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

日期:

  《文言文》教案 1

  【典例精析】

  例一(2005辽宁卷第13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湛如①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明宗入洛,遽谓*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②。”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

  [注]①湛如:安然。②《兔园册》: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今佚。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①虽大雪拥户,凝尘满*,湛如也

  ②崇韬所谏,未至过当

  ③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⑤何浅狭之甚耶

  ⑥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⑥D.①④⑥

  〖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给出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三个句子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考生要对照原文,筛选主要信息,排除不合要求的句子。①是说冯道刻苦读书,与“胆量”无关。②是说冯道在庄宗忿怒的情况下直言进谏,有胆量,符合要求,属有用信息。③是说冯道敢于贬斥浮躁的土大夫、官绅,胆识有嘉,属有用信息。④是说冯道对庄宗的敷衍之词,应予排除。⑤批评“中朝土子”的知识浅薄,与题目要求无关。⑥是说冯道直言进谏庄宗,是有用信息。故C项符合命题要求。

  例二(2005北京卷第9题,原文见第三节文言句式的“典例精析”)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B.②④⑥

  C.①⑤⑥D.②③⑤

  〖解析答案:B。①“吾已诛之矣”:庆封派人诛杀的是“崔杼之妻子及支属”,文中崔杼是不义之人无疑,但不能因此就说“崔杼之妻子及支属”也是不义之人,故此项不能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③“荆灵王闻之,率诸候以攻吴”:此项陈述荆灵王率诸候军攻吴,未直接涉及崔杼、庆封这样的不义之人的下场,此项不能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组。四个选项中有①或③的均应排除。

  例三(2005湖北卷第13题,原文见第六节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典例精析”)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④⑥D.②⑤⑥

  〖解析答案:D。本题要求选出全部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①句表明李超急于比试,出于自负心理,尼僧谦让,众人怂恿,不足以表明他武艺不精,故排除①。③句,写李超自鸣得意,应予排除。④句,写李超自以为艺高,急于取胜,也在排除之列。②⑤⑥三句全部表明李超的艺术不精,故D组属于正确选项。

  《文言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了解翻译常见错误,强化翻译基本功,提升翻译能力。

  教学重点:

  学*和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提升翻译文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一)、翻译下列句子,谈翻译心得: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译文:明天不可不一大早亲自来向大王道歉。

  2、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够用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但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二)、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总结归纳:

  1、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注意词语的语法特点:包括古今意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

  2、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3、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4、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③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⑤补出判断句中的判断词“是”。

  5.调整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三、分析错例,加深认识。

  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在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楚人有*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翻译:楚地有个人学*驾船,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是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感谢了船师,用锤敲着鼓快速前进,很快就遇上大的危险,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进江中舵失去控制。

  楚地有个学*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用锤敲着鼓快速前进,很快就遇上大的危险,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进江中舵失去控制。

  四、语段翻译训练

  永公(智永)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五、挑战高考真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①狴(bì) :监狱.。②箦(zé):竹*:。③鞠(jū):审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译文: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苦恼。

  (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译文: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3)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译文: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

  六、作业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文言文翻译参考:

  (欧阳)公名颍,字孝叔。宋真宗咸*三年(1000),考上了进士,开始担任峡州军事判官,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就被州中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担任建宁县知县。不到半年时间,峡路转运使薛颜巡视检查到万州,撤消那些不称职的官吏,认为要替代那些不称职的官吏没有那些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是做不到的。因而上奏朝廷从建宁县派遣欧阳颖前往担任。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从万州担任州级长官连续九次担任州级长官并且都治理得很不错。一迁再迁而到那叫做鄂州的地方,他两次推辞没有到任:第一次是安排在彭州,因为母亲老夫人年岁太老,没有真正到任;最后安排在嘉州,因为年岁已老,而告老还乡,也没有到任。真正治理的是七个州,大州繁杂宽广,小州民俗恶劣而奸窄,都是世人所指的难于治理的地方。其中特别历害的是歙州,这地方的百姓都熟悉法律令法,本性就喜欢诉讼,家家户户自备有簿书,凡是闻听到别人的一点点阴私,日常的行坐起立的句言片语,慢慢的都记录下来,等到有诉讼的时候就拿出来作为证据。他们把进入监狱戴脚镣手铐,就好象戴帽子束腰带,在竹*上睡觉一样,泰然着啊。有强盗把当地百姓董氏杀死在大街上,捕捉了三年还是没有捉到,州太守一到,就把这强盗逮捕了并将他按法律处置了。又有一富家有盗贼夜晚进入他家仓库偷盗东西,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想要尽快捕捉到,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欧阳公说不要追捕和悬赏捉拿,只是召来了富家的两个儿子,把他两人戴上刑具关进监狱,审讯他们。州里的官吏百姓都说“这两人一贯是好孩子呀”,感到非常奇怪,还有的疑虑弄错而相互到欧阳颖公处谏劝。欧阳颖公坚持没有答理,审讯更加急迫,这两个富家儿子认罪服法。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等到在某此处所取出他们所偷盗某些物件时,大家才认为欧阳颖公是对的,然后欢呼着说:“欧阳颖公,真有如神明啊。”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能)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想而知道了。

  《文言文》教案 3

  总体设想:构建高起点、高效率的复*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复*、归纳、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

  2、讨论归纳理解文意和解答题目的方法。

  3、运用一定的解题方法完成阅读题,提高阅读解答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解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以例寻法,运用方法,提高自主复*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讲义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发放一份复*讲义,列出本课复*中涉及的课外文言文选段,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阅读熟悉选文材料的大意,划出不太理解的地方,作一些交流。

  二、明确重点,导入新课。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中考试卷的必考题型,分数比重大,历年来失分率都很高。尤其是*两年阅读文章选自课外,让许多同学望而却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

  三、明确选文特征。

  文言文阅读的选文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选取课外的浅显文言文,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一是篇幅较短 ,二是突出教育性 。)

  四、回顾命题特点。

  文言文阅读常考哪几种题型?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1、词语解释。2、句子的翻译。3、文意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评价。除此以外划分文句的朗读节奏,设置情境迁移拓展也有可能进入09中考试卷。)

  五、探究如何理解文意。

  解题的前提是读懂读通选文内容,同学们在*时的学*中有没有一些解读文言文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补充:1、抓住标题,窥探全文。2、结合注释,大致读懂。3、联系课内,揣摩推测。4、浏览题目,帮助解读。)

  就以上四点举08泰州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选段《钱若水为同州推官》作示例指导。

  师小结:理解文意应着眼于全篇大意,不强求字字明晰,句句通晓。

  六、探究如何解答题目。

  1) 词语解释的解答。

  举08徐州中考卷文言文阅读《<明史张溥传>选段 》词语解释题:(1)日沃汤数次 (2)俄顷立就

  学生思考解答,说明答题依据。教师引导归纳:课内寻根 依文定意

  2) 句子翻译的解答。

  举08泰州中考卷文言文阅读《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翻译题:(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A、学生试译。

  B、从学生的翻译不足之处中引导归纳:重点词语 特别关照

  C、补充文言句子翻译五法(详见讲义)。

  D、出示翻译句子的简易口诀: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教师作简洁说明指导,学生齐读。)

  3)内容理解分析的解答。

  举《沈约传》材料为例,探讨归纳解答方法一:引用原文(或原文翻译)回答。

  举08徐州卷《张溥传》材料为例,探讨归纳解答方法二:抓住关键词句,组织语言回答。

  七、实战演练。

  学生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完成选文《太宗止盗》的阅读理解题。当堂交流。

  八、课堂总结

  文言阅读虽有法,但不可生搬硬套。课外文章的解读,功在课内,同学们要多读

  多背课内文章, 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文言文》教案 4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可是学*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Co

  C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Cod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万素丽)

  《文言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

  2、帮助学生养成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好*惯;

  3、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先交流关于学*课外文言文的意义和困惑,以便课前交流;

  2准备好周末作业;印发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技巧的学案资料;

  3、做好教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个半月了,大家是否想过:究竟我们学*课外文言文有何重要意义呢?

