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教师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

日期:

教师政治学*笔记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职责,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区力的竞争,综合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仅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梦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当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所以,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我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我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仅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政治学*笔记2

  学*时间:xx月xx日下午4:50

  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学*内容:创建模范学校标准

  1、你是否了解模范学校的标准?

  ①办学思想端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成效显著。

  ②坚持依法治校。模范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规定;学校领导班子廉洁、务实、进取,有较高的政策水*和领导能力,坚持民主管理,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③加强学校管理。积极进行学校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安全、文明、和谐,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④德育实效性强。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措施有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⑤教学管理规范。规范课程设置,执行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五认真"要求。执行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学*负担。

  ⑥教师队伍团结向上。教师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较高的职业水*和文化业务水*,学生、家长满意率高。

  ⑦办学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和教育质量较高,改革创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成绩突出,承担实验、示范或辅导任务并在同类学校中堪称模范,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⑧办学效益显著。办学条件达到省市规定同类学校标准,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增强办学效益。

  2、学校在模范学校创建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①执行,明确[民主教育"办学理念。

  ②注重环境文化,打造民主文化品味的校园。

  ③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民主管理。

  ④关注教师发展,培育教师文化。

  ⑤坚持以生为本,营建民主课堂。

  ⑥发挥引领作用,与手拉手学校共同成长。

  ⑦丰富活动文化,培养具有民主精神的学生。

  ⑧培育特色文化,深化民主精神。

  3、你是否了解(八项20条)?

  ①校务管理 ②教师管理 ③学生管理 ④教学科研管理 ⑤安全管理 ⑥校园管理⑦后勤管理⑧档案管理

  4、学校在贯彻落实规范中做了哪些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把[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实施系统、动态、发展性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营造健康、和谐、民主、团结的管理氛围。

  5、你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如何评价?(对照第1题第二条)

  6、学校是否存在模范学校标准所规定的[一票否决"的现象。

  凡xx年年以来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推荐申报:

  ①义务教育阶段流生超过省定标准;

  ②违反国家及省有关“减负”规定;

  ③有教职工或学生违法犯罪;

  ④因责任事故造成师生伤亡;

  ⑤有违反上级规定的乱收费情况;

  ⑥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

  ⑦校舍、活动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主要办学条件未达省、市相应评估标准。

  7、你认为学校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

  ①省艺术教育模范学校:书法、绘画、竹笛、电钢琴、陶艺、蒲公英民乐团、铜管乐队、合唱队

  ②阅读写作:校本教材---多渠道趣味识字、课外阅读、经典诵读、小蜜蜂记者团、花信封文学社

  ③省游泳传统校:小学毕业人人学会游泳

  8、你对学校工作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

  学生活动场地较小,操场和跑道需要改造。希望*多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师政治学*笔记3

  *是*开年的第一件政治大事。开完*,各项工作也就陆续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体现*政治生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国际社会对于*的关注度在升温。*正从国内大事向国际大事转变,是增强*对外传播能力的珍贵资源。

  固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国力增强和政治生活制度化的直接结果,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认知定式,再加上一些媒体的简单化报告,*并没有摆脱“形式大于内容”的形象,其对*政治运行的影响,在*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没有充分客观展示出来。如此一来,削弱这种制度设计在国际社会上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也没有充分反映*政治的发展成就和制度活力。

  要做好*的国际传播,首先要从*政治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的.地位。定期化、制度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成熟水*的基本标准。政治协商制度、*大会制度是人民*原则在*的具体体现形式,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二者成为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构件,也浸染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向国际社会介绍*,不仅是展示*政治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也是在传播*人的常态政治生活。

  内容是传播的核心。*的参与广泛、议程丰富、内容多样、会期集中,有利于国际传播。除了国外媒体外,国内媒体也越来越重视对外的报道,并且国家为了扩大国际传播做了许多的推动工作。尽管*始终是*人自己的会议,也应该树立国际传播上的自觉。现在采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将大会重要文件翻译成英文,邀请在京的各国使馆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旁听、不断开放外国记者的采访等。这些方式带有较强的宣传色彩,有主动性,但效果很难评估掌控。

  因此,除了要继续提高*的开放性外,还应该着力发挥*作为民意表达机构的传播优势,为代表委员提供发表意见、展示民主素质的更多机会和*台;合理提高国际关切在*议程设置中的比重,为国际传播创造话题,引领热点。有个人魅力、话题热点,才能获得更多关注,自发地产生传播效应。

  形式是传播的载体。*,顾名思义就是以开会为主的活动。这些会议是*最高层次的民主会议,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传播,打破政治会议单调乏味的认知定式。比如,增加大会直播的场次、开放各代表团的讨论会议,利用网络增加代表委员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开设专门的直播频道。让会议越有参与感,才越能吸引关注,扩大传播效果。

  国际传播要依靠翻译作为媒介。*的政治话语自成体系,要转化成国际社会熟悉的表达方式,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要更加重视*期间重要文件的对外翻译。从传播的角度,赋予译者必要的自主性,使其能在尊重文本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各语言地区受众的*惯,进行语言的再创作,既能让对方逐步了解熟悉*的话语方式,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的主旨精神。也要丰富各种文件翻译文本的表现形式,比如增加内容摘要、数据图表,改进印刷样式等。

  一个大国的国际形象,核心是国内政治的吸引力。*应该在*对外传播能力提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师政治学*笔记4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思想、不断学*、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与时俱进,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崇高职业理想和教育信念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也不断更新,因此掌握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是教师政治觉悟的一个重要方面。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崇高、极为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教书育人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一项神圣使命。一句话,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任何一位教师,不管他承认不承认,不管他自觉不自觉,都在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自觉地做,育人的效果会更大、更好、更显著;不自觉地做,育人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就不那么明显。因为,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面对的都是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谆谆善诱的作用。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喜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将会付出热情和努力,成为一名好的教师。

