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闲聊,引起我两点思考:一是贫困山区高辍学率之根本原因是家庭贫困和学杂费太高。学杂费过高的原因是教员的工资福利水平提高了,而地方政府财政无法满足教员的'旧益增长的物质要求"。故而变出各种名堂向家长学生搜刮。如上述分析大体正确的话,那么所谓"希望工程"对降低辍学率所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如今,"体面的生活标准"对一切人都是一道无形的但又是强制性的"律令",它迫使一切人向它攀比。地方党政官员与教员自然不例外。二是在公社体制向乡镇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凡行政村一级的党政机构处于瘫痪与半瘫痪,或宗族化甚至村霸化的地区,乡村社会似乎重新回到了它的"自在状态",各家各自为政,各家族之间恃强凌弱,恃众暴寡,贫弱无依者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