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

日期:

前赤壁赋赏析1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之后下一段,作者又描述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应对这良辰美景。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我的衷肠,那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情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样“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好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我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此刻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此刻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方把自我和曹操进行了比较: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资料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以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那里表现了梦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终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所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我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前赤壁赋赏析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赏析3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前赤壁赋赏析4

  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那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梦想和一切完美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资料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之后,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我,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我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期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经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我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我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可是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一样意把问题绝对化,所以,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坚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能够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前赤壁赋赏析5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构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一样,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并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异常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扩展1)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6篇)

前赤壁赋赏析1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之后下一段,作者又描述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应对这良辰美景。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我的衷肠,那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情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样“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好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我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此刻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此刻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方把自我和曹操进行了比较: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资料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以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那里表现了梦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终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所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我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前赤壁赋赏析2

  《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梦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我可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我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梦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我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赏析3

  【原文】

  前赤壁赋[1]

  作者:苏轼

  壬戌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4],羽化而登仙[15]。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6]。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8]。渺渺兮予怀[19],望美人兮天一方[2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23],不绝如缕[24]。舞幽壑之潜蛟[25],泣孤舟之嫠妇[26]。

  苏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0]。’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31],东望武昌[32],山川相缪[33],郁乎苍苍[3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6],舳舻千里[37],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8],横槊赋诗[3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0],驾一叶之扁舟[41],举匏樽以相属[42]。寄蜉蝣于天地[43],渺沧海之一粟[44]。哀吾生之须臾[45],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6]。知不可乎骤得[47],托遗响于悲风[4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50],而卒莫消长也[5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3],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4]”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5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57]。相与枕藉乎舟中[58],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3]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既,过了。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zhǔ 嘱):敬酒,劝酒。

  [7]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详见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一说指《诗经·周南·关雎》篇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与后文中的“思美人”相应。

  [9]少焉:一会儿。

  [10]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即谓船小得像一片苇叶一样。《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13]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通“凭”。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出离尘世,超然独立。

  [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7]桂棹(zhào 赵)兰桨:用兰、桂香木制成的船桨,前推的叫桨,后推的叫棹。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9]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比喻内心思慕的贤人或理想。

  [21]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22]怨:哀怨。慕:眷恋。

  [23]馀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丝缕,形容声音细丝。

  [25]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6]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然:忧愁变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9]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liáo),环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战船前后相接。

  [38]酾(shī )酒:斟酒。

  [39]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40]侣:以……为伴侣,这里为使动用法。友:以为……朋友。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瓠(hù 户)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43]寄:寓托。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4]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5]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6]挟:带,伴。长终:至于永远。

  [47]骤:突然。

  [48]遗响:馀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9]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盈,指月圆,虚,指月缺。

  [51]卒:最终。消长:增减。

  [52]曾: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葬):无穷无尽的宝藏。

  [54]适:享用。

  [55]更酌:再次饮酒。

  [56]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7]狼籍:凌乱。 籍通“藉”。

  [58]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浪静的江面,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 "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前赤壁赋赏析4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

  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异常与众不一样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可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之后,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

  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文章之后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最终,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到达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前赤壁赋赏析5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构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一样,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并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异常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前赤壁赋赏析6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仄写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坚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所以,《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能够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经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

  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可是,既然是赋,则应当用骈句或*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终,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并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扩展2)

——前赤壁赋赏析(精选5篇)

  前赤壁赋赏析 1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前赤壁赋赏析 2

  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那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梦想和一切完美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资料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之后,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我,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我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期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经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我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我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可是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一样意把问题绝对化,所以,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坚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能够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前赤壁赋赏析 3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

  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异常与众不一样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可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之后,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

  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文章之后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最终,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到达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前赤壁赋赏析 4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述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最终"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全文借景取理,依理述志。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融的程度。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能够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能够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前赤壁赋赏析 5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全文共分五段。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述、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头之后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境。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述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那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果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那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并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那里虽然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可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开头一段,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全足以供人赏心悦目,作者也确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进入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读者又经过作者这样精彩的描述,有如亲临其地,与作者同享那“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的良辰美景。通篇《前赤壁赋》真正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也主要是这开头一段,它正面写了一个“乐”字。

  之后第2段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就是继续描述“泛舟”时的欢快心境。“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点出“乐”字。“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之”了。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我即兴所作的歌词。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突出“泛舟”时的欢快心境,还主要是为反迭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梦想的追求。歌词显然是从《月出》一诗生发而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吗“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余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一样,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这在作者的也写游赏赤壁的《念奴娇》词中,赞美年轻有为的“三国周郎”感叹自我“早生华发”,就表现得更为明确。可是,“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应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解、体会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我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于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这箫声,当然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并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这篇赋的第三段文字来,这就是启下。承上写“乐”,启下写“悲”。第3段经过“客曰”,从反面揭示一个“悲”字。

  客之所以“悲”,在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并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此刻湖北武昌西、嘉鱼东北的赤矶山,一说在蒲圻西北的赤壁山,总之,不在黄冈的赤壁。苏轼可是是因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来出之客口,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于历史无知。他在《念奴娇》词里就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所谓“人道是”,即在证明原属传闻,实无依据。在那里,借着景物、地区的关合,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现实人生。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情状,地区还是曹操以往赋诗之后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底下就有一个问题: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此刻哪儿去了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他志得意满,趾高气扬,

  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朗吟自我的诗篇。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所以客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可是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这样就连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期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可是,“知不可乎骤得”,那本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而忧伤愁苦,并把这忧伤愁苦经过冷清秋风里的箫声传达出来,“托遗响于悲风”,点出了“悲”字。

  第3段所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靠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我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是说“人生如梦”吗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4段。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期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证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那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所以能够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所以能够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坚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所以,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

  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扩展3)

——《赤壁赋》教案 (菁华5篇)

《赤壁赋》教案1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情感线索(乐悲乐),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过程:

  1.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2.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吟诵吟唱《月出》诗。不多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在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3.课文讲解:(1)学*第1节

  壬戌[干支记年]之秋,七月既望[望,每月十五;既望;朔;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后置] [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七月既望”、方式是“泛舟”(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和人物“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风、水。

  扣“泛舟”二字,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

  举酒属客[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月

  扣“七月既望”

  少焉[形容词词尾,然,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后置] [一轮明月应作者的召唤,冉冉升起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白茫茫的水气][对偶] [经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纵一苇之所如[一苇,喻小舟。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凌,越过;茫然,浩荡渺远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冯虚,凌空,凭空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如

  A 纵一苇之所如[往]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好象]

  C 自以为不如[比得上]

  D 如期完成[按照]

  (2)属

  A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D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夜游之乐”悟读:景

  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诵读指导: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其中的节奏。注意:叙述的句子——*缓;描写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抒情的句子——注意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读出这种情感来。

  例如:下列句子诵读时哪些地方需要延长?请同学找出来。

  明确:“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是意境的基础,与下文一致的语气应该是*静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读,体会延长的作用,感受欣赏美景后的兴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诵读时,应体会延长所表现出的壮阔激荡的情感。)

