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佟彤经典语录
共 9个句子,1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9)
作品(1)
大脑是消耗热量最高的器官。人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其热量消耗却占身体总热量的20%。即便你坐在那儿不动,只是听课或考试,一旦动脑子了,一上午下来也会觉得很饿,因为动脑子是种巨大的能量消耗运动。 大脑因为复杂、高级,进化完成的时间比其他器官长,是人体器官中最后一个进化好的。比如最能体现人的本性,体现成熟程度的意志力,负责它的神经细胞就位于大脑的额叶。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人归根到底是要顺应自然的。要想“法自然”,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让脑子管得少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入静。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中国字中“病”字的结构,清楚地昭示了“上火”是人类难以逃脱的宿命——“病”字下的“丙”字,在天干中和“火”、“心”相对应。 选择与火相对的丙,而不是与木相对应的甲或者乙,在文字中图解疾病,可见古人眼中的病大多与上火难脱干系,疾病是各种原因“引火烧身”的结果……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色者神之旗也,神望则色望,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 人的气色是人的神气之旗帜,神气足则气色好,神气衰则气色衰,神气内藏则气色内藏,神气外露则气色外露。 中医看人的气色、眼神和现在的审美很一致,讲究哑光的,含蓄的才是美的、健康的。小伙子特别外露的眼神、特别鲜艳的嘴唇颜色,都是阴虚的表现,是精气外泄,美得不正常。 中医将人的皮肤可以出现的颜色分为青、黄、赤、白、黑五色。青色是肝的颜色,黄色是脾的颜色,红色是心的颜色,白色是肺的颜色,黑色是肾的颜色。这五种颜色如果出现异常,就说明这五个脏腑的功能出问题了。健康的颜色要正,要含蓄,不能露。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陈勇教授喜欢给长痤疮的人推荐“芹梨汁”,这是他在临床上屡屡验证有效果的。就是把雪梨、芹菜洗净,各一半,放在一起榨汁,每天一杯。如果正是春天痤疮、粉刺多的时候,适合常喝。 还有红豆薏米粥,适合肠胃湿热重、大便不好、舌苔厚的人。这种人皮肤出油多,痤疮的疙瘩也比较大,适合选择红豆、薏米、芡实这些清脾利湿的食物,和大米一起熬粥,增加食物去湿的药性。这种粥特别适合在夏天梅雨季节到来的时候吃,一般是七八月份,这时属于中医所说的“长夏”,就是夏天湿气最重的那段时期。“长夏”是属于脾的,在这个季节要健脾才能防止湿气在体内的存留,薏米、红豆、芡实、冬瓜、苦瓜,都是很好的健脾去湿食物。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很多人家里常备着牛黄清心丸,觉得心里烦时就自己吃一丸。拿“心里烦”做吃这药的指标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这是入心经的药,心烦是心经有火的症状。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火”是人赖以生存的生机,就像万物赖以温煦的太阳。“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保证着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转。 火力壮的人会衰老得慢,抵抗外邪的能力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侦察到癌细胞的蛛丝马迹……但稍有异常,“火”就成了消耗元气的罪魁。所以古代医家说:“捍卫冲和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体无“火”就没了生机,而人体上火就是消耗生机。在保火和去火之间把握一个尺度,才是高明的医师和高明的保健方式——去火既势在必行,又要谨慎从事。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阴虚的人,心阴、肾阴都不足,等于给心神提供的居住场所在减小,严重时,心神可能流离失所,四处溜达——这时中医就叫它“心神浮越”——人就开始失眠,或者睡着了老做梦。白天,这种人的眼睛会异常漂亮,突出、有神,其实那不正常,是心神外露、居无定所的表现。精神分裂的人,眼神都直勾勾的,和正常人不一样,也是一种极度的心神外露。通过补心阴,就是给“无处落脚”的心神建造一个足够大的居所,让它有所归依,人才能安眠。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古代的各种养生方式不同,但宗旨是一个,都是要把降低欲望作为养生的法宝。比如道教说的清心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具体方法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佛教讲“四大皆空”,禅定养生要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
出自:
佟彤
《不上火的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