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法师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拉康经典语录
共 149个句子,3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149)
作品(3)
虽然侵凌性和力比多冲动仍被归于想象的移情的主体间关系-它仍然是主体的自我与作为镜像对体的小他者的关系-但在象征的移情中不再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作为位置能指的大他者的关系,分析师至多只是他者位置的一个代理,就是说,现在重要的不是他的言语的内容,不是他言语的揭示功能,而是他作为分析师在言谈结构中占据的位置,是主体对分析师所处的这个他者位置的辩认与认同。
出自:
拉康
实言即是充实的言语,这种充实性当然是源于其对主体之真理的揭示。可为什么实言能够揭示主体的真理呢?根本在于:首先,在拉康看来,主体的真理不是主体的自我认识——那一认识根本上是误认——而是主体对自身欲望或欲望之成因的认识,这一成因是处在无意识中的,就是说,主体的真理不是在自我的同一性幻觉中,而是在别处,在无意识的空白中,主体的历史是在另一个场景中形成的;其次,实言是一种行事的(perform)言语,一种创建性的言语行为,拉康说:“确实,言语如何能穷尽言语的意义?……除非是在产生言语的行为中。因而歌德对起源处的言语在场的颠倒——‘太初有为’——本身应再颠倒过来:当然是太初有言,而我们就生活在它的创造中。
出自:
拉康
当主体以为他可以被他的我思所言尽时错失的东西-他所错失的就是有关于他的不可想象之物。
出自:
拉康
对象a是这样一种东西:为了构成自身,主体必须让自己与这个东西分离就像与一个器官分享一样。它是欠缺的象征,也就是说,是菲勒斯的象征,但不是菲勒斯本身,而是就其是欠缺而言的。因此,它必定是这样一个对象:首先是可分离的,其次是欠缺有关系的。
出自:
拉康
任意性原则,即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和在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可论证的。
出自:
拉康
什么是主体被剥夺了的那个东西呢?是菲勒斯,正是从菲勒斯那里对象获得了它在幻象中的功能,进而,从菲勒斯那里,欲望由作为欲望指向的幻象所构成。
出自:
拉康
“‘我’通过从我的陈述中消失而到场”,在此,主体并非真的消失不在了,而只是隐匿起来了,换言之,这所谓的消隐或消失,其实是相对于言说者不知是谁在言说而言的,拉康同样用了符号来表示主体的这种消隐或隐匿性,在主体S上划上一条斜杠,既表示言说的主体是以不在场的形式在场,也表示说话的主体总是被挡在言语的下面,就像能指与所指的符号式中分隔两者的那条横杠,横杠下的所指总是被挡在意指链条的下面,成为能指链永难抵达的彼岸。
出自:
拉康
没有僭越,就无法通向原乐。
出自:
拉康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
“伪装”是一种掩饰,掩饰那根本性的欠缺;“伪装”就是装得像真的一样,就是那真实的方面永远不出现;“伪装”也是一种表象,是一种表演,让你相信“我”就是你所欲望的那个东西;所以“伪装”还是一种压抑,压抑其所是,让非其所是成为被欲望的和被爱的;但对女人而言,“伪装”更是一种策略,一种游戏,借此她可以在对方的身体上找到自己的欲望的能指——那个有着物恋价值的玩意儿,那个可以带给自己快感的器官。尤其是,通过这个能指,女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认同:“假面的功能……支配着认同,而通过认同,被拒绝的要求可以得到解决。
出自:
拉康
当主体向他的同类言说时,他使用的是日常语言,这种语言将想象的自我固持为不只是“去绽存”(ex-sisting)的东西,而且是真实的东西。他不知道在具体的对话被维系的领域有什么,他应付的是a′、a′这类的众多角色。由于主体把它们带入了同他自己的形象的关系中,他对其言说的对象也就是他所认同的对象。
出自:
拉康
这个针对他人的欲望其实就是要求得到他人的确认或承认的欲望,希望他能代表的价值正是他人欲望的价值,希望他的欲望得到他人欲望的认可。
出自:
拉康
这就是说,作为陈述主体的“我”只是一个起着转换或指示作用的符号,它只表示在“我”的背后还有一个言说主体存在,但并不能说出那个言说主体的任何真相。那么言谈主体的真相在哪里可以找到?按照精神分析的逻辑,在言语的断裂处,在话语的缝隙中,在弗洛伊德所讲的那种种语言过失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言说主体的真相的蛛丝马迹。
出自:
拉康
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被延宕,比如我要求的本来是这个,母亲给的却是那个,我要求的本来是母亲的时刻在场和无条件的给予,可她只知道塞给我乳头,这一切现在都被理解为是爱的要求遭到拒绝,都只会导致挫折感的加深。由此母婴关系就从那一神话性的完满阶段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一个母婴关系出现了撕裂的阶段,拉康在第5期研讨班中称此为“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一阶段”。
出自:
拉康
移情不是基于情感的任何神秘特性,即使它是一某一情绪伪装显示出来,这个伪装也只有作为产生它的辩证时刻的功能才有意义。
出自:
拉康
1人是因为欲望而成其为人的, 或者说人的存在必须以欲望为前提。 2爱不同于欲望。 因为爱的目的不是要获得满足而是要爱。 3人的欲望不同于动物的欲望, 更确切地说, 人的欲望虽以动物性的欲望为必要条件, 但人的欲望本质上和实际上 必须超越它的动物欲望。 4焦虑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 他可以判定他之所爱的东西和 他能够给予的东西之间全部现有的差异。 5人的欲望必须通过否定而得到满足。
出自:
拉康
菲勒斯作为一个享有特权的能指,其特权或特殊性就体现在它的意指功能上。主体的构成有赖于其对父亲或父法秩序的认同,当主体在母亲他者的欠缺中辩论出了拥有或不拥菲勒斯的差异时,他就决定放弃对母亲的欲望,进入父法的世界,接受对想象的菲勒斯的象征性阉割,借象征地获得的菲勒斯能指从他者那里赎回已然失落的对象。
出自:
拉康
能指不表征所指,所指只是能指运作的意义效果;能指优先于所指,能指的运作独立于所指;能指与作为意义效果的所指的结合是不确定的、临时的、偶然的。能指是没有所指的空洞能指,符号是没有意义的能指符号,意义则是众能指运作的临时产物。
出自:
拉康
虚言则涉及主体与分析师的当下关系,在此,主体迷失于语言系统的运作机制,迷失于他多少置身其中的文化语境所赋予他的指涉系统的迷宫中。
出自:
拉康
实言是瞄准、构成真理的言语,因为它是在某人为另一人所确认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实言是行事(perform)的言语。
出自:
拉康
既然所指只是作为一种缺席在能指的下方不停地滑行,那语言的意指价值又从何而来?实际上,即使否认能指是为表征所指而存在,但他并没有因此否定意义的可能性,在他看来,纯能指就其本身而言固然不表征任何东西,但能指链却构成了一个意义生产的语境。
出自:
拉康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