  从诵读中导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此二者,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畅游赤壁,一定是很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倒,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此与孙望先生所评《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之“绕”字一样,充分表现了江流对芳甸的眷恋之情。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仅如此,还戴着一条巨大的面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银装素裹,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一样,*添了一层朦胧之美,也衬托出月光主人的娇美异常,更使苏子与客急不可耐。于是“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期待的人儿终于来了,还等什么?拥抱她吧,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她一起飞翔,“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浩浩乎”言心情迫切,动作之强,速度之快,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一个“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心情——小船呀,小船,你就像我那久被压抑的心,在这大江里终于得到了**,你随意前行,爱怎么漂就怎么漂吧!同样,那个“凌”字用得也是非常巧妙的,它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主观心情: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和烦闷都让它见鬼去吧,我的小舟凌空飞翔,我的心情是激越壮美的。在导读中,仔细理解作者此时的主观感情色彩,诵读时可用重读或延长读音等方法加以突出。

  写作借鉴:此段文字写得极美,同学们在作文中是如何写月的,大家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水账”,作文一定要是经过心灵发酵的佳酿,献给我们的眼并打动我们的心的。写文章不能像照镜子一样,直来直去,只是一味地反射,而要像凸透镜成像一样,要折射、聚集。如果把自己不经意完成的次品献给老师,那就是污了老师的眼,脏了老师的心,折了老师的命。同学们要学*此段文字寥寥数笔就勾勒、营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生境界,同学们能概括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吗?

  赤壁月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段状赤壁月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七情,此段可以其中哪一字概括?那么我们应该将景与情合起来归纳第一段中心意思:写赤壁月景,抒乐情。请同学们齐读一段,读出作者的“乐”。

  译:这时候,喝着酒,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心中的美人啊,(那美人)却在遥远的天那一边。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尾声凄切婉转,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潜藏的蛟龙起舞, 能使孤舟上的孀妇啜泣.

  (2)学*第2节

  于是饮酒乐甚[在这个时候扣舷而歌之[而,表修饰;之,凑音节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泝,同溯.逆水而上。][倒装句]客有吹洞萧者,倚[依,循。]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所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并非兴由己出,而是完全领略了此时作者的心情,真是知音难觅啊同学翻译。];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比喻

  1.[化用:桂棹兮兰(枻音 yì ,船舷,《湘君》句);目眇眇兮愁予(眇眇音 miαomiαo ,远观的样子,《湘夫人》句);望美人兮未来(《少司命》句)这一段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苏子所歌仿《楚辞·湘夫人》,屈原的遭遇同学们很熟悉,屈原喜用香草、美人来传情达意,香草以喻其洁身自好,美人以喻其渴望君用。“桂棹、兰桨”实有香草,“望美人兮天一方”,哪里是在想念美人,眼睛分明紧紧地盯着遥远的朝庭。远处的月亮就如同心中的美人一般,可望可不可及,充满了一种无奈的期盼。]

  2. [ 此处苏东坡化抽象为形象,将飘忽不定的音乐博喻推出,这既是“赋”“铺采摛文”的手法,同时也丰富了音乐的审美空间,有了交响乐一般的强度与厚度,很有情感张力。正因为如此,才会“余间袅袅,不绝如缕”,强度厚度带来了审美的冲击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讲这强度、厚度与长度的音乐所带来的深度效果。《论语》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描写形同此理。]

  两个形象比喻音乐效果要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孤独.此两句可以互相参照比证,可见苏子被贬到黄州,于心不甘啊。——我们甚至还可以认为这是苏子自况,此时的他,不就像潜蛟和嫠妇吗?——但他在文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在作文时要学*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暗示手法,不可将胸中所思和盘托出,要有选择,要有控制。有时文学的方法非常类似于猜谜语,如果将谜底先公之于众,再出示谜面,哪怕谜面再精彩,也激不起听众猜测想象的兴趣了。同学们要学*这种“代言”之法、“陌生化”方法。

  译: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曲调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一叶小船,举杯互相劝酒。我们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偕同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通过洞箫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 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学*第3节

  过渡:第二段可用“哀”一字概括。“何为其然也”,从第三段客所答即围绕一个“哀”字。

  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正襟危[正,端;危言,正直的言论]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为何,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n.作状]望夏口,东[n.作状]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连结,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主谓间取独]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n.作v.]也,舳舻[战船]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n,作v.] [介宾后置侣鱼虾而友糜鹿[意动,以…为侣,以…为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 [通“樽”,劝酒]以相属[通“嘱”,劝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目的连词,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托遗响于悲风。”

  “乐极悲来”悟读:客人为何会“哀”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如果这是一道高考题,同学们必须将上述答案“找准找全”才能拿满分,切不可“小富即安”、浅尝辄止。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 “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

  归纳成三层:

  历史人物与自身对比。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现实与愿望的对比。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拓宽思路观点参考:

  因为厌恶尘世,一心想脱俗,但终究无法脱俗,也不甘脱俗,所以哀。

  因为赤臂月景太美,但无法长时间地留住它,所以哀。

  因为长江长、明月圆,想到人生短、仕途缺,所以哀。

  因为羡慕曹操,虽败但仍不失为雄,想起自己被贬而为“熊”,所以哀。

  一词多义: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诵读提示

  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参考阅读: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定风波》《卜算子》见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1-3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学*第4、5节

  过渡: 由“乐”到“哀”,此是文中一大转折,可谓一步一重天,这又是值得同学们学*的地方,这不是*行结构,而是垂直递进的结构。如果文章到此为止,那么就会留给我们一个悲观者形象,我们也就成了他的“受气筒”“回收站”,心中装的都是他的酸水苦水泪水,我们并无所获。——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还向前走了一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被痛苦打倒了,而最终失去了生活的尊严。苏轼要通过此文“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让我们学有所获、读有心得,这又是值得我们学*的为人和为文的双重境界。苏轼下一步表达了什么情(以一字概括)?齐读第四五两段思考 。

  译:我对客人说:“您也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包含的道理吗?不断地流逝的,就像这江水 ,但实际未曾消逝。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如果从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存留;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也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是我和您可共同享用的东西。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这而[但]未尝往[流逝]也;盈虚者[月亮时圆时缺]如彼,而卒[终于,最终]莫[没有]消长[削减增长]也。盖[假设语气]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zeng,竟]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造物者[大自然]之无尽藏[zang,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苟

  A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欲苟顺私情 (假如)

  (5)虽

  A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诵读要点是经过苏轼的劝导,大家转悲为喜,要读出转折和欢快来。

  “因悲生悟” 悟读

  “乐-哀-喜”,一波三折,富有韵律感,西方文论中有一句名言:所有的艺术归根到底都是音乐艺术。由此窥见一斑。客为何由“哀”而“喜”了呢?

  作者是怎么说服客的呢?

