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汉字书法之美经典语录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汉字书法之美经典语录
共 9个句子
文同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各有一张“墨竹”。“墨竹”在北宋成为绘画主题,明显是用书法的撇捺笔法线条来入画。文人画里的兰、竹,在宋元之际大为兴盛,演变成后来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其实是宣告了画家的基本功必须建立在书法的撇捺功力上。
画墨竹,画兰草,用笔其实和写字一样。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人的一生,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大事好记,真要打‘结’,几个‘结’也就够了。
上古人类结绳记事,或许只记攸关生命的大事,那个“结”,可能是三十万年前一次山崩地裂的地壳变异的记忆,幸存者环顾灰飞烟灭尸横遍野的大地,惊魂甫定,拿起绳子,慎重地打了一个“结”。那个“结”,是不能忘记的事件。那个“结”,就是历史。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一般人所说的宋代四大书家——苏(东坡)、黄(山谷)、米(芾)、蔡(京或蔡襄),是四种非常不同的个人风格。唐楷强调时代性超过个人性,宋代恰好相反,个人书风的完成超越了时代一致的要求。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宋代瓷器也大多追求单色,定窑的纯白,汝窑的雨过天青,建阳窑的乌金,都不再是色彩的炫耀喧哗,而是回归到更内敛、含蓄、朴素的色彩本质。书法是一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宋代的书法美学也如同水墨山水,追求素净空灵,追求平淡天真,渴望从时代的伟大里解放出来,更向往个人自我的完成与个性的表现,不夸张宏伟壮大,宁愿回来做平凡简单的自己。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徐冰对汉字的颠覆,表现在八零年代的《析世鉴》(又称为《天书》)作品中,徐冰一共刻了四千多个能懂的汉字,在大张的连续宣纸上印满他所创造的新字,并以垂挂方式铺满天花板和四面墙壁,另有一套四册的传统线装书,用宋版印刷的风格,印满这些无人能懂的字。《天书》的第一次展出,是在1989年的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4年,徐冰又创造了“方块英文书法”,他将英文26个字母改造成类似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然后把英文单字合成类似中国的方块字,并用毛笔以颜体楷书书写出来。
与《天书》看似可读而实际不可读正相反,方块英文字是看似不可读但实际上可使用的文字,对懂得英文的人来说,方块英文的阅读、书写都极具游戏性。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唐代楷书大多与政治历史息息相关,或是奉诏立碑书石,都有特殊纪念意义。宋代名帖更多是个人生活兴之所至的文稿诗词札记,更接近东晋文人的书翰手札,书法回归到平淡天真自在的真性情流露,远离政治,也远离历史,没有伟大的野心,只是要回来做真实的自己。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或许,赵孟頫代表了一种心灵与外在现实两相矛盾下妥协的圆融。喜欢他的书法,称赞这“圆融”;不喜欢他的书法,也常以这“圆融”解释他一路委曲求全的“姿媚”。
书法美学已无法把“字”与“人”做完全的分割。“书品”也就是“人品”。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诗书画三绝”第一个在作品上集大成的人物,应该是赵孟頫。
赵孟頫具体说出:画奇石用了书法上的“飞白”皴擦,画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笔触,画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
赵孟頫重新界定了“书画同源”这一古老成语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学以书法主导绘画的精神实质。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每一次磨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
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输送到了哪里。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出自: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