳,反而给自己招来了麻烦,因而发出了追悔之词、自遣之叹,但是从中读者仍能感受到他的忧世伤时之心。有理由推测,诗人选用推车为比兴乃有深意存焉。古人以乘舆指天子、诸侯,其来尚矣,那末以推车喻为国效力、服事君王也是情理中事。今人程俊英则说:“这位诗人,可能是已经沦为劳动者的士。”(《诗经译注》)这是因诗人以“大车”起兴而作出的推断,也可备一说。

  另一种对此诗的理解则由求之过深而走向穿凿附会,这就是从毛传到郑笺、孔疏的那种解释。《诗序》将此诗的主题概括为:“周大夫悔将小人。幽王之时,小人众多,贤者与之从事,反见谮害,自悔与小人并。”“将”在此处意谓推举、奖掖。郑笺释曰:“鄙事者,贱者之所为也,君子为之,不堪其劳。以喻大夫而进举小人,适自作忧累,故悔之。”孔疏进一步分析:“无将大车”云云乃“以兴后之君子无得扶进此小人,适自忧累于己。小人居职,百事不干,己之所举,必助忧之,故又戒后人。”

  如上文所分析,此诗当为士大夫因忧国之心不被君王接纳而发出的牢骚怨叹,而传笺的作者却以偷梁换柱之法将矛头指向了所谓“小人”,似乎种种烦恼怨愤都是“小人”引起的。这样一来,也就可以体现出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了。孔疏曾云:“足明时政昏昧,朝多小人,亦所以刺王也。”可谓一语泄漏了天机。孔氏不得不承认此诗有刺君王之意,但他却竭力说明诗人主要是针对小人,“刺王”只是顺带及之,且意在言外。考《荀子·大略篇》有言:“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者,不可以不慎取友……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又《韩诗外传》卷七讨论“树人”问题,述简主(赵简子)之语:“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接着即引此诗“无将大车,惟尘冥冥”之语作证。又《易林·井之大有》亦称:“大舆多尘,小人伤贤。”可见此说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南宋戴溪即已提出异议。他在《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中称此诗“非‘悔将小人’也”,“下云‘无思百忧’,意未尝及小人。力微而挽重,徒以尘自障,而无益于行,犹忧思心劳而无益于事也。世既乱矣,不能挽而回之,如蚍蜉之撼大树也,徒自损伤而已尔。”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指出:“自《小序》误作比意,因大车用‘将’字,遂曰‘大夫悔将小人’,甚迂。”这些都是突破传笺陈说的真知灼见。

  此诗采用重章复叠的形式,在反覆咏唱中宣泄内心的情感,语言朴实真切,颇具民歌风味,因而虽列于《小雅》,却类似于《风》诗。全诗三章却又非单调的重复,而是通过用词的变化展现诗意的递进和情感的加深。如每章的起兴用“尘”、“冥”、“雝”三字逐步展现大车扬尘的情景,由掀起尘土到昏昧暗淡,最后达于遮天蔽日,诗人的烦忧也表现得愈加深沉浓烈。诗人以一种否定的口吻规劝世人,同时也是一种自我遣怀,在旷达的背后是追悔和怨嗟,这样写比正面的抒愤更深婉。读者当可细加体味。

  大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大车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车奔驰声隆隆,青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来相逢。

  大车慢行声沉重,红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私奔不敢动。

  活着居室两不同,死后要埋一坟中。如果你还不信我,太阳作证在天空!

