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说课稿 >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

日期:

  小数意义说课稿 1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重要的概念课,对于学*小数的性质,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都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新课标提出重视学生学*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知识发展的过程当中。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其意义的理解学生会感觉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找出生活与小数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学*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长度为单为例,说明小数实际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过程:详见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举例)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实际测量)今天我们继续学*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出示学*目标:

  1、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

  三、自学指导:

  (1)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观察米尺。思考:

  ①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②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

  ③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

  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小数?

  四、先学

  1、自学看书50页,认识一位小数。

  2、看书自学51页,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3、师:这些小数都是怎么得到的呢?

  五、后教:

  明确:把1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0.1或者0.几,

  师;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是只有一位,我们就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么象这样的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师:把1米*均分成了100份,认识两位小数,

  知道了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厘米,1/100米,0.01米,两份就是2厘米,2/100米,0.02米,-------;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为了测量的更精确,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两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数点后面有三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延伸:这样继续分下去,可以把1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

  六、总结小数的意义:

  师:回顾刚才的认识学*,小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明确:小数就是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七、课堂练*,运用反馈:

  a)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元 0.45米 0.089千克

  b) 7厘米=()分米=()米 56克=()千克

  c) 一块蛋糕两人*均分吃,每人分得()块?

  八、全课总结:你获得什么知识呢?

  九、布置作业。

  小数意义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它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认识小学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把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能较正确的进行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3、掌握含有小数部分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部分各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探索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数和十进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将抽象的意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法、创设情境法和练*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复*旧知,导入新课;

  2、探索新知;

  3、巩固运用;

  4、课堂小结。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以下*题,复*分数的意义及整数的数位的相关知识。相机教师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来认识数的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员——小数。(板书课题)这样设计为学生接下来学*小数的意义,小数部分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学*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又可分为五步:第一步:通过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小数?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第二步:出示1.52、0.25、0.365、121.32这些小数让学生读同时教师板书:

  1.52读作一点五二

  0.25读作零点二五

  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

  121.32读作一百二十一点三二

  这时教师指出: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此时,让学生讨论:小数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点和不同点?全班交流后,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各个数字即可。

  第三步:小数的写法。教师读数让学生在练*本上写出来,写完后集体订正,总结小数的写法。

  第四步:小数的意义。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两份呢?()五份呢?()

  师:这里的以用分数表示0.1、0.2、0.5,和分别表示2个和5个,0.2里面2个0.1,0.5里面5个0.1.由此可以看出,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是一致的,它们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同理,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有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01表示。25份用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25表示。0.25表示25个0.01。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用什么分数表示?引导学生说出,365份用什么分数表示?小数呢?像0.1、0.25、0.365……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然后出示以下*题让学生说出表示的意义。0.21、0.75、0.56。

  第五步:引导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从这个数位顺序表,你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小数点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表示几个0.1、0.01、0.001……。

  (三)、说巩固练*

  用课件出示课本51-52页的练*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说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板书出来,这样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小数意义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说学情

  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学*前测表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会根据具体的情景写分数;会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的计量单位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会比较简单的两位小数的大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这些知识都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

  三、说学*目标的确定

  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通过观察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

  2、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品质。

  四、说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为: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难点为: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练,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六、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七、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小数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小数?你能举出些小数的例子吗?过去,我们学*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指名测量,其它同学观看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例子。

  3、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小数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经不陌生。想通过学生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进一步发现 小数应用的广泛性。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米尺图提问:上图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 1分米为什么可以1/10米表示呢?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引导。

  2、请同学们看米尺。

  从0到30,从0到5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同桌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0米、0。1米、3/10米、0。3米……

  3、让学生观察1/10米和0。1米,4/10米和0。4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让学生观察1/10米=0。1米,4/10米=0。4米,从这个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分母数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4、提问: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出示米尺)讲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写成0。01米;0。04 米是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4厘米、7厘米,用米来作单位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学生汇报:

  (板书: 1/100=0。01 4/100=0。04 7/100=0。07)

  5、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

  6、讲解并提问: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1)(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2)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的强化认识,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直接观察教具,在老师引导和同学们的合作之下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具体意义,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突破了学*的重难点,再一次渗透了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7、课堂小结:

  (1)根据学生的汇报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 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师进行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学*所得,既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又能够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

  (三)巩固新知 教学课件

  (1)将阴影部分用小数和分数表示 (2)找朋友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设计意图】: 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特别是在拓展性练*中,让学生在数轴上认识小数,从而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的大小,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之间的关系和无限性,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四)作业布置

  教材36页1、2、3

  【设计意图】: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 分米 1厘米 1 毫米

  1/10 米 1/100 米 1/1000 米

  0。1米 0。01 米 0。001 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 0。1,0。01,0。001……等。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新授知识重点,旨在让学生直观了解所学知识。

  九、说教学反思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尤其在小数的知识上,不仅能利用米尺将几分米、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数,利用元角分的关系写出小数,也会用小数表示线段图、面积图中的涂色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复*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回忆起分数和小数的智慧,并初步感知小数和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探究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利用学生的复*学案内容以及学生已有学*经验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从学生熟悉的尺子图入手,然后再以面积图为主进行直观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而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则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学案和三个问题进行自主学*。在学*一位小数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学*经验,能较好的完成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明确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样轻松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并运用知识迁移,明确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多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进而补充了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开始渗透0。1和1的关系,后面通过课件演示,是学生明确进率为什么是10。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交流,应该是前面一位小数的学*还是不够深刻,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不牢,所以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出现困难。再如,问到“小数部分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有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时”,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是因为对小数的意义的掌握时不扎实、不理解。

  这些都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本节课教学设计还有一些问题,在教学重点知识时,要慢下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需要继续探究、改进。

  小数意义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色彩带和90厘米长的绿色彩带、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材51页的做一做。我在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收获。”

  小数意义说课稿 5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 “圆、角、分及分数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使学生明白不仅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小数的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而不是单纯靠教师的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在是简单枯燥的教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得来的?这是本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研究性学*的氛围中。又能为以后的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 、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 “ 直观教学法 ” 、 “ 操作法 ” 、 “ 观察法 ” 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 、用课件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小数意义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亲身感悟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促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二)探究学*小数的意义

  1、用课件演示,探索新知。

  (1)取一张正方形纸,明确说明用“1”来表示什么。然后再用课件制作的幻灯片来表示。

  (2)课件演示:把这张纸*均分成10份,让学生给其中一份涂色。

  教师说明把“1” *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几分

  几?让学生用一个分数表示。(十分之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可以怎么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说明十分之一也就是0。1;再让学生将课本中的3份涂色。教师问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三),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多少?(0。3)

  2、小组交流

  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

  用小数表示是0。01。

  教师问: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23份,用分数表示

  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三写作0。23)。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

  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学生会更加深

  地感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5、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7、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更能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

  五、 及时练*

  1、让学生读数。

  2、拨数,说小数的意义。

  3、并写小数。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六、归纳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等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它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整数,如:0。9元、7。98秒等;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七、作业:

  第6页的“练一练”第4、5题。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八、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分 分 分 数位

  位 位 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小数意义说课稿 6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意义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17——120。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价值和乐趣。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转自数学 吧 )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小数意义说课稿 8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了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把小数的意义拓展到生活更广泛的领域,如用小数表示的身高、体重、时间、温度、面积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使用的小数,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认识小数的数位及其计数单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学*比较小数大小、小数加减法、小数性质、小数乘除法等打下基础。

  在这节课教材安排了说一说,认一认,填一填,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生活动中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认一认,借助几何模型,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试一试,借助计数器让学生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最后通过练一练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现认识的提升。

  我们知道,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各类活动。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和生活经验,以它为起点进行教学;再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浅入深,从简到难,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了解小数的数位以及小数的记数单位。

  3、在活动中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也是本课学生的困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的具体设计分为四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

  我设计了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收集小数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这些小数的意义,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小数知识的经验。

  开课交流资料,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题材,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再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了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也有助于教师探明学生的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相互促进。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在对小数的读写这一知识点上,我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水*,互相学*,直接解决。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创设条件。

  活动二:

  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十几分数的联系,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这一活动中我按照:分—选涂—写说—练,四步来进行:

  1、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给小数分类。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会把0.1、0.3、0.62、0.2、14、0.23这几个小数分为三类,0.1、0.3是一位小数、0.62、0.23是两位小数、0.059是三位小数。

  2、引导学生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凭借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与进率的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0.1就是在精确到分米的尺子上涂1格;0.23就要选择精确到厘米的尺子,涂23个小格;0.214选择精确到毫米的尺子涂214格。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感知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3、再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说说你对刚才几个小数的理解。这样学生结合米尺图,即从数上,又从形上就很容易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从而也使直观认识小数意义,过度到认识抽象的小数意义。

  4、通过做练*: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把分数写成小数,并谈一谈你的思考方法等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活动三:

  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在前两个活动,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与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不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一次次把学生的学*引向深入,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活动四: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

  基础练*:1、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通过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激趣练*:2、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3、p4填一填。

  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本节课我的困惑

  1、在本课中对小数的读写,你是怎样教学的?

  2、教材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为什么要安排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你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五:交流信息,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

  1、复*导入: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全班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4、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的小数,你能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吗?

  总结:刚才这些资料都是用小数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大家一起帮老师把资料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写出小数。

  (学生读小数、一生写小数。)

  师:谁能说一下,你刚才是怎样读的?怎样写的。

  (生交流)

  师: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开课,既引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又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小数,再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对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中在元、角、分的具体背景下已经强调过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与已有知识、利用学生的相互交流直接解决。只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活动六:理解小数的意义,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0.1、0.3、0.62、0.214、0.23

  2、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3、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4、出示课件:

  (1)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P6练一练第一题。

  (2)P6练一练第二题。

  活动七: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1)快速阅读课本P5。

  出示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2)拨一拨,说一说。

  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3)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学生活动: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吧:巩固应用

  基础练*: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

  激趣练*: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p4填一填。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基础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激趣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兴趣;拓展练*: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小数意义说课稿 9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活动。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小数的认识。

  (1)观察情景

  (2)在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分相关知识,让学生交流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触认识。对于小数各部分的认识应以教师的介绍和强调作为重点,不必让为学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讨论,以免误导。)

  2、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一读,动手写一写,才能使知识落实到位。)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做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位数是几就是几分。

  4、小数的写法。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反馈。对做全对的学生进行鼓励。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书上练一练

  2、实践活动。

  小数意义说课稿 10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中第一教时。P100~101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万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本课内容包括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并认、读、写小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这部分内容是小数初步认识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为再学*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母是10的分数及货币单位元、角,长度单位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了解多于米与分米,而且对小数也有所接触,为此教学一开始以一些商品的价格引入,不回避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反而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对教材稍作修改,先学小数的读写法,再通过学生的合作、自学、讨论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再通过练*,增强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能认、读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分数与小数的含义是教学中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物品的价格,把你收集到告诉同学。

  多请几位学生说说一些商品的价格。

  二、实践讨论,学*新知.

  1、读、写小数。

  既然大家知道0.1元,0.2元,0.6元都是小数,那你认为它与我们学过的1,2,3,4……的数有什么不同?

  (都有小圆点,都有零)指出,小数中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怎样读?怎样写?

  2、理解小数的含义。

  分三方面进行。

  A以元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B认识以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C借助分数的意义认识小数。

  每一方面都配以一定小练*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练*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索能力。

  3、通过自学让学生了解自然数、整数及小数是由哪几部组成的。

  三、自学“你知道吗?”。

  通过“你知道吗?”来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贡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首先起源于人类的需要,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阅读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1)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0)份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新知的学*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中。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1.11元、1.11米是什么意思,认识到0.1与,0.01与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2.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究小数意义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课件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

  2.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作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预设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1.42米。

  生2:跳远比赛时,我的成绩是2.1米。

  ……

  3.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小数,教材中也举了一些例子,请同学们翻到教材2页,自己读一读。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

  1.做一做,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材附页1中的图片,根据所给的图片做一做,说一说,1.11元和1.11米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

  (2)全班交流:1.11元是1元1角1分,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1分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0.1米,1厘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0.01米。

  2.画一画,涂一涂。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学生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把这张正方形纸*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并想一想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并汇报)

  师: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看成“1”,*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0.1表示把“1”*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比较一下“1”和“0.1”的大小,“1”里面有几个“0.1”?

  预设生:1比0.1大,1里面有10个0.1。

  (2)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

  ②汇报交流。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2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圆、角、分及分数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使学生明白不仅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小数的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而不是单纯靠教师的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在是简单枯燥的教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得来的?这是本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研究性学*的氛围中。又能为以后的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课件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小数意义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亲身感悟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促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二)探究学*小数的意义

  1、用课件演示,探索新知。

  (1)取一张正方形纸,明确说明用“1”来表示什么。然后再用课件制作的幻灯片来表示。

  (2)课件演示:把这张纸*均分成10份,让学生给其中一份涂色。

  教师说明把“1”*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几分

  几?让学生用一个分数表示。(十分之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可以怎么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说明十分之一也就是0.1;再让学生将课本中的3份涂色。教师问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三),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多少?(0.3)

  2、小组交流

  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

  用小数表示是0.01。

  教师问: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23份,用分数表示

  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三写作0.23)。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

  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学生会更加深。

  地感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5、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7、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更能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

  五、及时练*

  1、让学生读数。

  2、拨数,说小数的意义。

  3、并写小数。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六、归纳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等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它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整数,如:0.9元、7.98秒等;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七、作业:

  第6页的“练一练”第4、5题。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

  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米=0.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三)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 “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

  (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面有()个0.01米;

  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

  0.001米里面有()个0.0001米。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

  0.045 0.13 0.0001 0.9

  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0.3 0.18 0.250.036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2至3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及意义。二是“认一认”,主要通过直观模型与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三是“填一填”,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四是再通过一个“认一认”用计数器直观地表示小数,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各数位上数字所对应的数值与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和整数通常都是用十进制计数方法来表示的。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能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惯,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难点定位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说学情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情境教学法、直观引导观察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分层练*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

  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质疑、猜想、比较,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从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小数的产生

  a.由学生手中的教科书的单价引入,既复*了“元、角、分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的学*激情。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b、总结小数的产生,当遇到整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分数和小数来解决。

  2、教学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a、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见小数。

  b、学生互相交流

  c、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列举的生活中的小数,再次感受小学的运用范围很广,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我们要学好它。

  3、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的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背诵结论,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最好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教学生学会学*。

  4、小数的读法写法

  先让学生尝试读,再让学生归纳总结。

  5、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a.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b.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c.拨珠活动: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对小数数位的理解,体会小数部分也是十进位的。

  6、巩固运用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预设机动练*,以便进一步强化训练。

  五、说预期的效果

  以上的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学生是学*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着力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课积极的学*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学会读、写小数,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迁移,学会小数的读、写,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在小的数位较多的情况下,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通过小数读、写法的学*,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整数的写法 。

  2、复*整数的读法。复*整数数位顺序表。

  3、尝试改数

  你能不改变这三个数的数字,将这三个数改成小数吗?

  563 4007 12378

  二、 教学小数的数位的顺序表

  (1)复*整数的数位表

  指名学生讲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说明什么叫做小数的数位?

  ②小数的计数单位哪最大,它和整数个位间进率是多少,那么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

  ③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④表示千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⑤再往下还可以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数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

  小结:实际用时小数和整数常写在一起,这样的数也叫做小数,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就称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数就称小数部分。

  三、学*小数的读法

  (1)读55.55

  教师:通过预*,小数55.55应该怎么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学生(猜测):五十五点五十五;五十五点五五;五十五点五十分五百分。

  教师:哪个同学回答正确?正确读法是“五十五点五五”。小数的正确读法是什么?

  [小结]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读,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2)读5050。005

  (课件出示5050。005读作)

  教师:按照我们刚才的小结,大家一起读出这个小数。

  学生:五千零五十点零零五。

  教师: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个数字都要读,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

  (3)整理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四、学*小数的写法

  感悟写的方法

  教师:根据小数的读法,你能写出小数吗?

  (幻灯片出示:写出下面的 小数三点三零、六十四点零五、零点零零四、一点零零一)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写出白版上的小数,彼此检查看看正确与否。

  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总结小数的写法。

  教师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点拨指导,使每个学生都会写出相应的小数。

  [小结]在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五、探究提升

  (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2)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3)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六、达标测评

  (1)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2)填空

  0.9里面有( )个 0.1,0.07里面( )个0.01,

  4个( )是0。0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

  (3)读出下面各数

  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课后*题

  完成课后练*题。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优秀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出示课件(m,dm,cm)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师:把一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小数是0.1米。这里还有两个括号需要填写,大家独立完成,可以吗?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均分成10份,如果*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试想一下:把一米*均分成一万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如果*均分成十万份呢?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视野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优秀说课稿3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正确他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练*,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二)分类练*

  1、小数的意义。

  (1)“练*十八”第1题。看图中涂色或箭头所指部分,写出小数。

  ①要写出小数,应该怎样思考?

