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

日期:

笔算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6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反馈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4)4 8 6)8 4

  4 □

  □ □□

  □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五、全课总结

笔算除法教案2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计算教学,将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单一、枯燥的现象。本课时我将采用“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巩固提高——总结收获”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来研究除法知识,淡化四舍五入、取中法这样的名词,替换成形象的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在计算过程中重视培养估算能力,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商,突破试商难点;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数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直接试商水*;重视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结合生活事例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商是两位数的,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计算完后可以让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来进行比较,进一步来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商也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在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地掌握试商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情境导入

  1、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154 40×( )<202

  60×( )<186 70×( )<225

  2、笔算。

  768÷4= 367÷8= 128÷3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之前学过的笔算除法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知识。】

  4、导入

  现在提倡环保,学校成立了环保小组,看,同学们正在清洁校园。(出示例6情境图)我们一起来解决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并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情景图来创设教学情景,自然渗透环保教育,同时将计算融进解决实际问题中,使计算教学不再单一、枯燥。】

  二、探索新知

  (一)解决例6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几组?

  1、让学生读题。

  2、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算?

  3、我们不着急计算,先估一估大约能组成多少组?

  4、学生独立计算。

  5、指名板演,说说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

  6、小结。

  【设计意图: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迁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已有口算除法或估算的经验,通过交流、探讨、研究来掌握和理解如何试商并确立商的位置及除法笔算的方法。】

  (二)教学例7

  1、出示:940÷31

  2、请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师巡视指导。

  3、你说说怎样想的。

  4、突破:余下的数不够商1怎么办?

  5、为什么商的个位商0?

  6、如果被除数是930,商的各位商几?

  (三)小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引出课题: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四)归纳总结计算法则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比较,让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选择1题做。)

  2、练*十六第6题。

  3、练*十六第4题。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活学活用。】

  四、全课总结,渗透环保教育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争取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为学校、家乡、祖国的美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笔算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例1、例2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是济南市绿色学校,你看我们的校园美吗?说说美在哪里?

  生:我们的校园到处是绿树、小草,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美丽的鲜花,池塘里有成群的小鱼游来游去,有时还能听见小鸟快乐的鸣叫……

  师: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你感到幸福吗?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谈起,导入新课,既贴*生活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不仅开心,而且很放松)

  师: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来自我们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辛勤创设,来自于我们对校园环境的爱护。你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电脑出示图片:我们爱护植物、我们保护校园环境、我们参加护绿活动)

  师:我们不仅爱护校园环境,还利用“护绿小队”开展为社区添一分绿活动。这是我们三年级同学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广场种树拍下的照片,你瞧!他们干得多起劲。

  电脑出示图片:(课本第19页主题图:同学们在植树)。

  2.引出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出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2)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再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惯直接口算,对学生来说口算难度不大)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52÷2=

  二 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一)教学例1 42÷2=

  1.请学生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课件演示)

  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去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4.师: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同桌讨论,指生回答)

  5.课堂练*,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一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通过练*,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6.师生共同总结算法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得数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

  (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二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7.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笔算除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的除法笔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弄清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掌握商的书写位置以及试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课前预*,交流展示

  1.争当小小口算家。

  90÷30= 3 360÷30= 12 840÷40= 21

  200÷50= 4 270÷90=3 720÷90=2

  120÷40= 3 600÷19≈ 30 900÷31≈ 30

  2.( )里最大能填几?

  30×( 2 )<85

  40×( 4 )<180

  50×( 5 )< 251

  2 新知探究

  (一)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1、教学例1

  有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出示预*提纲:

  (1)求可以分几个班应该怎样解答?

  (2)笔算时,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不理解,请小棒摆一摆。)

  (3)请这道题的横式和答填写完整。

  想:求92里面有几个30,用除法解决。

  92÷30=3(个)……2(本)

  答:可以分给3个班。

  2、练*。

  (二)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学例1(2)有140本故事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学生尝试完成,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师: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笔算时,商几?你是怎样试出这个商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呢?

  140÷30=4(个)……20(本)

  (三)小结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竖式。

  师:第一道题被除数是两位数,第二道题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相同的,为什么商都写在个位上呢?

  3 巩固提升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愿意吗?

  第一关:“病题我来医”。

  420÷60 = 85÷40 =

  78 ÷ 20 = 364÷40 =

  第二关:“问题我来解”。

  1、在 “阳光体育”活动中,体育张老师带200元钱去买足球,每个足球30元,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200÷30=6(个)……20(元)

  答:可以买6个足球,还剩20元钱。

  2、油田一小四年级有260名学生,准备租车去心品实验基地。每辆客车限坐40人,需要租几辆客车?

  260÷40=6(辆)……20(人)

  6+1=7(辆)

  答:需要租7辆客车。

  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除数两位看两位,

  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余数小了商就对。

  板书

  笔算除法

  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几个班?

  92÷30=3(个)……2(本)

  答:可以分3个班。

  有140本故事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40÷30=4(个)……20(本)

  答:可以分给4个班 。

笔算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

  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练*,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 27页第7题

笔算除法教案6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69÷3=

  80÷2=

  6÷2=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笔算除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理的*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 口算

  54÷9= 69÷3= 40÷2 =

  600÷2= 280÷7= 300÷5=

  2、 板演63÷7= (竖式计算)

  让学生一边板演一边介绍竖式的各部分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 出示学生植树的情景图。

  1、 交流情景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学生提问题。(如学生提不出例1所需要的问题,老师提示。)

  (二) 解决问题——三年级*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

  1、 列式

  2、 让学生口算解决问题。

  3、 你能把口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学生自己探究,遇到困难可以用小棒来实际分一分,然后写出计算过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后座交流。)

  4、 展示学生在试写竖式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竖式进行比较,优选出正确的格式。

  (1) 板演不同的做法。(2)比较、总结出最佳格式。

  a.比较中重点讲解,直接商出21的一步做法,为什么不对?(因为4个十够分,就得先分4个十,再分2个1。)

  b.第三个竖式,四个十减四个十的0用写吗?在些讲清分完和没分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分完就不用写,没分完就得写。

  5、 多媒体演示计算的过程,巩固理解算理。

  6、修正不对的竖式。一边修正一边思考,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每一次除得的商商在什么位置?

  7、再找学生说是怎么计算的,并总结算法。

  8、提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三、巩固练*

  1、66÷3= 84÷4=

  (1)学生自做,前后桌互判。

  (2)交流错误。

  (3)出示正确的竖式再次纠错。

  2、数学小诊所

  出示错题让学生根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纠错。

  3、 猜猜我是谁

  出示不全的竖式,让学生根据笔算方法找出空缺的数字。交流时强调说算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较和以前学*的除法算式的不同之处。强调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笔算除法教案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5-36例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准备:5捆零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

  完成P35复*的内容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42÷2

  (2)这道题口算时怎样想?

  (3)试用笔算来计算。

  (4)小结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学生试算。

  (3)集体订正。

  (4)通过这个例子,谁能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5)结合例2边整理计算过程边说明: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4.做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题·

  三、巩固练*

  做练*九中的第1~3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竖式的写法.

  2.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同时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做.订正时,注意强调每除一次如果有余数应该怎么办.

  3.第3题,先让学生写横式,再用竖式计算,最后订正.

  四、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下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题二: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指明用竖式计算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128÷4,教师: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自主探索,学*例3、例4

  1.教学例3:128÷4二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十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

  2.教学例4.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4.

