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R·D·莱恩经典语录
共 9个句子,1部作品,人关注
句子(9)
作品(1)
在我们的世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可能不失败。我们局限于自身世界之内,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对他加以判断,以为这样就能理解他。他不需要这样的理解,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彻底承认他的独特和差异,承认他的独立和孤独以及绝望。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所有幸运的人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各不相同的不幸,自然不易得到理解和同情。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幸者才显得不幸,或者说,不幸者之所以不幸并不在于不幸本身,而在于这不幸没有幸运地得到理解和同情。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只有当存在者既独立又不孤立,他们之间才会有人的联系。我们既不孤立,也保持独立,这就形成了悖论: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和独立都是我们生存中的基本层面,但任何特定的个体都不是我们存在的必要成分。这一悖论具有深刻的悲剧性质。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她的父母没有尽其责任,没有让她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即没有给她提供生活的出发点。由于这一点,她就否定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我拒绝提供“安慰”,则强化了她的敌对情绪。但唯有拒绝,方有可能使她自身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心理治疗的任务,恰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是对患者自由的呼唤。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则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标志。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基本的存在性焦虑1吞没:因为感觉生活中任何的人际联系都会使其面临丧失身份及自主性的而产生的焦虑。他们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自己。他们选择孤独,而不是正常的在以独立性为基础的独立和联系之间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平衡。他们害怕被正确理解,他人之爱比他人之恨更令其害怕――因为被爱意味着置身于强制性的承诺之下。2爆聚:现实必然是爆聚的指向内部的爆炸,与现实的任何接触都会使其所能设想的所有身份消失。个体感到自己像虚空一样,他们渴望虚空被填充,但最终又仍是害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只能是无人无物。 3僵化和非人化:个体恐惧被他人变成石头,同时他们感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已被非人化,他们又对他人进行非人化进行自我保护。他人是生存的前提亦是自身存在威胁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对自身自主性的经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意味着自己已经认识到,自己是独立于他人的。无论我对某人的欢乐或痛苦负有多大的责任,他终不是我,我也不是他。无论多么孤独或多么悲哀,我仍只能独自生存。他人不是我,相应地,我身上属于他的东西只是部分的我。他也许死了,离开了,走了,但我属于他的东西依旧。只是我无法替他去死,他也一样。正因为如此,他不能代我去爱,不能代我作决定,我也一样。一句话,他无法是我,我也无法是他。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如果个体不能把自己及他人的真实性、生动性、意志自由及身份视为当然,那么,他将苦苦挣扎,力图变得真实,力图保持自己或他人的生动,力图维护自己的身份,像它自己常说的那样,努力避免失去自我。就这样的个体而言,大多数人每天都要遇到的那些事情,它们没有特殊意义,因而难以引起注意,对于他却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他存在的本质,也可能使他面临非在(non-being)的威胁。对于这样的个体,世界的基本成分将具有或已经具有与通常情况不同层次的意义。……但是很可能,他的经验世界再也无法与他人共有了。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个体由是有了自己生活的起点;他的身体对他来说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他可以作为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如果我们充分确信自身的生存,那么即便我们感到别人的目光不把我们当人而是当作一样东西,我们也不会害怕。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与世界的自发的、自然的、创造性的关系,是一种摆脱了焦虑之束缚的关系。一旦缺乏这种关系,个体的“内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全面的内在贫乏感,到最后,个体会感到自己的内在生活中充满了空虚、死寂、冷漠、枯燥、无能、荒凉、无意义等等。
出自:
R·D·莱恩
《分裂的自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