  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苏子从总体上来说是分成两层意思来说的,然后再逐一详释之。一是换位思考,痛也可视作乐的催化剂;二是亲*自然,这是本单元的学*主题,一切来自社会的痛都会在开放的大自然怀抱中稀释殆尽。

  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角度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与我皆无尽也”。为客人”开出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相对主义思想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此段文字集中体现了苏轼儒释道并存的思想。此文表面写“哀”,其实苏子亦受感染而哀。他说服客的同时,一定首先说服了自己。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逆境,仍可安天乐命,不羡慕别人,往事自然不堪回首,但要“相信未来,珍惜生命”,此时之“痛”不正是今后人生的一笔财富吗?此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食。”目前之痛固然是自己亲历之痛,但这并不是黄州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自己还拥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物,如眼前之美景!此乃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此段整体上有一种佛家式的参禅,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最后一段的顿悟与尽兴忘情。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诗化人生,哪怕只有一天,也能**我们的心灵,释放我们的烦恼,帮助我们走过风雨、迎来彩虹!

  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缓。学*第5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诵读要点是经过苏轼的劝导,大家转悲为喜,要读出转折和欢快来。

  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答案:赋通常采用“主客问题的形式来写。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提示: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高呼:“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并提议:“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拓展: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讨论1:作者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种观点在今天是否还适用?

  讨论2: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

  1. 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

  2. 处处照应了客的话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

  欣喜、怡然

  客悲慨:悲哀、消极

  我豁达:乐观、超脱

  赤壁夜景

  主客问答

  主客同饮

  喜悦、释然

  乐

  悲

  乐

  7、鉴赏重点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评:《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不再着力描绘江上明月。“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文字干净洗练,纯用白描,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写冬日的山川峻岩之峭拔恐怖,更有孤鹤渲染险怪之气氛。这里不再有牢骚满腹,不再有申诉求告,不再有人世的兴衰成败,总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却直叫人惊恐、悲哀,叫人在黯然神伤中触摸他的幽愤寂苦之情。这时的苏子似乎已超越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挣扎,好似一翩然若仙的世外高人卓然独行于黄州的山水间。

  同样的赤壁山水,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蕴涵着不同的情怀。苏子之文不论是内心不满时的有感而发,还是即兴之作,都是他率真内心的自然流露。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①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①:“谗”应为“山”旁。】

  译:壬戌年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泉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居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看不见它了。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是岁十月之望

  (2)履 岩

  (3)披蒙茸

  (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良夜何

  (2)顾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时之须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 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缺月, 刺微明也。 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

  ③芒鞋:草鞋。 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⑤潇洒:指风雨。*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轼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赤壁赋》教案2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情感线索(乐悲乐),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过程:

  1.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2.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吟诵吟唱《月出》诗。不多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在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3.课文讲解:(1)学*第1节

  壬戌[干支记年]之秋,七月既望[望,每月十五;既望;朔;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后置] [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七月既望”、方式是“泛舟”(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和人物“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风、水。

  扣“泛舟”二字,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

  举酒属客[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月

  扣“七月既望”

  少焉[形容词词尾,然,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后置] [一轮明月应作者的召唤,冉冉升起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白茫茫的水气][对偶] [经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纵一苇之所如[一苇,喻小舟。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凌,越过;茫然,浩荡渺远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冯虚,凌空,凭空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如

  A 纵一苇之所如[往]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好象]

  C 自以为不如[比得上]

  D 如期完成[按照]

  (2)属

  A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D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夜游之乐”悟读:景

  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诵读指导: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其中的节奏。注意:叙述的句子——*缓;描写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抒情的句子——注意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读出这种情感来。

  例如:下列句子诵读时哪些地方需要延长?请同学找出来。

  明确:“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是意境的基础,与下文一致的语气应该是*静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读,体会延长的作用,感受欣赏美景后的兴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诵读时,应体会延长所表现出的壮阔激荡的情感。)

  从诵读中导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此二者,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畅游赤壁,一定是很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倒,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此与孙望先生所评《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之“绕”字一样,充分表现了江流对芳甸的眷恋之情。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仅如此,还戴着一条巨大的面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银装素裹,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一样,*添了一层朦胧之美,也衬托出月光主人的娇美异常,更使苏子与客急不可耐。于是“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期待的人儿终于来了,还等什么?拥抱她吧,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她一起飞翔,“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浩浩乎”言心情迫切,动作之强,速度之快,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一个“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心情——小船呀,小船,你就像我那久被压抑的心,在这大江里终于得到了**,你随意前行,爱怎么漂就怎么漂吧!同样,那个“凌”字用得也是非常巧妙的,它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主观心情: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和烦闷都让它见鬼去吧,我的小舟凌空飞翔,我的心情是激越壮美的。在导读中,仔细理解作者此时的主观感情色彩,诵读时可用重读或延长读音等方法加以突出。

  写作借鉴:此段文字写得极美,同学们在作文中是如何写月的,大家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水账”,作文一定要是经过心灵发酵的佳酿,献给我们的眼并打动我们的心的。写文章不能像照镜子一样,直来直去,只是一味地反射,而要像凸透镜成像一样,要折射、聚集。如果把自己不经意完成的次品献给老师,那就是污了老师的眼,脏了老师的心,折了老师的命。同学们要学*此段文字寥寥数笔就勾勒、营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生境界,同学们能概括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吗?

  赤壁月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段状赤壁月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七情,此段可以其中哪一字概括?那么我们应该将景与情合起来归纳第一段中心意思:写赤壁月景,抒乐情。请同学们齐读一段,读出作者的“乐”。

  译:这时候,喝着酒,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心中的美人啊,(那美人)却在遥远的天那一边。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尾声凄切婉转,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潜藏的蛟龙起舞, 能使孤舟上的孀妇啜泣.

  (2)学*第2节

  于是饮酒乐甚[在这个时候扣舷而歌之[而,表修饰;之,凑音节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泝,同溯.逆水而上。][倒装句]客有吹洞萧者,倚[依,循。]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所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并非兴由己出,而是完全领略了此时作者的心情,真是知音难觅啊同学翻译。];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比喻

  1.[化用:桂棹兮兰(枻音 yì ,船舷,《湘君》句);目眇眇兮愁予(眇眇音 miαomiαo ,远观的样子,《湘夫人》句);望美人兮未来(《少司命》句)这一段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苏子所歌仿《楚辞·湘夫人》,屈原的遭遇同学们很熟悉,屈原喜用香草、美人来传情达意,香草以喻其洁身自好,美人以喻其渴望君用。“桂棹、兰桨”实有香草,“望美人兮天一方”,哪里是在想念美人,眼睛分明紧紧地盯着遥远的朝庭。远处的月亮就如同心中的美人一般,可望可不可及,充满了一种无奈的期盼。]

  2. [ 此处苏东坡化抽象为形象,将飘忽不定的音乐博喻推出,这既是“赋”“铺采摛文”的手法,同时也丰富了音乐的审美空间,有了交响乐一般的强度与厚度,很有情感张力。正因为如此,才会“余间袅袅,不绝如缕”,强度厚度带来了审美的冲击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讲这强度、厚度与长度的音乐所带来的深度效果。《论语》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描写形同此理。]

  两个形象比喻音乐效果要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孤独.此两句可以互相参照比证,可见苏子被贬到黄州,于心不甘啊。——我们甚至还可以认为这是苏子自况,此时的他,不就像潜蛟和嫠妇吗?——但他在文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在作文时要学*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暗示手法,不可将胸中所思和盘托出,要有选择,要有控制。有时文学的方法非常类似于猜谜语,如果将谜底先公之于众,再出示谜面,哪怕谜面再精彩,也激不起听众猜测想象的兴趣了。同学们要学*这种“代言”之法、“陌生化”方法。

