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

日期: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月光》)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情)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

  ㈠问:本文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

  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㈡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阅读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顺序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觉。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此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文中还有一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要点

  本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1、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1、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教学重点: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课时安排: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B.积极乐观C.含蓄深沉

  三、学*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导读第4小节。

  ①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和什么角度来写的?写出了这些景物哪些特点?用了哪些手法?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 (菁华3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通过学*,体会《荷塘月色》的神韵。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课前思考: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试给本文分段。

  2、试分析作者是根据什么线索来组织此篇文章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眼中的荷花是高洁、朴素、庄重的,我们可以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个句子体会得到。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荷花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在月色下欣赏过荷花吗?有没有曾经觉得月色下的荷叶像舞女的群,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呢?

  今天我们来学*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看一下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的*暴行激起*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四、课文解读

  通过预*,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第一部分(1)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朦胧的感觉;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句回应了上面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中的“爱独处”。

  5、“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作业:

  1、分析5~8段作者感情的变化。

  2、分析7~8段作者写江南旧俗的作用

  第二课时: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7、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呢?

  开始作者的心情“颇不宁静”,觉得苦闷、彷徨(心情的一个低潮);在刚开始慢步小路时,作者显示出淡淡的忧愁;由于小路的宁静,使作者进入了梦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可以显现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忧愁转化为淡淡的喜悦。然后,随着作者的立足点的变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欣赏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时,淡淡的喜悦更加强烈(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当作者看见荷塘四周没精打采的路灯光和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反衬出作者的苦闷和淡淡的忧愁。然后借助江南的旧俗和他的思乡之情,解脱自己的苦闷,但是“无福消受”,最后回到家还是回到会现实,心情依旧“颇不宁静”(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叶

  花

  出门看月下荷塘香

  荷塘浓

  颇韵

  家不光

  宁塘上月色影

  静色

  深夜回家去忆过去边走边忆江南采莲看*树远山

  《采莲赋》四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周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金岳霖先生》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3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 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 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 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荷塘月色》教案 (菁华10篇)

《荷塘月色》教案1

  教学目的:

  1、 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 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走*了朱自清,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 通过朗读来体会。

  2、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 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 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 我们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大家集体交流讨论)(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 《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 小结: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 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 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 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 “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 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 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 “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 《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荷塘月色》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 ,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復,二次为復(复); 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 正写 树色 面

  清雾 杨柳 点

  叶子、花 远山 远景

  树影 路灯 *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荷塘月色》教案3

  第一课时

  课前预*内容: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 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复*提问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技能目标:

  1、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情感目标: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2、学*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设想:

  1、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上,注意赏析本文的语言魅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涵泳玩味,从而领悟文章意蕴之深刻,语言之精美。教师注意随机点拨,把握课堂进程。

  3、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脉络,第二课时重心落在4-6的细读赏析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歌文章很多,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是艳阳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胧下的荷花该是别有一番情致吧?让我们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细细欣赏!

  活动一:检查预*情况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独处的妙处弥望袅娜霎时脉脉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鹢首徐回纤腰束素敛裾

  活动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听录音,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踪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5、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朗读要点,注意重读“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词句,表现作者摆脱尘俗的喜悦之情。

  6、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作者在这幽僻的环境之中,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人独处,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暂时超脱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7、课文4、5小节是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写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和朦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宁静、素淡朦胧意境。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细致的赏析。作者独处之妙超脱之乐能不能永久呢?美梦会不会醒来呢?作者现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节,说说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注意抓重点语句。

  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与苦闷,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没有”读出感情。

  8、师:作者的愁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借美景来忘却以告失败,朱自清又尝试用什么办法来超脱现实,摆脱种种烦恼呢?这种方法最终有没有奏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讨论后回答。

  生:作者通过想像江南采莲的*俗,想像采莲中热闹风流,想像采莲中情感的纯洁美好,借此把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不能超脱的,人终究不可能长久生活在梦中,不管这个梦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还是令人神往不已的*俗,“推门进去”说明作者又回到现实中,种种苦闷、无奈甚至是痛苦还是要缠着他,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动三:小节本课,预*单检查

  1、明确结构,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发对江南的惦记。(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渐渐超脱→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3、4小节,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学*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导入: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我们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就让我们进入文章的核心――3、4小节。

  活动一:研*课文第4小节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这一段偏重于“荷塘”还是“月色”?