  学生进行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

  完成练*十的第1、2题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

  六、作业

  练*十的`3、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练*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是怎样的?

  二、看题讲除式后,全班竖式计算结果:

  1.3除81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几?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三、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26÷347÷625÷346÷627÷554÷7

  2.根据一位数除法口算求商练*表,由同位两个同学互相出题讲商。

  四、应用题训练:P41(10)

  五、分组夺红旗。P40(5)

  六、竖式计算:P41(8)

  七、P41(11)看题分步列式。

  (1)学生家到校的路程。80×7=560(米)

  (2)小丽用的时间。7+1=8(分)

  (3)小丽每分走的米数。560÷8=70(米)

  八、作业:P41(9)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5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可口述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编题

  教师:兴趣小组买了一些器材.(出示课件)音乐小组买了7架电子琴共6475元;航模小组买了2个航空模型共368元;摄影小组买了5部照相机用了6475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每架电子琴的价格的算式是:6475÷7

  求每个模型的价格的算式是:368÷2

  求每部照相机的价格的算式是:6475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二、运用法则,探索学*

  1.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小组讨论:在计算一道除法题之前,怎样看出商有几位数?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规律: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分层练*,巩固提高

  1.基础练*:做第42页“做一做”的题目,

  2.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456千克苹果,装在8个筐里,算算每筐多少千克?

  3.你能像老师这样给大家出道题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练*课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口算:900÷326÷238÷7

  二、练*设计

  1.口算下面各题:P43(3)

  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P43(4)

  3.分组练*题:P43(5)

  4.脱式计算:P44(9)

  5.应用题练*:P44(8)(10)

  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44(7)

  7.选做题:P44(11)(12)

  三、作业:1.复*P42-442.P43(6)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案标签: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案,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具准备:复*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72÷8=72÷4=

  7×6=8×9=18×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

  3.初步练*:做练*十二的第1题

  4.小组合作,学*例7.

  出示例7:2463÷5=

  (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

  (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5.提高练*.完成练*十二的第2题。

  三、练*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

  2.算算对不对.

  多媒体出示: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得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

  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元.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十二的第3、4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P49-50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目的:1.知道“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并初步理解其道理.

  2.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算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能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激趣

  1.口算

  30+20xx-3020×560÷30+5

  12-00×23×00×59×0

  2.笔算

  484÷4498÷6804÷3408÷2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学*例9:408÷2

  (1)学生独立试做,汇报完成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做法,展开讨论发表个人看法。

  2.学*例80÷2=?

  (1)组织学生讨论,计算题目得数,并说出理由。

  (2)学生间交流质疑,得出结论:0÷2=0

  (3)出示口算:0÷30÷50÷9

  (4)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几个算式及结果,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5)教师理论升华:0除以任

笔算除法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81—83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十四的3-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时的学*,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商的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新课教学

  今天是“阅读日”,四(1)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我们来到了图书馆。

  出示主题图。

  你从图中得到了那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师有选择的板书应用题

  1、出示例1

  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估计一下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班?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通过估算,知道了这些书可以分给3个班,除了估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引出笔算)

  对了,这道题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来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笔算除法(出示课题:笔算除法)

  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来计算这道题(要求: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

  教师巡视,找个学生板演。再找个错的。说清各个数字表示什么?

  提问:你把商写在了哪一位的上面?

  为什么应该写在个位上?(配合学生的回答,用直观图来加深理解)

  商3写在个位上,因为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现在除到个位所以就把商写在个位上。

  (多叫几个学生来说理)

  问把商写在十位上的同学:你为什么把3写在十位上?3写在十位上就表示3个几?而刚才我们通过估算知道了可以分给3个班,你现在觉的应该把商写在什么位置上?那我们现在就把他改正过来好吗?

  刚才把商写在十位的同学,你现在认为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那么,我们把商的位置改过来好吗?

  再解决单位,应该在横式上写清楚单位。

  同学们,那象这类题目你会做了吗?那我们就来做2个练*。(指名2生板演)

  做一做:

  ____ _____

  10)3 0 40 )8 5

  大家看这三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板书:除数是两位数,(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出示例2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题目,那我们再来看第二道题

  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解决第一题的方法,也就是先写横式再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一生板演)

  那么大家认为这个4应该写在哪位上?(多提问几个学生)

  引导学生说出: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为什么不能把商写在十位上?

  (板书)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我们来做这样一组题目。

  做一做2 (3名学生板演)

  ____ ______ _____

  20)140 50 )280 80 )856

  二、巩固练*

  刚才同学们共同努力我们总结出了做笔算除法的方法,下面我们用这个方法再来做几道题目

  1、 计算下面各题

  420÷60 78÷20 380÷70

  反馈后,同桌看看他算的对吗

  2、

  ____ _____ ______

  40)80 60 )300 30 )270

  _________ ______

  40)83 60 )312 30 )273

  先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通过计算得到什么启发,使学生体会到要算83÷40,就应该先把83估成80

  师:学好除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王老师带83元钱,可以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钱?(计算器20元/个)

  要求看清图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检查反馈时强调格式及书写完整。

  83÷20=4(个)……3(元)

  答:可以买4个计算器,还剩3元。

  4、四年级230名同学去秋游,要租几辆车呢?(50人/辆)

  要求读出旁白的话及图中标出的数据,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①230÷50=4(辆)……30(人) ②230÷50=4(辆)……30(人)

  答:一共要租4辆车,还剩30人。 4+1=5(辆)

  答:一共要租5辆车。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四、作业

  P82 做一做 第2题 的后面4题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6篇)

笔算除法教案1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例2、例3、例4。

  教学目标

  1崩斫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和竖式书写格式。

  2迸嘌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迸嘌学生良好的书写*惯,认真的学*态度和主动的探索意识。

  导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学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

  导学过程

  一、复*铺垫

  (播放动画:数字王国的成员1,2,3,4,5,6,7,8,9依次出来了,最后出来的是0,它一会儿翻个跟头,一会儿跳个舞,自豪地说自己的本领多。)

  教师:0的本领真的很多吗?小朋友,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学生1: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学生2:0可以表示起点。

  学生3:0加上一个数,仍得这个数,如0+5=5……

  教师:0还有一样本领,你们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通过下面的学*你就会知道0还有一样什么样的本领了,请接着看动画。

  二、探究新知

  1鼻缮枨榫埃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1)播放6只小白兔采蘑菇的动画。

  (2)教师:一共有几只小白兔采蘑菇,*均每只小白兔采多少朵蘑菇?怎样列算式呢?

  (板书:0÷6)

  教师:想一想,0÷6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刚才我们结合图知道了0÷6=0,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道题。(出示:0÷20÷5)

  教师:算一算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发表意见。

  (5)规律。

  教师:观察以上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被除数都是0,商也是0,除数却不同……

  教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得到一个结论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说说,然后告诉大家。

  学生: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教师:有没有补充?

  学生:除数不包括0。

  教师:为什么要除以不是0的数?

  学生: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除以0的商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2碧骄可讨屑溆0的除法,“406÷2”

  (1)教师:你能估计406÷2大约得多少吗?

  (2)学生尝试计算406÷2,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①分组贴出竖式,派一人汇报交流情况,同组的可以互相补充。

  ②如果学生没有谈到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教师可以追问:“商的十位上可不可以不写0,

  为什么?”

  (5)看出现的两种竖式。

  再次讨论怎样写更好,说明理由。

  (6)引导把笔算的结果与估算比较。

  (7):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零,因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所以就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

  3苯一步探究商中有0的除法,“624÷6”

  (1)出示情景图观察。

  (2)教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6分打624个字,要求这位阿姨*均每分打多少个字?