  译: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曲调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一叶小船,举杯互相劝酒。我们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偕同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通过洞箫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 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学*第3节

  过渡:第二段可用“哀”一字概括。“何为其然也”,从第三段客所答即围绕一个“哀”字。

  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正襟危[正,端;危言,正直的言论]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为何,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n.作状]望夏口,东[n.作状]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连结,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主谓间取独]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n.作v.]也,舳舻[战船]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n,作v.] [介宾后置侣鱼虾而友糜鹿[意动,以…为侣,以…为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 [通“樽”,劝酒]以相属[通“嘱”,劝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目的连词,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托遗响于悲风。”

  “乐极悲来”悟读:客人为何会“哀”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如果这是一道高考题,同学们必须将上述答案“找准找全”才能拿满分,切不可“小富即安”、浅尝辄止。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 “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

  归纳成三层:

  历史人物与自身对比。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现实与愿望的对比。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拓宽思路观点参考:

  因为厌恶尘世,一心想脱俗,但终究无法脱俗,也不甘脱俗,所以哀。

  因为赤臂月景太美,但无法长时间地留住它,所以哀。

  因为长江长、明月圆,想到人生短、仕途缺,所以哀。

  因为羡慕曹操,虽败但仍不失为雄,想起自己被贬而为“熊”,所以哀。

  一词多义: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诵读提示

  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参考阅读: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定风波》《卜算子》见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1-3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学*第4、5节

  过渡: 由“乐”到“哀”,此是文中一大转折,可谓一步一重天,这又是值得同学们学*的地方,这不是*行结构,而是垂直递进的结构。如果文章到此为止,那么就会留给我们一个悲观者形象,我们也就成了他的“受气筒”“回收站”,心中装的都是他的酸水苦水泪水,我们并无所获。——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还向前走了一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被痛苦打倒了,而最终失去了生活的尊严。苏轼要通过此文“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让我们学有所获、读有心得,这又是值得我们学*的为人和为文的双重境界。苏轼下一步表达了什么情(以一字概括)?齐读第四五两段思考 。

  译:我对客人说:“您也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包含的道理吗?不断地流逝的,就像这江水 ,但实际未曾消逝。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如果从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存留;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也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是我和您可共同享用的东西。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这而[但]未尝往[流逝]也;盈虚者[月亮时圆时缺]如彼,而卒[终于,最终]莫[没有]消长[削减增长]也。盖[假设语气]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zeng,竟]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造物者[大自然]之无尽藏[zang,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苟

  A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欲苟顺私情 (假如)

  (5)虽

  A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诵读要点是经过苏轼的劝导,大家转悲为喜,要读出转折和欢快来。

  “因悲生悟” 悟读

  “乐-哀-喜”,一波三折,富有韵律感,西方文论中有一句名言:所有的艺术归根到底都是音乐艺术。由此窥见一斑。客为何由“哀”而“喜”了呢?

  作者是怎么说服客的呢?

  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苏子从总体上来说是分成两层意思来说的,然后再逐一详释之。一是换位思考,痛也可视作乐的催化剂;二是亲*自然,这是本单元的学*主题,一切来自社会的痛都会在开放的大自然怀抱中稀释殆尽。

  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角度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与我皆无尽也”。为客人”开出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相对主义思想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此段文字集中体现了苏轼儒释道并存的思想。此文表面写“哀”,其实苏子亦受感染而哀。他说服客的同时,一定首先说服了自己。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逆境,仍可安天乐命,不羡慕别人,往事自然不堪回首,但要“相信未来,珍惜生命”,此时之“痛”不正是今后人生的一笔财富吗?此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食。”目前之痛固然是自己亲历之痛,但这并不是黄州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自己还拥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物,如眼前之美景!此乃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此段整体上有一种佛家式的参禅,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最后一段的顿悟与尽兴忘情。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诗化人生,哪怕只有一天,也能**我们的心灵,释放我们的烦恼,帮助我们走过风雨、迎来彩虹!

  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缓。学*第5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诵读要点是经过苏轼的劝导,大家转悲为喜,要读出转折和欢快来。

  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答案:赋通常采用“主客问题的形式来写。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提示: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高呼:“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并提议:“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拓展: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讨论1:作者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种观点在今天是否还适用?

  讨论2: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

  1. 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

  2. 处处照应了客的话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

  欣喜、怡然

  客悲慨:悲哀、消极

  我豁达:乐观、超脱

  赤壁夜景

  主客问答

  主客同饮

  喜悦、释然

  乐

  悲

  乐

  7、鉴赏重点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评:《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不再着力描绘江上明月。“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文字干净洗练,纯用白描,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写冬日的山川峻岩之峭拔恐怖,更有孤鹤渲染险怪之气氛。这里不再有牢骚满腹,不再有申诉求告,不再有人世的兴衰成败,总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却直叫人惊恐、悲哀,叫人在黯然神伤中触摸他的幽愤寂苦之情。这时的苏子似乎已超越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挣扎,好似一翩然若仙的世外高人卓然独行于黄州的山水间。

  同样的赤壁山水,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蕴涵着不同的情怀。苏子之文不论是内心不满时的有感而发,还是即兴之作,都是他率真内心的自然流露。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①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①:“谗”应为“山”旁。】

  译:壬戌年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泉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居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看不见它了。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是岁十月之望

  (2)履 岩

  (3)披蒙茸

  (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良夜何

  (2)顾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时之须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 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缺月, 刺微明也。 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

  ③芒鞋:草鞋。 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⑤潇洒:指风雨。*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轼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赤壁赋》教案3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情感线索(乐悲乐),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过程:

  1.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2.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吟诵吟唱《月出》诗。不多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在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3.课文讲解:(1)学*第1节

  壬戌[干支记年]之秋,七月既望[望,每月十五;既望;朔;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后置] [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七月既望”、方式是“泛舟”(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和人物“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风、水。

  扣“泛舟”二字,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

  举酒属客[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月

  扣“七月既望”

  少焉[形容词词尾,然,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后置] [一轮明月应作者的召唤,冉冉升起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白茫茫的水气][对偶] [经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

  纵一苇之所如[一苇,喻小舟。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凌,越过;茫然,浩荡渺远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冯虚,凌空,凭空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如

  A 纵一苇之所如[往]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好象]

  C 自以为不如[比得上]

  D 如期完成[按照]

  (2)属

  A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D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夜游之乐”悟读:景

  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诵读指导: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其中的节奏。注意:叙述的句子——*缓;描写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抒情的句子——注意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读出这种情感来。

  例如:下列句子诵读时哪些地方需要延长?请同学找出来。

  明确:“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是意境的基础,与下文一致的语气应该是*静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读,体会延长的作用,感受欣赏美景后的兴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诵读时,应体会延长所表现出的壮阔激荡的情感。)