  这一段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写景的层次极为清晰。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

  2、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更在于怎样写的。我们现在从修辞手法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另外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品味其妙处。学生涵泳体味,并小组交流。随后教师点拨:

  荷叶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高圆而舒展的风姿。田田,用叠词,突出荷叶的茂密连绵。

  荷花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明珠——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用来修饰盛开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正好传神地表现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态。

  可以要同学们尝试着将“袅娜”“羞涩”互换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沁人心脾。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活动二:研*课文第五小节

  1、第四段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明确:写了叶子和花,灌木、杨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有“泻”“浮”“画”等。

  3、一二两句中,“泻”“浮”二字能否换成“照”“升”?叶子和花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请在心中细心的体味,然后跟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明确:“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叶子和花的特点是娇嫩柔润,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朦胧特点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明确: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明确: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6、听录音品味感受

  总结本课

  这两段写景层次分明而特征鲜明,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春有莺飞草长,夏有蝉鸣树林,秋有枫叶如火,冬有白雪皑皑,用敏感的头脑,带上一双敏锐的双眼,慢慢行走,细细欣赏啊!

《荷塘月色》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技能目标:

  1、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情感目标: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2、学*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设想:

  1、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上,注意赏析本文的语言魅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涵泳玩味,从而领悟文章意蕴之深刻,语言之精美。教师注意随机点拨,把握课堂进程。

  3、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脉络,第二课时重心落在4-6的细读赏析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歌文章很多,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是艳阳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胧下的荷花该是别有一番情致吧?让我们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细细欣赏!

  活动一:检查预*情况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独处的妙处弥望袅娜霎时脉脉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鹢首徐回纤腰束素敛裾

  活动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听录音,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踪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5、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朗读要点,注意重读“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词句,表现作者摆脱尘俗的喜悦之情。

  6、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作者在这幽僻的环境之中,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人独处,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暂时超脱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7、课文4、5小节是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写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和朦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宁静、素淡朦胧意境。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细致的赏析。作者独处之妙超脱之乐能不能永久呢?美梦会不会醒来呢?作者现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节,说说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注意抓重点语句。

  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与苦闷,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没有”读出感情。

  8、师:作者的愁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借美景来忘却以告失败,朱自清又尝试用什么办法来超脱现实,摆脱种种烦恼呢?这种方法最终有没有奏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讨论后回答。

  生:作者通过想像江南采莲的*俗,想像采莲中热闹风流,想像采莲中情感的纯洁美好,借此把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不能超脱的,人终究不可能长久生活在梦中,不管这个梦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还是令人神往不已的*俗,“推门进去”说明作者又回到现实中,种种苦闷、无奈甚至是痛苦还是要缠着他,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动三:小节本课,预*单检查

  1、明确结构,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发对江南的惦记。(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渐渐超脱→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3、4小节,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学*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导入: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我们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就让我们进入文章的核心――3、4小节。

  活动一:研*课文第4小节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这一段偏重于“荷塘”还是“月色”?

