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格非经典语录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格非经典语录
共 37个句子
我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放下手里的改锥,随后站起身来,把裤腰带往上提了提,用一种连我自己都觉得陌生的语调对教授道:
”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可以容我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如果你不是特别爱吹毛求疵,凡事都要去刨根问底的话,如果你能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掉怨天尤人的老毛病,你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出自:
格非
《隐身衣》
所有这些往事,秀米以为不曾经历,亦从未记起。现在却一一植入他的脑中。原来,这些最平常的琐事在记忆中竟然那样亲切可感,不容辩驳。一件事会牵出另一件事,无穷无尽,深不可测。而且,她并不知道,哪一个细小的片刻会触动她的心房,让她脸红气喘,泪水涟涟。就像冬天的炉膛边正在冷却的木炭,你不知道捡哪一块会烫手。
出自:
格非
《人面桃花》
他们和各自的梦想都属于那些在天上飘动的云和烟,风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终。
出自:
格非
《人面桃花》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封闭在一个黑暗的匣子里,而普济的天空就是这样一个匣子,无边无际。他所看到的就是一些很小的局部,幽暗不明。他没法知道一件一件的事是如何发生的,这些事情是经过什么样的丝线缝合在一起,织成怎样一个奥秘。而现在,他自己就是奥秘的一部分。
出自:
格非
《人面桃花》
人的心就像一朵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分岔你一半一半的将她扳开,原来里面还藏着一个芯,人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自:
格非
《人面桃花》
一棵树,已经做成了家具,却还要去回忆当初的枝繁叶茂,的确让人有点恍惚和伤感。
出自:
格非
《春尽江南》
痛苦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清除的,只能用一个新的来盖住那个旧的。
出自:
格非
《春尽江南》
寂寞而自由
出自:
格非
老虎觉得村子里的人都有些怕她,这大概是出于人们对于疯子特有的神秘的恐惧。
出自:
格非
《人面桃花》
你纯真的眼 倒映着我的脸
祈祷时间能 停留 这一刻
曾经 年轻时 无忧无虑
透明的快乐
像风一样 散了
一句话 一个吻 别的都不管
两个人 两颗心 就是全世界
不在乎 是否已 想得很清楚
直到 我们都迷路
你纯真的眼 倒映着我的脸
祈祷时间能 停留 这一刻
曾经 年轻时 无忧无虑
透明的快乐
像 风一样 散了
在多雨季节里 我总是 想起你
后悔着当初 沉默地 离去
紧紧握住的 那指缝中的
一点和一滴
终于还是 流尽
一句话 一个吻 别的都不管
两个人 两颗心 就是 全世界
不曾想 有一天 我也会 唱着
这首怀念你的歌
出自:
格非
《忆中人》
文学写作的基本目的,是运用语言去阐述个人与他所面对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文学创作的基本材料往往来自于个人经验和记忆。个人经验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作家仅仅拥有经验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来说,个人经验永远是封闭的,琐碎的,习以为常的,有时甚至带有强烈的个人偏见。文学所要发现的意义,犹如宝藏一样,沉睡在经验和记忆之中。如果没有梦的指引,没有新的经验和事物的介入,经验和记忆本身也许根本不会向我们显示它的意义。因此,我倾向于认为,文学写作的意义,实际上并不存在于单纯的经验之中,而是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的关系之中。同样的道理,真相并不单纯的存在于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之中。
出自:
格非
《博尔赫斯的面孔》
在这里,写作的意义被卡夫卡严格地限定在了记录的范围之内:用一只手挡住耀眼的光线,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检测黑暗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意味着检测光明和欢乐短缺到了什么程度,在普遍异化了的现实境况之中,个人只有通过充满警觉的洞察,复活心中被遮蔽的人的理想,获救才会成为可能。
出自:
格非
《博尔赫斯的面孔》
小东西从来不在任何人面前说起他妈。别人谈起校长的时候,他就像一只小鼹鼠,眼睛骨碌碌翻动,竖着耳朵听,嘴里一声不吭。可一旦有人提起校长的疯病,或者说她疯了的时候,小东西就冷丁冒出一句∶ “你才疯了呢。”
出自:
格非
《人面桃花》
忏悔本来即是一个理想的”矛盾结构”一一忓悔是对道德的维护(一种隐藏得很深的自我保护),而忏悔的内容,往往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所在.
出自:
格非
《伦理学的暗夜》
福楼拜将自己从叙事中隐藏起来,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显露”;对叙事视角进行限制,其目的正是为了让叙事获取更大的自由。
出自:
格非
《博尔赫斯的面孔》
其实,在我们乡下,所谓的算命先生,也不限于以上四类。如果我们把走村串巷的测字者、龟卜者、阴阳先生、风水师、画符的道士都算上的话,你可以大致想象一下,在我父亲的幼年时代,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乡村环境中。这可以解释,我父亲早年在上海虹口的一家南货店当学徒,快要满师时,为什么会突然投到一个名叫戴天逵的命相师门下,干起了算命这个行当。
出自:
格非
《望春风》
这个世界的贫瘠,正是通过过剩表现出来的。
出自:
格非
《春尽江南》
和尼采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深深地浸透在所谓“后塞壬时代”的悲哀之中,只不过他选择的道路与尼采完全相反。尼采选择了非理性的“超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则选择了非理性的谦卑。托尔斯泰所发现的自我拯救的道路是“激情”。他和海德格尔曾经不约而同地宣称,没有激情,生活其实毫无意义。
出自:
格非
《博尔赫斯的面孔》
虽然他的脚步有点拖沓,表情看起来也扭扭捏捏的,但他的目光给人以新生的感觉,他像夏日的天空一样,明朗,深远。
出自:
苏童
《黄雀记》
不惜一切手段达到没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这就是卡夫卡为他的喜剧所设置的前所未有的形式维度。
出自:
格非
《博尔赫斯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