  从诵读中导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此二者,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畅游赤壁,一定是很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倒,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此与孙望先生所评《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之“绕”字一样,充分表现了江流对芳甸的眷恋之情。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仅如此,还戴着一条巨大的面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银装素裹,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一样,*添了一层朦胧之美,也衬托出月光主人的娇美异常,更使苏子与客急不可耐。于是“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期待的人儿终于来了,还等什么?拥抱她吧,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她一起飞翔,“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浩浩乎”言心情迫切,动作之强,速度之快,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一个“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心情——小船呀,小船,你就像我那久被压抑的心,在这大江里终于得到了**,你随意前行,爱怎么漂就怎么漂吧!同样,那个“凌”字用得也是非常巧妙的,它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主观心情: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和烦闷都让它见鬼去吧,我的小舟凌空飞翔,我的心情是激越壮美的。在导读中,仔细理解作者此时的主观感情色彩,诵读时可用重读或延长读音等方法加以突出。

  写作借鉴:此段文字写得极美,同学们在作文中是如何写月的,大家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水账”,作文一定要是经过心灵发酵的佳酿,献给我们的眼并打动我们的心的。写文章不能像照镜子一样,直来直去,只是一味地反射,而要像凸透镜成像一样,要折射、聚集。如果把自己不经意完成的次品献给老师,那就是污了老师的眼,脏了老师的心,折了老师的.命。同学们要学*此段文字寥寥数笔就勾勒、营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生境界,同学们能概括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吗?

  赤壁月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段状赤壁月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七情,此段可以其中哪一字概括?那么我们应该将景与情合起来归纳第一段中心意思:写赤壁月景,抒乐情。请同学们齐读一段,读出作者的“乐”。

  译:这时候,喝着酒,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心中的美人啊,(那美人)却在遥远的天那一边。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尾声凄切婉转,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潜藏的蛟龙起舞, 能使孤舟上的孀妇啜泣.

  (2)学*第2节

  于是饮酒乐甚[在这个时候扣舷而歌之[而,表修饰;之,凑音节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泝,同溯.逆水而上。][倒装句]客有吹洞萧者,倚[依,循。]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所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并非兴由己出,而是完全领略了此时作者的心情,真是知音难觅啊同学翻译。];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比喻

  1.[化用:桂棹兮兰(枻音 yì ,船舷,《湘君》句);目眇眇兮愁予(眇眇音 miαomiαo ,远观的样子,《湘夫人》句);望美人兮未来(《少司命》句)这一段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苏子所歌仿《楚辞·湘夫人》,屈原的遭遇同学们很熟悉,屈原喜用香草、美人来传情达意,香草以喻其洁身自好,美人以喻其渴望君用。“桂棹、兰桨”实有香草,“望美人兮天一方”,哪里是在想念美人,眼睛分明紧紧地盯着遥远的朝庭。远处的月亮就如同心中的美人一般,可望可不可及,充满了一种无奈的期盼。]

  2. [ 此处苏东坡化抽象为形象,将飘忽不定的音乐博喻推出,这既是“赋”“铺采摛文”的手法,同时也丰富了音乐的审美空间,有了交响乐一般的强度与厚度,很有情感张力。正因为如此,才会“余间袅袅,不绝如缕”,强度厚度带来了审美的冲击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讲这强度、厚度与长度的音乐所带来的深度效果。《论语》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描写形同此理。]

  两个形象比喻音乐效果要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孤独.此两句可以互相参照比证,可见苏子被贬到黄州,于心不甘啊。——我们甚至还可以认为这是苏子自况,此时的他,不就像潜蛟和嫠妇吗?——但他在文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在作文时要学*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暗示手法,不可将胸中所思和盘托出,要有选择,要有控制。有时文学的方法非常类似于猜谜语,如果将谜底先公之于众,再出示谜面,哪怕谜面再精彩,也激不起听众猜测想象的兴趣了。同学们要学*这种“代言”之法、“陌生化”方法。

  译: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曲调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一叶小船,举杯互相劝酒。我们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偕同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通过洞箫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 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学*第3节

  过渡:第二段可用“哀”一字概括。“何为其然也”,从第三段客所答即围绕一个“哀”字。

  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正襟危[正,端;危言,正直的言论]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为何,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n.作状]望夏口,东[n.作状]望武昌。山川相缪[通“缭”连结,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主谓间取独]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n.作v.]也,舳舻[战船]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n,作v.] [介宾后置侣鱼虾而友糜鹿[意动,以…为侣,以…为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 [通“樽”,劝酒]以相属[通“嘱”,劝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目的连词,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托遗响于悲风。”

  “乐极悲来”悟读:客人为何会“哀”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加以归纳。如果这是一道高考题,同学们必须将上述答案“找准找全”才能拿满分,切不可“小富即安”、浅尝辄止。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的思路因“月”而开,进而联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是在伤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枭雄的英姿, “而今安在哉?”他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

  归纳成三层:

  历史人物与自身对比。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现实与愿望的对比。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拓宽思路观点参考:

  因为厌恶尘世,一心想脱俗,但终究无法脱俗,也不甘脱俗,所以哀。

  因为赤臂月景太美,但无法长时间地留住它,所以哀。

  因为长江长、明月圆,想到人生短、仕途缺,所以哀。

  因为羡慕曹操,虽败但仍不失为雄,想起自己被贬而为“熊”,所以哀。

  一词多义: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诵读提示

  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参考阅读: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定风波》《卜算子》见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1-3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学*第4、5节

  过渡: 由“乐”到“哀”,此是文中一大转折,可谓一步一重天,这又是值得同学们学*的地方,这不是*行结构,而是垂直递进的结构。如果文章到此为止,那么就会留给我们一个悲观者形象,我们也就成了他的“受气筒”“回收站”,心中装的都是他的酸水苦水泪水,我们并无所获。——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还向前走了一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被痛苦打倒了,而最终失去了生活的尊严。苏轼要通过此文“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让我们学有所获、读有心得,这又是值得我们学*的为人和为文的双重境界。苏轼下一步表达了什么情(以一字概括)?齐读第四五两段思考 。

  译:我对客人说:“您也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包含的道理吗?不断地流逝的,就像这江水 ,但实际未曾消逝。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如果从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存留;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也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是我和您可共同享用的东西。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这而[但]未尝往[流逝]也;盈虚者[月亮时圆时缺]如彼,而卒[终于,最终]莫[没有]消长[削减增长]也。盖[假设语气]将自[从]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zeng,竟]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造物者[大自然]之无尽藏[zang,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苟

  A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欲苟顺私情 (假如)

  (5)虽

  A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诵读要点是经过苏轼的劝导,大家转悲为喜,要读出转折和欢快来。

  “因悲生悟” 悟读

  “乐-哀-喜”,一波三折,富有韵律感,西方文论中有一句名言:所有的艺术归根到底都是音乐艺术。由此窥见一斑。客为何由“哀”而“喜”了呢?

  作者是怎么说服客的呢?