  (学生思考)

  何映瑶:因为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语文学*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

  章 帆:因为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的热情;

  师:没错,课外文言文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这是我们了解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加强课外文言文知识的学*,积累语文素材,提高我们的文化文学涵养。

  2、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在学*课外文言文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比较棘手的困惑与难题呢?

  叶幸然: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怎样停顿语句;

  李雅倩:我觉得最困惑的一点就是很多的闻言词汇不太理解;

  林纪川:我想,最大的障碍就是怎样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其实,我们如果能够将课外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也就是说,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样疏通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疏通课外闻言文言文的大意。

  二、以例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来教学

  1、师:首先,请同学看到所印发的资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大家先一起来大声地朗读一遍,注意速度稍微慢一点。

  (学生齐读,老师事后进行字音订正与朗读评价)

  2、师:请根据课文自由地进行一次大意的翻译,特备是将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方便待会进行解答。

  学生:出声地进行翻译,动笔标记字词等疑难问题,然后提问:

  何嘉敏:请问老师:参知政事是什么意思?

  3、师:这是古代的一种官位名称,可以直接翻译就行。

  刘泓鑫:“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怎么理解?

  4、师:也就是说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也”字是语气助词,无需翻译出。

  5、师:其实,在翻译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老师教会一点方法给大家,请先看到学案资料,并同时打开课件进行讲解。

  (学生看幻灯片资料并及时做笔记)

  师:基本方法两个:直译和意译。○1直译法(常用)对号入座,直接翻译的方法○2意译法 根据大意进行礼节性翻译,一般是针对于特殊句式,如倒装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采用意译的方法,否则,翻译出啦很别扭。

  师:在具体翻译过程中需要用到下列具体方法:简称为六字真经

  留(古今同义的、人名、地名官名等)

  删(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也”)

  补(单音节词换双音节词、补省略的主语等)

  换(古今异意、通假字等)

  调(调换语序,如倒装句等)

  变(灵活变通的意译法)

  7、师:同学们看看课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我们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学*这几种方法,先请同学们找出能够直接保留的例子:

  学生:范仲淹、邓州、参知政事等等

  师:说得很好,这些人名、官名等就可以直接保留翻译,你无需知道邓州具体指那里,你就指导是一个地名,这样,它至少不会对你的理解造成障碍。

  师:再找出一处用“删”的方法来理解的例子?

  何映瑶:刘泓鑫刚才提到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中间的那个“也”字就是。

  师:其实,翻译当中用得最多的还是“补”的方法,也就是说将古代的单音节字词补充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字词,请同学们到课文当中去找找。

  麦致豪:“家贫无依,少有大志”可以理解成:家庭贫穷没有依靠,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这就是用“补”的方法来翻译的。

  师:以上三种方法用得最多,至于“调、换、变”的方法就比较少点,同学们根据定义去学会运用就可以了。

  三、运用以上方法来疏通理解《狡猾的蝙蝠》

  1、师:刚才我们大家已经通过课件资料和文段的实际运用锻炼来学*了一些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们再来通过一篇文章《狡猾的蝙蝠》来巩固提高。

  2、师:首先,请大家先大声地齐读一遍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

  (学生齐读课文,之后,老师及时地就朗读进行点评)

  3、师:请同**用我们刚才所学过的方法技巧来疏通这个寓言故事。尽量地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学生自行地翻译课文,并标记出有疑难问题的地方)

  4、师: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刚才翻译的情况,尽量说到:那个地方运用何种方法进行

  翻译的。

  陈镇艺:“麒麟”等三种动物的名称都直接保留就行

  黄靖忠:“凤责之曰”中的“责”意思是责怪、责备,运用的是将单音节字词补充为双音节的字词。

  邓绮琪:“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句中的“吾、汝”的意思是:我、你,这里运用的是将古今异意的字换成现代汉语中词语。

  欧阳焕:“如今世上恶薄”的“恶薄”怎么理解呢?