  随着网络的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与学*、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们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为教师学*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台。在学*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看了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 从这个*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中,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一下这次学*的收获和体会。

  1、改变了教师学*的自觉性。这种学*方式下适应了**的特点,它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可以与老师交流互动,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

  2、领悟有效教学。专家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4、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惯,反思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台,不断扩大学*资源和学*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提高教研水*。

  通过这次教师网络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学*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越是这样就越有一种急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

教师政治学*笔记5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党和*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

  4.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5.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

  2.加强师德宣传。

  3.严格考核管理。

  4.加强制度建设。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1.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3.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教师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扩展1)

——2021党员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

2021党员政治学*笔记1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党员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受党纪的约束,在实现党的决议(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重大作用。一般政党都重视吸收、挑选和培训党员,并依靠党员开展活动,以实现该党的主张。各类政党和各国政党的党员资格和作用等有所不同。

2021党员政治学*笔记2

  时间:xx月xx日

  地点:家中

  学*形式:个人学*

  学*资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感悟初心、践行使命

  学*记录:

  古往今来,多少先哲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告诉我们,使命便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担当的职责,它是铁肩上担着的道义,是妙手写下的文章,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甘为孺子牛的气度。在我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便是*对全体党员的党性要求,也是**人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一、在学懂弄通做实中感悟“初心”

  **在党的*上鲜明宣示:“**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反复品读**的治国理政,深知革命之路任重道远,任何人都不能抱着小富即安的姿态去对待整个民族的未来。如今,战火已经远离我们,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其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才刚刚起航,我们的征程还在远方的星辰大海。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是这艘巨轮上的水手和船员,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凡而朴实的岗位,我们要做的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命,齐心协力推动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不断前进!

  二、在*凡的岗位中践行“使命”

  在这艘巨轮上,每一名战斗在基层的党员都是最优秀的战士。多少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伟绩来颂扬他们,因为他们就是身边的榜样和无字的丰碑。疫情期间,党员同志们一声令下,冲锋在前,不顾身命安危,冲在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唱响了一曲曲壮志战歌。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甚至生命换来了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贡献,他们战斗在奋战“两个百年”的最前线,更战斗在每一位党员同志的一言一行之中。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把理想与目标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装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而努力奋斗!

2021党员政治学*笔记3

  一年来,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学校党支部组织了政治学*,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反思。

  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五条禁令”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诚信立教,其次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爱岗爱生;其三要做到以人为本,创新施教,因材施教,其四要不断加强学*,与时俱进,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要真正做到即“爱心、耐心、细心,”三心俱到,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要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加强政治学*。

  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该是倡导终身学*的模范。其模范作用应具体表现在:

  (1)在倡导终身学*的同时,始终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型”、“探究型”,在学校浓厚的学*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是一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2)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兴趣,培养终身学*的意志品质。

  (3)在信息技术大环境**现出卓越的收集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是对学生坚定终身学*的品质的鼓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观念的自信心。

  (4)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总之,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教师则是托起希望的人。一年的学*让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这次学*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心灵的净化,使我感受到教师神圣使命是多么光荣。今后我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在行动上提高工作责任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党员政治学*笔记4

  在这次“学*守纪律转作风”教育月活动中,自己通过学*文件,认真讨论,深刻反思,更进一步地查找出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此外,通过学*《***》,我对*章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对我们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权益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责任感。

  为此,我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质统一起来。

  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思想,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主动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当前,我区经济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土地征用补偿、社会事务工作、*等影响稳定因素突出,面对复杂形势,我们必须提高驾奴复杂局势的能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学*,只有不断的学*,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对我们的要求。

  二、努力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

  *第一章第三条要求全体党员还应履行以下义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但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却必须善于变化,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做具体的改革,调整,变化和创新。我们必须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

  三、牢记宗旨,勤政为民,加强纪律,切实改变作风不实的面貌。

  通过学*,认识要大大提高,彻底改进自己工作和思想不相适应的环节,切实加强自己的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务实的姿态迎接新的工作挑战。

  以上仅是我前阶段学*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志们相比,自己学得还很不够,在下阶段及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提高党性修养,遵守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更加勤奋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1党员政治学*笔记5

  本人通过校组织安排参加相关政治理论学*,现在谈谈以下几心得点体会:

  一、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扩展2)

——政治学*方法 (菁华10篇)

政治学*方法1

  选择题解题方法

  1、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五排: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的题肢

政治学*方法2

  (1)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代科课程时所采用学*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解比较形象、具体,代科的理解有点靠*时的潜移默化。

  当然,代科中每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里仅讲述它们的共同特点。

  课堂笔记是不可缺少的代科课程有大量的代字信息,老师讲过的内容会很快忘记一些,即使当时不忘记,时间长了也会记忆不深刻。如果上课不记笔记,那么遗忘的部分将永远从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消失。

  上课记笔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你的思路紧跟着老师走,增加课堂的学*效率;二是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备忘,可以在课后或复*时拿来用。然而,记笔记不是记流水账,不是把老师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而是记下重要的内容,如记录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过程等,特别要注意老师重点提示的内容。

  (3)听课要投入,思路跟着老师走,更主要的是思维要活跃。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会在老师动听的故事式的讲课中走神。

  另外,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记叙代中讲到课代中的某人说了一句话,老师很可能会问,这个人在这时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积极思考,不但要看清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更应该同代章的前一部分联系起来,分析出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在上课时,你的思维是活的,学*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学*理科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两个人,同样上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而另一个成绩始终一般?道理就是:一个上课时思维是活的,经常把正在学的知识同以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上课时思维只是由老师领着,学哪看哪,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

政治学*方法3

  选择题解题方法

  1、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五排: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的题肢

政治学*方法4

  要学好政治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要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效率。