  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苏子从总体上来说是分成两层意思来说的,然后再逐一详释之。一是换位思考,痛也可视作乐的催化剂;二是亲*自然,这是本单元的学*主题,一切来自社会的痛都会在开放的大自然怀抱中稀释殆尽。

  仍然是水与月,以毒攻毒,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来冲刷你的哀愁。苏子的药方便是:月光一剂,水色一剂,苏子之言一剂,且把苏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冲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苏东坡一句妙语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的,我承认时光一去不返,时事变化不止,但“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实体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将有其恒久不变的一面。若从其变化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他们明月江水呢?

  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从变角度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与我皆无尽也”。为客人”开出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相对主义思想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此段文字集中体现了苏轼儒释道并存的思想。此文表面写“哀”,其实苏子亦受感染而哀。他说服客的同时,一定首先说服了自己。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逆境,仍可安天乐命,不羡慕别人,往事自然不堪回首,但要“相信未来,珍惜生命”,此时之“痛”不正是今后人生的一笔财富吗?此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食。”目前之痛固然是自己亲历之痛,但这并不是黄州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自己还拥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物,如眼前之美景!此乃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此段整体上有一种佛家式的参禅,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最后一段的顿悟与尽兴忘情。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诗化人生,哪怕只有一天,也能**我们的心灵,释放我们的烦恼,帮助我们走过风雨、迎来彩虹!

  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缓。学*第5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不知东方之既白”,诵读要点是经过苏轼的劝导,大家转悲为喜,要读出转折和欢快来。

  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答案:赋通常采用“主客问题的形式来写。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提示: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高呼:“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并提议:“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拓展: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讨论1:作者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种观点在今天是否还适用?

  讨论2: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

  1. 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

  2. 处处照应了客的话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

  欣喜、怡然

  客悲慨:悲哀、消极

  我豁达:乐观、超脱

  赤壁夜景

  主客问答

  主客同饮

  喜悦、释然

  乐

  悲

  乐

  7、鉴赏重点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评:《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不再着力描绘江上明月。“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文字干净洗练,纯用白描,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写冬日的山川峻岩之峭拔恐怖,更有孤鹤渲染险怪之气氛。这里不再有牢骚满腹,不再有申诉求告,不再有人世的兴衰成败,总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却直叫人惊恐、悲哀,叫人在黯然神伤中触摸他的幽愤寂苦之情。这时的苏子似乎已超越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挣扎,好似一翩然若仙的世外高人卓然独行于黄州的山水间。

  同样的赤壁山水,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蕴涵着不同的情怀。苏子之文不论是内心不满时的有感而发,还是即兴之作,都是他率真内心的自然流露。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①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①:“谗”应为“山”旁。】

  译:壬戌年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泉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居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看不见它了。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是岁十月之望

  (2)履 岩

  (3)披蒙茸

  (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良夜何

  (2)顾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时之须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 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缺月, 刺微明也。 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

  ③芒鞋:草鞋。 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⑤潇洒:指风雨。*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轼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赤壁赋》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1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大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

《赤壁赋》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 、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课文注释补充: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浩浩乎:广阔的样子。 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

  五.课文结构及鉴赏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

  学*第一段:

  思考:(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l)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学*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学*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学*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学*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六.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七.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十一.阅读:

  《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十二.参照阅读黄州诗文理解课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乐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品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书》)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十三.课文知识点归纳:

  一词多义:

  长 抱明月而长终 副词,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动词,增长

  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关联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举酒属客 劝酒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表被动

  活用:

  1,乌雀南飞(南)

  2.西望夏口(西)

  3,东望武昌(东)

  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

  4,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

  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附内容结构表: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扩展4)

——前赤壁赋读后感 (菁华5篇)

前赤壁赋读后感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几天,爸爸迷上了苏东坡的文章,于是让我也一起背。他的爱好经常变,一会是这个,一会是那个。这篇文章是写他与朋友们一起乘小舟在赤壁厢会,饮酒作赋。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苏轼和朋友们在船上聊天,吟唱诗歌,唱道:“桂槕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他的客人中有一位道士会吹洞箫,吹的声音十分凄凉。苏轼问道:“为什么吹得声音这么悲伤?”客人说道:“想当年,曹操就是在这个地方和周瑜大战。当时的风流人物都已逝去。所以感叹生命短暂,吹出了这样的曲调。”

  苏轼说:“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界没有东西是恒定不变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万物都是无穷无尽,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客人听了转忧为喜。大家继续喝酒聊天,一直到天亮。是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前赤壁赋读后感2

  当水面上的最后一缕残阳渐渐隐去,白日里充满活力的赤壁江水重归*静,仅剩那一叶小舟上的一点微光。

  就在这小舟之中,苏轼和客人举杯赋诗,把酒言欢。不久,明月知东山升起,在漫天星斗中徘徊,将清冽的银辉,洒在江面,洒在小小的船篷之上,令两人仿佛身临仙境。

  欣喜过后,一股孤独与忧伤油然而生。幽寂的洞箫声萦绕船舱,余音袅袅,再添一丝凉意。

  苏轼注意到了朋友的异样,急忙询问,可客人只是颓丧的说:“曾经的曹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如今也只剩枯骨。明月和江水亘古不变,我们人类却只是沧海一粟……”

  苏轼辩驳,虽然从江与月的角度看,我们很渺小,但毕竟还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况且,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谁也不能真正拥有,此刻却被我们尽收眼底,我们还不幸运吗?友人茅塞顿开,又举起了酒杯,醉意阑珊,不觉天明。

  人类的生命确实短暂,但这不是消极避世的借口,我们更应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有人创造了历史,有人读着、思考着历史,却也成为了历史。古人的情感与哲思,被封在文字凝成的琥珀之中,随时光的江水流向遥远的彼方。

前赤壁赋读后感3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苏子和客人的对话,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前赤壁赋》,我觉得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份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就不用哀叹这短促的人生;假如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那没有穷尽也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既然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好知识和本领,为将来打好基础;其次,应该正视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枉度这短暂的人生。而不应该自私自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否则,等待你的也将是像希特勒那样的遗臭万年。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其实,要让自己不浪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不仅仅可以要自己名垂青史,还可以让自己活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正如一个人所说:“有的人他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我们的一生就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做事,不论你是*还是一个*凡的公民。一生中所做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你的一生也就是为人类进步和为百姓谋利的一生,为不愧对人生的一生。

  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永恒。

前赤壁赋读后感4

  (选自吴小如著《古文精读举隅》。吴小如,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先生以其《古文精读举隅》《古典诗词扎从》等书,为古典文学的鉴赏作出了杰出的示范,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说到文章本身,首先应注意到它体裁方面的特点。它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体,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取得胜利后的一个新成果。可是这种新体的“赋”很难写,自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以后,便不大有人染指了。既然它是“赋”,就应具有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苏轼写这两篇赋,没有按照汉魏六朝时代的作家写赋时那样大量堆砌辞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多。至于“体物写志”,则《赤壁赋》以“写志”为主,“体物”的部分着墨不多,却也精警凝炼,形象鲜明。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但作者所讲的抽象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耽赏风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或枯燥。这是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试以欧阳修《秋声赋》与之相比,欧赋的说理内容就未免过于抽象了,因此不及此赋更为扣人心弦。此外,汉魏的赋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短幅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此文亦具备。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赋”体的规格,从体制上讲,它仍符合作“赋”的要求。我们说,文学作品要继承传统。却不一定求其必遵循老路。苏轼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神来写《赤壁赋》的。