  师:可以理解为险恶败坏的意思,这里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理解性翻译,也就是说需要自己的灵活变通,以此来理解句子的大意。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光靠以上的“六字真经”的翻译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课外文言文的疏通理解的,这还需要我们要成良好的阅读*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会一些关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的良好的*惯。

  5、师:同学们要记住老师的话:学*除了掌握有效的学*方法技巧之外,还需要养成

  良好的学**惯,对于学*课外文言文而言,需要哪些良好的学**惯呢?老师给大家用四句话来简单概括:敢于挑战,学会猜测,加强积累,注重停顿。

  学生:老师,请您具体给我们解释一下这四句话的深刻含义。谢谢!

  6、师:课外文言文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有难度的肯定就需要我们去挑战,首先必须要有勇气,如果一碰到课外文言文就感觉难或苦不堪言,这从心理上就失败了,所以,先要有一颗去挑战困难的心态;其次,在一篇课外文言文中,大部分是我们能够理解出来的,但是也肯定有一小部分是需要我们去结合学过的知识和上下文进行合理化的猜测,这其实也是很有以一定的事情。当然,也并不是说通过今天一节课就能够帮我彻底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日常的学*生活中,加强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多去朗读,并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因为停顿节奏的正确将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你对这各句子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了关于怎样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指导,我相信一定会给大家的课外文言文的学*带来较大的帮助,当然,在今后,我们还需学*关于怎样来断句、怎样揣摩文言文中心等相关的训练,总之,希望同学们学会老师所教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多去钻研探索,加强积累,更多地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1)

——文言文励志名言实用五篇

  文言文励志名言 1

  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4、知耻*乎勇。——《中庸》

  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11、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1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4、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8、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23、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2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2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3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1、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3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4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1、*朱者赤,*墨者黑。——傅玄

  42、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4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45、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4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5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5、学而时*之,不亦悦乎?——《论语》

  5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5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6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6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62、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6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64、学不可以已。——《荀子》

  6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6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6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6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7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7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7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6、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77、好学而不贰。——《左传》

  7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7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0、君子忧道不忧贫。

  8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8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8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85、*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文言文励志名言 2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4、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3、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4、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关于励志的格言人生励志格言、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言文励志名言 3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4、事不达内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3、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4、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关于励志的.格言人生励志格言、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关于励志的格言人生励志格言

  30、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文言文励志名言 4

  1、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8、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9、“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文言文励志名言 5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1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4、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1、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4、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2)

——文言文《师说》教案(精选五篇)

  文言文《师说》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3、学会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4、鉴赏本文运用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作方法以及下定义、举例子、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难点

  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方法

  自主学*,合作探究;诵读赏析,点拨讨论;强化背诵,知识巩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目标

  1、学*积累并掌握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中重点实词如“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大家自主学*的能力。

  2、学会诵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大家对文言文的语感;了解关于韩愈的基本文学常识

  3、理解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二、走进作者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请慢慢地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词,可向同学请教,也可举手向老师提出,三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能正确的朗读。

  三、强调诵读指导

  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仔细默读课文第一段,对照投影,疏通文句,如果碰到不明白的,就同桌互相讨论或做上记号,五分钟后,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一起来解决。

  四、词句疏通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思考:学完这段文字,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1、老师的必要性

  2、老师的定义

  3、择师的标准

  仔细默读课文第三、第四段,对照投影疏通文句,碰到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五分钟后,我们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疏通文句: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同桌互相讨论第三、第四两段,思考一下:

  1、圣人是如何对待“从师”这个问题的?

  2、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三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最好?

  五、出示课堂训练

  请拿出作业本,按要求做下面投影上的题目,下课后马上上交

  一、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老师的定义是————————————

  2、择师的标准是————————————

  3、《劝学》中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也说了同样意思的话:——————————————————————————

  二、解释下列蓝色字体的词语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一、检查预*,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二段,重点掌握红色字体的字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难句解析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根据线索当堂背诵第二段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段

  2、积累文言字词

  第三课时

  一、分析第三、四段:标出第三、四段重点字词,学生掌握落实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可分两层。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第3段,分别从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4、、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耻:以……为耻。 ②师:以……为师;向……请教(学*)。

  ③羞:以……为羞。 ④小:以……为小。

  ⑤奇:以……为奇。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5、通假字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四、思考: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文言文《师说》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 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 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 所以 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