  这一段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写景的层次极为清晰。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

  2、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更在于怎样写的。我们现在从修辞手法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另外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品味其妙处。学生涵泳体味,并小组交流。随后教师点拨:

  荷叶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高圆而舒展的风姿。田田,用叠词,突出荷叶的茂密连绵。

  荷花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明珠——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用来修饰盛开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正好传神地表现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态。

  可以要同学们尝试着将“袅娜”“羞涩”互换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沁人心脾。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活动二:研*课文第五小节

  1、第四段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明确:写了叶子和花,灌木、杨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有“泻”“浮”“画”等。

  3、一二两句中,“泻”“浮”二字能否换成“照”“升”?叶子和花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请在心中细心的体味,然后跟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明确:“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叶子和花的特点是娇嫩柔润,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朦胧特点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明确: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明确: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6、听录音品味感受

  总结本课

  这两段写景层次分明而特征鲜明,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春有莺飞草长,夏有蝉鸣树林,秋有枫叶如火,冬有白雪皑皑,用敏感的头脑,带上一双敏锐的双眼,慢慢行走,细细欣赏啊!

《荷塘月色》教案6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荷塘月色》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技能目标:

  1、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情感目标: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2、学*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设想:

  1、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上,注意赏析本文的语言魅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涵泳玩味,从而领悟文章意蕴之深刻,语言之精美。教师注意随机点拨,把握课堂进程。

  3、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脉络,第二课时重心落在4-6的细读赏析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歌文章很多,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是艳阳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胧下的荷花该是别有一番情致吧?让我们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细细欣赏!

  活动一:检查预*情况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独处的妙处弥望袅娜霎时脉脉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鹢首徐回纤腰束素敛裾

  活动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听录音,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踪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5、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朗读要点,注意重读“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词句,表现作者摆脱尘俗的喜悦之情。

  6、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作者在这幽僻的环境之中,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人独处,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暂时超脱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7、课文4、5小节是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写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和朦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宁静、素淡朦胧意境。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细致的赏析。作者独处之妙超脱之乐能不能永久呢?美梦会不会醒来呢?作者现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节,说说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注意抓重点语句。

  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与苦闷,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没有”读出感情。

  8、师:作者的愁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借美景来忘却以告失败,朱自清又尝试用什么办法来超脱现实,摆脱种种烦恼呢?这种方法最终有没有奏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讨论后回答。

  生:作者通过想像江南采莲的*俗,想像采莲中热闹风流,想像采莲中情感的纯洁美好,借此把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不能超脱的,人终究不可能长久生活在梦中,不管这个梦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还是令人神往不已的*俗,“推门进去”说明作者又回到现实中,种种苦闷、无奈甚至是痛苦还是要缠着他,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动三:小节本课,预*单检查

  1、明确结构,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发对江南的惦记。(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渐渐超脱→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3、4小节,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学*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导入: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我们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就让我们进入文章的核心――3、4小节。

  活动一:研*课文第4小节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这一段偏重于“荷塘”还是“月色”?

  这一段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写景的层次极为清晰。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

  2、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更在于怎样写的。我们现在从修辞手法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另外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品味其妙处。学生涵泳体味,并小组交流。随后教师点拨:

  荷叶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高圆而舒展的风姿。田田,用叠词,突出荷叶的茂密连绵。

  荷花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明珠——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用来修饰盛开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正好传神地表现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态。

  可以要同学们尝试着将“袅娜”“羞涩”互换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沁人心脾。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活动二:研*课文第五小节

  1、第四段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明确:写了叶子和花,灌木、杨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有“泻”“浮”“画”等。

  3、一二两句中,“泻”“浮”二字能否换成“照”“升”?叶子和花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请在心中细心的体味,然后跟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明确:“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叶子和花的特点是娇嫩柔润,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朦胧特点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明确: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明确: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6、听录音品味感受

  总结本课

  这两段写景层次分明而特征鲜明,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春有莺飞草长,夏有蝉鸣树林,秋有枫叶如火,冬有白雪皑皑,用敏感的头脑,带上一双敏锐的双眼,慢慢行走,细细欣赏啊!

《荷塘月色》教案8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荷塘月色》教案9

  第一课时

  课前预*内容: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 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复*提问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10

  教学目的:

  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通过学*,体会《荷塘月色》的神韵。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课前思考: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试给本文分段。

  2、试分析作者是根据什么线索来组织此篇文章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眼中的荷花是高洁、朴素、庄重的,我们可以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个句子体会得到。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荷花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在月色下欣赏过荷花吗?有没有曾经觉得月色下的荷叶像舞女的群,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呢?