  教师:该怎样列算式?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24÷6。

  (4)教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阿姨*均每分大约能打多少字?商是几位数?

  学生:每分大约能打100字,商应该是三位数。

  (5)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这道题。

  (6)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在同学们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两种情况

  教师:请同学们把你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判断哪种方法正确?

  学生:我认为第2种方法正确。

  教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学生:因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因此要在十位商0占位。

  (7)教师:通过这道题的讨论,你知道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占位。

  三、练*与应用

  1笨翁没疃:做游戏(第72页)

  (1)用卡片组成三位数。

  (2)用组成的三位数除以我卡片上的数计算。

  2绷废笆三第1题

  6丿6487丿4585丿7552丿512

  (1)先估算。

  (2)再独立笔算。

  (3)展示、评讲。

  四、反思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笔算除法教案2

  知识与技能:

  1、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

  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61比*,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61218=34

  34

  18)612

  54

  72

  72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出示例6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92 9、10

笔算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

  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 生活引入

  1. 一本寓言故事书5元,如果你用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1005=20(本) 1007=14(本)2(元)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

  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新授

  1. 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师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 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笔算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69÷3=

  80÷2=

  6÷2=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笔算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例1、例2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是济南市绿色学校,你看我们的校园美吗?说说美在哪里?

  生:我们的校园到处是绿树、小草,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美丽的鲜花,池塘里有成群的小鱼游来游去,有时还能听见小鸟快乐的鸣叫……

  师: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你感到幸福吗?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谈起,导入新课,既贴*生活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不仅开心,而且很放松)

  师: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来自我们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辛勤创设,来自于我们对校园环境的爱护。你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电脑出示图片:我们爱护植物、我们保护校园环境、我们参加护绿活动)

  师:我们不仅爱护校园环境,还利用“护绿小队”开展为社区添一分绿活动。这是我们三年级同学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广场种树拍下的照片,你瞧!他们干得多起劲。

  电脑出示图片:(课本第19页主题图:同学们在植树)。

  2.引出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出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2)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再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惯直接口算,对学生来说口算难度不大)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52÷2=

  二 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一)教学例1 42÷2=

  1.请学生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课件演示)

  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去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4.师: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同桌讨论,指生回答)

  5.课堂练*,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一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通过练*,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6.师生共同总结算法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得数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

  (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二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7.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笔算除法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十五第1.3题)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

  1.

  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2.口算下面各题。

  20×430×650×580×4

  40×690×570×3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的整十数。

  31465263872174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开始前,可进行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作20来想商。此时,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真棒!

  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和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尝试一下。

  (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出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三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个位数是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3.教学用“五入”法试商。

  (1)接上面的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2)个实际问题。

  由学生说出算式:196÷39

  (2)尝试试商,完成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用学过的方法,把39看作30来试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种把39看作40来试商,商4小了,改商5。之后,教师将196改成194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方式试商,看试商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把194÷39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些。

  接着让学生把这首题做完。

  (3)做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教师概括说明:除数个位数是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时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4.引导概括

  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法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练*

  1.完成练*十五第1题。

  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

  由交流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里可以填1~4各数(当然也可以填0,但无实际意义)。教师要特别指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选择除数与1~9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被除的数。

  2.完成练*十五第2题。

  请学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准确商写在书上。开始前,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抢答等。

  3.完成练*十五第3.4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

  2.教师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3、4,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是6、7、8、9的两位数,试商时,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初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5篇)

《笔算除法》教案1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例4及练*六第1—4题。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书写位置,计算时要注意的细节,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笔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难点:每一步商的位置要正确,明白例题中个位商0的道理;明白每一步求出的商,余下的数必须必须比除数小。

  四、编写意图:

  (1)、教材呈现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学校组织环保小组的事,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的问题;第(2)题是学校环保月收集废电池的事,解决“*均每天收集电池多少节?”的问题;

  (2)、讨论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具体计算留给学生完成,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4)、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五、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就不会感觉到学*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从中引出第(1)、(2)题。自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2、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我个人认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仅是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还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笔算方法。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积极,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六、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从中引出第(1)、(2)题。自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商事两位数除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请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通过“说”熟悉除的顺序,弄明白每一位商的位置及其道理。并与同桌交流,请学生回顾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进而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比较异同,引导学生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方面加以比较。使学生在今后做笔算过程中比较熟练地应用。

  学生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建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在掌握和理解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情况下,进一步认识和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就不觉得很陌生,也不会觉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很难而产生的心理作用;在通过自主探究笔算过程,能对学生的兴趣有所帮助和提升。

《笔算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

  2.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除数不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和调商,能正确笔算除数是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一位数)的试商过程。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除数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过程:

  一、复*。

  1.()里最大能填几?

  80×()<362 40×()<291 70×()<437

  50×()<316 90×()<483 60×()<441

  2.完成下面的竖式。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课件出示: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信息和问题。

  学生列式,板书197÷28=

  师:把28看成几十来试商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计算,并与组员说说自己的算法,师巡视。

  找出学生的算式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

  30 6

  28)197

  168

  29

  讨论:为什么出现商小的情况?(因为“五入”后除数大了)

  再展示另一学生竖式:

  30 7

  28)197

  196

  1

  引导学生重述笔算过程:把28看作和它最接*的整十数30来试商,这样把197÷28转化成197÷30,试商6,6与28相乘得168,余29,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改商7。28×7等于196,余数为1。

  归纳小结:除数接*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

  1.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然后对以上算式进行计算。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计算下面各题。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除数接*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个位是5、6、7、8、9时,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五、板书设计。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整十数(例4)

  197÷28=7(排)……1(人)

  30 7

  28)197

  196

  1

  答:可以坐满7排,还剩1人。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

  整十数(例4)教学反思

  《除数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的除数不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

  我在设计学*目标时,将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做为重点,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设计时先从复*铺垫导入,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说说笔算过程,为学*新课做铺垫。在课上一位学生在计算笔算除法时商的位置商错了,我就抓住这一有利的教育契机,让学生进行改错,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的定位的认识。

  在复*计算环节,其中一个式子589÷62,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的整十数60来试商。因为被除数和除数数字简单,所以不少学生很自然会想到直接试商。

  例题是197÷28,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接*的整十数40来试商。这道题既是第一次出现五入法试商,又需要调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上课时感觉到学生练*时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差异较大,其实设计时完全可以分散难点,先利用一个例题教学一次试商成功的五入法,再在后面加一个例题增加难度,出现需要调商的计算,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这么辛苦,以后还需在教材处理上多下工夫。

  质疑探究上用的时间有些过长,原本预计学生五分钟可以做完结果做了将*十分钟。说明在例题有部分学生没熟练掌握,导致本环节时间过长,探究五入商容易小,需要调大这一过程显得有些仓促。巩固练*环节我设计了四种题型,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题“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通过这几题的练*让学生感悟到五入商易小,调商就不会太盲目了。但是做、讲评的模式稍显枯燥,另外例题讲解用的时间多,从而影响后面的达标测评没能按计划完成,讲评。

  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要设计新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在笔算上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速度相差太远,差生试商调商速度太慢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因此,这节课的学*虽然效果不错,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有限,本节课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时的教学中,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应该加强理论资料的搜集和课堂的实践,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笔算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81,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难点

  定商,商的位置。

  一、热身运动。

  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

  60÷20 120÷30 80÷20 360÷40

  180÷30 240÷40 420÷60 240÷30

  2、括号里能填几?