  其次,要提高阅读速度。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今天一行,明天二行……久而久之,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中,此能力的提高会立下大功的。

  再次,同学们还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而且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中既动脑又动手。

  学政治上课也很重要。课堂上认真听讲45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要好。逼自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不一定都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多看点书,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会带来很多灵感。

  多做题。对选择题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考前重点看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对于解答题,要多看,从标准答案中学*一些答题技巧。注意选择一些解答详细,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参考书,参考书贵精不贵多。

政治学*方法5

  1、课前读书

  课前读书时是自主学*的重要环节,但是课前读书绝不是仅仅将课文从头到尾朗诵一遍就完事了。我们通过课前读书,要大致了解课文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初步把握课文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要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在读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框题、目题把握知识结构。

  (2)利用名言、警句、漫画、图片和小栏目等来理解重点、难点。

  (3)利用相关链接等补充材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4)注意课文中的问题。

  2、课堂学*

  (1)注意联系重大时政热点

  (2)注意联系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学*品德课重在导行。因此,我们在学*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例如,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自己应怎样做等等。

  (3)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品德课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其进行利与弊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笔记

  (1)记不易理解的知识。学*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如观点、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等。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听课时最好将老师讲解这方面的具体事例记下来。

  (2)记还未掌握的知识。有时我们对某个问题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就要记下自己还不懂得环节。

  (3)记忆理解不透的知识。相对而言,每个人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在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上都可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在听老师进行全面讲解时,要记下自己还没认识到的方面。

  (4)记方法与技巧。要掌握学*的方法和技巧,记下老师教我们如何审题、如何分析、如何同教材知识联系等的方法与技巧。

  4、课后小结

  考试过后自我小结,有助于我们今后学*成绩的提高。因此,考后小结和作业小结应弄清楚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得失清,就是弄清每个类型考题得失的分数。如选择题得失分数,辨析题得失分数,分析说明题得失分数等。

  (2)原因清,就是重点弄清失分的原因。这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知识和能力方面,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记忆是否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当,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等。二是心理状态方面,如答卷前的心理状况如何,是由于过度紧张将复*过的内容忘记了造成失分,还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失分等。三是学*方法方面,如复*是否抓住了重点,老师讲解时是否做了笔记等。

  (3)措施清,就是根据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如若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就应加强这方面的复*,夯实基础知识;若是解题思路和方法上还有欠缺,就应由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等。

  (4)方向清,就是在明确上述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如制定学*计划,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等。

政治学*方法6

  第一,课后回忆。

  回忆学*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教材纲目回忆。

  第二,及时复*。

  同学们在学完一定教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和巩固知识,可以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再者,政治课教学是以传授知识、接着能力、提高觉悟为教学任务的学科,不能搞突击复*,应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切忌在学*之后很久才去复*,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

  第三,循环复*。

  这是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

  比如,多次复*一章、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每次复*都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断获得新收获。

  再比如,学了第一节,及时复*;学过第二节,再将第一、二节的内容全部复*一遍,如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熟练程度。

  第四,综合归类。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同学们按照一定标准,把基本概念、原理归类,集中复*。

  这样分类集中复*,不但记忆牢固,而且明确其所属,便于应用。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结论,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理性结论的掌握。

  第五,概括提炼。

  同学们应该在单元或学科结束后,对学*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就是系统地复*、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过程。

政治学*方法7

  一、要加强预*,提高课堂听课的有效性

  预*要做到两点:

  (1)统揽教材,从整体上对教材知识的构成进行把握,理清知识逻辑和条理。要注意单元题目、课题目、框题目和目题名称,并牢牢识记。

  (2)要结合辅导资料上的考纲综览、课前回顾填空、考点讲解,弄清所预*的教材章节有哪些知识点、哪些属于高考的考点。

  二、紧扣教材、狠抓基础,夯实基础知识

  纵观历年高考,失利考生的失误和教训80%都出在对基础知识的错过、遗漏和混淆上,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考试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

  考生们需要加强知识梳理的理解和背诵,夯实基础,形成体系。

  三、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1)高三的课堂容量大、思维密度大,不能只做“*器”,而是“信息处理器”。因此,考生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同学间的讨论,将自己的身心与课堂的学*融为一体。

  (2)做好记录,可记录三点:重点(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疑点(疑惑之处、需整理消化或易错之处);亮点(感觉特别巧妙,使自己豁然开朗之处)。多记模型、思维方法,少记题目。

  四、抓好同步练*和单元检测题,

  总结思维方法和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1)建议大家一定要科学对待练*题和单元检测题:

  ①要定时练*。只有坚持定时练*,才有助于思维敏锐度的训练和培养。

  ②讲评前要自查。在老师讲评*题前,结合试卷和教材,对于哪些因基础知识模糊和审题不细心而做错的试题,要自己解决,因为经过自己消化和思考的东西,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对那些自己经过思考和回顾教材仍然迷惑的试题,要做好标记,为上课听老师讲评做好有效准备。

  ③认真听老师讲评,重点放在老师对试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的辨析上,放在老师对重点、核心知识考查方式、呈现方式的分析上,放在老师对试题解析的思维养成和方法总结上。

  ④要抓好讲评之后的消化吸收和反馈总结。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基础知识,而是方法和规律。二是同类题的重复训练。

  (2)建议同学们要建立错题本

  可将做错的典型试题剪贴到题型本上,备注上错解原因:是属于知识缺陷,理解错误,还是审题有误,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启发;并写清楚此类型题的一般解答规律和思维方法。

  隔一段时间再重新做一做,感悟感悟、消化消化。

政治学*方法8

  1、可以检查自己的学*效果。通过做作业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

  2、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变换搞熟练。总之,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3、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完作业后,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为总复*积累资料。复*时,翻阅一下记录的作业,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政治学*方法9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

  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

  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

  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

  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因此,在学*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另外,在学*当中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自行作出调整。