  整个图形在“0一1”之间*均分或多少份,涂色部分或到箭头所指部分有这样的几份,想好分数,再写成小数。

  ②按上述思路,学生独立完成。

  ③反馈讲评。

  ④指出每个数的计数单位,有这样的几个计数单位,(口答)

  ⑤学生口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相应的计数单位。

  ③举例说明什么叫带小数?什么叫纯小数,

  口答,先举例,再回答定义。

  (2)“练*十八”第二题。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用线连起来。

  ①独立练*。

  ②反馈做法,你是怎样连的,(看分数、想小数、找小数)

  ③反馈结果,用投影核对。

  (3)说出7。625中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有几个计数单位。

  ①同桌互说。

  ②指名学生回答反馈。

  ③提问:7.625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625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7625个0.001。

  (4)根据要求写小数。

  ①一个小数,十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4,个位和十分位上是0,这个数是多少?

  读题后在练*本上写出,再对照检查,最后反馈校正。

  ②一个小数,十位或千分位上的数都是5,十分位是8,个位和百分位都是0,写出这个数。

  按完成(1)的方法完成,最后反馈讲评。

  (5)小结: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一种简写形式?它的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有怎样的规律?

  2、小数的读写法。

  (1)读法。

  ①读出下面的数:0.36

  10.01

  103.004

  说说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读小数部分时从十分位起从左往右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依次读出。

  ②读5题。

  a、把读的过程写下来。

  b、反馈讲评。

  (2)写法。

  ①写出下面各数。

  四点九 零点六零五 一百点零零八

  反馈写法。

  ②第6题。

  独立练*。完成后用投影反馈讲评。

  ③第8题。数学课本的定价是多少元: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口头汇报。

  (三)综合练*

  1、课本第3题。

  (1)独立练*,错误的打“�w”后订正。

  (2)反馈讲评。

  2、课本中的思考题。

  (1)独立思考。

  (2)反馈讲评。

  (四)小结

  (五)作业:《作业本》第67页(六十五)。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6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了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把小数的意义拓展到生活更广泛的领域,如用小数表示的身高、体重、时间、温度、面积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使用的小数,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认识小数的数位及其计数单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学*比较小数大小、小数加减法、小数性质、小数乘除法等打下基础。

  在这节课教材安排了说一说,认一认,填一填,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生活动中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认一认,借助几何模型,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试一试,借助计数器让学生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最后通过练一练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现认识的提升。

  我们知道,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各类活动。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和生活经验,以它为起点进行教学;再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浅入深,从简到难,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了解小数的数位以及小数的记数单位。

  3、在活动中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也是本课学生的困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的具体设计分为四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

  我设计了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收集小数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这些小数的意义,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小数知识的经验。

  开课交流资料,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题材,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再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了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也有助于教师探明学生的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相互促进。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在对小数的读写这一知识点上,我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水*,互相学*,直接解决。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创设条件。

  活动二:

  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十几分数的联系,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这一活动中我按照:分—选涂—写说—练,四步来进行:

  1、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给小数分类。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会把0.1、0.3、0.62、0.2、14、0.23这几个小数分为三类,0.1、0.3是一位小数、0.62、0.23是两位小数、0.059是三位小数。

  2、引导学生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凭借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与进率的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0.1就是在精确到分米的尺子上涂1格;0.23就要选择精确到厘米的尺子,涂23个小格;0.214选择精确到毫米的尺子涂214格。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感知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3、再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说说你对刚才几个小数的理解。这样学生结合米尺图,即从数上,又从形上就很容易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从而也使直观认识小数意义,过度到认识抽象的小数意义。

  4、通过做练*: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把分数写成小数,并谈一谈你的思考方法等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活动三:

  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在前两个活动,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与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不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一次次把学生的学*引向深入,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活动四: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

  基础练*:1、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通过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激趣练*:2、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3、p4填一填。

  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本节课我的困惑

  1、在本课中对小数的读写,你是怎样教学的?

  2、教材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为什么要安排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你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五:交流信息,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

  1、复*导入: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全班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4、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的小数,你能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吗?

  总结:刚才这些资料都是用小数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大家一起帮老师把资料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写出小数。

  (学生读小数、一生写小数。)

  师:谁能说一下,你刚才是怎样读的?怎样写的。

  (生交流)

  师: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开课,既引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又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小数,再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对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中在元、角、分的具体背景下已经强调过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与已有知识、利用学生的相互交流直接解决。只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活动六:理解小数的意义,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0.1、0.3、0.62、0.214、0.23

  2、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3、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4、出示课件:

  (1)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P6练一练第一题。

  (2)P6练一练第二题。

  活动七: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1)快速阅读课本P5。

  出示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2)拨一拨,说一说。

  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3)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学生活动: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吧:巩固应用

  基础练*: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

  激趣练*: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p4填一填。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基础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激趣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兴趣;拓展练*: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 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题:

  (1)基础练* (通过这个练*,巩固新知。)

  (2)提升练* (连线题体现学*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一)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

  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

  2。口答:(1)1角=(——)元=( )元

  (2)3角=(——)元=( )元

  (3)9分=(——)元=( )元

  (二)学*新课

  1。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利用旧知识继续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1角是0.1元,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每份是1

  是同一数量,那么十分之几的数用小数表示是几位小数?(一位小数)

  那么百分之几的数用小数表示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

  (2)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

  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板书: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观察米尺。提问:

  ①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

  学生观察得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写成分数是

  3分米是多少米?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

  师生共同明确:把1米*均分成10份,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②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

  学生观察米尺后得出:把1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厘米,写

  怎样把7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启发学生想:15厘米怎样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经小组

  第一位写1。所以15厘米是0.15米。

  明确把1米*均分成100份,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③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

  启发学生推理得出:千分之一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三位,写作0.001。

  9毫米、63毫米以米作单位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米?

  63毫米是0.063米。

  根据上述问题,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

  教师提出,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把1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IO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3)启发学生概括小数的意义。

  启发性提问:

  ①上面例子都是把1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②这样的1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所以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是10。

  师指出: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等。

  阅读课本:95页结论。

  反馈:95页“做一做”。

  订正时说明意义,计数单位。

  (4)强化概念。

  启发性提问:

  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④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巩固反馈

  1。练*二十第2题、第5题。

  2。填空(投影)。

  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作业

  练*二十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在第七册中已初步学*了小数,本节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小数的意义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理解小数的意义,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第二层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的刻度,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深入一步。

  第二段:抽象概括、明确小数的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的联系及其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练*设计围绕重点,巩固概念,并针对易错、易混题,让学生在正误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分米。

  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1厘米。

  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1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1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01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六、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

  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米=0.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_____。

  (三)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_____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

  (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面有()个0.01米。

  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

  0.001米里面有()个0.0001米。

  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0.3、0.18、0.25、0.036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整数分数小数

  一位小数:1分米=米=0.1米。

  两位小数:1厘米=米=0.01米。

  三位小数:1毫米=米=0.001米。

  七、小数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八、教学反思

  1、有关小数知识,三年级学生已有了初步认识,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触,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来引入,从现实情景中感受小数的产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的欲望。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引入小数意义的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感悟开展学*活动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教大的学*空间。本节课学*的基础是分数初步认识,教师利用米尺,将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相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感悟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二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关注学生的有效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结构体现层次性。课堂教学安排要努力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采用的“一引、二放、三收获”正是体现了我的设计思想。在小数意义和小数计数单位教学中,首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如借助于直观工具,建立一位小数的意义。我认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表象非常重要。在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中,我也同样如此安排。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10

  教材先通过例

  1让学生改写生活中以元作单位的商品价钱,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两位小数的读写。接着通过例2结合米和厘米、米和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在直尺上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初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两三位小数。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通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出小数。

  我播放华润超市情境,让学生观察超市里商品价格标签上都使用了什么数?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说到都使用了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把价格写成小数呢?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产生的价值以及使用的普遍性。接着我让学生说说对小数你已经有些什么认识,唤发学生已有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进一步学*小数。这个环节,我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小数,强调了以元做单位的这个知识要点,为下面学*中遇到的以角、分或米做单位的问题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交流,认识以元做单位的两位小数的意义。

  结合刚才的情景,我出示例1中三种商品价格,先指导学生对三个小数的读写,如有学生读错,我会适时强调:读小数时,小数的小数部分只读数字。再让学生用角或分做单位说说价格,然后引导学生思考1元是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已有认识分别推出5分、4角8分是1元几分之几,还可以写成几元?这个环节,我利用学生对元、角、分关系的已有认识,分别介绍把1分、5分和4角8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即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

  三、自主探究,认识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

  在例2的教学时,因为已有例1的知识基础,我出示一把米尺,让学生通过米尺共同探究讨论怎样用米作单位表示1厘米的长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1厘米是1米的1/100,也就是1/100米。所以写成小数是0.01米。然后结合课件让学生独立写出表示4厘米和9厘米的分数和小数,并要求学生们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在独立完成时,体会知识的学以致用,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我会这样问学生:以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表示1米的百分之几,那么推想一下,有没有以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如果有,它该表示1米的几分之几呢?启发学生利用对两位小数的已有认识类推出三位小数的含义与读写方法。然后结合课件让学生说说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这个环节,我利用形象的直尺教具,结合媒体辅助,利用米、厘米、毫米的关系,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由两位小数推想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四、抽象概括,揭示小数的意义。

  在刚才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中每组的分数和小数,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小数的理解,初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师生共同总结出小数的意义,并强调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含有几个数位,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为了使学生学*的内容更加饱满,认知的表象更加丰富,教材试一试安排了*均分一个图形来得到一个小数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利于学生对整体1的完整认识,我首先通过用正方形、正方体表示整数1,使学生认识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是把整数1*均分后得到的,而且它们都可以分别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从而帮助学生在比例题更为抽象的层次上理解小数与相关分数的关系。

  五、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根据以上内容,我准备在实践练*中安排四个层次的内容:

  1、出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进一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以及提高对小数分数之间转化的技能。

  2、出示几组信息、如刘翔跨栏成绩十二点九一秒、神舟五号飞船长八点六五米等,让学生写出这些小数,并说说各是几位小数。进一步训练学生写的能力,以及对小数位数的判断。

  3、继续刘翔的话题,我出示奥运冠军图片及身高:姚明:2米3分米,刘翔1米88厘米,田亮1米7分米2厘米,让学生用米做单位的小数来表示。并谈谈自己的想法。这题引入了体育明星的身高素材,切实丰富了学生学*的人文体验。

  4、出示一组信息:星期天,成成走了0.45千米,到超市买了0.45元的橡皮,一共用了0.45小时,你能说说0.45千米,0.45元和0.45小时各表示什么意义吗?这题通过一个直观模型,从不同层次巩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扩大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综合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

  (1)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商品价格信息的情境,激发学*欲望,体现了学*的自主性。

  (2)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践练*中,设计了刘翔跨栏,神舟五号飞船,以及奥运冠军等素材,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体会了数学的价值,也发展了思维。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2)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1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色彩带和90厘米长的绿色彩带、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材51页的做一做。我在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收获。”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3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屈老师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屈老师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屈老师的这节课,屈老师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4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5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色彩带和90厘米长的绿色彩带、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材51页的做一做。我在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收获。”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仍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小数的产生和进率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情境法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首先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提出一个任务型的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与课本不一样的测量探究活动,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新知内化。

  四、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温*小数旧知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自然数村的村长阿3在跑步的时候,被一个黑色的小东西绊倒了,于是两人结缘,这个黑色的小东西告诉阿3它叫小数点,可是阿3并不认识它。这个时候,我会稍微停顿一下,提问学生:“阿3不认识小数点,可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吗?”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三年级时学*的关于小数的知识。回忆完相关知识后,再回到故事情境中来,经过相互认识,小数点为自然数村的人变魔术,在0和1的配合之下,瞬间他们就变成了比大家都矮一截的0.1,也就是小数。大家都惊呆了,小数点得意地说:“我的魔术不仅精彩,而且还有实用价值呢!你们知道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学生的疑惑与议论中,我引出今天的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并鼓励学生在学*之后,看看哪位同学能帮助阿3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根据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又在故事中渗透了小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2、探究交流,感受小数产生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会首先让学生回想一下,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小数,学生可能会说“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的商品的价格是用小数表示的”等等,回应完学生们的回答后,我会出示一些图片,如人的身高、体重、视力,商品的价格等等,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小数的产生,契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测量他们课桌的长度,并发给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是1米、1分米的无刻度米尺和10厘米的有刻度尺子各一条,要求他们只能用这三种尺子来测量。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到学生当中巡视并指导,提高他们的效率。在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让每个小组请代表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板书),对于他们的每一种做法我都会给予肯定、表扬或者补充、鼓励。之后再要求他们将本小组的结果全部转化成用厘米来表示(板书)。比如某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是7分米5厘米,那么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表示之后就是75厘米,然后再将用厘米作单位的结果转化成用米作单位的结果,于是黑板上面就出现了小数,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来总结小数的意义,我会这样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什么任务?”(测量课桌长度)“这些是我们得到的测量结果,如果用米来做单位,就出现了什么数?”(小数)“对了,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只能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小数。”

  通过电脑展示图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适时引导,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所在,而且感受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引导,探究小数意义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提炼难点。在这个环节,我会带着同学回到刚才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将分米、厘米等单位转化成米的过程。我会这样做:“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米等于多少分米?多少厘米?多少毫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那么当我们将1米分成10份时,每份的长度时多少分米?”(1分米)“也就是米,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1米,那我如果取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3分米)“也就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3米)“如果取7份呢?”这样逐渐放开,最后完全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而我则会不断的鼓励、表扬他们(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面)。然后通过黑板的展示提问学生:“现在我们看到了小数可以表示什么数?”(分数)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最后,我会圈出0.1、0.01、0.001,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比如1、10等,并请几位学生来说一下,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回答之后再让他们思考小数的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并请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我则会表扬并总结,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会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答案并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我会重点强调“相邻”两个字,因为不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了,比如0.1和0.001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理解难点,提前注意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培养了他们归纳类推的数学思想。

  4、巩固提升,了解小数历史

  突破了重、难点问题,就进入到第四个环节,通过各种有趣的*题来巩固知识点。为了体现“游戏教学”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三个趣味练*。第一个是“找朋友”,通过flash课件,让学生动手将图片与分数、小数正确地匹配起来。第二个是“抛花球”,通过随机抛花球的方法,请每个小组接到花球的同学按照规定的单位,先用分数来表示这些长度,再转化成小数。第三个是“抽卡片”,请每个小组的一名同学随机抽取1张卡片,然后回答上面的问题,卡片上面的问题可能是文字描述型的,可能是计算型的,也可能是画图等,综合性比较强。在以上三个小游戏中,每个游戏我都会让小组中不同的同学来作答,尽量让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我会对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与评价(将不同图案的卡片贴在各个小组的前面)。巩固之后,回到情境中,帮助阿3村长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最后我会进行拓展,向学生讲述在中国小数的产生历史。

  趣味游戏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小数历史的介绍弘扬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能。

  整节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测量课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感知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归纳并抽象出概念,最后通过趣味*题巩固新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通过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小组成果的展示以及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仍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小数的产生和进率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情境法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首先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提出一个任务型的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与课本不一样的测量探究活动,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新知内化。

  四、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温*小数旧知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自然数村的村长阿3在跑步的时候,被一个黑色的小东西绊倒了,于是两人结缘,这个黑色的小东西告诉阿3它叫小数点,可是阿3并不认识它。这个时候,我会稍微停顿一下,提问学生:“阿3不认识小数点,可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吗?”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三年级时学*的关于小数的知识。回忆完相关知识后,再回到故事情境中来,经过相互认识,小数点为自然数村的人变魔术,在0和1的配合之下,瞬间他们就变成了比大家都矮一截的0.1,也就是小数。大家都惊呆了,小数点得意地说:“我的魔术不仅精彩,而且还有实用价值呢!你们知道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学生的疑惑与议论中,我引出今天的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并鼓励学生在学*之后,看看哪位同学能帮助阿3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根据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又在故事中渗透了小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2、探究交流,感受小数产生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会首先让学生回想一下,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小数,学生可能会说“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的商品的价格是用小数表示的”等等,回应完学生们的回答后,我会出示一些图片,如人的身高、体重、视力,商品的价格等等,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小数的产生,契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测量他们课桌的长度,并发给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是1米、1分米的无刻度米尺和10厘米的有刻度尺子各一条,要求他们只能用这三种尺子来测量。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到学生当中巡视并指导,提高他们的效率。在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让每个小组请代表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板书),对于他们的每一种做法我都会给予肯定、表扬或者补充、鼓励。之后再要求他们将本小组的结果全部转化成用厘米来表示(板书)。比如某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是7分米5厘米,那么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表示之后就是75厘米,然后再将用厘米作单位的结果转化成用米作单位的结果,于是黑板上面就出现了小数,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来总结小数的意义,我会这样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什么任务?”(测量课桌长度)“这些是我们得到的测量结果,如果用米来做单位,就出现了什么数?”(小数)“对了,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只能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小数。”

