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王世襄经典语录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王世襄经典语录
共 32个句子
不过要请你原谅,一个人要是没有经过绚烂,恐怕也不可能领略平淡之妙。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悦我皆因风味好,宾归端赖色颜和。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我不能脱离所生的时代和地区,不愿去谈超越我的时代和地区的人和事。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日斜归牧且从容,缓步长堤任好风。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萨其马”本系满语。据元白尊兄(启功教授)见教:《清文鉴》有此名物,释为“狗奶子糖蘸”。萨其马用鸡蛋、油脂和面,细切后油炸,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故曰“糖蘸”。唯于狗奶子则殊费解。如果真是狗奶,需养多少条狗才够用!原来东北有一种野生浆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作萨其马的果料,入关以后,逐渐被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瓜子仁等所取代,而狗奶子也鲜为人知了。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无束腰家具和有束腰家具各有其渊源,因而各有其造型和结构。
无束腰家具来源于大木梁架,故足端不会有马蹄,足下也不会有托泥。因为马蹄和托泥都是壶门床的残余,在大木梁架中是不存在的。四面平式家具虽无束腰,但足端有马蹄,也可以有托泥。因为四面平式渊源于壶门床。
再看形式古老的案也不例外,不论是条案还是画案,足下都可以用横木作托子,但从来不见有方框式的托泥。这是因为古代的案足底常设横跗,亦即后来所谓的托子。但托泥相当于壶门床底框,是不会在案上出现的。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矣。纨袴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极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者,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盆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由此可知,不同家具的不同造型,都忠实于不同的渊源,彼此之间,界限分明,不掉换,不掺混,例外只是极少数。历时上下千百年,处地相去几千里,矩矱法式,基本不变,这就是传统家具的造型规律。
明及清前期的家具造型,式样纷呈,常有变化。表面上似乎是能工巧匠,各抒才智,随心所欲,率尔操金,便成美器;实则不然,任何式样,都有相当严格的准则法度,决不是东拼西凑,任意而为的。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对它有偏嗜则不仅买辣菜,而且自己做辣菜,不吃饭时也吃它。已故古琴国手管平湖先生喜欢拿它吃着玩,弹琴作画之际,夹上两筷子放进嘴里。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红卫兵猖狂时,先生携弱女出走,从此杳无消息,不知所终。一度欣闻无恙,谓先生匿身东陵,后知为讹传。
拨乱反正后,市文史馆为先生开会追悼,襄曾撰联:神龙见首不见尾,先生工画复工书。
殊不惬意,以先生书画早负盛名,尽人皆知,勿庸再及。顷以为不如易为“先生能富亦能贫”,但终不当意,以未能道出先生可敬、可爱之性情品格也。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在北京,不论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阵雨初霁的盛夏,碧空如洗的清秋,天寒欲雪的冬日,都可以听到从空中传来的央央琅琅的之声。它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痴倏徐,悠扬回荡,恍若钧天妙乐,使人心旷神怡。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从梦中唤醒,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疾空,又不知多少次给儿童大人带来了喜悦。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当年从道县去江华的公路尚未修通,要步行两天才能到达。中途走到桥头铺,眼看一位大娘提着半篮刚刚采到的钮子蕈送进一家小饭铺,我顿时不禁垂涎三尺。不过普查队的队长是一位“左”得十分可爱的同志,非常强调组织性、纪律性,还时时警告队员要注意影响。