  30×()<280 20×()<82 40×()<278

  70×()<165 30×()<182 90×()<620

  3、笔算87÷3和427÷6。

  4、反馈。结合这两道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说师适当板书除法法则。

  5、揭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板书: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口算,估算。

  (2)学生尝试笔算。学生自练,师巡视收集学生的各种典型情况。并进行板书。

  反馈。

  ①判断对错。你能告诉老师哪一个竖式是正确的?为什么?另外三个竖式错在哪里?为什么?

  ②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

  ③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92÷30是怎么算的?提问: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④做一做。30÷10 40÷20 64÷30 85÷40。请四位同学上台板演。

  (3)笔算192÷30。

  学生列式笔算。

  反馈。结合正确的竖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商4,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在笔算192÷30和92÷30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做一做:140÷20 280÷50 565÷80请三生上板演。

  2、小结

  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在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三、练*

  1、选择其中一组完成计算。

  A 82÷30 102÷30 280÷70

  B 78÷20 197÷80 364÷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练*十四,第2题。

  3、体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

  陈老师原来打算买12只足球,用这些钱现在可以买多少只足球?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想:

  1、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铺垫”呢?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标准》也非常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计算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铺垫”呢?其实,新课前的复*铺垫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分散难点。前者,只要有必要,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后者,有一些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人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是学*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我觉得有必要在课前安排一个复*铺垫的环节。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3个小练*:1、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2、括号里能填几;3、笔算87÷3和427÷6。

  2、要注重计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诚然,计算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注重计算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来源、现实背景和本质。

  《标准》注重了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解决问题与技能形成。

  过去计算教学中单调、机械的模仿和大量重复性的过度训练是要不得的,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不必马上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时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具体地说,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减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式练*,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

《笔算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不用计算,能够正确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出商的位数。

  教学难点

  不用计算,能够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提高技能。

  口算下面各题:

  80÷2=÷5=84÷2=4×6=

  58-54=2800÷7=2400÷6=60÷8=100÷2=

  20-18=17÷2=63÷3=6300÷9=5600÷8=

  二、加强比较,得出结论。

  1.提问:我们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做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2.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一定是两位数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

  3.出示黑板上的两组题。

  第一组:156÷3=434÷8=

  第二组:565÷5=863÷7=

  (1)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本上。

  学生练*,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集体订正,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第一组:

  156÷3=52434÷8=54……2

  第二组:

  565÷5=113863÷7=123……2

  (3)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4)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这两组算式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所得的商的位数不同。

  第一组所得的商都是两位数,第二组所得的商都是三位数。

  由于第一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所以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而第二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或者比除数大,所以得到的商是三位数。

  (5)思考:商的位数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使学生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关系。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6):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看被除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那么高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相等。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2.数学游戏。拿出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出4张编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试题,并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谁编得快,判断也快。同桌两个同学完成。一人说题,另一个人判断。每人最少说3道。

  3.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

  ()97÷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

  ()810÷9的商是三位数,()里能填几?

  四、: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P15第2题

  课堂练*设计:

《笔算除法》教案5

  知识与技能:

  1、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

  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61比*,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61218=34

  34

  18)612

  54

  72

  72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出示例6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92 9、10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6篇)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

  一是加强了口算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除法的计算口诀求商是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练*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选一选、说一说、算一算、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开展口算练*,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口算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算的技能。也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促进了对算法的掌握。例题一,教材提供的学*情境图是同学们的植树图,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也有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在情景图的下面还配有摆一摆的小棒图。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形成分步除的表象,最终为笔算的除法竖式的出场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以口算切入竖式学*。让学生的说一说的口算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42÷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出了很多种口算的方法。我在表扬学生的各种独特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用笔算的方法把这个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使之顺利迁移到笔算的算理中,引出要学*的新知。

  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结合口算的步骤分析学生的算式,使学生理解笔算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算理。

  在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形成一个一般性认识。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题二,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间的思维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52÷2的笔算算理。 让学生以座位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相互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三是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教学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在估算的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竖式的写法。但是估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除数来估被除数。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所以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学生的作业更是错误连篇。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教材例题太过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另外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笔算除法学了*一周了,现在学*的内容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十位没有剩余,十位有剩余和个位合一起继续除;还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最简单的一种既用百位、十位、个位分别除,第二种是百位不够除,和十位合一起除以一位数;还学*了除法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两种。还没学*除法前,我就预料到除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起来发现真是难,很多学生迷糊的一塌糊涂,不会正确写竖式,或是不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反思除法的教学,我认为对学生来说难懂的地方是竖式的过程过于繁琐。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除法竖式,这些竖式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太繁琐,太复杂,有的学生一开始写得还挺正确,自己心里也很明白,但是写着写着就迷糊了,不知道哪一位该写下来,哪一位该落下来,有的学生试商时不知道该试几合适,总之,学会的学生非常明白清楚,学不会的学生迷糊的一塌糊涂。经过我这一周的训练,学生的竖式格式渐渐规范正确了。

  学*除法这段时间我认为我做得最好的环节就是利用小棒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动态分小棒的课件,让学生直观理解42÷2和52÷2的竖式计算过程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这对学生帮助特别大。

  下一步还要学*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和除法估算,希望学生对于除法越学越熟练。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4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并且在全校的语数教师中也涌现出来一批实验的佼佼者,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这个全天候任课教师始终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因为内心的不喜欢,导致自己没办法净心研究,造成了目前我的课堂出现的问题多多,现在针对今天执教的《笔算除法》一课谈几点反思:

  1、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本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40分钟只解决了例题的教学,当堂训练没有时间完成,第一次检测时间过多,原因是本打算让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中把算法说明白,这样第二个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但在第二个问题中发现学生算的都正确全班只有4名学生有错误,但是在说算理时却很费劲,反思原因,*时对于差生的关注太多了,导致了一些好孩子不愿意举手,不愿意发言,长时间的不锻炼,说理能力差了很多。

  2、在备课过程中思考的东西太多,如: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兵教兵环节的处理,评价机制的运用等等,这些东西考虑的太多,有时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因此当一种事物还没有完全弄清时提倡创新我感觉有些困难,创新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的。

  3、从开学一直在使用这种模式,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课堂上像个闷葫芦,差学生因为总被提问变得更没自信,好学生因为不经常被提问,变得兴趣全无,虽说一直在运用激励的方式,但当学生的新鲜感没有的时候,那些激励评价变得是那么的无力。累累累,烦烦烦,这种课堂真的让人感觉压抑。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5

  计算能力培养是小学阶段重要内容。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虽然学生有计算基础,但是随着数位增多,有的孩子把握不好,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采用了让学生自己编除法算式、自已编用笔算除法可以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调动了学*兴趣,收到好的的效果。

  在学生编除法算式这个环节,学生自己编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各种类型的算式,比如被除数的十位与个位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十位上不能被除数整除,两位数除一位数除不尽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着重突出了让学生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在学生试算后,着重突出了让学生交流算法,总结算理。