  今天我们来学*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看一下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暴行激起*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四、课文解读

  通过预*,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第一部分(1)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朦胧的感觉;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句回应了上面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中的“爱独处”。

  5、“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作业:

  1、分析5~8段作者感情的变化。

  2、分析7~8段作者写江南旧俗的作用

  第二课时: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呢?

  开始作者的心情“颇不宁静”,觉得苦闷、彷徨(心情的一个低潮);在刚开始慢步小路时,作者显示出淡淡的忧愁;由于小路的宁静,使作者进入了梦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可以显现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忧愁转化为淡淡的喜悦。然后,随着作者的立足点的变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欣赏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时,淡淡的喜悦更加强烈(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当作者看见荷塘四周没精打采的路灯光和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反衬出作者的苦闷和淡淡的忧愁。然后借助江南的旧俗和他的思乡之情,解脱自己的苦闷,但是“无福消受”,最后回到家还是回到会现实,心情依旧“颇不宁静”(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板书设计:

  一(1)缘由:颇不宁静想起荷塘带上门

  二(2~6)荷塘月色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

  淡淡的忧愁路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对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比

  上另一世界、自由的人

  妙处、受用

  荷田田、层层(多)

  叶高、亭亭(美)形

  月荷白(色)态

  色花袅娜、羞涩(态)美

  下明珠、星星(光)

  的荷香渺茫的歌声动

  淡淡的喜悦荷荷像闪电、霎时(快)态

  塘波凝碧(色)美

  荷水脉脉(态)——静态美

  荷从月色如流水、泻正

  塘的角度青雾:薄薄、似牛乳、似轻纱面

  上从景物叶子与花:似梦

  月的角度树影:黑影、倩影侧

  色光与影:不均匀、和谐、如名曲面

  树:重重、阴阴(沉郁)

  淡淡的忧愁四远山:隐隐约约

  周灯光:没精打采

  蝉鸣、蛙叫

  三(7~8)江南旧俗回家

  不宁静江南采莲思念故乡回到现实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 (菁华3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月光》)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荷 花

  [清]曹 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情)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

  ㈠问:本文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

  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㈡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阅读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顺序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觉。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此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文中还有一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要点

  本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边走边想:想现实边走边看

  叶

  花

  出门看月下荷塘香

  荷塘浓

  颇韵

  家不光

  宁塘上月色影

  静色

  深夜回家去忆过去边走边忆江南采莲看*树远山

  《采莲赋》四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周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金岳霖先生》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3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了现当代诗歌,对其有了整体把握,知道诗歌是感情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与徐志摩的诗中我们似乎看出了一个是豪放,一个事婉约。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感情,具有跳跃性,要我们用想象与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咱们这单元要学*现当代散文,散文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和点滴情感,有人说阅读散文就好像我们同作者一同散步。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0页,大家用一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单元导读。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咱们这单元主要学*的是抒情散文。

  大家用笔记下本单元的学*方法:

  1、 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作品中的物象,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加强艺术手法的赏析和文章借景抒情的特点。

  3、 多诵读。

  二、 课文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荷塘?能不能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

  明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

  师:月亮呢,大家喜不喜欢?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三、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独裁统治的*。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逝世,着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任清华教授,文章的第一句说“这几天颇不宁静”不宁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永远是个谜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阅读和掌握这篇文章之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四、整体把握

  1、课文朗读

  (1) 师:一个人心里不宁静或者说很烦,他会做什么?

  明确:对,一个人不宁静,他就要想办法发泄,得到解脱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不宁静的作者来熟悉一下课文。先由老师开头读文章的第1、2、3自然段,其余部分我想找同学朗读。大家然后概括一下每段的段意。

  (2)纠正字词

  乘凉 屑路 蓊蓊郁郁 踱着 点缀 袅娜 霎时 脉脉 酣眠

  峭楞楞 梵婀玲 媛女 纤腰 沾裳 敛裾

  (3)段落大意: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4)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五、情感把握

  1、情感变化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2、文章感情的基调: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六、作业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 作业抽查

  二、 课文分析

  1、 第一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祈祷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第二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明确: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如果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 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3、第三自然段

  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到的具体内容?