  其次,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二是抓住时机耽赏大自然的江山风月,亦即《念奴娇》结尾的“一樽还酹江月”。而主导思想乃偏重于后者。但这两层意思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诗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赤壁赋》中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进步思想,不过主张“及时行乐”而已。这话当然不错。但在这篇赋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并未从文章中正面反映出来,读者所感受到的乃是作者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尽管它是短暂的)环境里,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文章的成功处乃在于它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境界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忧心忡仲或无所作为、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在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尚有其可取的一面。而作者在《念奴娇》的收尾处,虽然说了“一樽还酹江月”的话,却没有摆脱掉“人生如梦”(一本作“人间如寄”)的空幻与悲哀。比起这篇赋来,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因此看来,《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作者在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同时却又体现出作者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无论遣辞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作者戛戛独造的创新之处无一不建筑在深厚而坚实的功力的基础之上。清代方苞评此文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心地旷达),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畅)遂也。”可为定评。盖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仿佛没有费什么气力,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这正是苏轼文章的不可及处。

  下面我们逐段进行分析讲解。全篇共分五段。

  第一段从开头“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这是“赋”的正文以前一段简短的叙事,这里面又分三小节。

  第一小节共四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第二小节共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写事,亦即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我在前面曾说,本篇以写志为主,不强调对景物的描述;因此本篇的景语只有四句,即此处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下一小节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已。但这四句极凝炼简括,“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总之,景物描写只为点出“江”和“月”来,作为后文“写志”时举例用的。而当前,作者已写出月下江景,不必更多费笔墨了。

  “诵明月之诗”两句与下文“月明星稀”两句同一机杼,盖文人游山玩水,很容易从客观景物联想到昔日所读的作品,然后再由前人的作品生发出自己的感想来。此处写月未出而先用《陈风月出》作引子,“诵明月之诗”两句是互文见义,但有时这种互文见义的句子不能前后互换。因为“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诗”里面的,内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摆在大者之前。而先“诵”后“歌”,亦合于诗人吟咏时实际情况。人们对景生情,总是感情愈来愈激动,“歌”比“诵”要更牵动感情,故诵在先而歌在后。于此可见作者文心细密之处。

  第三小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造语自然生动,然多有所本。用“徘徊”写月光移动,古诗屡见,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白露横江”句亦从《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化出,“水光接天”句化用赵嘏《江楼感旧》“月光如水水如天”,“一苇”用《诗经河广》“一苇杭之”’“万顷”用谢惠连《雪赋》及范仲淹《岳阳楼记》,“冯虚御风”用《庄子逍遥游》,“遗世独立”用李延年歌,“羽化”用《晋书》,“登仙”用《远游》。其自然生动之妙,在于句偶而文字并不对仗,得古赋之神(如《九歌》中“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即是句偶而文不对仗者)。

  这一小节每句都依次第先后而写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而远。“纵一苇”句是写主观的游者,“凌万顷”句是写客观的江面。“浩浩乎”句写泛舟江上的现象,“飘飘乎”句则写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笔势流畅,宛如信手拈来,词语皆有出典,却不着堆砌痕迹。

  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是第二段。这里面自然分作两层,歌词是一层,萧声是又一层。作者描绘箫声属于“体物”,但“体物”却是为了“写志”。苏轼在这篇赋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最后,“乐”战胜了“哀”,主客同达于“共适”之境界。而“哀”的流露全借助于箫声。故作者在这里用全力刻画它。

  我个人认为,这一篇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比君,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诚然是局限,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这里面含有积极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须臾”与“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从此生发出来,妙在并不着痕迹。一个人既出仕做官,思用于世,遇到小人谗谤,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从此消极颓唐,不思振作,那就谈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于是当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便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同时并不放弃忠君用世的一贯精神,即使在身遭贬谪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正是苏轼的主要的、始终如一的生活态度。作者的歌词中并没有“哀”的成分,甚至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无心流露出来的,所谓“渺渺兮予怀”,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现,因此才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吹箫的“客”是理解歌词内容的,所以把这一方面的感情加强,用箫声倾诉出唱歌人内心的哀怨。这样一来,矛盾就公开亮出来了,于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对话把复杂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却又泾渭分明。文章构思之巧妙,竟到了使人不易觉察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苏轼才华洋溢的体现。

  写箫声也是一段精彩文字。“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哀”的特点。“呜呜”写初吹,字面用《史记李斯列传》;“怨”“慕”“泣”“诉”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国史补》里吹笛事;“孤舟嫠妇”暗用白居易《琵琶行》。“如怨如慕”二句,写箫声吹人精彩动人处,使听者情不自禁联想到人的七情六欲。“余音”二句写箫声结束。然后再加上两句夸张性的比喻,以摹绘其出神人化。

  第三段是伤时忧国的正面文字,却从怀古方面落笔,乃见笔力。怀古又先从诵古人诗句写起,“月明星稀”两句正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似有意,若无意。从心中的诗句推展开去,然后写到目中所见之地形,然后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测,是想象,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铺”,乃作赋之正规写法。这样就从勾勒背景进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方其”以下,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曹操本人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不这样写,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难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总,“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见功力。上一句所谓顿挫以蓄势,下一句所谓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实为千锤百炼而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确是千古定评。这是本段的上一节,其实也正是《念奴娇》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却用了另一种手法,便使人应接不暇了。从“况吾与子”以下至“托遗响于悲风”,是第三段的下一节,虽为客语,实反映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意思是说,像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在当时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那么在今天这种逆境之中,还有什么必要去建功立业!这一节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的反映,而作者却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谓的辞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过形象描写,还使人不致于产生消沉之感,正是文字有魅力处。“挟飞仙”二句想象奇绝,却跌入“知不可乎骤得”一层意思中来,于文义为倒装,于文势为逆挽,变化无方,起落随意;以形象、比喻相对比,用意十分醒豁,但又毫无说教者*气,也没有抽象的空论,而悲从中来,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极点了。所以结语“托遗响于悲风”一句写出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文字写到这里,真疑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不想下一段柳暗花明,用带有理趣的逻辑思维来反驳这一消极出世思想,把在人意料之中的一点意思写得出人意料之外,这真神奇了。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层的正面文字,虽与前一段属于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并非*列的。若从其结构看,又与前文不同。这一段本来只有一层意思,却化作两层来写。水和月同为比喻,作用和性质是一样的,作者乃把它们分作两层来说;作者在这一段里所要阐明的只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却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这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逝者”句用《论语》“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虚”二句用《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所以用“盖将自其变者”两句轻轻一驳,便不再照应,却把重点放在后面两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再反问一句:“而又何羡乎!”不说“而又何哀”,反说“而又何羡”,针对上文“羡长江之无穷”而言,文笔总在不断变化。盖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哀”了。上文说“吾生须臾”,此则说“物与我皆无尽”。物无尽,人们能理解;“我”亦无尽,就不易分晓。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苏轼所追求的也正是这个“不朽”。所以其生活态度归根结蒂还是积极的。下面“且夫天地之间”四句,看似宿命论,其实作者却是用来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所以其内在涵义并不错。接下去从“惟江上之清风”直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是作者的正面主张,认为应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末句的“吾与子”正好同上文“客”所说的“吾与子”遥相呼应。有人说,这不过是及时行乐的思想,诚然。但其所乐者乃在陶然于自然景物。这就比东*所追求的“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要高尚多了。可见作者的精神境界并不那么庸俗低级。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物质上的享受。他执著于不朽的事业,而对功名利禄却比较看得超脱,这就同一般的及时行乐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了。

  第五段仍用简短的叙事作为全篇的结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饮酒乐甚”的“乐”,以及“怨”“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是联属一气的。这是全文情感发展的线索,直贯通篇。以下的描写与“饮酒乐甚”句相辉映,而最后两句则写尽“适”字之趣,文章亦摇曳生姿,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妙。

前赤壁赋读后感5

  这个星期的语文课上了《前赤壁赋》,这篇古文让我感触颇深!

