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作家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汪曾祺经典语录
共 244个句子,44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244)
作品(44)
想维护尊严,死是最简单的手段。如何热烈饱满地保持自我,才是更艰深的。
出自:
汪曾祺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为什么现在会有点不能忍受文学作品的夸张?不过明明是随感杂谈就不能真诚一点吗?果然是会抱怨别人身上自己的恶习啊…
出自:
汪曾祺
《人间草木》
豌豆的嫩头,我的家乡(高邮)叫豌豆头,但将“豌”字读“安”。云南叫豌豆尖,四川叫豌豆颠。我的家乡一般都是油盐炒食。云南、四川加在汤面上面,叫做“飘”或“青”。不要加豌豆苗,叫“免飘”;“多青重红”则是多要豌豆苗和辣椒。吃毛肚火锅,在涮了各种荤料后,浓汤之中推进一大盘豌豆颠,美不可言。
出自:
汪曾祺
《五味》
“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显得虚假……写景处即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
出自:
汪曾祺
《汪曾祺:文与画》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出自:
汪曾祺
《人间草木》
有一次,菜点齐了,老舍先生又斟酌了一次,认为有一个菜不好,不要,亚平同志掏出笔来在这道菜四边画了一个方框,又加了一个螺旋形的小尾巴。服务员接过菜单,端详了一会,问:“这是什么意思?”亚平真是个老编辑,他把校对符号用到菜单上来了!
出自:
汪曾祺
《老味道》
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而今人长大,心事乱如麻。
记得旧时遥,喜看阿婆纺线纱,瓦凹泡新茧,院内惹雏鸭,而今人长大,心绪淡若茶。
记得旧时小,爱卷丫小衣襟角,檐底蹲蚁巢,树上共攀枣,而今人长大,心情恍比潮。
记得旧时淘,总嫌先生讲乖巧,车马混鱼龙,睁眼乐妖娆,而今人长大,心思飘成草。
记得旧时闹,偏要哥哥教捉虾,墙角挖青苔,稍头斗知了,而今人长大,心湖荡起潮。
出自:
汪曾祺
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出自:
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出自:
汪曾祺
《人间草木》
”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
出自:
汪曾祺
《汪曾祺:文与画》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出自:
汪曾祺
《彩云聚散》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出自:
汪曾祺
《岁朝清供》
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出自:
汪曾祺
《老味道》
不觉七旬过二矣, 何期幸遇岁交春。 鸡豚早办须兼味, 生菜偏宜簇五辛。 薄禄何如饼在手, 浮名得似酒盈樽? 寻常一饱增惭愧, 待看沿河柳色新。
出自:
汪曾祺
《岁交春》
他慢条斯理的,一步一步地走,还误不了看山看水,结果总是他头一个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笑看众头低。他应该节制饮食,但是他不,每有小聚,他都是谈笑风生,饮啖自若。
出自:
汪曾祺
《旧人旧事》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出自:
汪曾祺
《岁朝清供》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出自:
汪曾祺
我听得耳熟,他唱得悲凉。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末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
出自:
汪曾祺
《人间有戏》
秋葵不是名花,然而风致楚楚。古人诗说秋葵似女道士,我觉得很像,虽然我从未见过一个女道士。
出自:
汪曾祺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出自:
汪曾祺
《汪曾祺:文与画》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