像我这样出身不好、受帝国主义教育毒害又很深的人,她自然觉得有责任对我随时进行监督改造。如果我不经过请示批准,擅自进小饭铺买碗粉吃,晚上的生活会就不愁没有内容了。好在一路之上我走在最前面,队长落在后头至少有三五里之遥,我乍着胆子去吃了一碗蕈子粉。哈哈!这是我在整个普查中吃到的最好的野蕈子!我很想来个第二碗,生怕被队长看见而没敢再吃,抹了抹嘴走出了小铺的门。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像我这样出身不好、受帝国主义教育毒害又很深的人,她自然觉得有责任对我随时进行监督改造。如果我不经请示批准,擅自进小饭铺买碗粉吃,晚上的生活会就不愁没有内容了。好在一路之上我走在最前面,队长落在后头至少三五里之遥,我乍着胆子去吃了一碗覃子粉。哈哈!这是我在整个普查中吃到的最好的野覃子!我很想来个第二碗,生怕被队长看见而没敢再吃,抹了抹嘴做出了小铺的门。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我儿时就对它感兴趣,倒不是为了美味,而喜欢雄雉的长尾,拔下来插在帽子上,左摇右晃,自以为是群英会的周瑜了。过年亲戚家派老家人去各家送礼,四色之中有成对的山鸡。转眼之间,连有待送往他家的雄雉长尾也被我拔下来,为的是凑成两根翎子。秃尾巴山鸡怎好当礼送,到处惹事,真成了“七岁八岁狗都嫌”。淘气而害得老家人为难。
出自:
王世襄
《京华忆往》
木器家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试想:一个人每天要在椅子上坐、就着桌子工作、在床上睡觉……,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时间要与家具打交道。设计新家具,除了要求经济耐用之外,注意到实用美观是完全有必要的。
注意新家具,就不能不重视古代家具,因为这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世界各国对他们的古代家具都是非常重视的。走进一所艺术博物馆,家具的陈列要占很大的比重。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家具是被当作重要文物看待的。他们不但重视本国古代家具,同时也重视中国的古代家具。在美国的博物馆里,中国的明式家具往往被放在显著的地位。纽约市57街的古玩商店橱窗中,也陈列中国家具,它对观众的吸引力最大,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旁啧啧称赞。一般美国人是买不起这种家具的,有钱的人则以没有一两件中国古代家具为耻。连新设计的家具也受中国明式家具的影响,商人想尽方法,吸取中国的风格,以求得到推销。欧洲的某些国家也同样重视中国家具。收藏家或古玩店的拍卖图录中往往印着中国家具的图片。4月18日《北京日报》报道苏联的一位家具工人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寄给他中国的木器图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多年来,愚夫妇以为平生交往中,先生实为最使人感到率真、愉快良师益友之一,至今仍不时想念。遇有赏心乐事,美景良辰,法书名画,妙曲佳音,甚至见到近日妄人俗子,荒诞离奇,弄姿作态,不堪人目之作,均不禁同时说出:“要是雪斋先生在,将作何表情,有何评论?”于是皤然一老,又呈现眼前。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博物馆的收购,可以解决一大部分古代家具的出路问题。如故宫博物院,据我所知,收藏的木器虽富,但称得起精品的却不多,和它在其他方面的收藏是远不相称的。近几年来,故宫博物院虽已开始收购古代家具,但数量有限,而且主动得不够,至于各省的地方博物馆能注意到家具的收集,那就更少了。美术学院、艺术专科学校、手工艺管理机构也应该搜集古代家具作为业务学习材料。公同也应该搜集古代家具作为业务学习材料。公园也应该拿古代家具作陈设,尤其是有悠久历史的园林名胜。像苏州的拙政园,如果厅堂里摆上明代家具,该多么调和,使游人多么舒服愉快!可是那里的家具使我十分失望。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既然收集家具是有选择的,就牵涉到鉴别好坏,分别取舍的问题。但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只要有人写几篇介绍,作几次讲解,一般人便可掌握这门知识,它到底要比鉴别金石书画简单得多。好在全国各地内行人很多,木工老师傅和有经验的木器商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出自:
王世襄
《锦灰堆》
“奕世流芳”冲天耳三足炉......五十年代中期于琉璃厂东门估者家见之......后出示傅大卣先生,谓系后仿,语气肯定,且似言犹未尽,而先生固久居厂肆,深知估人底蕴者。此后端详此炉觉其两耳臃肿,款识亦可疑,铜色偏黄,似曾染色,傅老所言当不误。
出自:
王世襄
《自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