  通过电脑展示图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适时引导,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所在,而且感受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引导,探究小数意义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提炼难点。在这个环节,我会带着同学回到刚才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将分米、厘米等单位转化成米的过程。我会这样做:“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米等于多少分米?多少厘米?多少毫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那么当我们将1米分成10份时,每份的长度时多少分米?”(1分米)“也就是米,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1米,那我如果取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3分米)“也就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3米)“如果取7份呢?”这样逐渐放开,最后完全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而我则会不断的鼓励、表扬他们(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面)。然后通过黑板的展示提问学生:“现在我们看到了小数可以表示什么数?”(分数)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最后,我会圈出0.1、0.01、0.001,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比如1、10等,并请几位学生来说一下,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回答之后再让他们思考小数的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并请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我则会表扬并总结,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会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答案并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我会重点强调“相邻”两个字,因为不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了,比如0.1和0.001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理解难点,提前注意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培养了他们归纳类推的数学思想。

  4、巩固提升,了解小数历史

  突破了重、难点问题,就进入到第四个环节,通过各种有趣的*题来巩固知识点。为了体现“游戏教学”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三个趣味练*。第一个是“找朋友”,通过flash课件,让学生动手将图片与分数、小数正确地匹配起来。第二个是“抛花球”,通过随机抛花球的方法,请每个小组接到花球的同学按照规定的单位,先用分数来表示这些长度,再转化成小数。第三个是“抽卡片”,请每个小组的一名同学随机抽取1张卡片,然后回答上面的问题,卡片上面的问题可能是文字描述型的,可能是计算型的,也可能是画图等,综合性比较强。在以上三个小游戏中,每个游戏我都会让小组中不同的同学来作答,尽量让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我会对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与评价(将不同图案的卡片贴在各个小组的前面)。巩固之后,回到情境中,帮助阿3村长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最后我会进行拓展,向学生讲述在中国小数的产生历史。

  趣味游戏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小数历史的介绍弘扬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能。

  整节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测量课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感知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归纳并抽象出概念,最后通过趣味*题巩固新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通过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小组成果的展示以及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9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题:

  (1)基础练*(通过这个练*,巩固新知。)

  (2)提升练*(连线题体现学*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难点: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给学生提供两个丝带,估一估,量一量这两条丝带的长度,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引出小数的产生。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意义。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3份是多少?7份是多少?根据“1米=10分米”学生会说出每份是1分米,3份是3分米,7份是7分米。根据分数意义,引导学生明白,1分米在10份中占一份,就是1/10米,那么3分米就是3/10米,七分米是7/10米?”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3、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后,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整体中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巩固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与分数间的联系;计算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这两个知道点,放在了后面的练*中,这把难点分散了,也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仍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小数的产生和进率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情境法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首先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提出一个任务型的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与课本不一样的测量探究活动,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新知内化。

  四、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温*小数旧知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自然数村的村长阿3在跑步的时候,被一个黑色的小东西绊倒了,于是两人结缘,这个黑色的小东西告诉阿3它叫小数点,可是阿3并不认识它。这个时候,我会稍微停顿一下,提问学生:“阿3不认识小数点,可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吗?”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三年级时学*的关于小数的知识。回忆完相关知识后,再回到故事情境中来,经过相互认识,小数点为自然数村的人变魔术,在0和1的配合之下,瞬间他们就变成了比大家都矮一截的0.1,也就是小数。大家都惊呆了,小数点得意地说:“我的魔术不仅精彩,而且还有实用价值呢!你们知道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学生的疑惑与议论中,我引出今天的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并鼓励学生在学*之后,看看哪位同学能帮助阿3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根据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又在故事中渗透了小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2、探究交流,感受小数产生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会首先让学生回想一下,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小数,学生可能会说“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的商品的价格是用小数表示的”等等,回应完学生们的回答后,我会出示一些图片,如人的身高、体重、视力,商品的价格等等,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小数的产生,契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测量他们课桌的长度,并发给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是1米、1分米的无刻度米尺和10厘米的有刻度尺子各一条,要求他们只能用这三种尺子来测量。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到学生当中巡视并指导,提高他们的效率。在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让每个小组请代表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板书),对于他们的每一种做法我都会给予肯定、表扬或者补充、鼓励。之后再要求他们将本小组的结果全部转化成用厘米来表示(板书)。比如某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是7分米5厘米,那么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表示之后就是75厘米,然后再将用厘米作单位的结果转化成用米作单位的结果,于是黑板上面就出现了小数,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来总结小数的意义,我会这样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什么任务?”(测量课桌长度)“这些是我们得到的测量结果,如果用米来做单位,就出现了什么数?”(小数)“对了,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只能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小数。”

  通过电脑展示图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适时引导,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所在,而且感受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引导,探究小数意义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提炼难点。在这个环节,我会带着同学回到刚才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将分米、厘米等单位转化成米的过程。我会这样做:“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米等于多少分米?多少厘米?多少毫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那么当我们将1米分成10份时,每份的长度时多少分米?”(1分米)“也就是米,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1米,那我如果取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3分米)“也就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3米)“如果取7份呢?”这样逐渐放开,最后完全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而我则会不断的鼓励、表扬他们(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面)。然后通过黑板的展示提问学生:“现在我们看到了小数可以表示什么数?”(分数)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最后,我会圈出0.1、0.01、0.001,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比如1、10等,并请几位学生来说一下,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回答之后再让他们思考小数的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并请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我则会表扬并总结,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会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答案并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我会重点强调“相邻”两个字,因为不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了,比如0.1和0.001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理解难点,提前注意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培养了他们归纳类推的数学思想。

  4、巩固提升,了解小数历史

  突破了重、难点问题,就进入到第四个环节,通过各种有趣的*题来巩固知识点。为了体现“游戏教学”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三个趣味练*。第一个是“找朋友”,通过flash课件,让学生动手将图片与分数、小数正确地匹配起来。第二个是“抛花球”,通过随机抛花球的方法,请每个小组接到花球的同学按照规定的单位,先用分数来表示这些长度,再转化成小数。第三个是“抽卡片”,请每个小组的一名同学随机抽取1张卡片,然后回答上面的问题,卡片上面的问题可能是文字描述型的,可能是计算型的,也可能是画图等,综合性比较强。在以上三个小游戏中,每个游戏我都会让小组中不同的同学来作答,尽量让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我会对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与评价(将不同图案的卡片贴在各个小组的前面)。巩固之后,回到情境中,帮助阿3村长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最后我会进行拓展,向学生讲述在中国小数的产生历史。

  趣味游戏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小数历史的介绍弘扬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能。

  整节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测量课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感知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归纳并抽象出概念,最后通过趣味*题巩固新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通过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小组成果的展示以及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10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3)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精选五篇)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 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题:

  (1)基础练* (通过这个练*,巩固新知。)

  (2)提升练* (连线题体现学*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2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屈老师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屈老师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屈老师的这节课,屈老师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仍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小数的产生和进率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情境法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首先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提出一个任务型的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与课本不一样的测量探究活动,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新知内化。

  四、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温*小数旧知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自然数村的村长阿3在跑步的时候,被一个黑色的小东西绊倒了,于是两人结缘,这个黑色的小东西告诉阿3它叫小数点,可是阿3并不认识它。这个时候,我会稍微停顿一下,提问学生:“阿3不认识小数点,可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吗?”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三年级时学*的关于小数的知识。回忆完相关知识后,再回到故事情境中来,经过相互认识,小数点为自然数村的人变魔术,在0和1的配合之下,瞬间他们就变成了比大家都矮一截的0.1,也就是小数。大家都惊呆了,小数点得意地说:“我的魔术不仅精彩,而且还有实用价值呢!你们知道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学生的疑惑与议论中,我引出今天的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并鼓励学生在学*之后,看看哪位同学能帮助阿3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根据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又在故事中渗透了小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2、探究交流,感受小数产生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会首先让学生回想一下,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小数,学生可能会说“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的商品的价格是用小数表示的”等等,回应完学生们的回答后,我会出示一些图片,如人的身高、体重、视力,商品的价格等等,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小数的产生,契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测量他们课桌的长度,并发给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是1米、1分米的无刻度米尺和10厘米的有刻度尺子各一条,要求他们只能用这三种尺子来测量。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到学生当中巡视并指导,提高他们的效率。在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让每个小组请代表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面(板书),对于他们的每一种做法我都会给予肯定、表扬或者补充、鼓励。之后再要求他们将本小组的结果全部转化成用厘米来表示(板书)。比如某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是7分米5厘米,那么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表示之后就是75厘米,然后再将用厘米作单位的结果转化成用米作单位的结果,于是黑板上面就出现了小数,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来总结小数的意义,我会这样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什么任务?”(测量课桌长度)“这些是我们得到的测量结果,如果用米来做单位,就出现了什么数?”(小数)“对了,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只能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小数。”

  通过电脑展示图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适时引导,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所在,而且感受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引导,探究小数意义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提炼难点。在这个环节,我会带着同学回到刚才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将分米、厘米等单位转化成米的过程。我会这样做:“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米等于多少分米?多少厘米?多少毫米?(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那么当我们将1米分成10份时,每份的长度时多少分米?”(1分米)“也就是米,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1米,那我如果取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3分米)“也就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3米)“如果取7份呢?”这样逐渐放开,最后完全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而我则会不断的鼓励、表扬他们(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面)。然后通过黑板的展示提问学生:“现在我们看到了小数可以表示什么数?”(分数)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最后,我会圈出0.1、0.01、0.001,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比如1、10等,并请几位学生来说一下,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回答之后再让他们思考小数的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并请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我则会表扬并总结,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我会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答案并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我会重点强调“相邻”两个字,因为不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了,比如0.1和0.001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理解难点,提前注意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培养了他们归纳类推的数学思想。

  4、巩固提升,了解小数历史

  突破了重、难点问题,就进入到第四个环节,通过各种有趣的*题来巩固知识点。为了体现“游戏教学”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三个趣味练*。第一个是“找朋友”,通过flash课件,让学生动手将图片与分数、小数正确地匹配起来。第二个是“抛花球”,通过随机抛花球的方法,请每个小组接到花球的同学按照规定的单位,先用分数来表示这些长度,再转化成小数。第三个是“抽卡片”,请每个小组的一名同学随机抽取1张卡片,然后回答上面的问题,卡片上面的问题可能是文字描述型的,可能是计算型的,也可能是画图等,综合性比较强。在以上三个小游戏中,每个游戏我都会让小组中不同的同学来作答,尽量让大多数的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我会对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与评价(将不同图案的卡片贴在各个小组的前面)。巩固之后,回到情境中,帮助阿3村长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最后我会进行拓展,向学生讲述在中国小数的产生历史。

  趣味游戏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小数历史的介绍弘扬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能。

  整节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测量课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感知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归纳并抽象出概念,最后通过趣味*题巩固新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通过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小组成果的展示以及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4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 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题:

  (1)基础练* (通过这个练*,巩固新知。)

  (2)提升练* (连线题体现学*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5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4)

——小数的意义教案 (菁华10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②理解小数的意义。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

  1、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协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

  (2)35克=0.35千克 ( )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 )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 零点九一八 五十三点三五三

  布置作业:教材P55页 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意义教案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10210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张新书桌,妈妈让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选,但是要记录下所选书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务后,小明邀请好朋友晓红一起来到商店。我们看一看他们所选的书桌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评析:开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知探索: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①从长5分米,宽4分米这两个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什么?

  ②**的要求是用米作单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想一想。

  ③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数5/10米表示。

  (评析: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学*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又巧妙实现了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移。)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的长度,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还可以用0.5米来表示。

  请学生仔细看,0.5米是怎样写的?读作:零点五

  ④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课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学生回答后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填完后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填?

  ⑥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9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9/10米

  0.1米 0.3米 0.7米 0.9米

  仔细观察:你发现分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什么?零点几就表示什么?

  ⑦动手操作: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2/10,再用小数表示出来。

  再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0.6。

  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际。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结: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的需要中产生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课件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

  (评析:教师适时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小明和晓红选完书桌后又在商店里转了转,看到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①学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②学生汇报,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1元2角还可以写成 1.2元 读作: 一点二

  3元5角还可以写成 3.5元 读作: 三点五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③观察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今天学的0.5、0.4、1.2和3.5都是小数。

  ④任意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中读一读。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整数部分是几?分数部分是几?

  (评析: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索性学*是当前数学教师所探索的问题。本段教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展示,学生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交相辉映,将探究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三、应用反思:

  1、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还看到很多食品。(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你能用元作单位表示出这些食品的价格吗?

  2、他们还看到有的商品是这样表示价格的。(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题。)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不仅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桌,而且还学会了一个数学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

  (评析:练*的设计始终使学生处在生活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继续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后延伸:

  小数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用到,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教师从课一开始就创设小明、晓红逛商店这一生活情境,而且这一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投入新课的学*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节课在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念。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思考、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学*数学,在学*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小数的意义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教学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

  为达成以上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观察情境,读写小数。

  课件出示信息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各种鸟蛋的质量,接着追问:你是怎样读写这些小数的?学生试着读写小数。教师随时订正学生读写小数的方法。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一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在此不必做过多讲解,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总结出小数的读写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

  第二步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这一环节分 两步,第一步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环节,第1个小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第2个小环节,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提问】: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

  先请同学回答,学生应该知道0.1与1/10的关系,再让学生慢慢过渡到0.01与1/100的关系。

  (师板书:0.1——1/10 0.01——1/100)

  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提问: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第3个小环节,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第4个小环节,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请不同的同学说出自己想法,再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小数的意义,我们通过对一位小数意义的复*,过渡到对两位小数意义的学*,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时候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第二步,认识三位小数的意义。

  这一步分四个小步,第一个小步【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

  直接让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到三位小数。

  第二小步,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第三小步,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请同学们看着多媒体的方块图数一数。

  第四小步,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在复*一位小数意义,学*二位小数意义之后,可以通过自学,自己探索发现三位小数的意义,这利于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从而知道:像0.1 、0.25 0.365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并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第四个环节,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我设计两个层次的练*,第一个“自主练*1”,这是练*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完成练*,了解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情况。

  第二个是“自主练*2”,借助学具巩固小数的意义,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每个小数的意义,关注学生对小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自主练*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将新学*的知识点都适当的安排*题,可以检测学生当堂学*的效果。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结了经验和方法。

  为直观,简单,适合全班同学完成。

  自主练*12题

  这是思考题,对今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练*。

小数的意义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②理解小数的意义。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

  1、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协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

  (2)35克=0.35千克 ( )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 )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 零点九一八 五十三点三五三

  布置作业:教材P55页 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意义教案5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2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昨天去逛了下超市,买了些东西,但是在付款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今天把遇到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解决,好吗?

  生:好。

  2、我们先来看看老师都买了什么?(课件播放常见物品的价格。)

  铅笔:元一支圆珠笔:元一支

  猪肉:元一斤黄瓜:元一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不是整元数。(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依次读出:零点一、一点一一、九点五、五点九六。

  师:大家知道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吗?

  生:......

  3、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可以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身高体重跳高跳远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认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一位小数的意义

  a.那么多的小数,我们今天就从开始入手研究。

  b.拿出学*单,在学*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单元角米分米网格图

  c.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d.思考:我们选用的图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角,元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分米,米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生:......

  2、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究,你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a.拿出学*单,在学*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单元分米厘米网格图

  b.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c.思考: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分,元就是把1元*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0米,米就是把1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

  3.三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1”*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我们写的完吗?其实呀,小数的位数越多就分的越细。

  大家刚刚还记得老师去超市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巩固练*

  教师:可以表示成分数吗?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学生:分别是和。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游戏。(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结果报告。

  教师:通过刚才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1.像、这些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像、这些小数叫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像、25这些小数叫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教师小结。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五、课外拓展。

  分享最美数字

小数的意义教案6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2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昨天去逛了下超市,买了些东西,但是在付款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今天把遇到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解决,好吗?

  生:好。

  2.我们先来看看老师都买了什么?(课件播放常见物品的价格。)

  铅笔:元一支圆珠笔:元一支

  猪肉:元一斤黄瓜:元一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不是整元数。(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依次读出:零点一、一点一一、九点五、五点九六。

  师:大家知道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吗?

  生:......

  2.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可以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身高体重跳高跳远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认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一位小数的意义

  a.那么多的小数,我们今天就从开始入手研究。

  b.拿出学*单,在学*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单元角米分米网格图

  c.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d.思考:我们选用的图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角,元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分米,米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生:......

  2.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究,你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a.拿出学*单,在学*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学*单元分米厘米网格图

  b.生反馈表示什么意思。

  c.思考: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分,元就是把1元*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2:1米=100米,米就是把1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元。

  生:......

  3.三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1”*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我们写的完吗?其实呀,小数的位数越多就分的越细。

  大家刚刚还记得老师去超市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巩固练*

  教师:可以表示成分数吗?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学生:分别是和。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游戏。(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结果报告。

  教师:通过刚才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1.像、这些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像、这些小数叫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像、25这些小数叫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教师小结。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五、课外拓展。

  分享最美数字

小数的意义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归纳能力。

  3.在学*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读一读信息(课件出示)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

  (1)老师的体重是565千克。

  (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35分。

  2.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那你知道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吗?比如这里,51.5这个小数,里面的'51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这个5就是小数部分。那这两个5所在的数位一样吗?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3.那这小数部分的5所在的数位是什么呢?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又是多少?学了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探索新知识

  1.过去,我们学*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

  指名测量,其他同学观看。

  2.汇报测量结果。

  3.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

  4.出示米尺图。

  上图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

  5.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7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

  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6.出示米尺。

  指着板书: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

  7.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均分成1 000份,每一份是多少?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

  8.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

  小结:分母是10、100、1 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归纳整理。

  三、巩固练*

  第一层练*:分数小数互化。

  第二层练*。

  1.填空

  (1)0.8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1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

  (3)0.52是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的。

  2.判断:

  (1)0.8是把1个整体*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 ( )

  (2)1毫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 )

  第三层练*: 猜数游戏。

  小明和小红的数各是多少?