  在学生编问题解决中,通过教师引领,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编出了“教室里有48名同学,和两位老师,同学的人数是老师的几倍?”“三二班有48名同学,每两人坐一张桌子,需要几张桌子?”“如果两位老师也要坐桌子的话,那么一共要坐多少张桌子?”“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最后的拓展题为“三二班有50多名学生,做课间操时正好排成4队,而且没有剩余,那么三一班可能有多少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有的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求解的过程,有的用乘法算式来表明,还有的用语言叙述的方式来表明思路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6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接*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是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按试商的难易,先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再教学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整堂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上的比较顺,学生配合的也较好,我想他们说的他们基本上都能说出来,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教学目标以基本按时完成。今天是我从教以来第三次像模像样的上公开课,与前两次相比,我觉得自己进步很大。

  成功之处:

  1、创设购书情景,让计算教学融于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为了体现估算的需求,我将例题中的84改为90。为了让学生充分经历试商的过程,我将例题中的196改为195,39改为38。因为很多学生知道要上公开课会事先去看书,并记住商。

  3、试商与调商即是本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注重试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反复的说试商的过程,又安排了专门的试商训练,调商也一样。试商调商的巩固率较高,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4、练*设计层层递进,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不足之处:

  1、对新教材的领会不到位,在课一始先复*旧知,没有创设丰富的情景,给人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如果把旧知融入到情景中,效果会更好。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正的地方。

  2、总是怕学生不会,在每一个环节的练*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练*,学生做的很吃力。在试商训练中安排3题就够了,把要调商的两题舍去,还有在调商时按排刚好、调大、调小3题就够了。这样就给学生留出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一节课中,不但教要有重难,练也要有侧重点,要适度。太少了没巩固,太多了,即费时又费力,学生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练*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3、在教学技术性问题上还有待提高。

  总之,在大练课这个炼丹炉中,只要有心,丹一定会越练越好。大练课——痛,并快乐着。有付出才有回报。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5篇)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案1

  一、说教材。

  1、首先,我来说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

  2、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本节课内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对原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用选拔配音员的情景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把枯燥的计算学的兴趣盎然!

  3、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而且,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学生在试商方法的掌握会上存在一些困难。

  4、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确定商的一般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惯。

  5、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和正确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商的位置的确定。

  6、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此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小棒和方格纸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来说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上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以下三点

  (一)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此外,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本环节,我首先要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请看(播放)。播放动画片的同时,我会说:怎么没有声音呢?你们能给这个动画片配音吗?那老师就要进行一个小小的面试,看哪些同学能当上这个动画片的配音员。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起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这时,我再出示条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良好*惯。这时,学生的学*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本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层次。

  1、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点研讨、反馈练*来体会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义,把探索的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这时,我要对学生说:为了尽快选出动画片的配音员,这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达到目的?当学生说出是第一个问题时,我就让每位学生自己解答“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的问题,并且提示学生:可以联系旧知、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我发现学生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我要及时给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之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之后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改变自己认知上的单一性。这时,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告诉学生,本题的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表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的内容:笔算除法,并且板书课题。接着,我放手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本题中来。学生列竖式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掌握学生的竖式写法和学生知识迁移的水*。我发现学生能正确列示时,就及时给予鼓励,并请他将自己的'算式进行板书。接着,我引导学生重点研讨: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商不为0时,余数怎么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在集体研讨时,将竖式与学生的口算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3必须写在各位上的道理。这时,我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练*题,在订正时重点检查商的位置。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就更加彻底了。

  2、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本层次的教学中,我首先要对学生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继续学*的自信心和决心。

  这个层次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重点研讨、算式对比、回归生活来达到教学目的。我会对学生说:如果要求当配音员的同学增加到了140人,每天还只是面试30人,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呢?你能列出竖式来计算一下吗?这样设计,是放手让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进行迁移。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对于书写正确的学生,我首先要给予鼓励,并让他板书自己的算式。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讨:说说自己是如何试商的?并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我还要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这样设计,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位置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利用直观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两个除法算式进行对比,找出两个算式的异同,并且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当前两位不够除时,应该怎么办?用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要用几天才能面试完?使学生明白:需要5天才能面试完,因为余下的20人,大约还需要一天。这样的设计,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

  3、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塔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中提出来的每个问题,由此来了解他们在认知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个环节:内化应用,形成能力。

  为了让学生增长智力,形成技能,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一下几组练*题。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情况的评价,为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课堂闪亮星”。这张评价表是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再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这张评价表既是对本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进行了解,也是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四、说教学随想

  最后,我来说说教学随想。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主动探索、积极讨论,而教师,只在关键处恰到好处的引导和艺术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获得学*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才会闪现出思维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968 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指导: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独立解决,独立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 用竖式计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四、全课总结。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案3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计算教学,将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单一、枯燥的现象。本课时我将采用“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巩固提高——总结收获”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来研究除法知识,淡化四舍五入、取中法这样的名词,替换成形象的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在计算过程中重视培养估算能力,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商,突破试商难点;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数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直接试商水*;重视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结合生活事例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商是两位数的,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计算完后可以让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来进行比较,进一步来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商也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在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地掌握试商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情境导入

  1、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154 40×( )<202

  60×( )<186 70×( )<225

  2、笔算。

  768÷4= 367÷8= 128÷3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之前学过的笔算除法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知识。】

  4、导入

  现在提倡环保,学校成立了环保小组,看,同学们正在清洁校园。(出示例6情境图)我们一起来解决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并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情景图来创设教学情景,自然渗透环保教育,同时将计算融进解决实际问题中,使计算教学不再单一、枯燥。】

  二、探索新知

  (一)解决例6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几组?

  1、让学生读题。

  2、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算?

  3、我们不着急计算,先估一估大约能组成多少组?

  4、学生独立计算。

  5、指名板演,说说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

  6、小结。

  【设计意图: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迁移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已有口算除法或估算的经验,通过交流、探讨、研究来掌握和理解如何试商并确立商的位置及除法笔算的方法。】

  (二)教学例7

  1、出示:940÷31

  2、请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师巡视指导。

  3、你说说怎样想的。

  4、突破:余下的数不够商1怎么办?

  5、为什么商的个位商0?

  6、如果被除数是930,商的各位商几?

  (三)小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引出课题: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四)归纳总结计算法则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比较,让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选择1题做。)

  2、练*十六第6题。

  3、练*十六第4题。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活学活用。】

  四、全课总结,渗透环保教育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争取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为学校、家乡、祖国的美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案4

  笔 算 除 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接*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除数接*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4、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 ( )里最大能填几?

  60×( )<262 50×( )<368

  30×( )<206 80×( )<453

  2、 完成下面的竖式。

  156÷32 589÷62

  指定学生板演竖式,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学校礼堂每排有21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学生自己读题,列式。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3)把21看作多少来试商?