  注释

  ①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 槛槛(音kǎn砍):车轮的响声。

  ②毳(音cuì脆)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 菼(音tan3毯):芦苇的一种,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的颜色。

  ③啍啍(音tūn吞):重滞徐缓的样子。

  ④璊(音mén门):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⑤毂(音gǔ古):生,活着。

  ⑥皦(音jiǎo缴):同“皎”,白。

  大车赏析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不确,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细味全诗,很自然地发现,这是一首爱情诗。诗的意思简明直截: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他要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古人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意蕴而言,已是圆满地解释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从情节而言,诗歌却不再描述其最后结局了。人们可以从诗意延续中推想:这一对恋人,一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了。

  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主要仍然是那两颗充满忠贞爱情的年青的心。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6)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5)份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一上一下一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一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一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繁华一靡一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 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清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湖心亭看雪》,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他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之一二。

  【赏析一】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文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用语朴素,*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着痕迹地引一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 “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点写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动,形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 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二句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只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笔墨简炼,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的“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本段虽是*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一漓尽致。

  末段“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料不仅碰到了两位“知己”,而且有“舟子”陪伴。那么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炼含蓄令人惊叹。!

  【赏析二】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 “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 “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一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 “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一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文中人物虽不多,但形象各异。煮酒的童子默默无声,显然已深谙自己主人的性*情与志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一些感染和熏陶。舟子则直人快语,过惯了凡夫俗子的现实生活,他整日的操心劳力可能就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所以他对这些“怪异”的行为是百思不得其解。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雪”,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你看,别人盛情相邀,他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并不久留,转身而去。个性*倒也鲜明,只可惜不易接*,令人费解――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抑或是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

  只要多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年少时的张岱其实是个十分喜爱热闹繁华的人,他原是一个大家子弟,一直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明亡以后,他才“避迹山居”。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谓“繁华一靡一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内中皆为忆旧之文,可谓对他过去繁华生活的片断记录,心绪是颇多感慨,但着眼处尽是人世的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情趣,抒写着率真性*灵。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他生活经历、思想情感都已非常丰富。他知识广博,著述浩繁,爱好享乐,又怎会是孤僻之人?

  那么,是他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吗?应该也不是。这是一篇小品文,小品盛行于晚明,标示着明朝万历以后文学趣味的变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大抵言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与抱负,是小品文所极力要摆脱的。是以,小品文所留心与描写的风景,是一个艺术与美感的世界。明代小品所代表的美感趣味,就是要摆脱古文以“政治”作为人生唯一追求指标的立场,而强调以“艺术”来一经营生活的可能。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态度,指出政治不是人唯一之寄托的美学要求。因此,“明月清风”式的生活就是明人崇尚的生活态度,而“人无癖不可交”、“只可与雅者言,难以为俗人道者哉”逐渐成为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美学信仰。因此,尽管我们在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时,无一例外地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然而细心体会就能发觉,柳宗元所追求的“境”虽与张岱并无二致――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鸟绝迹,但二者所传达的 “情”却是方圆殊趣。置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世界,“孤舟�w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形象显得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恰恰是由于诗人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而张岱在大雪三日更定之时出行看雪,大概与古文人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一个性*质的。如果说柳宗元是因失意于政治才“寄情”于山水,那么张岱则是因“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是故前者钓雪显得孤寂凄苦,而后者赏雪倍觉洒脱愉悦。从这种意义上说,假如时空可以移植,让张岱与柳宗元在湖心亭相遇,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张岱是不会以柳宗元为知交的,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志趣与追求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从文中所叙来看,应该说金陵客那种清雅不俗的情怀与志趣已经和张岱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契合,若说张岱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

  与金陵客偶遇对酌,作者的兴致看来并不很高,笔者私下揣度,原因应当有三。概括而言,即“雅”、“狂”、“痴”三字。

  一谓“雅”。“雅”者,免“俗”也。什么叫“俗”?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 张岱是个文人,更是一名雅士,曾自言“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然而“观场游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人先”的,甚至下棋赌|博,都不懂得计较胜负,然而 “啜茶尝水”,却“能辨渑、淄”。秉持这种性*情志趣的人,总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在人群中自然是落落寡合,对此,张岱倒也达观:“自且不解,安望人解?”这种清雅不俗之人,天地之间能有几个?故此,当他在“上下一白”的茫茫天地之间,与二位更早出行赏雪的雅客不期而遇之时,心中不禁暗自将他们引为知己,询问之下方知他们原来也是客居于此,同在异乡为异客,人生漂浮不定,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可叹知音难觅,一如镜花水月,今日虽能偶得,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人生聚少散多,得而复失更加令人惆怅。如此想来,纵然有美酒助兴,也难有热烈的情绪。