  文言文《师说》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公开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关于学情

  高一(9)、(10)两班均为实验班,语文基础较扎实。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练*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教法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说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写作缘由

  文言文《师说》教案 4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 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 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 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 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是低效的学*,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

  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文《师说》教案 5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 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 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 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 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是低效的学*,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

  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3)

——《文言文阅读复*》教案(精选五篇)

  《文言文阅读复*》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

  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和总结。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

  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

  人皆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

  师不必贤于师(《师说》)

  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9.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使速祸焉。(《六国论》)

  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例如:

  兰亭已矣(《兰亭集序》)

  以上十类词可以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可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

  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

  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

  课堂练*:(使用多媒体投影)

  三、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组成

  古代汉语中除了特殊句外,一般句子成分组成是固定的,即: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而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当然,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虽然都经常用作谓语,但构成的句子是不一样的。

  由名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判断句,又叫名词谓语句,简称名句,即:

  名词+(者)+名词+(也)。(“主语+副词+名词+(也)”。)

  由动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叙述句,又叫动词谓语句,简称动句,即:

  (状语)+形容词+(补语)。

  由形容词构成的谓语句叫描写句,又叫形容词谓语句,简称形容句。

  (状语)+动词+(补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动词、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如果动词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惧有伏焉“伏”意为“伏兵”

  吊有忧,贺有喜“忧”“喜”意为“丧失”“喜事”

  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

  2、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在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师》)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师》)鄙,把……当作边邑。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师》)盟,结盟。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质,做人质。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穿。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衣,穿;王,称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泳。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襟,连带。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师,学*。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师,学*。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

  3、我们知道,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就活用为使动词:

  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勾践灭吴》)服,使……臣服。

  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⒋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⒌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来,使……来。

  ⒍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亡,使……灭亡。

  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

  ⒐*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4、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文言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表方位的有:

  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3、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表示工具或依据

  ⒈有*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用*子。

  ⒉市中游侠儿的佳者笼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⒊日将暮,取儿藁葬。(《促织》)藁,用稻草。

  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

  表示比喻:

  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像云一样。

  ⒉雄洲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⒊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

  表示对人的态度: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四、布置作业

  复*本节课所讲内容。

  板书设计: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1、划分词类的目的

  2、文言文词类的划分

  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组成

  重难点解决过程

  第二课时

  一、示例解析

  二、词类活用的条件

  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条件,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列举了其中七项主要的,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例如: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数目项王”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目”活用作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

  “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本来是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贵”“贱”‘卑”“尊”本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急”本是形容词,受能愿动词“欲”的修饰,活用作动词,是“逼迫”的意思。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及陷于罪,然话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

  “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舞雩”作宾语,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例如:

  儿涕而去。(《促织》)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项羽本纪》)

  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别的词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涕”是流涕的意思;“西”是向西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解惑

  课堂练*题(针对性练*)

  找出句子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

  1、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2、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找出句子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形容词

  3、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4、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找出句子中使动用法的名词

  5、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

  6、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找出句子中使动用的动词

  7、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

  8、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

  找出句子中使动用形容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补充:现代汉语中这类形容词的使动用很多,巩固国防、繁荣经济、密切关系。

  找出使动用的数词

  11、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

  12、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找出句子中意动用法的词语

  13、吾妻之美我也,私我也。

  14、臣闻王者父天母地。

  15、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资料

  《文言文阅读复*》教案 2

  阅读下在的文字,完成16—20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时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①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魏书十九?陈思王传》)

  【注】①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道。②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

  1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义作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信评论

  B.每进见难问诘难

  C.饮酒不节节制

  D.公车令坐死判罪

  17.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使各为赋

  ②故遂定为嗣

  B.①应声而对

  ②而植任性而行

  C.①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

  ②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D.①以杨修颇有才策

  ②于是以罪诛修

  18.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祖甚异之

  ②植既以才见异

  ③文帝御之以术

  ④宫人左右,并为之说

  A.两个“异”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

  B.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

  C.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

  D.两个“异”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

  19.对曹植未能被立为太子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性简易,不治威仪。

  B.文帝暗用权术对付曹植,矫情自饰。

  C.宫女和曹操身边的人都说曹植的坏话。

  D.曹植饮酒不节,终因醉不能受救援曹仁之命。

  20.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译:

  (2)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译:

  《文言文阅读复*》教案 3

  一、筛选信息的解题步骤

  1.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2.查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如20xx年高考,题干中“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别,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如20xx年高考题目,“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判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文言文阅读复*》教案 4

  教学目的:

  ⒈复*文言文基础知识。

  ⒉复*重点篇目,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⒊赏析精彩片断,提高鉴赏水*。

  教学重点:

  回归教材,复*重点篇目。

  教学难点:

  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功能,提高认识中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对于学*孔子曾有诸多论述,有两句话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让我这个远方来的朋友和大家一起,通过复*文言文单元快乐一回吧!

  (课堂调查)你喜欢文言文吗?为什么?(略)

  二、文言文具有认识功能――文化价值

  (饱含深情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地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这座由“文言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了祖国语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了解了哪些文化知识呢?(提问,引导学生复*回顾)

  ⒈作家作品:贾谊、杜牧――取同一段历史,各有侧重,借古讽今之中显示真知灼见。

  司马迁――如椽巨笔,写下“史家之绝唱,不韵之离骚”,其高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辉映千古。

  魏征――于殷殷规劝中寄寓深刻的忧患意识。

  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运用互文、铺陈的手法,于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之中抒发人生感慨。

  ⒉文体:赋体、说、序文、《史记》的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⒊文化常识:《鸿门宴》中的座次排列――东向至尊,南向次尊,西向侍座,北向陪座。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中的隐士文化――清高自守、厌弃官场、随遇而安、诗酒消忧、躬耕自养、乐天知命。

  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艺术

  ⒋重点字词句(以后专题复*)

  小结:学*文言文就如同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大道,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汲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三、文言文的陶冶功能――教育价值

  (提问,复*重点背诵段落)

  ⒈贾谊认为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⒉韩愈认为人为什么要从师学*?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⒊陶渊明的志节体现在哪些诗句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志节?

  ⒋王羲之笔下的兰亭是什么样的?

  ⒌魏征的忠告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加深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当代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我们学*的这些文章均思想纯正,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都表达了古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涌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于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四、文言文的发展功能――艺术价值

  也许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今天不说文言文,也不用文言文写作,学它干什么?对我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其实,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隔断历史谈发展。

  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这些作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还记得《鸿门宴》中的樊哙吗?

  (以樊哙闯帐为例,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涵泳语言――抓动词、修饰词、有特殊用法的词)

  樊哙虽是次要人物,司马迁写他却花了大气力,可谓浓墨重彩,多种描写都用上了。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力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的英武!

  外貌描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有这样的描写作基础,刘邦信而用之,项王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肩、赐坐,也就不为怪了。

  项王赏识樊哙的豪壮勇武,吩咐左右赐之卮酒,捧上来的却是“斗卮酒”,吩咐左右赐之彘肩,拿上来的却是“生彘肩”,一字之增,阴谋毕显。这一杯烈酒,看你如何对付,这一条生猪腿,看你如何下咽。如果不饮不吃,不但露怯,而且辜负了项王。

  樊哙一一挫败了对手的阴谋。大杯烈酒,他“拜谢,起,立而饮之”,那条生猪腿,他“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拜、起、立、饮四个动作,斩截有力,显示出他对项王的有礼,对捉弄他的群小的无畏。那覆、加、拔、切、啖五个字,意气飞动,仿佛他切的、吃的不是生猪腿,而是敌人的肉。他咬碎钢牙,把生肉和仇恨一起吞下。

  动词、修饰语于细处传神,把紧张的暗斗、项王的直爽、范增手下人的阴谋、樊哙的粗犷无畏充分展现了出来。

  五、课堂小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鉴赏方面,学*文言文还有助于培养起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文化心态。正像诗人沙流河所写的“中国人有中国人心态,中国人有的耳朵”。这是人们内心深处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很容易激起我们对民族故土的依恋,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所以,同学们,多读些文言文吧,读读李白的诗、苏东坡的词,读读司马迁的《史记》,读读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相信你会收获很多很多。