  197÷21= 9 (排) … …8(人)

  答:可以坐满9排,还剩8人。

  二、探究新知

  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如果把21改为28,如何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197÷28。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1)可以坐满几排呢?大家先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吧。

  2)教师巡视,把不同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分别板演。

  3)被除数不变,除数大了,商就会小了,可以往大调。

  3、小结: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把28看作和它接*的整十数30来试商。

  4、验算:我们做的对吗?验算一下吧。

  指定学生说出过程,教师板书。

  5、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

  三、知识运用

  1、 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394÷48 246÷27 448÷89

  2、完成下面的竖式。

  270÷31 270÷38 302÷52 302÷57

  3、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312÷39 405÷47 163÷17 524÷58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

  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这些题的商是8或9。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列竖式计算:

  81÷27= 302÷52=

  79÷39= 562÷89=

  2、解决问题:

  商店一件上衣29元,李阿姨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

  3、集体反馈。

四年级笔算除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理的*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 口算

  54÷9= 69÷3= 40÷2 =

  600÷2= 280÷7= 300÷5=

  2、 板演63÷7= (竖式计算)

  让学生一边板演一边介绍竖式的各部分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 出示学生植树的情景图。

  1、 交流情景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学生提问题。(如学生提不出例1所需要的问题,老师提示。)

  (二) 解决问题——三年级*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

  1、 列式

  2、 让学生口算解决问题。

  3、 你能把口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学生自己探究,遇到困难可以用小棒来实际分一分,然后写出计算过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后座交流。)

  4、 展示学生在试写竖式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竖式进行比较,优选出正确的格式。

  (1) 板演不同的做法。(2)比较、总结出最佳格式。

  a.比较中重点讲解,直接商出21的一步做法,为什么不对?(因为4个十够分,就得先分4个十,再分2个1。)

  b.第三个竖式,四个十减四个十的0用写吗?在些讲清分完和没分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分完就不用写,没分完就得写。

  5、 多媒体演示计算的过程,巩固理解算理。

  6、修正不对的竖式。一边修正一边思考,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每一次除得的商商在什么位置?

  7、再找学生说是怎么计算的,并总结算法。

  8、提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三、巩固练*

  1、66÷3= 84÷4=

  (1)学生自做,前后桌互判。

  (2)交流错误。

  (3)出示正确的竖式再次纠错。

  2、数学小诊所

  出示错题让学生根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纠错。

  3、 猜猜我是谁

  出示不全的竖式,让学生根据笔算方法找出空缺的数字。交流时强调说算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较和以前学*的除法算式的不同之处。强调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5)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范文十份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1

  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我有这样几点思考:

  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其实我们可以分课时进行,让学生充分的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环境是多么重要。感觉本节课我还没有充分的放手给学生,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契机,而是着急的站出来,给学生的空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和我们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

  1、强化口算。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由此可见,加强口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时的每节课中。“磨刀不误砍柴功”,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3分钟进行几组口算练*是必要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一方面,为学生计算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理解。

  3、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2

  今天我教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上,我是做了三个地方的修改:

  (1)主题图的引入,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画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然后由老师引出例题。

  (2)分小棒和竖式紧密相连。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分小棒?再由学生说,老师课件演示,让学生结合分小棒图讨论:“3”应该写在哪里?

  (3)练*题第六关“问题我来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自认为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在设计时先从复*铺垫导入,在我是小小口算家,我让学生在练*本上只写得数,让学生全员参与。通过()里最大能填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为学*新课做铺垫。

  (2)注重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从中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引出例题92÷30,更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读图把生活化的问题提升到数学化的问题。

  (3)注重算理与算法交融,算理为算法服务。

  为了让学生明确商的书写位置,我借助分小棒这种直观的演示来理解竖式,做到分小棒和竖式紧密相连。

  (4)注重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估算、笔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是在精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出示例1:92÷30时让学生先进行估算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算的方法。在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阐明商3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施过程中这节课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1)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

  (2)在课前复*用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完成。

  (3)没有照顾学困生,在抽问中,只关注中上生,极少提问学困生。

  (4)老师对学生的倾听,学生对老师的倾听,学生对学生的倾听,都需要加强。

  (5)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加强。具体表现在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老师没有快速的正确加以概括、提炼。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3

  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为新课学*做准备。教学80÷20时,应放手让学生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笔算指导,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小棒学具就应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小棒等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问题。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1)教学例92÷30时,我们可参照80÷20的方法,在学生用的方法进行解答时产生思维冲突,教师“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道理。不过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注意结合直观图或其他方式。

  (2)在讲解140÷30时,我又以1个方格依次呈现的方式呈现。这样就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14个十除以30商不够一个十,140个一除以30够商4个一”懂得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的算理。

  2.不足之处及改进策略。

  (1)练*设计不合理。算法得出后,应该设计4个题左右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再实践,巩固学生算法理解和对学生的笔算技能进行完整训练。而我的改错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设计有冲淡计算和拔高学生能力之弊。

  (2)对有些环节的处理稍显急躁,让人感觉有点赶课。说明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3)课题过大,应把《笔算除法》完善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更为明确和恰当。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4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能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能正确把商写在正确的数位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清晰,有待于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渗透算理。

  2、对新教材的领会不到位,在课开始先复*旧知,没有创设丰富的情景,给人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如果把旧知融入到情景中,效果会更好。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正的地方。

  3、总是怕学生不会,在每一个环节的'练*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练*,即又费力。在一节课中,不但教要有重难,练也要有侧重点,要适度。太少了没巩固,太多了,费时间,所以练*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4、由于过度紧张本节课开头出现了一点失误,再者本节课的版书很不理想,一是不完整,二是不整洁,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些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后要时刻注意的地方。

  5、学生的思维度还有待于加强。在一节课中,教师不能过多的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经历思维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尝到成功的喜悦。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5

  《笔算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课标》指出:数学的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观察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但是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学生从学*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

  鉴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夯实基础,引入新课

  复*铺垫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能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首先呈现了8道口算题进行抢答,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紧接着通过2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唤醒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新知识作好正向迁移准备。

  二、引导探索,学生新知

  1.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两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教学92÷30的竖式计算方法时,先是组织学生摆小棒,之后再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根据小棒图怎样把竖式表示出来?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通过直观的动手操作,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商是3,应该写在个位上,表示可以分成3份;在教学140÷30中,我放手让学生先圈一圈方格图,有了前一次的操作经验,再通过方格图的形象呈现,学生自主探索出竖式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找出商是4,以及它的书写位置和所表示的含义,教学反思《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两次动手操作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手脑并用”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我多次引导合作交流。如:在探讨92÷30的算法时,先是让学生同桌交流,确定了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教学笔算时,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并在小组里讨论“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又如:在教学140÷30时,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商应该写在哪位上?”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再如:在“对比小结”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怎样确定商的位置,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此外,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分层练* 巩固提升

  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分层练*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还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学*情况,以便教师调控。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的练*:在基本练*中,我安排了教材82页的做一做2及83页练*十四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讲评,并强调书写格式;在变式练*中,我安排了练*十四第2题,针对学生容易错内容进行辨析;在综合练*中,我安排了第3﹑4题,学生先读题,再找出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后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我安排了第5题作为拓展练*,重点理解限60吨的含义以及剩下的货物也需用一节车厢,这道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创造一个提升的空间。不同层次的练*,由浅入深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6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所以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学生的作业更是错误连篇。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教材例题太过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另外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7

  一、做好学*前的复*准备。

  学生在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了。教学前,可以安排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并选取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为新课学*做准备。

  二、关注例题侧重点,提高探究针对性。

  例1的侧重点是试商方法、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例2的侧重点是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教学中要围绕重点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凸显思维主线,提高探究实效性。如教学例1时,应放手让学生主动想办法,重点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说明商写在个位上的道理,教学例2时,可以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对比,如13÷4,把学*经验迁移过来,理解“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三、加强说理训练。

  加强学生的说理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算法,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如加强学生结合直观图说分的过程,进而更好地理解“92里有3个30,所以商3”的道理,同时更清晰地理解“商写在个位”的道理。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8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竖式除法,虽然课前做了大量准备,但效果不是很好。反思我这节课,下面就从备课方面的反思。

  1、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出数形结合理念。在讲第一单元竖式乘法课前跟张杨老师讨论时,她提出让学生分分小棒,我当时觉得没必要,但也听从了张杨的意见,上完课之后觉得比去年我第一次讲效果好多了。我才真正体会到让学生真正动手摆一摆,数形结合对帮助理解有这么大的好处。