  二谓“狂”。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e天为白”,遂“大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惊吵众人,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中比比皆是。正是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在他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才出门看雪的。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人“狭路相逢”,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童子,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张岱的这种“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这种“清高”之气,还须得我们抛却今人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者的狂傲,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唐一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第的危险,这种把人生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致。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狂”情的自视吧。

  三谓“痴”。前面说到张岱“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而山水之中,他又尤“痴”西湖。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黎明破晓时分,尚要冒寒乘舟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意”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不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张岱对于西湖的钟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有专门记录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寻》。从那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略体会张岱对于西湖的复杂情怀。譬如他在《西湖梦寻》的总记中曾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且一概用女人来比喻,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一弄亲*。西湖呢,“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r亵之矣。人人得而�r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果然美丽,然则是风尘女子的美丽,纵使国色*天香,也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以亲之*之,也就谁都可以轻之弃之,繁华的时候门庭若市,冷清的'时候阒无一人。

  在此书的《自序》中,他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倾慕有加,怜爱有余,难得却又难舍,魂牵梦萦,几欲生死相许。

  由于这种深情而又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欣赏,张岱以为,“雪�t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锩桑�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西湖于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而这种种的美,都是由于他的深情领略。所以他一直以为唯有自己才是西湖真正的知己,是他心中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一人,“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西湖》),唯有他最能深刻领会她的性*情、她的韵味、她的美丽、她的哀怨、她的快乐、她的寂寥……所以,他才会总要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伴着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西湖七月半》);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清晨,与她独处,和她对话,再无外人能够介入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

  我想,在这种心境之下,意外地遇见金陵客,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可能理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寡言少语、他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他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在文中,我们看到了旷达与痴情共同酿成的纯美的意境。虽有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们若错将《湖心亭看雪》当作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等闲视之,恐怕我们倒是唐突了名士和名士的佳作了。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落梅风・咏雪原文

  作者: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落梅风・咏雪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注释

  ⑴白占:强取豪夺。

  ⑵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全元散曲》校记:“疑‘无民’为‘吴民’之讹。如作‘吾民’亦通。”

  ⑶难道是:哪里是。祥瑞:瑞雪兆丰年。

  落梅风・咏雪赏析

  此曲借咏雪讽刺豪强恶霸,为百姓鸣冤,寓意深刻。据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六载:“张士诚据苏时,其弟士德攘夺民田以广园囿,侈肆宴乐。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明善倚笔题云……”。写作亦有特色,如任讷所云:“此词锋利无匹,足令奸邪寒胆,自是快事。尤好在咏雪甚工,无一语蹈空也。”(《曲谐》)。作者为失地农民喊出了**的声音。此曲对雪大声斥责,指出其冻**的罪恶行径,沉痛严峻,显示了元人北曲犷悍朴质的风格。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清*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稻∶坊ㄎ藓靡猓�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赢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上片忆旧。

  第一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赢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赢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第二层“�稻∶坊ㄎ藓靡猓�赢得满衣清泪。”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挡行荆�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赢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赢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赢活。赢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赢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稻 倍�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得罚�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赢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

  第一层“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赢华。”“赢华”意为赢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

  第二层“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赢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赢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赢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F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注释

  ?�担�ruó):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赢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故应:还应。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大多研究者认为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传本《梅苑》收录署名李清照五首咏梅词。其中《满庭芳》《玉楼春》《渔家傲》三首系早期所作,被收入《梅苑》无可怀疑。这首《清*乐》便是写于李清照晚年的,是词人对自己一赢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年参加宏辞科考试,陛下出的题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诗。

  阳光照耀在云间,犹如五色灵芝仙草。俯仰生姿的鸳鸯宫瓦,参差反射着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进入了诗篇。