  四、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

  反思: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本节课,教者力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在小数意义的教学中,教材中利用米与分米、厘米、毫米的改写,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设计了“把一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份是多少米呢?能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吗?教者在教学中直接从米尺入手,从*均分成10份、100份、1 000份入手,让学生在改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中来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避免了教材中由于增加了米后意思上表达的不够清楚。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时,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 0.4=.7=后,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然后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先猜测,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再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最后,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将小数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对整数计数单位的复*进行引申。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反思这节课,也有一些地方预设的不够充分:

  1.在本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小数的意义,尽量做到在三年级教学内容之上进行提升。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错误较多,所以我花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思考过程,导致时间上较紧迫。

  2.练*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是什么?”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定能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带来课堂上难以预约的精彩!

小数的意义教案8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钢笔,写出价格13.50元。

  师:这是个什么数?(学生:小数)

  师:小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生:有圆点……

  师:小数是仿照整数写成的,用小数点隔开,左面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小数。(教师和学生比身高并引出姚明的身高。)

  第一组数:1米7分米3厘米2米2分米6厘米

  第二组数:1.73米2.26米

  师:那一组数更简明?(学生:第二组数)

  师:对。小数是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小数里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媒体。

  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生:1分米1米=10分米

  师:那么反过来,1分米等于多少米呢?(生:米)师:

  师:还可以把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师:0.1米是由哪个分数得来的?(生:是由米得来的。)

  师: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有是多少呢?(学生:米0.3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什么?

  教师引导: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0.1、0.3分别是由那两个分数得来的?这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它们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学生: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师:0.7表示()个。

  2、认识两位小数。

  师: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你能运用学*一位小数的方法、结合媒体上的资料自己研究出新的小数吗?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出示课件:1厘米=()米=()米15厘米=()米=()米

  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

  学生汇报研究的成果:

  首先填好空。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是二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

  教师对学生没发现的给予引导启发。

  师:0.75表示()个。

  3、认识三位小数。

  师;你能继续研究出其他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1毫米=()米=()米63毫米=()米=()米

  学生自主研究后汇报交流: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教师对学生每发现的给予引导启发。

  师:0.63表示()个。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讨论:1、小数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写成的?

  2、一位小数可以用来表示什么?二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3、什么叫小数?

  学生先自己说,教师再指明学生说。

  教师通过讨论第1、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是写法,写在小数点的右面,用来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数,叫做小数。

  教学例1: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这个题你是怎样想的?

  三、实践应用。

  课件分别出示。

  1、0.5里有()个0.1,

  0.09里有()个0.01,

  0.013里有()个0.001。

  2、教师出示图,学生在书上完成后集体交流。

  3、连线,教师出示连线图,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应用拓展。

  0.425里有()个0.001

  0.20里有()个0.01

  用0、2、5、8这四个数和小数点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小数?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教案9

  教学目标

  (一)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

  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

  2.口答:(1)1角=(——)元=( )元

  (2)3角=(——)元=( )元

  (3)9分=(——)元=( )元

  (二)学*新课

  1.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利用旧知识继续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1角是0.1元,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每份是1

  是同一数量,那么十分之几的数用小数表示是几位小数?(一位小数)

  那么百分之几的'数用小数表示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

  (2)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

  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板书: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观察米尺.提问:

  ①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

  学生观察得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写成分数是

  3分米是多少米?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

  师生共同明确:把1米*均分成10份,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②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

  学生观察米尺后得出:把1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厘米,写

  怎样把7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启发学生想:15厘米怎样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经小组

  第一位写1.所以15厘米是0.15米.

  明确把1米*均分成100份,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③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

  启发学生推理得出:千分之一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三位,写作0.001.

  9毫米、63毫米以米作单位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米?

  63毫米是0.063米.

  根据上述问题,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

  教师提出,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把1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IO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3)启发学生概括小数的意义.

  启发性提问:

  ①上面例子都是把1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②这样的1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所以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是10.

  师指出: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等.

  阅读课本:95页结论.

  反馈:95页“做一做”.

  订正时说明意义,计数单位.

  (4)强化概念.

  启发性提问:

  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④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巩固反馈

  1.练*二十第2题、第5题.

  2.填空(投影).

  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作业

  练*二十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在第七册中已初步学*了小数,本节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小数的意义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理解小数的意义,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第二层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的刻度,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深入一步.

  第二段:抽象概括、明确小数的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的联系及其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练*设计围绕重点,巩固概念,并针对易错、易混题,让学生在正误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分米.

  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1厘米.

  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1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1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01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的意义教案10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板书: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0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四、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 )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 零点九一八 五十三点三五三

  (二)堂清反馈:

  布置作业

  教材P55页 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

  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

  数叫做小数。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5)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6篇)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了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把小数的意义拓展到生活更广泛的领域,如用小数表示的身高、体重、时间、温度、面积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使用的小数,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认识小数的数位及其计数单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学*比较小数大小、小数加减法、小数性质、小数乘除法等打下基础。

  在这节课教材安排了说一说,认一认,填一填,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生活动中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认一认,借助几何模型,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试一试,借助计数器让学生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最后通过练一练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现认识的提升。

  我们知道,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各类活动。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和生活经验,以它为起点进行教学;再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浅入深,从简到难,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了解小数的数位以及小数的记数单位。

  3、在活动中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也是本课学生的困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的具体设计分为四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

  我设计了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收集小数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这些小数的意义,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小数知识的经验。

  开课交流资料,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题材,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再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了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也有助于教师探明学生的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相互促进。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在对小数的读写这一知识点上,我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水*,互相学*,直接解决。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创设条件。

  活动二:

  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十几分数的联系,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这一活动中我按照:分—选涂—写说—练,四步来进行:

  1、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给小数分类。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会把0.1、0.3、0.62、0.2、14、0.23这几个小数分为三类,0.1、0.3是一位小数、0.62、0.23是两位小数、0.059是三位小数。

  2、引导学生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凭借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与进率的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0.1就是在精确到分米的尺子上涂1格;0.23就要选择精确到厘米的尺子,涂23个小格;0.214选择精确到毫米的尺子涂214格。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感知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3、再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说说你对刚才几个小数的理解。这样学生结合米尺图,即从数上,又从形上就很容易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从而也使直观认识小数意义,过度到认识抽象的小数意义。

  4、通过做练*: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把分数写成小数,并谈一谈你的思考方法等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活动三:

  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在前两个活动,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与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不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一次次把学生的学*引向深入,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活动四: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

  基础练*:1、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通过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激趣练*:2、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3、p4填一填。

  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本节课我的困惑

  1、在本课中对小数的读写,你是怎样教学的?

  2、教材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为什么要安排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你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五:交流信息,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

  1、复*导入: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全班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4、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的小数,你能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吗?

  总结:刚才这些资料都是用小数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大家一起帮老师把资料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写出小数。

  (学生读小数、一生写小数。)

  师:谁能说一下,你刚才是怎样读的?怎样写的。

  (生交流)

  师: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开课,既引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又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小数,再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对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中在元、角、分的具体背景下已经强调过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与已有知识、利用学生的相互交流直接解决。只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活动六:理解小数的意义,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0.1、0.3、0.62、0.214、0.23

  2、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3、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4、出示课件:

  (1)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P6练一练第一题。

  (2)P6练一练第二题。

  活动七: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1)快速阅读课本P5。

  出示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2)拨一拨,说一说。

  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3)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学生活动: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八:巩固应用

  基础练*: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

  激趣练*: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p4填一填。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基础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激趣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兴趣;拓展练*: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2至3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及意义。二是“认一认”,主要通过直观模型与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三是“填一填”,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四是再通过一个“认一认”用计数器直观地表示小数,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各数位上数字所对应的数值与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和整数通常都是用十进制计数方法来表示的。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能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交流的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惯,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难点定位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说学情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情境教学法、直观引导观察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分层练*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

  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质疑、猜想、比较,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从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小数的产生

  a.由学生手中的教科书的单价引入,既复*了“元、角、分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的学*激情。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b、总结小数的产生,当遇到整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分数和小数来解决。

  2、教学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a、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见小数。

  b、学生互相交流

  c、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列举的生活中的小数,再次感受小学的运用范围很广,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我们要学好它。

  3、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的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背诵结论,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最好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教学生学会学*。

  4、小数的读法写法

  先让学生尝试读,再让学生归纳总结。

  5、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a.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b.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c.拨珠活动: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对小数数位的理解,体会小数部分也是十进位的。

  6、巩固运用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预设机动练*,以便进一步强化训练。

  五、说预期的效果

  以上的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学生是学*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着力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课积极的学*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圆、角、分及分数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使学生明白不仅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小数的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而不是单纯靠教师的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在是简单枯燥的教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得来的?这是本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研究性学*的氛围中。又能为以后的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课件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小数意义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亲身感悟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促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二)探究学*小数的意义

  1、用课件演示,探索新知。

  (1)取一张正方形纸,明确说明用“1”来表示什么。然后再用课件制作的幻灯片来表示。

  (2)课件演示:把这张纸*均分成10份,让学生给其中一份涂色。

  教师说明把“1”*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几分几?让学生用一个分数表示。(十分之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可以怎么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说明十分之一也就是0.1;再让学生将课本中的3份涂色。教师问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三),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多少?(0.3)

  2、小组交流

  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教师问: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23份,用分数表示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三写作0.23)。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学生会更加深

  地感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5、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7、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更能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

  五、及时练*

  1、让学生读数。

  2、拨数,说小数的意义。

  3、并写小数。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六、归纳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等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它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整数,如:0.9元、7.98秒等;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七、作业:

  第6页的“练一练”第4、5题。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②,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复*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法意义的学*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不断出现,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关键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你们好!我是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读写一位小数,本节课让学生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是进一步学*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本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丰富的日常生活素材,依据元、角、分之间及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知识验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同时,教材十分关注分数、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最后,教材的练*部分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小数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以及他们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推理等能力。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教学的模式,从只注重知识本身,转化到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合理。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学法上,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学*过程中学生情意、认知、思维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准备等教具与学具

  三、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四点:

  (一)、活动化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活动的教学,我会尽可能地创设时空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与探索。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内容是现实的,我会注重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学*数学、理解数学。

  (三)、自主化的学*方式。教育不能禁锢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交流,大胆创新。

  (四)、情意化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会注意创设轻松、和谐、*等的教学氛围,始终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学*热情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将它们有机整合在教学中。

  四、教学过程

  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点、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巩固练*,内化知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我设计了一个冲突情境来引入新课,羊村长带着懒羊羊同学在逛超市,由于羊村长没戴眼镜,想让懒羊羊帮它念出信封的标价,(课件出示信封的标价)而懒羊羊念不出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标价表示什么、该怎么念吗?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来帮一帮懒羊羊吧!

  【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素材创设情境,关注教学的.起点和思维的动点,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感到数学亲切、好玩,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探究欲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新课的学*做了铺垫】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一,直观感知

  多媒体出示例1第一幅图。图中的数是小数,表示物品的价钱。你们会像小羊那样读吗?如果你到也到超市去买橡皮,该怎样付钱呢?

  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很容易理解:1元=10角,1角=1//10元,3角就是3个1//10元,是3/10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另外两幅图中的小数表示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让学生重点体会到:0.05元表示的是5/100,0.05读作读作零点零五(在多媒体上演示出0.05的读法);0.48元是48分,48/100元还可以写成小数0.48元,读作零点四八,它们都是小数。

  (二)、教学例2,抽象概念,揭示意义

  多媒体出示米尺,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等于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请同学们思考:把4厘米、9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0.01、0.04和0.09都是两位小数,与它们分别对应的分数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三)深化探索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那么分母是1000的分数呢?

  让我们继续观察米尺,把它*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课件出示)1毫米是1米的1/1000,还可以写成0.001米。即1毫米=1/1000米=0.001米

  那7毫米、15毫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大家试试吧。

  小结:请大家观察这一行分数和对应的小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小结提问:谁来说说这样的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课件出示)

  那我们再从右往左看,如从0.3到3/10,0.05到5/100,0.001到1/1000,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适时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设计意图:数学学*的本质在于数学思维,经过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具体探究,通过学生的对话、交流甚至争论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借助多媒体上清晰直观的板书,引导学生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地进行比较、迁移、概括、归纳与合情推理,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内化知识

  (一)基本练*

  1.学生做课后的试一试:你会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吗?

  学生完成后,选其中个小数请学生说出表示什么意义。并通过上下对比观察,再次强化: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来表示。

  2.快速抢答。练一练中的1、2题和练*五的第4题。

  (二)发展性练*

  1.个人自由在一定大小的方格纸上涂色,同桌互相考查,分别用小数表示出涂色和空白部分。

  2.纠错能手。家文具店里的商品标价不太规范,请你帮忙把这些标价改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小刀3角擦皮8分直尺5角9分

  【注重练*设计的层次性、开放性、发散性与趣味性,采用口答、笔答、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与游戏中做数学,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课标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拓展参与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小数,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要和你的小伙伴分享呢?

  今天的课外作业是【小小测量家】查一查我国篮球巨星姚明的身高,和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并用分别小数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总结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拓展学生信息的收集能力,同时注意教学的开放性,留下问题,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本课。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

  现法、比较迁移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和学*小数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围绕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展现一些小数,让学生体会小数的广泛用途和学*小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本环节利用把1米长的直尺*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十分之几,十分之几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其实就是分母是十的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2)二位小数

  本环节继续沿用上述引导探究方法,使学生理解,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二位小数的形式。换句话说,二位小数就是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另外使学生通过比较迁移进一步熟悉探究知识的方法。

  (3)三位小数

  有了上述两个环节的探究,在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另外,我适时引导学生知识延伸,探究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使学生明白小数的位数是无穷无尽的。此时,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意义,即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计数单位

  通过比较板书中几个一位小数中哪个最小,使学生明白所有的一位小数都是由0.1组成的,我们把0.1就叫做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此时学生很容易利用比较迁移的方法推导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2)进率

  通过比较板书中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它们分别在直尺上对应长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知识应用

  出示课件让学生当堂练*,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学能所用,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消除学生学*中的知识盲点和疑惑。

  1、在()内填上合适的数字

  0.6=()0.87=()=()

  2、填空

  (1)0.8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2)0.06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3)0.34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五、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六、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6)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圆、角、分及分数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使学生明白不仅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小数的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而不是单纯靠教师的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在是简单枯燥的教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得来的?这是本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研究性学*的氛围中。又能为以后的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 、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 、 “操作法” 、 “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 、用课件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小数意义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亲身感悟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促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二)探究学*小数的意义

  1、用课件演示,探索新知。

  (1)取一张正方形纸,明确说明用“1”来表示什么。然后再用课件制作的幻灯片来表示。

  (2)课件演示:把这张纸*均分成10份,让学生给其中一份涂色。

  教师说明把“1”*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几分几?让学生用一个分数表示。(十分之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可以怎么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说明十分之一也就是0。1;再让学生将课本中的3份涂色。教师问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三),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多少?(0。3)

  2、小组交流

  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教师问: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23份,用分数表示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三写作0。23)。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学生会更加深地感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5、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

  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7、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更能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

  五、及时练*

  1、让学生读数。

  2、拨数,说小数的意义。

  3、并写小数。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六、归纳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等的数叫做小数。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是小

  数的整数部分,它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整数,如:0.9元、7.98秒等;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七、作业

  第6页的“练一练”第4、5题。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17——120。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价值和乐趣。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转自数学 吧 )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3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活动。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小数的认识。

  (1)观察情景

  (2)在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分相关知识,让学生交流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触认识。对于小数各部分的认识应以教师的介绍和强调作为重点,不必让为学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讨论,以免误导。)

  2、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一读,动手写一写,才能使知识落实到位。)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做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位数是几就是几分。

  4、小数的写法。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反馈。对做全对的学生进行鼓励。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书上练一练

  2、实践活动。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4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 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题:

  (1)基础练* (通过这个练*,巩固新知。)

  (2)提升练* (连线题体现学*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6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7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100,问:认识吗?一起说(100)、把100缩小10倍是多少?(板书:10)、把10缩小10倍是(1),把1再缩小10倍,你知道是多少吗(0.1或),把0.1缩小10倍,又是多少呢?(板书:0.01或),接下去是……?(板书:0.001或)

  2、师:像这样,我们可以一直地写下去(用省略号表示)。

  3、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吗?引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意义

  (1)教学0.1

  1、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请将你心目中的0.1在这张白纸上用颜色涂出来。(电脑演示正方形纸、1)

  2、(展示、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表示出0.1的。小结:要想准确地表示出0.1,我们应该先把这个正方形*均分成十份,再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3、取出一张*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准确地表示出0.1。

  4、请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用分数表示是(),0.3里面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

  5、投影:阴影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

  6、想一想,1里面有()个0.1。

  (2)教学0.01

  1、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0.1的?