  2、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听了高亚会老师的数学课使我感到高老师讲课的严谨,什么都问问为什么,学生分析题做得很到位。这让我意识到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上我要加强训练。

  3、备课时收集信息的渠道多了。我除了看教材、教参、课外辅导书外,还从网上搜索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这样,上课前学生哪里爱出问题我就心里有数了。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9

  本节课是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的试商方法来计算除数接*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教学新课之前做了一些必要的铺垫,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课前回家提前预*,并及时检查自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情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了展示,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惑,如竖式中为什么把21看成20来试商?什么时候试的商太小了?除法竖式为什么这样写等等。我觉得里面的几个问题特别有价值,能够通过这几个问题直接突破教学难点。这时小老师要负责解惑。当然,小老师遇到困难也是可以寻求同伴的帮助的。从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整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示,学生说、学升质疑、学生解疑,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感,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在教学的最后当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叙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以及笔算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对新知的概括升华,进一步提升数学的思维。

  在*时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觉确实比较有成效。其实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就有更大的潜力可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教师子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10

  教完P84页例2后,整堂下来我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且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学生比较粗心

  (二)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 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以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惯及学**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

  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9篇)(扩展6)

——《笔算除法》说课稿范本5份

  《笔算除法》说课稿 1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笔算除法》。下面,我将重点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领域重要的学*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

  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等数学学*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上谈话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法为学法导航,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尝试计算、合作交流的学*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学流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首先我来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旧知

  60÷20 360÷40 80÷40 240÷60

  【复*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可以为后面学*试商打下基础。】

  2、创设现实情境

  师:(课件出示)今天是学校每周一次的“阅读日”,四一班的图书管理员来到图书室,老师告诉他:“这里新进了92本连环画,每班可以分30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假设你就是图书管理员,你会提什么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可以分成几个班?”这一问题,问:你会解答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2÷30。)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你能尝试计算吗?

  【本环节复*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新试商做了铺垫。教师创设的阅读日的情境是学生很熟悉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第二个环节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计算交流:

  (1)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基础,学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

  (2)有的同学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给3个班。

  (3)如果有同学用笔算,则让他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如果没有,可以告诉学生这题可以用笔算,同时列出除法竖式,师:请同学们想一想,92除以30应该商几?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使学生明确,92里面有3个30,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正好分完吗?使学生明确每班分30本,分给3个班,只分了90本,还剩2本。(讲解的同时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笔算这道题的,强调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最后提示学生写清横式得数和答语,找准单位。(同时板书)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2、练*

  师:同学们自己探索出了92÷30的笔算方法,非常了不起,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多媒体出示:40÷20 85÷40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3。师:看到同学们这么顺利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图书室的老师又说了:“这里还有140本故事书,每班分30本。你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在订正笔算时,师问:“商是几?为什么商4?”让学生巩固试商的过程: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商4。师继续问:“你把4写在什么位置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

  最后要提醒学生把题做完整。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大胆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试商及商的书写位置,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学会例1后,尝试解决例2,既活用了教材,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个环节是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多媒体出示练*题)

  1、试一试:150÷30 102÷30 364÷40

  2、下面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提高练*:

  有500吨货物,每节车厢装60吨,至少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运完在?

  【练*的设计,难易适中,第1、2题是基础题,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第3题是思维训练提高题,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第四环节是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多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可以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精神和自主学*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的真正的主人。

  《笔算除法》说课稿 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1.首先,我来说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

  2.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本节课内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对原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用选拔配音员的情景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把枯燥的计算学的兴趣盎然!。

  3.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而且,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学生在试商方法的掌握会上存在一些困难.

  4.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确定商的一般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惯。

  5.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和正确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商的位置的确定。

  6.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此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小棒和方格纸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来说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上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以下三点

  (一)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此外,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本环节,我首先要对学生说:同学

  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请看(播放)。 播放动画片的同时,我会说:怎么没有声音呢?你们能给这个动画片配音吗?那老师就要进行一个小小的面试,看哪些同学能当上这个动画片的配音员。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起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这时,我再出示条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良好*惯。这时,学生的学*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本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层次。

  1、.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点研讨、反馈练*来体会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义,把探索的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这时,我要对学生说:为了尽快选出动画片的配音员,这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达到目的?当学生说出是第一个问题时,我就让每位学生自己解答“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的问题,并且提示学生:可以联系旧知、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我发现学生能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我要及时给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之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之后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改变自己认知上的单一性。这时,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告诉学生,本题的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表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的内容:笔算除法,并且板书课题。接着,我放手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本题中来。学生列竖式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掌握学生的竖式写法和学生知

  识迁移的水*。我发现学生能正确列示时,就及时给予鼓励,并请他将自己的算式进行板书。接着,我引导学生重点研讨: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商不为0时,余数怎么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在集体研讨时,将竖式与学生的口算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3必须写在各位上的道理。这时,我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练*题,在订正时重点检查商的位置。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就更加彻底了。

  2.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本层次的教学中,我首先要对学生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继续学*的自信心和决心。

  这个层次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重点研讨、算式对比、回归生活来达到教学目的。我会对学生说:如果要求当配音员的同学增加到了140人,每天还只是面试30人,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呢?你能列出竖式来计算一下吗?这样设计,是放手让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进行迁移。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对于书写正确的学生,我首先要给予鼓励,并让他板书自己的算式。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讨:说说自己是如何试商的?并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我还要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这样设计,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位置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利用直观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两个除法算式进行对比,找出两个算式的异同,并且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当前两位不够除时,应该怎么办?用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要用几天才能面试完?使学生明白:需要5天才能面试完,因为余下的20人,大约还需要一天。这样的设计,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

  3.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塔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中提出来的每个问题,由此来了解他们在认知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个环节:内化应用,形成能力。

  为了让学生增长智力,形成技能,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一下几组练*题。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情况的评价,为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课堂闪亮星”.这张评价表是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再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这张评价表既是对本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进行了解,也是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四、说教学随想

  最后,我来说说教学随想.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主动探索、积极讨论,而教师,只在关键处恰到好处的引导和艺术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获得学*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才会闪现出思维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笔算除法》说课稿 3

  【说教学思考】

  把握教材,定位目标

  本节课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续学*除数接*整十数及除数不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本课的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学生对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的原理的理解、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惯。

  3、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选择教法、学法,突出主体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十分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出发,用贴*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方法,从而让学生经历了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触摸旧知,生成主题

  上课开始,由师生谈话引入:为了配合书香校园活动四年级决定举办“阅读日”活动,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准备发书给同学们看。课件显示情境图及对话:“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连环画每班都发30本,故事书每班发30本。”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问:连环画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可能提问:故事书可以分给几个班?……,我有意选择以上两个问题板书。)

  (在本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营造一个轻松的学*氛围,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进行积极的思考、)

  第二环节:探索思辨,建构策略

  1、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请每位学生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解题路径。学生1:30×3=90,92≈90,大约需要3天才能面试完。(做除法想乘法,利用估算)

  学生2:92≈90,92÷3≈3(天),大约需要3天才能面试完。(利用除法估算方法)

  学生3:92÷30=3(天)……2(人),需要3天多才能面试完。(利用有余数除法的旧知)

  (2)解释过程:请上面三位同学说一说计算的过程。要求每位学生注意倾听有别于自己的不同计算思路,同时检查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吻合。

  (3)竖式算法:师:如果要你们笔算92÷30,你们会算吗?放手让学生利用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算法的旧知迁移到本题的计算中。(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竖式写法和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的水*)

  学生的竖式可能有:

  (4)重点研讨:

  师:你们认为哪个正确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①什么商“3”?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92里最多有3个30,所以商“3”,用课件展示小棒图辅助学生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出示小棒图时,教师引导:“结合刚才的竖式,你能理解吗?”“竖式中的90你能找出来吗?”……

  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沟通了竖式与图形,进一步明确了竖式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算理。

  ② “3“应该写在哪一个数位上?为什么?(引导学生将口算过程与笔算竖式相对照,使学生从对比中清楚地看到,商“3”是一个一位数,所以用竖式计算时,商“3”必须写在个位上,与被除数92中的“2”对齐。)

  ③余数时,横式应该怎样写?

