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首页
人物
作品
句子
搜索
熊逸经典语录
共 105个句子,12部作品,人关注
简介
句子(105)
作品(12)
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规范出严密的社会等级,我们几乎可以用“官本位”这个现代词语来解释“礼仪之邦”的真正涵义。可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正是“平等”的反面吗?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在权力场上,作贪官乃是保全自己的一种有效手段,适度的贪更容易让领导对你放心。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社会的专制程度越高,同情心就越不普遍。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这些帝王的一举一动总会得到过当的报酬,这里有他们的成就所必然带来的无边的赞颂,还有他们对自己善德感到的真诚的骄傲,以及看到自己为人民带来普遍的幸福生活而感到的由衷的喜悦。但是,一种公正的但令人沮丧的思绪却为人类这种最高尚的欢乐情绪增添了酸楚的味道。他们必然会常常想到这种完全以来一个人的性格的幸福是无法持久不变的。只要有一个放纵的青年,或某一个猜忌心重的暴君,滥用那现在被他们用以造福人民的专制权力,直至毁灭它,那整个局势也许就会立即大变了。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十个魔鬼的互相制衡胜过一个圣人的乾纲独断。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正像通常出现在英国的情况那样,国家权力与其说是通过法律还莫如说是通过社会舆论发挥作用。在新闻界喋喋不休的影响下,国家大造舆论。专制的舆论如同专制的法律,同样是自由的敌人。如果年轻人拒绝参加战争,他就会发现无人雇佣他,走在街上就会遭到朋友的侮辱和蔑视,过去喜欢他的女人就会嘲笑他。这样的惩罚如同死刑一样使他难以忍受。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地方官)他们是具体而微的帝王,帝王是规模放大的地方官。他们两者在实质是无甚殊异的。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很少会是雪亮的,当然,使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自己有着雪亮的眼睛,这对统治者是大有好处的,人民群众往往会在这种盲目的自信里用他们“雪亮的”眼睛追随着聪明的统治者手指的方向,哪怕那个方向正通向悬崖峭壁。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统治者为了使政权稳固,被统治者易于操纵、管理,便会最大程度地让他们贫苦。老百姓生活福祉的提高往往只是统治者稳固政权的副产品,而绝非其目的。私权力的提高必然会侵犯公权力。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国”也许只是坚持一种生活惯性而已。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常有人说,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真是句至理名言。
出自:
熊逸
《孟子趣说》
越是天下一统、思想一统的的时代,人们就越是习惯“真理只有一个”,也越是想当然的认为这个真理掌握在权力者手中,也扎根在自己的心中。于是,当“另一种声音”出现的时候,甚至在权力者还没有下手剿灭之前,人民群众便已经怒不可遏了。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仪式比教义更像是宗教的核心灵魂。
出自:
熊逸
《八戒说禅》
对选择的恐惧,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
出自:
熊逸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道家不太关心善恶,更关心的是“发展趋势”,找到趋势,顺应趋势,就会事半功倍。
出自:
熊逸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1,少欲。 2,普通人只能理解坏蛋很坏,一点都不好,却无法理解真正的大好人看上去也一点都不好。 3,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意义不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在于安定民心。 4,证明一个全称肯定判断虽然需要穷尽所有的例证,但要想驳倒它,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就够。(无为与秤砣) 5,有恩有伤。 6,见恶不怒,见善不喜。 7,归根结蒂,第一,贪欲是生物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和本能作对是困难的;第二,有饭吃、有房子住是先决条件,如果饥来没饭、困来没床,就不得不“百种需索,千般计较”。
出自:
熊逸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佛陀指给人们的“因果”之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庸俗的道德投机。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众生的解脱法门,而不是道德,当然就更不是道德投机。
出自:
熊逸
《八戒说禅》
仪式很可能是诗歌的源头。法国人类学家葛兰言说:“诗歌语言是与特殊活动相对应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
出自:
熊逸
《春秋大义》
有一个明明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常常为人熟视无睹,那就是从《老子》的文本本身看“道”与“德”的关系,其实看不出这是一组成对的概念——反例譬如通行本第三十八章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从发展顺序讲,“德”后于“道”,先于“仁”;从好坏的角度讲,“德”比“道”坏,比“仁”好。所谓“道德”之论,绝大部分是被后人附加上去的,并非《老子》的本旨。历代研究者为了弥合这个矛盾,便着力于分析“德”的多重含义。
出自:
熊逸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但即便我们去看看道教那些玄而又玄的典籍,比如著名的《道体论》,文章是用问答的形式,提问的人在得到答案之后有时还不敢肯定,于是乎多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回答的人就会说“因为《老子》的哪段哪段是如何说的”,终归还是摆脱不了语言文本,没有放弃对信息来源的追究,也就是说,没做到“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的境界。
出自:
熊逸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1
2
3
4
5
6