  总之,对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一定要有一个大致的学*计划,给自己确定具体的学*任务。

  实践证明,那种无计划、无目的的学*是低效率、无秩序的学*,最终的结果肯定不会是很理想的。

  养成*惯,掌握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

  良好的*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学*更是如此。

  因此,同学们课前一定要预*,将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标上记号。

  老师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并且要做好课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后还要将所学的内容及时整理消化。

  *时训练和检测时也要养成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条理清晰等好*惯。

  另外,政治学科是一门要求记忆性很强的人文基础学科,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而且也很繁杂,因此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先抓 “西瓜”(重要内容、重点知识),后捡“芝麻”(一些小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点)。

  记忆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如联想、谐音、顺口溜、抓关键词等)来牢记相关内容。

  *时做练*或检测时要注意总结方法和技巧,以便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切记: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定期总结,查漏补缺

  *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般地,每个星期应找个适当的时间进行一次周总结、每个月进行一次月总结、期中考试后进行期中总结、期末考试后进行学期总结。

  一方面对自己在这一段时间的学*情况进行反思、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将相关或相*以及容易混淆的内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如我们在学*哲学常识时,就可以把相关的哲理放到一起来进行学*和研究。

  在哲学原理中涉及结构问题的大概有两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及量变引起质变原理的第二种情形,因此,通过这一归纳,以后我们在做题时,一见到有关结构问题的材料,就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两个哲理,答题有思路了,而且也提高了准确率。

  另外,如果在总结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或困惑,也可以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让自己的学*做到尽量不留疑点,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样学政治自然也就轻松得多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性归纳。

  如高一《经济常识》的学*,有一些学生学了大半个学期,老师问他(她):“政治课学得怎么样?”他(她)可能会跟老师说:“哎呀,学了大半个学期,我都不知道学了什么东西!”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如果善于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性归纳,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政治学*方法10

  初中政治学*方法指导

  自从上了初中,学*的科目增多了,每一科都有独特的学*方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方法,分数都会慢慢提高,如果你的成绩提高得比较慢,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有耐心。今天小编主要跟家长学生们分享的是学*初中政治的方法。

  学*初中政治的简单方法,快点get起来吧!

  一·注重课堂效率

  政治上课很重要。课堂上认真听讲40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好。逼自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不一定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多看点书,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会带来很多灵感。

  学*初中政治的简单方法,快点get起来吧!

  二·合理运用题海战术

  多做题。对选择题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考前重点看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对于解答题,要多看,从标准答案中学*一些答题技巧。注意选择一些解答详细,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参考书。参考书贵精不贵多。

  三·多关注时事政治

  偶尔看看报纸、新闻,或从其它方面了解一些社会上最*发生的事情,有助于开放性题的解答。答开卷部分时,能写多少写多少。因为少写扣分,多写不扣。阅读材料时注意看清楚题目,不仅要理解文章,把握好答题的大概方向,还需弄清楚材料的每个细节,根据一些关键字答题。同时注意组织好语言,不仅要让改卷老师看得懂,还要让老师看得舒服。学*初中政治的简单方法,快点get起来吧!


教师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扩展3)

——寒假政治学*心得 (菁华5篇)

寒假政治学*心得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得更好!

寒假政治学*心得2

  一、师德师风学*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从有经验的老师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不论是课堂管理或是学生问题解决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会虚心向他们学*,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做个名副其实的优秀人民教师。

  二、用爱感染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其次,爱就不能放弃,假如你放弃一位学生,对整个社会来说,只有千分之几,对一个班来说只有百分之几,可是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毁灭,所以,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不能整天只活在抱怨中,有的抱怨学生基础差,有的抱怨学校条件差等。如吴一凡教师说的,当你不能改变环境,你就适应环境;当你不能改变别人,你就改变自己;当你不能改变事情,你就改变看法。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核心。*二十年的`教育工作,我一直努力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学*与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与不足,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这次寒假学*培训,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我们教师的关心,也体现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经过这次培训,大大激发了新老教师的工作热学生寒假生活计划小学生寒假计划中学生寒假计划大学生寒假计划寒假实践总结寒假生活总结情,我相信每位教师都从中学*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也不例外,我会更加努力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向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断学*。

寒假政治学*心得3

  *来,我学*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起*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必须注意几点: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学生人格;

  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自己的理论水*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寒假政治学*心得4

  在学校的领导下,这两天我学*了《小学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等法律法规,通过政策法规的学*、教育,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处在新世纪的当代*教育,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队伍?我认为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三,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第四,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方式;第五,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照教师法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教育生涯,作如下分析:

  一、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对教师的职业要热爱,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通过长期教育工作,逐步地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感情,通过自己的劳动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学生有了较多的知识,看着自己劳动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内心也是非常的愉快,感到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天天与青少年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们作为教师对他们关心帮助太少了。高素质的教师还不是很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以人们说教师的职业是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是十分有道理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意培养同学们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告诉同学们,任何物理知识、公式、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斗争的实践而得到的真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到许多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枯燥无味,不愿学*。我坚持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观点给同学正确的引导。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提升国力,个人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被时代淘汰。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等对待学生是新社会教育与旧社会教育的重要区别。**前学生不听话,可以训斥、可以打板子,现在不行了。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不打板子与热爱学生仍是不同的,倘若只是不打学生对学生漠不关心,仍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所以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现在有少数教师总是忘了这一点,父母作风盛行,以学生为敌人,幺喝、训斥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我都是从关心的角度,善意的表情,来"训"他们,其实学生完全可以看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我的感觉是:只要你是善意的,学生完全会带着笑容很快的接受你的意见。我想要做到这一点要有真的爱,真正的热爱学生。

