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领导人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杉本博司经典语录
共 24个句子,2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24)
作品(2)
我以为真正的美丽,是可以通过时间考验的东西。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冬天的雪,如同我内心的迷惘,曾经堆积又逐渐消融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Q:日本的瀑布和外国的瀑布有什么不同?
A:最大的不同是,日本的瀑布立着对自杀者的劝告。
Q:请问写着什么?
A:最多的是“请再思考一次,您父母会何等悲伤”。
Q:还有其他的吗?
A:其次是“您这样会麻烦所有人”。
这两种说法,对日本人而言是最有效的。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没有快门装置的人类的眼睛,必定只能适应长时间曝光。从落地后第一次睁开双眼的那刻起,到临终躺在床头阖眼的那刻为止,人类的曝光时间,就只有这么一次。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看电影和做梦这两件事有个相似之处,就是都会在观看中丧失自己,我们的意识被卷入,甚至因此汗流浃背。
出自:
杉本博司
我因为居住在西方而理解了东方。中国与日本之间,曾经发生战争,每当遇见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我都会聆听他们的战时过去,但是现在,从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人们也相继过世,这段中日史,走到成为历史的时刻。当我阅读中日两国如何走向战争的历史文献时,那令人遗憾的分歧点让我痛心,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日本近卫文磨首相发表“不与中国国民政府交战”的声明,但是日本仍然拒绝了由德使托德曼主持的和平调停。最初被视为和平派的近卫,为何当时不采取议和呢?我为此深感惋惜。若中日战争停解,美日两国亦不会开战。世界就能朝向孙文提倡的“大亚洲主义”发展。孙文在日本有许多友人,大隈重信「十七代日本首相」、犬养毅「二十九代日本首相」、尾崎行雄、头山满等无数日本友人支持了孙文的辛亥革命。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在中国历史中,不论是哪一个时代,贯彻的都是实用主义。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在实用的基础上将资本主义的甜蜜与共产主义的理想完美结合起来的,就只有中华民族了。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江河流水,潺湲不绝,后浪已不复为前浪。浮于凝滞之泡沫,忽而消失,忽而碰撞,却无长久飘摇之例。世人与栖息之处,不过如此。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神佛分离:日本明治元年前后的一系列与佛教政策有关的事件,造成日本佛教的衰退。庆庆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本明治政府颁布了神佛分离令,以禁止天皇所遵从的神令与佛教混合。却因误解引发废佛毁释运动,造成佛教空前的迫害浩劫,大量佛寺佛像被毁,僧侣被强制还俗。相反,神祈官职逐渐上升,形成神道国教主义。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世界是无限丰饶而又充满细节的,当这一切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便显得非常安静、放松、单纯。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我从牧溪画中学会了怎么观察省略之中的细节。而在狐眼女子这幅画中,我通过对细节的深入观察,知道了表现全体的画法。我希望,自己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能够达到互不颉颃,合而为一的境界。然而,尽管我与摄影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可“真”之为何物,我至今仍不得而知。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在我看来,“神灵存于细节”这种“陈词滥调”的意思正好在这幅小小的绘画作品(《年轻女子的肖像》彼得鲁斯·克里斯蒂 约1470年)中得以体现。而所谓的“对细节的执着”,在我自己身上,也已经到了几近病态的程度。这也是我之所以选择落伍的大型干版照相机的原因。银盐摄影就是将银粒子集合起来形成图像,利用小小的胶片拍摄的图像,就像点彩派的绘画作品一样,每一颗粒子都可以看见。这让我恍然大悟,世界就像印刷一样,仅仅用点便可得到还原。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极简主义,二战后六十年代兴起的艺术派系。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抑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象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人类将世界对象化之后才拥有了意识。但是,死亡的意识化也给人类带来恐惧和不安。对古代人来说,性冲动作为一种与死亡同样强大的狂野力量是被禁止的。这样,作为动物的人类以一种自我否定的方式,使完全顺从自然欲求的动物性欲成为禁忌。近亲相奸的禁忌就源自于此,而且死亡也成为禁忌。在原始社会,死亡是与杀人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衰老而自然死亡的现象是极其罕见的。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天皇裕仁就是孕育了众多悖论的日本人的精神。他们既野蛮露骨又崇尚美感,既桀骜不驯又服从权威,既彬彬有礼又凶狠无德,既因循固守又会突然变得残暴无度,既严格遵循神的使命又会突然疯狂追逐世俗权力,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日本人的精神里都充满了悖论。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可能在塔尔博特这个人心里,摄影发明这个事情只是业余爱好。首先让我惊讶的当然是人文主义者塔 尔博特所研究的古代语言。他研究古代巴比伦尼亚的楔形文字,编撰亚述语辞典,另外还研究埃及象形文字,而且擅长希伯来语。甚至,他还对《麦克白》的希腊语诗文进行翻译。人类在蒙昧无知的黑暗时代中建立起来的古代文明人的灵魂,在这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已经完全得以理解。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戏剧这种艺术类型,历经千锤百炼,自古以来发挥出来的都是某种局部性职能——祭祀表演,强化公共社会的忠诚,成为道德指针,诱发激情的治疗性释放,社会身份的授予,传达实际指示,提供娱乐,增加仪式的威严感,颠覆既定的权威。
出自:
杉本博司
《现象》
说照片不会说谎,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
出自:
杉本博司
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所以,世上所有被创造出的事物,将从弱小者开始,依序一一接受时间的刑罚。
出自:
杉本博司
《直到长出青苔》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