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歌手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亚当·斯密经典歌词
共 41个句子,3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41)
作品(3)
我们在看到别人肉体的欲望时,之所以感到特别恶心,在于我们无法附和它们。至于亲身感受到这些欲望的人,一旦这些肉体上的欲望得到满足,他对激起欲望的那个事物就不再有好感了,甚至那个事物的存在会使他感到讨厌。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不管某人如何自私,这个人总是存在着怜悯或同情的本性。他看到别人幸福时,哪怕他自己实际上一无所得,也会感到高兴。这种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同情的感情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即便是最残忍的恶棍,即便是严重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丧失全部同情心。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我们所需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宰业者、酿酒业者、面包业者的恩惠,而仅仅是出自他们自己的利益的顾虑,我们不要求于他们的爱他心,只要求助于他们的自爱心。我们不要向他们说我们必需,只说他们有利。
出自: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纯粹的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它只是阻止我们去伤害邻居。一个人仅仅克制自己,不去侵犯邻居的人身、财产或名誉,确实只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可是,他已经履行了称为正义的全部规则。我们时常可以安坐家中和无所事事,这样会遵守有关正义的全部规则。因为正义是合宜的,所以它总是获得我们的赞同。但是因为正义并非真正的和现实的善行,所以,它几乎不值得感激。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个人遭遇到不幸或伤害,会引起悲伤和愤恨的感情。大部分人的这种悲伤和愤恨之情往往过于强烈,但是,也有少数人心中的悲伤和愤恨之情过于低落。我们称这种过分强烈的愤恨为暴怒,而过分低落的愤恨,则被我们叫做迟钝、麻木不仁和缺乏感情。每一种感情的合宜性,即旁观者能够赞同的强度,必定存在于某种适中程度之内。如果感情过分强烈,或者过分低落,旁观者就不会加以体谅。如果考察人性中所有的感情,我们将发现:各种感情被人们看做是得体的或不得体的,完全是同他们是否容易对这些感情表示同情成比例的。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要获得内心平静就必须做到“身体健康、没有负债、问心无愧”。如果这些条件能够达到,那么财富的增加会是多余。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科学是对狂热和狂言最好的解毒剂。
出自:
亚当·斯密
在竞争中,个人的野心往往会促进公共利益
出自:
亚当·斯密
Society and conversation, therefore, are the most powerful remedies for restoring the mind to its tranquillity, if, at any time, it has unfortunately lost it.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情绪不幸失去控制的话,那么交际和与人谈话是恢复平静的最有效药方。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们倾向于同情和附和富者、强者的感情之上。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的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出自:
亚当·斯密
惩罚其实也是一种报答,但是它报答的不是恩惠,而是对别人给我们的伤害以牙还牙。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虚荣总是建立在我们相信自已是受人注意和被人赞许的基础上。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教育的秘诀是把虚荣心引向恰当的目标
出自:
亚当·斯密
我们谈论关于自已的事情时必须有所节制。我们不能指望,我们的同伴对所有这些事物很感兴趣就像我们自已一样。人类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很很多人缺乏这种节制。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第三集 00:14
人类是唯一会交易的动物。因为没有狗会拿骨头去交换。
亚当·斯密 【 国富论】
出自: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研究》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出自:
亚当·斯密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出自:
亚当·斯密
The great source of both the misery and disorders of human life, seems to arise from over-r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ne permanent situation and another.
人类生活的不幸和混乱,其主要原因似乎在于高估了一种境况和另一种境况之间的差别。
出自: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出自:
亚当·斯密
《国富论》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