  故都遭遇敌军的烧杀劫掠,城郭已化为焦土,而存活下来的残花依然在万年久远的枝头萌发。在那年江令郎独自归来的时候。

  注释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韵,下片三句两*韵。

  宏辞:金章宗明昌初年,为选拔超常人才,特设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学宏词科;御题:即皇帝的命题。

  五色芝:即祥瑞的灵芝,古称仙草。五色,指彩云,写祥瑞的气象。

  “鸳鸯”句:指宫殿上的琉璃瓦,仰为沟,俯为脊,脊上雨水往沟里流下。因俯仰之边相扣,故喻鸳鸯。差参,高低错落叠放。

  三月火: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后世遂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这里指蒙古军攻汴京,放火焚毁宫室。当年,金灭北宋时,亦然。汴京屡建屡遭浩劫。

  万年枝: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江令:指南朝陈国之江总,字总持。好学,能文。尤善五七言诗。陈后主即位,授尚书令。大权在握,伤于浮艳,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陈亡人隋。后来诗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叹沦为遗民的伤痛。

  赏析

  词的上片,作者回忆二十年前,汴京的灿烂与辉煌,以及御题赋诗的憧憬。下片则写遭劫后的破败荒凉,以及亡国之臣的失落。全词运用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余地。该词采用今昔盛衰对举之法,写世事之变迁,道无尽之哀感。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灵芝,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来以为兆瑞之草。如《神农芝论》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汉朝有灵芝生于宫,每每君臣欢庆,大赦天下(见《双书》《东观汉记》等)。此词谓皇宫所生五色神芝,借以象征太*盛世。虚处着笔,正、反映射全篇。下面一句是说,丽日照耀下的宫殿,红墙绿瓦,流光溢彩。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如《长恨歌》云“鸳鸯瓦冷霜华重”,即指此。亦称鸳瓦,李庾《东都赋》所云“鸳瓦鳞翠,虹梁叠壮”即是。以上只两句,即将国运昌泰的气象勾勒了出来。“西山晴雪人新诗”,是景致,是文事,也不无怀念旧君之意。作者于词下自注云:“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以上怀旧,只用侧笔出之,与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云云之正写不同。于此又可见词与诗在表现方式上有直婉的不同质素。

  词的下片文情陡转,与世事突变合拍。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三月火”,是对蒙古军队的愤怒控诉。“万年枝”,盖谓社稷倾覆,故都化为一片焦土,而花儿犹自开落,成为人世变故的见证。两相对照,愈见物是人非。末句“他年江令独来时”,强调“他年”、“独来”,显然突出了词人旧地重游,一来表明词中所写均为自己此行所见所感,二来表明自己和江令一样已是沦为异族臣民。一个亡国遗民来到残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难以为怀。其深沉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自在不言中。全文上结晴雪入诗,下结江令独来,一文事,一文士,有照应勾连之妙趣,通体停匀,双结工稳婉转。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公元1245年(蒙古乃马真后四年)。这一年,词人因三女迁葬事重回汴梁。金亡已十多年了,亡国之臣重游故都,观看眼前景象,联想起往年科举考试的题目,自然感慨万千,由此他写下这首词抒发痛悼故国的深情。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5

  三部乐・商调梅雪原文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n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鉴赏

  这首词写梅写雪写心情。上阕主要写雪景写梅态。“浮玉”句写出了雪景之凄清之美妙,“夜窗垂练”真是一幅极好的景致。“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写出红梅初放时的情态和神韵。“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则由景物描写转入情事叙述。下阕写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即非简单的男女之爱又非明确的思乡之情,其中蕴含着一种敏锐的忧虑。上阕集中笔墨,采用衬托、比拟等手法,写梅写雪。其中亦有人,是欲折梅寄梅的远行人;下阕则放开景物,专心抒情,写闺阁中念远人。写清瘦、写思绪、写情意、写愁苦,然而却写得很含蓄。上片写寄梅是欲折而未折;下片写寄书是欲写而未写。这首词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寄寓于景物,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