  2、你能在纸上表示出0.01吗?请你在格字图上表示出来(生取出*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纸片)。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空白的部分呢?(电脑演示过程)

  3、请看老师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小数?

  4、看到0.23,你还想到了什么小数。

  5、请你在方格纸上创造一个新的小数,再同桌间说一说这个小数表示什么意思,看到这个小数,你又想到了那个小数?

  6、生汇报

  (3)教学0、001

  1、对于0.001,你有什么想说?2.黑板上掩饰0.001

  3、看到0.001,你会想到哪些小数?

  (三)提炼小数意义

  1、请你观察这三组的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得出: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等等)板书: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结:像这些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完善板书)

  3、师:其中的一份,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也可以写作0.1、0.01、0.001等等。如0.3的计数单位是0.1,它有3个0.1。0.2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0.01。

  4、思考:(电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四)解决问题练*

  (五)总结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7)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菁选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意义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屈老师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屈老师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屈老师的这节课,屈老师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它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认识小学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把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能较正确的进行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3、掌握含有小数部分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部分各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探索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数和十进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将抽象的意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法、创设情境法和练*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复*旧知,导入新课;

  2、探索新知;

  3、巩固运用;

  4、课堂小结。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以下*题,复*分数的意义及整数的数位的相关知识。相机教师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来认识数的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员——小数。(板书课题)这样设计为学生接下来学*小数的意义,小数部分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学*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又可分为五步:第一步:通过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小数?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第二步:出示1.52、0.25、0.365、121.32这些小数让学生读同时教师板书:

  1.52读作一点五二

  0.25读作零点二五

  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

  121.32读作一百二十一点三二

  这时教师指出: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此时,让学生讨论:小数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点和不同点?全班交流后,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各个数字即可。

  第三步:小数的写法。教师读数让学生在练*本上写出来,写完后集体订正,总结小数的写法。

  第四步:小数的意义。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两份呢?()五份呢?()

  师:这里的以用分数表示0.1、0.2、0.5,和分别表示2个和5个,0.2里面2个0.1,0.5里面5个0.1.由此可以看出,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是一致的,它们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同理,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有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01表示。25份用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25表示。0.25表示25个0.01。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用什么分数表示?引导学生说出,365份用什么分数表示?小数呢?像0.1、0.25、0.365……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然后出示以下*题让学生说出表示的意义。0.21、0.75、0.56。

  第五步:引导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从这个数位顺序表,你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小数点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表示几个0.1、0.01、0.001……。

  (三)、说巩固练*

  用课件出示课本51-52页的练*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说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板书出来,这样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3

  【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了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把小数的意义拓展到生活更广泛的领域,如用小数表示的身高、体重、时间、温度、面积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使用的小数,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认识小数的数位及其计数单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学*比较小数大小、小数加减法、小数性质、小数乘除法等打下基础。

  在这节课教材安排了说一说,认一认,填一填,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生活动中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认一认,借助几何模型,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试一试,借助计数器让学生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最后通过练一练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现认识的提升。

  我们知道,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各类活动。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和生活经验,以它为起点进行教学;再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浅入深,从简到难,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了解小数的数位以及小数的记数单位。

  3、在活动中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也是本课学生的困难点。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的具体设计分为四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

  我设计了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收集小数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这些小数的意义,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小数知识的经验。

  开课交流资料,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题材,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再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了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也有助于教师探明学生的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学*,相互促进。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在对小数的读写这一知识点上,我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水*,互相学*,直接解决。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创设条件。

  活动二:

  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与十几分数的联系,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这一活动中我按照:分—选涂—写说—练,四步来进行:

  1、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给小数分类。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会把0.1、0.3、0.62、0.2、14、0.23这几个小数分为三类,0.1、0.3是一位小数、0.62、0.23是两位小数、0.059是三位小数。

  2、引导学生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凭借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与进率的理解,学生很容易理解0.1就是在精确到分米的尺子上涂1格;0.23就要选择精确到厘米的尺子,涂23个小格;0.214选择精确到毫米的尺子涂214格。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感知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3、再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说说你对刚才几个小数的理解。这样学生结合米尺图,即从数上,又从形上就很容易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从而也使直观认识小数意义,过度到认识抽象的小数意义。

  4、通过做练*: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把分数写成小数,并谈一谈你的思考方法等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活动三:

  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在前两个活动,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与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不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一次次把学生的学*引向深入,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活动四: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

  基础练*:1、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通过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激趣练*:2、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3、p4填一填。

  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本节课我的困惑

  1、在本课中对小数的读写,你是怎样教学的?

  2、教材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为什么要安排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你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五:交流信息,进一步学*小数的读写。

  1、复*导入: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全班汇报,交流收集的资料。

  4、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的小数,你能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吗?

  总结:刚才这些资料都是用小数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通过交流,发现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大家一起帮老师把资料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写出小数。

  (学生读小数、一生写小数。)

  师:谁能说一下,你刚才是怎样读的?怎样写的。

  (生交流)

  师: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开课,既引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又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小数,再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大胆的释放学生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为后面进一步学*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对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中在元、角、分的具体背景下已经强调过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与已有知识、利用学生的相互交流直接解决。只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活动六:理解小数的意义,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小数,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0.1、0.3、0.62、0.214、0.23

  2、给上面三类小数选择合适的米尺图,并在米尺图的格子上涂色。(在这里我选择了三种精确度不同的米尺图:精确到分米的、精确到厘米的、精确到毫米的。)

  3、学生用分数表示刚才涂色的米尺图,并讨论交流同一米尺图上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4、出示课件:

  (1)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P6练一练第一题。

  (2)P6练一练第二题。

  活动七: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1)快速阅读课本P5。

  出示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2)拨一拨,说一说。

  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3)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学生活动: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速读课本p5的内容,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再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同桌两人,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吧:巩固应用

  基础练*:小练*: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3、4、5题。

  激趣练*:数学游戏:你说我涂。

  拓展练*:p4填一填。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练*:基础练*:巩固,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激趣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兴趣;拓展练*: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带小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也是对本节课,小数认识的一个拓展。]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设疑诱导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等。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课桌的长等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便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展开新课,探索新知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3)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我不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多少,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4)课堂小结

  我会问学生们:“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我会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本课。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

  现法、比较迁移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和学*小数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围绕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展现一些小数,让学生体会小数的广泛用途和学*小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本环节利用把1米长的直尺*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十分之几,十分之几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其实就是分母是十的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2)二位小数

  本环节继续沿用上述引导探究方法,使学生理解,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二位小数的形式。换句话说,二位小数就是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另外使学生通过比较迁移进一步熟悉探究知识的方法。

  (3)三位小数

  有了上述两个环节的探究,在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另外,我适时引导学生知识延伸,探究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使学生明白小数的位数是无穷无尽的。此时,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意义,即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计数单位

  通过比较板书中几个一位小数中哪个最小,使学生明白所有的一位小数都是由0.1组成的,我们把0.1就叫做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此时学生很容易利用比较迁移的方法推导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2)进率

  通过比较板书中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它们分别在直尺上对应长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知识应用

  出示课件让学生当堂练*,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学能所用,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消除学生学*中的知识盲点和疑惑。

  1、在()内填上合适的数字

  0.6=()0.87=()=()

  2、填空

  (1)0.8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2)0.06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3)0.34的计数单位是(),有()个()。

  五、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六、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和提高,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懂得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并为下一步“人民币的兑换”、“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也是这一册书的重点、难点。它包括了整数除法的算理,小数点的移动等相关知识的融合。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从中获取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能力方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思想情感方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探索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在学*整数除法方面不扎实,对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加上学*本章内容需要仔细、认真。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对学*困难的学生加强辅导,应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

  四、教法

  本节课利用远教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接受等优点,让学生在学*中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从“复*旧知——探究交流——深化提高——巩固应用——评价回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利用知识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学法

  重视对学生学法、算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以“学”为主线,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理念,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惯的最终目标。

  六、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复*旧知——探究交流——深化提高——巩固应用——评价回顾五个环节

  (1)复*旧知(目的:利用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窗口)

  依次打开幻灯片“小博士考考你”。

  第一张“小数点去掉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复*小数点移动后,在原数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第二张“扩大相应的倍数,小数点应向右移动几位?”

  第三张“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复*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复*旧知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由抢答、集体订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一部分的知识为探究交流打下知识基础。

  (2)探究交流

  谈话导入打电话情节,同时出示第五张幻灯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含有的信息。

  出示下一张幻灯片,出示问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安排学生自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尝试探究,列出算式。后用课件显示出正确的算式。

  根据显示出的两个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今天我们学*的除法和上次课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板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探究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

  小组合作交流(4个同学一组,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如何来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最后选取一名代表把交流讨论出的结果讲出来)

  本环节十分重要,是中心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汇集组员的意见,教师对能力薄弱的小组进行引导,但不能点破,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出解题的关键所在。学生汇报成果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出学生的算式。通过几组学生的式子,让全体学生找出这些算法的共同点——总结出利用转化的方法(把除数转化成为整数来除)

  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竖式算法,显示时要进行必要的语言讲述,帮助学生弄清每一步的依据,强调要先把除数扩大成为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依据前面学*过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其实实质是把除数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显示到第二个算式时,要问学生在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数位。

  最后,写出相应的答案,作答。

  (3)深化提高

  课件显示第七、八张幻灯片。

  第七张幻灯片,让学生口答如何把除数变成整数,同时等号两边式子完全相等。说出依据。

  第八张幻灯片,观看用竖式计算除数是小数除法时,怎样移动小数点,强调格式要规范,书写干净。

  (4)巩固应用

  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体验成功喜悦的阶段,同时这一阶段可以改变学*气氛的主要阶段。

  出示第九张幻灯片,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在纸上计算出这些式子的商(任选三个,教师要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堂辅导,最后举手回答,集体订正)

  (5)评价回顾

  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你用能用几句话来说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通过举手回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进行板书。最后,课件显示第十张幻灯片,让学生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如时间充分,可进行能力拓伸,让学生试做第十一张幻灯片的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部分,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简洁明了的板书,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深刻记忆的良好保证。

  板书设计: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1、先观察除数是几位小数,向右移动除数的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

  2、被除数的小数点马与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数位。

  3、按除数是整数的方法去除。

  八、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

  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农村与城市在运用多媒体方面的差距,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农村教师在教学上带来一次革命,运用形象生的课件给学生上课,让学生直观的学*到抽象的知识。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除数、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到了方法。我相信,随着远程教育资源不断的深入到我们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更相信,广大教师会在教学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7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8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活动。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小数的认识。

  (1)观察情景

  (2)在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分相关知识,让学生交流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触认识。对于小数各部分的认识应以教师的介绍和强调作为重点,不必让为学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讨论,以免误导。)

  2、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一读,动手写一写,才能使知识落实到位。)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做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位数是几就是几分。

  4、小数的写法。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反馈。对做全对的学生进行鼓励。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书上练一练

  2、实践活动。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9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中第一教时。P100~101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万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本课内容包括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并认、读、写小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这部分内容是小数初步认识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为再学*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母是10的分数及货币单位元、角,长度单位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了解多于米与分米,而且对小数也有所接触,为此教学一开始以一些商品的价格引入,不回避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反而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对教材稍作修改,先学小数的读写法,再通过学生的合作、自学、讨论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再通过练*,增强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能认、读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分数与小数的含义是教学中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物品的价格,把你收集到告诉同学。

  多请几位学生说说一些商品的价格。

  二、实践讨论,学*新知.

  1、读、写小数。

  既然大家知道0.1元,0.2元,0.6元都是小数,那你认为它与我们学过的1,2,3,4……的数有什么不同?

  (都有小圆点,都有零)指出,小数中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怎样读?怎样写?

  2、理解小数的含义。

  分三方面进行。

  A以元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B认识以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C借助分数的意义认识小数。

  每一方面都配以一定小练*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练*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索能力。

  3、通过自学让学生了解自然数、整数及小数是由哪几部组成的。

  三、自学“你知道吗?”。

  通过“你知道吗?”来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贡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首先起源于人类的需要,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0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P32-P3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1

  说教材:

  新课标提出重视学生学*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知识发展的过程当中。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其意义的理解学生会感觉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找出生活与小数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归纳能力。

  3、在学*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长度为单为例,说明小数实际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下信息(课件出示)

  (1)余老师的体重是515千克。

  (2)淘气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95分。

  师:有同学笑了,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

  2、对!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课件逐题点上小数点),读一读这些小数。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今天我们继续学*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3、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板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观察米尺。提问:

  ①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学生观察得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写成分数是3分米是多少米?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师生共同明确:把1米*均分成10份,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②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学生观察米尺后得出:把1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厘米,写怎样把7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启发学生想:15厘米怎样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经小组第一位写1。所以15厘米是0.15米。明确把1米*均分成100份,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③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启发学生推理得出:千分之一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三位,写作0.0016毫米、13毫米以米作单位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米?13毫米是0.013米。根据上述问题,把1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教师提出,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把单位1*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即时练*。

  (2)启发学生概括小数的意义。启发性提问:

  ①上面例子都是把1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②这样的1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师指出: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别写作0.1,0.01,0.001…等。

  4、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

  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④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是10。

  阅读课本:51页结论。

  反馈:51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巩固练*、完成课本55页练*九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分米。

  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1厘米。

  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1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1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01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2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圆、角、分及分数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使学生明白不仅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使学生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小数的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而不是单纯靠教师的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在是简单枯燥的教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得来的?这是本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研究性学*的氛围中。又能为以后的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地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正确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思,树立学好数学的学*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课件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小数意义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亲身感悟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促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二)探究学*小数的意义

  1、用课件演示,探索新知。

  (1)取一张正方形纸,明确说明用“1”来表示什么。然后再用课件制作的幻灯片来表示。

  (2)课件演示:把这张纸*均分成10份,让学生给其中一份涂色。

  教师说明把“1”*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这张纸的几分

  几?让学生用一个分数表示。(十分之一)鼓励学生思考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可以怎么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说明十分之一也就是0.1;再让学生将课本中的3份涂色。教师问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三),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多少?(0.3)

  2、小组交流

  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

  用小数表示是0.01。

  教师问:把“1”*均分为100份取其中23份,用分数表示

  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百分之二十三写作0.23)。

  3、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

  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学生会更加深。

  地感知、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4、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5、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7、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更能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

  五、及时练*

  1、让学生读数。

  2、拨数,说小数的意义。

  3、并写小数。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六、归纳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等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它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整数,如:0.9元、7.98秒等;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七、作业:

  第6页的“练一练”第4、5题。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3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是在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说学情

  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学*前测表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会根据具体的情景写分数;会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的计量单位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会比较简单的两位小数的大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这些知识都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

  三、说学*目标的确定

  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通过观察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

  2、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品质。

  四、说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为: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难点为: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练,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六、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七、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小数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小数?你能举出些小数的例子吗?过去,我们学*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指名测量,其它同学观看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例子。

  3、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小数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经不陌生。想通过学生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进一步发现 小数应用的广泛性。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米尺图提问:上图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 1分米为什么可以1/10米表示呢?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引导。

  2、请同学们看米尺。

  从0到30,从0到5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同桌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0米、0。1米、3/10米、0。3米……

  3、让学生观察1/10米和0。1米,4/10米和0。4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让学生观察1/10米=0。1米,4/10米=0。4米,从这个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分母数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4、提问: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出示米尺)讲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写成0。01米;0。04 米是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4厘米、7厘米,用米来作单位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学生汇报:

  (板书: 1/100=0。01 4/100=0。04 7/100=0。07)

  5、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

  6、讲解并提问: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1)(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2)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的强化认识,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直接观察教具,在老师引导和同学们的合作之下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具体意义,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突破了学*的重难点,再一次渗透了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7、课堂小结:

  (1)根据学生的汇报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 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师进行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学*所得,既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又能够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

  (三)巩固新知 教学课件

  (1)将阴影部分用小数和分数表示 (2)找朋友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设计意图】: 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特别是在拓展性练*中,让学生在数轴上认识小数,从而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的大小,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之间的关系和无限性,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四)作业布置

  教材36页1、2、3

  【设计意图】: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 分米 1厘米 1 毫米

  1/10 米 1/100 米 1/1000 米

  0。1米 0。01 米 0。001 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 0。1,0。01,0。001……等。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新授知识重点,旨在让学生直观了解所学知识。

  九、说教学反思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尤其在小数的知识上,不仅能利用米尺将几分米、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数,利用元角分的关系写出小数,也会用小数表示线段图、面积图中的涂色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复*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回忆起分数和小数的智慧,并初步感知小数和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探究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利用学生的复*学案内容以及学生已有学*经验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从学生熟悉的尺子图入手,然后再以面积图为主进行直观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而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则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学案和三个问题进行自主学*。在学*一位小数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学*经验,能较好的完成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明确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样轻松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并运用知识迁移,明确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多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进而补充了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开始渗透0。1和1的关系,后面通过课件演示,是学生明确进率为什么是10。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交流,应该是前面一位小数的学*还是不够深刻,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不牢,所以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出现困难。再如,问到“小数部分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有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时”,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是因为对小数的意义的掌握时不扎实、不理解。

  这些都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本节课教学设计还有一些问题,在教学重点知识时,要慢下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需要继续探究、改进。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学会读、写小数,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迁移,学会小数的读、写,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在小的数位较多的情况下,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通过小数读、写法的学*,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整数的写法 。

  2、复*整数的读法。复*整数数位顺序表。

  3、尝试改数

  你能不改变这三个数的数字,将这三个数改成小数吗?