  ④和余数单位各是什么?

  (这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2、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1)提出问题:师:现在你们能够自己用竖式来解决“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了吗?(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选代表板书解答过程。)

  学生的竖式可能有:

  ①试商的方法。请学生叙述自己试商的过程。

  ②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一个十,就要用140个“一”去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上面两个竖式中,只有右边一个是正确的。

  教师还可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

  (2)小结方法:

  师:你们为什么都商4?(引导学生从算理上明白,140里最多有4个30)谁能说说自己的试商过程?

  师:第一种是商写在十位上,第二种是商写在个位上,请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同学们,你们认同哪种书写商的方式?为什么?

  (在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商应该写在个位上,理由:①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1个十,就用140个“一”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②被除数140的前两位14不够除以除数30,就要用前三位140除以30,此时除到了个位,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

  小结:

  比较两个例题竖式中的被除数和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为什么被除数是两位数“92”时,商是一位数,而被除数是三位数“140”时,商还是一位数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写法迁移到被除数是三位数的竖式写法中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例题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巩固算法。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分组探究,得出方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这样,不但解决了计算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算一算。

  270÷30 560÷70

  275÷30 573÷70

  师:任选一组进行笔算,并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有什么联系?(订正时检查商的书写位置,并引导学生比较相同点时,强调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时,不够商,要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来除以除数。)

  2、课本练*十四第二题判断,重点让学生叙述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改正,以此加深理解笔算的算理。

  3、解决实际问题。

  (1)课本练*十四第3题、

  (2)课本练*十四第4题。

  (3)课本练*十四第5题。

  通过学生独立解题后,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几节车厢才能装完?为什么?”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理解,剩下的20吨也需要装一节车厢,所以需要9节车厢才能装完。

  (在练*这一环节,我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注重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人人都能从中有各自的收获。 )

  第四环节:回顾过程,盘点算法

  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学的?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等等。

  (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舞台,通过初步尝试、进一步探究,然后交流体会、引导概括,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学有发展。

  《笔算除法》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课,它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今后继续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知识经验,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而对于学生来说,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只不过试商难度加大了,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计算过程也比以前复杂了。

  三、说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学*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商的书写位置。

  五、说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作业纸

  六、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标精神和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定教师的教,重视学生学*过程、学*方法的指导,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首先欣赏学校的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照片,在感受书香校园的氛围中引出:

  学校买回了42本《现代汉语词典》,准备分给每个班级3本,一共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讲明理由,并实际的算一算。然后交流42÷3的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迁移是学生探索新知的一种重要方法。为此,我先将主题图进行了拓展,设计了分工具书的情境。通过交流42÷3的笔算方法,唤醒了学生的记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笔算经验;为本节课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

  1、探索92÷30的算法,初步感知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⑴出示主题图,引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课件出示:为了满足同学们的看书愿望,学校还新买了92本连环画,如果每班30本,一共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让学生观察并列出算式:92÷30,并理解算式的意义。

  ⑵独立尝试计算。

  算一算,92÷30到底等于多少?

  (如有困难然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小棒图来分一分。)

  ⑶合作交流展示。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有选择地将学生尝试的两种不同竖式放在投影仪上展示,如下:

  看看这两种做法,你有不同意见吗?组织学生讨论:商应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先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学生的方法不一,所以用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见识了不同的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尝试的情况,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在不断的讨论和辨析中,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商的书写位置”这一教学难点。)

  2、探索140÷30的算法。让学生感知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学生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40÷30

  ⑴学生独立尝试解答“140÷30”

  (如有困难然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方格图来圈一圈。)

  ⑵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提出问题:1、你是怎么想到商4的?

  2、商应写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掌握试商的方法。在讨论中,利用迁移的思想,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设计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理解,突出了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而教师则在整个尝试、讨论过程中适时点拨、追问,既突破了试商的方法这一教学重点,又保证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3、小练笔:64÷3090÷40280÷50565÷80

  通过再次计算让学生思考:⑴用整十数除,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⑵商要写在什么位置?⑶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歌谣的形式总结出来: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小了商才对。”

  (三)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为了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我精心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题目。具体设计如下:

  1、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学生独立计算后手势表示,选择两题请学生说思维过程) 

  30×()<6120×()<84

  60×()<37870×()<270

  (设计意图:试商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一类“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口算题,能促进学生又准又快地试商。)

  2、⑴计算小神童:

  ⑵数学小诊所:(课件展示学生在“计算小神童”里出现的错误)

  请有错误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谈话中进行集体订正。

  教师总结时提问:在做这样的笔算除法时,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是课堂教学中难得的教学资源。将这些错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及时反馈矫正,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且通过练*,可以检查底线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堂堂清。)

  3、我们有276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车限坐60人,需租几辆车呢?

  (设计意图学生应用所学的新知解决了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在具体情境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面进行总结,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接着从情感方面交流这节课的体验。我认为一节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不光学生谈收获,老师也应该和学生交流一些心理体验。)

  《笔算除法》说课稿 5

  《笔算除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教研主题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纵观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

  在教学中总会遇到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当看到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我就会问自己:“为什么很简单的计算也会出错?真的是马虎吗?原因究竟在哪里?”其实,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对于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我在教学中经常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原因,多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名学生的计算水*都能得到提高。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惯的培养。在班级我是这样做的:自备规范的草稿本。校对的*惯。审题的*惯。良好的书写*惯。订正的*惯。*时更是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坚持做到讲必练、练必批、批必讲。

  重视口算的训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善于采取简便算法、发展估算能力、组织比赛,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我相信,学生计算的能力会一天天提高。

  为了主题实践我选择了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笔算除法》是有关0的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安排了例5和例6,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的简便写法。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等途径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的学**惯。

  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小故事,整节课以猪八戒分东西为主线进行。

  我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结合教研主题,分析学生学*状况的基础上,认为对这一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用课件出示 “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导入新课。一提到故事学生就兴致高涨,而分西瓜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我充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我教学的四个环节:

  (一)口算练*,出示题卡,让学生自主练*。并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为学*新知做一个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环节我首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时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良好*惯,这时,学生的学*进入下一环节。

  (三)生成问题→探索交流,

  1.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提出问题,并说明提出的理由。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试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系旧知试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然后请学生讲清算理。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3.再讨论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这时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改变了自己认知上的单一性。

  4.最后让学生说明被除数为0的算理。我要及时给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5.及时对学生进行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四)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设计练*题。课件出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学生主动解决。交流讨论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

  这样的设计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本节课针对重点和难点,板书设计如下: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09÷3 420÷3

  对比两个例题,总结今天学*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以上是我结合教研主题对本节课的阐述。我在设计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是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使学生获得学*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最句子文案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477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