  明确:“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4、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联系《再别康桥》)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明确: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5、第五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明确: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泡)太生硬。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印)

  奏:同上。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明确: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烫伤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6、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

  (1)为什么要写四周?

  明确: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作业:背诵4、5、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1、学生快速浏览7—10自然段。

  2、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明确: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 文章艺术分析(先提问学生文章的特点)

  1、 情景交融

  (1) 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 语言的咀嚼

  (1)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 “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

  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C、结合课后练*二讲解。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 (菁华3篇)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月光》)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荷 花

  [清]曹 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情)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

  ㈠问:本文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

  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㈡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阅读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顺序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觉。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此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文中还有一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要点

  本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2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学*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学*体会本文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所在。

  二、教学重点:

  1、通过4-5段赏析,欣赏意境美,品味语言美。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它结构精致,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激起*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学*写景散文,首先要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怎么写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内容。文章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想起荷塘。写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缘起(心不静)。

  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

  1、(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求静)。

  2、(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得静)。

  3、(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出静)。

  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汇总9篇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教案 篇1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语言鉴赏:

  (1)朗读第4、5、6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

  第4节:远→*,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有一种朦胧之美,明确是借景抒情,“宁静”之外境,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向往自由之人生。

  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一是“通感”,二是“比拟”,三是叠音词,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

  2.文学层面鉴赏

  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颐、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体会作者笔下荷花寄寓之意,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

  三、探究:

  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并且轮流上台配乐朗诵4、5、6节,表达作者所要表达

《荷塘月色》教案 篇2

  一、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

  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静如此寂寞了。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他再次感到落寞,他说“我什么都没有”。

  他不甘心没有人与他对话。他回想起古代的女子,他们是多么活泼可爱,唱着艳歌去采莲,那个风流的季节多么让人向往,但一转念,向往归向往,还是不能回去与他们对话。

  没有对话的人好让人惆怅啊。作者觉得自己像《西洲曲》里的女人,唉,想着想着,不由得怀念家乡了,也许只有家乡才能找到真正可以对话的人。

  他带着一腔无处诉说的失落走着,走着,已然看见过去的一切,继续罢。苦闷,暂时放在心里。待来日希望找到红颜知己,让我倾诉郁结已久的烦闷罢。

  他寻找一个知己,一个可以领会他的内心可以听他倾诉的知己,在他心中,这个知己只有艺术的女人才可以充当,他最后仍然失望了。

  二、教学目标

  (一).文学角度

  1.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作

  2.了解散文这一文学体裁

  (二).写作角度

  1.体会散文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学*散文准确生动的用词方法

  3.学*散文使用多种修辞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

  (一).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二).生动准确的用词

  (三).多种修辞手法

  四、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如何让学生体会景中包含的感情,情观照下的景

  五、教学方法:体验法品味法

  六、课时设想

  共两课时,提前发朱自清生*资料给学生。

  第一课时:文本解读通过通读课文,想象、体味、感受作者的情及月下荷塘的景,了解情景如何自然交融,掌握本文写作脉络。

  第二课时:艺术品读包括品读词语和品读修辞两部分。

  七、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先不了解背景等,直接进入文本感受、品读,课后再请同学结合背景验证自己的理解

  1.作者及背景简介(有提前发下去的材料,略)

  2.请学生读课文,读得时候注意(15分钟)

  1)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情假设你是作者,你不宁静,你想着出去走走,你来到煤屑路上,你看到这样的荷塘,你看到这样的树影,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感到什么?如果你想得和他想得不同,如果有疑问,请一定记下你的疑问。

  例如:“颇不宁静”想想自己什么时候颇不宁静?不宁静的时候最希望作甚么?