  563 4007 12378

  二、 教学小数的数位的顺序表

  (1)复*整数的数位表

  指名学生讲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说明什么叫做小数的数位?

  ②小数的计数单位哪最大,它和整数个位间进率是多少,那么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

  ③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④表示千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⑤再往下还可以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数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

  小结:实际用时小数和整数常写在一起,这样的数也叫做小数,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就称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数就称小数部分。

  三、学*小数的读法

  (1)读55.55

  教师:通过预*,小数55.55应该怎么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学生(猜测):五十五点五十五;五十五点五五;五十五点五十分五百分。

  教师:哪个同学回答正确?正确读法是“五十五点五五”。小数的正确读法是什么?

  [小结]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读,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2)读5050。005

  (课件出示5050。005读作)

  教师:按照我们刚才的小结,大家一起读出这个小数。

  学生:五千零五十点零零五。

  教师: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个数字都要读,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

  (3)整理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四、学*小数的写法

  感悟写的方法

  教师:根据小数的读法,你能写出小数吗?

  (幻灯片出示:写出下面的 小数三点三零、六十四点零五、零点零零四、一点零零一)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写出白版上的小数,彼此检查看看正确与否。

  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总结小数的写法。

  教师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点拨指导,使每个学生都会写出相应的小数。

  [小结]在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五、探究提升

  (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2)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3)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六、达标测评

  (1)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2)填空

  0.9里面有( )个 0.1,0.07里面( )个0.01,

  4个( )是0。0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

  (3)读出下面各数

  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课后*题

  完成课后练*题。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优秀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出示课件(m,dm,cm)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师:把一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小数是0.1米。这里还有两个括号需要填写,大家独立完成,可以吗?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均分成10份,如果*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试想一下:把一米*均分成一万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如果*均分成十万份呢?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视野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优秀说课稿3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正确他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练*,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二)分类练*

  1、小数的意义。

  (1)“练*十八”第1题。看图中涂色或箭头所指部分,写出小数。

  ①要写出小数,应该怎样思考?

  整个图形在“0一1”之间*均分或多少份,涂色部分或到箭头所指部分有这样的几份,想好分数,再写成小数。

  ②按上述思路,学生独立完成。

  ③反馈讲评。

  ④指出每个数的计数单位,有这样的几个计数单位,(口答)

  ⑤学生口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相应的计数单位。

  ③举例说明什么叫带小数?什么叫纯小数,

  口答,先举例,再回答定义。

  (2)“练*十八”第二题。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用线连起来。

  ①独立练*。

  ②反馈做法,你是怎样连的,(看分数、想小数、找小数)

  ③反馈结果,用投影核对。

  (3)说出7。625中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有几个计数单位。

  ①同桌互说。

  ②指名学生回答反馈。

  ③提问:7.625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625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7625个0.001。

  (4)根据要求写小数。

  ①一个小数,十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4,个位和十分位上是0,这个数是多少?

  读题后在练*本上写出,再对照检查,最后反馈校正。

  ②一个小数,十位或千分位上的数都是5,十分位是8,个位和百分位都是0,写出这个数。

  按完成(1)的方法完成,最后反馈讲评。

  (5)小结: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一种简写形式?它的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有怎样的规律?

  2、小数的读写法。

  (1)读法。

  ①读出下面的数:0.36

  10.01

  103.004

  说说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读小数部分时从十分位起从左往右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依次读出。

  ②读5题。

  a、把读的过程写下来。

  b、反馈讲评。

  (2)写法。

  ①写出下面各数。

  四点九 零点六零五 一百点零零八

  反馈写法。

  ②第6题。

  独立练*。完成后用投影反馈讲评。

  ③第8题。数学课本的定价是多少元: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口头汇报。

  (三)综合练*

  1、课本第3题。

  (1)独立练*,错误的打“╳”后订正。

  (2)反馈讲评。

  2、课本中的思考题。

  (1)独立思考。

  (2)反馈讲评。

  (四)小结

  (五)作业:《作业本》第67页(六十五)。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8)

——小数乘法说课稿范本10份

  小数乘法说课稿 1

  一、说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创设“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学生自己经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过程,总结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3)借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扩大)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说设计意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小数,已经对小数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学生在学*中可能会出现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小数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多少呢,不明确。因此,我借助了计算机课件来辅助教学,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个情境,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总结质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探索、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说学法

  本节课学*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五、说教学流程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设疑引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发现、巩固内化――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设疑引趣。

  通过动画:小数点在285之间跳来跳去,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点的移动究竟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呢?这正是学生这个时候想知道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出来,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对感性材料――“快餐价格”变化的观察、比较、交流、探索,经历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积累了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归纳发现”建立了正确的表象;同时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归纳发现、巩固内化。

  这一环节,通过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互相辨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牢记小数点左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我让学生采用构思数学日记的方法让学生回顾总结,整理并理解探索出变化规律,让他们编成儿歌。在小结时我建议学生课后到社会中去调查,给“山羊快餐店”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既经济实惠,能吸引顾客,又能赚钱。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将来会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渗透一些商业性经营意识,是很必要的。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社会中去,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4、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创设开放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拓展学*。练*的设计,既有基础性的新知巩固,又有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新颖性、挑战性很强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思考与创造,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建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小数乘法说课稿 2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具体内容

  标题例题安排

  小数乘整数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

  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

  小数乘小数例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

  例4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例5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积的*似值例6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似值

  连乘、乘加、乘减例7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8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数乘整数

  例1

  编排意图:

  (1)创设“买风筝”的购物情境,引出“小数乘整数”。

  (2)结合具体量(人民币单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

  (2)先解决书上女孩想要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3)在此基础上,解决其他买风筝的问题。

  例2

  编排意图:

  (1)脱离具体量,直接引出小数乘整数。

  (2)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

  (3)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元”转化为“角”的经验来学*例2。先提出0.72元×5,你会计算吗?再去掉元,提出0.72×5该怎么计算。

  (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

  (3)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①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

  ③算出积以后,应根据

  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小数乘小数

  例3

  编写意图:

  (1)以给校园宣传栏换玻璃,需要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小数乘小数。贴*学生的生活,引出小数乘小数学生易于理解。

  (2)有例2的计算经验,这里学生容易想到把第二个因数也转化为整数,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故教材直接写出转化和计算的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

  (2)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1.2×0.8。

  (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让学生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并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米”化为“分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1.2×0.8”的算理。

  (4)最后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例4

  编写意图:

  (1)结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分两个层次:

  ①结合“做一做”第1小题,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②结合“做一做”第3小题,说明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建议:

  (1)可按教材的层次结合具体的算式进行总结。

  (2)积的末尾是0的情况,也应作为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处理。

  例5

  编写意图:

  (1)通过“非洲野狗追赶鸵鸟”的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领会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然后计算出鸵鸟的最高时速。

  (2)由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惯。

  对于验算方法没做统一规定,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教学建议:

  (1)结合本例让学生领悟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可请学生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义。

  (2)验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检验书上女孩的计算引出,也可由检查自己的计算引出。

  (3)如何验算不作统一要求。

  练*一

  第10题,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积的*似值

  例6

  编写意图:

  (1)通过“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让学生求狗的嗅觉细胞,引出求积的*似值。

  (2)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似数就可以了。

  (3)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似数,同时说明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的小数位数。

  教学建议:

  (1)复*求小数的*似数的方法。

  (2)求出“0.049×45=2.205”后,着重说明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似数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按照需要独立地求出2.205的*似数。

  连乘、乘加、乘减

  例7

  编排意图:

  (1)有关小数连乘、乘加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教材选取用正方形地砖铺地板,引出连乘、乘加,便于学生理解和列式。

  (2)通过解决“100块砖够吗?”引出连乘。通过解决“110块砖够吗?”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

  (2)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计算的相同。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及例8

  编写意图:

  (1)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分两个层次编排:

  ①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②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3)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建议:

  (1)在复*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五、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惯。

  小数乘法说课稿 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的知识。它实际上是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到了小数乘法中,使小数乘法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实际上也是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应用,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在简算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在上述基础知识和理念的支撑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一些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本节课所探究的内容是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中的应用,根据学生前期所学知识,本节课是乘法运算定律的进一步拓展,难度不大。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前期测评

  这一阶段中我设计了两道题,口算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巩固,为学*下面的知识做了铺垫。

  第二阶段:探究新知

  这一阶段中首先出示了三组题,让学生通过

  小数乘法说课稿 4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46―47页《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我准备从“内容与资源”、“理念与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内容与资源

  1、说教材

  本单元: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了整数乘法,本册书第一单元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本单元综合地运用前面的相关知识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数与代数知识进一步发展和扩充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是在本单元学*了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关系等知识基础上学*的,将应用前面所学*的内容,解决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方法的归纳,涉及到数目、数位增多,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问题,比如:教材呈现了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和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灵活掌握如何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既是对前面几课的发展和综合运用,又是今后学*相关乘、除法,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2、说学情:

  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知识上已具备解决小数乘法的知识基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感和学*经验,应该说对本课的知识不陌生,能够尝试独立解决;但是学生在如何解释、说明抽象的竖式计算过程与方法上,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我认为:一是应该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应用前面所学知识解决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如何选择合理计算方法等问题上。二是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算理,归纳算法,逐步达成共识,掌握有效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有条理的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

  二、说理念与目标

  课标理念: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依据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活动,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概括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学*快乐,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惯。

  2、说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数学教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以后继续学*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归纳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为日后学*小数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把它定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合作尝试探究,加之有效的练*很好地突出了重点。

  3、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地方,归纳计算方法和灵活解决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正确处理乘数积末尾“0”的问题,学生不易理解,计算易错,所以我把它定为难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同伴交流补充,在提供充足时间与空间的探索后,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教学方法

  (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以下教法:

  (1)启发式谈话法;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反复推敲提问语言,加之语气生动,力争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

  (2)尝试练*法:课程标准提倡“做数学”,学生只有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两个例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孩子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再加之同伴讨论,互相提出问题,彼此合作练*,解决问题。

  (二)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学生学*方式,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学法。本节课的所有数学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得以解决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多媒体出示学生喜欢的动物相关资料,引发学生兴趣,接着自然复*几道小数乘法口算,为课堂学*奠定好基础,紧跟着出示树懒在地面和树上爬行速度的信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学*活动,在了解自然知识的同时去思考数学,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理解信息。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三只蛞蝓”,我仔细查找了相关资料,蛞蝓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而树懒才是哺乳动物,我反复思考,和组内老师研讨,把教材中的蛞蝓换成树懒,目的是想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提出问题,探究算法:

  1、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乘法问题。

  2、引导学生先重点研究“树懒在树上每分大约爬行多少米”的问题。集体列出算式后,老师故意说出错误计算结果,激发学生估计欲望,交流估算方法时,只要言之有据,就给予肯定。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接着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位同学板书竖式计算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集体讨论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紧接多媒体演示竖式计算步骤,学生再次回忆口述规范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对照估算结果,一起写答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练*,给积的末尾点上小数点。

  3、出示第二个问题:树懒在地面上1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学*方式和例一很相似,列出算式,学生估算,独立列竖式计算,与同桌互相检查计算过程、结果,师巡视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学生通过比较,对简便方法形成共识。通过学生讨论辨析的过程,越辩越明,突破难点。最后规范格式,写上答语。

  4、简单小结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练*本着由易到难,针对性强的特点,第一题是基础性练*:两个紧紧围绕例题的竖式练*,第二题是先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三组算式排序,第三题是第二题的拓展,第四题我把书上两个一步的乘法应用题的信息提出来,但打乱了顺序,让学生先找到两个相关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第五题是一道机动题,给不完整的竖式填空,适当的逆向思考加深了对本节课乘法竖式的理解。

  (四)交流评价,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从知识、学*方法、学**惯等多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本着简洁,突出重点的原则这样设计,上面正中间是课题,下面左右两边分别是两个例题完成的解答过程,给学生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小数乘法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小数》。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乘小数》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内容,这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具体来说在例7中让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在例8中讲解对于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应如何做。在例9中讲解取*似数的方法。本节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对于学生来讲,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虽然有相*相似之处,但是确实又是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前后逻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小数乘法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将小数乘以10或100变为整数,再利用整数的乘法得到积,再通过积的变化规律除以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这里我采用书中小明房间大小的问题,对于情景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便于更贴*学生生活,如教师家中装修需要测量面积,或学校规划新的活动室等等。尤其是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有学*的兴趣,问题解决之后更有成就感。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很轻易的列出算式3.8×3.2,但是后面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不着急让学生立刻开始计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因为学生之前在试商法等地有过大量的估算经验只要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自己解决,因为有着3.8五入看作4,3.2四舍看作3等,估算一个数或估算两个数等方法,在学生尝试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法,由教师进行呈现。

  接下来要让学生进行具体运算,这里出现小数乘法中最容易出现的小数点的问题,故而教材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先将小数看作整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数位变化再写出正确的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能做到哪一步,而又不能做到哪些。

  对于这个计算来讲应该又教师提出化为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便可以安排学生小组一起计算,计算完互相对比下结果是否一致,问题在于哪里。这样的预设好处就在于能够顺势引出本节课的难点,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这里可以采用让学生板演的方式进一步讲解由3.8到38和由3.2到32分别乘以10,所以在积要除以100这样的方式,放在板书上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堂练*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书中小数乘小数的例题。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解决生活中或者与父母去购物时遇到的小数乘法。

  七、说板书设计

  略。

  小数乘法说课稿 6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的知识。它实际上是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到了小数乘法中,使小数乘法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实际上也是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应用,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在简算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在上述基础知识和理念的支撑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一些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惯。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本节课所探究的内容是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中的应用,根据学生前期所学知识,本节课是乘法运算定律的进一步拓展,难度不大。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前期测评

  这一阶段中我设计了两道题,口算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巩固,为学*下面的知识做了铺垫。

  第二阶段:探究新知

  这一阶段中首先出示了三组题,让学生通过

  小数乘法说课稿 7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具体内容

  标 题例题安排

  小数乘整数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

  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

  小数乘小数例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

  例4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例5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积的*似值例6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似值

  连乘、乘加、乘减例7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8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数乘整数

  例1

  编排意图:

  (1)创设“买风筝”的购物情境,引出“小数乘整数”。

  (2)结合具体量(人民币单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

  (2)先解决书上女孩想要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3)在此基础上,解决其他买风筝的问题。

  例2

  编排意图:

  (1)脱离具体量,直接引出小数乘整数。

  (2)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

  (3)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元”转化为“角”的经验来学*例2。先提出0.72元×5,你会计算吗?再去掉元,提出0.72×5该怎么计算。

  (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

  (3)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①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

  ③算出积以后,应根据

  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小数乘小数

  编写意图:

  (1)以给校园宣传栏换玻璃,需要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小数乘小数。贴*学生的生活,引出小数乘小数学生易于理解。

  (2)有例2的计算经验,这里学生容易想到把第二个因数也转化为整数,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故教材直接写出转化和计算的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

  (2)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1.2×0.8。

  (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让学生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并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米”化为“分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1.2×0.8”的算理。

  (4)最后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例4

  编写意图:

  (1)结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分两个层次:

  ①结合“做一做”第1小题,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②结合“做一做”第3小题,说明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建议:

  (1)可按教材的层次结合具体的算式进行总结。

  (2)积的末尾是0的情况,也应作为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处理。

  例5

  编写意图:

  (1)通过“非洲野狗追赶鸵鸟”的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领会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然后计算出鸵鸟的最高时速。

  (2)由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惯。

  对于验算方法没做统一规定,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教学建议:

  (1)结合本例让学生领悟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可请学生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义。

  (2)验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检验书上女孩的计算引出,也可由检查自己的计算引出。

  (3)如何验算不作统一要求。

  练*一

  第10题,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积的*似值

  例6

  编写意图:

  (1)通过“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让学生求狗的嗅觉细胞,引出求积的*似值。

  (2)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似数就可以了。

  (3)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似数,同时说明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的小数位数。

  教学建议:

  (1)复*求小数的*似数的方法。

  (2)求出“0.049×45=2.205”后,着重说明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似数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按照需要独立地求出2.205的*似数。

  连乘、乘加、乘减

  编排意图:

  (1)有关小数连乘、乘加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教材选取用正方形地砖铺地板,引出连乘、乘加,便于学生理解和列式。

  (2)通过解决“100块砖够吗?”引出连乘。通过解决“110块砖够吗?”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

  (2)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计算的相同。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及例8

  编写意图:

  (1)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分两个层次编排:

  ①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②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3)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建议:

  (1)在复*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五、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惯。

  小数乘法说课稿 8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一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以练*为主;

  2、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

  1、口算:

  2、4扩大( )倍是24;72缩小( )倍是7、2;

  5、24扩大( )倍是524;702缩小( )倍是0.702;

  0.056扩大( )倍是56;5320缩小( )倍是5.32;

  2、下面各数,把小数点去掉,各扩大了多少倍?