  四、刻苦研究业务,精通教学业务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检查我自己应该说主要的课程内容反复教一二十遍了,教学内容基本熟了,但随着课程内容的改革,有许多知识点,钻研得还不深透,在现代社会,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教师完全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高居支配地位,而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我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五、通过学*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课堂纪律很差;考试时大面积作弊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时,如果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当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主动地做好工作,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采取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计划、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寒假政治学*心得5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题记为期两天的培训真是让自己收获累累,特别是有关师德方面的培训,让我感慨良多,下面我就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师德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影响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要提高自身师德,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思想上,要常提醒自己“严格要求”。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榜样,是楷模,甚至是偶像。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就常提醒自己要严格要求,并努力做到: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教师更应该处处为人师表,不仅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可信,热情大方,而且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环境。

  3、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学*上,要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加强学*。为此,我就常提醒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并具备以下意识:

  第一、终生学*意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教师只有如饥似渴的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观念,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教学本领过硬,学生认可、欢迎和喜欢的教师,才能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这种学到老,修养到老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教师们要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树立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树立起终生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师德高尚、广博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和堪称楷模的师德风范,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智能结构合理而完整,能跟上时代步伐,能适应高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如诗如歌地赞美。

  三、工作中,要常提醒自己师爱是教育之本,爱心是教师之魂。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教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当然情绪也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更何况处于幼稚的学生中间,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问题和烦恼,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勃然大怒,乃至过激行为。为此,我就有必要常提醒自己做到“宽容”、“耐心”和“自控”。

  总之,要提高师德,关键是要提高教师修养的自觉性。我必须经常提醒自己在思想、学*、工作、生活上提高修养的自觉性,应着眼于自己思想的转化,把道德规范、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继而表现为自己一贯的道德行为。这样,师德才会在我们的心中。


教师政治学*笔记 (菁华5篇)(扩展4)

——政治学读书笔记 (菁华6篇)

政治学读书笔记1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简介,毕竟对他只是一知半解。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想。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8卷,我整本书通读下来,并没有把握住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每一卷都有其论述重点,下面我就一卷一卷分开来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第一卷可以说是该书的序言,以论述“共同体”和“城邦”的含义,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而“城邦”也是该书进行论述的基本载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他随后紧接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将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同一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在形式上是不无差别的。为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解构成最简单的基本单位,即个人和家庭,在对家庭管理以及国家统治进行比较后,得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得出前面的问题的答案。

  第二卷开卷的第一句话,即“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什么”,就已经向我们传达了作者区别于其老师的最大特点与不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我们都知道,是柏拉图,而他的一本经典政治著作《理想国》也是影响深远,《理想国》一书的书名便表露出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特点:主观臆造性较强,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而亚里士多德本卷第一句话中“最能实现”、“最好的政治共同体”都体现了他强调政治学可操作性、注重实际的特点,也算是为本卷后文对柏拉图的部分政治观点的批判所做的伏笔,本卷也主要是通过对柏拉图等人的批判来体现作者本人的政治主张的。 首先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极端的一致性”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而极端的一致性“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城邦不仅是由多个人组成的,而且应该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即便这种包含了财产分配等各方面的极端一致性,它也不能带来和谐,正如他所说:一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件东西要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钟爱,主要有两点,即它是你自己的,并且它是珍贵的。随后亚里士多德又列举了财产共同享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

  第三卷亚里士多德主要讲述了公民的范围、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公民,随后又对政体进行了大致分类,最后强调法律在城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卷作者便提出了“城邦是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城邦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某个整体”,所以,要想认识城邦,首先应当弄清,什么人可以叫做公民,公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界定公民范围的过程中,作者大量列举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作者是通过人们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来界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公民身份的。随后,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当时各城邦的分析,将政体大致分为六类,前三种是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后三种是由前三种相应蜕变而来的,包括僭主制、寡头制和*民制。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本卷作者关于法律进行论述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理想国家的部分形式,即法治而不是人治。;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法律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第四卷主要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本卷开卷提出了“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以及若是没有外部的干扰,什么性质的政体最切合我们的意愿,什么政体与什么城邦相适合”的命题,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亚里士多德主要对*民制和寡头制进行了比较。民主制以财产为条件或不以财产为条件的方式产生不同政治体制:

  1、各种官职都有一定的财产要求,不过这要求不高,具有一定财产的人均可参与行政管理;

  2、公民身份不成问题的人都有权参与行政管理;

  3、任何人只要是公民就可以参与行政管理,而法律必然具有统治的权威;

  4、群众代替法律行使权力,法律失去权威。寡头制国家:

  1、官职有极高财产要求,多数穷人没有资格担任;

  2、官职有极高财产要求,官职空缺只能从合格公民中选举产生来填补;

  3、出现了世袭制度的寡头制;

  4、统治者凌驾与法律权威之上。通过对

  两者的比较,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切实可行的最优良的政体是两者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拥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第五、六卷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政治措施。首先是*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第七、八卷讨论了城邦建设中的多个特定问题,即如何建设最优良的城邦。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人口控制,其疆域应能使域内居民过上闲暇、宽裕并节制的生活,有良好的海路和陆路,便于成为全邦共同防御中心。城邦的位置应朝东以有利于健康并避开北风,如此适宜政治活动和战争。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城邦的城防、城墙建设、人员分布。同时,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二)经典命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主要围绕城邦、公民和政体这三者表达其政治思想,关于这三者的讨论也成为了本书的三大经典命题。

  1、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而城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国家(也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城邦)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两者对于国家的概念阐述有其共同点,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从“目的”来讨论国家的起源,即国家形成是为了什么。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在于他们认为的“目的”。前者认为国家的行成是为了追求至善,而后者认为是为了进行阶级统治。这两者的差别其实是来自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前者所处时代城邦以公民社会为主,生活较为安逸,因此人们有较多时间对道德、法制等进行思考,讲求完善自身,追求“至善”,前者的概念就是对此的一反映;后者所处时代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大爆发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而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引,革命进展缓慢,为了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就此诞生,基于此革命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阐述便充满了革命与战争色彩。

