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
小说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裁驿之举,从理论上讲是节省朝廷开支、减轻民间负担的好事,问题在于动机与效果不相一致,甚至背道而驰。体制内的改革的成功与否,有赖于体制自身的支持,也有赖于体制外的反应。此次改革不能说是成功的,它的最明显的负面效应,就是使数以万计的驿站民夫因此而失业,迫使他们走上反叛明王朝的武装起义道路,这是刘懋与思宗始料不及的。
标签:
小说书摘
樊树志经典语录
晚明史经典语录
出自:
樊树志
《晚明史》
更多《晚明史》的佳句
郑鄤死得很惨。他在一行人等押解下,来到京城西市甘石桥下四牌楼刑场。那里早已人山人海,连屋顶上都是黑压压的一片看热闹的人群。在人声鼎沸中,忽听得官员宣读圣旨,最后一句声音特别尖刻:“照律应剐三千六百刀!”上百名刽子手齐声吆喝,如同雷震,令旁观者不寒而栗。炮声响后,行刑开始。须臾,手持小红旗的校尉疾驰而去,向大内报告所剐刀数。令目击者感叹万分的是:“归途所见,买生肉以为疮疖药料者,遍长安市。二十年前之文章气节、功名显宦,竟与参术甘皮同奏肤功!”郑鄤被脔割处死,他身上的肉竟被京城愚民买来作为医治疾病的药料,可悲,可哀!
此处所谓“党”,并非政党,似乎是无须论证的。众所周知,政党起始于近代,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托利党便是近代政党的雏形。中国政党的雏形是19世纪末的兴中会,以及20世纪初的同盟会。此前并无政党可言。晚明史上所谓党,无一例外多是朋党的党,而非政党的党。所谓朋党,是指官僚结成的派系(或称派阀),因而所谓党争,自然是指官僚派系之间的斗争,它与民间人士无关。东林书院的创办者顾宪成、高攀龙等人虽然以前曾是官僚,但早已被革职下野,此时在书院中以讲学为己任,朝廷中的党争与他们有何干系?东林书院何党之有?
魏忠贤以为时机成熟,终于大开杀戒。首先遭到杀害的是工部屯田司郎中万燝。他在杨涟上疏几天之后,也上疏揭发魏忠贤在香山碧云寺所造坟墓仿佛帝王陵寝规格,而且此人“口衔天宪,手握王爵,生杀予夺”。皇帝大为震怒,下令廷杖一百。魏忠贤鉴于当时弹劾他的奏疏络绎不绝,借圣旨之威杀一儆百,拿一个小小的曹郎下手,特命亲信太监把万燝拉至午门,一顿乱棍打得他血肉横飞,还未受廷杖已经气息奄奄。其后有“六君子之狱”、“七君子之狱”,残酷迫害异己分子。天启五年三月底,由于魏忠贤的亲信锦衣卫镇抚司许显纯严刑拷打汪文言,扳诬杨镐、熊廷弼公行贿赂,魏忠贤以皇帝圣旨的名义逮捕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君子”,与已经逮捕入狱的汪文言一起,“一并究问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