  6.3 3.04 0.9 0.35 0.008

  3、下面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

  4 58 6340 5000 3090

  4、说出15×5,208×15各表示什么意义?并用竖式计算。

  (二)、新授

  1、提示课题

  今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小数乘法(板书)

  2、出示复*题,师生共同观察讨论

  (1)算出积填在空格里

  (2)观察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关系

  从左到右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有没有变化?分别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积起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右到左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又起了什么变化?积又起了什么变化?

  从而引发学生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3、教学例1

  花布每米1.50元,求买5米要用多少元?该怎样列算式?

  (1)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列式

  用加法计算:1.5+1.5+1.5+1.5+1.5+1.5

  提问:这几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计算吗?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1.5×5

  提问:1.5×5表示意思?(5个1.5)也可以表示什么?(1.5的5倍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3)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提问:小数乘法中含有小数位,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采用什么方法呢?

  ②指导学生看书,讲解解题思路

  1.5扩大10倍 > 15

  × 5 ×5

  7.5缩小10倍 > 75

  1.5里有一位小数,先把1.5扩大10倍变成15,把15乘以5得75,求得的积比原来要求的积扩大了10倍,根据是前面所复*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为了使原来的积不变,必须把75缩小10倍,即把积里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样乘得的积就应有一位小数。

  ③共同小结:

  为什么要把1.5扩大10倍?(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使原来的积不变)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步骤怎样?(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点上小数点)

  指出:实际计算时,不必写出思维过程

  (三)巩固练*

  1、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边说边填

  2.5> ( ) 5.8 > ( )

  × 7 × 7 × 3 ×3

  ( ) < ( ) ( ) < ( )

  2、直接说出积是多少

  3.2 5、4 8.56、7 5.2、 1.2

  × 2 × 6 × 3 × 8 × 9 × 5

  得出:一位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也整数乘法相同,只是乘得的积是一位小数。

  3、试算“做一做”

  提问:你会做吗?

  学生计算后继续提问:你是怎样算的?第一个乘数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第一个乘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总结出计算方法:

  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第一个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说课稿 9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法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创设“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学生自己经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过程,总结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3)借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扩大)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说设计意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小数,已经对小数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学生在学*中可能会出现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小数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多少呢,不明确。因此,我借助了计算机课件来辅助教学,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个情境,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总结质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探索、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说学法

  本节课学*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五、说教学流程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设疑引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发现、巩固内化——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设疑引趣。

  通过动画:小数点在285之间跳来跳去,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点的移动究竟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呢?这正是学生这个时候想知道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出来,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对感性材料——“快餐价格”变化的观察、比较、交流、探索,经历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积累了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归纳发现”建立了正确的表象;同时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归纳发现、巩固内化。

  这一环节,通过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互相辨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牢记小数点左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我让学生采用构思数学日记的方法让学生回顾总结,整理并理解探索出变化规律,让他们编成儿歌。在小结时我建议学生课后到社会中去调查,给“山羊快餐店”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既经济实惠,能吸引顾客,又能赚钱。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将来会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渗透一些商业性经营意识,是很必要的。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社会中去,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4、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创设开放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拓展学*。练*的设计,既有基础性的新知巩固,又有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新颖性、挑战性很强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思考与创造,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建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小数乘法说课稿 10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小数》。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乘小数》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内容,这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具体来说在例7中让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在例8中讲解对于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应如何做。在例9中讲解取*似数的方法。本节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对于学生来讲,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虽然有相*相似之处,但是确实又是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前后逻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小数乘法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将小数乘以10或100变为整数,再利用整数的乘法得到积,再通过积的变化规律除以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这里我采用书中小明房间大小的问题,对于情景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便于更贴*学生生活,如教师家中装修需要测量面积,或学校规划新的活动室等等。尤其是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有学*的兴趣,问题解决之后更有成就感。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很轻易的列出算式3.8×3.2,但是后面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不着急让学生立刻开始计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因为学生之前在试商法等地有过大量的估算经验只要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自己解决,因为有着3.8五入看作4,3.2四舍看作3等,估算一个数或估算两个数等方法,在学生尝试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法,由教师进行呈现。

  接下来要让学生进行具体运算,这里出现小数乘法中最容易出现的小数点的问题,故而教材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先将小数看作整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数位变化再写出正确的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能做到哪一步,而又不能做到哪些。

  对于这个计算来讲应该又教师提出化为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便可以安排学生小组一起计算,计算完互相对比下结果是否一致,问题在于哪里。这样的预设好处就在于能够顺势引出本节课的难点,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这里可以采用让学生板演的方式进一步讲解由3.8到38和由3.2到32分别乘以10,所以在积要除以100这样的方式,放在板书上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堂练*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书中小数乘小数的例题。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解决生活中或者与父母去购物时遇到的小数乘法。

  七、说板书设计

  略。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9)

——循环小数说课稿(精选10篇)

  循环小数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循环小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包括例8——例9两个例题,分两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本课是第一课时,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

  3、学生能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怎样判断是不是循环小数。

  本课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去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创设情境——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练*”。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一、优化教学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为了敲好开课的第一锤,新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伴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为学生讲老和尚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语言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状态。学生在看、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故事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下去,讲也讲不完,初步感知“循环”概念。

  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一年四季,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作好铺垫。此时,我话锋一转,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

  二、优化教学过程:

  活动尝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为主。趁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00÷75算式,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

  利用多媒体吸引大家一起关注到主要问题上: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学生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然后学生进行验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接着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从而学生初步认识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接着我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是怎么样循环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像7.14545…这样小数部分从百分位起有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我启发引导观察“比较5.333…、7.14545…这两个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

  以上整个过程我不再以讲为主,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耳、眼、口、脑、手“全频道”表演,尽情表现。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优化课堂练*,培养能力

  我在练*题的设计上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样、深刻、有趣,尤其强调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华,让人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循环小数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商的*似值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例1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小数的循环现象,初步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例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研究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归纳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循环小数是小数除法的商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看成小数除法的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对商的研究,学生可灵活的处理小数除法的商,为学生用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欲望,增强学*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1、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中、动眼充分感知,然后经过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兴趣,通过趣味性、竞争性等多种形式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效。

  三、说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2)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3)从数学乐园中巩固循环。

  (4)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第一环节: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一年四季的图片,当画面停止时,让学生猜测下一个季节是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感受四个季节的循环现象。接着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这样有机的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环节: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1、在学生课前预*的基础上我出示例1、例2两道算式,让学生分组同时来完成,并用竖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认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不继续往下除?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整理交流结果,然后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有不同意见其它学生可补充。这样设计给学生探究新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成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汇报交流得出三个特点:

  (1)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

  (2)除不尽。

  (3)例1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例2是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让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意义,从而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写商及商的读法,然后让学生计算4÷37。

  3、让学生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从中进一步观察特征,并用自己的话叙述循环小数的意义,然后与课本对照,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加深理解意义让学生圈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说一说。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法理解总结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来。然后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这里还应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全是循环小数。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能读懂的教师不要教,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环节:从数学乐园中理解巩固循环。

  *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以下有层次、有针对的练*,并采用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练*形式,来巩固新知。课件出示第1题,找出图中哪个小动物说的数是循环小数。第2题对号入座,让学生从下面数中快速找出有限小数、循环小数与其它。

  第四环节: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鼓励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出质疑,共同解决,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你得表现怎样?目的是让学生在重温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更好的学*数学知识。

  作业布置:练*十三1、2题。

  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知识。

  附:板书设计

  附件:《循环小数》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

  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节

  0.333……写作0.3

  3.31818……写作3.318

  0.108108……写作0.108

  有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循环小数又为学生学*分数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省略写法和简便写法、循环小数的读法。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达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认为循环小数的概念的理解是这节课的关键性教学事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周七天循环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

  三、教学目标:

  1、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2、知道循环小数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号表示循环小数。

  3、会使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并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4、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会使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并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号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观察、分析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四、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充分体验和感悟,掌握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如果直接地叙述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从身边的生活例子引入:问学生一年有几个季节,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季节的排列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下去,讲也讲不完,初步感知“依次不断地重复”这一特性。这样利用学生身边形象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对于认识循环小数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感性中初步理解循环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将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转化感悟抽象的数学现象,并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1。5÷1。1算式,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中遇到麻烦,商总也除不尽,怎么办?学生疑从中而生:怎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与什么有关?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从而通过研究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知道循环小数的由来,对循环小数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借助教师的板书,理清重点和关键,为概念的形成顺利概括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概念的巩固做好了铺垫。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分层练*,牢固概念的掌握。

  整节课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路,即“生活实例——计算质疑——师生探究——学*反思——巩固练*”。有了前面的生活实例和计算质疑,学生了解了循环小数特征,凸显了循环小数不同寻常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归纳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又指导学生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来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下面学*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省略写法和简便写法、循环小数的读法的欲望,就这样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使学生牢牢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以至于在做后面判断是非的练*时,学生对于循环数的概念已脱口而出。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有了循环小数清晰的概念,怎样设计练*能让学生容易掌握省略写法、简便写法和读法呢?我安排了这样的练*: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明理由、是非判断题、比较大小等。特别是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的练*,有几个特别容易和循环小数混淆的数,看学生能否清晰地做出判断,如果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概念了。是非题和比较大小是针对学生是否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而设计。最后设计的挑战题是循环小数的概念的引申。我希望这样的设计层层铺垫,最终使学生牢固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循环小数说课稿 4

  一、对教材的认识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循环小数这节课容量较大,要学*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的读写法以及混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这些知识都是全新的知识,概念多,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这么多知识让学生在一节课里掌握,实在是难度很大。因此我打算这个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今天这一课时,知识目标就是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图形的认识、学*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活动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学法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1、生活情景引入,初步体验

  本节课一开始,我让学生通过欣赏一年四季的图片,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现象,初步体验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当画面停止时,让学生猜测下个季节是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通过让学生跟着图片说,来加深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研究问题,探索新知

  (1)从分类入手,引出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在分类时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后,由一人负责记录下分类结果。

  (2)再次分类,将上述的无限小数再次进行分类,得出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

  由于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安排时,我让学生通过一层一层的分类,明确其中的一类就是循环小数,然后逐个进行观察,找出特点,加深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不过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是不能很准确地归纳的,这时教师给出规范的概念,来完善学生自己归纳的定义。我认为一些传统的概念教学的方法还是需要的。

  在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之后,安排了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这一知识加以理解和巩固。

  (3)自学书本,进行知识的拓展。

  书本上的“你知道吗?”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如果教师一味的说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安排学生自学,并提供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自学的目的更明确,效果也就更佳。这一环节的安排,学生不仅了解了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也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数学书的*惯和自学的能力。

  (4)计算,探究循环小数的产生。

  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通过计算,明白两个数相除时,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出现的几种情况,从而也明确了在除法中循环小数的产生过程。

  因为只是初步感知,所以对于除法竖式的规范行没有作任何规定,有待在下一课时进行完善。

  3、课堂总结,完善板书设计

  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4、课堂作业

  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达到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安排一题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水*得到提高。

  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新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时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氛围,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中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循环小数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循环小数》,希望各位评委、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例8和例9.

  2、教材简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8,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3、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图形的认识、学*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活动是可行的。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

  新课开始,采用故事情境法,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接着设计一个分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竞争比赛,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初步的知识概念。然后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在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的区别。再采用练*法,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三、说学法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看书、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多种感官参加学*活动,可使学生内容在大脑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一)优化教学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采用故事导入: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

  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一年四季,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作好铺垫。此时,教师顺势说明: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以此导入新课。

  (二)优化教学过程: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为主。趁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算式400÷75,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

  利用多媒体吸引大家一起关注到主要问题上: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学生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然后请学生进行验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接着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从而学生初步认识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例9:28÷18、78.6÷11,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两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们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们是怎么样循环的?

  学生独立完成例9、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观察"比较1.555…、7.14545…这两个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同时介绍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以上整个过程教师不再以讲为主,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耳、眼、口、脑、手"全频道"表演,尽情表现。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学*上述知识后,让学生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计算:15÷16= 1.5÷7=

  教师提问:这两个算式的商是整数吗?让学生计算并讨论,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0.2142857142857……是一个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三)优化课堂练*,培养能力

  教师在练*题的设计上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样、深刻、有趣,尤其强调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华,让人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后分别安排了如下练*:

  1、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为什么?是循环小数的用循环点表示。

  0.9375 1.5353…

  5.1281414… 0.2142857142857…

  5.314162… 8.4666…

  3.1415926… 0.19292

  2、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①3.141596……,②0.625, ③4.1666……,

  ④6.5555555, ⑤ 4.8686……,⑥ 0.00909……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循环小数有()。

  学*新知后及时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效果,并能根据相应的情况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概念。这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全部知识学完后我又安排了系统的反馈练*:

  1、下面哪道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道题的商是无限小数?

  10÷9 1.332÷4 23÷3.33

  2、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似值。

  1.29090……()0.083838……()

  0.4444……()7.275275……()

  3、在○里填上">","<"或"="符号。

  3.14○3.1 Arial,宋体" * hps28 oad(s· 3. Arial,宋体" * hps24 oad(s·○3.222 8. Arial,宋体" * hps24 oad(s·○8. Arial,宋体" * hps24 oad(s· Arial,宋体" * hps24 oad(s· 4÷9○0. Arial,宋体" * hps24 oad(s·

  4、动脑筋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这些练*题的形式多样,有趣味性,并联系生活,这样安排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理解、掌握,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并说说是怎样学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方法、达到学会目的

  循环小数说课稿 6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是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这是文本安排的顺序。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首先,我们是建立在学生对循环小数原认知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其次,师生共同经历判别循环小数概念的过程,最后是学生感知与文本概念一致的的结果,因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接下来是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交流比较、自学,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

  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循环小数。

  2、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写出自己认为是循环小数的小数。

  3、在判别循环小数的过程中引入到认识循环小数。

  4、自学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二)应用

  1、独立计算主题图中的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实际中的发现,感受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三)练*设计

  拓展思维:交流思维方法。

  (四)总结延伸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对本节课新知进行梳理总结。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课开始,我以学生对循环小数的原始认识为导入点,在交流判别中让学生体验什么是循环小数,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逐步的与文本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循环小数,为后续的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架起桥梁。

  2、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空间。

  在课中,引导学生自学循环节以及读写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学*交流的过程,体会主动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练*中巩固、内化。

  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精心改编了文本中的例题作为实际应用练*,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我们所学数学的价值。

  循环小数说课稿 7

  一、对教材的认识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赛跑情境,让学生计算冠军的速度,引出“循环小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但教材举例单一,不利于学生通过对数据比较、分类,自主构建循环小数的概念。因此,我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五组数据,让学生计算赛跑比赛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其中三名运动员的速度的是有限小数,另三名运动员速度是循环小数,包括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图形的认识、学*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活动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我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这个故事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我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400赛跑情景,让学生分组计算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我将分如下几步完成:

  (1)初算,产生疑惑

  我有意安排一、三、五组同学计算能除得尽的除法,二、四、六组同学计算商是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除法。六个学*小组进行计算比赛,比一经哪些组算得又对又快。当我观察到一、三、五组的同学基本完成时,我向二、四、六组的同学发问:“为什么你们还没有算完,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会向我诉苦这些题怎么除也除不完。

  (2)再算,明确问题

  我将这个问题推给全班学生,我让一、三、五组的学生也来算一算,让大家都体验到400÷75、400÷96、400÷74这三道题余数重复出现,商中一部分数字也总是重复出现。当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商的特点.