  我认为,对于国家概念的阐述,部分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也许,当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与*更加强调“服务于民”的时候,我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就又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更加强调概念中“服务于民”的“目的”了。

  2、公民。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关于“公民”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后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是参加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其中,参加行政统治的人包括官员、陪审员以及公民大会成员。而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公民含义: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尤其强调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现在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同样重视。

  那么,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奴隶社会所导致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维惯性。在奴隶社会,人们对于奴隶的存在早已*以为常,而自由人与奴隶的区别,便是拥有大量权利,人们也就自觉地通过权利的有无来进行自由人与奴隶的阶级划分。对于公民的界定同样如此,首先必须拥有自由人的身份,随后才可能是公民。

  3、政体。他认为政体负责对城邦的各种官职特别是最*职的某种设置或安排,简单的说,政体就是*。此外,他还指出,城邦这种共同体不仅仅是维持人们的生活和分享财富,它还要以优良的生活为目的。他还提出了政体的分类。他认为政体有正确的政体和蜕变的政体。以利益和最高权力的归属划分,正确的政体可分为君主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贵族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少数人手里)、共和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大多数人手里)。蜕变的政体分为僭主政体(以私人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君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富人的利益为目标,是蜕变了的贵族政体)和*民政体(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共和政体)。

  他谈到了他认为的理想政体,或是说优良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

  亚里士多德把法定义为“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祉和理智的体现”,在他看来,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代表着正义,为世人所公认的公正无偏的权衡,同时他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前提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毫无疑问,这点是与他的法律观念一脉相承的。法律应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实现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法律至上是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的标志和应有部分,要求任何公民、团体、执政人员都应遵从法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一个人即使再聪敏睿智,也难免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因而把国家管理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就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变幻莫测的感情之上。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这既是法治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法治优于人治的必然表现。人是感情动物,容易感情用事,而感情则又是经常变动的,所以根本谈不上稳定。相反,法律一经制定便不得随便改动,轻率的变法不但不利于城帮的治理,而且会严重削弱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法律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亚里士多德说,“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在当今*,法治不健全远没有公众法治意识缺乏带来的影响大,这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法治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法律获得公民普遍的认同,大家一致遵守法律。而*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人治的思想依然没有完全从大众头脑中被抹去,所以,人们依然畏惧*,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借助于法律的力量。

  因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建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只有这样,国家的治理才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置于法律引导之下。

  全书读下来,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还需要以后反复来读,经常请教别人,帮助自己好好消化。

政治学读书笔记2

  该书的作者哈罗德·D.拉斯韦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算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而《政治学》创作于1936年,是美国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一部早期代表性著作。该书体现了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所具有的种种特点,围绕着在政治洪流中。另外,本书的两个写作特点值得留意。第一,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全书紧扣题目层层展开,条分缕析,论证严谨,事例丰富。第二,敢于挑战传统,敢言人所不敢,拉斯韦尔揭示出冠冕堂皇的制度政治背后被有意无意忽视的不一定合法但真实存在的现象,让政治学褪去神圣,还原其本来面目。

  如何行为进行了探寻。

  我对第一篇,第二篇的第二、三章和第四篇印象尤为深刻。其中,第一篇为全书设定了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看作是全书的大纲。拉斯韦尔开宗明义地提出:“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传统的注重制度研究的政治学不过是政治哲学。拉斯韦尔认为尊重、安全、收入是可望获取的价值,获取价值最多的就是社会中的权势人物,即精英,其余的则是群众。精英可以按技能、阶级、人格、态度来分类。本篇还阐明了全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即“应用法”从精英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观察发掘精英所采取的手段,和“思考法”通过时间和比较来辨清精英“自我”的客**置,点明其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特点。

  第二篇“方法”用四章主要论述了精英集团操控社会获取价值的技巧,包括对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的运用(“如何得到?”)。拉斯韦尔运用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应用法”,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情况(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深入解读了生活中似乎*淡无奇的现象所隐藏的精英手段。象征主要是通过灌输意识形态塑造人的行为,控制民众的攻击、内疚、虚弱、喜爱等情绪,形成集体情感氛围,从而为精英操纵社会提供条件。暴力是对战斗技能的运用,从属于精英的全面行动,必须与组织、宣传、情报等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物资控制是对物资和服务流动的管制,涉及对国家经济的管理、私人企业集团的作用、危机时期的物资配给和对敌国封锁等方面。实际措施则是精英集团内部吸收训练精英的方法和对外部民众实行政策管理的形式,在危机时期危机间歇期要求有集权、服从的实际措施,危机间歇期则允许民主、分权的倾向,精英通过实际措施维护集体安全。拉斯韦尔运用大量实例,对个人和团体的政治行为和过程进行了动态研究,揭示了不论是原始印第安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甚或俄国革命社会都存在的精英集团控制行为。

  第四篇、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篇“概论”是对全书内容的总结和政治趋势的分析。拉斯韦尔运用前面提出的行为主义理论对民主国家和世界革命的未来作了预测。对于民主制度,他认为,世界出现了*主义化的趋势,美国能否摆脱这一趋势的影响取决于中产阶级集团能否摆脱大财团影响发挥独立作用。对于世界革命,拉斯韦尔指出,世界革命部分受到限制而又部分获得普及推广,低收入技能集团逐步获得政治地位,但在“宏伟壮丽的阶级门面”背后还是存在技能、人格、态度等“也许更为微妙的对立因素”。拉斯韦尔在这最后一篇中为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做出了尝试,而日后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测。

  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韦尔在书名中提出的“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这一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政治学初学者来说,拉斯韦尔简明但不失严谨,且富有逻辑的论述方式,在阅读中给了我很大帮助。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纸张也不厚,但拉斯韦尔所要阐述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在论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政治学也是可以这样研究的,它不仅仅可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探究。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行为,研究权势和权势人物。