  2)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调你在体验过程中,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

  3)理出作者的行动和思想脉络

  4)写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

  3.提问,通过提问带领大家走入课文

  1)散**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题眼在哪里?本文给你的整体感情是什么样的?

  2)写出本文的写作线索,找出过渡型的词眼和语句。

  3)本文的感情是按照一个什么顺序发展变化的?

  4)文章中作者的行动路线是什么样的?作者在行动过程中视线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5)直接写景的部分是哪些?景中是否有情?如果有,情是如何融入景中?请举例说明。

  6)作者笔下的景完全是客观真实的吗?如果不是,则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投射到景中?请举例说明。

  7)直接抒情的部分有吗?直接抒情完全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了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找出至少5个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句子进行赏析,说明情是什么样的情,景又如何表现情,情景是通过什么交融在一起。

  2)找出本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试着说明为什么精彩。

  提示:词语可以使用“替换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修辞可以使用“还原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荷塘月色》教案 篇3

  1、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角度描写,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3、掌握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叠字、比喻、拟人、通感等)

  【重点】

  第4、5自然段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作品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手段、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反刍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学生读),水──,太阳的脸──这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很美。今天我们又来学*他的另一篇名作──《荷塘月色》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名作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三、请找出本文最美的段落这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而定

  四、多媒体显示第四段部分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划线处设置热字,边讲边打开画面。)

  1、问写了什么景?怎么写的?

  2、重点让学生体会田田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的意境。

  多媒体板书本段写景的顺序:

  荷叶:荷叶田田似舞裙上静此处用情

  整体、特写荷花:荷花袅娜犹含羞境法,精

  荷香:荷香微微令人醉选画面让

  荷波:涌动荷波脉脉情下动生沉浸其

  3、小结:本段既有全景又有特写,多角度描绘较全面、具体的体会。

  4、品味此处用反刍法,像牛吃草后倒嚼一样回过头来细细体会。

  ⑴ 品其形,形中有韵:

  舞女的裙(舒展生动)田田(*面状)。

  (个体)袅娜地开(优美传情)。

  (群体)层层(立体状)。

  羞涩地朵(含蓄出韵)肩并肩(精神状)。

  ⑵ 品其色,色中显雅──视觉美

  色彩美:凝碧、白(素淡、雅致)。

  光泽美:明珠、星星(闪烁、光亮)。

  ⑶ 品其文,文中抒情──听觉美:

  叠音词的广泛使用: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

  这样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选取不同风格音乐各一段,让学生判断哪段最适合配本段文字。

  (此为开放式教学,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联系其它艺术,立体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讲析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问这段写了什么?

  明确:是通过荷叶荷花等来写月光、月影、月色。

  3、问:这段怎么写的?

  ⑴ 也用比喻、通感:

  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③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⑵ 更多地使用了形象、准确、生动的动词。

  泻:流动美此处用对比法激发

  浮:轻柔美学生求知欲,训练

  笼:朦胧美其比较思维的能力

  画:静态美检验理解的准确度

  4、问:这里写的是什么样的月光,与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表现的月光是否一致?(多媒体显示《春江花月夜》中有关的诗句)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流曲折地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好像落了一层霜霰一样发的,这如霜的月光从空中流下来,人们却感觉不到它的飘飞,落在江中洲上的白沙上,只是使沙更白,而看不见沙的踪影,江天一色,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空旷的天宇只有一轮明月喷洒着清辉。)

  明确:这里的月光是朦胧的。《春江花月夜》的月光是皎洁、明亮的。

  六、小结第四、五两段

  这两段描写的是素淡、朦胧、幽静的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

  这里已完全体现了本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设计思路,也由赏文深入到

  七、引出对前三段和后两段的讲析体情

  1、问:作者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明确: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连作者想排遣这不宁静就想起了幽美的荷塘。

  (板书作者行踪:家──散步──荷塘)

