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小说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曹寅与康熙》经典句子
史景迁
共 10个句子,人关注
简介
句子(10)
少年十五十六时,弯弓盘马百事隳。不解将身事名主,惟爱射雉南山陲。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顺治、康熙两朝,旗人生活舒适,他们不是驻扎“京畿”,就是在各省“驻防”。旗人坐拥大片田产,攻下京城后,京畿的好地大多归属旗人,并且不需为给养人丁而操烦。再者,他们享有特别的职位保障。军职世袭之制早在清朝开国即已存在,不只见于十八世纪旗制式微之后。比如,满洲上三旗的佐领职位有百分之七十二是由本家男丁继承,百分之八十七的佐领职位是由同一家旗长期把持。至于汉军八旗的二百七十个佐领中,有一百八十七人是世袭继承,几乎占了七成。十七个蒙古参领,事实上每个都是世袭而来。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盐商在开始贩盐之前必须缴纳的六种主要额外规费,包括:发给盐引之前支付盐官和衙门文员的额外费用,金额是每引二钱;在运盐船舱口检核盐的体积、重量的费用,每引七分;通过各检查登录盐时付给检查员的茶水费,每引二钱;船只航行长江必须取得通行许可,每引若干分,船只的许可、执照的封印、拆封印、航船的最后许可,每引若干钱,加总后每引约二钱七分;各关口都有各种名目的规费,还有支给督盐官和驻防兵丁的费用,难以细数;到了船只泊靠江西、湖南、湖北各口岸,还须付给督盐官若干钱,停放费若干分,盐的取样费若干厘,更不消说检查船只文牍的一般费用,总计约每引二钱五分。保守估算,这些支出至少让每引多增加一两的费用。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说穿了,只要皇帝能牢牢控制盐商,这亏空就不是大问题。因为,真正供应皇上锦衣华服和寻欢作乐的,其实是盐商。而曹寅与其同僚的职责就是紧盯着盐商把银两拿出来而已。”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有这么一道奏折,提到商人入府学,取得巨人资格的问题(一旦商人赚了钱,便会开始关注自己的社会地位)。李煦提到,两淮盐商原籍多为山西、山西,或徽州。山西、山西之西商子侄,准予童生资格入扬州府学,名额十四人。然而徽商并无名额,因为徽州与扬州同属一省。但徽州至扬州,相隔千里,家居扬州的徽商,根本无法回原籍参加考试。所以,徽商祈请将其子侄依照西商惯例,亦于扬州府学有十四名名额。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满汉生活的交流互动是清初最有意思的面向之一”。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终十八世纪,两淮盐商似乎越来越有钱。不过,根据曹寅与李煦的盐课奏折,尽管他们有所谎报欺瞒,但要说兴旺,那还是以后的事。康熙朝的盐商自然不是赤贫;他们在康熙南巡至扬州时以豪奢的排场来接驾。不过,他们的处境也不是那么稳定,也绝非只赚不赔。巡盐御史亦无法指望年年顺利达成盐引的定额。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曹寅此时的生活迷人之处不在于他要分心认同满汉文化,而是在于他如何成功融贯满汉文化”。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在曹寅的主持之下,总计九百卷,包括四万八千九百首诗作,逾两千两百位作者的《全唐诗》善本,以将近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套校勘、刻版的工作。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曾几何时,而昔日之树,已非拱把之树;昔日之人,已非童稚之人矣!
出自:
史景迁
《曹寅与康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