  教学反思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了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文言文教学中离不了字词句的理解,但这些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切入,高屋建瓴,容易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

  《文言文阅读复*》教案 5

  【典例精析】

  例一(20xx湖北卷第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解析答案:C。本题不仅考查考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也考查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A项分析不正确。“为了惩罚李超”,“愤而择日告辞而去”等内容与原文不符。B项,“憨和尚德高”,“机智”,“李超敏而好学”,“尼僧争强好胜”等分析与原文不符,文中没有这些内容。D项,“变幻莫测”与原文不相符,“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以面代点,概括失当。C项的分析概括符合原文内容,是正确选项。作品刻画人物,憨和尚二“笑”,尼增三“笑”,其武艺的高强、性情的谦和,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二(20xx福建卷第8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①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解析答案:A。A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不正确。错误之因是对文句的翻译不正确,“非仕有力者”,不是做官有力量的人;“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不是才情有文采的人,即使游览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不是身强力壮的人,大多老死在那个地方。B、C、D三组符合文意。

  例三(20xx辽宁卷第14题,原文见第五节筛选信息“典例精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B.任赞的戏语是讥讽冯道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水*不高。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解析答案:A。本题列举出四个选项,B、C、D的分析概括与原文内容相合。A项分析概括不正确,错误之因是对“素知识者”理解错误。知识,相知相识的朋友;理解为“有知识”,错误。A项的错误,是不明了词语古今义的区别。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4)

——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5)

——文言文励志名言

文言文励志名言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要一起来学*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励志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励志名言1

  1、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8、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9、“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文言文励志名言2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1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4、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1、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4、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文言文励志名言3

  1、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1、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4、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3、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文言文励志名言4

  1、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10、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1、多行不义必自毙。

  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22、*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4、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25、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2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8、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29、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2、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3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1、*朱者赤,*墨者黑。——傅玄

  4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4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4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4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4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5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5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5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5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6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6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6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8、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6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7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7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7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74、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7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7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7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8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8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6)

——文言文《马说》教案菁选

文言文《马说》教案

  在日常过程学*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马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马说》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难句译注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五、通读课文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讨论:

  ①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人才。

  ②伯乐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③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六、学*课文

  (一)学*课文第1段

  1·朗读课文第l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马祗骈死槽枥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察看,仔细地看。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枥,是系马、拴马的马棚、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

  4·学生逐句读、译。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齐读第1段。

  (二)学*课文第2段

  1·朗读第2段。

  2·正音、析义(或辨形):

  外见xin(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逐句读、译。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是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干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5·齐读第2段。

  (三)学*课文第3段。

  1·朗读第3段。

  2·学生读、译第3段。

  3·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文言文《马说》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增强文言阅读能力。(重点)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重点、难点)

  3.通过学*,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诵读训练,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伯乐相马: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二、简介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贞元19年(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长寿。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2.而 :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按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脉络:

  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明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明确: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⑥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五、探究课文: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3.《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首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六、拓展:

  1.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2.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七、小结: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板书设计:

  马 说

  伯乐知马伯乐少,千里马被埋没。(同情痛惜)

  食马者不知马,害千里马。 (愤怒谴责)

  食马者妄说无马,实不不知马。 (辛辣嘲讽)

文言文《马说》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重点:

  1.有步骤的诵读训练。

  2.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解文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4.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5.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1)同桌间互相听读。

  (2)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学生齐读。

  四、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4.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六、教师小结。

  七、辩论: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深刻嘲讽)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7)

——高考必背文言文合集五篇

  高考必背文言文 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高考必背文言文 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高考必背文言文 3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高考必背文言文 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高考必背文言文 5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言文》教案实用五篇(扩展8)

——成语故事文言文通用五篇

  成语故事文言文 1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译: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成语故事文言文 2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翻译: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成语故事文言文 3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

  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成语故事文言文 4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成语故事文言文 5

  【叶公好龙】

  语出《庄子·逸文》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见龙,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