  我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上可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深入思考的科学。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逻辑结构很清楚,内容环环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体系,严密紧凑且客观。总的来说,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政治学,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使得《政治学》几乎可以作为一本政治统治方法指南来读。

政治学读书笔记3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政治学之父,而他的经典著作《政治学》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首先把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讨论的著作。全书的结构明朗,逻辑清晰,以及作者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正义观念也同样使人震撼,但对于已经深受当前快餐文化的我们这一代人,《政治学》无疑还是比较艰深的。笔者花了数周才真正看完,但要说读的通透尚未达到。只能就通读一遍的观感,写一些个人理解。

  《政治学》一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城邦的问题,即“城邦政治学”。首先运用溯源方法,从城邦的单个分子家庭开始论述分析,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深受生物学的影响。他认为我们城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成至善,即通过合理的运作方法来使一个城邦的人民获得“优良”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样要显现在精神道德层面上来,这样就把城邦统治者与家长、奴隶主之间的工作区别开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人数的多寡。亚氏认为不同的单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村坊,村坊组成城市,而城市以亚氏的观点来说就是“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他将此比作动植物必须经过完全的自然生长才能最终完美地体现其“本性”,人类社会由家庭的小范围逐步演化为城邦的过程也是完全这个生长自然规律的。而符合自然是亚氏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下文还会提到。由此他得出了著名观点“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即人趋于城邦生活是符合自然的。在此前提下,继而论述家务管理的目的,分析各种致富技术,也辩证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何为自然奴隶等问题。当然论述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感受到亚氏是想将其上升到城邦阶层。他认为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而美德也是亚氏的另一重要观点,城邦政治学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美德政治学,因为政治的追求即是至善。

  将家庭和家务管理等问题透彻详解后,亚氏终于开始论述理想城邦和现实城邦。他批判了苏格拉底提倡的“共和国”思想、柏拉图理想城邦理论,分析了法勒亚的法制和希朴达摩的法制。我们可以看出亚氏认为一个城邦应当是财产私有,高度自给,实行法制,达到至善。

  再讨论各种政体理论,政体分类及现实政体的分类,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政体六个类型,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这也是亚氏始于自身立场所当然得出的结论。但无论什么政体都会发生*和变革,于是接着阐述争辩的一般原因和各种政体变革的个别原因及对策。可见亚氏维克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稳定社会局面,而试图规避*和变革,将可能发生的问题点明,从而建设趋于完美的政体。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论述了实现理想城邦的公民教育和青年训练。公民应接受统一的教育,要有健壮的体格,注重青少年的教育,注重德才两方面的培养。

  (1)关于“自然奴隶”的矛盾

  亚氏在卷一章四中说“至于‘工具’有些有生命,有些无生命”。这里有生命的工具所指代的就是奴隶阶层。亚氏首先认为奴隶这样的工具是可以转让和出卖的,仅仅是一笔财产。其次他认为奴隶是天然存在的,奴役他人是符合自然的,只要他这个“人”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他人的理智,这就是天生的奴隶。但是奴隶对奴隶主命令的服从遵循难道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理智的表现吗?若不是理智在产生作用努力如何感应主人的理智?接着亚氏又顾左而言他,说自然赋予努力和自由人的体格也是不同的,自由人体形健美,努力强壮有力。但是既然自由人生活比较富足,那么是不是更容易发胖,何来俊美?这只是笑言。只是亚氏将生存环境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体格不同来佐证奴隶自然产生的做法实在有些牵强。当然,在现代社会,民主意识发达的今日,以我们目前这种人权至上的眼光来看待一位两千年前的政治思想家对奴隶制的看法无疑是有所偏向的,但有关奴隶的问题却确实存在于亚氏本书的行文中。

  他认为凭借强权和法律造成的强迫奴役是违背自然的,比如战争中的战俘等。但就在下一章中论述如何依照合法手续得到奴隶时又说,“这应当归属为战争技术和狩猎技术中的一个部分”。这不禁让人感到前后矛盾,难道亚氏认为战争战俘登掠夺努力地方式虽违于情理却是合于法理?当然这也可能是两章节之间过渡时间太长和执笔人的问题。

  (2)获得“金钱”的技术,是否合乎自然

  亚氏认为真正的财富应该不是无限度的。担当货币出现时,致富方法或获得财产的方法又多出一类,即“获得金钱的技术”。依照自然法则,人们两方如果已经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应该停止交换,而争取利润就是不符合自然的部分了。

  亚氏的该观点也即认为生活中的物物交易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旦达成需求额度,交易也就应当结束。“制鞋的原意是为了穿鞋,有了结余,才想到与人交换,补己不足。”但同样根据自然法则,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交易媒介的渴求也是必然会产生和存在的,由此货币的产生是符合自然的,符合城邦生活的。当人们意识到货币的累积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之时,自然产生对金钱的需要,人人都应当追求更好的生活,对金钱的需求是难以被满足的,因为对物质储备的追求是终人一生的,所以无法停止交换,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方向。

  当然亚氏有关“钱币是一种信用,人们一旦改信另一种钱币,那么原来通行的钱币就失去其价值而买不到任何物品”的观点仍然是十分先进的,其间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雏形,这对我们当代货币概念麻木的经济生活,将货币等同于财富的观点仍具有教育意义。

  (3)法治与德治的问题

  我们通常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的观念,确实他不同于柏拉图,他认为法治是最好的维护阶层利益的手段,但他对法治的理解其实与我们不同。他的法治首先是着眼于公民的美德,好公民对城邦履行义务,是之为作为,不做违背伦理德行的事,是之为不作为,两方面结合成一个公民完整的美德。而对于防治犯罪的问题,他认为除了在于分配问题之外,还在于培养节制的*俗。这可以与我们目前提倡艰苦朴素的精神相联系,也即在全社会推行节制欲望的理念来减少邪念(犯罪)。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亚氏的法治其实还是或多或少有人治的影子,主张通过观念培养,运用美德的力量,理念是先行于制度的,与我们今天对法治的看法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是过分强调了善的作用,认为伦理和道德是能够脱离权利而独立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法治和德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感想