  2、问:在如此幽静美妙之处,作者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明确:

  ⑴ 有:心不宁静──淡喜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⑵ 无:境太宁静──衬托淡忧不能逃避现实。

  3、采莲的事体现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体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板书总结全文脉络

  荷塘月色

  (素淡、朦胧、幽静)

  淡喜:散步(暂时摆脱) 忆江南(向往美好生活)

  九、练*

  多媒体显示:

  浓化学*的鉴赏性

  鉴赏月下的荷塘一段的比喻句,做对联练*:

  1、荷叶如碧玉铺满塘青翠,月光。

  2、微风送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3、月下观花,似星缀碧空别有一种情;雾中赏叶。

  4、似睡灯光林间现,现出胸间之忧愁,忧愁是我心。

  十、欣赏多媒体播放的配乐朗诵《荷塘月色》,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意境

《荷塘月色》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

  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互相讨论、探究学*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

  (1)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第二课时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课文的*惯,布置预*内容。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方向。

  (二)、出示学*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情况。

  1、交流作者生*、写作背景等资料。

  2、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1)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

  (2)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

  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落实能力目标。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新课。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 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 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 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荷塘月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荷塘月色》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重点:

  1、展示作者的散文意境美;

  2、品味华美的技法

  内容:

  1、 回顾上节内容。

  月光下的荷塘细腻而静美(比喻,拟人)

  2、 导入本节内容。

  我们会熟悉这样的场景:炎阳下,割麦的农民口渴会大口大口地喝水,那是在——喝水;再如,在老舍的笔下,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口渴时,象骡马一样大灌一通。

  等等情形,是喝水,好听一点是——豪饮。

  再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等金陵十二钗的用小盖碗小口小口地喝水,是什么,那是——品。阅读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散文,再尤其是象这样的散文,只能象林黛玉喝水那样细细地品,,才能解其高妙之境,才能了解大师的文字魅力。

  3、 这里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大师的散文的优美。

  ①荷塘上的月色

  a、 月光——流水(照下来与水流下来相似)

  叶子和花——轻纱的梦(朦胧、恬静、柔美:特殊——具体→抽象)

  黑影——鬼(黑,不可捉摸)

  光与影——名曲(和谐、悠扬)

  b、 灵动的词语:

  泻——照(写出了接受月光的饱和)

  浮——升(写出了雾的轻盈,还带出了质地)

  画——落(写出了无工而工——工巧)

  c、月光是本段的重点(上段是写荷塘):

  柔和、静美,让不安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宁静。

  ② 荷塘的四周:

  课外小引: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和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与君指上听。

  ——苏轼

  此诗说明理解是需要联系的。

  因此,作者写荷塘,不能仅仅写荷塘急、月色,四周也应该写到。

  远远**,高高低低——层次感,错落有致,还有绘图美。

  比“周围都是树”要好得多;

  特为——“树”有人情味→“和谐”;

  树色——烟雾(迷茫、朦胧);

  丰姿——美好姿态;

  灯光——瞌睡人的眼(昏暗、没有精神——拟人)

  蝉声和蛙声——以动写静;

  不过,作者有点根深蒂固的“不宁静”时常袭上心头。

  总结:这就是荷塘的四周,让今晚的荷塘有一个恬静的幕布。

  4、 朗读课文。

  5、 总结:文章用三个自然段来写荷塘,荷塘的确是幽僻的,恬淡的,静美的。在这里作者求得了一时宁静,暂时得到了洒脱。

  6、 作业:

  1) 流连荷塘的过程,又浮想到什么?