  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却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

  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苏轼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前赤壁赋赏析 (菁华5篇)(扩展5)

——读《前赤壁赋》有感优选【五】篇

  读《前赤壁赋》有感 1

  夜读《前赤壁赋》,反复咀嚼,不能入睡,叹服于苏子的见解和境界。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大、久、美”的精神境界而不可得,无奈于生命的短暂,哀叹于人生的虚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昔曹孟德横槊赋诗,何其慷慨?一战败于孔明周郎,何其惨烈?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想到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沮丧和凄凉,“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认为,万物都有表象和实质,如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又如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表象虽千变万化,而其背后作为本质的“道”却是是永恒无尽的。“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人生寿命的长短、功名、富贵也都是相对的,因而短暂虚无,唯有道是绝对的,遵从道、顺应道、享受道才能达到“大、久、美”;另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亦不可贪得,即使强求而苟得,也不可能长久,“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有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故而人生只有淡薄名利,化解执著,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才可享受生命“大、久、美”之至高境界。

  道不孤,必有朋,明人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这样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苏子这篇《前赤壁赋》所见略同,可谓异曲同工,遥相辉映,虽历经千古,苏子之道亦不寂寞矣!

  读《前赤壁赋》有感 2

  我也要让现在的.自己死掉,让方鸿渐的灵魂从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来悼念,而用来警示,让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坐在考场上,看着这道作文题,遐想无限。翻开一篇篇的散文,立马给了我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既是没有衰老,想必也是未老先衰了吧!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苏轼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不被赏识,身世风雨飘零,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早就无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苏是这样游山水。而苏轼却忍下来了,因为他精通儒学、佛学、道学,并将这三者恰当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读《前赤壁赋》有感 3

读《前赤壁赋》有感

初读此文时,便觉有不凡之气,熟读后,细加品玩,更觉此文精美。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苏轼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不被赏识,身世风雨飘零,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早就无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苏是这样游山水。而苏轼却忍下来了,因为他精通儒学、佛学、道学,并将这三者恰当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读《前赤壁赋》有感 4

  初读此文时,便觉有不凡之气,熟读后,细加品玩,更觉此文精美。

  本文记叙的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几句话,却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又长短结合,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苏轼的这篇文章和他之前的著作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变化。细究苏轼之前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无论作者起初的心情是好是坏,他最终都会释然,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让自己暂时摆脱困苦,获得欢乐!

  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头便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但之后却又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情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后呢?他又开始宽慰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终,他又豁然开朗,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名句,心中的'不快,也随之释然了。

  本文亦是如此。起初,作者见到赤壁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扣舷而歌之。但唱着唱着,便了美人兮天一方,作者不知不觉表现出一种伤感,一种壮志难酬的心情暗暗涌现在作者心中,随后,客人洞箫之声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添忧伤之感,使作者心情一路下滑。但他并没有一只颓靡下去,而是正了正衣襟,开始预科辩驳,不仅是说服客人,也是说服自己,使自己释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最终还是解脱了,获得了暂时快乐和自由。

  当然,这样的情感,与苏轼本身的身世是有莫大的联系的。

  苏轼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不被赏识,身世风雨飘零,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早就无法忍受世事了,更不可能想苏是这样游山水。而苏轼却忍下来了,因为他精通儒学、佛学、道学,并将这三者恰当的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读《前赤壁赋》有感 5

  苏轼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自己最苦难的时期与友人却在赤壁下游玩。心境似乎与那明月“凌万顷之茫然”的江面一般在开阔旷达之下映照着些许的寂寞冷清。白茫茫的雾气与水光横贯江面,连系天际与诗人的一叶扁舟一起在这古战场作着一名游客回想着麾下延绵千里的战船,遮蔽天空的旌旗,共念那当世一代英雄。

  文章看似多以苏轼与客人之间的对话形成,却实质上是与这浩渺时空,动人赤壁景的无声对白。且看那徐徐清风和水波不兴的湖面,难道不是心如止水,沉浸在被贬之痛的作者心情的写照吗?悲伤、迷茫似“白露”横贯江面遮住了那小小一叶在“凌万顷”之上的扁舟;前途渺茫,小舟乘载作者凌空乘风而行,不知何处停栖,无所依的生活却有如远离世人羽化成仙的仙气萦绕,景是情、情即化为人,游赤壁倒不如说是写自己,画出的是赤壁之下不再“卷起千堆雪”不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在生活这一面水上被白露笼罩,无所依的迷茫苏轼。景与人在对话,传达彼此的故事。

  船游在月光之上,浆划破月下清波,冷清的月光照进作者的心,勾起的`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梦想展望;听见的是悠悠箫声,“倚歌而和之”。无奈这梦想在天另一方,而这萧却有如细丝不绝,缠缠绵绵,余音回荡,听得蛟龙起舞,寡妇饮泣,愁苦像萧不绝如缕,像船与明月船在月上走,却究其也不得走进真正的月中。赤壁褪去了昔日“千古风流英雄”的壮烈,留下的是寂寞的景与人。他们在对话,景与人彼此传达着情,愁苦悲凉的情。

  箫声何其悲,战争何其烈!这一代英雄在赤壁留下辉煌战功,却有和人知晓他的去处。纵他麾下战船延绵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可时光还是抹去了他的踪影。这样一想,你我本是江渚一人,以鱼虾麋鹿为友,何其渺小啊。看那广阔之江河,你我只不过是蜉蝣,沧海一粟。奈何一生短暂,不敌长江之尽,旷达便在小我中产生,悲凉寄托在箫声中被景与风携走。乐观被激发,因为景与人在对话,传达深刻的道理。

  流逝的是水、是月、是人、是天地。万物均变,与自己生命一同无尽,我的生命即是月、水、是天地啊!虽物有所主,但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声,眼遇之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乃是不尽生命的宝藏。即得宝,又管何贬谪之事,任白露横江;任美人兮天一方;任箫声如泣如诉;任吾乃蜉蝣,沧海一粟,此刻举杯,共迎旷达乐观的东方曙光。景与人在对话,传达不变得真理。

  旷达乐观,是人与景的对白,是不尽生命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