  (3)分类,引出概念

  让学生将六道题的除法竖式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商的特点,并小组讨论如何分类。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将这三题分成一类,另三题分成一类;第二种将商是有限小数的三题分成一类,商是纯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商是混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共三类。当学生说出第二种分类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后两类也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归为一类。因此,这六个数其实可以分为两类。这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它为有限小数。另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我们称它为无限小数。然后我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无限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循环小数的主要特征。我随机用课件出示循环小数的概念,揭示课题。这里我还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还有些小数它们也是无限小数,但是小数部分不循环,不是循环小数,这种数我们以后会遇到。像这些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循环的,我们书写时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4)阅读、总结

  在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划出来并读一读。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本课进行小结。

  3、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出了五道判断题,让学生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过程中,一定会有异议和疑问,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循环小数还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提出:“循环小数是否还有其他记法?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断商是循环小数?”等问题时,我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并随机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将其设计成课外探究作业。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也为下一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循环小数说课稿 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循环小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包括例8――例9两个例题,分两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本课是第一课时,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

  3、学生能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怎样判断是不是循环小数。

  本课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去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创设情境――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练*”。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一、优化教学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为了敲好开课的第一锤,新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伴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为学生讲老和尚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语言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状态。学生在看、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故事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下去,讲也讲不完,初步感知“循环”概念。

  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一年四季,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作好铺垫。此时,我话锋一转,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

  二、优化教学过程:

  活动尝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为主。趁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00÷75算式,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

  利用多媒体吸引大家一起关注到主要问题上: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学生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然后学生进行验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接着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从而学生初步认识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接着我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是怎么样循环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像7.14545…这样小数部分从百分位起有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我启发引导观察“比较5.333…、7.14545…这两个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

  以上整个过程我不再以讲为主,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耳、眼、口、脑、手“全频道”表演,尽情表现。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优化课堂练*,培养能力

  我在练*题的设计上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样、深刻、有趣,尤其强调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华,让人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循环小数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商的*似值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例1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小数的循环现象,初步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例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研究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归纳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循环小数是小数除法的商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看成小数除法的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对商的研究,学生可灵活的处理小数除法的商,为学生用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欲望,增强学*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1、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中、动眼充分感知,然后经过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兴趣,通过趣味性、竞争性等多种形式巩固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效。

  三、说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2)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3)从数学乐园中巩固循环。

  (4)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第一环节: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一年四季的图片,当画面停止时,让学生猜测下一个季节是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感受四个季节的循环现象。接着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这样有机的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环节: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1、在学生课前预*的基础上我出示例1、例2两道算式,让学生分组同时来完成,并用竖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认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不继续往下除?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整理交流结果,然后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有不同意见其它学生可补充。这样设计给学生探究新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成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汇报交流得出三个特点:(1)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2)除不尽。(3)例1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例2是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让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意义,从而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写商及商的读法,然后让学生计算4÷37.

  3、让学生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从中进一步观察特征,并用自己的话叙述循环小数的意义,然后与课本对照,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加深理解意义让学生圈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说一说。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法理解总结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来。然后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这里还应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全是循环小数。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能读懂的教师不要教,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环节:从数学乐园中理解巩固循环。

  *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以下有层次、有针对的练*,并采用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练*形式,来巩固新知。课件出示第1题,找出图中哪个小动物说的数是循环小数。第2题对号入座,让学生从下面数中快速找出有限小数、循环小数与其它。

  第四环节: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鼓励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出质疑,共同解决,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你得表现怎样?目的是让学生在重温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更好的学*数学知识。

  作业布置:练*十三1、2题。

  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知识。

  附:板书设计

  附件:《循环小数》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 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节

  0.333……写作0.3

  3.31818……写作3.318

  0.108108……写作0.108

  有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说课稿 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循环小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包括例8——例9两个例题,分两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本课是第一课时,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

  3、学生能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怎样判断是不是循环小数。

  本课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去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创设情境——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练*”。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一、优化教学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为了敲好开课的第一锤,新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伴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为学生讲老和尚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语言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状态。学生在看、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故事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下去,讲也讲不完,初步感知“循环”概念。

  接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一年四季,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作好铺垫。此时,我话锋一转,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

  二、优化教学过程:

  活动尝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为主。趁者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之际,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00÷75算式,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

  利用多媒体吸引大家一起关注到主要问题上: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学生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然后学生进行验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接着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从而学生初步认识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接着我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是怎么样循环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像7.14545…这样小数部分从百分位起有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我启发引导观察“比较5.333…、7.14545…这两个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

  以上整个过程我不再以讲为主,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耳、眼、口、脑、手“全频道”表演,尽情表现。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循环小数相关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优化课堂练*,培养能力

  我在练*题的设计上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样、深刻、有趣,尤其强调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才华,让人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扩展10)

——《分数意义》说课稿(精选10篇)

  《分数意义》说课稿 1

  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本课计划用一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与大家交流交流。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百分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十分准确。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建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说教法:

  自主发现,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

  五、说学法:

  通过学生自主发现、学生交流、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一):举例说明,引入百分数

  课件出示*视率的统计、学校兴趣小组情况、产品合格率、饮料及毛衣的成份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百分数。然后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说说是从哪里收集的。由此引出课题举例并板书。

  例题1:某两家养殖公司养殖鸭子的成活率情况,如下:

  养殖公司成活鸭子(只)养殖鸭子(只)成活鸭子占养殖鸭子的几分之几(成活比率)

  A 21 30 7/10 70/100

  B 17 20 17/20 85/100

  我提出问题:哪个养殖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学生很快用通分的方法,把这些成活比率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出结果:B公司的成活比率高,选B公司。

  例题2:增加C、D两家养殖公司,如下:

  养殖公司成活鸭子(只)养殖鸭子(只)成活鸭子占养殖鸭子的几分之几(成活比率)

  A213070%

  B172085%

  C354087。5%

  D29530098。3%

  我提出问题:现在哪个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如果还用通分太麻烦了?思考了一下:把这些分率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引领学生把表格中的分率进行转化,很快比较出了结果:选D公司。老师乘机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自主发现,学生交流。

  1、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老师引领学生说一说举例2里的98。3%、85%含义,做出示范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百分数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搜集来的调查资料,说一说其中的百分数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他们说出什么占什么的百分之几。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

  2、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让学生先自由看书,再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写法。汇报百分数的写法,学生容易把百分号写不好,这里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重点指出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法。

  (三):巩固基础,拓展提高。

  1、展望北京2008

  2000年悉尼奥运会

  中国获取金牌数约占金牌总数的9。1%

  2004年雅典奥运会

  中国获取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10。3%

  2008北京奥运会

  中国体育健儿获金牌总数将占金牌总数的()%

  2、我是小小设计师。这是一个拓展活动。发给每位学生已标明百分数的方格纸,让他们用涂色的方式设计出喜欢的图案。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四)自我检测

  1、说出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件羽绒被含鸭绒97%。97%表示()

  (2)我们班有50%的女同学。50%表示()

  2、读数。

  131% 3。4% 88%

  3、写数。

  百分之九点零三百分之九十九

  百分之二百五十百分之百。

  [自我检测以学*目标为依据,以学*的基本内容为测试内容,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即目标的达成情况。]

  七、全课小结:

  师:你能用一句含有百分数的话说一说你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这节课的心情吗?

  八、作业:(略)

  九、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率百分比)

  例题1、2

  写作:85%读作:百分之八十五

  写作:98。3%读作:百分之九十八点三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教学过程,使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有了进一步更深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已有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是分数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引入课题时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收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并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以师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形式实现“新知”的建构,充分再现和展示学生在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中心地位”下移成为学生学*的合作者和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出百分数,学以致用――通过解读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升华学生对百分数在生活中作用的再认识,同时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拓宽学生学*数学的视野:学数学不仅仅是为知识而学,更重要的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

  《分数意义》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意义》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数和比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又是后续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税率、统计与概率等实际问题的基础。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基础资源。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接触过很多的百分数,并且学生有学*分数和比的知识基础,以及利用分数和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一切都是学生学*本课时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源。

  2、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对百分数意义的表述、关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以及百分数的正确写法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学会自主学*、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四、学*准备

  学具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学生自主建构;二是注重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三是注重学*方法的指导。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师生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都找到了吗?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师:老师从我们的班级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没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

  (1)我们班男生人数占59,女生人数占49。

  (2)全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7.76厘米,*均体重是40920千克。

  (3)喜欢乐器的同学约占全班人数的37%,喜欢绘画的约占24.1%,喜欢舞蹈的约占20.4%,喜欢体育的约占18.5%。

  2、揭示课题

  师指出:像37%、24.1%、20.4%、18.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

  3、确立研究目标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从贴*学生生活的班级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数,目的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我是学*的主人,要学我的数学。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别涉及到不同的分数和百分数,是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新知的探究。

  活动一:学生独立学*,自主建构。

  课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书中小学生、初中生*视率的例子,任选一个想一想:在这个例子中,有几个量,分别是什么,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照着例子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班级信息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3、举例说明如何读写百分数。

  4、试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比的异同。

  5、根据班级信息比较班内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活动就是充分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学*,让全员参与学*过程。但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手,我设计了方法提示来帮助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二:班内展示交流。

  学生依照研究目标逐个汇报,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倾听、评价,肯定正确,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强调重点。例如:

  1、百分数的意义。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表示的含义,重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百分数的书写顺序。

  3、与分数的不同。

  除了读法、写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结合实例对比,着重理解意义上的不同。

  4、百分数的好处。

  体验到百分数分母相同,易于比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班内交流是一个较大范围的交流,汇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将个人的内部建构汇成了群体资源作为共享,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态势获得对问题较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应用新知

  1、看信息,说意义,谈想法。

  (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学校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占30%。

  2、写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一箭双雕 百发百中 十拿九稳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理念我设计了知识性练*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的第1题。第2题,看成语写百分数,不仅增加练*的兴趣,落实的训练目标,也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增添了本节课的文化氛围。】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如何取得这些收获的?

  最后教师送大家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分数意义》说课稿 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一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结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这是第一项目标也是基本目标;借助用小棒找1/4,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这两项目标是在第一项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拓展。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拟订教学的重难点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谈话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师生互动,理解意义;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巧妙练*,强化意义四步。设计了如下一节课: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轻松谈话:“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教师结合大屏幕(课件)适时小结一个苹果、一张饼都称之为一个物体,一米长的绳子把它叫做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我们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当学生已经把相关的知识说充分了,教师还适时走进去“老师知道它们也和分数有关,你们看(课件)4根小棒、8根小棒、20根、100根小棒,4个苹果、12朵花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分得的结果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借助集合圈渗透一个整体的同时,让孩子们感知到当我们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也可用自然数1表示。它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结果也可用分数表示。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操作指明了道路。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二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包括10捆小棒、12朵花……(课件)然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一个正方形(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4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4根小棒,8根小棒,6只熊猫等都可以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在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的概念。最后借助一组练*题,通过对1/4、5/9、3/11、4/5几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课件)学生是在感知、理解中总结意义,掌握新知的。

  接下来通过*题,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设计了猴子分桃,猜一猜老师口袋里有几个糖等有趣的游戏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分数意义》说课稿 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一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结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这是第一项目标也是基本目标;借助为分数配图,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这两项目标是在第一项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拓展。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拟订教学的重难点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谈话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师生互动,理解意义;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巧妙练*,强化意义四步。设计了如下一节课: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轻松谈话:“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课件)教师适时小结一个苹果、一张饼都称之为一个物体,一米长的绳子把它叫做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我们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当学生已经把所相关的知识说充分了,教师适时走进去“老师知道它也和分数有关,你们看(课件)这是10个小朋友,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的时候,还可以说是一群小朋友,这一群小朋友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结果用分数表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借助集合圈渗透一个整体的同时,让孩子们感知到当我们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也可用自然数1表示。它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结果也可用分数表示。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操作指明了道路。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包括一米长的绳子、一张纸、六块饼干、12个小方块……(课件)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

  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分数意义》说课稿 6

  说教材: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主要学*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说教法: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难度。

  归纳法-----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一些物体,得到一些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进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指导练*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说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件出示)

  (1)将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分数的产生、意义。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说板书设计: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预*汇报引出教学课题及学*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材料*均分,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这个探究活动。在小组进行*均分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个物体的小组很快分了出来,如:把一个圆*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得到几个或多个物体时学生就不会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进入到每个小组参与并指导分法,但因时间关系,不是每个小组都进入。因此,当我指名一个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把9个圆*均分给6个小组成员,每人得到六分之九”这个分数,与我教学的进度内容不符,我的课堂随机能力相当弱,我没有给学生肯定,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组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这是后面才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应用),我的冷处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差,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扼杀,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过这节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数意义》说课稿 7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和分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会学*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或少百分之几等百分数的相关运算,故而本节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阶段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都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具备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所以根据学生情况,我会使用更加带有启发性的方式教学,鼓励学生开放思路,并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书写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提升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思考的*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练*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一家人某一年的恩格尔系数表,讲解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并利用大屏幕展示其中的百分数,请学生观察这些数字。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知不知道这些数字的含义?从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顺势引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分数意义》说课稿 8

  一、 说教材

  (一) 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 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60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

  2.引出*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均分的概念。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61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均分一个物体和*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1.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和构建单位“1”,因此展示了下面的例题:

  “6只熊猫能否*均分成若干份,要*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首先,课件展示6只熊猫,问学生:有几种分法,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稍后请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回答,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我把6只熊猫*均分成6份,每份有1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只熊猫的1/6。也有可能说:我把我把6只熊猫*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只熊猫的1/3。还有的同学说:我把我把6只熊猫*均分成2份,每份有3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只熊猫的1/2。在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三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三种分法是把6只熊猫看成是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

  2.巩固练*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根相同大小的小棒,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你能把这12根小棒*均分成若干份吗?怎样用分数表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这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多媒体演示每种情形。

  小结:通过上面例题的讲解,我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以前我们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均分得到分数。现在我们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均分得到分数。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积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而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板书: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强化训练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和理解分数单位,我通过多媒体可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刚才同学们在*分12根小棒的时候得出了多种分法,将他们*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总体的1/3,其中的2份是总体的2/3,其中的3份是总体的3/3。同样等分成4份或6份,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分数。

  (课件展示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称)除此之外,像这样的1/2,1/3,1/4,1/6,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板书: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三) 巩固练*,加深应用

  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课件展示几组练*:

  练*一:看图形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的阴影部分:1/4,3/,8,5/9,5/6,并说明每组分数表示的意义。

  练*二:用分数表示绿色部分,并说明把什么看做单位“1”。

  (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接下来出示课本P62做一做。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请同学回答,在学生回答完后,请同学分别说出1/2,2/3,3/4,4/5,5/6的分数单位,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 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意义。

  反思:与学生共同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收获了什么知识?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作业:课后练*P63-64。

  (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 板书设计

  (一)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二) 设计说明:

  本节课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均分多个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通过巩固练*,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促成知识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希望上述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优秀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师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新东方小学网还有更多优秀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和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供你参考。另外,我们还有三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和六年级数学教案等资料供你参考。

  《分数意义》说课稿 9

  今天我所讲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呈现了程序格式化进度、服装面料和里料的成分、汽车销售情况的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这样的内容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体现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百分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知识准备上,他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打下了基础;在生活经验上,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出百分数,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学*能力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能力、根据具体问题主动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结合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建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学*目标定位于:

  1、我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我能辨析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能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采用“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导学案,通过“三学一练一测”,即:三学:独学自探、合学互探、展学提升;一练:随机练*;一测:当堂检测,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节课我虽然采用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但并没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放手中又适时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学生能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更有效的展开自主学*,从而节省教学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有效解决课内40分钟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这一矛盾,我有意将独学自探环节的内容作为预*作业,让学生在前一天回家独立完成,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另外的两个原因就是:四年级一年我曾以这个班为实验班级,进行了个人市级实验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预*策略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学生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预**惯,这种提纲式预*作业对他们来说完成起来难度不大,另一方面将独学自探环节作为课前预*,也能使课堂上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学*,展示提升及巩固练*,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本节课的瑕疵.)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课前预*,独学自探

  按照教师出示的导学问题,学生自己研读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理清知识体系,弄清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完成随堂笔记。这里还创设了让学生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一些这样一个拓展问题,力求让学生体会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这一优越性,从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拓展问题仅供有能力的同学去探究思考,不作为小组展示内容)。这一环节安排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作为预*作业布置给学生。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对学生的预*完成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并给予评价。

  第二环节:分享信息,引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所以课前布置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的作业,开课伊始先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起学生深入学*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出新课。

  第三环节:分步引导,自主学*

  第一步:合学互探

  首先小对子间互相检查学*笔记,用红笔修正补充,并根据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价;然后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修改随堂笔记,准备预展。

  第二步:展学提升

  各个小组通过抽签明确各自的任务(其中每一个展示单元由一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补充),教师在各组汇报过程中进行随机的点拨指导。如:强调“%”书写时要注意斜线两侧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被误认为零;对学生填写的百分数与分数异同的表格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展示任务后,找同学讲解拓展问题,并通过课件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将命中率化成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体会百分数的优越性。

  这里我想着重说明的是:这节课上我尝试着将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探究完百分数的读写之后,让学生阅读这一材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穿插于全套教材,内容丰富,极具典型性和概括性,无论是从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活化,还是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这个版块是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目标是隐性的,所以很多教师对这一版块的内容并没有足够重视,基本上是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简单的说一句:“课后自己读一读”。今天这节课我将这一内容作为一个探究的小问题来处理,方法也未必就恰当,但我也是只想做一个小的尝试,也想用这种方式来“抛砖引玉”。

  第四环节:同类演练,达标检测

  第一步:随机练*

  首先通过完成书上的读、写百分数的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给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并谈感受,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又通过看图说百分数这样一道开放式练*,进一步检查学生们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当堂检测

  有效的练*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所以在随机练*的基础上,设计了当堂检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练*后,由老师批阅组长的练*,组长批本组组员的练*,并为有错误的同学讲清错因,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并设计了趣味练*,让学生根据成语写百分数,在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首先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收获,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根据课堂上所记录的分数,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小组。最后通过两句名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始终都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我竭尽所能,但由于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导学案的设计,还是在教学流程的把握方面都还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谢谢。

  《分数意义》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经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忙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经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能够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之后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供给具体实例来帮忙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构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明白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本事。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经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进取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经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能够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能够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能够是一个物体的14,也能够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头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供给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能够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能够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经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供给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研究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我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本事。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经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终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经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我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教师多多指导。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