  2) 整理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荷塘月色》教案 篇8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 ,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復,二次为復(复); 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 正写 树色 面

  清雾 杨柳 点

  叶子、花 远山 远景

  树影 路灯 *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荷塘月色》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一起走*了朱自清,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而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

  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而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一起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先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

  (大家集体交流讨论。)

  (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小结:

  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一起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

  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一起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菁选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 3. 6.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 2. 7. 9. 10. 8.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 ,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復,二次为復(复); 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 正写 树色 面

  清雾 杨柳 点

  叶子、花 远山 远景

  树影 路灯 *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3

  1、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角度描写,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3、掌握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叠字、比喻、拟人、通感等)

  【重点】

  第4、5自然段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作品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手段、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反刍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学生读),水──,太阳的脸──这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很美。今天我们又来学*他的另一篇名作──《荷塘月色》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名作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三、请找出本文最美的段落这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而定

  四、多媒体显示第四段部分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划线处设置热字,边讲边打开画面。)

  1、问写了什么景?怎么写的?

  2、重点让学生体会田田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的意境。

  多媒体板书本段写景的顺序:

  荷叶:荷叶田田似舞裙上静此处用情

  整体、特写荷花:荷花袅娜犹含羞境法,精

  荷香:荷香微微令人醉选画面让

  荷波:涌动荷波脉脉情下动生沉浸其

  3、小结:本段既有全景又有特写,多角度描绘较全面、具体的体会。

  4、品味此处用反刍法,像牛吃草后倒嚼一样回过头来细细体会。

  ⑴ 品其形,形中有韵:

  舞女的裙(舒展生动)田田(*面状)。

  (个体)袅娜地开(优美传情)。

  (群体)层层(立体状)。

  羞涩地朵(含蓄出韵)肩并肩(精神状)。

  ⑵ 品其色,色中显雅──视觉美

  色彩美:凝碧、白(素淡、雅致)。

  光泽美:明珠、星星(闪烁、光亮)。

  ⑶ 品其文,文中抒情──听觉美:

  叠音词的广泛使用: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

  这样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选取不同风格音乐各一段,让学生判断哪段最适合配本段文字。

  (此为开放式教学,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联系其它艺术,立体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讲析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问这段写了什么?

  明确:是通过荷叶荷花等来写月光、月影、月色。

  3、问:这段怎么写的?

  ⑴ 也用比喻、通感:

  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③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⑵ 更多地使用了形象、准确、生动的动词。

  泻:流动美此处用对比法激发

  浮:轻柔美学生求知欲,训练

  笼:朦胧美其比较思维的能力

  画:静态美检验理解的准确度

  4、问:这里写的是什么样的月光,与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表现的月光是否一致?(多媒体显示《春江花月夜》中有关的诗句)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流曲折地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好像落了一层霜霰一样发的,这如霜的月光从空中流下来,人们却感觉不到它的飘飞,落在江中洲上的白沙上,只是使沙更白,而看不见沙的踪影,江天一色,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空旷的天宇只有一轮明月喷洒着清辉。)

  明确:这里的月光是朦胧的。《春江花月夜》的月光是皎洁、明亮的。

  六、小结第四、五两段

  这两段描写的是素淡、朦胧、幽静的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

  这里已完全体现了本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设计思路,也由赏文深入到

  七、引出对前三段和后两段的讲析体情

  1、问:作者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明确: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连作者想排遣这不宁静就想起了幽美的荷塘。

  (板书作者行踪:家──散步──荷塘)

  2、问:在如此幽静美妙之处,作者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明确:

  ⑴ 有:心不宁静──淡喜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⑵ 无:境太宁静──衬托淡忧不能逃避现实。

  3、采莲的事体现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体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板书总结全文脉络

  荷塘月色

  (素淡、朦胧、幽静)

  淡喜:散步(暂时摆脱) 忆江南(向往美好生活)

  九、练*

  多媒体显示:

  浓化学*的鉴赏性

  鉴赏月下的荷塘一段的比喻句,做对联练*:

  1、荷叶如碧玉铺满塘青翠,月光。

  2、微风送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3、月下观花,似星缀碧空别有一种情;雾中赏叶。

  4、似睡灯光林间现,现出胸间之忧愁,忧愁是我心。

  十、欣赏多媒体播放的配乐朗诵《荷塘月色》,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意境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