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作家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特里·伊格尔顿经典语录
共 19个句子,3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19)
作品(3)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或者如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论确定性》一书中所说:“我们的语言根植于我们的行为。”这种说法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比如,它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感觉,就得改变我们的行为。教育大众或改变看法是不够的。我们的社会存在限制着我们的思想。唯有通过改变这种社会存在(也就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形态),方能打破这些限制。紧靠冥思苦想是不可能超越束缚我们思想的这些限制的。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获得自由。一旦我们都进入了自由的国度,我们就得自食其力,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若非如此,怎能算是自由?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阶级优越论这一奇妙的美国概念似乎暗示,阶级主要是一个态度问题。...但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不是人们的态度。阶级之于马克思,就如同德行之于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你感觉如何”,而是“你在做什么”。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托洛茨基对所谓共产主义社会的批判比西方自由主义者的批判更为深刻 他们不满足于可怜巴巴地呼吁民主和公民权利 他们要求的是推翻整个压迫制度 并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他们几乎从斯大林掌权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发出呼吁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由于民众压倒性的支持,最初没有流多少血,而且马上退出了一战。后来的暴力斗争只不过是因为右翼和帝国主义的反扑所导致的。你可能问了,如果不遇到任何反抗,那还叫革命吗?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定义是:推翻统治阶级、社会形态的更替。至于有没有暴力,有多少暴力才算是革命,没有说。所以不能以暴力程度来定义革命。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后,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国有化与农民公社)也是循序渐进、商量着来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野蛮。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不对称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让我觉得似乎缺少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环节。即或应是三元要素互动而非两元。另一要素或是生产主体流动性。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生产主体流动性,生产主体流动性决定生产力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主义者在反殖民主义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主义斗争等现代世界三大政治斗争中总是冲在最前沿。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当今西方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时候,为什么不反对独立战争?为什么不反对斯巴达克斯起义?这种态度是自相矛盾的。显然,他们反对的显然不是暴力本身,而是专门针对社会主义的。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人民无权决定到底应该把钱花在建造医院上还是生产早餐麦片上 在社会主义体制中 每个人都能充分行使这样的权力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如雅克朗西埃所说:“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听起来很可恶的论断——政府会成为国际资本上已运作的代理人。现在‘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一同接受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政治和资本管理混为一谈,恬不知耻的躲在‘民主’这面大旗之下;正是这种公开宣称的事实情况,我们的政府才获得了合法性。”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如果可以使用议会斗争和社会改良的非暴力方式实现社会主义,那么就没必要使用暴力,这符合马恩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因为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定义,在于夺权,而不在于暴力。所以当然欢迎非暴力的夺权方式了。但只怕议会民主仅仅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虚假民主,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要打问号。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不分国界;但现实中真正没有国界之分的是资本主义。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性被包装成了市场上贩卖的牟利商品,文化则成为逐利的大众媒体的主角。艺术变成了金钱、权力、地位和文化资本的事。各地文化现在成了旅游产业包装和贩售的异域风情。甚至宗教也把自己改造成营利的产业,电视里的福音传道者们从虔诚而天真的穷人手中骗取血汗钱。」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
……然后,平静的修女继续往前,那里大片的湖
安慰着孤独的荒野,或是一些古老的山丘
和翻耕成灰色的高地
映照着它最后冷冷的微光。
但当寒冷猛刮着风,或倾泻着雨
阻止着我心愿的脚,独自在小屋中
从高山的这一边
观看着荒野、暴涨的洪水、
褐色的小村和模糊难辨的尖塔,
还能听到简朴的钟声,并留意到在一切上面
你带露的手指落下
渐渐变暗的帷幕。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如何读诗》
莎士比亚也没有受到措辞的限制,他使用任何一种手边的词汇。无疑,今天的许多读者之所以觉得他的语言比约翰·弥尔顿的语言要更容易让人兴奋,其中一个原因就在此。在国外的一些地区,有一种感觉是:英语这种语言在其本土的创造力是非正式的和口语的,而更为正式的言语更适合于像法国人这样的高贵民族。这种信念有时与对莫里斯舞和大桶的热苹果酒的兴趣相伴随。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如何读诗》
……哦美少女滞留着,这时披着明亮头发的太阳
坐在那遥远西方的帐幕里,那云的下摆,
是上天编就的织品,
悬挂在他波浪的床上……
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直接的感知,诗人也根本不想这么做。柯林斯并不是真的在观看什么东西。他并不需要从书房的窗户往外凝望,以便把太阳写成披着明亮的头发,把云描绘成下摆,或者把大海说成是波浪形的床。这不是那种格外重视仔细观察的诗。我们这些后浪漫主义者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大缺陷,但对柯林斯来说,似乎并不这样,对我们来说似乎也不是非这样不可。柯林斯宁愿把这想成是怪诞的、不得体的:构想出令人难忘的特殊的短句,用它把握住海洋精确的色调和奔涌。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如何读诗》
就像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曾说过的,革命并不是一列时空的火车,相反它是一个紧急制动的装置。每当资本主义失去控制,市场的力量使其无政府状态时,社会主义就会挺身而出,用集体的力量扼住这头狂暴的野兽,让社会重新归位。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最有力的悲剧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句,刻意撕掉所有观念形态上的安慰。如果悲剧千方百计告诉我们,人类不能照老样子生活下去,它是在激励我们去搜寻解决人类生存之苦的真正方案」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
「我们是书写自我的动物,无须由“人生”这个抽象概念来叙述自己的一生。所有人(只要有勇气)都能够成为以自己为作品的伟大艺术家,手中握着泥土,把自己捏塑成某个精致而独特的形象。」
出自:
特里·伊格尔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