  由于此次斜纹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交递作业,而因笔者生性懒惰而又乐于游玩,导致看书时间十分仓促,所以很多地方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翻看,但也就只是这样浅尝辄止的阅读仍能感受到亚氏深邃的思想见解和广博的学识,也确实为两千多年前如此超前于时代而遗惠后人感到震惊。所以在这次政治思想史课后,我一定会重读这样一份学术名著,而这次的阅读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想要理解亚氏整个政治哲学,仅读《政治学》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伦理学》、《修辞学》等著作,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另外亚氏为了写作本书,实际考察了100多个城邦,进行分析、比较,这种从经验研究出发,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同样值得我们学*。

政治学读书笔记4

  我对政治特别感兴趣,所以十分乐意的参加这次读书会活动。我第一次接触政治学的专业书籍,收获还是蛮大的。博主推荐的这些书,我也知道都是经典读物,但是我以前没有认真地阅读过,感觉这些书艰涩难懂。通过大家一起读书的活动,我逼着自己读了一些,对自己也是有所裨益的。

  我主要读了密尔《论自由》这本书,才知道自由到底是什么回事。公民自由或者社会自由就是社会能对个人合法施用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自由是对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公民自由和*的统治永远是对立的,从古自今*都在控制言论自由,但是限度在哪里。通过作者的论述,我知道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统治者的权力就是国民自己的权力,只是集中起来便于使用。还有关于“社会的暴虐”,社会的暴虐很可怕,他会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中,奴役人民的心灵,我就得社会的暴虐是当下普遍流行的“潜规则”,大家都会潜移默化得跟着潜规则走。

  我对就是对《论自由》前几张的内容的一些感想。我在找书遇到的问题是,好多电子书的版本不一样,要读的部分不好找,所以还对博主提一个建议,就是在参考书目介绍时,能不能把所有的书籍要读的书目,第几章、多少页,这样比较好找该读的部分。

政治学读书笔记5

  宽严之术:先严后宽,制严语宽,*严远宽,上严下宽。

  急缓之术:事未发可忍,人不尽识可忍;急于知事,缓于*人;到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争权。

  对人才如何搭配使用才能激发潜能呢,所谓“分槽养马、合槽喂猪”;

  对业务发展中的困难和兴旺时期如何给员工回报呢,所谓“春短则高屋喂草、春早则开栏放牛”;

  在分配利益时,要兼顾对饼子有不同心态的人,可能老员工*惯吃现在的,新员工*惯吃未来的,中层骨干则最看中的是同甘共苦,什么时候分、什么时候画要有时机和对象的差异性;

  厚赏的典型是千斤买马骨,所谓惜赏则应注意无功千万不能赏,此谓李广难封的道理。

  名声关键在于服众,与人接触一般有主动接触、被动接触和自然接触,主动接触有做秀的嫌疑,被动接触有往往缺乏周密,最好是自然接触,留心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抓住各种机会来树立威信。

  关系在于交友,以事为引、互利互惠、循序渐进、交人交心。而与领导拉*关系的技巧在于“明义、暗利、愚忠、隐功”,其中道义的事要做在明处,而且要以领导的名义去做。

  长本事不光要长才干,还要长品行。所谓“权胜才必有其辱,威胜德必有其祸”,显本事当然是从做成大事情入手,显道德修养则要从日常小事情上下功夫,因此想有作为的人大事小事都不能疏忽,一定要尽力去做,所谓本事就是本来应该做的事。古云:君子之德,如明月在天,不可不使人知;君子之才,如玉蕴珠藏,不可轻易使人知。此乃什么时候卖弄、什么时候装糊涂的关键。

  机会之门是靠德/才的张力才可能拉开的;和领导一起出差或者出游是最能拉关系的机会。

  赏小取信,亲下得人,罚上立威。

  无威令不行,无信行不果。所谓赏小是指在一些众人不在乎的小节上进行奖励,效果明显;有时候亲与威确实是矛盾的,基本准则是远亲*威;要取信,罚不如赏,赏大不如赏小,要立威,赏不如罚,罚下不如罚上。

政治学读书笔记6

  作风建设的持久,要靠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形成,更要靠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规制和引导。这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方法。

  “各级党组织都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执行*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就此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把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起来,把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守下去。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一个领导干部威信是高是低,一个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还是软弱涣散,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实践充分证明,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严肃,用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重要法宝,党员领导干部就会受到严格的党性锻炼,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就更加牢固,对思想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就有更强的防范和抵抗力。

  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党内政治生活缺乏原则性和战斗性,存在庸俗化、随意化、*淡化倾向,搞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生活质量不高。有的政治学*停留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不针对现实问题开展讨论,结果疑惑还是那些疑惑、疙瘩还是那个疙瘩;有的名曰到革命圣地过组织生活,接受传统教育,实际上是去游山玩水;有的会上会下、饭前饭后都热衷于讲段子、发牢骚、传小道消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在行动上悖离清廉的操守,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缺乏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造。

  开展批评如果没有辣味,不能让人红红脸、出出汗,怎么能体现党性原则的刚性,发挥敲打警示的效用?执行党的纪律如果含含糊糊,总是搞网开一面、下不为例那一套,党纪党规就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各级党组织都要从严从实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使各种形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都要着眼于强化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让爱党忧党、亲党护党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行动。如此,作风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早在1980年,为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就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践证明,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规范化,党就有凝聚力、战斗力。各级党组织,不论层级高低、行业领域差别,都必须严格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着力提高党内生活质量。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各级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以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